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全自动组合验光仪验光流程完整版

全自动组合验光仪验光流程完整版

全自动组合验光仪验光流程问诊,了解顾客的需求,用眼情况。

旧镜是否舒适。

有没有特殊要求。

填表.填写顾客详细信息,住址,手机号码,QQ。

在顾客填表的过程当中去测一下旧镜度数测原镜,要求度数和PD电脑验光要叮嘱顾客下巴放好,额头靠紧前边,睁大眼睛放松的朝前看。

每只眼睛打3次,取平均值。

要测量角膜曲率。

测量瞳距用瞳距仪测量瞳距的时候要端平,要顾客看着里面的灯.有时候是可以发现瘾斜的。

如果反光点偏离瞳孔中心1MM时瘾斜量大概是15△2毫米大概30△4毫米大概偏斜60△位于角膜边缘大概偏斜90△测量完要记录2要把刻度对准瞳孔反光点中央.主视眼检查以及裸眼视力主视眼检查,方便先验主眼再验辅助眼。

第一种方法:先将自己的双手虎口相对,比成一个三角形,平放在自己眼前30公分处;然后选择一个参照物,让参照物正好处于两手比成的三角形正中点状视标,或单个视标)对准参照物后手和身体都都不能再移动,同时,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感觉两只眼睛分别看点状视标在三角形中位置的变化;一只眼睛看时,参照物位置不变或变化小的为主视眼,位置变化大的为辅视眼;辅视眼看到的参照物位置变化明显。

或者伸出大拇指对准视标,分别遮盖双眼,位置不变的或者变化小的就是主视眼检查裸眼视力主要是帮助我们了解顾客视力状况以及判断屈光状态。

正确的做法是问顾客“可以清晰分辨视标方向的是哪一排”测视力的时候要注意要顾客睁大眼睛,不要眯眼睛。

测完要记录,如果0.8有一个视标看不清记录为0.8-1.如果0.8全部看清,1.0只看到1个就记录为0.8+1视力表验光的原则就是每增加0.25D视力提高1排.正常情况下如果看到0.1视标的时候应该在-2.75~-3.00D。

但是大多数的时候顾客-4.00D的时候眯着眼镜也是可以看到0.4。

这是因为眯眼睛是焦点深度等的原因造成的。

所以检查视力的时候一定要让顾客睁大眼睛,减少眯眼睛对验光的影响.顾客睁大眼睛看不清0.1眯着眼睛能达到0.4顾客睁大眼睛看清0.1,眯着眼睛能达到0.5顾客睁大眼睛看清0.6,眯着眼睛就接近0.8度数越接近MPMV A眯眼睛造成的影响就越小.3预置度数调整组合验光仪首先读取电脑值。

综合验光步骤范文

综合验光步骤范文

综合验光步骤范文综合验光是一项常见的眼科检查,旨在评估一个人的眼睛健康和视觉功能。

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需要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以及治疗眼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综合验光的步骤。

1.病史记录:验光师将询问患者有关他们的病史,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等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有眼睛疾病或手术的历史。

此外,他们还会问患者是否有任何家族眼病史,以评估患者的遗传风险。

2.视力检查:验光师将要求患者阅读视力表上的字母、数字或图案,以确定他们的视力。

一般会检查远视力和近视力,分别使用远视验光表和近视验光表。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验光师了解患者的近视、远视情况。

3.眼内压测量:验光师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或气动眼压计测量患者的眼内压。

眼内压是评估青光眼风险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以诊断其他眼部问题。

4.眼底检查:通过使用放大镜和眼底照相机来观察患者的眼底。

这可以帮助检测和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5.眼轴长度测量:通常使用超声生物测量术来测量患者的眼轴长度,以确定其屈光度。

这对于确定是否存在近视或远视以及度数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6.自动折射计测量:自动折射计测量是用来测量患者的屈光度,包括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和轴位。

这可以帮助验光师确定是否需要配镜矫正,并且确定适合的镜片类型。

7.镜片评估:验光师会使用试镜法来评估不同度数的镜片,以确定患者的最佳镜片度数。

这通常涉及让患者比较两个或多个镜片,以找到他们最清晰的视觉。

8.弱视检查:对于儿童或有弱视疑虑的患者,验光师可能会进行弱视检查。

这涉及评估视觉的敏感度和眼睛之间的协调性。

9.配戴适配:根据测量结果和试镜评估,验光师将为患者选择适合的眼镜或隐形眼镜。

他们会考虑患者的度数、曲率、材料以及个人喜好和需求。

10.随访:验光师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常规验光,以监测视觉变化并适时调整眼镜或隐形眼镜度数。

