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统治》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治》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治》PPT精品课件
武则天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宋朝发展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明朝 ?
1、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内容只在儒家“四书”“五 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对题目的解释, 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 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明朝的建立
1、元朝末年社会状况
在以游牧为主的理念下,蒙古贵族忽视了以农业为主的农耕作 业,农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土地都集中于蒙汉地主阶层的 手中,农民有少量土地、或者无地,他们有些成为佃户,有些没法生 存开始逃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元朝建国后的连年内外征战,财富耗费极大,出现了很严重的 财政危机,忽必烈继位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先后任用阿合马、卢 世荣、桑哥等商人出身的人进行了财政改革,这些人极力搜刮人民。 卢世荣钞法改革利用国家的权利压榨劳动人民,想方设法来增加税额 税种。根据元史的记载,桑哥收税逼得“民至嫁妻卖女”,并且“祸 及亲邻”。
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D )
.四书五经
5.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6、如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
主要反映了( D )
A.大臣决策权的变化 C.内阁制度完全成熟
2、答题格式 答题必须按照八股文的格式书写。
知识延伸
何为八股文?
“八股文”: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起股至束股才是科考正式议论的中心。 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 虚一实,一浅一深,共合八股,故名曰八股文。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 固定的格式里,字数也有限制,人们只能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写 空洞无物的文章。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2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2张PPT)

吏户礼 兵 刑 工 前后大左都右督中府 兵部 统兵权 调兵权
材料九:明以兵部掌兵权,而统
军旅、专征伐,则归之于五军都督府 。兵部有出兵之令,无统兵之权;五 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合之 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
——《春明梦余录》卷三十
措施:设五军都督府,军权归兵部
作用:军政大权悉归于皇帝, 加强专制皇权。
手 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工 丝织业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业 制瓷业 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明代青花扁壶
商 1.商品经济活跃,出现北京和南京两个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业 2.出现了山西晋商、安徽徽商等有名的商帮。
全面改革官制 设置厂卫机构 实行八股取士
【B】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2.(2020·广东省·12)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
的内容尽行删去,纂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这反映了明初 A.君主专制加强
B.科举制度完善
【A】
C.儒家地位提升
D.图书出版发达
贰 朱元璋强化皇权 肆 经济的发展
的一

、 明
立朝
一、明朝的建立——社会裂变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1. 背 景
➢ 政治腐败,官吏搜刮 民财。
2. 建立史实
➢ 时间: 1368年 ➢ 人物:(朱明元太璋祖) ➢ 都城: 应天府
(江苏南京)
材料一:
3. 意义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30张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30张PPT)

苏绣
纺织图
青花瓷: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 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和南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徽州民居
王家大院
晋 商 故 里
微 商 故 里
维护对外开放、发展经济……
课堂小结:
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应天(今南京)后迁都北京
明 朝 的 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 “安然朝中坐,却知 天下事”?明朝类似 的机构还有什么?
锦衣腰牌
锦衣卫印
东厂,明成祖在北京东安门北东厂胡同成立的 特务机构,由宦官负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东 厂 腰 牌
东 厂 木 印
钱宰玩牌
有个很有名的故事。 洪武年间,吏部侍郎钱宰 见朱元璋,朱元璋问他昨 晚干什么了,这位官员说, 和同僚玩牌,可是丢了牌, 结果不欢而散。结果朱元 璋拿出了一张牌,钱宰一 看,正是丢了的那张。也 就是说,你不知道当时打 牌的那些哥们哪个是锦衣 卫。很可能你的手下人就 是锦衣卫,这都无法得知。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 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 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钳制了思想,抑制了人们的思维。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新农作物。
花生
马铃薯
甘薯
玉米
向日葵
2、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苏州: 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 全国的制瓷中心
(1)在地方: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布政使司 (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 (司法)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都指挥使司 (军务)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2)手工业:① 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② 苏是州明代
的丝中织心业;③
景是德全镇
国的制瓷业中心,所产的 青花畅瓷销海内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丝 织 品 山 茶 禽 鸟 图
重难点
朱元璋强化皇权和科举考试的变化
2020/10/18
一、明朝的建立
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 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 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自主学习完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元朝灭亡的时间: 1368年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大臣上朝仪式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举子看榜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 统治》 课件(共 25张PP T)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 锦衣卫的职能是什么?
2020/10/318、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目的: 监视官民 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特务统治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集中的突出表现。
景德镇
2020/10/18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5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52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52张PPT)

你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的设立侵犯了人 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锦衣卫印
你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的设立侵犯了人 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
治权、名誉权等。
锦衣卫印
影响: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
和侦查,加强了皇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
明太祖。
元末政治 腐败,民 不聊生
农民起 义爆发
1368年,朱元璋在 应天称帝,建立明 朝,年号洪武
明军攻占元大 都,元朝灭亡
朱元璋(相关史事66页) 朱元璋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英勇善战,足智多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认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重要性。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 性别:男 ○ 民族:汉 ○ 血型:? ○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 ○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的选) ○ 职业:皇帝 ○ 主要经历: 1328——1352年 放牛,做和尚,主要工作讨饭、撞钟 1352——1368年 造反(这个猛) 1368——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4.科举考试的变化 明朝科举考试的范围是什么?考试要求是什么?试卷文 体是怎样的?这样的考试出现了怎样的后果? 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考试要求: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随意发挥自 己的见解。 试卷文体:八股文。 结果:导致知识分子读死书、死读书,成为服服帖帖、 合乎统治者需要的、驯服忠顺的官僚,所选人才成为皇 帝忠实的奴仆。
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

