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阶段测试卷

2014年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阶段测试卷
2014年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阶段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阶段测试卷

一.选择题(3?8=24分)

1.下列数中不是无理数的是( ) A .π B .

7

22

C .0.1010010001……

D .8 2.已知一次函数y =(m -1)x +3,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m>1 B .m<1 C .m>2 D .m<2

3.如图是一个风筝设计图,其主体部分(四边形ABCD )关于BD 所在的直线对称,AC 与BD 相交于点O ,且AB ≠AD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ABD ≌△CBD B .△ABC 是等边三角形 C .△AOB ≌△COB D .△AOD ≌△COD

4.点111(,)P x y ,点222(,)P x y 是一次函数43y x =-+图象上的两个点且12x x <,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

A .12y y >

B .12y y <

C .无法比较

D .12y y =

5.如图所示是—个圆柱形饮料罐,底面半径是5,高是12,上底面中心 有一个小圆孔,则一条到达底部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a 的长度(罐壁厚度 和小圆孔大小忽略不计)范围是 ( )

A .12≤a ≤13

B .12≤a ≤15

C .5≤a ≤12

D .5≤a ≤13 6.如果点P(m ,1-2m)在第四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12 B .-1212

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8.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

数对(n ,m )表示第n 排从左到右第m 个数,如 (4,2)表示9,则表示58的有序数对 是( ) A .(11,3); B .(3,11); C .(11,9); D .(9,11); 二.填空题(2?12=24分)

9.点P (2-,3-)在第_____象限,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

第6题 A B D O 第3题 第5题

10.比较大小:43___________7.(填“>”、“=”、“<”)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1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6和8,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__. 13.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筑面积达25.8万平方米,将25.8万平方米用科学计数法(精确到万位)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平方米.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青蛙从点A (?1,3)处向左跳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跳2

个单位长度到点A ′处,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一次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图像经过点(-1,2). 16.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F 、G ,若∠BAC =100°,则∠EAG =___________°. 17.如图,已知直线y =ax b -,则关于x 的方程1ax -=b 的解x =__________.

18.如图,△ABC 中,∠C=90°,AB=10,AD 平分∠BAC ,若CD=3,则△ABD 的面积为_________. 19.如图,Rt △ABC 中,∠ACB=90°,AC=4,将斜边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至AB ′,连接B ′C ,则△AB ′C 的面积为_________.

20.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 中,AD =BC =7,沿对称 轴EF 折叠,若折叠后A'B'与C'D' 间的距离为6,则原纸片的宽AB =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2分) 21.(每小题3分,共6分)计算:

(1)23)3(8449--+

(2)0

2)14.3()2(12---+-π

A B

C

D E F

G

第16题

-14321y

x O 1

-1

第17题

第18题

A

D

B C E

F A

D

B C E

F A' B' C' D'

22. (每小题3分,共6分)解方程

(1)16)1(2

=+x (2)8)1(3

-=-x

23.(本题满分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5)、B (4,2)、C (?1,0)三

点.

(1)点A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

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点

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2 求以(1)中的点A′、B′、C′为顶点的△A′B′C′的面积.

24.(本题满分6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梯形,AD ∥BC ,∠A =90°,BD =CB ,CE ⊥BD ,垂足为E . (1)求证:△ABD ≌△ECB ; (2)若∠DBC =50°,求∠DCE 的度数.

25.(本题6分)如图,有一个长方形花园,对角线AC 是一条小路,现要在AD 边上找一

个位置建报亭,使报亭到小路两端点A 、C 的距离相等.

(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图中找出报亭位置(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交代作图结果);

(2)如果AD =80m ,CD =40m ,求报亭到小路端点A 的距离.

26.(本题满分6分)若一次函数b x y +-=2

(1)求b 的值;

(2)在图中画出此函数的图像;

(3)观察图像,直接写出0

A

B C

D

E

27.(本题满分8分)甲、乙两组工人同时加工某种零件,乙组工作中有一次停产更换设备,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两组各自加工零件的数量y(件)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求甲组加工零件的数量y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乙组加工零件总量a的值;

(3)甲、乙两组加工出的零件合在一起装箱,每够300件装一箱,零件装箱的时间忽略不计,求经过多长时间恰好装满第1箱?再经过多长时间恰好装满第2箱?

