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近10年针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近10年针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研究进展主题词更年期症候群/针灸疗法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
祖国医学称之为”绝经前后诸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就收集的近10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选穴规律1.1 体穴马氏[1]以肾俞、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配穴取内关、神门、太冲、百会、膻中,证属阴虚者加肝俞、太溪、大赫;阳虚者加脾俞、关元。
张氏[2]以神门、三阴交、百会为必取之穴,肾阴虚者加肾俞、太溪;肾阳虚者加命门、神阙。
雷氏[3]则取Ⅰ组中极、子宫;Ⅱ组气海、膻中、期门,两组穴轮流使用。
再对症取穴,腹胀纳差加建里、内关;面部烘热多汗加合谷、复溜;睡眠差加印堂、神庭、本神。
姜氏[4]主要选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肝肾阴虚配太溪、三阴交;肝郁气滞配太冲;心脾两虚配神门、三阴交。
慕氏[5]以”流注八穴”为主,取列缺、后溪、内关、天枢、公孙、照海,月经不调加血海、三阴交;情绪不安者加太冲、神门;胸闷痰多加行间、丰隆;出汗加合谷、复溜。
李氏[6]以3组穴位交替使用:针刺取①腰俞、曲骨、然谷、不容、行间;②悬枢、中极、水泉、承满;③百会、三阴交、照海、归来。
灸穴取①关元、石门、下脘、交信、期门;②神庭、气海、中脘、梁门;③腰阳关、命门、涌泉、足三里、关元。
每日各取一组穴位治疗。
王氏[7]选①关元、肾俞;②肝俞、太冲;③心俞、气海;④中极、太溪;⑤三阴交、足三里,5组穴位轮流选用。
李氏[8]取水沟、内关、三阴交、太冲、神门为主穴。
脾肾阳虚者酌加肾俞、命门。
还有人报道以大钟配太溪[9],或太溪配神门[10],或独取神阙[11]、命门[12]等穴来治疗。
1.2 耳穴朱氏[13]以肝、肾、内分泌、内生殖器、交感为主穴,以心、胃、大肠、神门、皮质下、脾、三焦、耳背沟为辅穴。
石氏[14]取心、肝、肾、神门、内分泌、肝阳、卵巢、皮质下。
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是每个女性生命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通常发生在 45 岁至 55 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女性的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这些症状被统称为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不仅会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
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的治疗策略,为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潮热、出汗、失眠、焦虑、抑郁、心悸、头痛、头晕、关节疼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密切相关。
雌激素的减少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
二、中医对更年期综合症的认识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肾气虚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损,导致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阴肾阳是人体阴阳的根本。
在更年期,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阴,导致肝阳上亢,出现头晕、头痛、烦躁易怒等症状;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肾阳虚,出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浮肿等症状。
此外,心肾不交、肝郁气滞、血瘀等也是更年期综合症常见的中医病机。
三、西医对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西医治疗更年期综合症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
激素替代疗法是通过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来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然而,激素替代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女性,存在一些禁忌证,如患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等。
此外,激素替代疗法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乳房胀痛、阴道出血、恶心、呕吐等。
四、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方法1、中药治疗根据更年期综合症的不同病机,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如肾阴虚者,常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肾阳虚者,常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肝郁气滞者,常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心肾不交者,常用天王补心丹、交泰丸等。
针灸对于改善更年期症状有何作用

针灸对于改善更年期症状有何作用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伴随着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给女性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在应对更年期症状的方法中,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逐渐受到关注。
那么,针灸对于改善更年期症状究竟有何作用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现的症状。
常见的包括潮热、盗汗、失眠、焦虑、抑郁、情绪波动大、记忆力减退、关节疼痛、月经紊乱等等。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针灸改善更年期症状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调节内分泌系统。
更年期症状的出现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尤其是雌激素的减少。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从而影响激素的分泌和代谢,有助于维持体内激素的平衡,减轻因激素波动带来的不适。
其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
针灸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如血清素、多巴胺等,从而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心理状态。
其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在更年期,女性的免疫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针灸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应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其四,缓解血管舒缩症状。
潮热、盗汗是更年期常见的血管舒缩症状。
针灸能够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从而减轻潮热和盗汗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在临床实践中,许多研究也证实了针灸对于改善更年期症状的有效性。
例如,一项针对更年期潮热症状的研究发现,接受针灸治疗的女性潮热发作的频率和强度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另一项研究表明,针灸对于缓解更年期失眠、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针灸治疗更年期症状还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比于激素替代疗法等传统治疗方法,针灸不会引起激素相关的副作用,如增加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等。
更年期综合征的针灸治疗

