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肿瘤中的研究

合集下载

细胞外泌体对肿瘤治疗的意义

细胞外泌体对肿瘤治疗的意义

细胞外泌体对肿瘤治疗的意义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细胞外泌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细胞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内膜包裹的小囊泡,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如蛋白质、RNA、miRNA等。

在细胞外泌体释放过程中,这些生物学信息得以以一种有效的方式被传递到周围组织和细胞中,从而发挥其多种生物学功能。

目前的研究显示,细胞外泌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一、诊断和疾病监测细胞外泌体的丰富量和多样性意味着它们对于肿瘤诊断和疾病监测有着显著的潜力。

许多研究已经发现,细胞外泌体中含有一系列特异性标志物,可以帮助研究者识别出特定肿瘤的类型和发展阶段。

例如,肾癌患者的细胞外泌体中含有较高的HMGA2蛋白、MALAT1 RNA和miR-10-5p,而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细胞外泌体则具有较高的脱氧核糖核酸B细胞激活因子(BAFF)水平。

此外,研究表明,细胞外泌体也可以被用作疾病监测的工具。

例如,通过监测细胞外泌体中特定蛋白质的水平,可以及早检测出肿瘤复发和转移。

同样地,通过监测细胞外泌体中特定miRNA 水平的变化,也可以预测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二、药物传递细胞外泌体不仅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还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传递系统。

与其他纳米粒子或脂质体相比,细胞外泌体具有很多优点,如稳定性、生物兼容性和选择性等。

通过在细胞中制备包含特定药物的细胞外泌体,这些药物得以在体内或体外被释放出来,促进肿瘤治疗效果。

有关细胞外泌体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有希望的结果。

例如,赖氨酸阴离子载体封装的miRNA通过文献报道信使阻抑转录因子(TRIM)1家族的表达,从而增强肝细胞癌细胞对沙利度胺的敏感性。

将三磷酸腺苷(ATP)酰化聚合物封装进细胞外泌体中,并联系了与终末融合的泡依赖性蛋白质(SNAREs),从而提高了细胞外泌体对癌细胞的内吞摄取,并诱导了肿瘤细胞凋亡。

三、免疫调节细胞外泌体对肿瘤治疗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其免疫调节功能。

细胞外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细胞外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细胞外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细胞外外泌体是一种具有双层脂质包裹的小囊泡,其直径通常在30至200纳米之间。

这些细胞外外泌体可以从细胞内部释放出来,进入细胞外环境,从而与周围的细胞和组织发挥作用。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细胞外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肿瘤转移是癌症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它是指肿瘤细胞从原来的部位逸出,通过血管或淋巴管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细胞扩散和转移。

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外外泌体与其他细胞通信,从而加速肿瘤转移的速度。

下面我们将探讨细胞外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第一,细胞外外泌体能够向其他细胞传递信息。

细胞外外泌体中包含了多种生化物质,如蛋白质、RNA和DNA等,这些生化物质可以通过细胞外外泌体传递到其他细胞中,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能够通过细胞外外泌体传递信息到周围的健康细胞,使得健康细胞发生变化,从而支持肿瘤转移的进行。

第二,细胞外外泌体能够改变肿瘤微环境。

肿瘤细胞生长和传播需要一个适宜的微环境,细胞外外泌体可以改变周围细胞的状态,从而创建一个和肿瘤相适应的微环境。

例如,细胞外外泌体可以通过改变周围细胞的基因表达,增加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能力,并降低对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第三,细胞外外泌体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肿瘤微环境中的物质代谢。

肿瘤细胞需要代谢一些物质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而细胞外外泌体可以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物质代谢,包括脂代谢、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

例如,细胞外外泌体可以通过影响周围细胞的代谢途径,使得周围细胞分泌更多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凋亡途径受阻,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第四,细胞外外泌体能够参与肿瘤细胞附着和迁移。

肿瘤细胞需要通过附着于其他细胞和组织中的细胞表面分子而完成附着和迁移。

细胞外外泌体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功能,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附着和迁移。