28.(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x

y

2

1

+1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

(1)求点A、B的坐标,并求边AB的长;

(2)求点D和点C的坐标;

(3)你能否在x轴上找一点M,使△MDB的周长最小?如果能,请求出M点的坐标;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第28题图)

C

A

B

D

x

y

O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

二.填空题(2?12=24分)

9._____,_______; 10._________; 11.__________; 12.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 17.x =________; 18.________; 19. _________;20. AB =______

三.解答题(共52分) 21.(每小题3分,共6分)计算:

(1)23)3(8449--+

(2)0

2)14.3()2(12---+-π

22. (每小题3分,共6分)解方程

(1)16)1(2

=+x (2)8)1(3

-=-x

23.(本题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求以(1)中的点A ′、B ′、C ′为顶点的△A ′B ′C ′的面积.

24.(本题满分6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梯形,AD ∥BC ,∠A =90°,BD =CB ,CE ⊥BD ,垂足为E . (1)求证:△ABD ≌△ECB ; (2)若∠DBC =50°,求∠DCE 的度数.

25.(本题6分)如图,有一个长方形花园,对角线AC 是一条小路,现要在AD 边上找一

个位置建报亭,使报亭到小路两端点A 、C 的距离相等.

(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图中找出报亭位置(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交代作图结果);

(2)如果AD =80m ,CD =40m ,求报亭到小路端点A 的距离.

A

B C

D

E

26.(本题满分6分)若一次函数b x y +-=2的图像经过点()2,1 (1)求b 的值;

(2)在图中画出此函数的图像;

(3)观察图像,直接写出0

27.(本题满分8分)甲、乙两组工人同时加工某种零件,乙组工作中有一次停产更换设

备,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两组各自加工零件的数量y (件)与时间x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求甲组加工零件的数量y 与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乙组加工零件总量a 的值;

(3)甲、乙两组加工出的零件合在一起装箱,每够300件装一箱,零件装箱的时间忽

略不计,求经过多长时间恰好装满第1箱?再经过多长时间恰好装满第2箱?

-2

-1x

O

y 34

57643

1

2-1-22

1

(第28题图)

28.(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x y 2

1

+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以AB 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 (1)求点A 、B 的坐标,并求边AB 的长; (2)求点D 和点C 的坐标;

(3)你能否在x 轴上找一点M ,使△MDB 的周长最小?如果能,请求出M 点的坐标;如

果不能,说明理由.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轴对称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 称图形 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的应用 等腰梯形 设计轴对称图案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 =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读作“正、负根号a ”。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0≥a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0 3、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3a 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实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 、b 是实数, ,0b a b a >?>- ,0b a b a =?=- b a b a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全等 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1、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理解: (1)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 (2)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仍然全等; (3)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 (1)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2)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四、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1、已知两边: (1)找第三边(SSS); (2)找夹角(SAS); (3)找是否有直角(HL)。 2、已知一边一角: (1)找一角(AAS或ASA); (2)找夹边(SAS)。 3、已知两角: (1)找夹边(ASA); (2)找其它边(AAS)。 第二章轴对称 一、轴对称图形 相对一个图形的对称而言;轴对称是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而言。 二、轴对称的性质 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判定定理: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 沿数轴向右直爬行2个单位到达点B ,点A 表示-2,设点B 所表示的数为m ,则1m -+(m+6)的值为 ( ) A .3 B .5 C .7 D .9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位于第二象限,点A 的坐标是(﹣2,3),先把△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再作与△A 1B 1C 1关于x 轴对称的△A 2B 2C 2,则点A 的对应点A 2的坐标是( ) A .(-3,2) B .(2,-3) C .(1,-2) D .(-1,2) 3.已知一次函数y=kx +3(k≠0)的图象经过点A ,且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点A 的坐标可能是( ) A .(﹣2,﹣4) B .(1,2) C .(﹣2,4) D .(2,﹣1) 4.“漏壶”是一种这个古代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t 表示漏水时间,y 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列图象适合表示y 与x 的对应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无理数中,在﹣1与2之间的是( ) A .3 B .2 C 2 D 56.如图,D 为ABC ?边BC 上一点,AB AC =,56BAC ∠=?,且BF DC =,EC BD =,则EDF ∠等于( )

