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核酸序列分析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分析课件第六章核酸分析

电子光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特征性不强,因此常
用于定量,不能提供太多与结构相关的信息;振动及核磁 可提供更多有关核酸分子状态及其不同部位变化的信息。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
DNA或RNA的定量
OD260(A260)=1.0相当于50 g/mL 双链DNA 40 g/mL 单链DNA(或RNA) 20 g/mL 寡核苷酸
DNA分子的复性(renaturation)
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恢复天然双螺旋构 象的现象。
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 火(annealing)
减色效应:DNA复性时,A260降低
6-3 核酸的定量及结构分析
光谱分析 电泳及色谱分析 免疫分析
光谱法
电子光谱法:UV-Vis、MFS、园二色光谱(CD)等 振动光谱法:IR、拉曼、振动园二色光谱(VCD)等 核磁共振光谱
相邻碱基平面距离0.34 nm,螺旋一圈 螺距3.4 nm,一圈10对碱基
碱基互补配对
T C
A
G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2)
氢键(虽然作用力较弱,但数目众 多)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 积力(相邻碱基平面非常接近,芳 杂环上电子云交错产生一定吸引 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各种阳 离子,如多胺、组蛋白、Na+、K+、 Mg2+能与DNA分子中带负电荷的 磷酸基团作用,降低了两条DNA链 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也有助于双螺 旋的稳定。
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变性后其它理化性质变化
A260增高;粘度下降;比旋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酸碱滴定 曲线改变;生物活性丧失
DNA变性的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
DNA变性引起紫外吸收值的改变
用于定量,不能提供太多与结构相关的信息;振动及核磁 可提供更多有关核酸分子状态及其不同部位变化的信息。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
DNA或RNA的定量
OD260(A260)=1.0相当于50 g/mL 双链DNA 40 g/mL 单链DNA(或RNA) 20 g/mL 寡核苷酸
DNA分子的复性(renaturation)
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恢复天然双螺旋构 象的现象。
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 火(annealing)
减色效应:DNA复性时,A260降低
6-3 核酸的定量及结构分析
光谱分析 电泳及色谱分析 免疫分析
光谱法
电子光谱法:UV-Vis、MFS、园二色光谱(CD)等 振动光谱法:IR、拉曼、振动园二色光谱(VCD)等 核磁共振光谱
相邻碱基平面距离0.34 nm,螺旋一圈 螺距3.4 nm,一圈10对碱基
碱基互补配对
T C
A
G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2)
氢键(虽然作用力较弱,但数目众 多)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 积力(相邻碱基平面非常接近,芳 杂环上电子云交错产生一定吸引 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各种阳 离子,如多胺、组蛋白、Na+、K+、 Mg2+能与DNA分子中带负电荷的 磷酸基团作用,降低了两条DNA链 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也有助于双螺 旋的稳定。
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变性后其它理化性质变化
A260增高;粘度下降;比旋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酸碱滴定 曲线改变;生物活性丧失
DNA变性的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
DNA变性引起紫外吸收值的改变
六核酸序列的一般分析

ORF finder
/gorf/gorf.html
输入序列
在Enter GI or ACCESSION 后面的框中输入公共序
列的gi号或ACCESSION号
