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作用机理分类法及其应用_叶贵标

合集下载

除草剂知识

除草剂知识

3、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LOGO
(1)无机化合物除草剂:由天然矿物原料组 成,不含有碳素的化合物,如氯酸钾、硫 酸 铜等。 (2)有机化合物除草剂:主要由苯、醇、脂 肪酸、有机胺等有机化合物合成。如醚类—— 果尔、均三氮苯类——扑草净、取代脲类—— 除草剂一号、苯氧乙酸类——2甲4氯、吡啶 类——盖草能、二硝基苯胺类——氟乐灵、酰 胺类——拉索、有机磷类——草甘膦、酚类— —五氯酚钠等。
产品名称:75%绿绝WDG(甲嘧磺隆)

LOGO
【作用机理】 :内吸性除草剂,能抑 制植 物和根部生长端的细胞分裂,从而阻止植 物生长,植物外表呈现显著的红紫色、失 绿、坏死、叶脉失色和端芽死亡。 【产品特点】 :●活性高,用量少,持效 期长,在土壤中不漂移;●杀草谱广,灭 生性强:有效防除一年、多年生杂草, 而且对灌木、乃至数米高的乔木都能连根 杀死●使用方便:茎叶喷雾处理,杂草萌 生后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施药。 【注意事项】 :仅限非耕地使用 【适用作物】 :森林防火隔离带、非耕地 杂草(各种物资仓库、机场、车场、 靶场、 铁路和公路两旁、各种工业空 地乃至街头 院头院落)
LOGO
【主要特点】 旱田广谱土壤封闭 除草剂可用于多种作物,活性高, 杀草谱宽,能有效防除多种一年生 禾本科、阔叶类杂草,持效期适中, 对后茬作物安全
【适用作物】 花生、大豆、玉米, 棉花
【防除对象】稗草、狗尾草、马唐、 牛筋草、看麦娘、马齿苋、鳢肠、 藜、蓼、鸭舌草等。 【推荐用量】 200-250ml亩 【产品规格】 〈450ml*20〉
8.8%禾草立清EC(精喹禾灵+高效助剂)

LOGO

格:
20.8ml/袋 225ml/瓶
【作用机理】 : 通过杂草茎叶吸收,

除草剂主要类别与使用技术

除草剂主要类别与使用技术
8
(二)灭生性除草剂及其特点
1、概念:
灭生性除草剂是指在一定用量、一定条件下能够杀死绝大多数植 物的除草剂。
2、特点:
1)杀草谱宽。正常情况下能够杀死绝大多数植物。 2)灭生性除草剂也可根据其除草特性、杂草及作物发生特点,利用人 工选择性将其应用于(时差选择性、位差选择性)农田中。 3)抗灭生性除草剂的作物品种,已经通过作物育种手段培育出来且已 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所以灭生性除草剂对某些作物品种来说可能 是具有选择性。
用量过大,抗性植物也会被杀死。
11
2、生理选择性: 植物之间吸收和传导相同一种除草剂的能力是不同 的,吸收和传导能力越强,被杀死的可能性就越大。
用药方法改变、用药时期改变、环境条件变化、 加入表面活性剂,抗性植物有受害的可能。
12
3、生化选择性:
植物吸收除草剂后,除草剂在不同植物体内的命运是不同的, 有些植物能够将其迅速转化成对植物没有害的物质,这些植 物则不受害。而有些植物不能将除草剂转化成无害的物质或 转
1)具有封、杀双重作用。 2)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特点、作物种类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灵活。气候、土壤条件不利于土壤处理剂药效发挥 时做茎叶处理;小粒种子的作物田选择茎叶处理;利用垂直 位差选择性时做封闭处理;利用水平位差选择性时做茎叶处 理。 3)单从除草效果上考虑,最佳的用药时期为杂草出苗后早期。 4)兼有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的优点。
这种转化速度受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植物品种、 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13
4、人为选择性:
是通过人为应用技术来有针对性杀死杂草保护作物,而不 是除草剂本身对某种植物具有选择性。
垂直位差:封闭处理 位差选择 水平位差:行间处理
人工选择性