此外,他们还会关注患者可能存在的眼睛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建议。

简述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

简述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
眼压
16mmHg
记录患者眼压
瞳孔直径
3mm
记录患者瞳孔直径
其他检测项目
根据需要记录其他检测项目
结束阶段
提供验光报告
报告生成
完成
生成验光报告并交给患者
解答患者疑问
交流
完成
解答患者对验光结果的疑问
安排后续治疗计划
安排
完成Hale Waihona Puke 根据验光结果安排后续治疗计划
检测阶段
近视检查
自动验光
1.25D/0.50Dx180°
对患者进行近视度数检查
眼压检测
16mmHg
使用眼压计检测患者眼压
散光检查
自动验光
0.75D/0.25Dx90°
对患者进行散光度数检查
散瞳
未进行
根据需要进行散瞳
结果记录
记录检测结果
近视度数
1.25D
记录患者近视度数
散光度数
0.75D
记录患者散光度数
简述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
步骤
流程
检测项目/操作
结果/数据
备注
准备阶段
术前准备
询问病史
完成
向患者询问相关病史,包括近视、散光等
视力检查
正常
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视力检查
调节综合验光仪
调节
完成
调节综合验光仪,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安排患者坐姿
安排
完成
指导患者坐在验光仪前,确保舒适
说明验光流程
完成
向患者简要介绍验光流程

综合验光仪散光轴位验光流程

综合验光仪散光轴位验光流程

综合验光仪散光轴位验光流程1. 概述综合验光仪是一种在验光师进行眼睛验光时使用的仪器,它能够进行多项检测,其中之一就是散光轴位的验光。

散光轴位是指测量眼睛散光的方向和程度,帮助验光师判断眼球的散光情况以及是否需要佩戴散光镜。

本文将详细介绍综合验光仪散光轴位验光的流程。

2. 准备工作在进行综合验光仪散光轴位验光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 - 保证眼睛处于放松状态,以有效测量眼球散光情况; - 确保综合验光仪的各项功能正常,包括散光轴位测量功能; - 使用适当的人体工学座椅和灯光环境,提供良好的验光环境。

3. 散光轴位测量步骤3.1 调整仪器在进行散光轴位测量之前,需要调整综合验光仪的参数,以确保准确测量散光轴位。

调整步骤如下: 1. 打开综合验光仪的电源,并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调整仪器的放大倍数,以便清晰观察眼球和瞳孔; 3. 调整仪器的瞳孔间距,使其与被测人的眼球瞳孔间距相匹配; 4. 使用仪器的对比度调节功能,使眼球图像清晰可见。

3.2 瞳孔测量在进行散光轴位测量之前,需要准确测量被测人的瞳孔位置,以便后续测量散光轴位。

瞳孔测量步骤如下: 1. 让被测人坐在合适的位置上,将头部稳定; 2. 使用综合验光仪的瞳孔测量功能,自动测量被测人的瞳孔位置; 3. 确认测量结果准确,并记录下来。

3.3 散光轴位测量在完成瞳孔测量后,可以进行散光轴位的测量了。

散光轴位测量步骤如下: 1. 将综合验光仪的测量头部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其与被测人的眼球保持适当距离;2. 要求被测人盯住指定的点,以保持眼球稳定; 3. 启动综合验光仪的散光轴位测量功能,开始测量散光; 4. 根据测量结果,记录下散光轴位的方向和程度。

3.4 结果分析在完成散光轴位测量后,需要进行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判断是否需要佩戴散光镜。