在or sequence in FASTA format 后面的框中输入完
整的序列
分析结果
利用BioEdit软件示例
分析方法-翻译选择的DNA序列区段(举例2) 在SRS检索主页()点击“Tools”
在Tool网页选择“Nucleic Tools→Nucleic Translation →Transeq”,点击“Launch”
在Transeq网页选择阅读框和遗传密码类型,输入编码区,粘 贴序列
可选择特 异的物种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限制性内切酶是在许多细菌体内发现的能识别和
切割外源DNA的核酸酶。细菌自身的DNA因其限制型 内切酶的识别位点被相应的 DNA甲基化酶所甲基化, 而不被内切酶所水解。限制型内切酶的这种作用使之 成为遗传工程实验的重要工具酶之一。
LOCUS BASE COUNT AB094638_1 38 a 17 c 146 bp 43 g DNA 48 t 13-APR-2006 0 others
ORIGIN
1 gttttaatgt gttgccttgg ttgagtggtg aagctggtta gggtagcgtg taaaacatgg 61 tgggtagatt aatgctttgt gtcaccatgc cgtttggttc gattaatgta atcataagga 121 gagaccataa gttatgaata cgcaga
DNA-蛋白质序列之间变换
AAAAATGGCCATGGGTCCACACGCAGTGAGATGAATGCTAGATCTCACGAG K N G H G S T R S E M N A R S H E K K M W A P M W G V P H H T A Q V * R D * E M C L * D I L S T R R
核酸序列分析ppt课件

第一节 核酸序列的检索
一、 Entrez检索系统
(/sites/gquery?itool=toolbar)
二、 SRS 检索系统
()
三、DBGET/LinkDB检索
第二节 核酸序列的基本分析
一、 分子质量、碱基组成、碱基分布
/unigene
二、基因的电子定位分析
通过序列标签位点(STS)定位 通过UniGene/RH技术定位 利用基因组序列定位
1. 利用STS数据库进行定位
利用NCBI的电子PCR资源
(/sutils/e-pcr/forward.cgi)
()
四、克隆测序的分析
1. 测序峰图的查看
澳大利亚Conor McCarthy开发的Chromas.exe程序, 且BioEdit软件和DNAMAN软件都可以查看。
2. 核酸测序载体序列的识别与去除
测序克隆被宿主菌核酸序列污染,或目的克隆 来自于宿主菌,可通过Blastn直接对GenBank或 EMBL数据库进行相似性分析进行判断。
核酸序列分析
核酸序列分析是生物信息学应用中的一个重 要方面,一般包括:DNA碱基组成、密码子的偏 向、内部重复序列、特殊位点(限制性位点及转 录、翻译和表达调控相关信号)、编码区分析、 一二级结构等。
第一节 核酸序列的检索 第二节 核酸序列的基本分析 第三节 核酸序列的电子延伸 第四节 基因的电子表达、定位分析 第五节 基因识别 第六节 核酸序列的提交
终止密码子(TGA、TAA或TAG)数量较少; ORF达到一定的长度; 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第3个碱基G/C出现的频率较高; 与已知基因比较有序列相似性; 与模板序列的模式相匹配可能指示功能性位点的位置。
编码区的一些信号:
第六章、核酸与蛋白质序列分析2

• 功能位点又称为功能序列(functional sequence)、序列模式(motif)、信号 (signal)等。
• 核酸序列中的功能位点包括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转录剪切位点、翻译起始位点等。
• 在蛋白质序列分析中,常使用序列模式这个名
词,蛋白质的序列模式往往与蛋白质结构域或者
作用部位有关。
09.04.2021
根据蛋白质编码基因的一般性质和特征进行识别, 通过统计值区分外显子、内含子及基因间区域 。
• 基于同源序列比较的方法
利用数据库中现有与基因有关的信息(如EST序列、 蛋白质序列),通过同源比较,帮助发现新基因。
09.04.2021
20
第六章、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四、DNA序列分析方法
一个基本的DNA序列分析方案
9
第六章、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3、基因识别
• 基因识别是生物信息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研 究内容
• 基因识别问题,在近几年受到广泛的重视
—当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入一个系统测序阶段时, 急需可靠自动的基因组序列翻译解释技术,以处 理大量已测定的但未知功能或未经注释的DNA序 列
09.04.2021
10
第六章、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5’UTR---基因上游区域的非翻译区域 3’UTR---基因下游区域的非翻译区域
09.04.2021
12
第六章、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对于任何给定的核酸序列(单链DNA或 mRNA),根据密码子的起始位置,可以按照三 种方式进行解释。
