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戏剧、小说课件

合集下载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第六编辽西夏金元文学全套PPT课件-50109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第六编辽西夏金元文学全套PPT课件-50109

二、党怀英与闲远冲淡的诗风
▪ 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家境清寒,科举 之路也不顺利,至37岁才及第。先后做过地方县令、国史院 编修、翰林待制、翰林学士等职。
▪ 重山复峻岭,溪路宛盘盘。流水滑无声,暗泻溪石间。岸 草凄以碧,鲜葩耀红丹。高云映朝日,流景青林端。我行属 朱夏,欲愒不得闲。山中有佳人,风生松桂寒。 ▪ 滦溪经雨浪生花,晓碧翻光漾晓霞。川上风光无定态,尽 供新意与诗家。
▪ 金代文学在诗词方面取得可喜的成就。一则汉族士人如宇文虚中、 党怀英、赵秉文、吴激、蔡松年、元好问等经历丰富,才华横溢, 感触敏锐,有深厚的诗学、词学修养,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在 他们的影响下金代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4. 蒙古族、汉族等经济、文化的交汇与元代文学
▪ 至元十六年(1279)元朝完成全国的统一 ▪ 元朝统一后一度停止科举考试,加之统治者推行政策,汉族
3. 杂剧、南戏共通的叙事美学
▪ 杂剧与南戏,剧本体制有所不同,可是,其戏剧文本都往往 呈现出悲后有喜、喜中含悲、悲喜交乘的共通的叙事美学。 其中,悲剧的故事多以团圆结局,表现古人“善有善报”的 道德观念和“邪不胜正”的乐观态度;喜剧的故事多含有悲 剧意蕴,表现我国人民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与不怕蹉跌的 顽强意念。
▪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 来报今重阳。吟儿苍苍浑塞色,客怀衮衮皆吾乡。敛衾默坐 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正是幽人叹幽独,东邻携酒来茅 屋。怜予病窜伶仃愁,自言新酿秋泉曲。凌晨未盥三两卮, 旋酌连斟折栏菊。我本清癯酒户低,羁怀开拓何其速。
三、契丹女诗人萧观音
▪ 萧观音(1040—1075), 契丹族,平州(今河北卢龙) 人,枢密使萧惠之女,辽道 宗耶律弘基皇后。“姿容冠 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 词,尤善琵琶。”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章 小说戏曲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章 小说戏曲

但蒲松龄的本领,在以变幻委曲摇曳多姿之笔 ,叙述怪异离奇之事,即以唐传奇之笔法写志怪小 说,文字凝练而生动,开创文言小说叙事艺术的一 种新风格与新境界。清代中期,受《聊斋志异》的 影响,文言小说中谈狐说鬼成为一时风气,但大都 平庸无奇。四库馆臣纪昀则反其道而行之,以简洁 淡雅之笔作《阅微草堂笔记》,虽然其叙事尚质黜 华,不事虚构,殊少文学意味,但其知识性与趣味 性却颇能投合旧时文人的阅读趣味,故在士林中也 颇为流行。
4
曹雪芹的 《红楼梦》无疑 是人 情 小说 的 登 峰造极 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曹 雪 芹 (约 1715—约176 3),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别号,满洲正 白旗人。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 曹兆页,在康熙朝,世袭江宁织造。在康熙诸皇子 夺嫡之争中,曹家押错了赌注,雍正继位后,即以 “织造款项亏空甚多”等罪名,将曹 兆页革职, 并抄没家产,曹家从此败落。《红楼梦》,又名《 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 二钗》,作者通过对贾府的全景描写,细致入微地 反映了这一贵族之家由盛到衰的巨变。
总之,《红楼梦》既是文学的,又是历史的; 既是写实的,又是魔幻的;既是叙事的,又是抒情 的;既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其将小说由俗变雅 ,由消闲文学变为严肃文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
参考书目: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6.
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0. 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彚编[M].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2.
第四章
小说戏曲
按照正统史家的叙述,清代主流文学还是诗 文,所以吴敬梓、曹雪芹等小说大师生前默默无 闻,穷困潦倒,不入文学之林。但小说创作已成 时尚,尤其在晚清,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 新式报纸期刊的出现,读者群的扩大,小说创作 空前繁荣,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 ,概括其主流有四:一拟古派,二人情派,三讽 刺派,四侠义派。

