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与假性近视、散瞳验光与缩瞳验光等概念的理解
儿童假性近视的鉴别

儿童假性近视的鉴别
儿童眼球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眼球前后径(即眼轴)变长(超过正常的24毫米),致使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而不能形成清晰物像,是为近视眼。
假性近视则是指眼球大小、长度没有改变,由于不重视用眼卫生,过度调节,使睫状肌处于持续收缩状态(即调节痉挛),晶状体持续地凸起不能复原,因而屈光力极大地增强,致使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焦点也是落在视网膜之前,而看不清远处物体。
因此,假性近视是属于功能性改变。
它没有器质性变化,只要设法缓解调节痉挛,假性近视就不存在了。
鉴别真假近视,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云雾法:先让患者戴一个度数较高的凸透镜,最好用300度的老花镜,使患者看不清楚,尤如处于云雾之中,持续20~30分钟,目的是缓解睫状肌的紧张作用。
2.散瞳法:用睫状肌麻醉剂,如1%阿托品或2%后马托品溶液点眼,以麻醉睫状肌而除去调节紧张。
用上述方法试验之前,应先查明远视力,如果孩子的视力较试验前有进步或恢复正常,例如试前双眼视力为0.5,试验后为1.0,则可诊断为假性近视。
儿童得了假性近视怎么办?除了要注意和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支持疗法与刺激疗法进行矫治。
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远眺法:即每用眼一段时间后,尽量往远处看,望绿色树木更好。
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2.云雾法:每日戴+2.00+
3.00的凸透镜(即200度至300度的老花镜)一次,每次戴镜望远15~30分钟,连续10次为一个疗程,可反复进行几个疗程。
3.眼保健操:每天用眼一段时间后即可做一次儿童眼保健操,以达到使眼睛充分得到休息,松弛调节,消除眼睛疲劳的作用。
近视和散光配镜必须知道的几个误区

近视和散光配镜必须知道的几个误区作者并不是医生,也不是验光师,只是结合自身经历说明配眼镜时必须了解的几个误区。
(1)300度及以下是假性近视,充分休息可以恢复。
400度及以上是真性近视,无法恢复。
以上说法是八零后初中语文教材上的。
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散瞳前度数300度及以下,所有度数都为假性近视,可以通过充分休息来恢复,散瞳后度数为0;散瞳前度数为400度及以上,则所有度数为真性近视,无法恢复,散瞳后度数和散瞳前度数相等。
我还在大学时曾经拿来反驳同学的观点,一度让我认为400度及以上就不用散瞳了,但最后却发现和医生的说法不一致。
总结了医生的说法:1.散瞳前度数=真性近视度数+假性近视度数2.散瞳后度数=真性近视度数3.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同时存在称为混合性近视,这是一般人的状态。
如果青少年散瞳前度数在300度及以下,一般来说真性近视度数接近0。
如果散瞳前度数在400度及以上,则真性近视度数大于0。
4.真性近视度数是无法降低的。
5.假性近视度数长期存在时会部分转换为真性近视度数。
6.通过较长时间不近距离用眼,可以降低假性近视度数。
散瞳可以将假性近视度数降低到基本为0。
7.假性近视度数最大值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青少年的假性近视度数可能达到200度以上。
(2)只有25岁以下的青少年才需要散瞳验光。
很多人担心散瞳眼药水对眼睛产生副作用,心理上拒绝散瞳。
是否需要散瞳,医生会结合成本收益分析进行判断。
如果没有青光眼等眼底疾病,眼压正常,一年两三次散瞳,不会有问题。
有医生说明如果没有相关眼底疾病,一个月散瞳一次也没有问题。
有问题时你还在医院,医生自然会处理。
眼镜店一般都不会有执业医师,无法使用需要处方权的散瞳眼药水。
而以前去医院挂号无法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或者现场挂号,交费也比较麻烦,所以虽然散瞳验光的费用一般不超过100元,但是很多人怕麻烦,也不愿意去散瞳。
有医生说明“儿童要给最持久的散瞳(11岁以下),青年(25岁以下吧)都要给一些散瞳,30,40岁以上就不需要了”,也有医生说明“近期有长时间近距离工作,高强度阅读和用眼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考虑会有调节干扰存在的,需要做散瞳验光”。
