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生产中的防静电技术应用分析
防静电的作用

防静电的作用
防静电技术是现代电子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在电子工业中,静电常常会给电子元器件带来损害,甚至造成损失。
因此,防静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以保证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和品质。
防静电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电子元器件:防静电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子元器件,防止它们受到静电的损害,保证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和品质。
2. 提高生产效率:采用防静电技术可以减少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和故障,从而减少维修和更换元器件的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保护工作人员:防静电技术可以保护工作人员免受静电的伤害,避免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
总之,防静电技术在电子工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保护电子元器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电子企业需要重视防静电技术的应用,积极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
- 1 -。
电子产品组装中的静电防护技术

电子产品组装中的静电防护技术在电子产品生产中,从元件的存放、贴装、焊接、清洗、测试直到包装,都有可能因静电放电造成对器件的损害,因此静电防护越来越重要。
1、电的产生1.1 接触摩擦起电例如两块密切接触的塑料分开可产生高达10KV以上的静电,几乎常见的非金属和金属之间接触分离都会产生静电,这是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原因之一。
1.2 剥离起电当相互密切结合的物体剥离时,双方会带上静电,常见:面膜与胶面分离。
1.3 断裂带电材料因机械断裂使带电粒子分开,断裂两半后的材料各带上了等量的导性电荷。
1.4 高速运动中的物体例如:贴片机贴片过程中因元器件的快速运动而产生静电,约在600V左右。
2、静电放电时电子工业的危害电子工业中,摩擦起电和人体带电常有发生,如果操作者不采取静电防护措施,人体静电可达1.5~3KV。
2.1 静电击穿与软击穿硬击穿:造成整个器件的失效和损坏;软击穿:造成器件中的局部损伤,降低了器件的技术性能,留下不易被发现的隐患,产品在使用中随时间软击穿发展为元器件的永久性失效。
易击穿的常为集成电路,特别是金属氧化膜导体(MOS)器件。
3、电子产品环境中的静电源3.1 人体静电人体活动及人与衣服,鞋等物体之间的摩擦、接触分离,人体便成为最主要的静电源之一。
人体静电是导致元件击穿,软击穿的主要原因。
人体电量在1KV以下时触摸地线无感觉,2KV不疼痛有感觉,2.5KV有针刺感,4.1KV以上会感觉疼痛,在光暗时,可见有微光。
3.2 其他静电源工作服、工作鞋、树脂、浸漆、塑料封装,周转器具、普通工作台、绝缘地面、高低温箱、生产设备(电烙铁、波峰焊、帖片机)。
4、静电防护在电子生产中,静电防护的基本思想是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的积聚,使之边产生边“泄放”,控制在一个安全范围之内。
4.1 静电防护方法4.1.1 对可能产生静电的部位接地处理,保证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小于10欧。
方法是:将静电防护材料如防静电桌垫、地垫、手腕静电环通过1兆欧的电阻连接到地线的导体上,确保对地泄放电流小于5MA,而设备外壳应直接接地。
电子产品制造中防静电技术指标要求

电子产品制造中防静电技术指标要求静电是电子产品制造中一个常见但危险的问题。
由于电子产品中许多元件和电路对静电非常敏感,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电子元件损坏甚至产品失效。
因此,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传播。
这就需要严格的防静电技术指标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1.防静电材料要求在电子产品制造中,许多材料都可能产生静电,如塑料、纤维、橡胶等。
因此,所有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材料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防静电性能。
这包括材料表面电阻、材料体积电阻、放电时间等指标要求。
通常,材料表面电阻应低于10^6欧姆,材料体积电阻应低于10^9欧姆,放电时间应低于0.3秒。
2.防静电设备要求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使用防静电设备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传播。
这包括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手套、防静电衣服等。
防静电地板的电阻应低于10^6欧姆,防静电工作台的电阻应低于10^7欧姆,防静电手套的电阻应低于10^9欧姆,防静电衣服的电阻应低于10^11欧姆。
除此之外,还需要安装静电消除器、静电监测仪器等设备。
3.防静电作业要求-人员需要穿戴防静电衣物,如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防静电帽等。
-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与电子产品直接接触的时间。
-人员在操作前应先进行静电放电,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人员在操作电子产品时应避免触摸金属部件,避免发生金属导电的静电放电。