马工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第一编先秦文学全套PPT课件 50109

马工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第一编先秦文学全套PPT课件 50109
▪ 久已衰落的词在清初出现了“中兴”,陈维崧极大地开拓了 词体的境界。
▪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将志怪传奇小说推向了颠峰,堪称中 国文言小说之绝唱。
▪ 元明以来兴盛的戏曲,成为清代作者抒情言志的文学方式, ▪ 通俗小说创作真正进入作家独创的阶段,自况自喻的因素增
强,便产生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 两部伟大的长篇小说。
▪ 由宋元南戏生成的传奇,文学之士竞相 创作,成为有明一代文学的重要文体。
▪ 传统的诗文难于复现唐宋的优势,守护 旧文体的作家提出复古的理论主张。
▪ 反理学、张扬人性的人文思潮在小说、 戏曲中突显出来,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 的新趋势。
中国古代文学史 总绪论
八、清前中期:集历代文体之大成的文学景观
▪ 清代诗人继承传统的“诗言志”“缘事而发”的基本精神和 审美原则,创作出极丰富的诗篇
三、文学史的任务
▪ 文学史研究和书写的任务,是通过对历史上相继产生的文学 作品的解析,展示文学的历史面貌及其成就、特色。
神话 诗经 楚辞 汉赋 古诗 唐诗 宋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 总绪论
四、文学史的方法是历史的和美学的统一
▪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既是一种历史,也就应当具有史学史 书的属性。
▪ 文学史和一般史学著作又有不同。文学史研究基本上是历史 的动态的文学批评,通过历史的和审美的文学批评,建构文 学的历史书写。
中国古代文学史 总绪论
五、文学史撰述的多样性
▪ 文学史的建构、书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可以有历史 跨度不同的通史、断代史,也可以有不同体裁的文体史、类 型史。
▪ 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是没有止境的,文学史的书写也会随着文 学史研究的深入而有所变化、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史 总绪论

古代文学史明代戏剧

古代文学史明代戏剧

汤显祖
E、汤显祖的影响
有一大批剧作家直接受到了汤显祖的影响。他们从剧本的 立意构思到曲词的风格融铸,都刻意模仿汤显祖的剧作。 戏曲史上称之为“玉茗堂派”或者“临川派”。通常认为 这批剧作家有吴炳、孟称舜、洪升和张坚等人。 汤显祖戏剧对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同时代的年轻人中 激起大波澜,促进了思想解放。 汤显祖戏剧的演出与传播:各种声腔剧种争相演出;国内 外研究汤显祖的论文、专著越来越多。
明中后期杂剧打破偏狭的题材
以王九思、康海为代表的杂剧创作 王九思
其人:进士出身,明代文坛“前七子”之列 其作:《杜甫游春》杜甫不满李林甫,不受翰林学 士之命, 情愿渡海隐居而;《 中山狼》开明代单折短剧体制
康海
其人:状元出身,明代“前七子”之列 其作:《中山狼》 地位:中山狼题材创作热
明中后期杂剧打破偏狭的题材
御前侍从贾仲明、杨讷的杂剧创作
贾仲明
特点与朱有燉相近,文采华丽,南北区还可以同折对唱 代表作《萧淑兰》——少女明快初恋 《升仙梦》——状桃、柳二妖被吕洞宾度化成仙
杨讷
代表作《西游记》共6本24出,根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和民间传说改编
宫廷之外的杂剧作家刘东生 以及明初杂剧的影响
《牡丹亭》
《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精巧的情节设计 游园惊梦,伤春而亡,还魂再生 浓郁的抒情气氛 众多浪漫的幻想情景,大量的内心独白,丰富的细节, 优美典雅的词章。 悲喜交融,彼此映衬的审美风格 不足:累赘情节,取词过于雕琢,音韵不太协调
《牡丹亭》特殊的文化意义
以情反理,反对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 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 死相随的美满结合。 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对于正在兴起的个 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传统文学PPT课件