例如,细胞外外泌体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膜糖蛋白分布和表面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附着和迁移。

外泌体释放作用在癌症发生中的研究

外泌体释放作用在癌症发生中的研究

外泌体释放作用在癌症发生中的研究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细胞通信是生物体正常功能的重要基础,而这种通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泌体实现的。

外泌体是一种类似细胞质囊泡的小颗粒,其直径约为30~150nm,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在体液中广泛存在,包括血清、唾液、乳汁、尿液、脑脊液等。

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以通过释放的外泌体“传递信息”,从而影响其他细胞的功能。

一些研究还表明,外泌体释放在肿瘤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外泌体的特性外泌体有很多不同的来源和组成,包括细胞膜蛋白、核酸、磷脂等等。

在外泌体发放过程中,细胞将这些物质包裹在细胞膜的小囊泡中,并将其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用以与其他细胞进行通讯。

这个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不同来源细胞的外泌体具有不同的特征。

可以通过分析外泌体组分和特征,对来源细胞进行检测和鉴定。

外泌体的参与肿瘤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的释放与肿瘤发展密不可分。

细胞的肿瘤变异会影响外泌体释放的量和内容,从而影响肿瘤发展。

外泌体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有以下主要作用:1. 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癌细胞通过释放特定的外泌体,可以向周围细胞释放促进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同时影响临近的正常细胞和肿瘤内的其他癌细胞。

通过这种方式,癌细胞可以促进自己的生长和扩散。

2. 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防御外泌体释放还可以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防御。

外泌体中含有的特定表面蛋白能够与充当免疫系统识别器的抗原表位结合,从而干扰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

3. 促进血管新生和肿瘤侵袭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也可以影响肿瘤周围的组织环境,促进肿瘤侵袭。

外泌体可以刺激其周围组织的血管新生,从而为肿瘤提供良好的血液供应。

外泌体在癌症发生中的研究外泌体释放在多种癌症发生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体液中的外泌体,一方面了解体内癌细胞的状态和状况,另一方面寻找肿瘤标志物并揭示其确切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从多种外泌体中筛选出一些特定标志物,如“肿瘤形成蛋白”等。

细胞粘附和外泌体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细胞粘附和外泌体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细胞粘附和外泌体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分析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需要对细胞粘附和外泌体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细胞粘附与肿瘤侵袭细胞粘附指的是细胞表面的一些蛋白质分子与细胞外基质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可逆的连接。

这种连接能够使细胞在生长、分化、迁移等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形态和位置。

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的稳定性降低,导致肿瘤细胞与周边组织失去粘附能力,从而产生侵袭性和转移性。

研究表明,一些细胞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例如,整合素(integrin)是一种介导细胞粘附的受体分子,它们可以与胶原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等组织基质相互作用。

许多肿瘤细胞与周围组织失去粘附能力之后,会大量表达αvβ3、αvβ5等整合素分子,这些分子可以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除此之外,细胞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还与肿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代谢能力、免疫逃避等方面有关。

因此,细胞粘附在恶性肿瘤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外泌体与肿瘤转移外泌体是一种直径在30-150 nm的小囊泡,它们由细胞膜包裹而形成。

外泌体能够携带不同种类的生物活性分子,如DNA、RNA、蛋白质、脂质等,从而影响周围细胞或组织的功能。

研究表明,外泌体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恶性肿瘤细胞释放大量的外泌体,这些外泌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周围细胞或组织相互作用,并改变其生物学特性。

首先,肿瘤细胞释放的一些特定的外泌体与靶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增强靶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例如,肿瘤细胞释放的miR-10b与靶细胞表面的HOXD10基因相互作用,促进了肿瘤细胞的转移。

其次,一些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还能够抑制宿主细胞的抗肿瘤功能。

例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能够刺激肿瘤细胞释放外泌体,这些外泌体能够启动宿主细胞的TGF-β信号通路,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