例如,序列ATTCGATCGCAA
(1) ATTCGATCGCAA (2) ATTCGATCGCAA (3) ATTCGATCGCAA
(1)原核基因识别
• 核酸序列中的功能位点包括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转录剪切位点、翻译起始位点等。
• 在蛋白质序列分析中,常使用序列模式这个名
词,蛋白质的序列模式往往与蛋白质结构域或者
作用部位有关。
09.04.2021
根据蛋白质编码基因的一般性质和特征进行识别, 通过统计值区分外显子、内含子及基因间区域 。
• 基于同源序列比较的方法
利用数据库中现有与基因有关的信息(如EST序列、 蛋白质序列),通过同源比较,帮助发现新基因。
09.04.2021
20
第六章、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四、DNA序列分析方法
一个基本的DNA序列分析方案
9
第六章、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3、基因识别
• 基因识别是生物信息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研 究内容
• 基因识别问题,在近几年受到广泛的重视
—当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入一个系统测序阶段时, 急需可靠自动的基因组序列翻译解释技术,以处 理大量已测定的但未知功能或未经注释的DNA序 列
09.04.2021
10
第六章、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5’UTR---基因上游区域的非翻译区域 3’UTR---基因下游区域的非翻译区域
09.04.2021
12
第六章、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对于任何给定的核酸序列(单链DNA或 mRNA),根据密码子的起始位置,可以按照三 种方式进行解释。
例如,序列ATTCGATCGCAA
(1) ATTCGATCGCAA (2) ATTCGATCGCAA (3) ATTCGATCGCAA
(1)原核基因识别
核酸序列分析

概念: 概念: 电泳 electrophoresis 带电的物质在电场中的趋向运动。 带电的物质在电场中的趋向运动。 凝胶电泳 Gel electrophoresis 以琼脂糖和聚丙酰胺为支持介质 的电泳技术。 的电泳技术。
琼脂糖凝胶电泳
在PH3.5时,碱基上的氨基基团解离, PH3.5时 碱基上的氨基基团解离, 而三个磷酸基团只有一个解离, 而三个磷酸基团只有一个解离,整个核 酸分子带正电荷。 酸分子带正电荷。 PH值为8.0-8.3时 碱基几乎不解离, 值为8.0 在PH值为8.0-8.3时,碱基几乎不解离, 磷酸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带负电荷。 磷酸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带负电荷。若 将由PH8.0 PH8.0电泳缓冲液制成的凝胶置于电 将由PH8.0电泳缓冲液制成的凝胶置于电 场中, 场中,核酸分子由于带负电会向正极泳 动。
Maxam-Gibert
,
化学修饰法测定 DNA序列的原理
,
5 -GATCACTACTG-3
,
5 -GATCACTACTG-3
,
G
G+A
C+T
C
G
G+A
T+C
C
DNA测序自动化和大规模测序
双脱氧法和化学修饰法的缺点: 双脱氧法和化学修饰法的缺点: 放射性 操作步骤烦琐 效率低 读片过程慢
激光测序法 通过ddNTP 随机竞争终止新合成DNA DNA的互 通过ddNTP 随机竞争终止新合成DNA的互 补链。 补链。 引物标记系统: 引物标记系统: 四种不同的荧光染料标 记引物。 记引物。 终止标记系统: 终止标记系统:4种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 四种双脱氧核糖核酸
:
大片段DNA 大片段DNA 序列测定的策略
鸟枪法 互套式缺失法 引物延伸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
在PH3.5时,碱基上的氨基基团解离, PH3.5时 碱基上的氨基基团解离, 而三个磷酸基团只有一个解离, 而三个磷酸基团只有一个解离,整个核 酸分子带正电荷。 酸分子带正电荷。 PH值为8.0-8.3时 碱基几乎不解离, 值为8.0 在PH值为8.0-8.3时,碱基几乎不解离, 磷酸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带负电荷。 磷酸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带负电荷。若 将由PH8.0 PH8.0电泳缓冲液制成的凝胶置于电 将由PH8.0电泳缓冲液制成的凝胶置于电 场中, 场中,核酸分子由于带负电会向正极泳 动。
Maxam-Gibert
,
化学修饰法测定 DNA序列的原理
,
5 -GATCACTACTG-3
,
5 -GATCACTACTG-3
,
G
G+A
C+T
C
G
G+A
T+C
C
DNA测序自动化和大规模测序
