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如何修改
如何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课件 PPT课件 图文

把文章改得条理清楚
(1)把文章改得切题
作文初稿完成后,首先应检查:作文的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目规定的要 求。如果写《我的同学》,就应抓住这个同学的特点,所写事例也须是 反映这个同学特征或品质的。
(2)把文章改得中心明确
写一篇文章,总要让人明白你想说的意思吧,你要说的是高兴的事还是 伤心的事,是郁闷的事还是愤怒的事?因此,修改时就要检查:所选内 容是不是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是否说清楚了。
01 让学生认识到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02 教会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
2 教给学生修改的基本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增加:内容不具体的要增加,要写具体; (2)删除:删去重复啰嗦的内容; (3)调整:条理不清楚、语句颠倒的内容要调整; (4)连接:不连贯的地方要连接成连贯; (5)改正: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词、标点符号和不通顺的句子。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 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 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 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年 ,工作 却已经 换了四 五份, 还跨了 三个行 业。 但即使如此频繁的跳槽,她也仍 然没有 找不到 自己满 意的工 作。 2 我问她,心目中理想型的工作是 什么样 子的。 她说, 姐,你 知道苏 明玉吗 ?就是 《都挺 好》电 视剧里 的女老 大,我
小学生作文修改方案模板

小学生作文修改方案模板
一、修改方案标题。
1. 原标题,我的家乡。
修改后,我热爱的家乡。
二、修改方案开头。
1. 原文,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修改后,我热爱的家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2. 原文,家乡的风景优美,四季如春。
修改后,家乡的风景优美,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美。
三、修改方案主体。
1. 原文,家乡的风景很美,有很多名胜古迹。
修改后,家乡的风景很美,有很多名胜古迹,如、等。
2. 原文,家乡的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修改后,家乡的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他们总是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到访的人。
3. 原文,家乡的风土人情很淳朴,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修改后,家乡的风土人情很淳朴,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每当我离开家乡,总是会怀念家乡的美好。
四、修改方案结尾。
1. 原文,我爱我的家乡,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这份美好。
修改后,我热爱的家乡,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这份美好,让家乡的美丽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2. 原文,家乡是我的根,我会永远热爱家乡。
修改后,家乡是我的根,我会永远热爱家乡,无论我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五、修改方案总结。
1. 通过修改方案,文章的标题更加鲜明突出,更具有感染力。
2. 通过修改方案,文章的内容更加生动具体,更具有吸引力。
3. 通过修改方案,文章的结尾更加饱满完美,更具有感染力。
小学生作文修改的几点意见

小学生作文修改的几点意见咱就说,小学生写作文,那真是五花八门,啥样的都有。
有时候读起来能让人笑出眼泪,有时候又能让人摸不着头脑。
作为过来人的我,今儿个就来唠唠小学生作文修改的那点事儿。
先来说说错别字和语病这一块。
好多小朋友写作文的时候,那叫一个着急,心里想的和写出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比如说,把“今天”写成“令天”,把“已经”写成“以经”,这都是常有的事儿。
还有那语病,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和小明去公园玩,他玩得很高兴,我也玩得很高兴。
”这看起来好像没啥问题,但仔细一琢磨,这不是重复啰嗦嘛!直接说“我和小明去公园玩,我们都玩得很高兴。
”多简洁明了。
再讲讲内容方面。
有些小朋友写作文,就像记流水账似的。
“早上我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去上学。
到了学校,上课,下课,中午吃饭,下午继续上课,放学回家。
”这啥呀?一点重点都没有。
咱得挑重点的事儿写,比如说在学校里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或者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就像我小时候,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跳绳比赛。
这多有意思啊!我当时心里那个紧张啊,就怕自己跳不好。
结果一着急,还被绳子绊了一跤,摔了个狗啃泥。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我当时脸一下子就红了。
但是我没放弃,爬起来继续跳,最后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写出来,不比那流水账有趣多啦?还有啊,描写也很重要。
有些小朋友写人,就一句话“我的妈妈很漂亮。
”这多敷衍啊!怎么漂亮?得说清楚啊。
“我的妈妈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像瀑布一样垂在肩上。
她的眼睛大大的,像两颗明亮的宝石,一闪一闪的。
她的皮肤白白的,像刚剥了壳的鸡蛋。
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特别迷人。
”这一描写,妈妈漂亮的形象是不是就跃然纸上啦?另外,用词也得注意。
别老是用那些简单的词,得学会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
比如说,形容天气热,别老是“很热很热”,可以说“骄阳似火”“酷热难耐”。
形容心情好,别老是“很开心”,可以说“心花怒放”“欣喜若狂”。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要符合逻辑。
怎样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

1、怎样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定要改变“老师改,学生看”的传统观念,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提高作文素质。
一、交流法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将作文打好草稿后,我要求他们先认真阅读三遍,边读边想边修改,然后与同学交流阅读再修改。
这样虽然速度慢,但经过相互间的商讨、争辩,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修改作文的妙处和乐趣。