《除草剂知识》PPT课件

《除草剂知识》PPT课件

27
h
(三)抑制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合成
有许多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内后,破坏了植物 的正常生理功能,抑制了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例如燕麦畏、毒草胺等除草剂进入杂草体内后, 抑制蛋白质、淀粉酶、核酸的合成,影响了正常 的生理活动。敌稗被植物吸收后直接抑制RNA与蛋 白质的合成;氟乐灵则干扰激素和脂肪的合成; 杀草丹、甲草胺、西玛津等除草剂被植物吸收后, 都间接或直接抑制干扰其蛋白质、核酸合成,造 成杂草死亡。
1、短距离传导:此类主要是苗前处理剂、茎叶处理剂的光 合作用抑制剂,根部除草剂在到达内皮层之前可通过非共质 体和共质体传导。
2、长距离传导:此类除草剂多数为茎叶处理剂,可通过木 质部和韧皮部在植物体内进行长距离传导。 按在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移动性可分为
①木质部传导:木质部是非共质体,功能是作为水、无机 离子、氨基酸的其它溶质的传导通道。
除草剂制成一定的剂型可提高叶面的湿润性 和除草剂的穿透力,提高剂型稳定和耐雨淋能力。 加入表面活性剂可降低药液表面张力、提高湿润 性、增加附着面积,进入植物体内后其本身也可 能对植物细胞产生毒害,提高除草剂药效。
24
h
除草剂的传导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被根、茎、叶吸收后必须在体内移动才 能达到作用部位。
②灭生性除草剂
灭生性除草剂几乎对所有杂草和作物都有毒害作用, 主要用于非耕地或作物行间定向喷雾使用,如草甘膦、百 草枯。
3
h
2、按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方式分类
①触杀性除草剂 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或传导性很差,只能杀死
杂草接触到药剂的部位,未接触药剂的部位不受 影响,使用这类除草剂需均匀喷雾使药滴覆盖杂 草全株才能达到较好的除草效果,如乙羧氟草醚。 ②内吸性除草剂
稳杀得等; H、二硝基苯胺类,如氟乐灵、二甲戊乐灵等; I、 取代脲类,如异丙隆、绿麦隆等;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一、除草剂分类、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

如精喹能用于花生、大豆、西红柿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否则它会将玉米当成禾本科杂草杀死,它也不能杀死阔叶杂草。

再如莠去津能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而即使用量稍高也不伤害玉米。

精喹和莠去津的这种性质就叫选择性。

但是选择性对用量是有要求的,如果提高莠去津的用量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轻易地杀死玉米,甚至可以杀死大片的灌木林。

2、灭生性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

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百草枯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

再如前面所述的提高莠去津用量杀死灌木林,这时的莠去津就成了灭生性除草剂。

、按使用方法分类1、土壤处理剂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物苗”。

“作物苗前”施用的不一定全是土壤处理剂,比如玉米田播后苗前为了杀死已经出苗的大草,可以喷施百草枯,这是在作茎叶处理而不是土壤处理;同样,“作物苗后”施用的也不一定全是茎叶处理剂,比如在玉米苗后早期施用莠去津,此时的莠去津仍多为杂草根部吸收,所以仍然应归为土壤处理剂。

植物化学保护除草剂

植物化学保护除草剂
2
C
O
2
+
2
H
2
O
钝化反应
莠去津代谢解毒反应
除草剂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
一些除草剂选择性较差,可以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而获得选择性。 保护物质 目前已广泛应用的保护物质为活性炭。 安全剂 商品莠丹(Sutan)=丁草特+R-25788 扫弗特(Sofit)=丙草胺+CGA-123407 骠马=威霸+解草唑
3
2
1
4
5
6
注意事项:
烟嘧磺隆
商品名称:玉农乐
特 性:属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活性,可被植物茎叶和根部吸收,抑制支链氨基酸的合成。杂草受害症状为心叶变黄、失绿、白化然后其它叶由上到下依次变黄。一般药后3-4天可以看到杂草受害,14天后死亡。
防除对象: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
01
02
4、大豆田(1)
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单剂:(1)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二甲戊乐灵、地乐胺、氟乐灵。 扑草净、赛克津、广灭灵、普施特。 混剂:(1)+(2)
01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4、大豆田(2)
阔叶杂草茎叶处理剂:三氟羧草醚(杂草焚)、氟磺胺草醚(虎威)、乙氟羧草醚、克阔乐、苯达松。
幼芽裸露,没有叶片保护,触杀性药剂能直接伤害分生组织。
生理选择性
植物茎叶或根系对除草剂吸收与输导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理选择性。易吸收与输导除草剂的植物对除草剂常表现敏感。
生物化学选择性
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物化学选择性。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活化反应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钝化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

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

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自1979年氯磺隆开发成功以来,世界除草剂工业便进入了超高效时代,特别是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嘧啶水杨酸类等系列超高活性品种的问世,给除草剂新品种开发及化学除草带来了新的革命性变化。