4.静电环境监测要求在电子产品制造现场,应配备静电环境监测仪器,对静电的产生和传播进行监测和控制。
静电环境监测仪器可以监测静电场强度、电场分布、电势差等指标,并及时发出警报。
5.防静电培训要求所有参与电子产品制造的人员都需要接受相关的防静电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的危害、静电的防护措施、防静电设备的正确使用等。
总结起来,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防静电技术指标要求主要包括防静电材料、防静电设备、防静电作业和静电环境监测等方面。
防静电技术在电子产品生产中的应用

避或忽 视 ,归纳 起来有 以下几个原 因 : ( ) 用 的 1 采 电子元器件本身存 在静 电敏感结构 ; ( )当前 元器 2
21年5 01 月
电子工艺技术 Ee to isP o e sT c n lg lc rnc r c s e h oo y
11 8
防静 电技术在 电子产 品生产 中的应用
宋坤
( 天津市雅 迪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 0 4 ) 0 10
摘
要 :阐述 了防静 电技术及产 品在 电子产 品设 计和生产过程 中的应用 ,系统分析了静电对 电子产 品所造
成 的危 害 ;重点说明 了防静 电的三个基本要素 ,介 绍 了消除静 电的实 际有效方法 。对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的提 高 ,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介绍 了直流 自反馈 离子平衡技术和 防静 电接地 系统 实时监控技术在实践 中的
应用和实践 。 关键词 :防静 电;防静 电门禁 ;实 时接地监控 ;静 电消除
D c met oe A At l I:0 1 4 4 01 308 . ou n d: rce D 1D. 7 ( 10 .1 1 4 C i 3 2 】 0
在 电 子产 品的研 制及 生 产制 造过 程 中 ,随着 电 子 设备 整机 的小 型 化 、便 携式 、多 功 能 、数 字化 、 高 可靠 性 和高性 能等 方面 的需求 不断 提 高 ,对 元器 件 的小 型化 、集成 化 以及模 块 化 的要 求 也越来 越迫
fr r h oui s oi rv u lyadrl bi f lcrn rd c. loi rd c h pl ain f e - eb c C owadtes l o oeq at n ea i yo e t i pou t As tou etea pi t s lf d a kA t n t mp i i l t e oc n c o o s fe
电子产品防静电标准

电子产品防静电标准电子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都容易受到静电的影响,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防静电标准,以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电子产品防静电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首先,电子产品防静电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造成的损害。
静电在电子产品中可能引起电路短路、元器件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因此制定防静电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标准包括了在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措施、产品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防静电要求,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防静电注意事项等内容。
其次,电子产品防静电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措施,包括工作场所的静电防护、操作人员的防静电培训、生产设备的防静电处理等。
其次是产品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防静电要求,这包括了产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作业的防静电处理、运输过程中的防静电措施等。
最后是在使用过程中的防静电注意事项,这包括了产品的防静电设计、用户的防静电培训、产品的防静电保护等。
另外,电子产品防静电标准的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防静电标准,才能有效地降低静电对电子产品造成的影响,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生产企业和用户都应当重视并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以免因静电问题而引发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总的来说,电子产品防静电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的重要措施,其内容涵盖了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防静电要求,对于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用户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这些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共同维护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这些标准,以适应电子产品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论电子产品组装中的防静电防护

4 电 子产 品组装 中的 防静 电防护 .
4 1电子产 品组 装 中静 电防护 的 目的 .