《明朝的统治》ppt课件(23张PPT)

《明朝的统治》ppt课件(23张PPT)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灭亡元朝,逐步 统一全国。为巩固统治,他推行一系列强 化皇权的措施。朱元璋采取了哪些专制集 权的措施?与前代相比,明朝的官僚机构 和科举考试有什么变化?
1
明朝的建立
2
朱元璋强化皇权
3
科举考试的变化
4
经济的发展
•1.了解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2.掌握朱元璋和明成祖强化皇权的措施及作用;概括明 朝强化皇权的特点; •3.掌握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 •4.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情况; •5.认识到明朝强化皇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巩固了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 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看法: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
一身。 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对丞相作用 的看法。为此,他是怎样做的?
学习与 探究
做法: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
皇帝总揽大权。
朱元璋强化皇权——地方改革官制
材料二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 无不领(掌管)之”。
设立厂卫机构 臣民
强 化 皇 权
明 朝 的 统 治
发 展 手工业


纺织业、制瓷业 发达
实行八股取士 知识
分子
商业 商品经济活跃
1. 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
是( B )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2. 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D )
明朝的建立 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学习与
探究
瓦剌 亦力把里
烏思藏都司
时间: 建立者:
韃靼
都城:
应天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4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4张PPT)

吏 户 礼兵 刑 工
布政局 按察司 都司
经济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
随堂练习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D)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C)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 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
瓜。 •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很放心(面露笑容)。
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啊。
明朝的经济
5.明朝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明朝的经济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 制瓷中心。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皇 帝
课堂小结
中央 群臣 人民
地方
知识分子
废丞相和中书省 厂卫特务机构 废除中书省 八股取士
吏 户
皇礼 帝兵
刑 工
朱元璋强化皇权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 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朱元璋强化皇权
(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30张PPT)

1368年,朱元 璋称帝,建立明 朝定都应天府, 他就是明太祖。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换 位 思 考 : 我 当 皇 帝 怎 么 做 ?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国家初建,政 局不稳,人心 浮动,我当如 何巩固统治、 加强君权呢?
自主学习二
1、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2、强化皇权的目的是什么?
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3、强化皇权的影响?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增强。
分组(中 央、地方、 军事、特 务)讨论 朱元璋强 化皇权的 措施。
明朝机构设置
(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 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相权的职责
答案: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呈现的中央官制与哪一位皇帝有关,与之对
应的是他采取的什么措施?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
成此目的,他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明代青花风头壶
苏绣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 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皇都积胜图
首都 过程 全面改革官制 中央
明 朝 的 统 治
地方
治国
改革科举制度 设立厂卫制度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子看榜图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3.危害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 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被录 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 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课后活动
1.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 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2.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 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心中都要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的心有多宽,你 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我很平凡,却不简单,只要我想要,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拥有,现在的努力奋斗成就未来的自己。人生要学 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助;没有储存学识 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长。想要取之不尽的幸福,要储蓄感恩和付出。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在这样的紧要 再向前跨出一步!尽管可能非常艰难,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 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 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 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女生年轻时的奋斗不是为了嫁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在哪里都饿不死的 收入。因为:只有当你经济独立了,才能做到说走就走,才能灵魂独立,才能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伴侣和生活。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也许你要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日复一日,踽踽独行。但只要笃定而动情地活着,即使生不逢时,你人 器晚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无 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行动力,是我们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 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想就只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只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 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 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会美好,自己坦荡才能感受生活喜悦,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壮观! 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 现在,勿忘初心。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
明代青花扁壶
四.经济的发展 3.商品经济的活跃
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和 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 较大的商业城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 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 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知识拓展
廷杖
明太祖时,为了提高皇帝的权威,采用 “廷杖”惩处大臣。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 皇帝,或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 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被锦衣卫用木棒打屁 股。遭廷杖的大臣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羞辱, 有的甚至被当场打死。如嘉靖时,有一次被 廷杖的大臣达134人,其中有16人被打死。
朱元璋像
明朝疆域图(1433年)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政治方面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 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为 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 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 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 强化皇权。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政治方面
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 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 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 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 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都城: 应天府(南京)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幼名重八 1328-1368-1398
相关史事
朱元璋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双亡,他 被迫到佛寺里当了和尚,到处化缘维生。后 来他参加了反元起义军,由于英勇善战和足 智多谋,被推为领袖。他采取“高筑墙,广 积粮,缓称王”的策 略,逐步发展壮大, 最终统一全国。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 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 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四.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 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
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 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 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 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 在?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2.司法方面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还设立
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
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 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
锦衣卫印
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 东厂,明成祖在
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 务机构,由宦官
负责,权力在锦
衣卫之上。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范围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 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 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 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 取。
“三司”,是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按察 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三司的 长官由中央任命。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政治方面
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 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 升吏、户、礼、兵、刑、工六的职权,并使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 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 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政大权 。
相关史事
朱元璋独揽大权以后,每天都要处 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 。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 但不成功。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 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问题思考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 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处以重刑”。
“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朱熹,南宋儒家代表人物。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2.要求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 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 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 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 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 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 称为“八股文”。
明朝的统治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灭亡元朝, 逐步统一全国。为巩固统治,他推行 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朱元璋采取 了哪些专制集权的措施?与前代相比 ,明朝的官僚机构和科举考试有什么 变化?
一.明朝的建立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收刮民 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 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 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渐强大,先是 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1368年,朱元璋 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他就是明太祖 。随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