一、除草剂类型按化学结构分类,除草剂可分为苯氧乙酸类、酰胺类、二苯醚类、取代脲类、均三氮苯类和五氯酚钠等。

按作用方式,除草剂可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两类。

选择性除草剂,是指有选择性地杀死田间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一类除草剂。

例如,2,4-D,2-甲-4-氨能杀死双子叶杂草,而对禾本科作物无害;西玛津能杀死玉米地里杂草,而对玉米无害;敌稗能杀死稗草而不伤害禾苗等。

灭生性除草剂也叫非选择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能杀死地里所有植物。

例如,五氯酚钠和亚砷酸钠等属于这类。

按药剂在植物体内移动的情况,可将除草剂分为内吸性除草剂和触杀性除草剂。

例如,2,4-D,西玛津、敌草隆和扑草净等属于内吸性除草剂;除草醚、五氯酚钠等属于触杀性除草剂。

二、主要的除草剂及其作用机理1.苯氧乙酸类主要包括2,4-D,2-甲-4-氯苯氧乙酸和它们的钠盐、胺盐等,这是生长素类除草剂,在低浓度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高浓度下能杀死双子叶植物,但对单子叶植物影响很小。

这类药剂可促进植物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过度分裂和伸长,组织因过度生长呈畸形,从而阻碍物质运输,导致植物死亡。

2.磺酰脲类自杜邦公司于1979年开发成功氯磺隆之后,磺酰脲类除草剂就得到迅速发展,磺酰基所连苯环,可改变成各类杂环,三嗪环亦可改变成嘧啶环衍生物,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超高效除草剂,到目前已有30多个品种问世,其中杜邦公司开发的占一半以上。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最大特点是高活性,使用剂量通常在5-100g/hm²。

该类除草剂具有极低的哺乳毒性和良好的环境特性。

但进入90年代,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其应用过程中已遇到一些难题,最突出的是残留药害和杂草的抗性问题。

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PPT课件.ppt

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PPT课件.ppt

例2: 西玛津用于玉米田除草。
Cl NN
玉米酮
C2H5NH N NHC2H5
OH NN C2H5NH N NHC2H5
玉米酮[(2,4-二羟基)- 甲氧基-1,4-苯并亚嗪-3-酮]
玉米根系能在吸收西玛津后迅速地 将其变成羟基化合物,从而解毒。解毒 反应必须有玉米酮[(2,4-二羟基)- 甲 氧基-1,4-苯并亚嗪-3-酮]的参予。
此外,在果园可用茎叶处理(喷雾)法 防除果树行间杂草以及在农作物生育期采 用定向喷雾或防护喷雾法防除行间杂草, 也是利用了位差选择的原理。
利用土壤位差除草剂杀死浅 根性杂草而无害于深根作物
2. 空间位差选择
生育期行间处理法
保护性喷雾
定向喷雾
一些行距较宽且作物与杂草有一定高度比的作物 田或果园、树木、橡胶园等可采用定向喷雾或保 护性喷雾措施。
而作物种子位于毒土层下面,因而能正常萌发 ;作物萌发后穿过毒土层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阶 段作物幼芽已有一定抵抗能力。
药土层 土层
种子层
要求:
(1)除草剂具有很弱的淋溶性; (2)作物种子易于适当深播; (3)土壤应为非沙质土壤。
(2) 深根作物生育期土壤处理
即在作物生长期内施药处理土壤,生长 在毒土层的浅根性杂草被杀死,而作物根 系远离毒土层,因而安全。
三、 根据使用方法
主要是 茎叶处理剂:适宜在作物生育期使用,可 将除草剂直接喷洒与植株叶面或全株。例 如敌稗。 土壤处理剂:一般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 出苗前,将药剂施于土壤或土壤表面,消 灭杂草幼芽或幼苗。
(一) 土壤处理法
1. 播前土壤处理
(1)播前土表处理:主要在稻田,旱地 少用,如插秧前;
1974年发现草甘膦(glyphosate,roundup), 促进了有机磷除草剂的发展,为除草剂新品种的 筛选和合成开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微生物制剂 的研究,开发出了有机磷除草剂双丙氨膦 (bialaphos)。

除草剂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除草剂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除草剂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一)按除草剂的杀草性质可分为:1、灭生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 是对所有植物都有杀伤作用的除草剂如草甘膦、百草枯等施用后不分作物和杂草统统杀光。

这类除草剂一般用于田边、路边、水渠旁、仓库周围、休闲地等非耕地除草;也可用于果园、林下除草;在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也可用于农田除草。

2、选择性除草剂所谓选择性即除草剂能杀死杂草而不杀伤作物或是杀死某些杂草而对另一些杂草无效或是对某些作物安全而对另一些作物有伤害。

具有以上特性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因其具有选择性可在作物与杂草共存时使用,目前使用的除草剂大多数是属于此类。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是绝对的,选择性是受对象、剂量、时间、方法等条件影响的。

