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过秦论练习(4)

文言文整体阅读:过秦论课后练习(4)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B.而倔起阡陌之中

C.蹑足行伍之间

D.百有余年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以弱天下之民

D.南取百越之地

3.下列加点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而其见愈奇

C、西望下口

D、而耻学于师

4.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刚才)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适宜、享有)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到……去)

D.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只是)

5.下面句子中对“贼”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祸患祸害)

②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刺客杀手)

③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作乱叛国之人)

④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强盗)

⑤贼亮贼亮(黑)

6.下列句子中“故”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③杳不知其所之也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④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B.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之”不同C.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之”相同 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之”也不同8.(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

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后面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 / 兴高采烈 B.振长策而御宇内 / 振臂一呼

C.履至尊而制六合 / 如履薄冰 D.收天下之兵 / 兵贵神速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吞二周而亡诸侯 /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执鞭而临之

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然后践华为城 /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3.下面最能表现秦国兵将骄横的一句是:( )

A.振长策而御宇内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下面对文段内容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概述秦始皇丰功伟绩的形成经过。

B.概述万世永固的秦国帝业的来历。

C.概述秦始皇的武力开拓和严酷统治。

D.概述秦国的发展及其强大的经过。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

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