传统文学PPT课件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 ,语言优美,情节曲折 ,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 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的影响深远 ,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 要地位,还深入影响了 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审 美乐趣。
《水浒传》
01
02
总结词:描写农民起义 的长篇小说,以梁山好 汉的故事为主线,展现 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矛盾 和民族危机。
详细描写
03
04
05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长 篇小说,以梁山好汉的 故事为主线,通过描画 宋江、武松、林冲等人 物的经历,反应了当时 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 ,情节曲折,语言通俗 易懂,深受广大读者的 爱好。
《水浒传》的影响深远 ,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 要地位,还深入影响了 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
详细描写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情势,它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示情节和人物形象,具有 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戏剧作品通常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等类型,能够深 入地反应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散文
总结词
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学情势,通过 记叙、议论、描写等方式来表达情感和 思想。
VS
详细描写
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学情势,它不受 诗歌和戏剧的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作者 的情感和思想。散文作品通常包括游记、 随笔、杂文等类型,具有深入的思想内涵 和人文精神。
小说
总结词
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来反应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的 文学情势。
详细描写
小说是传统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叙述故事情节、 刻画人物形象来反应社会生活和人性。小说具有丰富的情节 和人物形象,能够深入发掘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 能够反应社会历史的变迁。
戏剧

古代文学说课稿(共18张PPT)

古代文学说课稿(共18张PPT)

⑴ ⑴
了 《解三宋国代演文义学》的、发水展浒传》、《西游记》、《金瓶情梅诵》 读文章。
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
诗歌、散文的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 3.素质目标 诗培歌养、 学散生文的的辩朗证读唯、物欣主赏义、世分界析观、,归以纳及、耐应心用、。细致提的工高作人作风文。素养,培养学生热
纳、应用。
1.理论教学内容 ⑴ 关汉卿、王实甫 ⑵ 宋元南戏
2.实践教学内容 ⑴ 作品朗读、欣赏、分析、 归纳、应用。。 ⑵ 查阅材料,交流心得。
14
第七章 明代文学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明代文学的发展 ⑵ 了解这一时期小说的主要 作家作品体系。 ⑶理解时代背景、个人遭际 和戏剧创作的关系。 2.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主要作品的人物性 格。能够和现实审美相结合 把握作品。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 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有 追求高雅向上生活的意愿。
1.理论教学内容 ⑴ 《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金瓶梅》 2.实践教学内容 ⑴ 作品朗读、欣赏、分析、 归纳、应用。。 ⑵ 查阅材料,交流心得。
15
第八章 清代文学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清代文学的发展 ⑵ 了解这一时期小说、戏剧 的主要作家作品体系。 ⑶理解时代背景、个人遭际 和戏剧创作的关系。 2.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主要作品的人物性 格。能够和现实审美相结合 把握作品。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 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有 追求高雅向上生活的意愿。
⑶ 掌握先秦诗歌的风格特色。⑵ 楚辞的文体特点。
理解先秦、先秦历史散文与 ⑶ 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诸子散文的特点。
⑷历史散文:《左传》、《
2.能力目标
国语》、《战国策》

第一章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精品PPT课件
摇撼一棵橡树, 爱情摇撼我的心。
《伊索寓言》
返回
❖ 作者:相传是一个名叫“伊索” 的释放奴隶所讲述的。
❖ 内容: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 关系来表现生活哲理。
❖ 价值:反映了平民阶级的思想 感情,既是当时社会关系和阶 级关系的写照,又是对人们生 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 影响:后世的著名寓言作家如 法国的拉封丹、俄国的克雷洛 夫等人均受到过伊索寓言的影 响。
二、古希腊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1.荷 马 时 代(前12世纪—前8世纪) 2.古风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 3.古典时代(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 4.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末—前2世纪)
荷马时代