结果分析步骤如下: 1. 根据散光轴位测量结果,确定眼球的散光方向,如:水平散光、垂直散光或斜散光; 2. 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散光的程度,如:轻度散光、中度散光或重度散光; 3. 结合被测人的视力状况和个人需求,判断是否需要佩戴散光镜; 4. 如需要佩戴散光镜,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散光镜参数。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综合验光仪:内置辅镜:O:加平光镜片的打开状态;O:不加任何镜片的打开状态;OC:关闭状态;R:视网膜检影片,67CM处不需要换算;PH:针孔镜片,查看矫正是否正确,P135(P):右眼135°偏振片;检查是功能时配合左眼偏振片一起使用;P45(P):左眼45°偏振片;RL:右眼用红色片;配合左眼绿色片使用;GL:左眼用绿色片;+/-0.50:交叉圆柱镜;RMH:右眼用水平红色马氏杆;RMV:右眼用垂直红色马氏杆;WMH:左眼用水平白色马氏杆;测试旋转隐斜时使用,一般不用;WMV:左眼用垂直白色马氏杆;6△U:右眼用,基底向上的6个棱镜度;10△I:左眼用,基底向内的10个棱镜度;调整部件:调整垂直平衡手轮至水平中心;所有手轮归零;散光轴位为90°;调整高度;调整瞳距;打开集合掣;调整额托手轮至镜眼距为12MM;屈光检查流程:1.第一步永远都要检查裸眼视力;2.如戴镜则需要检查佩戴原镜视力;3.用焦度计检查原镜焦度;4.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检查患者客观度数;5.将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或检影结果),检查客观验光后视力;(此时置入检查结果时,应先置入球镜,再置入柱镜轴位,最后入职柱镜度数);6.雾视:关闭左眼(将左眼内置辅镜调整到OC的位置上),右眼为打开状态,按置入客观结果后的视力而决定雾视度数,适量加入,下拨屈光手轮,使其单眼视力逐渐降至0.2模糊可分辨,0.3不可分辨,使眼镜的调节逐渐放松,(雾视也许酌情处理,如出现0.3可分辨,可下拨屈光手轮后,0.3不可分辨,而0.2也不可分辨的情况,按小弟的想法,则不去掉此时的雾视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雾视的连续性);7.先做右眼雾视后位左眼雾视,操作流程两眼相同;8.雾视最后一步,进行双眼雾视,将双眼内置辅镜调至O状态上,使双眼视力能达到0.3模糊可分辨,0.4不可分辨,注视0.3单行视标3-10分钟,此时时间可酌情处理,在此时间内需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出现反感,如患者又说0.3视标清晰了,此时应酌情再下拨屈光手轮增加雾视度数,直至患者说0.3模糊可分辨为止,雾视过程结束;9.雾视后,将左眼关闭(内置辅镜在OC状态上),检查右眼,如有散光,则去掉散光,此时的散光为客观检查后的散光度数,可记录下来作为参考,上拨屈光手轮,直至远视力为0.6左右即可,酌情处理;(以上均为查看E字形视标)10.打开散光表视标,询问患者散光表内各条线的粗细深浅是否一样(是否等清晰或者等模糊),如相同或差不多,则无散光或散光很小,可不加散光度数,如能清晰指明某条线很清晰颜色很深,则根据30倍法则找出散光轴位,调整散光手轮内轮盘调整轴位,再加度数,可逐加-0.25DC(柱镜),直至各条线的粗细深浅基本一样清楚或一样模糊,此时已测出粗略的散光轴位和度数;11.此时应对单眼进行一次最佳视力的最大正镜化的操作,此时仍有雾视效果,下拨屈光手轮,直至患者达到最佳视力的最大正镜化,此次的调整可超过雾视的度数;只求达到最佳视力的最大正镜化;12.第一次红绿视标测试(精调球镜度数),步骤为打开红绿视标或者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做红绿覆盖(本人认为红绿覆盖视标比较好),让患者看视标时先看绿色视标,后看红色视标,再看绿色视标(每一面大概停留3-5秒左右),询问患者红绿色里面的视标或数字是否一样清晰或者一样模糊(清完不要询问患者哪一面清楚或哪一面模糊,这样会误导患者;由于此时未精调散光,所以很可能红绿里面的视标均不会太清晰),如等清晰或者等模糊,则不需调整,如红色里的数字或视标清晰则将屈光手轮上调一次,如绿色清晰则将屈光手轮下调一次,直至两面等清晰或等模糊,如不能相等,则取绿色面清晰的度数(为了让眼睛能用少许调节,可以使最小弥散圆落在视网膜上,能让接下来的交叉圆柱镜的调整比较精确),如出现患者连续认为某一颜色里的视标清晰,则有可能为此颜色爱好,则需询问红绿颜色里的开口方向一致或相反的视标,观察时间长短来判断患者情况;(小常识:如患者散光未完全矫正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看视标上下开口方向清楚左右方向不清楚的情况或者左右开口方向清楚上下开口方向不清楚,此为散光所影响,所以一定要询问开口方向一致或相反的来比较,否则不准确)13.