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新人教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

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

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8.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 2) 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少于4个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多于4个不稳定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

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榆林市第十三中学李彦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将教材中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 2、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类比想象,模型展示。 1、(投影) 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放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讲解)那就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对照投影。) (设计意图:借身边的事物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起无穷的想象。) 3、(问)原子这么小,还能不能再分呢? (投影)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学生阅读思考。

结构化学第二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习题及答案(教学材料)

一、填空题 1. 已知:类氢离子He +的某一状态Ψ=0202/30)22()2(241a r e a r a -?-?π此状态的n ,l ,m 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动量平方为_________________.角动量在Z 轴方向分量为_________. 2. He +的3p z 轨道有_____个径向节面, 有_____个角度节面。 3. 如一原子轨道的磁量子数m=0,主量子数n ≤2,则可能的轨道为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在外磁场下,多电子原子的能量与下列哪些量子数有关( ) A. n,l B. n,l,m C. n D. n,m 2. 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况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 (2,1,-1,-1/2) B. (0,0,0,1/2) C. (3,1,2,1/2) D.(2,1,0,0) 3. 如果一个原子的主量子数是4,则它( ) A. 只有s 、p 电子 B. 只有s 、p 、d 电子 C. 只有s 、p 、d 和f 电子 D. 有s 、p 电子 4. 对氢原子Φ方程求解,下列叙述有错的是( ). A. 可得复函数解Φ=ΦΦim m Ae )(. B. 由Φ方程复函数解进行线性组合,可得到实函数解. C. 根据Φm (Φ)函数的单值性,可确定|m|=0.1.2…………I D. 根据归一化条件1)(220=ΦΦΦ?d m π求得π21 =A 5. He +的一个电子处于总节面数为3的d 态问电子的能量应为 ( ). A.1 B.1/9 C.1/4 D.1/16 6. 电子在核附近有非零几率密度的原子轨道是( ). A.Ψ3P B. Ψ3d C.Ψ2P D.Ψ2S 7. 氢原子处于下列各状态 (1)ψ2px (2) ψ3dxz (3) ψ3pz (4) ψ3dz 2 (5)ψ322 ,问哪些状态既是M 2算符的本征函数,又是M z 算符的本征函数? A. (1) (3) B. (2) (4) C. (3) (4) (5) D. (1) (2) (5)

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供参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 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3. 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5. 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教学重点 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量的概念 2. 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然后教师简要结合国际形势“朝鲜核武器实验”,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 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二、新课教学 1. 原子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图3-8,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大小。 明晰:原子的体积很小。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原子之间能够结合成分子的奥秘,正是人们在研究这小小的原子的结构时被逐步揭示出来的。 2. 原子的构成 19世纪以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了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之后卢瑟福通过实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预习】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 【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 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讨论】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 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表 1 【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交流讨论】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2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试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 【课前预习】 1、原子的构成:①原子由居于和构成的,原子核由和构 成的。②在 原子中,核电荷数= =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3、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个(氦原子是个),形成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个,在化学反应中易;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则一般多于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均趋向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课堂练习】 1、在一个原子的原子核里必定含有的微粒是() A. 质子和中子B.质子C.中子D.质子和电子 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 B.核外电子总数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 3、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很小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由电子决定 4、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5、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7”表示及 (2)弧线表示。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课后巩固】 A B C D

