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2018年12月考试《西方经济学》离线作业考核试题(第二组答案)
2018年秋季《西方经济学》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西方经济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需求规律答: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的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生产函数答: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3.需求价格弹性答: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4.边际效用答: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5.财政政策答:财政政策(FiscalPolicy)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财政部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
答:答: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
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假定每个商品都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那么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就是说,其斜率一定为负。
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即当某种商品为中性物品或令人讨厌的物品时,无差异曲线才表现为水平的或者垂直的,甚至是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
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
西方经济学(本)网考练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网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3.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4.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B)A人们的偏好和爱好B产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相关产品的价格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6.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7.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C)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8.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B)A.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C.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D.是一回事9.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10.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A)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C.需求量的减少D.价格下降11.在同一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D)A.需求的变动B.收入的变动C.偏好的改变D.需求量的变动12.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C)A.因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B.因供给曲线发生了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D.因社会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13.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14.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B)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15.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C)A.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B.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C.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D.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16.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C)A.供给增加B.供给减少C.供给量增加D.供给量减少17.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D.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18.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B)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19.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D)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20.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B)A.政府规定个人购买粮食的数量B.粮食价格上升C.粮食价格下降D.粮食交易量增加21.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C)A.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B.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D.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22.均衡价格随着(D)A.供给和需求的增加而上升B.供给和需求的减少而上升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23.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C)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2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A)A. 4/3B. 4/5C. 2/5D. 5/22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A)A.大于4B.小于4C.等于4D.小于或等于426.需求的变动引起(A)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27.供给的变动引起(B)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28.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全面)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全面)一、试题类型:A型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2.对经济学家来讲,非理性意味着()A.人们无意识的伤害自己B.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CD3 A.B.C.D.4 A.a B.a C.b D.b 5() A C6X而获得一单位Y.7ABCD8.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______。
()A.10元B.5元C.15元D.7.5元9.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C.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D.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10.在斯威齐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C.左右两边弹性一样大D.以上都不对11.当洛伦兹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B.等于无穷大C.等于一D.无法确定12.在基本消费为正数的线形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等于零13.在以下三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1B.边际消费倾向为0.434.(11分)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Q-6Q+30Q+40,设产品价格为66。
试求:(1)利润极大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新的价格为30,在新的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为多少?(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停止生产。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2、B3、B4、D5、C6、B7、B8、B9、C10、A11、C12、A13、C14、B15、B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26、机会成本——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
西方经作业2答案 - 三 四

西方经作业2答案 - 三四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
A. 错误16.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B. 正确满分:2 分2. 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
A. 错误9.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曲线和A 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B. 正确满分:2 分3.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A. 错误F 2.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B. 正确满分:2 分4.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
A. 错误B. 正确3.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满分:2 分5. 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A. 错误F 7.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B. 正确满分:2 分6.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
A. 错误B. 正确F 21.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满分:2 分7.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
A. 错误B. 正确F 19.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