交叉圆柱镜检查(精调散光轴位与度数),此时先将视标打开到点群视标(蜂窝视标),先调整轴位,将外置辅镜放下,将交叉圆柱镜上的A 点与轴位重合,翻转1面与2面(自定),每面停留3秒左右,翻转时一定要迅速,否则会影响患者的判断,询问患者两面是否等清晰,如等清晰则轴位正确,如不等,则按追红原则调整轴位,转动散光手轮调整轴位,散光度数≤-1.00DC时,则已进10退5来调整,如散光度数>-1.00DC时,则已进5退2来调整。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一、客观验光使用电脑验光仪1选择被检眼角膜顶点至验光仪物镜的距离,一般为12mm;2令被检者头部放在仪器头部支架上,不能偏斜、侧转或前倾后仰,由检查者操纵定位杆,调整测量焦距到像点聚焦最清晰为止,并使被测瞳孔放在中央位置3按测量钮有自动测量的则无须按进行测量,至少测三次;4打印显示测量结果;二、主觉验光1.仪器的调整a.数据回零检视球镜和柱镜试片读窗,保持处于0位b.调整座椅高度升降座椅高度,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视标板的坐标中点对齐c.调整水平调整旋扭,使游标气泡居中d.调整光心距使瞳孔中心在水平方向与视孔中心对齐e.调整顶点距离距读窗20cm处观察两眼角膜前顶点的位置,旋转额托手轮,使角膜的前顶点与长刻线相切2.置入数据依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相应数据,分别检查左右眼视力3.雾视法检查a. 根据客观度数进行雾视,投射单行视标;b. 双眼以为梯度同步递减远视以+为梯度同步递增,3~5秒递变一次,直至被测者感到视标模糊为止;c.嘱被测者双眼注视投射视标3~5分钟d.如又能看清视标则继续加+,然后双眼继续注视视标3~5分钟,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视标不再变清晰; 4.表检查a.遮盖左眼b.右眼去除散光、将球镜度逐步递增远视递减+,直至右眼看清视标c.投射散光表视标d.嘱被检者指出最清晰的标线方向,根据30度法则确定散光轴位e.以为梯度递增柱镜焦度,直至散光表各方向标线清晰度一致5.红绿视标检查a.投射~视标,嘱被检者右眼注视视标,若不能分辨,则将球镜度逐步递增远视递减+,直至看清视标b.投射红绿视标,嘱被检者比较红色背景与绿色背景的亮度c. 红色背景亮,则逐步递增远视递减+,直至感觉红绿亮度一致6.交叉柱镜确定柱镜轴位a.投射斑点状视标b.将交叉柱镜置于右眼视孔前c.转动交叉柱镜外环,使手轮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d.嘱被检者注视斑点状视标3~5秒,注意视标的清晰度e.快速翻转交叉柱镜,比较翻转前后的清晰度f.若一样清晰证实轴向准确,若不一样清晰则轴向有误g.明确清晰的一面,柱镜轴向朝向交叉柱镜负散轴红点方向调整h.重复d-g,直至翻转交叉柱镜时,两面一样清楚7.交叉柱镜确定柱镜度数a.投射斑点状视标,b.转动交叉柱镜外环,使交叉柱镜红点或白点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c. 嘱被检者注视斑点状视标3~5秒,注意视标的清晰度d. 快速翻转交叉柱镜,比较翻转前后的清晰度e. 若一样清晰证实散光度数准确,若不一样清晰则散光度数有误f. 明确清晰的一面,若交叉柱镜近散轴向红点与柱镜轴向重合,则应增加,若交叉柱镜远散轴向白点与柱镜轴向重合,则应减低,如柱镜度数需增加降低,球镜应先降低增加g. 重复c-f,直至翻转交叉柱镜时,两面一样清楚8.第二次红绿视标检查a. 投射红绿视标,嘱被检者比较红色背景与绿色背景的亮度b.若红色背景亮,则逐步递增远视递减+,若绿色背景亮,则逐步递减远视递加+,直至感觉红绿亮度一致9.确认最佳视力,最大正镜度a.找出最佳矫正视力b.近视降低远视增加+ DS,检查视力是否降低,如视力降低则不用降低增加+ DSc.如视力不变则近视应降低远视应增加+ DS,重复直至出现视力降低10.双眼平衡检查a.同样的方法确定左眼的最佳视力b.用棱镜法或偏振片法调整双眼平衡棱镜法a 投放斑点状视标b将双侧旋转棱镜转到视孔位, 旋动底向刻度盘,将0位置于水平向;c旋动双侧棱镜底位手轮,使右侧底位游标对准刻度盘0位下方2格,左侧底位游标对准刻度盘0位上方2格d嘱被测者双眼同时注视斑点状视标,注意比较上下视标的清晰度e诉上方视标较清晰,将右侧的球镜试片减去远视增加+ DS;诉下方视标较清晰,将左侧的球镜试片减去远视增加+ DS;f重复上步,直至上下两视标清晰度一致g将两侧的球镜同步减去远视增加+h移去两侧旋转棱镜i投放—视标j双眼注视视标,双眼同步等量增加远视减少+试片,直至双眼恰能看清视标;偏振片法a 投放偏振平衡偏振红绿视标b将双侧视孔内置偏振滤镜,右眼135,左眼45c嘱被测者双眼同时注视视标,注意比较上下两行视标绿9红6与绿3红8的清晰度d诉上方绿9红6视标较清晰,将右侧的球镜试片减去远视增加+ DS;诉下方绿3红8视标较清晰,将左侧的球镜试片减去远视增加+ DS;e重复上步,直至上下两视标清晰度一致f将两侧的球镜同步减去远视增加+g移去两侧偏光滤片h投放—视标i双眼注视视标,双眼同步等量增加远视减少+试片,直至双眼恰能看清视标;。