这种方法既给学生提供了相互间思想交流的机会,又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讲评法先根据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选择典型作文,印发给学生,再进行集体讲评,评时要求学生各抒已见,并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改的理由。
教师的指点加上学生的评讲,有利于纠正普通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鼓励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作文之前或之后,形式有个别鼓励、板报表扬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文等等鼓励法。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鼓励法,能激起学生上进的积极心理,也能促进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自信心,每次鼓励之后,学生的作文中定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断。
此法运用在作文差生身上时,尤其有效。
四、引导法在作文课,多为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不断修改自已文章的故事。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句里的“绿”字,是任教历经多次的反复修改才定的,终于成了千古绝句。
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相传他初到京师时,一次,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
韩愈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责怪,倒帮他斟酌起字句来,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
据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长篇巨著,就曾先后修改过多遍。
由此可见,修改不仅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教是为了不教。
小学生作文修改的五种方法

小学生作文修改的五种方法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培养出来的。
修改作文有五种方法:朗读修改法、同学互评法、时间冷却法、老师讲评法、佳作参考法。
一、朗读修改法完成习作后,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
说来奇怪,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都听出来了.凡是读起来绕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仔细查找问题,进行修改.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到“一进校园,我首先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那富饶的假山”。
当他朗读此句时,总觉得别扭,后经仔细思考,认为“首先”与“第一个”保留其一,避免重复.又觉得用“富饶”来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为用“造型新颖”更为合适.修改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觉得流畅多了.看来“耳朵”这个老师还真挺称职,把毛病都挑了出来。
另外朗读自改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修改有明显的错误的句子现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二、同学互评法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麽,只能凭文字来理解。
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
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
可不要小瞧这一位位小老师,工作起来蛮有水平的。
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象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
二人争执不下,找老师理论。
老师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
两位同学点头称是。
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三、老师讲评法老师讲评要精,具有代表性,我仅以小学第五册教材中第三篇作文,是一幅看图作文为例。
如何对小学生作文进行评改

如何对小学生作文实行评改作文的评改是学生对教师的反馈,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的反馈。
它能够让教师更能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为今后的作文教学有一个更为明了的过程与标准。
协助学生提升写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其写作的兴趣。
作文评改不同于作文修改。
修改是改正文中的错误、缺点,而评改即有“评”,又有“改”。
“评”即品评、鉴赏,“改”即修改、润色。
所以在作文评改之前就要让学生明白:①评改是写作过程的重要步骤,是提升文章质量的有效措施;②评改是提升写作水平和鉴赏水平的重要途径,评改也是学习;③提升评改水平、养成评改习惯,对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终身受用。
每一次作文评改,还要针对评改目标对学生实行具体的指导。
每次作文评改的目标,要根据作文评改的计划,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来确定。
目标的确定可引导学生参与,确定下来的目标必须让学生明确。
只有目标明确,作文评改才能避免盲目性而确有成效。
评改时要坚持“做到把作文评改权留给学生,把指导权留给自己”。
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能够有以下几个方案:①学生单独评改自己的作文或者别人的文章。
②相邻的两名学生交换评改自己的作文或者合作评改别人的文章。
③相邻的4名学生评改本组作文或者合作评改别人的文章。
④全班集体评改本班的“典型”作文或者别人的文章。
当然,教师也能够在浏览的基础上,评改局部作文。
最好当面评改。
既要考虑是否需要当面评改,又要注意轮换评改,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都有接受当面评改的机会教师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从以下五个方面实行评改。
①格式是否准确:不同的文体就有不同的格式,尤其如书信、说明等文体,要让学生多注意一些细节方面,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达到教育的目的;②卷面是否整洁;③有无错别字;④有无病句;⑤标点是否准确。
以上五项都属于语文的基本问题,但是却给评改的同学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因为这首先就得要求评改的学生不应该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要全神贯注的批改作文。
中心是否鲜明集中、选材是否典型合理、结构是否自然清晰。
小学生作文写好以后如何修改——掌握这四种方法

小学生作文写好以后如何修改——掌握这四种方法
很多孩子写作文的时候,作文写完了却不进行修改。
有的孩子是不知道怎么修改。
作文写好以后,修改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
那么作文写好了该如何修改呢?