满分:2 分8.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A. 错误F 12.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B. 正确满分:2 分9. 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A. 错误B. 正确13.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2018年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2(最新)_共10页

形考任务 2(第六章至第九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1 道,共 20 分),选择题( 15 道,共20 分),判断题(15 道,共20 分),计算题(3 道,共 10 分),问答题(3 道,共30 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查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 *20%一、填空题(21 道,共20 分)1.会计成本与时机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2.短期边沿成本是短期内每增添一单位产量所增添的成本。
3.短期边沿成本曲线与短期均匀成本曲线订交于短期均匀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入相抵点;短期边沿成本曲线与均匀可变为本曲线订交于均匀可变为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4 在长久边沿成本曲线与长久均匀成本曲线订交以前,长久边沿成本小于长久均匀成本;而在订交以后,长久边沿成本大于长久均匀成本。
5.在经济剖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沿利润 MR = 边沿成本 MC 。
6.依据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异,能够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种类。
7.在完整竞争市场上,均匀利润等于边沿利润;而在其余市场上,一般是均匀收益大于边沿利润。
8.垄断公司是价钱的决定者,它依据自己规定的价钱销售产品,而不像完整竞争公司那样是价钱的接受者,依据既定的市场价钱销售产品。
9.在垄断市场上,公司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异竞争。
10.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博弈论来研究寡头行为。
11.在完整竞争市场上,公司对生产因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因素的边沿利润。
12 .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示劳动的需求量与薪资成反方向改动。
13.因为资本而提升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
14.经济租是指生产因素的所有者所获取的实质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获取的收入,则超出的这部分收入(生产者节余)。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上篇: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一、简释下列基本概念:1.稀缺2.自由物品3.经济物品 3.机会成本4.生产可能性边界5.自给经济6.计划经济7.市场经济8.混合经济9.微观经济学 10.宏观经济学 11.实证分析 12.规范分析 13.存量 14.流量 15.局部均衡 16.一般均衡 17.理性人 18.内生变量 19.外生变量。
二、单选题:1.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6. 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7.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市场经济B.个体行为C.总体经济活动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8.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计划经济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C.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D.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9.实证经济学( )。
2018年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2018年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A. 亚当·斯密B. 卡尔·马克思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答案:A2. 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政府的干预B. 市场自由C. 社会主义公有制D. 共产主义答案:B3. 西方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决定了什么?A. 商品价格B. 政府政策C. 生产力水平D. 资本积累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答案: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最终会达到整体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效果。
他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市场的自发性调整和均衡。
2. 简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答案: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不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的经济增长。
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干预来调节经济活动,以实现就业和稳定的目标。
该理论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迷时增加支出,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复苏。
三、论述题1. 简要论述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答案:市场经济是基于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的经济体制,主张市场自由、竞争和私有产权。
经济决策由市场主体自主作出,政府的干预相对较少。
计划经济则是由中央政府或计划机构统一安排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政府对生产、分配等方面进行全面计划和指导。
2. 请评述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市场经济的优点包括资源配置有效、激励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个人自由选择等。
市场经济的缺点包括市场失灵、贫富差距扩大、资源不均衡、环境破坏等。
这些缺点需要政府的适度干预和监管来解决。
以上为2018年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的简要内容。
天津大学《西方经济学》在线作业二100分答案

《西方经济学》在线作业二-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40道试题,共100分)1. 关于投资乘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投资乘数k的大小与边际储蓄倾向(1-b)和边际消费倾向(b)有关B. 投资乘数与边际储蓄倾向呈正比,与边际消费倾向呈反比C.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就越大D. 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就越小正确答案:B2. 关于国民收入的变动对货币总需求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国民收入增加,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减小,货币总需求减小B. 国民收入增加,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减小,货币总需求增加C. 国民收入增加,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货币总需求增加D. 国民收入增加,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减小,货币总需求增加正确答案:C3. 直接依据纳税人的所得额或收益额征收的税是()A. 所得税B. 财产税C. 货物税或流转税D. 以上说法均可正确答案:A4.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是()A. 收入法B. 生产法C. 支出法D. 以上各项正确答案:D5.IS曲线左移而LM曲线右移,对一般均衡的影响是()A. 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B. 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减少C. 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下降,国民收入不变D. 以上均有可能正确答案:D6.关于再贴现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窗口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称为贴现贷款,其利率即为贴现率或再贴现率B. 当经济膨胀时,宜提高再贴现率C. 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会取得更多的贷款D. 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D7. 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如果省略企业留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B. NNP—间接税=国民收入NIC. NI -净税收NT^人可支配收入PDID. 以上各项均成立正确答案:D8. 关于平均消费倾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一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称为平均消费倾向B. 平均消费倾向可表示为APC=C/YC. 当APC=1时,表示全部收入用于消费D. 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D9. 关于公开市场业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B. 当中央银行认为金融市场资金短缺、需要扩大货币供应量时应卖出债券C. 当中央银行认为金融市场资金过剩,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应买进债券D. 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A10. 在三部门经济模型中,总需求AD等于()A. 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 +政府转移支付GTB. 消费支出C+税收T+政府支出GC. 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 +政府税收TD. 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 +政府购买G 正确答案:D11. 在三部门经济模型中,消费支出C等于()A. 自主消费a +边际消费倾向MPC<国民收入NIB. 自主消费a +边际消费倾向MPC<个人收入PIC. 自主消费a +边际消费倾向MPC<个人可支配收入PDID. 自主消费a +边际储蓄倾向MPS<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正确答案:C12. 