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

20世纪初期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
20世纪初期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

2000年第6期

第37卷

(总202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PEKIN G UN IV ERSIT Y (H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No.6,2000G eneral No.202Vol.37文学研究

20世纪初期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李 简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摘 要:20世纪初期,随着新史学观的崛起,古典戏曲研究获得了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和新的

写作方式。戏曲史学应运而生。戏曲起源研究、戏曲的兴衰变化及其原因得到深入的探讨。王国

维的《宋元戏曲史》在一个理论框架下,系统梳理宋元戏曲乃至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标志着近代

意义的戏曲史学的形成,并由此把古典戏曲研究带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关键词:20世纪初;

戏曲史学;王国维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0)0620071210

收稿日期:2000207212

作者简介:李简(1963— 

),女,北京市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①文明史学在西欧文明史学影响下产生,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由未开化、野蛮到文明的无限进步的历史过程。文明史学批判传统的封建史学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记述王朝的兴衰、统治者的家谱起居;以儒家的思想评判历史事件、劝善惩恶。主张历史有其发展规律,并以发现规律为根本目的;主张历史应该说明各个事件的因果关系;重视社会物质基础。代表人物为福泽谕吉、田口卯吉。梁启超亡命日本期间,对梁启超整体影响最大的明治思想家之一,即是福泽谕吉。[1](参见P181-182及附录一)。[2](P191-19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受进化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影响,借鉴日本近代的史学思想,尤其是文明史学的思路①,中国人的史学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史学视野大大拓展。在此基础上,现代意义的古典戏曲史学应运而生。

“新史学”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其1901年完成的《中国史叙论》、1902年完成的《新史学》中,提出了新的史学理论:一是要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探索其间发展的规律。历史不但要记载事实,而且要说明事实间的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这种历史因果是与历史进化的观念结合在一起的。二是历史不仅要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而且要写国民全部之经历,要写出国民史、文化史,及其相互关系。三是历史有公理公例。他说:

史也者,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虽然,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3](P1)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4]

《中国史叙论》是梁启超计划撰写的中国通史的理论构想,书中指出,历史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即智力、产业、美术、宗教、政治。[3](P1-2)他把中国古代社会划分为上世、中世、近世三个阶段,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衔接起来,考察其从低级向高级逐渐进化的过程和因果关系。他的《新史学》清了旧史学的弊病,以进化论批评历史循环论。不但如此,梁启超更在报刊上发表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1902)、《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1902)、《格致学沿革考略》

(1902)等一系列体现新史学观的文章。

梁启超的理论与实践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历史研究及整个学术界。夏曾佑在梁启超之后运用进化史观,在1904年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章节体的《中国古代史》。同时代的许多文人,也从新的史学观出发,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广泛的课题。史学的重点转移到以社会制度、社会生活及相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历史为主要内容,如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政治史、学术思想史、宗教史、文艺史、风俗史等等。

此时,文学艺术领域在新史学观的影响下,亦表现出重视历时性研究的倾向。在《国粹学

报》的许多文章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罗 的《文学源流》(第二年第四号1906年5月)、刘师培

的《论近世文学的变迁》(第三年第一号1907年3月)、

《中国美术学变迁论》(第三年第五号1907年6月)、《舞法起于祀神考》(第三年第四号1907年5月)、《原戏》(先刊于1904年12月的《警钟日报》,又刊

于《国粹学报》第三年第九号1907年10月)等文。而黄人在他的《中国文学史》中也表示:文学史要“就既往之因,求其分合沿革之果,俾国民有所称述,学者有所遵守”[5](P39),认为中国以往无文学史,认为列传、目录、选本、批评不能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作出客观的描述,各守门户,画地为牢。也不能在世界文学的背景下,进行探讨,有己无人,无世界之观念、大同之思想。由于新史学的崛起,戏曲研究也进入了史学的研究范围。新史学观,为古典戏曲研究,提供了新的眼光、新的思路、新的写作方式,从此,戏曲史学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古典戏曲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戏曲起源研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戏曲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古代曲论中每每谈及。但是因为戏曲地位低下,文人不专注于此,故而少有详尽、准确、系统的论述。

在古人关于戏曲起源的讨论中,乐府—诗余—曲,是一种极有影响力的意见。但人们在言由诗余而曲时,往往不再深究这中间导致变化的原因。最有代表性的陈述是:

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6](P25)

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转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6](P27)

“故事”是戏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有的人以此为出发点,探寻戏曲的起源。元人陶宗仪说:

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犹宋戏曲之变,世传谓之杂剧。金章宗时董解元所编《西厢记》,世代未远,尚罕有人能解之者,况今杂剧中曲调之冗乎![7](P222)“传奇作而戏曲继”的“传奇”,学者一般认为指传奇小说;后一“传奇”则是指元杂剧剧本。

此外,关于戏曲与古代乐舞、与搬演、与宗教的关系,前人也曾经有所触及。王阳明说:“古乐不作久矣!今之戏子,尚与古乐意思相近”,“《韶》之九成,便是舜的一本戏子,《武》之九变,

便是武王的一本戏子”。[8](P74)王阳明本意在说古代圣人以自己一生实事,播在乐中;而当时的戏子无益风化。若去掉妖淫词调,便于风化有益。但陈述中注意到了乐舞与戏剧的共同点。明代的胡应麟曾从搬演的角度讨论过戏曲的发生,认为优孟衣冠是戏曲的滥觞:

优伶戏文,自优孟抵掌孙叔,实始滥觞。[9](P5)

关于巫与戏剧的关系,明代的杨慎说:

女乐之兴,本由巫觋,《周礼》所谓以神任者,在男曰巫,在女曰觋。巫咸在上古已有之。《汲冢周书》所谓“神巫用国”。观《楚辞?九歌》所言巫以歌舞悦神,其衣被情态,与今倡优何异。[10](P331)

已经注意到女乐之兴,本由巫觋,注意到了巫与倡优的相似之处。

20世纪初年,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输入,打破了人们旧有的思维习惯,为戏曲起源研究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在当时相继出版的一系列社会学译著中,以斯宾塞和甄克思的学说影响最大。斯宾塞的《群学肄言》(1904年翻译出版)、甄克思的《社会通诠》(1903年翻译出版)均以进化论为指导,但又各有特点。斯宾塞的《群学肄言》意在探讨研治社会学的方法,而甄克思的《社会通诠》则描述了古今社会的发展变化。

随着交通的发达和世界范围的殖民浪潮,人们发现了仍处于图腾社会的人种。许多学者深入其中,探寻人类原始的真相。这种人类早期社会的状况,在西学东渐中,由社会学诸书介绍进中国,从而打破了传统中关于上古的神话,打破了上古是理想社会的成见。使人们对先民的生活、对上古社会有了客观的认识。于是文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先秦时期的文学艺术与思想。戏曲的起源也因此得到真正科学的考察。其中非常突出的便是刘师培。

刘师培是本世纪初学术转型期一位重要的学者。其著述时间,始于1903年,终于1919年。在这17年中,因见解的不同,又可分为前、后二期。前期为1903—1908年,共6年,后期为1909—1919年,共11年。“前期以实事求是为鹄,近于戴学,后期以竺信古义为鹄,近于惠学;又前期趋于革新,后期趋于循旧。”[11](册一,P27)而刘师培有关戏曲的著述,全部发表于前期。

《舞法起于祀神考》,是戏曲起源研究中两篇非常值得注意的论文(《古乐刘师培的《原戏》、

原始论》发表于1905年12月16日的《国粹学报》。文章着重讨论乐舞的起源,发古人歌舞并崇之旨。其中涉及戏曲起源的部分,或是《原戏》一文的重申,或在《舞法起于祀神考》中有更详尽的阐释,故本文不准备详细加以讨论)。两篇文章相互补充,共同探讨戏曲的起源,取得了超越时人的成绩。

刘师培对戏曲起源研究的贡献,首先在于他不仅看到了巫的“衣被情态”,“与今倡优何异”,而且把社会学理论运用到戏曲起源的研究中,关注巫、先民重祀祖与乐舞、与戏曲的关系,通过对巫与古代社会生活关系的分析,为“戏曲起源于巫”,为戏曲与降神、祭祀的关系,作出了更深入的、全新的理论阐释。换句话说,刘师培在对戏曲起源的研究中,不仅注意到了戏曲的发生与巫、与降神紧密相连,而且对“戏曲起源于巫”从社会学角度作出了理论解说。

刘师培的学术研究,深受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他自己即认为“予于社会学研究最深”

[12](P83)。从刘师培这一时期发表的论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西方社会学、政治学的涉猎。比如在《论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1904年)一文中,刘师培除引用甄克思和斯宾塞的相关

《政治学及国家学》、日本岸本氏的《社会学》、高论述外,或注或引的著作还有《泰西新史揽要》、

田氏的《国家学原理说》、那特 的《政治学》诸书,等等。他接受西方的社会学理论,“用中国文字证明社会学者所阐发古代社会之状况”[11](册一,P28);他认为古代的宗教是“一切学术之

祖”[11](册三,P279)。也是基于这一认识,刘师培进而留意中国的巫:

上古之时,学术之权操于祭司之手,以巫官为最崇,医卜二官,皆巫为之。[11](册三,P287)

《舞法起于并把这种观察带入他的古典戏曲研究。在刘师培关于古典戏曲的著述中,《原戏》、

祀神考》两篇论文在探讨中国戏曲起源时,均表现出对社会学理论的自觉运用,给后来的研究者以诸多启示。

《舞法起于祀神考》两篇论文的理论核心是:

刘师培《原戏》、

上古之时,最崇祀祖之典。欲尊祖敬宗,不得不追溯往迹。

这一认识正源自社会学学说。在社会学理论引入后,人们即以唐虞以下为宗法社会(参见严复《社会通诠序》)。关于宗法社会,甄克思的《社会通诠》云:“宗祀其先之礼”,“为宗法诸制之纲维”。[13](P31)斯宾塞《群学肄言》云:

岁时之会,为之夷歌,为之蛮舞,凡以貌其种之战功,而存其古人之武烈于无已也。歌曲传记,口口相传,凡关于其种之存亡兴废者,必咏叹淫 ,致无穷之慕思。此诚后世礼祀乐舞,俳优诗词,乃至表铭史册,一切文辞之兴之所由 也。[14](P23)

联系甄克思所述图腾社会,“其众以岁时举神 之会”,其中一事便是颂叹先灵,“有舞蹈之节,为歌诗,状述太古之事”,且神 之会之事,“皆大巫之事”。[13](P9-10)他们谈到祀祖在宗法社会的崇高地位,谈到颂叹先灵的歌舞为后世一切文辞的起点,谈到巫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论述深深影响了刘师培。

刘师培的《原戏》一文,运用“先民重祀祖”的社会学理论,由先民的重祀祖,祀祖用乐歌乐舞,乐歌乐舞中包含戏曲的分子,推导出戏曲源于古之乐歌乐舞的结论。他的《舞法起于祀神考》则偏重于探讨巫、降神与乐舞的关系:“古代之舞,以乐舞为最先”;“古代乐官,大抵以巫官兼摄”;“掌乐之官,即降神之官”;“乐舞之用,虽曰宣导其民,实则仍以降神为主”;“乐舞之职,古代专属于巫”;“三代以前之乐舞,无一不属于祭神”;“古人之乐舞已开演剧之先”;“古代用舞法以降神”。

《舞法起于祀神考》两篇论文,刘师培由中国戏曲中歌舞的特质溯源于古之乐综括《原戏》、

歌乐舞,由乐舞之职,古代专属于巫,把巫与戏曲的生成间接联系了起来。结论虽然依然是戏曲起源于巫,但刘师培的研究揭示了戏曲生成与社会的存在状况、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关系。其有关戏曲起源的论述,把斯宾塞和甄克思的学说与古典戏曲研究融合在一起,运用古籍中的材料,以之与社会学相印证,以对古代社会形态的认识为基础,讨论巫与社会、巫与乐舞、戏曲与乐舞的关系。刘师培起源研究中对西学的借鉴,使其研究超越了以往的结论。他对于古代乐舞、巫与戏曲的探讨,使人们对戏曲起源的思考,进入了一片新的天地,戏曲与降神的关系不再停留于表面形态的比较,而是进入到形式的背后,从理论上探讨了这种形态产生的社会根源。

此后,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曲史》中再次谈到戏剧与巫的关系:“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古之所谓巫,楚人谓之曰灵”,“是则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15](册九,P495、496、498)其意见基本承继古人之说,所不同的,是王国维对巫与戏剧的关系作出了更清楚、正面的阐述。相比之下,应该说,刘师培对戏曲起源的研究较王国维更具理论色彩、也更有深度。

其次,刘师培进一步讨论了戏曲的发生与古代乐舞的关系。这一论点虽然古人已经谈到,并非刘师培首次提出,但刘师培在谈论古代乐舞与戏曲的关系时,不是简单地指出二者的类似,而是将这一论点充分展开,以大量的史料来说明戏曲与古代乐舞的承继渊源。在《原戏》一

文中,他从中国戏曲歌舞并重的特点入手,揭示戏曲与古代乐舞的关系:“戏为小道,然发源则甚古。遐稽史籍,歌舞并言。”“歌以传声,舞以象容。歌舞本于诗,故歌诗以节舞。”上古乐舞“以歌节舞,复以舞节音”,“犹之今日戏曲,以乐器与歌者舞者相应也”。他仔细分析古代乐舞与戏曲表演的关系:

《武》,陈武王伐纣之功。……犹之后人戏曲,侈陈古人战迹耳。《仲尼燕居》篇云:“下而管象,《象》、

示事也。”示事者,有容可象之谓也。此即古代戏曲之始。观《乐记》之言《大武》也,谓先鼓警戒,三步见方。再使著往,复乱饰归。奋疾不拔,极幽不隐。至推之君子好善,小人取过。《乐记》又云:“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进退得齐焉。”非即戏曲持器操械之始乎?

……又《乐记》载孔子告宾牟贾云:“夫舞者,象成者也。总干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大公之志也。

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又考之《尚书大传》,则古制乐歌,皆假设宾主。……而武王克殷,亦杂演夏廷故事。……非即戏曲妆扮人物之始乎?

舞者殊形诡象,……犹之后世伶官面施朱墨也。

从内容、表演、人物、化妆诸方面,对戏曲与古代乐舞的关系进行追索,使之得到更具体的呈现。在逐一比照中说明“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刘师培的分析深化了古人的观点,使戏曲与古乐舞的关系得到鲜明、清晰的剖析。而其在论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戏曲搬演、表演特性的认识,也凸显了对戏剧是综合艺术的初步体认。

此外,1906年3月渊实在《新民丛报》的“译述”栏发表《中国诗乐之迁变与戏曲发展之关系》一文(渊实,为廖仲恺的笔名[16](P197))。梁启超的跋文认为渊实此文“殆译者十之七八,而译者所自附意见,亦十之二三”(此句第一个“译者”应是翻译之意,第二个“译者”指翻译者),并赞其“诚可称我国文学史上一杰构”。这篇文章从诗乐传统讨论戏曲的发生、发展,以因果的、发展的眼光重审传统的话题,虽然有的地方所论过于笼统,不够充实严密,文章的着眼点仍在诗乐传统,但却能在描述变化的同时,注意探讨乐府、诗余、杂剧传奇这一生成过程的更深一层的原因,即音乐的生灭变化,其中对动机的关注无疑已包含着新的史学意识。其探讨的深度也较古人有所前进。

文章自《诗经》而下逐一探讨中国音乐的变迁,并力图说明其中的原因,其中关于由诗余而戏曲的发展,作者是这样分析的:

虽然,物极必变。及赵宋南渡之后,作者辈出,中间有味于曲谱者,时亦仿为之,体裁渐坏,成为一种之段物。段物者何,无他,联续断填词之数曲,叙述一事为一种之长歌,如宋人赵德邻所作之《商调蝶恋花》之词,及金人董解元所作之素弦《西厢》,即是也。……而此等之弹词与诨词实为后时元代崛然兴起杂剧及传奇之发端也。

元代文化东渐,希腊戏剧输入,

然在中国,恰好唐宋以来之填词,渐生变化,所谓为诨词、为弹词,将开一进转机之时也,故此希腊演剧之新型,与填词之破体之段物,亦如唐时之五七言绝句,与诸外国之乐律相结合者,同其趋向,俄然而相结合,以作一种幼稚之相和歌辞,此即所谓杂剧及传奇之始也。

与前人多描述少分析的做法不同,《中国诗乐之迁变与戏曲发展之关系》一文对由词而曲的过程详加讨论,认为填词中词谱的破坏,产生新的弹词、诨词,而此时又有希腊演剧的输入,两相融合,遂产生中国的戏曲。中国戏曲是否受希腊演剧影响,尚待研究,但在作者的这一番论述中,我们看到了对“为什么”的关注,对由词而曲变化原因的重视。这样一种努力正显示着西学东渐时代的新的史学特色。

戏曲在元代得到极大的发展,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显明、重要的事实,也得到历来文人的认同与注意。在历史上,曾有不少曲论家对元代杂剧发达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意见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一是不屑仕进说(朱经《青楼集序》:“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恋光景,庸俗易之,用世者嗤之。三君之心,固难识也。”);一是沉抑下僚说(《真珠船》:“盖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及雄要之职,中州人多不得为之,每沉抑下僚,志不得伸,……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抒其拂郁感慨之怀,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一是以曲取士说(臧懋循《元曲选自序二》:“元以曲取士,设十有二科。”);一是业有专门说(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盖胜国时,上下成风,皆以词为尚,于是业有专门。”);一是音乐变化,作者富于才情,兼喜音律说(王世贞《曲藻序》:“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而诸君如贯酸斋、马东篱、王实甫、关汉卿、张可久、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白仁甫辈,咸富有才情,兼喜声律,以故遂擅一代之长。”)。其中尤以前三说影响为大。