社会性质:这是
古代希腊社会由氏族
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
过渡的时期。史称
“荷马时代”或“英
雄时代”。
❖ 文学成就:这一时 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 就是神话和史诗。

❖ Lesbos ❖ (莱斯波斯岛)
Lesbian (女同性恋者)
❖ Sappho ❖ (萨福)
Sapphic (女同性恋的)
萨福
在我看来,他的享受好似天神 无论他是何人,坐在 你的对面,听你娓娓而谈
你言语温柔,笑声甜蜜
❖ 啊那是让我的心飘摇不定
❖ 当我看到你,哪怕只有
❖ 一刹那,我已经

不能言语
岛屿众多、交通便利
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风光秀丽而物产匮乏
主要经济作物:橄榄和葡萄
米隆《掷铁饼者》
❖ 米洛的维纳斯
埃比道拉斯剧场,最多可容纳10万观众
古希腊在古代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 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迷宫、线形文字A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_OK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_OK

34
3、曹操的影响
• (1)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对后人的影响, • (2)为四言诗体注入活力。
• 不仅以其创作开风气之先,影响了 一代诗风,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 建安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35
东晋文学
代表作家:陶渊明
晋 36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44
三、女性题材诗
• 1、描写女性的美貌 • 《清平调词》咏杨贵妃: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5
2、抒写女性对爱情的向往

《夜坐吟》
•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 金釭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 • 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
24
二、汉代历史散文是两汉文学的 最高成就
汉代历史散文比先秦时代有了较大的发 展,其主要特征是传记文学体裁的出现。
《史记》是史传散文的典范之作,开创了 我国正史的写作体例。
25
三、汉乐府民歌和汉代文人诗是 两汉文学的重要形式
汉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在 诗歌的形式上较之四言诗有所突破;在表现的内容 上,叙事的成分有所增加。
• 辞赋是汉“一代之文学”,具有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特点。汉代辞赋作家有 300多人,比较杰出的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等,汉代辞赋的作品有 3000多篇,形成了汉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景观。
• 名家名篇: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 、班固《两 都赋》、张衡《归田赋》 、《二京赋》
1、《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2、《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 主义的基础。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现实主义精神。 3、《诗经》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 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话本小说


天启年间,冯梦龙在广泛搜集宋元话本和明人拟话本的基础 上,经过加工编成了《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白话小说集,简称 “三言”。凌蒙初受“三言”直接影响和书商的怂恿,又写 成《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本拟话本集子, 简称“二拍”。“三言”、“二拍”集中代表了明代拟话本 的成就。 《卖油郎独占花魁》卖油郎秦重与王孙公子对待妓女莘瑶 《玉堂春落难寻夫》妓女玉堂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金玉奴棒打无情郎》批判了莫稽的富贵易妻,《宋小官团 圆破毡笠》赞扬了刘宜春对宋金坚贞不渝的爱情,《王娇鸾 百年长恨》描写贵族小姐王娇鸾的痴情和周廷章的负心等等
宋代话本


