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9《学校课程整合改革初探》(温岭九龙学校 周秀萍)
践行课程改革理念,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践行课程改革理念,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发布时间:2022-01-05T06:18:19.84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6期作者:金嘉茜[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基础小学教育的课堂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金嘉茜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浙江义乌 322000摘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基础小学教育的课堂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随着教育部门所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并且宣告了传统教育“分数观”的终结。
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打造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那么教师必须要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采用丰富、新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前言: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课程。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为了体现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人文情怀,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的认知“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等教学根本问题,然后进行有效的教学环节设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课程的特点与教育理念进行全面结合,从而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一、借助信息技术,充实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讲,都有非常大的益处,不仅能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还能让学生提前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语文知识。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都采用“灌输式”进行教学,并且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而小学时期的学生天性好动、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受心理发展的影响,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从而导致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无法长久的集中自己注意力。
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小学生在玩中学习科学

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小学生在玩中学习科学发布时间:2021-09-03T10:09:18.1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1期作者:廖冰冰[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不仅能够加强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阶段,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科学知识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而生活化科学教学模式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廖冰冰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振中学校 325300【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不仅能够加强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阶段,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科学知识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而生活化科学教学模式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实施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10-079-01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是为小学生打开了一扇利用科学知识来审视世界的大门。
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还能为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埋下一颗种子。
但是,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小学科学教师仍采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手段,对小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小学科学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的一门重要学科。
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启蒙为主,让学生能够对新事物进行了解和探索的引导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公布温州市2015年课题结题与优秀成果评审结果的通知

谢宪彬 乐清市芙蓉镇雁湖学校 李小丽 吕媚媚 胡朝霞 李秀旺 王可秀 陈赛东 古全敏 伍晗雷 韩建秋 曹荣亮 项定辉 章林云 马郑璐 郑志胜 陈 洁 张金熙 季秀云 潘丽芳 张纪昌 陈 洁 金文锐 曾细魏 陈海光 永嘉中学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温州市光明小学 经开区海城第一小学 经开区海城第一小学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瓯海区潘桥第二小学 瓯海区茶山第一小学 温州育英学校 经开区沙城中学 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 温州市第三中学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瓯海区郭溪塘下中学 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瑞安市外国语学校 瑞安市广场实验小学 永嘉中学 平阳县鳌江镇实验小学 泰顺县城关中学 泰顺县城关中学 永嘉中学
