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上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测试卷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上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测试卷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上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如下图中漫画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A.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德国法西斯集团妄图吞并世界D.经济危机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向外转嫁危机2.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法国——攻占巴士底狱C.奥匈帝国——萨拉热窝事件D.美国——来克星顿的枪声3.如图局面出现后导致的结果是()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B.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一战爆发4.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

属于同盟国的是()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俄国、意大利 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5.1918年11月,德奥战败投降,一战结束,一战的重要转折点是()A.萨拉热窝事件B.斯大林格勒战役C.凡尔登战役D.珍珠港事件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A.资产阶级革命B.民族解放战争C.帝国主义掠夺战争D.反法西斯战争7.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就能将它引爆。

”下列选项与这里的“火星”相符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B.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D.凡尔登战役8.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主要原因是()A.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B.奥匈帝国和德国借机发动战争C.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D.英法制止俄国扩张9.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一战开始的标志是()A.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B.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C.德国对塞尔维亚宣战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10.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厮杀的双方使用冲锋枪、坦克、毒气、飞机、潜水艇,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这样场景最早出现在()A.拿破仑对外战争B.克里米亚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1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两大军事集团的疯狂厮杀,战争场面异常惨烈,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的作战双方是()A.俄国与奥匈帝国 B.法国与德国 C.英国与法国 D.法国与意大利12.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习题(含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习题(含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哪个国家的战败投降结束()A.英国B.日本C.德国D.意大利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了争夺“阳光下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3.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A.奥匈帝国和英国B.德国和法国C.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4.“一战”中,双方死伤70多万人,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的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马恩河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战役5.读图,指出三国同盟包括()A.①②⑧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6.学习了萨拉热窝事件(见图)以后,四位同学发出如下感概,请你判断出正确的一项()A.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有一战B.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和一战的爆发无关C.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应成全世界青年的榜样D.突发事件可能给人类和平造成巨大威胁7.恩格斯早在19世纪后期预言:“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法国大革命C.美国内战D.美国独立战争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波斯尼亚军事演习B.萨拉热窝事件C.凡尔登战役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9.如图反映的世界形势是()A.英国殖民扩张B.拿破仑对外战争C.美国南北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10.今年5月29日,两个100年前在凡尔登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的元首共同缅怀双方牺牲的战士(如图),这两个国家应该是()A.英国和法国B.法国和俄国 C.俄国和德国 D.德国和法国11.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17岁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夫妇,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一、选择题1.恐怖活动或突发事件有可能导致战争的爆发,下列哪一事件能论证这个观点()A.马航客机失联B.萨拉热窝事件C.戊戌变法D.五月流血周2.下图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欧洲局势。

其中,德意奥组成的军事集团被称为()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华沙条约组织D.轴心国3.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为维护民族利益制造了有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但是我们对他的行为却持否定的态度,原因在于:()A.没能挽救民族危机B.是被压迫民族获取解放的方式C.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属于恐怖主义行为D.与国家的外交政策不能保持一致4.19世纪末,德国声称:我们过去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

为与邻国争夺“曝光下的地盘”,德国缔造的军事集团是()A.三国协约B.法兰西同盟C.三国同盟D.反法西斯同盟5.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回顾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B.非正义的掠夺战争C.民族独立战争D.自卫战争6.“博物馆的外墙保留了历史的原貌,满目疮痍,墙面脱落,还留有弹孔……,然而,这里陈列的却是该地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物件。

”上述材料中的“博物馆”位于()A.来克星顿B.巴黎C.萨拉热窝D.凡尔登7.此役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

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之称。

此役发生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经济大危机期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科索沃战争中8.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对抗集团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D.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9.2014年,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推出“一战百年纪念游”活动,以铭记历史,反思教训。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该同盟是( )A.三国协约B.英法同盟C.三国同盟D.德意同盟2.漫画可以用夸张的形象表达历史内涵。

下面漫画表达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3.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

这个突发事件指的是( )塞尔维亚作为一个政治因素,必须从巴尔干抹掉。

----奧匈帝国皇帝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德国皇帝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 ,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

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A.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D.促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5.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为重新分制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燦。

”这时的欧洲“火药桶”具体指( )A.巴尔干半岛B.伊比利亚半岛C.小亚细亚半岛D.亚平宁半岛7.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B.三国同盟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三国协约的形成8.“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测验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测验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测验第一部分:简答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哪一年开始的?答: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

2. 请简述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包括政治冲突、军备竞赛、帝国主义扩张、民族主义崛起以及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紧张局势等。

其中,最引发争议与紧张的事件是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即奥匈帝国王储被刺杀。

3. 哪些国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央同盟国?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央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保加利亚王国。

4. 哪些国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包括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以及日本帝国等。