A .62? B .56? C .34? D .124?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的周长为( ) A .10 B .11 C .10或11 D .7 8.如图,将△ABC 折叠,使点A 与BC 边中点D 重合,折痕为MN ,若AB=9,BC=6,则△DNB 的周长为( ) A .12 B .13 C .14 D .15 9.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在ABC ?中,90C ∠=?,2AC =,点D 在BC 上,5AD =,ADC 2B ∠=∠,则BC 的长为( ) A 51 B 51 C 31 D 31 11.估计(130246的值应在( ) A .1和2之间 B .2和3之间 C .3和4之间 D .4和5之间 1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与34y x =-的图像交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为( ) A .(1,1)- B .(1,1)- C .(2,2)- D .(2,2)- 13.某种鲸鱼的体重约为1.36×105kg ,关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试卷

盐城景山中学八年级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8题,共24分) 1.下列表情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2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D.± 3.在实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4.如图,AB、CD相交于点E.若△AEC≌△BE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C=BD B.AC∥BD C.E为CD中点D.∠A=∠D 5.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A.32,42,52 B.1.5,2,2.5 C.6,8,10 D.,,6.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一腰上的高为6,则以底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40 B.80 C.40或360 D.80或360 8.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E在AB上,将△ACD、△BCE分别沿CD、CE翻折,点A、B分别落在点A′、B′的位置,再将△A′CD、△B′CE分别沿A′C、B′C翻折,点D与点E恰好重合于点O,则∠A ′OB′的度数是()

A .90° B .120° C .135° D .15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9.9的平方根是 ,计算:= .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 度. 11.已知三角形ABC 中∠C=90°,AC=3,BC=4,则斜边AB 上的高为 . 12.若的值在两个整数a 与a+1之间,则a= . 13.在镜子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实际时间是 . 14.已知|x ﹣12|+|z ﹣13|与y 2﹣10y+25互为相反数,则以x 、y 、z 为三边 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15.如图,已知∠BAC=∠DAC ,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ABC ≌△ADC (写出一个即可). 16.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使点D 落在边BC 的点F 处,已知AB=8cm ,BC=10cm ,则EC 的长为 cm . 17.如图,在△ABC 中,∠B 与∠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点O 作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AB=9,AC=7,则△ADE 的周长是______. 18.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120°,∠B=∠D=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使△AMN 周长最小,此时∠MAN 的度数为______°. 第15 题 第16 题 第17 题 第18 题 三、解答题(共66分) 19.(4分)()()22316338-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复习 一、几何部分: 1、已知∠AOB=30°,点P 在∠AOB 的内部,P 1与P 关于OA 对称,P 2与P 关于OB 对称,则△P 1OP 2是( ) A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B .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AD=AB,BC=BD,∠A=100°,则∠C=( ) A.80° B.70° C.75° D.60° 第2题 第4题 第5题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的2倍少30°,求这个三角形的底角为 ; 4、如图,在△ABC 中,AB=AC,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BD=BC,AD=DE=EB, 则∠A 的度数为 ; 5、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C=90°,斜边AB 上有D 、E 两点,且AD=AB ,CB=CE ,则∠BDE = ; 6、等边三角形ABC 中,BD =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 ,则∠APE 的度数是 ( ) 7、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CD=AD,BD ⊥CD ,则∠C = ; 8、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CD=AD ,BC=BD, 则∠C = ; 9、如图,△ABC 中,AB=AC ,D ,E 为BC 上的点,且AD=AE ,证明BD=CE ; 10、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CD 是AC 边上的高,延长CB 到E ,使BE=BD 。请问:CD 和DE 相等吗?为 A B C D A B C D E A B C A B C