患者 接 受 ,现 报道 如下 。
收 稿 日期 :2 0 1 4—1 2— 0 2
量 或多 或少 ; ( 2 ) 面部 阵发 性 潮 热 ,出 汗 、汗 出
后 周身 恶寒 ; ( 3 ) 时 常 头 痛 头晕 、心 悸 、抑 郁 、
节功 能失调 』 。
1 . 2 治疗方 法
针 灸 疗 法 :主 穴 为 关 元 、三 阴 交 、气 海 、脾
针灸 主穴 位为 关元 、三 阴交 、气海 、脾俞 、肝
俞 、肾俞 ,主 要分 布在 任脉 、脾经 、膀胱 经 等经脉 上 。三 阴交是 肝 肾脾三 经 的交 会 穴 ,且 为足 太 阴脾 经腧 穴 ,针 刺 可 调 理 三 脏 ,充盈 气 血 ,使 胞 宫 得 养 ,冲任 得充 ,阴 阳重 归平衡 。关 元穴 为元 阴元 阳 之气 闭藏 之 门户 ,是男 子藏 精 ,女子藏 血之 处 ,是 统摄 元气 之所 。灸 关元 能使命 门真火充 盛 ,小肠 吸 收功 能增 加 ,既补 气 又补血 ,主 诸虚百 损 。气海 穴
前腹 泻 治 疗 原 则 为 :补 液 ,微 生 态 ,肠 粘 膜 保 护
剂 ,及 适 当使 用抗 生素 。磷 酸铝 凝胶 是 一种 中性 缓
冲剂 ,其 主要 成分 是磷 酸铝 凝胶 。磷 酸铝 凝 胶是 一
散 为双 八 面 晶体 ,患儿 口服 蒙脱 石后 常堆 积于 咽喉
部 ,不 易 咽下 ,容 易 出现拒食 、恶心 、呕 吐等 。我
化 ,又 能 吸附 胃肠 内 的酸性 物质 或 毒素 ,由于其 分
医疗装备 2 0 1 5第 2期
感染学组 儿童腹泻病诊 断治疗 原则 的专 家共识 [ J ].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症40例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症40例目的探究针刺治疗更年期綜合征的疗效。
方法收集近几年来我院就诊的女性患者40例,年龄均在45—57岁之间,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
所有患者给予针刺治疗,治疗2-3个疗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27例,显著好转11例,好转2例,半年后随访15例均未复发。
结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同时注意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治疗,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更年期;综合症;针刺疗法更年期又称绝经期或绝经过渡期。
绝经期: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
一般始于40岁以后,历时短则1——2年,长至10余年。
妇女一生中最后一次月经称为绝经。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称为围绝经期。
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成熟及排卵,因而常出现无排卵性“月经”;此期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
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和烦躁、失眠等。
治疗:一般治疗(1)围更年期精神神经症状因神经类型不稳定或精神状态不健全而加剧,应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选用适量镇静药以助睡眠,如睡前服用艾司唑仑2.5mg,谷维素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口服20mg,每日3次。
老年妇女应坚持身体锻炼,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蛋白质及含钙丰富食物,预防骨质疏松。
(2)性激素治疗。
有适应症且无禁忌症时可选用。
如无禁忌症,主要药物为雌激素,可辅以孕激素。
单用雌激素治疗仅适用于子宫已切除者,单用孕激素适用于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剂量和用药方案应个体化,以最小剂量且有效为佳。
现将近几年临床用针灸治疗女性患者40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40例均为门诊病人。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2]《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3]制定中医病名诊断、证类诊断及西医诊断标准。
将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女性患者,年龄在45——57岁,符合更年期综合症诊断标准,排除心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器质性疾病者纳入本研究范围,40例患者中,45岁以下5例、46——55岁30例,56以上5例;病程在3个月以上4例,3——12个月25例,12个月以上5例,已停经6例。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研究

针 灸临 床杂 0 年第 鲞箜3 志2O 7 期
・4 ・ 5
综
述
针 灸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 的机理研 究※
马晓苋1戴 , 明2施 , 征 赵粹 英 ,
(. 1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 上海 203 ; . 00
摘 要: 近十年来,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研 究取得 一定进展。本文从调节 内分泌 系统、 神经 系 统及免疫系统, 调节 自由基代谢及抗衰老, 调节血脂, 抗骨质疏松 等方面对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 理研究进行综述 , 并对今后研究 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 更年 期综 合征 ; 灸疗 法 ; 理研 究 针 机
中图分类号 :263 R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 7920 )3 04 — 3 1 5 07 (070 — 05 0 0
素释放激素 (nH ) G R 系统影 响的机制 , 发现 电针后 去卵巢 大 鼠 下丘脑 Ql R H神经元数 目明显增 多 , 型细 胞 比例 增加 , 维 棘 纤
示有效调整下丘脑—垂体一卵巢轴可能是该针法治疗更年期
综合征的重要 机制L。 3 J 赵宏等从分子水 平探讨 电针对 去卵 巢大 鼠下丘脑 促性 腺
2 调节神经系统
许多研究证实神经递质的变化与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密
切相关。针灸调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递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基金项目: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 设资助项 目(O" )上海 市教委 资 N ' ̄ ; I U 助项 目(03 ; 20)上海市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 目。
卵巢轴紊乱的机制之一Ll l。 0
含量降低,2T含量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 E、 示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在于对内分泌系统的整体调
中医调理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秘诀