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的区别

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的区别近视有两种,即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相对于真性近视而言的,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从症状上看,假性近视也是看远模糊,看近清楚,但散瞳验光检查时却没有相应的屈光度改变。
假性近视看远处不清楚是因为人们常常不正确的用眼,使眼睛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晶状体也随的地方于变厚的状态。
这样平行光线进入眼内,通过变厚的晶状体屈折后,核心落到了视网膜前面,看远处的东西自然就不清楚了。
真假性近视的区别主要在于:一、可否自然恢复视力。
咱们知道真性近视是器质性的改变,近视患者的眼球已经成了近视眼,无法自然恢复视力。
而假性近视由于人的眼球尚未变长,此时只要能够适本地休息和医治,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可以恢复正常视力的。
这也是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的主要区别。
二、假性近视阶段不及时纠正和医治,时间长了会发展成真性近视。
3、症状不同。
宁波眼科医院专家介绍说,假性近视的主要症状表现是:眯眼、频繁眨眼、揉眼、歪头、皱眉、扳眼、斜眼、看电视常往前凑、看远模糊、常出过失、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头疼。
而真性近视则是视物有双影、眼胀痛、头痛、恶心、外斜视,严重者还有眼底改变、眼球突出等症状。
如何辨别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呢?若是怀疑有假性近视,可以到医院做眼睛检查。
散瞳后对睫状肌麻痹后进行验光,若是没有近视、远视和散光屈光度的改变,视力也有明显进步或恢复到正常,说明有假性近视存在。
因为若是是真性近视,患者眼球轴已经变长,那么散瞳、麻痹睫状肌后必然存在有相应的近视屈光度改变,散瞳后视力也不会提高。
近视眼的初期症状:一、远视力较差。
与正常视力者比较,近视眼患者远视力较差。
二、近视眼的AC/A值较高,而且会随着屈光度的加深而增大。
3、常常感觉眼睛疲劳:有些中小学生往往看书时间一长,笔迹就会重叠串行,抬头再看眼前的物体,有若即若离、浮动不稳的感觉。
还有些人在望远久后或望近久后,会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现象。
以上都是由眼疲劳所致,致使眼睛睫状肌调节失灵,也是近视眼的初期症状。
医学知识之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介绍:
散瞳验光的实质是放松由于眼肌长时间的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疲劳,从而得到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
散瞳验光正常值:
16岁以下,初次配镜的儿童必须散瞳后验光配镜。
因为他们很可
能存在假性近视,(即由于长时间近距离学习造成的眼肌紧张,但经过
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如果散瞳后验光,则会使度
数更加准确。
散瞳验光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在验光时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
变凸,屈光力增加,导致近视度数加深。
验光度数的误差就会很大。
需要检查人群:初次配眼镜者。
散瞳验光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青光眼病人,禁忌散瞳验光,否则会诱发青光眼急
性发作。
检查前禁忌:涂到眼外皮肤上的眼膏要擦试干净。
检查时要求:散瞳期间应避免强光刺激。
散瞳验光检查过程:
每隔5分钟1次,每次1滴点双眼,4次后,隔半小时,验光,第二天(瞳孔回缩)配镜。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大百科

真性近视真性近视指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后检查仍存在的近视,与假性近视有本质的区别。
什么是真性近视近视,通俗一点说,是眼睛看近清楚,而看远不清楚的种状态,即只能看近,不能看远。