什么? 11、等边△ABC 中,点P 在△ABC 内,点Q 在△ABC 外,且∠ABP=∠ACQ,BP=CQ ,问△APQ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 12、△ABC 中,AB = AC ,AD ⊥ BC 于D ,BE ⊥ AC 于E ,AD 和BE 交于H ,且BE = AE ,求证:AH = 2BD 。 13、如图:AD 为△ABC 的高,∠B=2∠C,说明:CD=AB+BD . B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书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书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第 1 章全等三角形 一、全等三角形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夹边就是三角形中相邻两角的公共边,夹角就是三角形中有公共端点的两边所成的角。 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 ≌△ DEF ,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4、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 、“公共边”、“对顶角”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 SSS” ) 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 ) 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SA” ) 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AS” )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 HL)” 6、全等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全 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 ,°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 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一般来讲,应根据题设并结合图形,先确定两个三角形已知相等的边或角,然后按照判定公理或定理,寻找并证明还缺少的条件.其基本思路是: 1).有两边对应相等,找夹角对应相等,或第三边对应相等.前者利用SAS判定,后者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1)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1) 一、选择题 1.摩托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4升,如果每小时耗油0.5升,那么油箱中余油量y (升)与它工作时间t(时)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 C.D. 2.已知点(,21) P a a-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的值为() A.1-B.0 C.1 D.2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A.B. C.D. 5.如图,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4),则关于x,y的方程组 111 222 , y k x b y k x b =+ ? ? =+ ? 的 解为()

A .2,4x y =??=? B .4,2x y =??=? C .4, 0x y =-??=? D .3, 0x y =??=?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31,结果是( ) A .53.110-? B .63.110-? C .60.3110-? D .73110-? 7.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被正方形纸板遮住了一部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一个与该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8.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 ()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 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 A .()2020,1 B .()2020,0 C .()2020,2 D .()2019,0 9.小明体重为 48.96 kg ,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值为( ) A .48 kg B .48.9 kg C .49 kg D .49.0 kg 10.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为1.96cm ,用四舍五人法将1.96精确到0.1的近似值为( ) A .2 B .1.9 C .2.0 D .1.90 11.下列各点中,在第四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是( ) A .(﹣2,﹣3) B .(2,﹣3) C .(﹣4,3) D .(3,﹣4) 12.将直线y =1 2 x ﹣1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是( ) A .y = 12x +2 B .y = 1 2 x ﹣4 C .y = 1 2x ﹣52 D .y = 12x +1 2 13.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

新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 SSS ” 斜边、直角边公理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公理”或“HL”) 第二章 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叫对称轴,两个图形中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轴对称图形 那么成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式对称轴 垂直平分线 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性质: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如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任何对应部分成轴对称 4、成轴对称的两条线段平行或所在直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 线段的对称性: 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3、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垂直平分线上 F

角的对称性: 1、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3、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对称轴 2、等边对等角 3、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判定: 1、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对等角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等边三角形判定及性质: 1、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等于60° (补充)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性质: 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对称轴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在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三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2+b 2=c 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数据的整理、收集、描述 知识概念 抽样与样本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频率分布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例的大小,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①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①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③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第八章:认识概率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以预测它们发生机会的大小。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所谓判断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A 的概率p,可记为P(A)=P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1、确定事件概率 e(2)当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 2、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不可能事件随机事 件必然事件 古典概型 1、古典概型的定义

【八上期末】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 A 、(3,-2) B 、(2,3) C 、(-2,-3) D 、(2,-3) 3.若数据2,x ,4,8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是 ( ) A 、3和2 B 、2和3 C 、2和2 D 、2和4 4.在88885858858885.0,)2(,14.3,2 2 , 4,3 0π -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下列说法: (1)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3)有一个角为直角且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4)菱形的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边长的平方的4倍。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BC =90o,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运动至点D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 ABP 的面积为y ,如果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BCD 的面 积是 ( ) A 、3 B 、4 C 、5 D 、6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7.函数y =x -3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8.直线y =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 、b 应满足k _____0, b ____0 (填“>”、“=”或“<”)。 9.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则C 点坐标是 . 10.小明的体重约为51.549千克,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近似数1.69万精确到 位。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要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初二数学(上)期末复习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轴对称图形(知识点) 一、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什么叫轴对称: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①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 的两个部分沿某直线对折能完全重合。 ②轴对称是反映两个图形的特殊位置、大小关系;轴对称图形是反映一个图形的 特性。 联系: ①两部分都完全重合,都有对称轴,都有对称点。 ②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两旁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这两个部分图形就成轴对称。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圆、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角、线段、相交的两条直线等。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也称线段的中垂线) 5.轴对称的性质: ⑴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⑵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6.怎样画轴对称图形: 画轴对称图形时,应先确定对称轴,再找出对称点。 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1.线段的轴对称性: ①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两条;一条是线段所在的直线, 另一条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结论: 2.角的轴对称性: ①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③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结论: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三、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①如果一个三角形有2个角相等,那么这2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等边三角形: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对角线相等 D .四个角都是直角 2.下列四个实数:22 3,0.1010017 π,3,,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下列四个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 A .0 B .9 C . 23 D .12 4.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38 B .39 C .4- D . 227 5.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 和()n m n <,过锐角顶点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则( ) A .22320m mn n -++= B .2220m mn n +-= C .22220m mn n -+= D .2230m mn n --= 6.如图,已知△ABC 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 全等的是 (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只有乙 7.如图, Rt ABC 中,90,B ED ∠=?垂直平分,AC ED 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ABC 的周长为24,ABE 的周长为14,则AC 的长( ) A .10 B .14 C .24 D .15 8.如图,若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0,3),则不等式﹣2x +b >0的解集为( )