主觉验光—综合验光仪常规验光流程(验光技术课件)

主觉验光—综合验光仪常规验光流程(验光技术课件)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3综合验光流程
8
■ 准1备、: 单眼主觉验光(先右眼, 后左眼) 1. 首先必须通过检影验光、角膜曲率计测量或者镜片测度仪测量,得
出病人屈光状态的起点数据。 2. 病人摘去其原来的眼镜和隐形眼镜。 3. 调整病人的坐高,使他的视线与视力表的1.0视标高度相等。 4. 给病人戴上试镜架并使试镜架的瞳距与病人的瞳距相等。 5. 把检影验光得到的纯检影验光度数插到试镜架上,作为主觉验光的
5.
3~5秒钟后, 翻转JCC, 告诉病人: 这次是第二面。问: 哪一面看时, 视标比较清楚?
6.
两面同样清楚, 提示柱镜的轴是在正确的位置上。进一步做JCC散光度数的验证。
7.
两面不一样清楚, 矫正柱镜的轴应该向着使病人看得清楚的那一面的JCC负轴方向转动15度。
8.
转动JCC的手柄, 使它重新与矫正柱镜的轴重合。
4.
如果红色半视标更清楚或者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视标同样清楚, 再增加-0.25D; 如果绿色半视标清楚, 则去掉-0.25DS。
5.
反复上述3~4两个步骤, 直到: 一个-0.25D就使病人的绿色半视标变清楚了 (one into green)。
6.
去掉红绿滤光片, 重新检测病人的视力。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3综合验光流程
(二)终结阶段 2、双眼平衡 1) 平衡双眼
2) 精确球镜
雾视到0.3~0.5 MPMVA 度数确定
用+0.75D雾视到20/25或更差 棱镜分离双眼 使双眼清晰度或模糊度一致 双眼MPMVA 双眼度数确定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3综合验光流程
16
2)精确散光——JCC (jackson cross cylinder) 交 ■ 目叉的园:柱精确镜散检光查轴、度数。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的验光流程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时,共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仪器的调整、屈光检查,其中屈光检查包括单眼检查、双眼平衡。

1仪器调整在开启综合验光仪电源后,需进行以下调整:①调整垂直平衡手轮:使平衡标管(或平衡槽)中的气泡居中。

②调整光心距:旋动光心距手轮,将使用瞳距尺或瞳距仪测得的瞳距值输入。

③调整镜眼距:调整使被测眼的角膜前顶点和读窗内的最长线刚好相切,此时镜眼距为13.75mm。

如在观察时不够清楚,可在被检者颞侧用笔灯照射观察。

④集合掣:使集合掣停留在远用检测状态。

⑤归零:将球镜、柱镜光度归零,柱镜轴位放置90°方向,内置辅镜调整为0或0。

2屈光检查2.1置入客观度数将通过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镜得到的客观检查光度置入综合验光仪。