朱春苗 温州护士学校 徐 敏 乐清市乐成第一小学 刘美丹 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 童莉里 林旭琴 陈海强 臧 艳 王 杨 黄锦秀 泰顺中学 泰顺县三魁镇中心 小学 乐清市柳市镇第十小学 乐清市虹桥镇第八小学 经开区海城第一小学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林琳(执笔)、夏洁、陶祝华、徐之路 南琼娜、南美娜、谢海蓉、李倩 雷旭军(执笔)、朱聪敏、林小君、叶春洁 欧益枝(执笔)、林允强、舒娜叶 吴巧露(执笔)、潘婧景 章丽琴(执笔)、卢信坚、王琼 刘慧慧(执笔)、胡玲萍、谢丽红、吴小山 王可秀(执笔)、李金香、涂小慧、陈克尔 丁姝雯、刘月平、董亚萍、伍环川 陈仙友(执笔)、谢琼瑶、鲍美苹、周增福 陈招东、李秀强、郑俊达、胡淑琪 叶金霞(执笔 )、胡小芬、高树微、刘荷红 卢万华(执笔)、李春旺、李远平、蔡燕 郑海军(执笔)、朱诗东、王兴红 郑海燕(执笔)、张少丹、张晓燕、汪赛男 胡永旦、王浩楷、胡锡贤、王闽 林茜茜(执笔)、黄月华、徐静静、阮洁茜 陈文怡(执笔) 池晓凡(执笔)、姚一帆、陈丽钗、蔡晴晴 吴碎新(执笔)、黄春平、李洁、李鸟 高锡鸟(执笔人)、任淑丽、陈茹宜、陈新月 李爱茹(执笔)、马茅茅、朱蕾、陈旭 木寿法(执笔)、徐国新、李小微、薛可鹊 卓小微(执笔)、林素素、郭萍萍 张永福(执笔)、白少军、吴丽玲、张宋玉 林春梅、蔡其潦、叶梨芹、雷本学 涂东芳(执笔)、翁金环、陈伟敏、张其勋 胡英波(执笔)、刘栩生 林应招、赵崇秀、倪莉莉
台州市2008年底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结题目录(温岭)

郑刚
结题
生成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温岭新河中学
蔡千斌
结题
快乐学习,循序训练——有效提升高中生作文语言能力之研究
温岭新河中学
李轶贤
结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味与生活味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
温岭岩下小学
李晓华
结题
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温岭岩下小学
郑楣
结题
第一学段数学课堂练习实效性的研究
温岭英才学校
温岭箬横中学
江君芬
优秀课题
高中同伴心理辅导培训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温岭箬横中学
葛文辉
优秀课题
农村高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障碍追因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温岭箬横中学
尚恩良
结题
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库应用研究
温岭箬横中学
徐志辉
结题
关注“教·学”生命成长质量的校本教材开发
温岭师范附小
李建国
结题
构建国旗下教育体系
温岭师范附小
温岭第九中学
周辉兵
优秀课题
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教材内部资源的开发研究
温岭第六中学
王海珍
结题
初中科学作业优化设计及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温岭第三中学
张正辉
优秀课题
英语课堂中预设和生成的研究与实践
温岭第三中学
陈静
优秀课题
中学科学微型实验的研究与实践
温岭第三中学
范斌斐
结题
英语(新目标)七年级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温岭大溪镇中心小学
卢敦良
结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内化的实践
温岭大溪镇中心小学
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发布时间:2021-04-28T06:41:39.020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5期作者:厉朝阳[导读] 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了教学方式,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微课可应用于翻转课堂、应用于突破教学难点、用于学生的拓展学习,要提高微课应用效果,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提高微课开发技能,运用高质量微课资源教学,才能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厉朝阳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上塘城西中学摘要: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了教学方式,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微课可应用于翻转课堂、应用于突破教学难点、用于学生的拓展学习,要提高微课应用效果,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提高微课开发技能,运用高质量微课资源教学,才能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关键词:微课;初中科学;应用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微课因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实践。
一、微课应用于教学的优势(一)小身体,大能量微课视频教学中,教师只重点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全程脉络清晰,课程体系也不同于传统课堂上的复杂,有人将其称之为碎片化模式,微课内容虽显碎片化,但精炼,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符合学生急躁、时间长坐不住的性格特点,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效率得到提升的方法。
微课能在大多移动设备中进行存储、观看,资源所占容量小,使用方便,内容广泛,还包括有很多典型具体的教学案例,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丰富多样、结构严谨的能量资源包,给学生营造出了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
(二)集多种资源于一身相对于以往书本内容和习题等知识需要对不同资料进行翻阅,微课人性化地将这些资料集于一身,全面详细地对其分析。
另外,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录制的视频和广泛的习题提供了自由的学习机会,对于老师来说,微课中含有课堂教学能使用到的很多多媒体素材,还有名师授课后的教学反思和学生对教学视频和讲课方法的反馈以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
温岭市品质化学校综合评估自查自评报告

温岭市品质化学校综合评估自查自评报告课改,让我们更加“适应学生”——大溪小学“2014学年-2016学年自主发展品质提升”自评报告一、学校概况温岭市大溪镇中心小学坐落于“世界地质公园——方山”北麓,“大溪的母亲河——鸿溪”河畔,前身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建成的鸿溪书院,学校现有教学班49班,师生2240余人。