儿童和青少真性近视年正在学校学习,读书、写字等近工作的时间较长,看近处物体,眼睛要使用调节功能,也就是眼睛里的睫状肌要收缩,长时间的近工作或不正当的过度使用眼睛,如看小说,打电子游戏机、看电视等可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处于痉挛状态,看远时本应松弛,这时也就松弛不了,一直看近状态,若眼底没发生病理改变的,称假性近视,也称调节性近视;若眼底发生病理改变,称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可分为:调节性真性近视、轴性真性近视、屈光指数性真性近视、曲率性真性近视等多种。
真性近视的临床特点真性近视临床主要特点为:①近视程度多为中、高度近视,发生、发展时间较长,并且患者眼球外观不同程度的外凸。
②真性近视很难自我调整恢复。
真性近视的病因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
是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
真性近视的产生原因至今依然不是十分明确,公认的看法是近视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具体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外因就主要是环境因素:这多见于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引发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
而引起近视眼的内因则包括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遗传素质是指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遗传近视的患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所以遗传是引发近视眼的一个因素。
而发育因素也是可以导致人们患近视眼的,因为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引发近视眼。
眼科专家提醒:由于高度近视眼的并发症较多,且能严重影响视功能,建议高度近视患者定期到专科医院检查眼底、眼压等,以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区别真假近视

是无法通过休息眼部而让晶状体恢复正常的,所以真性近视
作者简介:
周彩雯,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眼科。
·175·
之前和滴之后要对小孔镜下裸眼视力进行测试,如果视力没
有变化则为真性近视,若视力出现增加的情况则为假性近
视;如果通过验光来检查,出现近视屈光度为真性近视,没有
出现近视屈光度则为假性近视。
( 四) 云雾法
云雾法是一种快速但不太准确的检测方法,在特殊情况
近视的苦恼
二、 如何区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 一) 本质不同
真性近视在治疗方面就较为困难,花销较大,预后效果也不
如果通过散瞳检影验光后发现近视度数降低,则说明患者的
太理想,甚至很多情况都会复发,所以对于真性、假性近视一
情况为真性近视或者真假性近视结合。
定要学会如何区别,以做出正确的治疗方式。 文章是一些如
何区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方法。
( 三) 睫状肌麻痹法
对于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来说,其本质是不同的。
( 二) 散瞳检影验光
鉴别青少年或者儿童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可以使
视。 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是有一定区别的,其本质不同,治
用散瞳检影验光的方法。 假性近视一般是患者长时间不健
疗方式也不一样,而且两者之间有一定转化可能,相对真性
康用眼而导致的,例如,长时间看电视剧、长时间玩游戏、长
下,可以利用云雾法进行快速检测,但是只可得出粗略的结
果。 其对比于其他的检测方法好处在于不用使用任何药物,
速度也是最为快速的一种。 具体方法:让待检查患者双眼佩
戴+3.0D 球面镜,观看远处的物品或者风景三分钟左右,然
假性近视是指在长期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患者的睫状肌
【视力常识】如何判断假性近视?该如何预防?