由于综合验光仪中没有正柱镜,故客观检查如得到的是正柱镜,需通过“求和、变号、转轴”转换为负柱镜。

2.2单眼检查2.2.1雾视:放松眼睛调节置入客观度数后,检查被测者视力,如视力在0.6以上,则可以开始进行雾视;如未达到,则需使用内置辅镜的PH镜片进行检查是否可提升至0.6以上。

在满足雾视条件后,开始单眼雾视。

①先在右眼加+0.75DS,检查视力,使单眼视力达到0.2清楚,0.3模糊,如未达到,则继续每次追加正球镜0.25D至要求;②左眼步骤同右眼;③双眼同时打开,检测视力是否达到0.3清楚,0.4模糊,如未达到,可双眼每次同时追加0.25D至要求;④双眼达雾视标准后,请被检者在雾视光度情况下充分放松3~10分钟,以达到充分雾视的效果,结束后检查视力,如视力仍为0.3则雾视完成,如视力有提高,则重复③。

2.2.2散光表:初步确定散光的轴位及光度雾视结束后,开始单眼屈光检查,将右眼置入的客观度数中的散光光度去掉,然后逐步每次减去+0.25DS,使视力提升至0.7。

①请被检者观察散光盘,指出黑细而清晰标线的钟面读数。

②确定散光轴位:将清晰线所对应的较小数字乘以30,即为散光轴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在眼镜行业,多数验光师习惯采用传统的验光法进行验光,即先用电脑验光仪查出顾客的大概屈光度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插片,使视力矫正到1.0即可。

由于此法操作非常简单,为多数从业者所接受。

但传统验光法不能排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散光轴向和度数也只能依赖于电脑验光仪的准确性,故对于调节力较强的顾客常会得到错误的矫正结果。

要想准确地检查出顾客的屈光不正度需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

随着综合验光仪在验光工作中的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就如何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有效规范的验光操作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验光师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 客观验光通常在进行一些必要的问诊后,首先进行客观验光,通过客观验光可以迅速知道被检者初步的屈光不正度数,为随后的主观验光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客观验光法主要包括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

通过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得出被检者初步的验光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观验光。

2 主观验光因客观验光不能排除调节因素影响,故客观验光结束后还要进行一系列主观验光检查,这样才能准确地查出患者真正的屈光不正度数。

2.1 置入客观验光结果将电脑或检影验光所得双眼的客观验光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中。

因目前多数电脑验光的结果可能略有偏高,故若使用电脑验光进行客观检查,可将所得验光结果的数值减低-0.50D球镜再置入。

2.2 雾视因被检者在客观验光过程中可能有调节存在,故为了让其充分放松调节,减少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在客观验光结果的基础上要首先进行雾视检查。

2.2.1 雾视法的原理雾视法的原理是通过添加适量的正球镜(近视眼也可以减少负球镜)的方法让进入被检眼内光线的焦点会聚在视网膜的近前方,使其处于人工近视状态(如图1所示),达到放松调节的目的。

雾视的状态下,患者如果再使用调节,焦点便会更远离视网膜,物像会变得更加模糊,故其不会再使用调节。

而若其想看清远处视标,自然会迫使自己放松调节,因只有在放松调节的情况下焦点才会离视网膜更近,使物像变得更清晰。

人眼有将物体看清晰的倾向,故在此情况下被检者自然会放松调节使物像更清晰,从而达到雾视的目的。

雾视检查一般先进行单眼雾视再进行双眼雾视。

即将客观验光结果的度数置入综合验光仪后,在此基础上增加正球镜(远视眼)或减少负球镜(近视眼)直至视力至0.2左右,先右眼后左眼,然后进行双眼雾视。

2.1.2操作步骤 a.遮盖被检者左眼,对右眼进行雾视。

嘱患者注视0.2行的视标 b.在综合验光仪上将右眼的球镜细调轮盘下拨,直至被检者能模糊分辨出0.2行视标。

若用试镜架进行雾视时,可直接在被检眼前加+1.00DS的球镜进行雾视,检查此时的视力,若视力比0.2更好或更差,则适当增加或减少雾视片的度数,直至刚好可以模糊分辨0.2行视标即可。