静 电放 电效 应 还和 周 围 的环 境 有密 切 联 系 , 比如 环 境 的温度 ,空 气 的湿 度等 ,
静 电,尽管是不 明显的,而且一般情况 都对 其 产生 有 影 响 。在 一些 公共 场 所 ,如
器材 的要求 ,一般 需要满 足 两个 特 点 ,一 效 的达 到静 电防护 的 目的 ,可 以防 患于 未
对 于 静 电 的 防 护 , 最 好 的 方 法 就 是 个 是导 电性 ,另 一个 是 电阻 性 。为 了更 有
重 大 的 电子 事故 的发 生 ,多源 于 电子 产 品
电的 危 害相 当大 , 比如在 制 造一 些微 电子
感 ,更 加 难 以克 服 。 因此 ,对 电子元 器件 感 器 件根 本 很难 经 受 得住 静 电放 电效应 , 的 组装 过 程 中 的静 电进 行 防护 ,也变 得 尤
为重 要 。
在 电子 的组 装 过 程 中 , 静 电 的产 生 是很 难避 免 的 ,就 如 同物 体 的惯 性 一样 , 的静 电放 电效 应和 静 电聚 集现 象 。 当一 些 见 的就 是接 地 。在 电子产 品 的防 静 电系 统 中 ,一 般都 安 装有 安全 的接地 线 ,这 样 其
情 况 下 ,物 质是 不 带 电的 , 这样 ,我 们 生 活 的才 相 安 无事 ,而 当原 子 里面 的 电子 分 布 不平 衡 的 时候 ,物质 就 会对 外 表现 为 带 点, 也就 是 通常 所 说 的静 电。静 电是一 个 物 理 现 象 ,在没 有 接触 电路 时 ,没有 太 明
1 前 言 .
造成 损 坏 。静 电在各 个 方面 都 有危 害 , 再 有 一定 的局 限性 的 ,因 为有 些 必不 可少 的 如 ,线 路 板组 装 ,产 品组装 ,硬盘 组 装 , 常 用工 具 是要 保 留 的 。防护 静 电 的最 行之 有 效 的方 法就 是 安装 静 电控 制 设备 。该方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

工作台应配备防静电接地线,确保工作台与地面可靠连接。
工作台上应放置防静电垫,以便放置电子元件等物品。
工作台附近应避免放置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化纤衣物等。
人员防静电措施
穿着防静电工作服
佩戴防静电手环
避免接触静电敏感设备
定期检查防静电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PART 03
防静电工作区标识设置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应用场景
PART 04
电子制造行业
静电防护技术在电子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静电防护技术在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影响
静电防护技术在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发展趋势
制药行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静电防护技术可以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干扰
药品生产过程中,静电可能导致药品污染和失效
静电防护技术的重要性:静电防护技术操作是保障石油化工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其他行业
航空航天行业:飞机制造、航天器制造、卫星发射等环节
医药行业:药品生产、药品包装、药品储存等环节
电子行业:电子产品生产、组装、测试等环节
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开采、炼油、化工生产等环节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案例分析
PART 05
设备电源线必须使用防静电电源线,避免产生静电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避免产生静电
防静电工作区环境要求
工作人员着装: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
设备接地:确保所有设备接地良好
工作台面:使用防静电工作台或防静电垫
地面材料:使用防静电地板或防静电地垫
温度控制:20℃-25℃
保持环境湿度:40%-60%
电子厂如何做到防静电(经验之谈)

静电敏感器件的防静电1.摩擦起电序列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发生摩擦时,因为电子的转移会产生静电电荷。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这一过程称为摩擦起电。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物质摩擦起电的序列按如下顺序排列。
空气→人手→石棉→兔毛→玻璃→云母→人发一尼龙一羊毛→铅→丝绸→铝一纸→棉花一钢铁→木→琥珀→蜡→硬橡胶→镍/铜→黄铜/银→金/铂→硫磺→人造丝→聚酯→赛璐珞→奥纶→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二氧化硅→聚四氟乙烯以上任意两种物质发生摩擦后,位于较前的物质一般带正电,而位于较后的物质则带负电,即电子从位于前面的物质转移到位于后面的物质。
但这种排列不是绝对的,也不能确定产生电荷的数量。
起电的结果除厂取决于物质本身外,还与材料表面的清洁程度,环境条件,接触压力,光洁程度,表面大小,摩擦分离的速度等有关。
除了不同的物质间摩擦会产生静电外,摩擦起电也能在相同材料间发生。
例如当把两块密切接触的塑料(如聚乙烯袋)分开时,能产生很高的静电(可达有一万伏以上)。