话本原是“说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只供说话人表 演之用。“说话”是唐宋以来一种表演伎艺的名称。唐代变 文对其发展产生了影响。说话的大规模发展是在宋代,伴随 着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坊市制度的崩溃,城市市民阶 层对于文化娱乐的要求不断提高,于是各种演唱伎艺应运而 生。两宋京城涌现了许多表演民间伎艺的勾栏瓦肆,分别上 演杂剧、傀儡戏、诸宫调、“说话”等,呈现出一派繁荣兴 盛的景象。因为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瓦肆勾栏的设立,说 话艺人的增多,市井听众的捧场,民间说话呈现出职业化和 商业化的特点。当时的“说话”大部分以城市现实生活为题 材,描写的主要人物是都市下层人民。 宋代“说话”分工较细,有“四家”之说。“四家”的 名目,据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瓦舍众伎》载,是小说、 说经、讲史、合声(生)。后一种以演出者的敏捷见长,如 “指物题咏,应命辄成”之类,与以叙事取胜的前三类显然 有别。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 经,即演说佛书;讲史,则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可见,所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少 时家贫,曾依随沙门僧十余年,因而精通佛典。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 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后出家,法名慧地。刘勰受儒家 思想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文心雕龙· 序志》篇中说,他在三十多岁时,“梦 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梦见一回孔夫子,便兴 奋得不知如何。作《文心雕龙》,也与他对孔夫子的崇仰有关,有阐明文章之源 俱在于经典的意识。 《文心雕龙》写成于齐代。就其本来意义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而不是文学概 论。 全书五十篇,分为几个部分。开始《原道》、《征圣》、《宗经》、《正纬》、 《辨骚》五篇为第一部分,讲“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纲。从《明诗》到《书 记》二十篇,为第二部分,分述各种文体的源流、特点和写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其中又有“文”“笔”之分。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杂文》、 《谐隐》两篇文笔相杂),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从《神思》 到《总术》为第三部分,统论文章写作中的各种问题。第二部分以文体为单位, 第三部分则打破文体之分,讨论一些共同性的东西,经纬交织。《时序》、《物 色》、《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第四部分。这五篇相互之间没有密 切的联系,但都是撇开具体的写作,单独探讨有关文学的某些重大问题。最后 《序志》一篇是全书的总序,说明写作缘起与宗旨。
宋代话本

爱情婚姻题材的话本,如《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 仙》等,往往突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主动追求。公案题材的 话本,如《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反映出民 众对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关注,以及对生存权利、生活治 安的深重忧虑。
元杂剧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 马致远及其《汉宫秋》,《汉宫秋》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的剧 作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此剧据唐人陈玄祐传奇《离魂记》 改编而成 白朴的《墙头马上》歌颂了青年男女封建礼教束缚下要求婚姻 自由的斗争精神,塑造了李千金和裴少俊的形象。《梧桐雨》 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故事。作品寄托了作者的兴亡之感, 故国之思。 纪君祥《赵氏孤儿》 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西厢记》描写了崔张爱情的曲折 历程。
《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以明代前期(正统至成化年间)为背景,写 了一个两世姻缘、轮回报应的故事。前二十二回写晁源携妓 女珍哥打猎,射死一只仙狐并剥了皮,后娶珍哥为妾,虐待 妻计氏,使之自缢而死,此是前生故事。二十三回以后是后 世故事:晁源托生为狄希陈,仙狐托生为其妻薛素姐,计氏 托生为其妾童寄姐。在后世姻缘中,狄希陈变成一个极端怕 老婆的人,而薛、童则变成极端悍泼的女人。她们想出种种 稀奇古怪的残忍办法来折磨丈夫:把他绑在床脚上、用棒子 痛打、用针刺、用炭火从他的衣领中倒进去,烧得他皮焦肉 烂……。而狄希陈只是一味忍受。后有高僧胡无翳点明了他 们的前世因果,又教狄希陈念《金刚经》一万遍,才得消除 冤业。 《醒世姻缘传》一百回,原署“西周生辑著,然藜子校定”。 关于此书的写成年代有不同说法。
唐代传奇
唐代传奇,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达到了新的水平。在文 学史上,“传奇”一词最初用于小说的篇名,即元稹《莺莺 传》的原名。而最早用“传奇”作小说集的名称的,是中晚 唐之际的裴鉶。可见“传奇”本是一个专名。至于把小说叫 作“传奇”,倒是人们根据“传述奇遇奇事”这个小说的特 点而来。文学史上所说的“唐人传奇”,是指唐代的短篇文 言小说。唐传奇与唐诗,是唐代文学的两枝奇葩。宋代洪迈 称唐代传奇“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足见传奇在唐代文学 中的地位。 如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 传》、李朝威《柳毅传》、陈玄祐《离魂记》、李公佐《南 柯太守传》、沈既济《桃中记》、陈鸿《长恨歌传》
明代戏曲