1898年以后,文人继承前人的论述,加以发挥,但在对因果关系的追寻中,对元代戏剧发达原因的探讨取得了很大进展。当时关于元剧发达的原因,梁启超等人继续坚持以曲取士说;渊实《中国诗乐之迁变与戏曲发展之关系》一文则从统治者的好尚及创作主体两方面归纳、探求元剧发达的原因:认为元人据有中原,“安宅于文物光华之域,眼之所触,耳之所接,心醉于虞夏殷周以来,经数千年之星霜,完成优美之风化,其性情,其志气,均起一大变化,于往时勤俭力行之反动,增长奢华淫侈之风,现出铅粉营花之地,自可供其耳目之娱乐材料之必要上,促唱曲之发展。加之中国人民,则以元人入主,新建胡国,文物制度,荡焉无存。且九世不共,不立其朝。才智之徒,既不能驰骋中原,灭此朝食,又不复躬行实践,天命斯乘。郁郁不得志,流极之余,一以抒其性情,一以应时俗之要望。漓淋挥洒,慷慨激昂,遂以促此长足之进步,为千古不朽者,非欤?”一方面突出元蒙统治者对声歌之爱好对元剧发达的作用,一方面采纳不乐仕元、不得志之说,指出元人作剧一以宣泄自己的内心,一以满足娱乐的需要。文章注意环境对人的影响、统治者的好尚所带来的创作需求以及创作主体的状况。突破古人或关注主体,或关注音乐变化,或注目于某一外因的狭隘,对元剧发达原因进行了一番较为全面的讨论。

在这一时期有关元剧发达原因的讨论中,王国维是一个颇为重要的人物。关于元剧发达的原因,王国维结合史实,从当时社会的状况、文人的处境来思考,跳出成见,超越古人、时人,慧眼独具地指出“元初之废科目,却为杂剧发达之因。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而又有一二天才出于其间,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15](册九,P614)。王国维注意到元剧作家“大抵布衣”,“否则为省掾令史之属”,从元代长期停开科举这一特殊的历史事实出发,以文人阶层为一个整体,以文人地位的变化为切入点,探求文人参与戏剧写作的原因。所论触及时代氛围、社会心理对创作的影响。这一意见成为后来有关元剧发达原因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看法,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研究,已被认为是不争之论。

此时,对戏曲在清代走向衰落原因的探讨成为另一个重要话题。在当时清朝衰落、革命云起的背景下,在轻视花部的观念下,清代为戏曲的衰落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意见。渊实的文章探求清代戏曲衰落的原因,将其归结为文字狱的压迫;汉人的朝不保夕之虞和不暇一商量于美

学;清人的不懂音乐美术和对艺术的轻视。这番意见充满种族革命的色彩,且不说花部的状况,即古典戏曲———杂剧传奇衰落的原因,亦未能真正触及。

梁启超同样视清代为戏曲的衰落期,但他对其中原因的讨论,却颇有可取之处。他认为清代戏曲的衰落,由四种因素造成,一是八股取士,其性质与诗乐最不相容;二是程朱之学,“实兼采墨道”,影响及清,士大夫与乐剧分途;三是考据笺注之学,与乐剧适成反比例;四是雍正七年,“改教坊之名,除乐户之籍,无复所谓官妓;而私家自蓄乐户,且为令甲所禁”,“音乐一科遂全委诸俗伶之手”。[17](P79-80)与渊实富于种族偏见的批评相比,梁启超的意见显得客观而富于深度。他所谈论的四种因素,涉及取士制度、统治思想、学术取向、演员状况,这样一些影响戏曲发展的根本因素,结合清代实际,从创作和演出两方面寻找答案,显示出更多的理性,更全面的把握。

在20世纪初的古典戏曲研究中,王国维超越时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宋元戏曲史》是中国各体文学史著中最早出现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它的产生标志着近代意义的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

对于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的探索,应该说并非始于王国维。但只有到了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对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的描述才真正具备了系统性、严密性与科学性。

在新的史学观点、治史方法和编史体例的冲击下,面对中国戏曲史的阙如,王国维开始了他的工作,《宋元戏曲史》应运而生。我们注意到,王国维担任编辑的《教育世界》杂志,在1901—1907年间曾连续发表体现西方近代史学观的文章,而王国维本人亦翻译有这一类的文章,如:1903年在《教育世界》上发表译文《西洋伦理学史要》;1907年在《学部官报》上发表译作《欧洲大学小史》,此文由第十五期断续连载至第三十四期;1909年在《学部官报》发表译作《世界图书馆小史》,此文连载至1910年。这种学术经历,进一步证明王国维在开始其戏曲史研究前,已经注意到这种新的叙述方法,并在翻译中受到具体的学术训练。比如像《西洋伦理学史要》中对伦理学历史的分期,《欧洲大学小史》中对“大学”一词的探究,对其起源、含义变化等的叙述,包括文章开始时先对所论述概念进行澄清的行文方法,都对王国维后来作《宋元戏曲史》产生了影响。我们还注意到,王国维从1907年来到京师,旋即充任京师图书馆编译,使他有理想的条件梳理戏曲文献,而且在这时,他又结识了元史专家柯绍 、版本目录学家缪荃孙。正是这种对学术界研究取向的敏感,加上治学条件的变化,才有了王国维对古典戏曲研究的开拓。

王国维曾为科学、史学、文学定义,称:“凡记述事物而求其原因,定其理法者,谓之科学;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者,谓之史学;至出入二者间而兼有玩物适情之效者,谓之文学。”而文学有“文学之学”,有“文学之史”。[15](册三,P202-203)我们看到王国维所认识的史学,正与新史学观相吻合。他将这样一种史学观运用于戏曲研究,写作戏曲的历史。他的《宋元戏曲史》便可视为新的史学观的结晶。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真正建立了中国的戏曲史学。此前虽有陈家麟用英文写成的《中国戏剧史》①,有英人瓦儿特博士的《中国戏曲》(全书分唐、宋、金

①卢前《中国戏剧概论序》云:“中国戏剧史之写作,据我所知,是友人陈绂卿先生(家麟)的一部英文本最

早。陈先生允许赠给我一本,几次写信到英国催去,始终没有寄来。听说至今在英国还很流行。”世界书局,民国二十三年版。

元、明四期,并对《琵琶记》等剧加以评论)、德人哥沙尔的《中国戏曲及演剧》(全书分“中国国民

“戏剧之种类”等八章)[18](P345-346)诸著作,但对中国的古典“中国之剧诗”、

精神与其戏曲”、

戏曲研究影响不大。

王国维的古典戏曲研究,尤其是他的《宋元戏曲史》,首次在一个理论框架下,分析史料,系统梳理宋元戏曲乃至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使有关中国古典戏曲发展历史的研究,第一次在某一理论观点的指导下展开,并因对逻辑推理的关注而使论述更加严密和富于条理性。在《宋元戏曲史》中,王国维首先弄清戏曲的本质,确定戏曲的概念,在对戏曲生成发展的探讨中,没有局限于已有的出于古乐,出于巫,或古优孟这样的意见,而是从戏曲的本质出发来衡量、探究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在《宋元戏曲史》中,王国维按照时间顺序,以十六个段落,论述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既对元代以前的戏曲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也对元以后的戏曲有所评价,尤其着重于宋元两代的戏曲状况,使中国的古典戏曲获得较系统的历史性描述,完整地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史观,把戏曲研究,也把中国文学史研究,带上一个新的起点。《宋元戏曲史》的出现,启发影响了此后的治古典戏曲者,产生了诸如日人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卢前《明清戏曲史》、许之衡《戏曲史》等一批著作。人们的思路为之转变。

在王国维有关古典戏曲的论述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新史学观的痕迹,比如他对元杂剧的发展,力图作出阶段性的分析。依据钟嗣成的《录鬼簿》,王国维把元代的杂剧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蒙古时代,自太宗取中原至至元一统之初;(2)一统时代,自至元后至至顺后至元间;(3)至正时代。其作法直接影响后人。虽然今天的研究者已经看到,根据钟嗣成所讲的“前辈已死”、

“已亡名公才人,与余相知或不相知者”、“方今才人”来划分创作的阶段,并不能客观地反

“方今”并非严格地按照作家的辈分来划分,而是依据去映当时的状况,因为钟嗣成的“前辈”、

世的先后作出的排列,同辈之人有可能会因去世时间的差异而被分在不同的时代。但王国维的意见仍把对元代戏曲发展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使元代杂剧发展历史的阶段性首度得到清晰的表现。在此后的研究中,除三期说外,又有二期说等的提出。

戏曲脚色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对戏曲脚色的讨论,一向是古典戏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王国维在对戏曲脚色的研究中亦能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广泛搜证、加以分析,做出判

《古剧脚色考》和《宋元断。在王国维有关古典戏曲的论述中,论及脚色问题的有《录曲余谈》、

“元院本”等章节。王国维在对脚色的研究中,注意

“元剧之结构”、

戏曲史》中的“古剧之结构”、

对脚色的渊源流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并对脚色命名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于“参军”,古人曾谈到“参军”一词的来源,但对“参军”何时成为脚色名称却鲜论及,王国维则通过对材料的梳理,明确指出:“唐以前已有此戏,但戏名而非脚色名也”,唐肃宗时“则似已为脚色之称。至五代犹然”,“北宋则谓之参军色,为俳优之长。……其所搬演,无非官吏,犹即唐之假官戏也”。[15](册十,P119、120)关于“副净”,古人一再重复的观点是:“副净,古谓之“副净色发乔”;关于“净”,古人或从脚色之名缘于俗语的观点出发,认为“净曰净儿”;参军”、