具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要对文章所选的材料进行修改。
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能不能表现文章的中心。
如果所选材料不能够表现文章的中心,就要重新选材或者对材料进行加工,让材料能够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第二、对文章的遣词造句进行修改。
看文章的句子是否通顺,如句子不通顺则要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语法规范变得通顺。
看用词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就要对词语进行锤炼,使之更加准确规范形象生动。
有的时候还存在语言逻辑不清楚,结构混乱这样的情况,经过修改,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了。
第三、对文中的错别字进行修改。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难免会写错别字,错别字也会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达,所以在修改的时候,要对错别字认真修改。
第四、对标点符号进行修改。
对文章中使用规不规范的标点符号要进行膝盖。
使之规范。
好对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都不可能是不修改就能成为好文章。
作文写好以后进行修改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不要因为害怕麻烦而不愿意修改。
我们主张孩子要养成作文写好以后修改的习惯。
通过对文章材料、语言、标点符号等进行修改,使文章变得更好。
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及步骤

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及步骤第一步:学生自改作文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完自己的作文后,自己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
但是,学生个人修改,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且限于水平,文章中的毛病,作者常常自己看不出来。
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复看审核,查找出标点、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句子,并进行改正。
接着从题意、中心、内容、感情、结构、语言等方面来一个“回头望”,多问几个“是什么”或“怎么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从点到面,实事求是的评价。
最后,对文章再次阅读,寻找出自己本次作文的最大亮点,或指出今后作文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在这样的自我修改,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达而竟不须改,乃有济也。
”第二步:小组内互改作文组内成员都完成作文后,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每一个组员的作文进行一一的共同阅读,共同修改。
修改时要注意:1格式是否正确。
2找出错别字。
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
3找出病句。
挑出病句划上横线,修改正确。
4标点符号。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5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以上五点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
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求了。
修改后,组员再次阅读自己修改后的作文,最后抄写在课堂作文本上。
第三步:各小组互改互评作文互改互评课上,各小组间交换作文。
同样,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四本作文进行一一阅读、批改。
在以前的作文批改中,我首先对所有学生的作文通览一遍,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在作文课上和学生一起进行批改。
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规范性的批改符号,讲解具体的批改方法,从点到面,对典型作文进行全方位的改评。
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学到了别人作文的长处,起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作用,而且也使学生学到了作文修改的方法。