双脱氧法和化学修饰法的缺点: 双脱氧法和化学修饰法的缺点: 放射性 操作步骤烦琐 效率低 读片过程慢
激光测序法 通过ddNTP 随机竞争终止新合成DNA DNA的互 通过ddNTP 随机竞争终止新合成DNA的互 补链。 补链。 引物标记系统: 引物标记系统: 四种不同的荧光染料标 记引物。 记引物。 终止标记系统: 终止标记系统:4种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 四种双脱氧核糖核酸
:
大片段DNA 大片段DNA 序列测定的策略
鸟枪法 互套式缺失法 引物延伸法
核酸序列的基本分析

功能域和蛋白质互作预测
总结词
识别蛋白质中的功能域以及预测蛋白质 之间的相互作用。
VS
详细描述
功能域是蛋白质中负责特定生物功能的区 域,通过分析核酸序列,可以识别出蛋白 质中的功能域,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功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基因网络中 的相互关系。
系统生物学和网络分析
基因组组装
01
基因组组装是将测序得到的短读段组装成完整的基因组序 列的过程。
02
基因组组装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关键步骤,对于理解基因 组结构和功能、发现新基因和基因变异等具有重要意义。
03
基因组组装可以使用各种软件和算法,如SOAPdenovo、 Velvet和Abyss等,根据不同的测序技术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
核酸序列的表示方法
符号表示
通常使用大写字母表示碱基,如A代表腺嘌呤,G代表鸟嘌呤,C代表胞嘧啶, T代表胸腺嘧啶。
转录和翻译
DNA中的信息通过转录过程传递给RNA,然后通过翻译过程将RNA的信息转化 为蛋白质。
核酸序列的来源和测序方法
来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核酸序列可以从各种来源获得,如细菌、病毒、动植物等。
测序方法
总结词
从整体角度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 过网络分析揭示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详细描述
系统生物学将基因、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视为 相互关联的网络,而非孤立的实体。通过构 建基因调控网络、蛋白质互作网络等,可以 全面了解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生物过程中的作 用。网络分析有助于发现关键基因、模块和 通路,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06
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学】_核酸序列分析

• 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 • 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 • 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
鸟枪法测序
• DNA的提取与纯化 • 构建随机亚克隆:将DNA用超声切成小片段,
小片段与载体结合,转化入细菌进行培养 • 从细菌中提取质粒 • 进行测序反应 • 上测序仪测序 • 数据分析:发现重叠区域,
对大片段的DNA定序
变区具有属或种的特异性。 ² 几乎所有病原菌16S rRNA基因测序均已完成,已成为细菌分类的金标
准。 ² 可根据保守区设计各种细菌的通用引物,也可根据可变区设计特定细
菌的特异引物或探针。 ² 16S rRNA基因可变区所含信息的种间差异,使检测具有特异性。
实验步骤
l 合成细菌通用引物序列 l 提取细菌DNA l PCR反应,产物电泳 l 一代测序 l 序列结果分析(NCBI BLASTn比对流程)
核酸测序技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习
教学大纲
• 【掌握】 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测序法的 基本原理;第一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 用
• 【熟悉】 二代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 【了解】 三代测序技术的的基本原理
测序的生物学意义
• DNA的一级结构决定了基因的功能,欲 想解释基因的生物学意义,首先必须知道 其DNA序列。
• DNA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检测、药 物开发和遗传咨询等方面。
测序的发展
• 1965年 Holley用7年完成酵母丙氨酸转运 RNA序列测定
• 同年Sanger发明RNA小片段序列测定法 • 1975年Sanger和Coulson建立DNA序列测
定加减法
• 20世纪80年代出现双脱氧链终止法+荧光标 记的自动测序技术
荧光标记的测序反应产物
鸟枪法测序