[19](P40)或从俳优如兽说出发,认为“净,狰也”[19](P40);或以为“靓,付粉墨者,谓之‘靓’,献笑供谄者也。……‘靓’,粉白黛绿谓之‘靓妆’,故曰‘妆靓色’;呼为‘净’,非也”[20](P53);或认为“净者,静也,言其闹中取静,静中取闹,故曰净”[21](P10);或称“即古‘参军’二字,合而讹之耳。”“北剧不然:……净曰‘ ’(律蛇切,小儿也),亦曰‘净’,亦曰‘邦老’”。[20](P245、246)王国

《太和正音谱》所言副净事相对照,证明副净即为参军,维不但以宋人所纪参军事与《辍耕录》、

而且提出“净即参军之促音,参与净为双声,军与净似叠韵”的意见,在徐渭之后,将此意见明确化。更由《夷坚志》所述,推论副净本参军之副,故亦谓之参军;并以此作为净为参军之促音的佐证。

关于“丑”,古人认为“古无外与丑,盖丑即副净”[9](P7),王国维则明确谈到:“惟丑之名,虽见《元曲选》,然元以前诸书,绝不经见。或系明人羼入。”[15](册十,P136)对“丑”的意义,古人或以为“狃也”[19](P40);或以为“盖‘钮元子’之省文”[19](P100);或以为“即 字”[21](P10)。王国维则怀疑“由五花爨弄出”,“爨与丑本双声字,又爨字笔画甚繁,故省作丑,亦意中事。其傅粉墨一事,亦恰与丑合”。[15](册十,P136)

关于“痴大、木大、咸淡、婆罗、鲍老、 老、卜儿、鸨”,古人的研究主要涉及“ 老”、“卜儿”和“鸨”,所述也集中在“卜儿者,妇人之老者也; 老者,男子之老者也”[19](P95),“鸨,妓女之老者曰‘鸨’”[20](P54)。王国维则考证指出:“此外古脚色之可考者,则有痴大,有咸淡,有婆罗,皆始于唐”,“婆罗,疑婆罗门之略。至宋初转为鲍老”,“金元之际,鲍老之名分化而为三:其扮盗贼者,谓之邦老;扮老人者,谓之 老;扮老妇者,谓之卜儿。皆鲍老一声之转,故为异名以相别耳。《太和正音谱》之鸨,则又卜儿之略云”。[15](册十,P130、131、132)

在对戏曲脚色的讨论中,王国维不仅努力把握脚色的来源、变化的轨迹,而且试图探讨脚色行当的意义。他以气质说来解读脚色行当,“罗马医学大家额伦,谓人之气质有四种:一热性、二冷性、三郁性、四浮性也。我国剧中脚色之分,隐与此四种合。大抵净为热性,生为郁性,副净与丑或浮性而兼冷性,或浮性而兼热性,虽我国作戏曲者尚不知描写性格,然脚色之分则有深意义存焉”[15](册十,P255-256)。他认为中国戏曲中脚色的命意,从元至今经历了自地位而品性,自品性而气质的变化发展,“隋唐以前,虽有戏剧之萌芽,尚无所谓脚色也。……唐中叶以后,乃有参军、苍鹘,一为假官,一为假仆,但表其人社会上之地位而已。宋之脚色,亦表所搬之人之地位、职业者为多。自是以后,其变化约分三级:一表其人在剧中之地位,二表其品性之善恶,三表其气质之刚柔也。”[15](册十,P136-137)从具体的解释升华到对脚色发展变化的深层把握,试图从中总结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同样体现了新的史学观点。

当然,王国维有关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的探讨,也有明显的不足。他对明清戏曲的轻视,使其戏曲研究有欠全面;他对曲辞的过分关注,使他忽略了矛盾冲突、人物塑造诸戏剧因素的研究。这样一些问题,在此后的研究中,已逐步得到纠正。

20世纪最初的十余年是中国学术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史学观念的转变,使古典戏曲研究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关注事实间的因果关系,于是戏曲起源、兴衰变化得到深入的讨论,对“戏曲之史”的认识也在这种探讨中得到积累。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则最终奠定了戏曲史学的基础,开启了古典戏曲研究的新时代。

[参 考 文 献]

[1] 〔日〕坂本太郎.日本的修史与史学[M].沈仁安,林铁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 夏晓虹.觉世与传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A].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三册[M],饮冰室文集之六[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

1936.

[4] 梁启超.新史学:第二章[J].新民丛报第3号,1902-03-10.

[5] 黄人.中国文学史[M].汤哲声,涂小马.黄人评传?作品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

[6]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7] 陶宗仪.辍耕录[M].上海:泰东图书局,1922.

[8]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三[M].上海:世界书局,1937.

[9] 胡应麟.庄岳委谈下[A].少室山房全集:册91[M].万历四十六年(1618)刊本.

[10] 杨慎.升庵集:卷四十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 刘师培.刘师培全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2] 刘师培.甲辰年自述诗自注[M].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7.

[13] 〔英〕甄克思.社会通诠[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14] 〔英〕斯宾塞.群学肄言[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15]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16] 王立兴.晚清戏剧理论探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7] 新民丛报.1906-03-25.

[18] 徐珂编辑.清稗类钞选(文学、艺术、戏剧、音乐)[M].无谷、刘卓英点校.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19]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20]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21]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责任编辑 真漫亚)

Emergence of Historical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Drama

in the Beginning of20th Century

L I Jian

(Depart ment of Chi nese L anguage and L iterat ure,Peki ng U niversity,Beiji ng100871,Chi na)

Abstract:The historical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drama came into be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hen the emergence of new historical viewpoints brought new thought and methods into the study.Wang Kuo2wei’s S ung Y uan Hsi2Chπu Kπao made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his2 tory of Chinese drama with a focus on the drama of S ung and Y uan drnasties under the same theoretical framework.It not only indic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Chinese classi2 cal drama,but also initiates a new era of the study.

K ey w ords:20th century;Wang Guowei;Chinese classical drama

中国戏曲发展历史赏析

中国戏曲发展历史赏析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 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剧目是《东海黄公》,据张衡《西京赋》云:“东海黄公,赤刀奥祝,翼厌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中国戏曲的发展经历了从秦汉时期到唐代(中后期),到宋代,继而到成熟期的元代和处于繁荣起的明清时候。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大面》、《兰陵王》《拨头》《苏莫遮》等都是当时当时流行的的汉代歌舞戏。中唐以后,是戏曲的成熟期,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到了元代,是到了戏曲的成熟期。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从艺术的自身发展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从社会现实方面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于是,新兴的元

浅谈中国戏剧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戏剧在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中国是戏剧大国,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 坦尼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另一种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中国并没有形成世界性的戏剧中心,而且在当下的社会中,中国的戏剧已经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低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戏剧接受主体的观众对于戏剧本身的拒绝接受,另一个则是作为戏剧管理者和戏剧文学家们对于戏剧与市场和戏剧文学创作的不切实际。 如今,步入低谷的中国戏剧已无法与繁荣发展的西方戏剧相媲美。世界齐名的两大戏剧中心——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然成为西方戏剧的王国,而且也成为了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时至今日,它们作为戏剧中心和娱乐中心,不仅将西方戏剧的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在美英两国的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发展势头和成就是现在的中国戏剧无法企及的。 那么,中国戏剧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呢?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相比,它有哪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认为二者的发展路线存在差异。非源于大多数观众的欣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注定是一种“大雅”的艺术审美形式,这种“大雅”本身不会存在着太多的接受者。经过漫长的发展,中国的戏剧一直保留着当时的唱腔、表演形式与剧本模式,这种保留一方面是国粹的传承,一方面却很容易走向拟古守旧的误区。而纽约百老汇则不同,它走的是大众化路线,经常会组织人员对各地的观众进行市场调研,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口味和与