A .x > 32 B .x < 32 C .x >3 D .x <3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4,则点M 的坐标是( ) A .(3,4)- B .(4,3)- C .(4,3)- D .()3,4- 10.在下列黑体大写英文字母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11.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 B .1.5,2,2.5 C .2,3,4 D .1,2, 3 12.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 12 B .0.5 C . 5 D .12 13.下列关于1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0是无理数 B .3104<< C .10的平方根是10 D .10是10的算 术平方根 14.下列图形中:①线段,②角,③等腰三角形,④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如图,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 ,交BC 于点D ,△ABD 的周长为16cm ,AC 为5cm ,则△ABC 的周长为( ) A .24cm B .21cm C .20cm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6.如图,△ABC 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上,点A 的坐标为(-1,4).将△ABC 沿y 轴翻折到第一象限,则点C 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一、选择题 1.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CD, AD∥BC;②AB=CD,AD=BC;③AO=CO,BO=DO;④AB∥CD,AD=BC.其中一定能判断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2.将下列分式中x,y(xy≠0)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分式的值一定不变的是() A.31 2 x y + B.2 3 2 x y C. 2 3 2 x xy D. 3 2 3 2 x y 3.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A.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B.了解全省学生的家庭1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 C.为保证某种新研发的战斗机试飞成功,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D.了解扬州市中学生的近视率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5.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D,AC和BD相交于点O, OE⊥BD交AD于E,则ΔABE的周长为() A.4cm B.6cm C.8cm D.10cm 6.如果a= 32 + ,b=3﹣2,那么a与b的关系是() A.a+b=0 B.a=b C.a=1 b D.a>b 7.如图,?ABCD的周长为22m,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O与AC垂直的直线交边AD于点E,则△CDE的周长为() A.8cm B.9cm C.10cm D.11cm 8.反比例函数 3 y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象经过点(1,-3) B.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C.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D.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全等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理解: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 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仍然全等 ..; 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⑴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 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⑵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⑶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①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⑴已知两边:①找第三边(SSS);②找夹角(SAS);③找是否有直角(HL). ⑵已知一边一角:①找一角(AAS或ASA);②找夹边(SAS). ⑶已知两角:①找夹边(ASA);②找其它边(AAS).

第二章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相对一个图形的对称而言;轴对称是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而言。 2、轴对称的性质: ①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 直平分线;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①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判定定理: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拓展: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 ....的距离相等 4、角的角平分线: ①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判定定理:到角两个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拓展:三角形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 ..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 ①性质定理: 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⑵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②判断定理: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6、等边三角形: ①性质定理: ⑴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⑵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 拓展:等边三角形每条边都能运用三线合一 ....这性质。 ②判断定理: ⑴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⑵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⑶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七章:数据的整理、收集、描述 知识概念 抽样与样本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频率分布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例的大小,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①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①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③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第八章:认识概率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以预测它们发生机会的大小。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所谓判断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A的概率p,可记为P(A)=P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1、确定事件概率 e(2)当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 2、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必然事件 古典概型 1、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①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限多个;②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苏科版