最后,外泌体还能够在远距离上影响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和代谢,从而导致血管新生、细胞转移和预后恶化。

外泌体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外泌体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外泌体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外泌体是一种被广泛关注的细胞分泌小体,直径为30至100纳米,具有传递细胞成分和信号分子的功能。

近年来,对外泌体的研究表明它们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外泌体如何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分析外泌体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外泌体的形成和作用外泌体来自于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它们由外源性物质和细胞内成分组成,如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等。

外泌体分泌到细胞外环境中,可以和周围细胞或组织相互作用,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功能。

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间相互作用、信息交流、免疫调节和代谢调节等。

在肿瘤细胞中,外泌体的形成和释放增加,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二、外泌体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1. 外泌体的作用机制外泌体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它们可以通过传递包括信号蛋白、mRNA、miRNA、DNA等的信息来改变受体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和功能状态,进而影响细胞的凋亡、分化和迁移等生物学过程。

此外,外泌体还可以调节肿瘤细胞的微环境,包括细胞外基质、免疫系统等,从而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2. 外泌体在肿瘤增殖中的作用外泌体在肿瘤增殖中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它们通过传递生长因子、细胞生长素等信号分子刺激受体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另一方面,外泌体也包含有引起细胞凋亡的蛋白质和miRNA,可以促使肿瘤细胞自我凋亡,抑制恶性生长。

3. 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非常复杂。

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可以纵向派生,称为原发性外泌体,也可以横向转移到靶细胞表面,被称为转移性外泌体。

原发性外泌体在肿瘤细胞自我生长的同时,也可以对周围细胞和组织造成影响,促进肿瘤转移。

转移性外泌体则可以被周围正常细胞或其他癌细胞摄取,进入它们的胞质并调节它们的生长、迁移、入侵等。

三、外泌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外泌体与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紧密联系,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领域。

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

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

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外泌体是直径约为100nm的小型囊泡,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眼泪和尿液,并可由各种细胞分泌。

外泌体可以运输蛋白质、脂质、核酸和其他物质,并作为细胞内载体,在调节细胞间通讯中起着关键作用。

外泌体是一种理想的药物递送系统,具有多种优点:如免疫原性低、稳定性好和靶向能力。

外泌体不具有细胞和器官中的复杂性,使其免疫原性较低。

同时,与单个蛋白质或小分子不同,外泌体含有异质分子,可确保外泌体在人体内的良好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和细胞摄取,更容易用于治疗。

外泌体作为各种治疗药物的载体,有效保护了治疗药物在体内的完整性,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抗肿瘤效率。

外泌体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用于肿瘤治疗。

肿瘤衍生的外泌体(TEX)作为信使调节肿瘤微环境。

在癌症的初始阶段,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数量显著高于正常细胞,TEX被认为反映了各种癌症的分子特征。

开发减少肿瘤细胞外泌体分泌的疗法可能会更好地抑制肿瘤发生。

外泌体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生理活性,包括吞噬作用、胞饮作用、融合和受体或脂筏介导的内吞作用。

这些细胞吸收外泌体的独特机制促进了基于外泌体的癌症疗法的发展。

此外,外泌体在介导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TAM之间的细胞间信息传递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可能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外泌体作为癌症疫苗抗原和疫苗增效剂众所周知,与正常细胞相比,即使在肿瘤进展的早期阶段,肿瘤细胞也会向血浆和体液中释放更多的外泌体。

TEX 提供免疫刺激或免疫抑制分子,调节免疫细胞的发育、成熟和抗肿瘤能力。

来自TEX的肿瘤相关抗原可以通过树突状细胞(DC)呈递,DC细胞激活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以诱导抗肿瘤免疫。

与肿瘤裂解物相比,TEX由于更丰富的免疫刺激成分而增强了疫苗效果。

此外,TEX还含有促进DC摄取各种抗原的功能性标记物。

因此,TEX已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抗原来源和肿瘤疫苗的增效剂。

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1. 内容概览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卵巢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外泌体的形成、作用机制以及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1 研究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尽管近年来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卵巢癌的预后仍然较差。