c.遮盖右眼,使左眼处于打开状态,进行左眼雾视,方法同右眼。

d.打开双眼,让患者双眼同时注视0.3行左右的视标,模糊可以分辨即可。

若0.3行视标很清晰,可双眼同时增加+0.25DS的雾视镜。

e.遮盖左眼,将右眼的球镜细调轮盘逐渐上拨0.25DS(即逐渐增加-0.25DS 的近视球镜或逐渐减少+0.25DS的远视球镜),直至其视力达到1.0左右。

注意有散光者::若受测者为轻度散光者,其测试方法与近视者同;:深度散光者(或弱视者),则需注意其无法明确的测至0.5.因此必须提前于0.3或0.4,甚至0.2让受测者看放射线视标.对于年龄小的儿童要事先戴云雾试戴镜半小时,后缓慢验光.2.2、放射线视标测试:测试该项时,验光者应先说明测试目的与解释其所呈现的状况.例:某先生(小姐)您现在是否能看清楚放射状的视标?它是用以专门检查您有无散光的,如果这些线条都一样黑、浓度均匀,说明您没有散光;如果这些线条不一样黑、浓度不均匀,说明您有散光。

请您比较一下,这些线条是否一样黑?如果不一样黑,请告诉我哪条线最黑最明显?当受测者表示出的较黑线条为: (1)若为12点方向较黑时,则将散光轴转至180度位置.(2)若为2,3,4,5等方向时,即以各数字乘以30,即为其大概之散光轴.设定大概之轴度后,接着则必须预加散光度数,让其呈现的浓淡差异逐步,形成一样清晰状态,轴向可以使用电脑值的,速度会加快但若经测试后依然有浓淡而无法改善时,则显然在测试时有所偏差,可以不必刻意要求,可利用交叉柱镜来尽量弥补.2.3一次红绿测试红绿测试主要是用于检查被检者的球镜度是否适量。

2.3.1红绿测试的原理红绿测试主要是利用色像差的原理。

白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复合光,各种颜色光的波长、折射率不同,故白色光经过较密介质后会发生色散。

在可见光中,红色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速度最快,而紫光的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速度最慢。

正视眼恰能使黄光的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则红光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后,绿光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前(如图2a),红光和绿光距视网膜距离基本相当,故红光和绿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弥散圆的直径也基本相当,故正视眼观察红绿背景里视标的清晰度也基本相同。

因而通过屈光不正矫正后,若球镜度适当,患者会感到红绿视标的清晰度相同。

若被检者处于近视状态时(即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时),黄光的焦点会落在视网膜前,红光的焦点在黄光之后,因而更靠近视网膜,而绿光的焦点比黄光更靠前,因而更远离视网膜(如图2b),故红光在视网膜上形成弥散圆的直径要比绿光小,所以被检者会感到红色背景里的视标更清晰。

因而红绿测试时,患者若诉红色视标更清晰,需要增加近视度或减少远视度,使红绿视标同样清晰。

若被检者处于远视状态时(即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时),黄光的焦点会落在视网膜后,红光的焦点在黄光之后,因而更远离视网膜,而绿光的焦点比黄光更靠前,因而更靠近视网膜(如图2c),故绿光在视网膜上形成弥散圆的直径要比红光小,所以被检者会感到绿色背景里的视标更清晰。

因而红绿测试时,患者若诉绿色视标更清晰,需要减少近视度或增加远视度,使红绿视标同样清晰。

2.3.2 操作步骤 a. 雾视之后视力已通过调整球镜达到1.0 b. 投放红绿视标,嘱被测者比较红绿视标清晰度:•如被检者说红绿背景里视标同样清晰,说明此时球镜度刚好,不需调整。

•如被检者说红色背景里视标更清楚,则说明被检者处于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状态,则需“增加-0.25DS或减少+0.25DS”即向上拨球镜细调轮盘,直至通过球镜调整使红绿视标清晰度相同。

•如被检者说绿色背景里视标更清楚,则说明被检者处于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状态,则需“减少-0.25DS或增加+0.25DS”即向下拨球镜细调轮盘,直至通过球镜调整使红绿视标清晰度相同。