项中与a、b、c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2、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科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6 B、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质子数为6 D、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4个电子 3、如图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3)钠原子和氯原子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质子数②电子数③电子层数④最外层电子数。 4、下列为A、B、C、D四种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写出A、B、C、D四种原子的名称:A.B.C. D. (2)四种原子中,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是;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是;容易得到电子的是5、有A、B、C、D四种原子,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为四个连续的数。B和D的原子核里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A和C的原子核里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已知B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 (1)根据以上事实填写下表: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A B 10 C D (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选择题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原子 B.分子 C.质子 D.中子 2.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 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3.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 g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4.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7.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二非选择题 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2.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3.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_kg。 4.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测试)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班级:得分: 一、单选题(11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B.纳米技术的应用 C.绿色化学的提出D.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答案】A 【解析】在化学发展的近代,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原子论,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它认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2.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 【答案】D 【解析】根据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构成解答本题。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A.原子核内一定不含电子,错误;B.原子核内可以不含中子,但一定不含电子,错误;C.原子核内一定含质子但不含电子,错误;D.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质子和中子,正确。故选D 3.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A.B.C.D. 【答案】D 【解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且在画结构示意图时,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原子核内画出质子数,且带正电。原子核外画电子。解: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所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在画原子结构示意图时,中子数表示不出来。故选D。 4.2017年9月,我国成功提纯了“超级金属”铼。铼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 C.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1 B.2 C.3 D.4 3.下列原子各1×1021个,总质量最大的是( ) A.氧原子 B.氯原子 C.氢原子 D.铁原子 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5.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的,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称为“零号元素”。有关这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失去电子 B.相当于一个氢分子的质量 C.不显电性 D.在周期表中可与氢元素占同一位 6.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第112号元素的符号位Cn,它的中文名称为鎶。已知C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其质子数是112,则这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2 B.165 C.277 D.389 7.从下列图片中不能 ..获取的信息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8.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9.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0.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 ℃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 ℃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 ℃,压强不变),若该密

习题资源—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选择题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 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5.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 A.12g B.12 C.1/12g

D.1/12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 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8.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 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 9.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10.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

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新人教版

原子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件及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可能同学们都不熟悉原子,但是提起原子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的末期,美国空军将两颗原子弹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使这两个城市遭受了灭顶之灾。可见原子弹的巨大威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使用科技为人类造福。那么原子和核武器原子弹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观粒子?相信同学们对它非常感兴趣,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吧。 二、推进新课 师: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3页内容“原子的构成”,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投影]打出下列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讨论结束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 师: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吗? 生: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课题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导案

课题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案

————————————————————————————————作者:————————————————————————————————日期:

江源区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集备学校:白山市十七中主备教师李航课时 1 课型新授课 集备教师 课题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离子的行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学习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科学分析和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离子的行成 教法讲授法学法指导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二次备课

们知道原子是由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很小,如果把一个原子比成操场的话,那原子核就相当于操场中心的一个蚂蚁,那核外的电子是怎么样和原子核构成原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观看课件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模拟动画 过渡:原子核外电子是围绕原子核分层运动的,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运动时最多能分为七层,如果把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用平面图表示出来的话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引出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练习: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外有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 过渡:不同的原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不一样,那核外电子在运动时又遵循什么规律呢?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观察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讨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得出结论:(1)第一层最多排两个电子,(2)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电子先排满第一层,再排满第二层,再排第三层。 提问:稀有气体包括哪些? 过渡:稀有气体也叫惰性气体,之所以称之为惰性气体是因为化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预习】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 【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 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讨论】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 【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 表1 【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交流讨论】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表2