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谋求和谐。伦敦西区的魅力和优势也在于它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以集体的优势吸引庞大的观众群,产生连锁效益,因为不同口味的观众在西区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 所以,中国戏剧要有所发展,应该“让戏剧走向大众视野”,戏剧是演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自觉地受观众的制约。其实中国的戏曲艺术历来重视在舞台上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传统戏曲时刻不忘观众。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新闻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导演也是如此,时刻提醒演员不要忘了观众。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戏曲演出必须明确一点:要让观众看得懂、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果观众对所演的剧目根本看不懂,或是虽能看懂,但剧目曲高和寡,或反映的是观众不关心的事,那么即使编剧的写作再娴熟,导演的手法再高明,演员的演技再炉火纯青,对于观众来说都是隔靴搔痒、无动于衷的。戏曲不能打动观众,就会失去生命。这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曾有过教训。如昆曲历史悠久,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皇家御用的宫廷戏后,离百姓生活愈来愈远,渐渐脱离了群众。 戏曲艺术以观众为中心的原则,归纳起来是:思想性、娱乐性、群众性三结合的原则。首先,它有很强的思想性,但表演要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既讲究娱乐性,要求演出声情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生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生 樊果 一、何为戏剧和戏曲? “戏曲”一词,首见于元人陶宗仪《辍耕录》,云:“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浑、词说:”明人称 戏剧常用“北曲”南曲“传奇”“乐府”至王国维直承陶宗仪之说,用“戏曲”一词来泛指中国传统戏剧。 王国维先生于《戏曲考源》中提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对于这个概念:任中敏先生在《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中认为:王国维模糊了“戏剧”与“戏曲”的概念,单呼戏曲所取太狭,所失太多,以戏曲概括戏居,难免陷入但要唱不要白之嫌。周华斌在《中国戏剧的起源及“戏剧发生学”》中认为:“传统戏剧形态,实际上是多元并存的,除了作为“戏曲”的主体以外,还呈现包括原始性戏剧)宗教仪式戏剧,节令民俗戏剧(如傩戏、庙戏、社火戏剧)在内的多种形态。刘桢在《20世纪中国戏剧学批判》中认为:“如果拘泥于戏曲研究理论,所失更多。事实上也是,中国戏曲特征不断被强化而同时我们的研究视界则呈萎化之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又下定义为:“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戏剧概念同戏剧形态直接相连,对于戏剧形态,许多学者尝试过不同的界定,洛地将戏剧划分为:“戏弄”“戏文”“戏曲”三种形态。周华斌将戏剧划分为“戏”“戏剧”“戏曲”三种形态,他说:“戏是意味着拟兽的、持戈的、伴有鼓声秦的议式性舞蹈,这种舞蹈表演泛见于原始狩猎时期的图腾议式。后世亦有于战斗操练、战前示威、战后庆功、以及种种祭祀性议式。其中,除了“力”和“武”的展现外。不乏“扮演”、“表演”因素和两两相斗的“矛盾“冲突,亦即戏剧的萌芽……诸艺杂陈的“百戏”来源于原始拟兽舞蹈的“戏”,又是后世“戏剧”和戏曲“的母体”周华斌生先生所讲的“戏”是洛地先生所讲的“戏弄”的来源。《戏、戏剧、戏曲》,见《艺术学教育与科研》1999年第2期。叶长海则按时间顺序将从古到今的戏剧划分为原始戏剧、上古戏剧、古典戏剧、近代戏剧、现代戏剧五个阶段,他认为:“要探素戏剧的起源就要主要研究第1阶段,兼及第2阶段,如果要探索戏剧的成熟就要求主要研究第2阶段,兼及第3阶段。”从以上三种分类来看,戏剧是一个历时性的动态概念。从发生到成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艺术形式上也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比如说汉代以后,曾产生过角羝戏、歌舞戏、参军戏、滑稽戏以及受到印度梵剧影响的西域戏剧,宋代以后,曾产生过杂剧、目连戏、傩戏、南戏、明代产生传奇,清代产生京剧等大批地方戏,清末产生文明戏,20年代有了话剧、歌剧,建国后产生不少秧歌剧、花灯剧、采茶剧以及曲剧、影调戏等等。王廷信老师认为《在中国戏剧之发生》中认为戏剧是以“扮演”为形式本体的艺术。“扮演”之中“潜藏着”戏剧四要素—演员、观众、剧场和剧本。扮演中的演员:扮演指的是一种“戏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演员”来进行的。所以,“扮演”实际指的是“演员”的“装扮表演”人进入“扮演”行为之时,恰就是他成为“演员”之时,所以,进行“扮演”的人当然就是“演员”了。 扮演中的观众:扮演行为出现的时候,意味着两种情况。一是自演自赏,二是为他人观赏而扮演。前者可说扮演者身兼演员与观众二职,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观众,后者将演员与观众分开,演者自演、观者自观。故云扮演中潜藏着观众。扮演中的“剧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剧场是一种专门用于戏剧表演的“观演”场所,当戏剧走向成熟之后,才有专门性的演剧场所—剧场的出现。但在此之前,许多场所都有扮演行为出现(如宗教祭祀场所、广场空地的撂地作场等)这些场所都是正式剧场的前身。正是因为扮演行为而赋予了一个场所的“剧场”意义。扮演中的“剧本”:剧本是剧作者用来进行戏剧创作的文学体裁,剧本的出现也是戏剧成熟之后的事情。但在剧本出现之前,戏剧扮演忆经开始萌生,甚至有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中国古代戏曲史模拟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戏曲史模拟题(共100分) 一、简述题:(共40分) 1、中国戏曲程式化的表现及出现的原因。10分 就戏曲艺术来说,给艺术形式设立一定的标准,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就叫做程式。实际上,不独戏曲,中国传统的文艺形式都存在程式这一问题,如律诗、绝句、词、等对平仄、韵角、字数的严格要求,骈文的上四下六,书法、绘画的点线组合都有一定的标准,只不过戏曲在程式化的运用上更广、频率更高,所以我们称之为程式化。戏曲的程式化包括剧本创作的程式化、戏曲舞台表演的程式化。 剧本创作的程式化表现在: 第一,故事情节的雷同化。 第二,人物性格的类型化。 第三,结构形态的定型化。 舞台演出的程式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动作的规范化. 脸谱的模式化。 服装的同一化。 出现的原因: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极度稳定和社会生活的缓慢发展是戏曲程式化产生的外部原因。 中国戏曲虚拟化的艺术原则是程式化产生的内部原因。 2、论述元明水浒戏主旨上的差异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15分 水浒戏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奇葩。由于元明两代社会意识形态和文人政治地位的不同,导致元明水浒戏主旨上的巨大差异和不同追求,即元代水浒戏对义的实践与明代水浒戏对忠的努力。 元代水浒戏:义的实践。 作品中梁山好汉行义的出发点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朋友间互相帮助、见义勇为。第二种类型是为了报恩而行义。第三种类型便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义。作为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了集团利益而舍生忘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表现在元代水浒戏中,他们反对的都是作恶多段的衙内、恶棍,但三者之间却又品格的高低之分。最后一种值得大书特书,因为他抛开了个人或小集团的利害得失,偏重于行为真正的正义性,甚至为了大义而灭小义。 惩善扬恶、行侠仗义是元代水浒戏中梁山英雄形象最突出的特征。作品中,戏剧冲突的展开、戏剧主题的完成都是借助于他们的义举才赖以进行下去的,而这种义,在元代特殊历史条件下,具有极其现实的进步性。 明代水浒戏:忠的努力。 明代的水浒戏既写出了梁山好汉的义,更写出了他们对朝廷的忠,行义只是尽忠的铺垫和手段,是达到忠的途径和阶梯;它们也有对伦理道德的维护,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军与官军的对立,通过对官府中人的争取,从而实现与封建国家、与皇帝政治上的一致。 按照作品中人物极其行动划分,梁山好汉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除《水浒记》(许自昌)中宋江是作为受害者而被逼上梁山,戏剧动作多一些之外,其余的作品都是将其作为发号施令的山寨之主来塑造的。作为义军的首领,宋江虽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但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这是因为,第一,出于水浒英雄以义相聚和山寨的纪律严明他对其他人有绝对的支配力量,这就使得宋江的意志能够毫不费力地转化为这一武装

京剧的起源与特征

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生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 特征 作为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的基本特征是: 综合性:综合性是京剧的首要特征。所哟丶戏剧艺术都具备综合性,但是中国京剧的综合性是全方位的。 首先,京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对文学和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绘画、书法、工艺、服饰、雕塑等各种艺术手段的综合。 其次,京剧的念白和唱词是多种文体的综合。其唱词多为琅琅上口的诗歌,念白多为精炼的散文或律动感很强的韵文。 第三,京剧剧目的题材也有很大的综合性。京剧表现的生活面很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男女老少幼,人神鬼怪精,凡“世上”有的,“台上”几乎都能搬演。光传统戏的题材就有很多类,解放以后,京剧工作者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对原有题材进行再挖掘,推出多部新编古装戏;六十至八、九时年代,京剧艺术的创作家们更是实力雄厚,用心的历史观对许多传统题材进行改造和创新,在编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为京剧剧目建设做出了布绒忽视的贡献。 第四;京剧的综合性还体现为表演手段的多样。京剧的历代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根据戏剧的情节、风格、人物行当的不同需求,对京剧艺术进行了多方的改造与提炼,使京剧唱、念、做、打的技巧在剧中得到全面的发挥和精湛的展现。 程式性:程式性是京剧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影视、歌剧、话剧、舞剧的艺术个性。 京剧完全依赖一系列的严格规范化、高度完善化的表演程式,来达到“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目的的。 京剧程式就是京剧演出中相对固定的规范化的表演法式。 京剧表演程式的行成事京剧高度完善化的结果。它所具有的功能和特征,在京剧表演中有着特殊和重要的作用,是演员创造觉得必不可少的手段。 京剧表演程式的分类有:唱腔程式、舞蹈程式、行当程式、音乐程式、脸谱化妆程式、舞台调度程式等等。 京剧的表演程式是独立于剧本内容之外的完整技术结构和动作单元,表演时可分可合,不仅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极强的技巧性、严格的规范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它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和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不仅使生活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规范不变、但形式千变万化的表演元素。 京剧脸谱属于造型艺术范畴,是指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勾画形状和涂抹色彩的程式。京剧脸谱的程式化体现在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脸谱。 在脸谱的程式中,依脸谱画法的不同可分为勾脸、揉脸、抹脸三种,依照脸谱图案的不