•如被检者说两面同样清晰,说明散光轴向准确,无需进行调整,可进行下一步散光度数的调整。

•如被检者说1面较清晰(图4a),根据‘追红’原则,需将散光轴向朝着此时离手轮较近的红点方向即100°方向调整。

在调整散光轴向的同时,交叉圆柱镜也会同时发生联动,手轮会自动转至100°方向。

然后接着翻转手轮,让患者继续比较两面(图4 c和d 示3面和4面)是否同样清晰,同理如诉同样清晰,轴向调整完毕;如诉4面更清晰,根据‘追红’原则,则需将轴向由100°调到95°,然后再翻转进行比较,直到调整至翻转两面清晰度相同为止;如诉3面更清晰,则将轴向由100°调到110°,然后再翻转进行比较,直到调整至两面清晰度相同为止。

•如被检者说2面较清晰(图4b),则将散光轴向朝着此时离手轮较近的红点方向即80°方向调整。

此时手轮也会自动转至80°方向。

然后接着翻转手轮,让患者继续比较两面是否同样清晰,按上述‘追红’的原则,直到通过调整使两面清晰度相同为止。

2.4.2精确调整散光的度数a. 将交叉圆柱镜的P点(P点所在位置可能为红点或白点)与调整后的散光轴向重合,此时也可听到轻微的‘咔’声。

b. 翻转交叉圆柱镜并将两面分别命名为1和2,嘱患者比较两面的清晰度:•如两面清晰度相同,说明散光度数准确,检查结束。

•如两面清晰度不同,说明原散光度数有误,则需要进行调整:若红点与散光试片轴向重合时更清晰,说明原散光度数欠矫,则增加-0.25DC,然后继续翻转比较,直至调整到两面清晰度相同,柱镜增加-0.50DC时,球镜应先减-0.25DS。

若白点与散光试片轴向重合时更清晰,说明原散光度数过矫,则减小 -0.25DC,然后继续翻转比较,直至调整到两面清晰度相同,柱镜减小-0.50DC时,球镜应增加 -0.25DS。

例如上例经散光轴向调整后,试孔内度数为-3.50DS/-1.00DC×100。

调整散光度数时,需将交叉圆柱镜的P点转至与散光试片轴向100°重合的位置,翻转手轮将两面分别命名为1面和2面(如图5a和b所示),让患者比较两面清晰度是否相同:•如被检者说两面同样清晰,说明原散光度数准确,无需进行调整,检查结束。

•如被检者说1面较清晰,即红点与散光试片轴向重合面清晰,说明原散光度数欠矫,需增加-0.25DC,即将原散光-1.00DC调整为-1.25DC。

然后再翻转进行比较:如两面同样清晰,检查结束;如较清晰面仍为红点与散光试片轴向重合,说明散光度仍欠矫,则需将散光度调整为-1.50DC,此时球镜要相应减少-0.25DS,即球镜变为-3.25DS。

继续翻转比较,直至调至两面清晰度相同结束。

•如被检者说2面较清晰,即白点与散光试片轴向重合面清晰,说明原散光度数过矫,需减少-0.25DC,即将原散光-1.00DC调整为-0.75DC。

然后再翻转进行比较:如两面同样清晰,检查结束;如较清晰面仍为白点与散光试片轴向重合,说明散光度仍过矫,则需将散光度调整为-0.50DC,此时球镜要相应增加-0.25DS,即球镜变为-3.75DS。

继续翻转比较,直至调至两面清晰度相同结束。

注意事项:手柄式交叉圆柱镜与综合验光仪上用法相同,只需把手柄看成手轮的作用即可。

上述介绍的是用交叉圆柱镜精确调整负散光的轴向和度数的方法,如遇到正散光可换算为负散光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调整。

当然,手持式交叉柱镜也可用来调整正散光的轴向和度数,但方法这里不再介绍。

2.5二次红绿测试交叉圆柱镜检查结束后,可将球镜降低-0.50DS(即下拨球镜细调轮盘两档)后进行二次红绿测试,并通过球镜的调整达到红绿平衡。

调整方法与一次红绿相同。

2.6 确认最佳视力二次红绿平衡后,投放视力表视标,检查被检者此时所能看到的视力(即其最佳视力),并在此基础上下拨0.25DS球镜(即近视降低-0.25DS或远视增加+0.25DS),看其视力有无变化:若视力变降低一行,则上拨回至之前的球镜度;若视力保持不变,则再下拨0.25DS球镜,如视力下降则上拨0.25DS球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