苏 教 版 八 年 级 数 学 试 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1.不等式24x <的解集是 ( ) A 2x < B 2x > C D 2.若分式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 A 0 B 1 C 1- 3.如图,直线1l ∥2l ,若155,265∠=?∠=?,则3∠为A 50? B 55? C 60? D 65? 4.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位于 (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三、四象限 C 第一、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5.两个相似多边形的一组对应边分别为3cm 和4cm ,如果小多边形周长为15cm ,那么较大的多边形的周长为 ( ) A 15cm B 18cm C 20cm D 25cm 6.甲、乙两名工人加工某种零件,已知甲每天比乙多加工5个零件,甲加工80个零件和乙加工70个零件所用的天数相同.设甲每天加工x 个零件,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5 70 80+=x x B x x 70580=- C x x 70580=+ D 5 70 80-=x x 7.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 (1) 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2)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3)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12x >12 x <1 2 x x +-6 y x =-

(4) 所有定理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如图,,A B 是函数 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BC ∥x 轴,AC ∥y 轴,△ABC 的面积记为S ,则( ) A 2S = B 4S = C 24S << D 4S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9.如果11-=-a a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10.在比例尺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6厘米,则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 11.已知 54y x =,则=-x x y . 12.命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逆命题是: . 13.已知线段10AB =, 点C 是线段AB 上的黄金分割点(AC >BC),则AC 长 是 (精确到0.01) . 14.不等式组? ? ?-3232 x x >x <的解集为 . 15.若方程 有增根,则m = . 16.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乒乓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其中有白球2个,黄球1个,红球3个.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这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 . 17.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1)1a x a ->-的解集为x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第8题图 2y x =28 8 x m x x =+ --

苏科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苏科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A.(3,1) B.(3,-1) C.(-3,1) D.(-3,-1)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3,4,4 B.3,4,5 C.3,4,6 D.3,4,8 3.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b:3 c=:4:5 B.A ∠:B ∠:9 C ∠=:12:15 C.C A B ∠=∠-∠D.222 b a c -= 4.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5 22 x y x y -=- ? ? +=- ? 的解为 4 1 x y =- ? ? = ? ,则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函数y=x+5与y=﹣ 1 2 x﹣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 A.(﹣4,1)B.(1,﹣4)C.(4,﹣1)D.(﹣1,4)5.如图,将△ABC折叠,使点A与BC边中点D重合,折痕为MN,若AB=9,BC=6,则 △DNB的周长为() A.12B.13C.14D.15 6.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 A. 0.22 0.22 a b a b a b a b ++ = ++ B. 2 3184 3 2143 32 x y x y x y x y ++ = - - C. n n a m m a - = - D. 22 1 a b a b a b + = ++ 7.把分式 22 xy x y - 中的x、y的值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 A.不变B.扩大到原来的2倍 C.扩大到原来的4倍D.缩小到原来的 1 2

8.如图,在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76BEC ∠=,则ABC ∠=( ) A .70 B .71 C .74 D .76 9.在下列分解因式的过程中,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xz +yz =-z(x +y) B .3a 2b -2ab 2+ab =ab(3a -2b) C .6xy 2-8y 3=2y 2(3x -4y) D .x 2+3x -4=(x +2)(x -2)+3x 10.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b :c =3:4:5 B .∠A :∠B :∠ C =3:4:5 C .∠A +∠B =∠C D .a :b :c =1:2:3 11.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 -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A .(-2,-5) B .(-4,-3) C .(0,-3) D .(-2,1) 12.在下列黑体大写英文字母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各点中,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四象限的点是( ) A .(1,2) B .(﹣1,2) C .(1,﹣2) D .(﹣1,﹣2) 14.下列分式中,x 取任意实数总有意义的是( ) A .21x x + B .221(2)x x -+ C .211x x -+ D .2 x x +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线段AB 的两个点坐标分别为A (﹣1,﹣1),B (1,2).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A ′B ′.已知点A ′的坐标为(3,1),则点B ′的坐标为( ) A .(4,4) B .(5,4) C .(6,4) D .(5,3) 二、填空题 16.9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17.如图,直线l 1:y =﹣12 x +m 与x 轴交于点A ,直线l 2:y =2x +n 与y 轴交于点B ,与直线l 1交于点P (2,2),则△PAB 的面积为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