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著名的战役是哪个?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著名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该战役发生于1916年,是法国和德国之间的一场激烈战斗。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A. 萨拉热窝事件B. 法兰茨·费迪南被刺杀C. 日本袭击珍珠港D. 布尔战争爆发答:A. 萨拉热窝事件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最初保持了什么样的中立立场?A. 支持德意志帝国B. 支持协约国C. 中立不参与D. 支持中央同盟国答:C. 中立不参与3. 以下哪个战役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A. 马恩河战役B. 索姆河战役C. 因斯布鲁克战役D. 弗朗茨·约瑟夫堡战役答:A. 马恩河战役4. 《凡尔赛条约》是在哪里签订的?A. 伦敦B. 巴黎C. 柏林D. 华盛顿答:B. 巴黎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哪个国家失去了领土和殖民地?A. 德意志帝国B.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C. 俄罗斯帝国D. 奥匈帝国答:A. 德意志帝国第三部分:论述题请用100-200字简要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哪个国家的战败投降结束( )A. 英国B. 日本C. 德国D. 意大利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了争夺“阳光下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A. 美国B. 意大利C. 英国D. 俄国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 )A. 奥匈帝国和英国B. 德国和法国C. 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4. “一战”中,双方死伤70多万人,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A. 凡尔登战役B. 马恩河战役C. 索姆河战役D. 日德兰战役5. 读图,指出三国同盟包括( )A. ①②⑧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6. 学习了萨拉热窝事件(见图)以后,四位同学发出如下感概,请你判断出正确的一项( )A. 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有一战B.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和一战的爆发无关C. 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应成全世界青年的榜样D. 突发事件可能给人类和平造成巨大威胁7. 恩格斯早在19世纪后期预言:“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法国大革命C. 美国内战D.美国独立战争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 波斯尼亚军事演习B. 萨拉热窝事件C. 凡尔登战役D.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9. 如图反映的世界形势是( )A. 英国殖民扩张B. 拿破仑对外战争C. 美国南北战争D. 第一次世界大战10. 今年5月29日,两个100年前在凡尔登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的元首共同缅怀双方牺牲的战士(如图),这两个国家应该是( )A. 英国和法国B. 法国和俄国C.俄国和德国 D. 德国和法国11.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17岁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夫妇,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初三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试题

初三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试题

初三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试题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A.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矛盾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C.德奥结成军事同盟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帝国主义争霸世界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子目帝国主义争霸世界中的内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居第二位,而他们的海外殖民地面积分别是第五、四位。

而号称‘世界工场’的英国却退居第三位,法国则居第四位。

”可知,这种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成为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故选B。

ACD选项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后的影响。

【考点】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帝国主义争霸世界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概况、影响。

2.一战前夕,围绕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A.英、美B.英、德C.法、德D.英、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帝国主义争霸世界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子目帝国主义争霸世界中的内容:“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以及教材插图——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

可知,一战前夕,围绕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英国和德国,故选B。

【考点】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帝国主义争霸世界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概况、影响。

3.下面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B.开始于1914年7月底,结束于1917年11月C.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加快了战争结束的步伐D.是一场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战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实的识记。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堂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堂练习(有答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奥、意同盟国和英、法、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而爆发的一次世界性大战。

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持续时间长达4年零3个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能力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首先,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其次,大战也造成了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这三个欧洲的老大帝国崩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同时,在旧帝国的版图上出现了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匈牙利共和国等资产阶级共和国。

英国和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它们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削弱。

相反美国却在战争中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除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外,还爆发了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以及欧美国家的许多政治罢工。

从此,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并日益发展壮大。

第四,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考频分析】本知识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所占比重较大,考查的省份较多。

考查的题型看,选择题、判断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各种题型都有。

考查内容看,考查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大,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战争的评价等内容。

考查的层次看,从识记到理解到运用都有涉及。

【经典题目】1. 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得到“阳光下的地盘”,20世纪初,德国采取了A.同英法结盟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C.建立法西斯政权D.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以判断德国为了争夺殖民地,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A.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矛盾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C.德奥结成军事同盟
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3.一战前夕,围绕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A.英、美
B.英、德
C.法、德
D.英、法
4.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库”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理位置②民族关系
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
A.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下面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
B.开始于1914年7月底,结束于1917年11月
C.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加快了战争结束的步伐
D.是一场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战争
6.下列有关美国参战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争夺世界霸权
C.援助协约国集团
D.时机已到,坐收渔人之利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B.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的崩溃
C.协约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D.同盟国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面材料
德国和奥匈为了加强同俄国和法国的对抗,1879年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矛盾加剧,参加了这一军事集团,20世纪初,英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英国协调了它同俄、法之间的关系,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回答:
①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他们分别以哪国为主?
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大搞什么活动?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三、问答题
9.试从战争的起因、作战目标、酝酿的过程,分析一战的性质。

10.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②谈一谈你有何感想?
答案:1.B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的工业产量位次居世界第一、二位,而他们的海外殖民地面积分别是第五、四位,这种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成为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

2.D 因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B 见课本德国外交大臣的那句话以及下面的阅读材料。

4.C 参见本资料学科综合题4 5.B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18年11月 6.A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可否定选择能
力。

题干的题眼是“原因”,经分析可知“维护世界和平”是不正确是原因。

7.C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战争,总体上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因此C项的叙述不是导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8.①德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②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德国、英国。

③军备竞赛。

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起的,大战是在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之间进行的,因此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10. ①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②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类似的答案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