学校获得了浙江省示范小学、2015年省标准化学校等多项综合荣誉,是温岭西部龙头小学。
09年六届三次教代会提出以“弘扬鸿溪文化,打造乡村名校”为总目标,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搭建师生成功的舞台”的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个办学理念仅有少许改动,结合督导评估反馈中专家意见,在2014-2016三年规划里,调整为以“构建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办学核心理念,以“依法治校、课改立校、科普强校、体艺美校”为办学策略。
提出了“推进适应性教育,创建温岭课程改革新高地”的办学目标,学校建设了“鸿溪课程”——基于小组合作的适应性教学改革和“鸿溪点点拓展课程”,是课堂教学改革与拓展性课程建设两大课改阵地均有建树的学校,是温岭市首批三所教学改革实验学校之一,是台州市学生解放行动联盟学校。
二、主要成绩与经验(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学校紧紧围绕着“一章三制五行动”开展学校章程的研究与实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聘任教师、开齐开足课程、制订教学计划、安排各种教学活动,依法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秩序。
在学校管理中建立起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规范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形成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健全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一是学校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党政工联席会议)、中层以上会议,在重大决策层面体现民主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
15中课改方案:全员的课程改革从分层走向选课

第十五中学:全员的课程改革从分层走向选课第十五中学成立于2018.8.20,前身系温州育英学校初中部。
温州育英学校初中部以1999年创办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学校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建设和体育特色教育等方面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其中体育特色也体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特色的《关爱我们的环境》、《畅享足球》等活动课程系列,其中《关爱我们的环境》获“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荣誉,学校也成长为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创新特色)学校、全国体育特色(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创新教育特色学校等相关殊荣。
尤其是2015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颁发以来,学校在拓展性课程建设上,以课程内容建设为锲机,坚持了2周年,走出了别具一格的全员参与的拓展性课程建设之路。
学校现有省精品课程一门、市精品课程一门,全体教师参与每学期四个拓展性课程教案地设计与研发,建设了一大批优秀的校级拓展性课程。
我们欣喜第看到,课程文化从无到有,从有到正在逐渐变得强大。
一、课改历程分析:从精英参与到全员参与(一)精英参与与全员参与的课程建设之路的比较自2006学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课程特色的形成,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内与课外并行,必修的国家学科课程学习与选修的校本课程相整合的课程教育模式,由学校课程精英完成的项目成果《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活动课程建设研究》获得四年一度的温州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自2015学年以来,学校扎扎实实开展拓展性课程建设,已经初步形成27门校本化的拓展性课程,每门课程学时不少于16学时。
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比较在表1中。
由表1可见,全员参与的拓展性课程建设之路前面4步走了一条完全与精英参与的校本课程建设之路相反的“逆向”之路,这对于推进全体教师提升课程意识、开发与实施课程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温岭市首届教科研共同体各学科成员名单(第一批)

男
松门中学
叶林通
男
新河中学
王国卿
男
之江高中
顾秀红
女
大溪中学
王萍
女
市二中
蒋新喜
男大溪中学ຫໍສະໝຸດ 陈国海男箬横中学
梁倩倩
女
新河中学
林霞
女
新河中学
金雪佳
女
泽国中学
梁瑞阳
男
温中双语
夏正岳
男
松门中学
池萍
女
箬横中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发展共同体主任:安维琪
第一层次(4人)
第二层次(5人)
第三层次(5人)
柯慧荣
男
林丽军
女
大溪中学
张雪芬
女
新河中学
杜爱云
女
育才学校
张学平
男
箬横中学
鲍炜红
女
松门中学
姜翠萍
女
新河中学
张海潮
男
市二中
陈航波
男
之江高中
李润伟
男
泽国中学
陈雪芬
女
新河中学
张雪敏
女
新河中学
毛文波
男
新河中学
张丹红
女
新河中学
童永林
男
新河中学
江君红
女
新河中学
陈海华
男
之江高中
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与发展共同体主任:莫鹏飞
第一层次(4人)
乐伟君
女
新河中学
陈艳
女
箬横中学
郑明军
男
之江高中
朱海燕
女
市二中
庞群力
男
松门中学
金海燕
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重建课堂
一师合科教学(培养全科教师) 多师协同教学
协同教学
全科教学
三个改革一个保障
德育改革:以人格修炼为目标,推进德育改革。
践行德育课程化,实现德育大整合
所谓“德育大整合”就是德育课程的内容设计和
安排以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德育目标为基础,改变传
统德育教学散乱、漫无目的的形式,充分整合学校的德 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德育教育,形成类似课
每生每学期三张功课表 每生每学期三种选课方式
分类 分层
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按学生的不同要求, 可以分类进行。如:语文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长学生分别进行培 优、辅差和兴趣特长培养。如数学 如音乐 美术 体育
分模块
(三)重建课堂
(三)重建课堂
1. 选择交叉主题
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打破泾渭分明的学科间的 界限,以统一的主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链接不同
