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量问题)

合集下载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指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或者化学反应的产物。

1. 摩尔计算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 = m/M其中,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量,m代表物质的质量,M代表物质的摩尔质量。

例如,当已知反应物的质量为m1,摩尔质量为M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为a1、a2时,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量n2: n2 = n1 * a2/a1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计算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

以化学反应A + B → C + D为例,已知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可以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计算生成物C和D的摩尔数量n3和n4。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关系:a1A + a2B → a3C + a4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3 = n1 * a3/a1n4 = n2 * a4/a23. 反应物的过量与限量在实际的化学反应中,往往会有某一种反应物存在过量或限量的情况。

过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多的物质,它的数量不会对反应的摩尔数量产生影响;限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少的物质,决定了反应的摩尔数量。

假设在化学反应A + B → C中,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反应物A与B的化学计量比为a1:a2,已知反应物B为限量反应物。

则反应完全进行时,根据摩尔计算可得: n3 = n1 * a3/a1n4 = n2 * a4/a2其中,a3和a4表示反应物A和B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n3和n4分别表示生成物C和D的理论摩尔数量。

化学方程式配平和过量多步反应计算专题

化学方程式配平和过量多步反应计算专题

化学方程式配平和过量多步反应计算专题化学方程式配平和过量多步反应计算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原子个数相等) 3.电荷守恒(适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1、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逆向配平例 1 Zn + HNO 3 Zn(NO 3 ) 2 + NH 4 NO 3 + H 2 O 分析:该反应中 HNO 3 部分被还原,其系数应为变与不变之和。

对于这类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宜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着手,先确定 Zn和 NH 4 NO 3 的系数。

确定了 Zn 和 NH 4 NO 3 的系数分别为 4 和 1 之后,再用观察法配平Zn(NO 3 ) 2 、HNO 3 、H 2 O 的系数依次为 4、10、3。

练习 I 2 + KOH KI + KIO 3 + H 2 O 2、归中反应必须从反应物配起练习 FeCl 3 + Fe FeCl 2 3、多元素同时发生氧化还原的反应化合价加和整体配平练习 Cu 2 S + HNO 3 Cu(NO 3 ) 2 +NO +H 2 SO 4 + H 2 O 4、缺项配平缺项物质原则是:① 一般作为反应物是介质:酸、碱、水,不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② 若果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反应,作为生成物则为水。

③ 缺什么,补什么。

1/ 19先看元素种类,若无所缺元素,则化合价升降后看原子个数的差例 2:配平:解析:显然,左边少 H、O,应有水。

稀 HNO 3 被还原为 NO,此式合理。

As 2 S 3 + HNO 3 + H 2 O H 3 AsO 4 + H 2 SO 4 + NO As 2 S 3 和 HNO 3 标准物,可以用化合价升降一次配平。

3As 2 S 3 +28HNO 3 +4H 2 O = 6H 3 AsO 4 +9H 2 SO 4 +28NO 练习 5、离子方程式的配平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方程式左右两边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

第21讲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第21讲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第十九讲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要点】一、理论依据及常见题型化学方程式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和什么是生成物,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进行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会得出错误结果。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找: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1.解题格式要规范,运算要准确(1)设未知量(如:设***的质量为x)(2)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3)求出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将已知量、未知量对准相关物质的化学式。

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严格要求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目的是培养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

2.正确处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由于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比,所以一定要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溶液,则应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这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最基础的题型,要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微观上和质量上的关系。

专题10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10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10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2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3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题型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2.基本依据(1)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注意: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及反应生成的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始终是一个定值。

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实际上是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切勿漏乘化学计量数。

例:2H2 + O22H2O 中、H2 O2 H2O的质量比=(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典例1】★★☆☆☆在反应2Mg+O22MgO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A.48:32:80B.24:32:40C.24:32:64D.24:32:80[答案]:A[解析]:2Mg + O22MgO48 32 80【典例2】★★★☆☆以铁燃烧为例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在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_________[答案]:21:8:29[解析]: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2 = Fe3O4168 64 232在此反应中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68:64:232=21:8:29。

2 已知化学反应2A=2B+C,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17gA完全反应时,生成B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答案]:9g[解析]:在化学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34-32)÷2=18,可以得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及反应生成的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始终是一个定值推出每17份质量的A参与反应有9份质量的B生成。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典型例题】类型一、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例1实验室将30 g含MnO2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90.0 mL 12 mol·L-1浓盐酸共热,计算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Cl2多少升?【思路点拨】在做题时应该认识到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时浓盐酸是过量的,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应选择二氧化锰的量作为标准。

【答案】5.8L。

【解析】n(HCl)=0.09L×12mol·L-1=1.08mol举一反三:【高清课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ID:388491#例题1】【变式1】将6.5g Zn放入足量盐酸中,Zn完全反应。

计算:(1)6.5 g Zn的物质的量;(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答案】(1)6.5 g Zn的物质的量为0.1mol;(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0.2mol;(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2.24L。

【解析】(1)6.5 g Zn的物质的量为;由题意知HCl过量类型二、两量差列比例解计算题例2将5.29gNaCl和NaBr的混合物溶于水后通入足量的Cl2使之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到残渣质量4.40g。