大学化学原子结构习题及答案

1. 评 述 下 列 叙 述 是 否 正 确, 如 有 错 误, 试 予 以 改 正。(1) 主 量 子 数 n = 3 时, 有 3s 、3p 、3d 三 个 原 子 轨 道;(2) 四 个 量 子 数 n 、l 、m 、m 都 是 用 来 描 述 原 子 轨 道 的。 1.解:(1) 错 误。 应 有 3s 、3p 、3d 三 个 亚 层 和 3s ,3p ,3p ,3p ,322 d x y -,3 d xy ,3 d xz , 3 d yz 和 32 d z , 共 九 个 轨 道。 (2) 错 误。 量 子 数 n 、l 、m 是 用 来 描 述 原 子 轨 道 的,而 m 只 描 述 电 子 自 旋 方 向。 、2. 下 列 关 于 原 子 轨 道 的 叙 述 是 否 正 确 如 不 正 确 试 予 以 改 正: (1) 主 量 子 数 n = 1 时, 有 自 旋 相 反 的 两 个 原 子 轨 道;(2) 主 量 子 数 n = 4 时, 有 4s ,4p ,4d ,4f 四 个 原 子 轨 道;(3) 磁 量 子 数 m = 0, 对 应 的 都 是 s 原 子 轨 道。 2.解:(1) 不 正 确。n = 1 时, 只 有 1s 亚 层, 也 只 有 一 个 1s 原 子 轨 道, 其 中 最 多 可 容 纳 自 旋 方 式 相 反 的 两 电 子。 (2) 不 正 确。n = 4 时 可 能 有 4s 、4p 、4d 、4f 亚 层, 原 子 轨 道 数 目 分 别 为 1、3、5、7, 所 以 可 以 有 16 个原 子 轨 道。(3) 不 正 确。 原 子 轨 道 空 间 图 象 取 决 于 角 量 子 数 l ,只 有 l = 0,m = 0 时 为 s 原 子 轨 道, 而 l ≠ 0,m = 0时 都 不 是 s 原 子 轨 道。 3. 对 某 一 多 电 子 原 子 来 说 ,(1) 下 列 原 子 轨 道 3s 、3p 、3p 、3p 、3d 、3d 、3d 、3d z 2、3d x y 22- 中, 哪 些 是 等 价(简 并) 轨 道(2) 具 有 下 列 量 子 数 的 电 子, 按 其 能 量 由 低 到 高 排 序, 如 能 量 相 同 则 排 在 一 起( 可 用“<”、“=” 符 号 表 示): (A) 3、2、1、+ 12; (B) 4、3、2、- 12; (C) 2、0、0、+ 12 ; (D) 3、2、0、+ 12; (E) 1、0、0、- 12; (F) 3、1、1、+ 12 。 3.解:(1) 等 价 轨 道 为:3 p 、3 p 、3 p 3 d 、3 d 、3 d 、3d z 2、3d x y 22- (2) 能 量 顺 序: (E) < (C) < (F) < (A) = (D) < (B)。 4. 确 定 一 个 基 态 原 子 的 电 子 排 布 应 遵 循 哪 些 规 则 下 列 电 子 排 布 式 各 违 犯 了 哪 一 规 则 (1) N :1s 2s 2p 2p (2) Ni :1s 2s 2p 3s 3p 3d (3) Ti : 1s 2s 2p 3s 3p 4.解: 应 遵 循 的 规 则: 能 量 最 低 原 理, 泡 利 ( Pauli ) 不 相 容 原 理,洪 德(Hund) 规 则; (1) 违 反 洪 德 规 则 (2) 违 反 能 量 最 低 原 理 (3) 违 反 泡 利 不 相 容 原 理。 5. 某 元 素 的 阳 离 子 M 的 3d 轨 道 中 有 5 个 电 子, 试:(1) 写 出 M 原 子 的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2) M 原 子 的 元 素 符 号 及 其 在 周 期 表 中 的 位 置( 周 期、 族);(3) M 的 5 个 3d 电 子 的 运 动 状 态(用 量 子 数 表 示)。 5.解:(1) 1s 2s 2p 3s 3p 3d 4s (2) Mn , 第 四 周 期, 第ⅦB 族 (3) n = 3,l = 2,m = 0,m = + 12; n = 3,l = 2,m = 1,m = + 12; n = 3,l = 2,m = - 1,m = + 12 ; n = 3,l = 2,m = 2,m = + 12; n = 3,l = 2,m = - 2,m = + 12 。 6. 已 知 某 元 素 A 与 Ar 在 周 期 表 中 处 于 同 一 周 期, 且 原 子 核 外 相 差 3 个 电 子。 试 回 答:

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王文卿 【目标】 核心知识: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心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 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核心素养: 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问题: 1、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哪一个电子层,请你举例说 明。 2、第二层最多可以排多少电子? 3、最外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目是多少? 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中按要求将质子数为12的镁 原子和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画 出来 思考:分析下图三个不同区域中,各元素的最外 层电子数和元素的分类有何关系? [基础练习] 元素的分类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 悟。 比较和讨论,回答: 总结排布特点2: 1、原子的第一层最 多排2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排8 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最 多不超过8个(只有 1层的不超过2个电 子)。 观察图片 思考并回答。 总结元素的分类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 定于 其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 结的能力 发言:收获与感悟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着手,自主归纳得出 结论,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 【板书设计】课题1: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的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4、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

. .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A.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 .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C. .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 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2.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D. 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3. 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4. 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 水气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 5. 根据如图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 6. 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 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原 子 B. 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C.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7.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对事实或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或现象解释 A 香味扑鼻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气体能被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 C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A. A B. B C. C D. D 8.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液态空气 B. 水 C. 二氧化碳 D. 四氧化三铁 9.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mkg,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kg D. kg 10. 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化合价相同 B.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11.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 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隙 D.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12.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附近空气、海水中都检测到碘131超标.碘是周期表中第53号元素,其中131是指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关于碘131原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课题2 原子的结构4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将教材中P68—P69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

《原子结构模型》习题2

原子结构模型》习题 一、选择题 1.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模型并开始涉及原子内部结构的科学家是( ) A ?卢瑟福B.玻尔 C.汤姆逊 D ?道尔顿 解析:A项,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B项,玻尔建立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C项,汤姆逊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开始涉及原子的内部结构;D项,道尔顿建立了原子学说,故选C。 答案:C 2 ?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是线状的而不是连续的,根本上取决于( ) A?原子中电子能量的高低 B ?外界条件的能量 C.原子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D .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解析: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而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答案:C 3.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B ?电子云直观地表示了核外电子的数目 C. 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 D .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 解析:为了形象地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分布状况,人们常用单位体积内小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的大小、点密集的地方,表示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点稀疏的地方,表示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小,这就是电子云。1s电子云界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不为零,只是出现的概率很小。 答案:A 4?角量子数I = 2的某一电子,其磁量子数m( ) A .只能为+ 2 B. 只能为一1、0、+ 1三者中的某一个数值 C. 可以为一2、一1、0、+ 1、+ 2中的任意一个数值 D .可以为任何一个数值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原子的结构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检测卷 1.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离子 2.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 Cu B. CO C. KCl D. KNO3 3.下列我国著名科学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是() A. 钱学森 B. 屠呦呦 C.张青莲 D. 侯德榜 4.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阳离子 B.公园里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要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就必须保持水分子不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5.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6.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镁 B.金刚石 C.氯化钠 D.水 7.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8.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11 B.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C.最外层有1个电子 D.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10.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11.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4 B.58 C.82 D.140 12.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1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是() A.Al B.Al3+C.Mg D.Mg2+ 14.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③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④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5.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稼合金制备氧气的新工艺。稼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则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31 B.39 C. 70 D.101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B.KMnO4和K2MnO4中有相同的原子团 C.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

课题2_《原子的结构》课堂练习

课题2《原子的结构》作业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原子核是由和两种粒子构成的。 2、由于核内的与核外的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不同。 3、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例如:氢气由构成; 铁由构成;氯化钠由和构成。 4、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圈内的数字表示,外面的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5、带电的原子叫做,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 6、离子符号的意义:Mg2+表示;2 K+表示。 7、以一种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相对原子质量≈+。 二、选择题: 1、与原子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B、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C、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上电子一般多于4个 D、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来表示原子的结构 3、铝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后,发生变化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层数 4、Al3+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确切意义是() A、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B、铝原子有3个电子层 C、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D、3个铝离子 5、原子变成离子,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核外电子的排布 B、原子的核电荷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电子层数 6、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原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者原子团 D、不同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一定不相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的原子 B、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 C、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9、某粒子X3+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A、23 B、26 C、30 D、56 10、某粒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该粒子() A、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B、一定是已经达到稳定结构的阴离子 C、一定有10个质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已知M2-离子核外有n个电子,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n B、n-2 C、n+2 D、2-n 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能表示原子的是_________;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