2.典型的静电电压参考值3.典型的静电敏感器件典型的敏感器件和它们的静电破坏电压如表2所示:静电放电对器件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一些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天电子产品因静电损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达百万美元以上,一年约50亿美元。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CMOS器件制造厂产品出厂后头7个月因质量问题而退回器件中有28%与静电损害直接有关,占故障率之首位。
日本NEC公司一份报告(松冈,彻氏)关于集成电路(1C)损坏的原因统计如表3所示:4.人体模型和器件静电敏感电压试验电路人体是静电的载休和来源之一,静电通过汗层使人体带电,操作中人体放电造成器件静电损害,因此静心敏感器电/压的确定首先是以人体模型来考虑的。
一个研究报告指出:人体电容在50-250pf之间,其中80%在100pf以下,而人体电阻在0.1-100k之间,典型值在1K-5K之间,人体与器什相接触的方式不同,如两指捏住,手心抓住,脚与部牛或储存器什的容器相碰等等,接触电阻都会有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产品生产中的防静电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通过对静电研究历史的考察,阐述了静电产生的理论基础。
通过测量我
们周围的静电现象,积累数据,掌握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影响,找出控制干预措施。
最后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可以采用静电接地、离子中和、静电屏蔽、光辐射和
避免尖端放电。
消除电子产品静电等电气方法,采取可靠的静电保护措施,为电
子产品提供安全有效的保护。
关键词:静电;电子元器件;筛选;危害;防护措施
引言
静电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很久以前就开始研究静电了。
一般来说,它经
历了观察记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阶段。
1、静电的测量
(1)电荷量;静电的本质是残余电荷的存在,它是与静电现象本质有关的所有物理量。
在测量抗静电服装的性能时,测量服装的充电量。
物体的电荷可以用
法拉第-简和静电计以及静电电容来测量。
(2)静电电压;测量静电电压的仪器
通常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3)电阻和电阻率;检测材料的电阻和电阻率是
确定其抗静电性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测量,我们得到以下数据:对于一般元件,
射频器件的损坏电压为1-5V,磁共振头的损坏电压为5V,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
效应晶体管的损坏电压为100V,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损坏电压为100V,运算放
大器的损坏电压为190V,一般发光二极管的损坏电压为200V。
2、静电在电子元器件筛选中的危害及其特征
随着表面安装器件、MOS电路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技术的成熟,表面安
装器件对静电放电的灵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虽然静电放电本身不会对分立元
件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它也会对MOS器件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在这段时间内
会导致“软击穿”,从而给电子器件带来好处。
产品应用的可靠性和质量有着严重
的影响。
一家公司在过去两年里详细记录了静电损坏事故,最终统计结果见表1。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静电放电对元件的损伤概率是不同的。
其中,装配调试环
节静电放电损伤事故的概率最大。
因此,必须特别注意这两个环节。
电力的预防
和控制。
表1
2.1危害分析
所谓静电放电,是指带电物体周围的电场比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得多,
带电物体上的静电由于介质的电离而完全或部分消失的情况,静电放电的主要危
害是电子元件的参数明显降低或性能失效,出现故障现象。
其主要机理是电弧放
电和热二次击穿。
静电放电对电子元件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电荷的典型特征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当电子元件发生静电放电时,空气中带
相反电荷的粉尘会被其吸收,短路概率会显著增加。
其次,静电放电(ESD)可
能导致MOS器件和其他器件直接击穿,从而使它们丧失了正常的功能。
第三,
由于静电放电而损坏的电子元件往往需要修理或更换,这导致了工作成本的大幅
增加。
第四,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脉冲会影响数字电路的工作,造成各种电路误差。
第五,静电放电(ESD)容易导致静电敏感元件的质量损坏,最终导致元件