行分类整合,既保证原有课程目标不变,又使原来各 自表述的目标实现有机统一,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
目标框架,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景的变化
作出调节、生成留下空间。
(三)重建课堂
3. 融合交叠内容
“汉堡”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要求老师尝试开发 教材,对学科内、各学科之间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删
减、归并,删减重复内容;合并相似模块;归并相近
一面墙,每一个角落,甚至于每一个地面,都能找到孩子们成
长的足迹。
庭院文化
我们学校的德育大整合真正将德育贯穿、渗 透、整合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 活动中,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精神。
三个改革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障
学业评价改革:以模块游考为方式,推进学业评价改革。
课程整合理念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也体现 在考核评价中。我们积极推进评价制度的改革,努力构建一个指 向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符合课程整合要求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我 们以“五个一” 为载体强调过程评价、日常观察,关注学生真 实情境中的表现,对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做个性化动态记录。期 末一、二年级取消纸笔测试,采用学科整合式模块游考的方式在 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并采用等级+评语描述 的方式记录,以发挥评价的改进、激励作用,突出为了改进学习 的评价。
散点知识系统化,实现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
聚焦段的教学 【教学目标】
能关注段落教学,学会分析理解自然段,掌握并列、 总分、承接等常见的构段方式。并在练习片断的过程中尝 试运用,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连贯。并学习修改自己 片段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和标点。
(2)学科间整合
学科间整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打破泾渭分明的学
4. 生活与艺术
整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三习培养、音乐、美 术、书法,强调这一类学科在习得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 更注重人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5. 体育与健康
整合体育、卫生、心理健康,合力提升学生的心理与身
体健康水平。
(二)弹性课时
1. 保教学底线 整合的首要原则是保住一条教育教学底线,保证 学生基础智能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通过时间 差,实现各自的有效衔接。 2. 设长短微课 学校打破僵化的40分钟课时安排,以每个教学日 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设若干长短微时长不等的课 时,交叉进行教学。
题材;增拓相关素材;增加课堂教学密度:
(1)学科内整合
通过寻找和发现同一主题、同一学科、不同学科、不 同年级相互割裂、重复、交叉,未能形成完整协调的整体 等问题,进行删减、整合、创生,将相融的内容进行保留 ,割裂的内容进行统整,重叠的内容进行合并,使学生在 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使
整合语文与英语,强调语言类学科要以阅读带动言语的 习得,加大阅读量,提升阅读品味,打造最美丽温馨的书香 校园。
2. 数学与思维
整合数学、信息技术、游戏与学习力,重点体现这类学
科在思维培养的优势。
(一)融合科目
3. 科技与创新
整合科学、劳技、三行体验,努力体现这一类学科在创
新、实践、动手操作等方面的优势。
三个改革一个保障
师资保障:以全科教师培养为方向,加强课程整合的师资保障。
理念让我们认清方向
方法让我们找对路径 信念让我们一路前行
谢谢您的聆听!
学科之间内容的联系,选择相同或相近的内容,确立
不同的侧重点,对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与重 组,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系统的思维
方式和整体知识观念。
(三)重建课堂
2. 制定交融目标
教学目标统整,是基于各门课程目标存在着 重复、交叉、彼此相融现象。依托课程标准、指导纲
要,对目标进行分析与整合,梳理出课程目标,并进
科间的界限,以统一的主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连接不
同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选择相同或相近的内容,确立不 同的侧重点,对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与重组,形 成有机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整体 知识观念。
(3)超学科整合
围绕同一主题,超越学科边界,寻求儿童经 验、生活、课程之间的联结点,沟通书本与生活、 自然的桥梁,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找到连接点,从 主题串联中找到融合点,从具体实践体验中找到发 展点,促进知识点、经验与生活三合一,不断引导 学生发现自己,感知世界。
程一样的规范体系,并像对待学科类课程一样去对待德
育课程,把德育的实施阵地,从课堂拓展到了校园乃至 家庭和社会。
践行德育课程化,实现德育大整合
九龙学校的德育整合以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德育目标为基础,突出四点: 一是整合教材。 二是培养习惯。 三是实践熏陶。
四是环境建设
学校的校园文化,每一个角落都讲述着孩子们的真实故
(二)弹性课时
3. 增各色课程 尝试大小课、半日课程,每周二下午有志趣专长 课程、每周五下午为“汉堡”课的时间,两周一次的 三行体验活动。
(二)弹性课时
4. 行三种课表 以落实学习准备周功课表、学期功课表、期末 乐学月走班走课功课表为抓手,探索课程的创新性实 施模式,増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 展。
事。每个班级除了学习室,还配备了活动室,体现了我校“因
生而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理念。龙仔乐园里 ,九条龙仔引领文明成长之路,沙乐坊中挥洒创造的快乐,迷
你足球场让运动常伴。教室廊道里,班级个性区、展示区呈现
的是老师和孩子的故事。“龙仔爬行榜”更注重学生的品德养 成,多彩节•日•会让孩子每天都在九龙园里过节……我校的每
学校课程整合改革初探
温岭市九龙学校 周秀萍
三个改革一个保障
课程改革:以三课重构为路径,推进课程整合改革。
课程整合的架构图
实施策略 (一)融合科目
对11门国家课程、若干门地方、学校课程,学校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学科归
并,整科减课,尝试整合为五大领域: 1. 语言与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