如何判断假性近视?该如何预防?当我们长时间观看近处物体时,需要通过增加晶状体的调节使成像清晰,导致睫状肌过度收缩,引起睫状肌痉挛,持久异常调节从而产生一种暂时性远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被称之为“假性近视”。
这种情况下,并未产生器质性的改变,因此与真正的近视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何判断是假性近视呢?答案:细观察,早检查!一旦发现孩子或是自己看远处不清楚、比较吃力,开始眯眼睛或是歪头看东西,就要注意了。
这类视力异常信号都在提醒你,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追悔莫及!判断是否是假性近视,最好是进行散瞳验光、测量眼轴等方式来明确。
若散瞳前验光存在一定的近视度数,但散瞳验光后度数消失,或者度数较散瞳前明显下降,则说明存在眼睫状肌过度调节引起的假性近视。
但是,若散瞳前后度数的变化不是很大,这个时候就要引起重视,真性近视已经产生。
别让假性近视耽误了近视矫正由于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近视”这件事一时间难以接受,再加上一开始就抵触带孩子到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往往会被某些商家抓住假性近视这个特点,标榜自己能治愈近视来吸引家长。
中招的父母不仅仅耽误了孩子的检查,更耽误了近视的诊断和矫正。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医院通过初步的验光,怀疑孩子是假性近视,建议家长给孩子进行散瞳验光。
不少家长误认为散瞳会伤害眼睛,拒绝这样做,结果假性近视未得到及时调节,被拖成了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已经成真,该怎么办?当假性近视因为各种原因,已经演变成了近视度数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
最需要做的是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延缓近视进展。
【1】调整日常用眼习惯室内学习或玩耍时,注意三个要点:20 - 20 - 20 法则:近距离用眼 20 分钟时,看远 20 英尺(≈ 6 米)距离20 秒,使眼睛得到休息,睫状肌得到放松。
1 - 1 - 1 法则:读书和写字时,手指离笔尖 1 寸左右(≈ 3.3 厘米)距离,避免离得太近挡住书写范围,眼睛距离书本 1 尺左右(≈ 33 厘米)距离,胸离桌沿 1 拳左右距离。
验光内容的名词解释

验光内容的名词解释眼睛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之一,而验光作为评估和纠正视力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眼睛的健康和视力的保护至关重要。
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验光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名词和概念常常让人感到困惑。
本文将对验光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验光术语和相关信息。
1. 视力 (Visual acuity)视力是我们在特定条件下,能在视野中识别出细小目标的能力。
常见的描述视力的方式是使用20/20、6/6或0.1等数字。
当我们说一个人拥有20/20视力时,意味着在20英尺(或6米)的距离上,他能看见普通人可以看见的东西。
而6/6和0.1则表示同样的意思,只是使用不同的度量体系。
2. 屈光度 (Diopters)屈光度是描述眼睛对光线的聚焦能力的单位。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自己近视有多少度或远视有多少度,这些度数其实就是屈光度。
正值表示远视,负值表示近视。