中国戏曲史简要

第一章戏曲的起源与成熟 第一节中国戏剧的起源 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以歌舞演故事”综合诗、乐、舞演故事的舞台艺术样式。超越时空,虚拟手法,程式化,但遵循一个原则:美。 一、中国戏剧的艺术形式,追溯其来源。一般认为,戏剧源于模仿。1、仪式拟态:交感巫仪、图腾拟态、傩仪2、人化拟神:雩祭、腊祭、葛天氏之乐、《九歌》祭仪 二、先秦歌舞和宫廷演艺,以西周辉煌的《大武》为代表。 巫与优:宗教剧演员与非宗教剧演员1、《九歌》作为楚地的祭祀歌,本身就潜存了许多后来的戏剧因素。 2、“优孟衣冠”(1)优戏之始:“优孟衣冠”。优戏因“善肖人形容”,因而有了戏曲因素中最终要的“装扮性”,因而被很多古代研究戏曲的人认为是戏曲的重要源头,尤其是战国时期楚国宫廷乐人优孟,被我国古代戏曲研究家认为是我国戏曲表演的“始作俑者”。后世很多戏班也将优孟视为“戏神”加以供奉。 (2)“优孟衣冠”之于戏曲史的意义。A扮演之始:演员装扮人物进行化身表演是戏剧的主要特征之一。优孟扮演楚相孙叔敖,惟妙惟肖,扮演的非常成功,但是,这种扮演并不是戏曲扮演,因为戏曲不仅要演人之形容,更要在规定情景(戏剧情景)中“化身表演”。但是优孟是用自己的语气在“讽谏”,而非用孙叔敖的语气表演孙叔敖的生活,所以,优孟衣冠不是戏剧之始。B影响了后世戏曲的功能:后世很多人将“优孟衣冠”作为戏曲的开端,“优孟衣冠”的讽谏精神和政治目的为戏曲所继承,很多戏曲非常注重戏曲的讽世功能,主张戏曲应当起到积极的现实批判和劝诫功能。 第二节自秦汉至五代的戏剧 一、秦汉的百戏角抵戏 1、百戏。“百戏”一次出现在汉代。参考p13-14 2、角抵戏。《东海黄公》:产生于西汉时期,演出时一人扮演黄公,一人扮演老虎,按照预定的情节进行打斗,是角抵戏的代表剧目,也是我国戏剧形成于汉代的重要标志。《东海黄公》成为中国戏剧史上首次见于记录的一场完整的初级戏剧表演。 《西京赋》,以歌舞表演为主的“总会仙唱”,使各种技艺融汇形成了后来戏曲容唱、念、做、打、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二、唐代歌舞戏和优戏 1、唐代乐舞的背景知识及对“梨园弟子”的认识 唐代戏曲发展条件之一:宫廷乐部机构p18 条件之二:唐代的家班。P19 梨园弟子:梨园弟子在中国戏曲史上是戏曲从业人员的总称。名称始于唐玄宗时期,由于李隆基本人热爱表演艺术,他挑选太常寺坐部伎子弟三百人,亲自教授“丝竹之戏”,将他们安置在禁苑梨园旁边,所以他们被称为“梨园弟子”。后来又设宫女数百人,置于宜春北院,也称梨园弟子。 2、唐代优戏。唐代优戏演出频繁,最有代表性的是弄参军戏。 参军戏:唐代称为“弄参军”,是以表演当时官职卑微的“参军”的故事的雏形戏曲。最初在军队流行,后来流传至民间。上场人物有妻妾、参军、苍鹘等,人物形象鲜明,多以插科打诨、讽喻吏治为主要内容。中晚唐发展成为“陆参军”,戏剧性更为突出。 3、唐代歌舞戏。突出歌舞因素的歌舞戏有《大面》、《钵头》、《踏摇娘》、《秦王破阵乐》等。其中,《踏摇娘》是唐代歌舞戏的突出代表。P21 《踏摇娘》的表演,最初男扮女装,扮妻子的演员徐徐入场,边走边唱,以评说心中的苦,唱时还要不断的摇动身子,每唱完一段,有人合唱帮腔,扮丈夫的上场后,两个人作斗殴表演。丈夫虽然很凶残。但却醉步踉跄,丑态百出,从而形成一种滑稽表演,舞蹈,角抵相结合的舞台艺术。

戏剧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戏剧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成分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欧洲的戏剧,还是东方某些国家的民族戏剧,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 欧洲戏剧发端于古代希腊祭祀大典上的歌舞表演。古代希腊每年春冬两季都要举行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大典。在春季举行祭典时,有人化装成酒神的伴侣羊人萨提洛斯,众人载歌载舞,颂赞酒神的功绩,称为“酒神颂”。在冬季举行祭典时,人们化装成鸟兽,狂欢游行,称之为“狂欢队伍之歌”。到公元前6世纪末,阿里翁在表演酒神颂时,临时编唱诗句以回答歌队长的问题,主要内容是叙述酒神的事迹。泰斯庇斯则开始在酒神颂的歌舞中加进一个演员,由他轮流扮演几个人物,并与歌队长对话,这可以认为是最初的戏剧因素。古希腊悲剧的创始人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把演员增至2人,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的因素,增加了戏剧的因素,并使之在演出中居于主导地位。至此,戏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已经成型。在公元前6世纪,“狂欢队伍之歌”在希腊本部的墨加拉发展成滑稽戏,可以看作是原始的喜剧。公元前487年,雅典在祭祀大典上正式上演喜剧。当时的喜剧只有3个演员,歌队的作用亦不像在悲剧中那么重要,在希腊喜剧的发展过程中,歌队的作用也愈来愈小。 东方民族戏剧的历史比欧洲戏剧要短。印度戏剧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以前,民间迎神赛会上的表演,被看作是民族戏剧的萌芽。到2世纪,印度已经出现了第一部戏剧理论著作《舞论》,标志着戏剧艺术已臻成熟。中国戏曲艺术的血缘,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歌舞、巫觋等多种成分。到周代宫廷的仪式性歌舞,已有模仿性的戏剧因素。作为戏曲中演员艺术的前身,则包括上古时期祈神降福的巫觋以及后来的优伶。到了唐代,古时的歌舞已发展成小型的歌舞戏,周秦以来的俳优表演已发展成参军戏。前者仍以歌舞为主,但已有对人物的摹拟及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后者则以对人物的摹拟和简单的情节为主,也掺和了歌舞的成分。一般认为,中国戏曲发展成完整的、独立的艺术样式,是12世纪宋代的永嘉杂剧,又称“南戏”。在日本,古代人借助面具装扮成天神或恶魔,祈求丰收和生殖后代,这种原始艺“能”可以看作是戏剧的胚胎。在12世纪前后形成的猿乐,加进了杂技、歌舞的成分,主要仍然是用于农村的祭祀活动。到中世纪后期创立了能乐与狂言,前者以歌舞取胜,后者则更注重对话与动作,但也都具有浓重的祭祀性。 歌舞与戏剧有血缘关系,但是,欧洲戏剧与东方的民族戏剧,在发展过程中,情况迥然不同。在欧洲戏剧(以古希腊戏剧为开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歌舞成分逐步减少,而戏剧性的因素却逐步增强并成为主导因素,最终发展成以外部形体动作和对话为基本手段的戏剧形式。而东方的民族戏剧,则多是在戏剧性成分逐步增强的过程中,大量的歌舞成分被保留下来,形成了歌舞抒情性与戏剧性相融合的艺术特点。后者可以中国戏曲艺术作为范例。东、西方戏剧的这种区别,构成人类戏剧文化的两大支脉。 把古代人祭祀性的仪式看作戏剧的起源,说明戏剧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无论是原始社会人们对图腾的崇拜和对动物的摹拟,还是古希腊人装扮成羊人萨提洛斯并进行表演,以及日本人在寺院仪式上的表演,都包含着当众摹拟的成分,而这恰恰是构成戏剧的最重要因素。即使在现代戏剧和当代戏剧中,由演员当众(观众)摹拟(扮演)角色,仍然是戏剧艺术的基本特质。如果把戏剧演出看作一种仪式,它与祭祀性仪式的一致性还在于: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的三角反馈集体体验的形式。当然,祭祀性的仪式虽然与戏剧演出具有相似性,但它本身毕竟不是真正的戏剧艺术,从前者到后者,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中间,戏剧艺术的本质,是逐步发展完善并被人们逐步认识的。