在三个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最终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和三个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居民户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Y的构成有()A. 消费CB. 储蓄SC. 政府净税收TD. 以上各项正确答案:D13. 依据商品或劳务买卖中的流转额或增值额课征的一种税是( )A. 所得税B. 财产税C. 货物税或流转税D. 以上说法均可正确答案:C14. 在三部门经济的循环流量模型中,流出厂商的货币流量是( )A. 生产要素流量B. 要素报酬流量C. 商品劳务流量D. 厂商收益流量正确答案:B15. 在三部门经济的循环流量模型中,流入居民户的货币流量是( )A. 生产要素流量B. 要素报酬流量C. 商品劳务流量D. 厂商收益流量正确答案:B16. 当经济运行中出现通货膨胀时,应实行( )A. 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购买B. 减少税收和增加政府购买C. 增加税收和增加政府购买D. 减少税收和减少政府购买正确答案:A17. 在四部门经济中,总供给AS等于()A. 消费C+投资I +政府转移支付GTB. 政府购买G+投资I +出口XC. 消费C+政府转移支付GT+净出口XD. Y = C + S +T +M 正确答案:D18.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右移,对一般均衡的影响是()A. 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B. 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不变,国民收入增加C. 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D. 以上均有可能正确答案:D19.IS 曲线右移,是因为( )A. 投资需求曲线左移B. 投资需求曲线右移C.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D. 货币市场利率下降正确答案:B20. 关于储蓄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所有影响储蓄行为的因素中,收入水平是决定性因素B. 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也会随之增加C. 储蓄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D. 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D21. 关于总需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总需求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支付在商品上的总量B. 总需求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支付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总量C. 总需求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支付在劳务上的总量D. 总需求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支付在进口商品上的总量正确答案:B22. 关于货币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根据既定经济发展目标,通过中央银行运用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政策B.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C. 货币政策主要工具有:即改变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再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D. 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D23. 关于总供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总供给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总量B. 总供给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劳务总量C. 总供给是指一国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D. 总供给是指一国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出口商品总量正确答案:C24. 关于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和企业存货两部分B.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商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住宅投资C. 投资支出也包括对国外生产的投资品的购买D. 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D25. 关于货币市场均衡利率的变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货币供给增加,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下降B. 货币供给减少,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下降C. 国民收入增加,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上升D .国民收入减少,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下降正确答案:B26. 一持久性公债券面额为100 元,债券固定利息按每年10%支付,当市场利息率为5%时,一债券投机者买入,持有期一年后,在市场利息率为8%时卖出, 该债券投机者的资产净损益是( )A. 125 —200 + 10=—65 (元)B. 200 —125 + 10=85 (元)C. 125 —200=—75 (元)D. 200 —125=75 (元)正确答案:A27. 对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课征的一种税是( )A. 所得税B. 财产税C. 货物税或流转税D. 以上说法均可正确答案:B28. 在四部门经济中,边际消费倾向MPC等于()A. △ C/△ NIB. △ C/△ PIC. △ C/△ PDID. △ C/△ GNP正确答案:C29. 设某国MPS=1/3MPC 贝U MPC等于()A. 0.75B. 0.80C. 0.25D. 0.20正确答案:A30. L M曲线右移,是因为()A. 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大B. 货币的预防需求增大C.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增大D.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增大正确答案:C31. 在LM曲线的左上方,L与M的关系是()A. L<MB. L>MC丄=MD. 以上情况均可发生正确答案:A32. 关于货币的交易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B.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导致的一种需求C. 当工人每月领到工资后,会把它变成定期存款,这部分货币需求就构成货币的交易需求D. 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受其他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正确答案:C33. 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B.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C.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劳务的价值D.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的价值正确答案:A34. 关于国民收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国民收入等于全部总产品价值减去中间产品价值B. 国民收入是企业或生产者对原料或半成品加工后新增加的价值C. 国民收入是一年内本国为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而向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全部收入的总和D. 国民收入是经济存量正确答案:C35. 在LM曲线的左上方和IS曲线的右上方,L与M的关系是()A. L V MB. L > MC丄=MD.以上情况均可发生正确答案:A36. 关于货币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货币需求,可分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B. 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同收入成正比C. 利率越高,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越大D.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正确答案:D37. 在LM曲线的右下方,L与M的关系是()A. L<MB. L>MC丄=MD.以上情况均可发生正确答案:B38. 在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三部门经济中,从总需求角度看,国民收入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B. 从总供给角度看,包括消费C、储蓄S、税收TC. 税收是指总税收未减去政府转移支付的纳税额D.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应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C+I+G=C+S+T正确答案:C39. 关于财政支出中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残救助、社会救济等支出,是()A. 安全和防务支出B. 文教科技卫生支出C. 社会福利支出D. 公债利息支出正确答案:C40. 在三部门经济中,自主消费a为3000亿元,4MPS=MP,C政府税收T= 1100亿元,政府购买G= 60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Gt= 500亿元,投资总额1=800亿元,则当年国民收入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组:
一、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 什么是均衡价格?作图说明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及均衡数量的影响。
答:
均衡价格是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共同决定的市场价格,当供求两种力量在市场上通过竞争达到平衡时,此时的市场价格就是均衡价格,此时的销售量叫均衡数量。
如图1中P0,Q0所示。
当需求和供给发生变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也随之发生变动,这种变动可用供求定理予以说明:
供求定理是说明供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影响的理论,其内容是(1)当需求水平变动而供给不变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随需求同方向变动。
如图2,当需求增加时,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也增加,当需求减少时,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也减小。
(2)当供给水平变动而需求不变时,均衡价格将会随供给反方向变动,而均衡数量将会随供给同方向变动。
如图3,当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当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发生变动时,则应对变动的总效应加以综合分析。
2. 简述等产量线的特征
答:等产量曲线有无数条,其中每一条代表一个产量值,并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