性能显著下降,这将对今后的正常使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2特征分析
(1)复杂特性;当相关人员对受损部件进行故障分析时,由于部件的结构精度,往往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手段。
同时,静电损伤的程度及其位置也很难确定。
从原因上讲,这种现象与常见的过电流、过电压击穿现象非常相似。
分析人员很
难在短时间内将其判断为静电损伤失效,这反映了静电失效分析的复杂性。
(2)随机特性;当电子元件接近或直接接触远高于静电放电敏感电压值的带电物体时,极易造成静电放电损伤。
同时,由于静电能在分离和接触等不同条件下产生,这
使得静电危害潜伏在电子元器件屏蔽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具有非常明显的随
机性特征。
(3)非可见性特征;在电子元器件的筛选过程中,经常需要人工操作。
一般来说,人体会因其作用产生1-2千伏的静电,但人体能感受到的静电电
压大约是2-3千伏。
也就是说,电子元件在筛选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放电是人体无
法感觉到的。
然而,电子元件会因此受到损坏,这反映出静电放电的不可见性。
(4)累积性与潜伏性;一般来说,静电放电对电子元件的损伤可分为两类:潜
在的缓慢失效和突然的完全失效。
潜慢故障是指当静电放电损伤发生时,电气参
数的退化不是很严重,但部件仍然存在质量隐患,在后续操作中会导致更严重的
参数退化。
突发完全故障是指部件的多个或单个电气参数的故障,如短路、断路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会逐渐累积成更严重的问题。
因此,静电放
电损伤具有累积和潜在的特点。
3、电子产品生产中的防静电技术应用措施分析
3.1离子中和技术的应用
这是为了中和电子产品部件的正负电荷。
离子风机可安装在电子产品生产区,对空气进行预电离,将含有正负离子的气流吹至静电电荷积聚区。
静电中和可以
根据均匀排斥和非均匀吸引的原理实现,从而消除电子产品生产区的静电现象。
同时,离子中和技术可与接地、屏蔽等技术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电位体系,为电
子产品生产创造防静电环境。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交流静电消除器和直流静电消
除器两种离子风机来调节和释放静电电压,电子产品表面和电路上的正负离子可
以达到中性状态。
3.2电子产品接地静电防护
可划定防静电安全工作区边界,悬挂警示标志,使示波器、电视远离工作台
中心工作区,与工作台平行,避免电磁场感应静电。
电子产品生产区防静电接地
线的敷设方法有两种:(1)接地线采用专用埋地地线,采用3 mm厚、25 mm
宽的铜皮或4-6 mm 2的铜芯软线实现人体和坐垫的防静电软接地,适用于对静电极为敏感的装配线和调试线的运行环境。
(2)三相五线制电源系统的电气保护
地线作为防静电地线,适用于仪器、设备、工具的电气接地保护。
防静电接地线
施工时,应注意避雷针接地线与设备接地之间的隔离,并采用三点接地,以保证
接地的可靠性。
防静电地线的地坑可加入适量的木炭粉和工业盐进行电阻测试,
以达到提高土壤导电性的效果。
此外,还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导线,以确保电子
产品组装线站防静电接地线的接地可靠性。
3.3人体静电防护监控
因为电子产品的生产商本身会携带不可检测的静电,这会导致电子产品的芯
片烧坏或击穿。
为此,具体措施包括:(1)在生产过程中佩戴防静电腕带,通
过接地引导人体皮肤静电;(2)穿防静电工作服。
工作人员应穿着混有导电纤
维或抗静电合成纤维的制服,利用电荷泄漏和中和机制消除静电放电的危害。
(3)穿防静电工作鞋和袜子。
应穿电阻变化小的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工作鞋,使人体产生的静电泄漏到地上。
(4)实行门禁制度。
为了对电子产品生产过程
中的人员进行监控,采用防静电门禁系统、放电路径静电探测器、放电路径监控踏板等装置,实现对员工静电防护的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
3.4合理控制工作区的湿度
合理控制电子产品生产区的湿度条件,适当增加湿度,减少或消除环境静电的影响。
但是,湿度过高不会引起机械设备的腐蚀。
因此,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合理调节工作区的湿度,通常可以控制在50%到60%之间。
同时,也可以采用湿拖把定期拖地的方法,增加生产环境区域的湿度,使用温湿度测量仪器定期检查,使其符合电子产品生产工作区的标准。
结束语
在静电安全区内使用或安装静电敏感元件,运输和储存静电敏感元件或带静电屏蔽的电路板,定期检查安装的静电保护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并遵守防静电管理,能有效消除电子产品的静电,为电子产品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张鹏.关于电子工程的静电保护研究[J].电子测试,2017(16):107+106.
[2]张文辉.静电在电子元器件筛选中的危害和防护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04):52-54.
[3]华奎旭.浅析电子产品生产中防静电技术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3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