第一讲 戏曲的起源

第一讲戏曲的起源 一、人类戏剧的起源 人类戏剧的起源是什么呢?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追溯戏剧的起源,我们可以一直追寻到原始人类部落里的宗教仪式歌舞。一般认为,戏剧源于模仿,当原始人类部族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创造文字、音乐和诗歌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创作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原始哑剧和仪式舞蹈了。作为一种思想的外在符号,行为远比语言更为直接。模仿的动机从属于原始宗教意识,例如交感巫术观念使原始人类相信模仿活动能够导致其自身命运的改变。这种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导致了原始戏剧形态的诞生。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古老的民族,当它最初举行庆贺神明诞生或欢度节日庆典的宗教仪式时,都会和原始戏剧相遇。 1.古埃及祭祀俄塞里斯神。比如说5000年前古埃及人们祭祀尼罗河神俄赛里斯神时,当时就有纪念这些神灵的盛大装扮表演。 对俄赛里斯神的敬奉源于人类最初的自然崇拜心理。这个神体现植物的生长和尼罗河对于生命的繁殖力,而俄赛里斯的经历则包含在一则有趣的传说里。据说在远古时代,他是一个仁慈的统治者.教民农耕及其它手艺,并授之以法。后来遭到他的兄弟、邪恶的赛托的暗害,尸体被剁成肉块.分散到各地。他的妻子、也即他的姊妹埃西斯到处寻找这些肉块.然后把它们护台起来,他的尸体神奇地复活了。生还的俄赛里斯神夺回了他的王国,继续维持了一段时间的仁政后,又到了地狱.成为阴间的最高审判官。他的遗腹子荷拉斯长大后成为勇士,杀了赛托,报了杀父之仇。 在这个故事中,俄赛里斯的死亡和复活象征了尼罗河涨落的自然规律:它在每年的秋天降落,到了来年春天则洪水泛滥。不仅如此,人们还在俄赛里斯死亡和复活的经历中,寄寓了永生不死的期待和愿望。既然俄赛里斯能够战胜死亡,那么,人们只要笃信并虔诚地供奉这一神明,也必然能得到他所赐予的长生不死的恩典。当然,其条件是,必须像俄赛里斯一样,保持住完整的尸体,也就是千方百计地防止阳间遗体的消灭。这种来世观点的产生,不仅使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巨型墓葬建筑以及稍后一些的大型神庙建筑开始纷纷破土动工,尸体制成木乃伊的技术大为发展,而且使人们对俄赛里斯神的供奉和祭记活动蔚为大观。而戏剧的雏形.就蕴藏在这些供奉和祭把活动中。 2.古希腊戏剧与祭祀狄俄尼索斯 希腊人喜爱酒,田野里到处种植着葡萄藤,酿造作坊遍布城乡,每逢节日庆典,无数的居民都把自己灌得醇也陶陶。酒有火一样的性格,它使入兴奋,使人手舞足路,使人充满了

西方戏剧的起源

戏剧的起源 戏剧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成分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欧洲的戏剧,还是东方某些国家的民族戏剧,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 欧洲戏剧发端于古代希腊祭祀大典上的歌舞表演。古代希腊每年春冬两季都要举行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大典。在春季举行祭典时,有人化装成酒神的伴侣羊人萨提洛斯,众人载歌载舞,颂赞酒神的功绩,称为“酒神颂”。在冬季举行祭典时,人们化装成鸟兽,狂欢游行,称之为“狂欢队伍之歌”。到公元前6世纪末,阿里翁在表演酒神颂时,临时编唱诗句以回答歌队长的问题,主要内容是叙述酒神的事迹。泰斯庇斯则开始在酒神颂的歌舞中加进一个演员,由他轮流扮演几个人物,并与歌队长对话,这可以认为是最初的戏剧因素。古希腊悲剧的创始人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把演员增至2人,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的因素,增加了戏剧的因素,并使之在演出中居于主导地位。至此,戏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已经成型。在公元前6世纪,“狂欢队伍之歌”在希腊本部的墨加拉发展成滑稽戏,可以看作是原始的喜剧。公元前487年,雅典在祭祀大典上正式上演喜剧。当时的喜剧只有3个演员,歌队的作用亦不像在悲剧中那么重要,在希腊喜剧的发展过程中,歌队的作用也愈来愈小。 东方民族戏剧的历史比欧洲戏剧要短。印度戏剧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以前,民间迎神赛会上的表演,被看作是民族戏剧的萌芽。到2世纪,印度已经出现了第一部戏剧理论著作《舞论》,标志着戏剧艺术已臻成熟。中国戏曲艺术的血缘,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歌舞、巫觋等多种成分。到周代宫廷的仪式性歌舞,已有模仿性的戏剧因素。作为戏曲中演员艺术的前身,则包括上古时期祈神降福的巫觋以及后来的优伶。到了唐代,古时的歌舞已发展成小型的歌舞戏,周秦以来的俳优表演已发展成参军戏。前者仍以歌舞为主,但已有对人物的摹拟及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后者则以对人物的摹拟和简单的情节为主,也掺和了歌舞的成分。一般认为,中国戏曲发展成完整的、独立的艺术样式,是12世纪宋代的永嘉杂剧,又称“南戏”。在日本,古代人借助面具装扮成天神或恶魔,祈求丰收和生殖后代,这种原始艺“能”可以看作是戏剧的胚胎。在12世纪前后形成的猿乐,加进了杂技、歌舞的成分,主要仍然是用于农村的祭祀活动。到中世纪后期创立了能乐与狂言,前者以歌舞取胜,后者则更注重对话与动作,但也都具有浓重的祭祀性。 歌舞与戏剧有血缘关系,但是,欧洲戏剧与东方的民族戏剧,在发展过程中,情况迥然不同。在欧洲戏剧(以古希腊戏剧为开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歌舞成分逐步减少,而戏剧性的因素却逐步增强并成为主导因素,最终发展成以外部形体动作和对话为基本手段的戏剧形式。而东方的民族戏剧,则多是在戏剧性成分逐步增强的过程中,大量的歌舞成分被保留下来,形成了歌舞抒情性与戏剧性相融合的艺术特点。后者可以中国戏曲艺术作为范例。东、西方戏剧的这种区别,构成人类戏剧文化的两大支脉。 把古代人祭祀性的仪式看作戏剧的起源,说明戏剧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无论是原始社会人们对图腾的崇拜和对动物的摹拟,还是古希腊人装扮成羊人萨提洛斯并进行表演,以及日本人在寺院仪式上的表演,都包含着当众摹拟的成分,而这恰恰是构成戏剧的最重要因素。即使在现代戏剧和当代戏剧中,由演员当众(观众)摹拟(扮演)角色,仍然是戏剧艺术的基本特质。如果把戏剧演出看作一种仪式,它与祭祀性仪式的一致性还在于: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的三角反馈集体体验的形式。当然,祭祀性的仪式虽然与戏剧演出具有

中国古代戏曲史 题库

填空题 1.戏曲是对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京剧、各种地方戏的总称。 2.中国戏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歌舞性。 3.中国戏曲的起源发生有多种观点,如王国维的古巫古优说,此外还有印度梵剧说、影戏 傀儡戏说、原始歌舞说、宗教仪式说等观点。 4.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5.世界上民族戏剧的源流归结主要有三大源流它们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6.希腊的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它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普 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 7.印度戏剧家首陀罗迦的代表作是《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沙恭达罗》,跋娑的 代表作是《惊梦记》。 8.优孟衣冠: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9.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11.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12.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13.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14.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 成的。 15.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16.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7.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 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8.院本是金代所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院本”指行院艺人的演出脚本。院本是宋杂剧与 元杂剧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 19.宋杂剧的结构特点是“全以故事,务在滑稽”。 20.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 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21.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22.宋元南戏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内容的作品中包含的两种主题是 1.以歌颂爱情自由、婚 姻自主的2.描写婚变、以谴责男子发迹变泰负心的。 23.早期南戏不少剧目关于结局的处理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是给负心汉严厉的惩罚如《赵 贞女蔡二郎》、《王魁》和《负心汉陈叔文》;一类是负心丈夫同受害妻子言归于好如《张协状元》。 24.南戏是公元12世纪在南方温州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产生是中国戏 曲形成的标志。 25.《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现存最早的三个宋元南戏剧本,包括《小孙屠》《张协状元》 和《宦门子弟错立身》。 26.南戏的表演是由歌唱、念白、科介、舞蹈等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一种戏剧表演形态。 27.南戏在化妆上继承了宋杂剧的艺术传统,采用了“洁面”和“花面”化妆两种基本形式。 28.南戏的角色行当共有七种:生、旦、净、丑、外、贴、末。 29.元代后期南戏发展出现复兴的局面,产生了五大南戏,分别是《琵琶记》、《荆钗记》《白 兔记》、《杀狗记》、《拜月亭》。