屈光度的度数越高,眼球的屈光系统越强,焦点越远;而度数越低,眼球的屈光系统越弱,焦点越近。
3. 散光 (Astigmatism)散光是眼球的角膜或晶状体呈现非规则曲率引起的视力问题。
它使得我们看物体时出现模糊、扭曲或重影的情况。
散光与近视或远视不同,它是由眼球形状的不规则性导致的。
散光可以通过配戴适合的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纠正。
4. 眼轴长度 (Axial length)眼轴长度是指从角膜前表面到视网膜的最后一个点的距离。
眼轴长度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近视或远视。
举例来说,眼轴过长会导致近视,而眼轴过短则会导致远视。
了解眼轴长度有助于医生确定并纠正眼球的屈光状态。
5. 矫正视力 (Corrected vision)矫正视力是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后所获得的视力。
如果一个人拥有20/40的未矫正视力,但在戴上适当的矫正眼镜后可以达到20/20视力,那么他的矫正视力就是20/20。
矫正视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物体,实现良好的观察和生活。
6. 屈光参考 (Refraction)屈光参考是为了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而进行的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近视与假性近视、散瞳验光与缩瞳验光等概念的理解很多眼部问题的所在都是由晶状体引起的,医师们对状体既爱又恨,因为通过它的形状变化会引起屈光度数改变,实现变焦,而且速度极快。
但是对它的变化规律又难以提摸,从而易引发各种问题。
近视首先,共同讨论一下最基本的概念一一什么是近视?依据书本上的定义,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无穷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
那么什么是“调节放松的状态下”是看远处时调节放松,还是可以用药物使调节放松?对应的两个结果就是小瞳验光结果和散瞳验光结果。
例:9岁儿童小瞳验光结采是A:-100D.使用阿托品散瞳验光结果是B+0.50D.缩瞳验光结果是C:050D请问他的屈光状态是近视还是远視答:上述的变化其实是晶状体受药效改变而引起的散瞳验光结果的度数是远视,并不代表患儿是远视眼因为只要没用阿托品,存在一定的调节张力,会使屈光状态往近视方向变化,成为近视的屈光状态这里切入两个概念一自然生理状态和非自然生理状态。
举例说明,非自然生理状态,如使用阿托品散瞳,睫状肌被完全麻痹,瞳孔放大,这种状态是自然状态的吗?显然不是,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这种现象,除非是其他眼病的影响。
自然生理状态是在不用药物,可以长期存在的稳定的生理状态,比如小瞳验光时眼的屈光状态和缩瞳验光时眼的屈光状态都是自然生理状态,而散瞳验光时眼的屈光状态是非自然的生理状态。
近视的状态应该是自然生理状态下的,所以小瞳验光结果和缩瞳验光结果都是自然的、可长期保持的。
假性近视,通俗地讲就是可放松的调节紧张。
睫状肌痉挛是可以放松的,自然产生的假象也可以随之消失是不是使用阿托品之后度数可以降低的近视就是假性近视呢?善案庭定的,因因为阿托品可以放松张力性调节,而张力性调节在药效过后依旧会反弹,它在自然生理条件下是无法消除的。
所以在阿托品散瞳下降低的近视度数不全部是假性近视度数,而是需要去掉调节张力的度数。
所以可放松的调节紧张的判断标准是:0状肌环费土原药效消失的过程后减少的近视度数,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散+恢复小瞳的过程后减少的近视度数”,注意前后两次近视度数都是在自然生理状态下测试的,而不是在散镰状态下测试的。
调节紧张的原因可以分为器质性的,如能影响控制肌肉的神经传导系统的疾病,甚至视网膜炎、脑部肿瘤等另一个更常见的是功能性原因,如远视眼的调节动用过多视觉任务过重、视疲劳。
验配度数过高的近视眼镜,其实就变成了远视状态,调节动用过多,易形成调节紧张。