1、各小组互改的操作方法:①格式是否正确。
打开作文一看正确,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不正确的要批语指出,并修改出正确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作文如何修改
我们都知道好文章离不开修改这句箴言,但由于多种原因,从我们接触小学作文教学以来,就没有真正的落实过。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训练,依然陷在老师留题我来写,写完了往老师那一交的误区里。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写完甚至连多一眼都懒得看,便交差了事。
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就不想修改作文了,就不会修改作文了,写出好文章就增加了人为的难度。
老师还为此付出了许多不讨好的蛮力。
这,都是学生的活老师干产生的恶果。
因此,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的本领,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完整。
其实,修改作文不是难事,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反复实践就可以学会。
在确保构思合理的情况下,修改应从主题开始。
围绕着主题修改
什么是主题?一篇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叫主题。
也有说的中心思想的、主要内容的等等。
但都不如主题来得明晰确切。
修改时,我们首先就要看文章中所选择的内容——材料,是否跑题、偏题。
这里的题,不仅仅是指文章的题目,而是指你文章的主题。
检查材料是不是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心中的喜怒哀乐,忧怨爱憎,或者你想阐明的道理。
比如,文章的题目是《一个甜桔子》,如果我们只是对一个桔子的来历描写得清清楚楚,而没有写出其中的甜——桔子里蕴含的友情或亲情,这应该叫跑题,至少是偏题了。
这就是说,我们在修改作文的时候,不能满足于人事景物表面上的完整清晰,而要紧紧抓住,并突出文章的灵魂——主题。
如果材料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调换叙述的角度,口气,描写的方法,调换关
联词等,问题比较大的就应选择新的材料替换掉原来的材料。
有时还可以通过修改开头、结尾来实现主题突出、鲜明、生动、新颖、深刻的目的。
围绕着材料修改
主题不是空的,修改时应着重掂量文中的材料是不是紧紧围绕主题来选择的,它们是不是从不同的方面有力地支撑了主题。
如果没有或不够给力,就应该增删或调换,予以加强。
例如,写一个淘气的《我》,仅仅选择了在学校里是怎么淘气的几个故事的话,材料的选择就太单一了,莫如增补在家的,在校外的材料,删减校内的材料。
这样材料既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会随之丰满了,文章的生活气息更浓郁了,趣味儿也就增加了许多。
除了注意材料的丰富性,还要考虑到材料的趣味性、典型性、特殊性,尽力避免一般的材料,人人用过的材料。
比如,一说母爱,就写我深夜病了,妈妈送我上医院,我的病好了,妈妈眼里布满了血丝,人也瘦了一圈。
修改时,就应该将文中类似的老调重弹的东东吐出去,把头脑中保鲜的东东吸纳到文中来。
遇到这样的情况了,可以适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解决材料陈旧的问题。
围绕着语言修改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文可是大事。
在修改的时候,引领他们尽量将那些人云亦云的词,人人笔下有的句子删掉,换上能有效表达自己独立观察,独特感受,特殊发现而形成的字词句。
例如,写《春天》,就可以删掉类似“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春天来了,小草钻出来了,伸个懒腰说,真舒服啊!
”而这样写:“不知不觉中,春风给街边的柳树姑娘梳好了满头嫩绿色的小辫子,她可美坏了,一个劲儿地晃来晃去。
”“校园里的迎春花第一个举起黄灿灿的旗帜,向我们报告:‘春天来了!’”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就不会闹出作文开头就是“今天”,日记正文也是“今天”做首句的笑谈了。
一写高兴,就一蹦三尺高;一写着急,就热锅上的蚂蚁;一写比赛,就不甘示弱;一写眼睛,就炯炯有神……修改时应该尽力删除、调换简单重复,没有趣味儿的词语。
当然,充分使用各种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活泼起来,也是不可忽视的。
修改的其他问题
当然,修改自己的习作还包括错别字啊、标点啊、格式啊要作者自己来做,不过上面说的三条是最要紧的。
光知道这些还不够,还要掌握修改的符号,尤其要反复练习,做到每篇作文至少要通读两遍,详细修改三遍。
如果时间允许,还要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在起步阶段,还应该把修改过的习作主动给老师、同学看和家长看看,征求他们的意见。