计算原混合物中NaCl、NaBr的质量。

【思路点拨】该题只给出了处理前后混合物的质量,且质量变化了,找出质量变化的原因,利用差量法解题。

【答案】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3. 23g,原混合物中NaBr的质量为2.06g。

【解析】由于NaCl不参与反应,故引起固体物质质量减少的原因是NaBr转化为NaCl 设原混合物中NaBr的质量为m(NaBr)解得:m(NaBr)=2.06 g。

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5.29-2.06g=3. 23g。

【总结升华】当某一反应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且同一条件下反应方程式前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相等时,反应前后的总体积存在差量;当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为固体、部分为气体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总质量在反应前后存在差量。

有关过量计算举例

有关过量计算举例

有关过量计算举例(1)直接计算法。

当两种反应物的量都已给出时,可把某一种反应物A的量当作已知量,另一种反应物B的量当作未知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B的量(设为b),若b>给出量,则A过量,B不足,应根据B的量进行计算;反之,若b<给出量,A不足,应根据A的量进行计算。

(2)交叉相乘法。

先写出化学方程式,在两种反应物化学式的下方写上该物质的关系量,在关系量的下方写上该物质的已知量,然后交叉相乘,比较乘积的大小,乘积大者,表明此物质过量。

(3)比例法。

写出化学方程式,在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写出关系量,在关系量的下面列出题中给出的反应物的已知量,将反应物的关系量相比和已知量相比,比较两个比值的大小,比值小者,分母所示反应物过量;比值大时,分子所示的反应物过量。

例1,8molH2与6mol O2充分反应,求生成水的量。

解:设恰好跟8molH2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x2H2+O2=2H2O21 28mol6mol2×6mol>8mol×1所以O2过量,H2代入计算2H2+O2=2H2O2 28mol n(H2O)解得n(H2O)= 8mol则m(H2O)=8mol×18g.mol-1=104g答:生成水的质量是104g。

二、已知两反应物各自的量,但两反应物之间可以发生多个反应,求生成物的种类和量解题方法:①写出两物质发生的所有方程。

②用已知两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同方程的计量数比值相比,判断发生情况,若只发生一个反应,按第一种过量计算的方法计算;若发生两个反应则可以用通式的方法计算。

例2,向300 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条件下蒸发所得溶液,得到了白色固体。

问:(1)CO2的通入量不同,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

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2)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CO2气体时,得到了11.9g白色固体。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及解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及解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要点与例题精析【知识要点】一、理论依据及常见题型化学方程式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和什么是生成物,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进行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会得出错误结果。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找: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1.解题格式要规范,运算要准确(1)设未知量(如:设***的质量为x)(2)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3)求出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将已知量、未知量对准相关物质的化学式。

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严格要求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目的是培养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

2.正确处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由于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比,所以一定要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溶液,则应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化学方程式过量问题

化学方程式过量问题

化学方程式过量问题
化学方程式中的过量问题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某种或某几种反应物的摩尔量超过了所需的量,导致有剩余物质没有参与反应,或者使反应无法完全进行。

解决过量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确定化学方程式:首先需要确定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化学反应的平衡情况。

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正确的方程式才能进行后续计算。

2. 计算所需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摩尔比例,计算出每种反应物的理论摩尔量。

理论摩尔量是实现完全反应所需的最小摩尔量。

3. 比较实际量和理论量:将实际使用的反应物量与理论量进行比较。

如果实际量小于理论量,则称为反应物不足;如果实际量大于理论量,则称为反应物过量。

4. 处理反应物不足:如果反应物不足,可以通过增加反应物的量,或者选择适当的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另外,可以考虑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来提高反应的效率。

5. 处理反应物过量:如果某种反应物过量,可以通过计算剩余物质的摩尔量,进一步了解剩余物质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剩余物质的处理,如蒸馏、沉淀、溶解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物可能会以多种形式存在,例如气体、溶液或固体。

在计算过量问题时,需要将不同形式的反应物转换为摩尔量进行比较和计算。

此外,为了更准确地估计反应物的用量,可以进行反应物的测量和实验室试验,以确定实际所需的反应物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H:1 O:16
若将1g氢气和10g氧气混合在一密闭的容器中 使之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多少? (思考:你代入的应是氢气的质量还是氧气的质量)
从中你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涉及某些物质过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某些反应物在反应后有剩余,我们说这些物 质在反应中过量,因为它们没有都参加反应, 因此计算时,不能用此物质进行求算。
三、有关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1.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 物,代入的都是纯物质的质量.如果遇到不纯 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物质 的质量. 2.不纯物质和纯物质质量间的换算.
纯物质的质量 = 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质量分数)
有一种含水的过氧化氢样品10g, 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完全 分解得到3.2g氧气,试求样品 中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将a g硫在足量的b g氧气中充分 燃烧,生成的SO2的质量是?
(a+b)g 2a g 2b g
提高题: C:12
O:16
某同学把3g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
4g
பைடு நூலகம்
13g
8g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 5.5g 11g
11g
(1)从以量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 三 次恰
好完全反应。
(2)第 一 次实验碳有剩余,剩余 1.5 g。 (3)第 二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5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