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靶点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内膜结构形成的微小囊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细胞膜转移至细胞外液,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间信号传递、免疫调节和代谢调控等。

外泌体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病等。

在卵巢癌中,外泌体的异常表达和功能异常已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外泌体中的m6AP(神经生长因子样蛋白)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同时,外泌体还可以介导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免疫应答。

研究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对于揭示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随着对卵巢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具体目标包括:通过分析卵巢癌组织和外泌体的特征,揭示外泌体在卵巢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卵巢癌的病理生理过程提供新的视角。

探索外泌体在卵巢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为其成为卵巢癌早期筛查和个体化治疗的新工具提供理论依据。

外泌体在骨肉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在骨肉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南京军 区南 京总医院)骨科[章 磊( 医学硕士研究生)、流小舟、吴苏 稼、周光新]
通讯作者:周光新, E -mail:oxis@163.com
使用,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骨 肉瘤 易 发 生 转 移, 患 者 的 5 年 生 存 率 仍 不 超 过 60%[1 -3] 。 近年来,关于外泌体调控肿瘤发病机制 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外泌体能运输各种蛋白 质、信号通路因子、miRNAs 等,在参与细胞间信息 交流及改变受体细胞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4] 。 同 时,肿瘤细胞能以分泌外泌体的形式封装排泄抗肿 瘤药物,从而产生耐药性[5] 。 针对外泌体的检测与 分析不仅可以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评 估预后,外泌体本身及其修饰加工产物还可以作为 基因制剂或药物的有效载体用于肿瘤的治疗。
0 引 言
骨肉瘤作为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易转移、预后 差的恶性骨肿瘤,随着新辅助化疗在治疗过程中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 科 学 基 金 (81472508,81102039 ) ;江 苏 省 自 然 科 学基金( BK20141376) ;江苏 省 “ 六 大 人 才 高 峰” 资 助 项 目 ( 2014 -WSW-042 )
2 外泌体与骨肉瘤肿瘤微环境的关系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分泌外泌体,通过调节肿瘤 的微环境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血管生成及逃避宿 主的免疫监视[10 -11] 。 Garimella 等[12] 构建了生物荧 光骨肉瘤原位移植小鼠模型,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 技术检测到骨肉瘤微环境中外泌体的存在。 研究报 道了从 143B 人骨肉瘤细胞中分离出的囊泡小体包 含多种对肿瘤微环境有潜在作用的内容物,如基质 金 属 蛋 白 酶 (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 ), MMP-1和 MMP-13 在细胞外基质重塑中发挥重要作 用。 MMPs 可以当作肿瘤标志物来评价骨肉瘤的预 后。 骨肉瘤细胞外泌体中的 NF-kB 受体激活物配 体( RANKL) 在 MMPs 的 活 化 以 及 刺 激 破 骨 细 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
• 1.测序(蛋白/mRNA/miRNA/lncRNA/circRNA) • 2.测序(蛋白/mRNA/miRNA/lncRNA/circRNA)+临床验证 • 3.功能+测序(蛋白/mRNA/miRNA/lncRNA/circRNA) • 4.功能+简单信号通路 • 5.功能+蛋白/mRNA/miRNA/lncRNA/circRNA+下游机制 • 6.功能+蛋白/mRNA/miRNA/lncRNA/circRNA+上游调控 • 7.功能+蛋白/mRNA/miRNA/lncRNA/circRNA+上游调控+下游机
EGFR-expressing cancer tissues
Doxorubicin H22 cells
MHC-I
NK cell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应用 In vivo/in vitro
In vivo/in vitro
In vivo/in vitro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例:
• 1. Exosomes derived from IL-12-anchored renal cancer cells increase induction of specific antitumor response in vitro; • 2. Systemically Injected Exosomes Targeted to EGFR Deliver Antitumor MicroRNA to Breast Cancer Cells; • 3. A phase I study of dexosome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 4. Dendritic cell-derived exosomes as maintenance immunotherapy after first line chemotherapy in NSCLC;
/patients
例:
1. Clinical Impact of Serum Exosomal MicroRNA-21 As a Clinical Biomarker in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2. Glypican-1 identifies cancer exosomes and detects early
制 • 8.创新性想法提出
例:
1. Proteomic Analysis of Exosome-like Vesicles Derived from Breast Cancer Cells, ANTICANCER RESEARCH.
2. Clinical Impact of Serum Exosomal MicroRNA-21 As a Clinical Biomarker in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ancer. 3. Exosome-Transmitted lncARSR Promotes Sunitinib Resistance in
Levels of circulating GPC11 Exosomes inform pancreatic cancer resection outcome
Elisa
GPC11 crExos detect early PanIN lesions.
谢谢!
pancreatic cancer; 3. Double-stranded DNA in exosomes a novel biomarker in
cancer detection; 4. Exosomal long noncoding RNA CRNDE-h as a novel serum-
based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效应细胞
nontumorigenic epithelial cells; Endothelial Cell ; NK Cell; MDSCs; Liver cells; Cancer cell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 T cells; fibroblasts
MSC;
• 4. MicroRNAs Transfer from Human Macrophages to HepatoCarcinoma Cells and Inhibit Proliferation;
癌细胞作为供体
癌种
Breast cancer pancreatic colon gastric lung ovarian bladder
癌细胞状态
内含物
Normal
蛋白
EMT
miRNA
Hypoxia
lncRNA
Resistance
circRNA
Triple-negative breast DNA
cancer
more invasive
Cancer stem cells
Gene expression cells;
Virus;
Drug treated;
Exosomes redirect metastatic distribution
Exosomal ITGs determine organotropism
Exosomal ITGs as organotropism biomarkers
胰腺癌早期诊断: Glypican-1 identifies cancer exosomes and detects early pancreatic cancer,nature,2015
应用:Therapy
外泌体特点
IL-2-containing tumor cell exosomes GE11- or EGFpositive 293 exosomes SMNC-EXOs
IFN-γ-Dex
内含物 IL-2
siRNA
受体
CTL, macrophages, NK cells, and B lymphocytes.
经典文献:126-year-old “seed-and-soil” hypothesis
Future metastatic sites Uptake Exosomes
Exosomes redirect metastatic distribution
Organ-specific tumour exosomes interact with Resident cells.
蛋白 miRNA lncRNA circRNA
效应
Proliferation; Resistance; migration; invasion; Angiogenesis; appoptosis; Differentiation;
经典文献:
• 1. Dendritic cell exosomes directly kill tumor cells and activate natural killer cells via TNF superfamily ligands;
• 5. Human tumor virus utilizes exosomes for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 6. Murine Mammary Carcinoma Exosomes Promote Tumor Growth by Suppression of NK Cell Function;
• 2. Aberrant low expression of p85α in stromal fibroblasts promotes breast cancer cell metastasis through exosome-mediated paracrine Wnt10b;
• 3. Exosome Transfer from Stromal to Breast Cancer Cells Regulates Therapy Resistance Pathways;
bone marrow progenitor;
效应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 invasion ; Angiogenesis; Premetastatic Niche; appoptosis; Differentiation; Resistance; EMT; MET; Impair Lymphocyte;
GPC1 is a specific marker of cancer exosomes
GPC11 circulating exosomes are a cancer biomarker.
GPC11 crExos contain oncogenic KRASG12D.
GPC11 crExos detect early pancreatic cancer
应用:The novel biomarkers
来源
Blood; Urinary; Salivary;
内含物
蛋白; miRNA; long noncoding RNA DNA; DNA methylation;
标志
early pancreatic cancer; Sunitinib Resistance; Castration-resistant; Prognostic Markers ;
• 3. Cancer Exosomes Trigger Fibroblast to Myofibroblast Differenti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