如果身边有写作经验的人就更好了,应经常去请教修改的方法和接受他的指导。
这样,我们就可以逐渐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了。
小学生学习修改应从一开始学习作文就接触才好。
基本方法是:
1、老师在学生每次习作完成后,都要示范修改一篇中等水平的作文给同学们看。
一边修改,一边讲解修改的原因和方法。
修改后再师生互动欣析修改效果。
其余学生课后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这样做,主要是教给修改思路、方法与符号。
2、学生课后独立修改后的作文应在班里展示,可全部,可小组,可点兵点将……并评出最佳修改范例,给与不同形式的鼓励,并要介绍经验和心得。
3、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应该要求他们用专用的本子抄清保存好,留待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品读,看看自己习作的进步。
既可增强学好作文的信心,也可以提高修改的能力。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打字存盘。
这也是他们的成长记录。
修改实例
下面,举一个我示范修改的例文,再谈谈修改的具体操作过程。
(括弧中的部分为删掉的或添加的。
)
(妈妈的童年)
师:这样的题目对读者很难有吸引力了。
莫如直接用故事里的核心事物为题更直接,更有魅力。
类似一件+++事,一个令我+++人……都可以采用这个办法修改,使文章的题目直截了当,个性突出,简洁醒目。
(小黄瓜)
师:这个题目既揭示了文章的核心故事,又和故事中主人公的身份相匹配,很有儿童的韵味儿。
(我和妈妈是好朋友,没事的时候总是和她聊天,妈妈也常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没想到,)
师:这样没有特点的交待,读者可以想到的内容可以删掉,开门见山更好。
所谓特色有两种:1、人物外部的。
比如,长相、穿着、姿势等等。
2、人物内部。
比如,性格。
妈妈小时候也是个淘气包。
那年夏天,她才6岁,姥姥和姥爷都没在家,家里只剩下了大姨和妈妈。
妈妈就对大姨说:“咱俩到园子里摘黄瓜吃吧!”大姨说:“行。
”
她俩到了园子里,第一眼就看到满园子的黄瓜绿油油的,黄瓜上还带着小黄花。
妈妈一看就摘了起来,大姨就跟着妈妈摘。
可她们犯了个大错特错的错误,大的一个没摘,全摘小的,更可气的是,她们不吃,都放在垄台上晒干儿。
最后,还是大姨阻止了妈妈。
(师:这一段的描写虽然朴实无华,但生动具体,语言准确,可以很好的感动读者。
)
中午时分,姥姥和姥爷回来了,妈妈感到事情不妙,就跑到大街上去玩儿,其实是躲了。
姥姥怎么叫她也装作听不见,反正是不回来,一直到天快黑了的时候妈妈才回家。
(师:看看,淘气孩子的聪明,随机应变,保全自己,写得真实灵动有趣。
)这时候姥姥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妈妈只是挨了几句骂,可大姨就惨喽,挨了骂,又挨了顿打。
(师:这个对比描写对写出妈妈的聪明十分重要,比直接说出来要高明得多。
)
(我觉得)妈妈(,你)小时候是既顽皮又聪明(啊)。
(现在我的妈妈也顽皮,那是和爸爸,有时候和我也一样。
我更服气她的聪明,因为别人都说我的聪明像妈妈呢!)师:这样的结尾显得罗嗦无力,没有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就不如自然结尾了。
师总评:这是用一件具体翔实的故事写人物的好习作,虽然是按照故事发展顺序作为文章的结构,但没有平铺直叙的感觉。
这里的秘密就是通过具体的故事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自己对妈妈的爱,而不是停留在事情的表面,单纯的叙述故事。
其中运用的对比描写方法值得借来攻玉。
改后例文
小黄瓜
妈妈小时候也是个淘气包。
那年夏天,她才6岁,姥姥和姥爷都没在家,家里只剩下了大姨和妈妈。
妈妈就对大姨说:“咱俩到园子里摘黄瓜吃吧!”大姨说:“行。
”
她俩到了园子里,第一眼就看到满园子的黄瓜绿油油的,黄瓜上还带着小黄花。
妈妈一看就摘了起来,大姨就跟着妈妈摘。
可她们犯了个大错特错的错误,大的一个没摘,全摘小的,更可气的是,她们不吃,都放在垄台上晒干儿。
最后,还是大姨阻止了妈妈。
中午时分,姥姥和姥爷回来了,妈妈感到事情不妙,就跑到大街上去玩儿,其实是躲了。
姥姥怎么叫她也装作听不见,反正是不回来,一直到天快黑了的时候妈妈才回家。
这时候姥姥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妈妈只是挨了几句骂,可大姨就惨喽,挨了骂,又挨了顿打。
妈妈小时候是既顽皮又聪明。
修改作文是学生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即使眼下我们代他完成了,改得满纸通红,实际效果怎么样?我们都清楚——那是过眼烟云,一会就无影无踪了;那是雨过地皮,一转眼就干掉了;那是劳而无功,一个字都没有看,只是关心优、良、差。
为什么?因为那是别人思考的结果,他人的肉怎么会贴在自己的皮上呢!让我们把修改习作这个活装到学生的心里,做在他们的巧手上吧!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