• DNA的提取与纯化 • 构建随机亚克隆:将DNA用超声切成小片段,
小片段与载体结合,转化入细菌进行培养 • 从细菌中提取质粒 • 进行测序反应 • 上测序仪测序 • 数据分析:发现重叠区域,
对大片段的DNA定序
变区具有属或种的特异性。 ² 几乎所有病原菌16S rRNA基因测序均已完成,已成为细菌分类的金标
准。 ² 可根据保守区设计各种细菌的通用引物,也可根据可变区设计特定细
菌的特异引物或探针。 ² 16S rRNA基因可变区所含信息的种间差异,使检测具有特异性。
实验步骤
l 合成细菌通用引物序列 l 提取细菌DNA l PCR反应,产物电泳 l 一代测序 l 序列结果分析(NCBI BLASTn比对流程)
核酸测序技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习
教学大纲
• 【掌握】 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测序法的 基本原理;第一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 用
• 【熟悉】 二代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 【了解】 三代测序技术的的基本原理
测序的生物学意义
• DNA的一级结构决定了基因的功能,欲 想解释基因的生物学意义,首先必须知道 其DNA序列。
• DNA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检测、药 物开发和遗传咨询等方面。
测序的发展
• 1965年 Holley用7年完成酵母丙氨酸转运 RNA序列测定
• 同年Sanger发明RNA小片段序列测定法 • 1975年Sanger和Coulson建立DNA序列测
定加减法
• 20世纪80年代出现双脱氧链终止法+荧光标 记的自动测序技术
荧光标记的测序反应产物
核酸序列的一般分析

• 而真实基因组的核苷酸分布则是非均匀的
核苷酸 A C G T
频率 0.3248693727808 0.1751306272192 0.1751306272192 0.3248693727808
酵母基因组核苷酸出现频率
• 在统计过程中,如果同时计算DNA的正反 两条链,则根据碱基配对原则,A和T、C 和G的出现频率相同。 • 如果仅统计一条链,则虽然A和T、C和G的 A T C G 出现频率不同,但是非常接近。
• 对于任何给定的核酸序列(单链DNA或 mRNA),根据密码子的起始位置,可 以按照三种方式进行阅读。 • 例如,序列ATTCGATCGCAA (1) ATTCGA TCGCAA (2) ATTCGAT CGCAA (3) AT TCGATCGCAA • 这三种阅读顺序称为阅读框(reading frames)
基因表达调控信息隐藏在基因的上游区域,在组 成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通过序列分析识别这 些特征。
1. DNA序列分析步骤 序列分析步骤
• 在DNA序列中,除了基因之外,还包含许多其它 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与核酸的结构特征相关联, 通常决定了DNA与蛋白质或者DNA与RNA的相互 作用。 • 存放这些信息的DNA片段称为功能位点 – 如 启 动 子 ( Promoter ) 、 基 因 终 止 序 列 (Terminator sequence)、剪切位点(Splice site)等。
– 通过对密码子的聚类分析,可以很清晰地将具有不同 三级结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分成不同的类,而具有相 似三级结构蛋白的编码基因则大致聚在同一类中,从 而证明基因密码子的使用偏性与蛋白质三级结构具有 密切的相关性。
• 在不同物种中,类型相同的基因具有相近的同义 密码子使用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又称短串联重复或简单重复序列,
微卫星筛选流程筛选
从有关数据库(GenBank, EMBL 等)或文章中查询 构建基因组 筛选SSR位点 使用近缘种的引物
获得引物
PCR扩增
(基于PCR与限制性酶切技术结合的DNA标记) ④AFLP(amplified fragments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扩增
1:3~4)。
少一个-OH
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互补链合成过程
如果在DNA的合成反应中,除了加入 4种正常的脱氧核
苷三磷酸(dNTP)外,再加入一种少量的2’,3’-ddNTP,那 么多核苷酸链的延伸将与偶然发生但却十分特异的链终止展 开竞争,所以反应产物是一系列的长短不一的核苷酸链。
在 4 组 独 立 的 DNA 合 成 反 应 中 , 分 别 加 入 4 种 不 同 的
段,测序获得SNP位点信息,适于调查未知SNP位点和连续分
布(1kb以内)的SNP位点信息。 • 直接测序法进行SNP分析
•
PCR-限制性酶切:如果某个SNP位点恰好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则通过PCR酶切再结合电泳分析不失为一种简单经济的区分方 法,适于单个的SNP位点分析。
PCR-SSCP:
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是一种基于DNA构象差别来检测
二、DNA序列测定
即核酸DNA分子一级结构的测定,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一项 重要的技术。 1963年,Sanger和Thompson等人第一次完成胰岛素51个 氨基酸的序列测定。70年代后期,Sanger和Maxam----Gilbert 等人又建立了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Sange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 和Maxam----Gilbert化学裂解法将核酸序列测定技术推进到 “直读”阶段,使核酸序列测定变得远比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测 定容易,这样人们可以通过核酸序列和遗传密码推导出蛋白质 氨基酸的序列。
(基于PCR的DNA标记:特异引物PCR标记)
③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
最先是1泛存在于各类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 微卫星DNA是由一段DNA简单重复模块串联组成的长达几十个核苷 酸的重复序列,重复单位为数个核苷酸长度的序列,重复次数从几次到 几十次不等,重复总长度一般小于100个碱基对。目前广泛研究和应用的 微卫星重复单位为2~4个核苷酸。 单一型:ATATATATATATATATATATATAT 复合型:ATATATCACACACACACACAC 间断型:ATATATCA ATATATCA ATATATA
Maxam-Gilbert化学裂解法
化学裂解法是Maxam和Gilbert等人1977年创建的,用来 测定DNA序列。化学法是用化学试剂在A、G、C、T处特定地 裂解DNA片段,产生一簇各种长度的短链(等差数列 n=1), 经过PAGE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直接读出DNA的顺序。 某些试剂能修饰或破坏DNA链上特定核苷酸的碱基进而使 N-糖苷键断裂,暴露出的糖环以β-消除反应,在3’和5’位上断
DNA长度多态性分析
(基于DNA-DNA杂交的DNA标记) ① RFLP标记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DNA某一位点上的变异有可能引起该位点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 酶识别位点的改变,包括原有位点的消失或出现新的酶切位点,致 使酶切片段长度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引起的多态现象即为限制
Maxam & Gilbert DNA化学降解法
杂交法SBH(Sequencing by hybridization)
• 如果一段较短的DNA探针能与较长的DNA片段杂交,并形 成完全的双链结构,我们就推测在靶DNA上存在着相应的 互补序列,这就是DNA杂交测序法的基本原理。如果将一 种12-mer的靶DNA与完全随机合成的8-mer寡核苷酸控针混 合杂交,在总数为48=65536种8-mer的控针群体中,仅有? 种探针会与靶DNA杂交,形成完全互补的双链分子。
片段长度多态性。通过对基因组DNA酶切片段的选择性扩增来检测 DNA酶切片段长度的多态性。AFLP揭示的DNA多态性是酶切位点和其 后的选择性碱基的变异。AFLP 原理 AFLP技术的优点是该技术结合了RFLP的稳定性和PCR技术 的高效性,又同时克服了RFLP带型少,信息量小以及RAPD标记 对条件比较敏感的缺点。
其他DNA全自动分析仪:
310型全自动遗传分析仪
ABI Prism® 3100遗传分析仪
3700型全自动遗传分析仪
安玛西亚DNA序列分析系统型号: MegaBACE 500/1000/4000
DNA自动测序与手工测序的不同点
1、标记物不同:手工测序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而自动测序采
用4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ddNTP或标记引物
一为疾病的诊断。通过
RFLP技术,并与正常人的 RFLP测定结果比对,能够
确定某种疾病状态下特有的
RFLP特异性疾病标记。 因此,通过特异性疾病 标记的分析,能够对某种疾 病进行分子诊断。
RFLP应用举例:地中海贫血
•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发生率 最高中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12-mer的靶DNA序列:
AGCCTAGCTGAA
探运 针用 八 聚 体 靶DNA的互补序列
微型高密度寡核苷酸点阵的制备
DNA测序自动化和大规模测序
• 特点 • 原理同末端终止法
• 标记物为荧光染料
• 激光扫描自动测序 • 结果清晰、准确、分辨率高 • 测序速度快 200bp/h
第一步:加入复制终止剂
裂磷酸二酯键。使戊糖脱落,用于嘌呤环的试剂是硫酸二甲酯,
而联氨可用于肼解嘧啶环。4种核苷酸的特异裂解和鉴别方法 如下:
碱基特异性修饰及裂解
反应体系 G G+A
碱基修饰试剂 碱基修饰反应 主链氢吡啶
断裂点 G G和 A
C+T
C
肼
肼(加盐)
单核苷酸多态性,主要是指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 所引起的DNA顺序多态性。它是人类可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 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估计人类基因组中有 300万个,平均1个SNP/500-1000个碱基。
SNP既可存在于基因顺序内,也可存在一基因以外的非编码顺 序中。存在于编码顺序中的SNP虽然较少,但其在遗传疾病研 究中却具有重要意义。相当一部分SNP直接或间接地与个体间 的表型差异、人类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能力有关,因此,对 SNP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地中海贫血是由于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所致,出现一种或几种珠蛋白肽链 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从而造成这种珠蛋白链参与的血红蛋白合成量的减 少。其中α珠蛋白链合成受抑者,叫做“α地中海贫血”;β珠蛋白链合成 受抑者,叫做“β地中海贫血”。 • 在α-基因的突变中,以缺失型突变最为常见。α-基因的另一突变即为点突 变,β-基因的突变以点突变为主,亦有碱基的插入和缺失。
点突变的方法。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如果碱基序列不同,
形成的构象就不同。
DNA片段呈复杂的空间折叠构象,主要是由其内部碱基配
对等分子内相互作用力来维持的,当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空间构象,使构象发生改变。
空间构象有差异的单链DNA分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受排 阻大小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单链构象多态性。
第二步:荧光检测
分析仪器的新发展:
377型遗传分析仪
377 型DNA 全自动测序仪采用经典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电泳方式, 结合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专利的四色荧光标记, 激光检测, 一个泳道检 测的方法, 具有测序结果准确性好, 精度高, 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 已成为 全球应用最多最广泛的全自动DNA 测序仪之一。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DNA标记)
⑤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标记:
单核苷酸多态性。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序列同一位置上的 单个核苷酸的差别。其比较的不是DNA的片段长度,而是相同 序列长度里的单个碱基的差别。
SNP检测方法
•
PCR-测序法:最经典的方法,通过PCR扩增包含SNP位点的片
第六章 核酸序列分析
一、核酸多态性分析
尽管在种内或种族内绝大部分的基因组序列是 保守的,但所有基因组中都天然存在有多态性区域,
可以用来鉴别每个个体。
个体遗传物质DNA的多态性 个体呈现出多态现象
DNA多态现象以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方式传递
长度多态性 位点多态性
长度多态性: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VNTR)多态性
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对RFLP的检测主要是用Southern杂交的方法进行,即利 用限制酶酶解及凝胶电泳分离不同生物体的DNA分子,然后 用经标记的特异DNA探针与之杂交,通过发射自显影或非同
位素显色技术来揭示DNA的多态性。
电泳 DNA样品限制酶酶解
Southern blot
返回
RFLP技术重要应用之
ddNTP ,结果将生成 4组核苷酸链,它们将分别(随机)终 止于每一个A,每一个G,每一个C,每一个T的位置上。对 这4组核苷酸链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就可读出序列。
Sanger双脱氧测
序方法示意图
http://v.youku.co m/v_show/id_X MjUxOTA2MjA0 .html
• 地贫的产前诊断目前一般采用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
②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