我国的戏曲艺术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

我国的戏曲艺术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它们是: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中国的戏曲成熟得较晚,到12世纪才形成完整的形态。在8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革新与改进,持续至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戏曲艺术的萌芽,早在上古时期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即已出现。但它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发育成长阶段,直到宋、金时期,才在传统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等几种艺术形式统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戏曲形态。 (1)宋代,北方的杂剧和南方的南戏,是我国最早的两种戏曲形式。北杂剧主要继承了说唱曲种诸宫调的艺术传统,并综合其他一些艺术形式。它采用曲牌联套的音乐结构,音韵、技巧及演唱方法考究。南戏源于民间歌舞小戏,在此基础上吸收了一些传统曲调,并与宋杂剧、说唱艺术相结合。(2)元代是杂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元杂剧继承了宋、金杂剧的传统,并继续吸收其他音乐形式的成就。这个时期,出现了关汉卿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产生出大量优秀作品。(3)北杂剧随着元的统一而南移,曾盛极一时。至元末明初,杂剧被新新兴的传奇取代。传奇是在南戏的基础上,吸收了解北杂剧的丰富成果而形成的。(4)多种戏曲腔调的兴起,是明代戏曲音乐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又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戏曲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花布乱弹句的兴起,以致皮黄腔为主声调的京剧的形成。它成为我国戏曲集大成的国粹艺术。(5)清代,在上述各声腔系统的戏曲剧种传播、发展的同时,民间又产生出多种地方小戏。这些民间小戏的特点是载歌载舞,但表现手法较简单,戏剧化的程度不高。我国少数民族的戏曲,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吉林、等,主要剧种有:藏族的藏剧、朝鲜族的唱剧、壮族的壮剧、白族的白剧、傣族的傣剧、侗族的侗剧、苗族的苗剧等。总之,我国的戏曲艺术,在8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革新与改进,持续至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说唱音乐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叙述性为了能将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传述清楚,说唱音乐以叙述性曲调为主。它主要采用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的曲调讲唱故事。同时,它的许多曲调又兼具叙事和抒情的弹性功能:速度较慢、曲调装饰较多时,适于表现抒情的、委婉的性格或悲哀的情绪;速度中等、曲调简洁时,适于表现平静的心情和客观叙述故事的发展;速度很快、曲调起伏跌宕时,适于表现欢快的、激动的或愤怒的情绪。由于这个特点,说唱音乐的叙述性与抒情性的转换中既方便又协调。 2、叙事和代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说唱音乐采用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在讲唱故事的过程中,既使用第三人称的傻事体,也使用第一人称的故事人物的代言体。叙事时从客观的讲述故事情节的发展,代言时则模拟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表情、姿态、性格,将我物的音容笑貌准确地表现出来。这种模拟不能像戏曲表演那样依靠演员的性别、音色、化妆和道具,而是靠一两个说唱演员的表情、语气和有限的姿态、动作。因此说唱演员对人物的表演更要强调神似。从这一点上来说,说唱赏的表演难度更大。说唱演员不能充分进入角色,而是时进时出,时而是角色的模拟,时而又要加入客观的叙述和评价。由于这样的表演性质,说唱音乐就要对曲调进行选择,既要便于讲故事,又能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鲜明形象。 3、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说唱艺术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说唱脚本首先以声调、语调、遣词造句等形式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用音乐来突出和夸张语言的表现。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主要体现在两点--声调各节奏。汉族传统声乐艺术,在腔词关系的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诸如:依字行腔,字正腔圆;腔随字转,字领腔行;以字行腔,寻声达意等待。现时,在腔词不能相协时,又有“换腔就字”、“换字就腔”等一套补救办法。说唱音乐继承了传统声乐艺术的这一成就,在语言的节奏方面,汉语本来就具有优势。于是单复相合,智短长相配,汉语语言节奏的多样性为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说唱音乐又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的节奏。

戏曲的由来

中国戏曲(ChinaOpera)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编辑本段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2、繁荣 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3、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唐中期经过一场“安史之乱”的政治灾祸之后,中央政权削弱,社会生活动荡,民心不安。这时的统治者非常提倡宗教,寺庙活动频繁。它既是百姓祈福求佛的所在,又成为散乐在民间活动的中心。在庙台戏场演出的有歌舞、伎艺,也有僧尼讲经。这时的僧尼讲经也就成了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讲经有“讲经”与“俗讲”两种。讲经自是出家人的必修课,而后者则是僧尼专为世俗人做通俗化的讲经。为取悦施主,招徕听众,他们模仿佛经有散文、有偈颂(即和尚唱的词颂)的形式,采用散文与韵文结合的体裁,有说有唱地叙述佛教经义,而更多时候还是在叙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乃至当代人物。 因俗讲的发达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宗教或世俗题材的长篇“变文”,又因长篇“变文”的发达而提高了中国叙事文学的水平。在这种且说且唱的长篇叙事文学里,无论是故事情节的组织,还是人物形象的描绘,都获得了充分地施展。这样,它们为日后的戏曲在文学上如何结构故事,如何塑造人物创造了条件。 俗讲又是以歌唱、说白相间,反复说唱一则曲折故事的艺术形式。它唱白相间、韵散结合的表达方法,奠定了中国戏曲唱念并用,韵散结合的文学结构。这种艺术形式除了说唱者以第三人称身份叙事之外,还出现了说唱者模拟第一人称口吻叙事的情形。所谓第一人称,就是说唱者隐去自己的身份,去模拟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态度、声音和口气。于是,俗讲与变文就具有了表演人物的戏剧因素,在文学上开启了由说唱转化为戏剧的大门。 2、一个讲唱艺人的创造 顺应着长篇故事边说边唱的讲唱方式,一位生活在北宋(960-1127)中期的讲唱艺人孔三传(生卒年不详),首创了一种以唱为主的讲唱艺术,叫诸宫调。 诸宫调在演唱时,不再限于一支曲子,也不再限于一个宫调了。它是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来选择、连缀不同的宫调、曲子。宫调曲子的更替,依循着故事起伏的脉络,以故事为音乐的命脉,用音乐渲梁故事。这样,诸宫调就成为以故事为重心的文学——音乐组合体。可以说,这是讲唱艺术的高级形态,它把故事与音乐相结合的整体性带给了戏剧。最著名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根据唐代元稹的《莺莺传》改编的。原作只有几千字,董解元却用14种宫调、19 93套曲子来唱叙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它对后来王实甫的《西厢记》产生了直接影响。像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这样精彩的叙事文学,一旦与“可以扮演出来”的戏剧因素相结合,势必孕育出中国戏剧。因此,说它是在文学——音乐的组合上奠定了中国戏民的最初格局,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三、终结戏剧之果】 1、接近戏剧的宋金杂剧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就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闪边,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就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谣。如果说戏剧史西方的歌谣,那么戏曲则就是古老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史上的优美歌谣。然而,中国戏曲这么博大精深的艺术,或许就是因为太古老太遥远,竟没人说得清楚它究竟起源何处。关于戏曲的起源,有一下几类说法:其一,起源于宗教仪式说。这一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她在《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考》一文中认为:“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个因素,不必求诸于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仍然还活跃着。”其二,起源于原始歌舞说。这就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说法,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原始时代的歌舞虽具有模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就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成为“戏曲”。不过它一初具戏曲的前期形态了,中国戏曲就酝酿于这种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其三,起源于古代宫廷优人说。戏剧只能活在舞台上,没有演员的当众表演,也就不会有戏剧。上古宫廷的俳优可以说就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她们或笑谑,或歌舞,或弹奏,以

供人主之笑乐,所以不少古代学者视之为“优戏之始”。优可以说就是中国戏曲最早的专业演员,她们为中国戏曲的发展积蓄了深厚的底蕴。其四,起源于傀儡戏说。早在戏曲正式诞生之前,傀儡戏就已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流行,就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因为傀儡戏就是以演绎人物故事为职,故被称为戏曲之源。戏曲的起源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到汉代,“百戏”开始盛行。“百戏”不就是指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而就是熔汉时杂乐与各种表演艺术技艺为一炉的综合体,就是盛行于汉代广大社会,包含有民间散乐、歌舞杂奏、杂技、角抵、幻术等音乐艺术形式的总称。“百戏”又称“角抵戏”。《东海黄公》就就是一出古老的角抵戏,演的就是秦朝末年善施法术的黄公到东海区降服白虎却法术失灵被虎所杀的故事。在《东海黄公》的表演中,有人虎相斗、人被虎杀的情节,有特定的服饰、人物、情节冲突与既定的结局,这显然已不属于两两相角、以力的强弱裁定胜负的角抵竞技,而就是衍化出为表演既定的故事内容的戏剧表演。因此,这出古老的艺术也一度被许多学者瞧做中国戏曲的雏形。汉以后的魏晋六朝一直到隋朝都盛行百戏,百戏的发展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戏曲萌芽的摇篮。 迈入唐代以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表演模式——弄参军。弄参军得名于表演的角色,“参军”属于官职的名称,就是当时的芝麻小官;“弄”就是古代百戏乐舞中角色扮演或节目表演的代称,如汉代百戏有“弄丸”,唐代有“弄参军”、“弄兰陵王”等。弄参军将两者结合,

中国戏曲发展史历史发展

中国戏曲发展史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繁荣 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革新 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著名的有汪笑侬、潘月樵、夏月珊等,他们为以后的戏曲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现代戏曲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段时期,一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梅兰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邓霞姑》、《一缕麻》等宣传民主思想的时装新戏,周信芳、程砚秋等也都创作了不少的作品。 星宿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各个剧种都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演员。京剧有馀叔岩、言菊朋、梅兰芳等,川剧有周慕莲,汉剧有董瑶阶,湘剧有吴绍芝,秦腔有刘毓中,蒲剧有王存才,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