昆腔,即昆山腔,又称昆曲,始于元末。元末明初 戏曲音乐家硕坚对昆腔音乐进行加工提高,后又经 昆山魏良辅的改革,吸收了其他声腔的长处,加之 苏州昆山一带为当时东南沿海工商业经济发展的中 心,演出活动频繁,遂使昆腔逐渐成熟起来。首先 用魏良辅改革过的昆腔演唱的传奇剧本,是梁辰鱼 的《浣纱记》。
古代文学史 ——戏剧、小说
主讲人:赵轩
原始神话
我国的古代神话大都保存于《山海经》、 《庄子》、《楚辞》、《淮南子》等古 籍中。 上古神话可分为四种基本的类型:自然 神话(如“雷神”、“山神”、“精卫 填海”、“夸父逐日”等)、创世神话 (如“盘古开天”、“女娲蚩 尤”、“共工怒触不周山”等)、传奇 神话(如“吐丝女”、羽民国”、“长
三国、水浒
《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长
篇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 了新的高峰。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关于这两部小说的产生年代,一般笼统 地说是元末明初,这两种小说都是“章回小 说”的形式,后来的古代长篇小说也都是采 用这种形式,它最初起源于民间说话中的 “讲史”。
元代南戏

中国古代戏剧成熟较早的一支,是从宋杂剧、金 院本到元杂剧,另有一个成熟稍迟的分支,是在东 南沿海地区流行的南戏,因其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 (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或“永嘉戏曲”。它经过长期发展,到元末趋向成 熟,后来演化为明清戏剧的主要形式——传奇。 元末明初南戏重要作品有高明的《琵琶记》和《荆 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 记》“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西游


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也和《水浒传》、《三国演义》相 似,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变才形成的。 《西游记》的故事源于唐僧玄奘只身赴天竺(今印度) 取经的史实。玄奘归国后,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写成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取经途中的艰险和异域风情。而玄 奘另两名弟子慧立、彦悰所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中,对取经事迹作了夸张的描绘,并插入一些带神话色彩的 故事 ,此后,随着取经故事在社会中广泛流传,其虚构成分 也日渐增多,并成为民间文艺的重要题材。 比较完整的小说《西游记》,至迟在元末明初已经出现。
汤显祖相关创作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清远道 人、茧翁,江西临川人。他出身书香人家,早年即有文名, 由于不肯趋附权贵,直到三十四岁才中进士,次年任南京太 常博士。万历十九年(1591);因上疏抨击执政大臣,被贬为 雷州半岛的徐闻县去做典史。万历二十一年(1593)他又被调 任浙江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终于怀着满腔悲愤, 弃官归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就是这一年完成的。从 此直到去世的十八年间,他过着以读书著作为主的乡居生活。 他的《紫箫记》传奇作于早年,后经修改,更名为《紫钗 记》。《紫钗记》、《牡丹亭》,连同晚年创作的剧本《邯 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他的诗文作品解放后汇编为《汤显祖诗文集》。
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 干宝,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遂搜求异闻,撰《搜神 记》。《搜神记》的内容异常丰富,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记载神仙术士及法术变化之事,集中在卷一至卷三;第 二记载神灵感应之事,集中在卷四及卷五,其中有些故事如 丁姑神之祠等乃是民间传说,有些人神恋故事如著名的杜兰 香故事,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寄托着人民的情绪和愿望;第 三是妖祥卜梦之事,集中在六至十卷;第四是物怪变化及灵 奇之物;第五为鬼事及还魂故事,其中记载紫玉、卢充的故 事曲折而优美;第六是精怪之事,数量极多,在这部分故事 中记有一些与妖魅作斗争的故事,颇有意义;第七是报应故 事;第八类是神话和其他怪异传说。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一)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出现了志人小说 和志怪小说。先秦的所谓“小说”,首出于《庄子》,原意 是指无关大道宏旨,亦不可用于经世的“琐屑之言”。这样 的观念,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汉人以小说为丛 残小语,而且从是否有益于教化的角度来确认小说的功能和 价值。班固《汉书· 艺文志》将小说列于诸子之末,说: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 也。”魏晋南北朝人的小说观念,大致同于汉代。他们将小 说视作是史家的附属,并以史家实录的原则和文学家的教化 原则来规范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