中医调理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秘诀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是许多女性在生命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会面临的问题。
这个阶段通常伴随着一系列身心的变化,给女性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而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调理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提供了宝贵的秘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女性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一般发生在 45 岁至 55 岁之间,是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个生理变化阶段。
在这个时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卵巢功能衰退,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潮热、盗汗、失眠、情绪波动、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关节疼痛等。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中医认为,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与肾、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和生长发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亏虚,导致阴阳失衡。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在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肝气郁结,情绪不畅。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虚弱则气血不足,不能濡养身体。
因此,中医调理女性更年期综合症主要从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疏肝理气、健脾养血等方面入手。
在中医调理方法中,中药调理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肾阴虚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对于肾阳虚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逍遥散加减。
这些中药方剂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内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缓解更年期症状。
除了中药调理,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
在更年期,女性应多吃一些滋阴补肾、疏肝理气、健脾养血的食物。
例如,黑芝麻、黑豆、枸杞、山药、百合、莲子、大枣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此外,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针灸也是中医调理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平衡脏腑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太冲等。
针灸是否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状

针灸是否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状更年期对于许多女性来说,是一段充满挑战和不适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女性的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如潮热、盗汗、失眠、情绪波动等。
面对这些症状,人们往往寻求各种方法来缓解不适,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针灸到底是否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状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更年期症状产生的原因。
更年期的到来,主要是由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导致。
这种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到身体的多个系统,从而引发各种症状。
而针灸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以及神经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从临床实践来看,许多研究和案例表明,针灸对于改善更年期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对于更年期常见的潮热症状,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少血管的扩张和收缩,从而减轻潮热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一些女性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后,发现自己潮热的情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失眠也是更年期女性常见的困扰之一。
针灸能够刺激身体释放一些有助于睡眠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褪黑素,从而调整睡眠周期,提高睡眠质量。
经过针灸治疗,不少女性反映能够更容易入睡,睡眠也更加深沉,白天的精神状态也随之改善。
在情绪调节方面,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针灸可以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平衡,促进内啡肽等“快乐激素”的释放,从而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让女性在更年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心态。
此外,针灸对于缓解更年期女性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改善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有助于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针灸来解决所有的更年期问题。
针灸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它并非是一种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法。
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疗程,才能逐渐显现出效果。
而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针灸的反应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效果也会存在个体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针灸缓解
有资料显示,约87.5%的女性在更年期内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述症状,同时她们大多还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医学上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虽然众多女性为更年期所苦,但很多人并不知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目前国内外较常采用性激素治疗,如雌激素替代疗法。
但雌激素的应用必须有实际需要和指征,长期应用还需要监测肝肾功能。
另外,临床上更年期女性的某些神经精神症状,实际上与雌激素无关。
“事实上,中医学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针灸。
中医学称这类病症为‘绝经前后诸证',认为其发病多因肾气虚衰而致。
”
早在1996年11月,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会议上,就曾提出并公布了64种针灸适应症,其中抑郁、失眠、头痛以及女子月经方面的疾病,都明确列入其中。
“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整体或局部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
早在《黄帝内经》里,就对人体生长发育有一个很经典的描述:女性从7岁开始,以每7年为一个阶段,生理上会发生某些飞跃性的变化。
年龄约到“七七”时,女性“任脉虚,太冲
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通俗地说,就是雌激素水平下降,慢慢开始绝经,出现很多衰老的迹象,这些都是更年期的“征兆”。
“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都证明,针灸可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和自主神经功能,发挥机体的自我调节作用而产生治疗效应,其作用途径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多靶点。
”王琴玉进一步补充说,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辨证施治”。
比如有些女性偏阴虚体质,到了更年期易出现肝阳上亢、心血亏损等证,临床除表现月经紊乱外,常伴随有头晕目眩、心烦易怒、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而有的女性素体阳虚,肾阳失于温煦,则常致脾阳不足、痰气郁结之证,临床可伴随有脘腹胀满、纳少便溏、嗳气吞酸、乏力等症状,因此治疗时采用的穴位和针刺方法也是不同的,真正做到“看人下药”。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应用的穴位有很多,常用的有百会、印堂、通里、神门,气海、关元、三阴交、太溪等。
一般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
此外,针灸医师通常还会给患者酌情配合其他疗法,如耳穴压丸法、艾灸法、拔罐法、穴位注射等方法,一般1-2周就可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