节紧张是晶状体张力的过度,近视是眼轴的变长,不是同概念。
眼轴的变长,即可以从远视状态变成正视,正视再变成近视,在这一过程中调节紧张一直可能出现,并不是近视时才出现的,而且远视状态下的调节紧张更多近视时反而变少。
所以近视不是由“假性近视”而来例:9岁儿童小瞳验光结果是A:1.00D,使用阿托品散瞳脸光结果是B+0.5OD.缩瞠验光鲒果是C:O.5①D,请问患儿有没有假性近视,度数是多少?答:本人的观点是,小瞳验光结果和缩瞳验光结果的差值才是假性近视,是可以放松的近视,是可以消失的近视。
近视眼患儿的配镜有小瞳验光结果、散瞳验光结果缩瞳验光结果,以缩瞳验光的度数作为配镜的参考最合理。
临床上,大部分10岁以上的近视眼患儿都采用院视方法放松调节结果和缩瞳验光结果差异不大时,直采用小瞳验光结果作为配镜处方的参考,但并不是“全部采用这种方法。
当然,能使用阿托品散瞳是最好的,但根据可操作性和散瞳带来的生活影响,个人觉得10岁以惠儿的止视,可以用综合输光雾视的方法放松调节,但在一些特殊情兄下还是需要散瞳的,如矫正视力不好、检度数和主觉验光度数差别大、眼位考虑、验光过程中度数变化大、NRAPRA数值异常、首次检查者(尤其是首次进行届光检查者),这些情况下可主观验光后先进行调节检直,在发现NRA/PRA异常后再安排睫状肌麻痹散瞳,可以荐使用环戊通快速散撞替代阿托品的效果。
医嘱,使用散端药剂需要有一定目的,不能为散缠而散瞳是否近视、远视都要散验光后再进行縮瞳验光呢?眼晴是由品状体、悬韧带和睫状肌组成调节器官。
睫状肌可以紧张,也可以放松,当看无穷远的时候,睫状肌是放松的,但不一定是最放松的状态。
通过主观验光的雾视过程,给睫状肌按摩按摩,让它尽量放松(小瞳验光若放松不了就使用散瞳药剂或睫状肌麻痹剂麻痹睫状肌时瘫成一滩的睫状肌是最放松的(散瞳验光)。
慢慢地就像是逐渐醒酒的过程,睫状肌所受到散瞳药剂的作用越来越小,直到最后药效全无,肌肉又恢复一定的张力,此状态下的验光就是缩瞳验光结果。
麻痹的睫状肌在药效减少的过程中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所有患儿药效减少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吗?答案是不一样由于外界的环境不同,有的戴眼镜,有的不戴镜,有的患有斜视等等,本文只分析不同屈光状态对药效减少过程的近视眼看远,调节是放松的,因为请节后视物更模糊而远视眼看远处不清晰,就会动用调节,调节后就能够清晰地看见远处的物体,所以远祝时不戴眼镜是存在调节刺激和反应的近视眼睡状肌麻痹的恢复过程没有受到调节刺激的影响,睫状肌的麻痹恢复是很正常的,药效过后,这时眼的状态就是很自然的状态,缩瞳后验光,反映的是放松的自然状态下的验光结果,因此缩瞳验光结果可以作为配镜处方最后的参考。
由于远视眼睫状肌麻痹的恢复过程没戴眼镜,这时就需要动用调节来达到清晰视物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不断受到调节刺激,睫状肌也会做出反应。
就像在醒酒的过程中人受到外界的刺激后,牌气会越来越激动,最终酒醒后,但因为受刺激发过脾气,肌肉反而比自然状态时更紧张。
所以远视眼的缩瞳验光结果往往出现远祝度数偏低的现象比实际的自然状态需要更多的调节张力。
远视眼的缩瞳验光结果的度数不够准确,此时的眼不是自然状态。
解决的办法是在眼还处于建状肌麻痹的状态时就佩二副远视片,佩戴以后看远处时可以不用调节,睫状肌麻痹的恢复过程不受调节刺数的影响,恢复后的睫状肌就处于自然的放松状态。
所以,远视眼散睡后不进行缩验光,而是在散睡验光后就进行配镜。
至少中、高度远视散瞳后是可以直接配镜的,而低度远视可选择缩瞳后配镜。
散瞳验光后该配多少度?如果我们采用散瞳验光度数配镜,这叫对散睡验光处方的全矫配镜,这时由于睫状肌逐新侠复一定的张力,晶状体屈光力逐渐增大,药效过后,戴上眼镜后其实是近视的效果,相当于近视欠矫,矫正视力当然不好。
对调节性内斜视的病人采取这样的配镜原则,其实就是睫状肌球病后佩戴眼镜处于近视欠矫不会引起过多的调节性内斜视。
需要指出一点,在这种配镜原則下,配镜后矫正视力并不是最佳视力,视力会稍差一点,往往达不到10视光师基本上都明白全矫、欠矫、过矫的概念,即按数字的大小或相等来定义,也就是是度数刚好、度数不足度数过多。
仔细想想,这三个概念是配镜处方相对于验光处方来定义的,没有参考点就没有全矫、欠矫和过矫的概如散验光度数是+7000,配镜度数为+7.00D,这个配镜处方对于散瞳验光处方而言就是全矫。
等阿托品药效过后进行缩瞳验光,验光处方度数为+6.00D,这时相较散瞳后的配镜处方+700D而言,称为对缩瞳验光处方的过矫。
如散瞳验光度数是-700D,配镜度数为-7.00D,这个配镜处方对于散瞳验光处方而言就是全矫。
等阿托品药姆效过后进行缩瞳验光,验光处方度数为-750D,这时相较散瞳后的配镜处方-700D而言,称为对缩瞳验光处方的欠矫。
所以同一副眼镜,同一个配镜处方,可能是散瞳验光架异处方的全矫,也可能是对缩撞验光处方的过娇或欠矫例A:配镜处方+300D相对于验光处方+4.0OD,是欠矫B:配镜处方300D 相对于验光处方-400D,是欠矫但A:由于调节的关系,虽然是远视欠矫,但远、视旱x后力一般都很好。
B:近视欠矫,远视力一般会下降,近视力好Sno可见远视的欠矫和近视的欠矫的含义和结果都不同如果把远视度数、平光、近视度数画在同一条轴线如下所示你会发现,远税的欠矫和近视的过质是同一个方向而远视的过矫和近视的欠矫是同一个方向,网一个方向意味若配镜的效果相同,如远视的过矫和近祝的欠矫都会引起远视力下降该如何保证散瞳验光后配镜,在睫状肌麻痹恢复后,有了一定调节张力的情况下达到视力最佳呢?有一种常用的办法,在散瞳验光处方的基础上减去一定的调节张力量,二股是+100+1500。
但是这个数值不能保证睫状肌麻痹恢复后达到视力最佳,因为每个人的调节张力量不同,提供的只是可能的度数,要通过散瞳验光和小瞳验光的差值来选择度数,或根据远视的度数来选择。
因为这个度数是估计的,并不准确,但误差不大,在能够接受的范围,所以远视眼可以在散睡验光处方的基础上减去+1.00-+1.50D,作为配镜处方。
上述方法较简单,但是临床个体具有复杂性,该减去多少调节张力量需要个性化,可以参考患儿弱视程度、散瞳检影度数和小瞳检影度数、儿童年龄、眼位。
经验可能存在误差,可以在缩瞳后进行必要的评估,判断处方是否合适而进行修正,评估的指标示包括:瞳孔恢复后远、近矮正视力,戴镜的远、近眼位,弱视的疗效,双眼视觉功能相关的检查结果,佩戴者对度数接受度和主观感受。
如谭估不合适,需要再次调整镜片度数。
所以,散瞳验光直接配镜后的一个月,非常有必要对患儿戴镜情况再次随访检查还有一种参考方法,远视眼散唑验光后按照散瞳验光处方进行配镜,并立即佩戴,等3-4周阿托品药效消失后再次缩瞳验光,此时的验光结果更符合自然放松状态,相较会更准确,也可以按上文的评估指标进行评估,判断配镜处方是否合适。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配两副眼镜,其中第一副镜片的佩戴时间可能很短。
这种方法是否可行,需要按照上文的评估指标来验证,如果有可能将散瞳验光处方直接配镜的方法和这种需要两次配镜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更有说服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内斜视等一些特殊的情况,临床常用的方法是散瞳后,按照散验光结果全矫配镜,戴镜3-6月,即使远矫正视力下降也要坚持佩戴,期间可以使用阿托品散撞来帮助孩子适应除了调节刺般和反应会影响缩碰睫状肌麻痹的恢复过程,如果近视眼在散撞后缩瞳的这段时间内过多、过强地正距离用眼,或存在双眼眼位异常的情况,也会影响缩瞳验光的结果。
综上所述,欠矫、全矫和过矫必须有个参考对象,这是相对于验光处方而言的,远视欠矫和近视欠矫的意义不同,按照规范说法,如配镜处方是对小瞳验光处方的远视过矫,配镜处方+1.000是对小瞳验光处方-0.500的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
近视眼缩瞳验光结果可以作为配镜处方最后的参考远眼可以在验光处方的基磁上减去+100-+150D,作为配镜处方,中、高度远校数后可以直接配镜,任度远夜可送择缩瞳后配镜。
直接配镜的度数选择为状痹验光处方+估计的生理调节张力量,为了评估估计的生理调节张力量是否合适,需要在睫状肌这剂药效完全消失后复查,复查的必须项目有验光和眼位检查,及视功能和后续的弱视恢复情况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