除草剂选择性好坏以选择系数来衡量,系数越大对作物越安全,系数大于2的除草剂才可在农田使用。

选择性除草剂在用量大、施药时期或喷施对象不当时也会产生灭生性后果导致杀伤或杀死作物。

灭生性除草剂采用合适的施药方式或施药时期也可使其具有选择性,使用的效果即达到草死苗壮的目的。

(二)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1、触杀性除草剂药剂喷施后只能杀死直接接触到药剂的杂草部位,这类除草剂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地下部分或有地下繁殖器官的多年生杂草效果差或无效,因而主要用于防除一年生较幼小的杂草施药时要求喷洒均匀使所有杂草个体都能接触到药剂才能收到好的防治效果。

2、内吸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可以被杂草的根、茎、叶或芽鞘等部位吸收并在植株体内输导运送到全株破坏杂草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从而使之枯死。

某些内吸性除草剂(如24-滴丁酯、草甘膦)可向下输导到地下根、茎杀死或抑制地下根茎繁殖,因而内吸剂可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对大草也有效。

(三)按使用方法分类(1)茎叶处理剂:将除草剂溶液兑水,以细小的雾滴均匀地喷洒在植株上,这种喷洒法使用的除草剂叫茎叶处理剂,如盖草能、草甘膦等;(2)土壤处理剂:将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到土壤上形在一定厚度的药层,当杂草种子的幼芽、幼苗及其根系被接触吸收而起到杀草作用,这种作用的除草剂,叫土壤处理剂,如西玛津、扑草净、氟乐灵等,可采用喷雾法、浇洒法、毒土法施用;(3)茎叶、土壤处理剂:可作茎叶处理,也可作土壤处理,如阿特拉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混剂已被证明是一个治理杂草抗性的行之 有效而又切合实际的治理策略 。 根据作用机 制分类表中的内容 , 为我们开发混剂品种提 供一个简便直观地选择混剂配方的途径 。
剂的类别 , 判断作物的药害症状 , 也可以用于
除草剂按作用机制分类一览表
类别名 作用机制
化学结构类型
除草剂有效成分名
A
乙酰辅酶A羧化酶 (ACCase)抑制剂
酰胺类Ami de
敌稗pro pa ni l
腈类Ni triles
溴苯腈bromoxynil(同M类), 碘苯腈ioxynil(同M类)
C3
光合作用 抑制剂
光系统
II
苯噻二嗪 Benzothiadiazole
苯哒嗪
Phe ny l -py ridazine
灭草松bentazon 哒草特pyridate
类 , 结果用大写英文字母 A 、B 、C 、D ....Z 表 示 。将具有相同作用部位或作用机理的除草 剂分成一类 , 用一个英文大写字母表示(详见 表一)。 为了避免与 I , O 相混淆 , 在本分类方 法中不采用 J 和 Q 两个字母 。有些情况下 , 如 同属 C 类的光合作用抑制剂 , 又根据不同除 草剂对结合蛋白 D1 不同的结合方式又分成 几个亚类 , 用 C1 、C2 、C3 表示 ;又如同属 F 类的色素合成抑制剂 , 根据造成失绿症状原 因不同 , 也分成 F1 、F2 、F3 几个亚类 ;同样的 道理将 K 类的生长抑制剂又分成 K1, K2 , K3 几个亚类 。 另外 , 将到目前为止作用位点或
作用机制不清楚的除草剂 , 在明确了它们的 结构不同的咪唑林酮类除草剂如普施特等来
作用机制之前全都分到 Z 类当中 。 新开发的 除草剂新品种分别可分到不同的类别中 , 或 具有新的作用位点或作用机理将被分到新的
类别中 , 用 R, S , T ...表示 。 2 作用机理分类法的应用
这种新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大应用领域 。 尤其是在除草剂的研制 、 开发和推广应用中 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 下面介绍它的主要用 途。 2.1 药害鉴别 由于作用机制分类法把具 有相同作用机制或作用部位的除草剂分成一
芳氧苯氧基丙酸类 Aryloxyphenoxy propi-
onates
氰氟草隆clodinafop -propargyl, 炔草酸cyhalofop -butyl, 禾草灵diclofop methyl, 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 -P-ethyl, 精吡氟禾草灵fluazifop -Pbutyl, 氟吡禾灵haloxyfopl, 恶草酸propaquizafop, 精喹禾灵quizalofop -Pethyl
三唑吡啶类 Triazolo py rimi dines
cloransulam -methyl, diclosulam , 唑嘧磺草胺flumetsulam , 磺草唑胺metosulam
吡啶硫代苯唑类 Py rimi dinylthiobe n-
zoates
bispyribac , pyribenzoxim , pythiobac-Na, pyriminobac-methyl
环己烯酮类 Cyclohexanediones
禾草灭alloxydim, 烯草酮clethodim, 噻草酮cycloxydim , 稀禾啶sethoxydim , 三 甲苯草酮tralkoxydim
B
乙 酰乳酸合成酶
(ASL或AHAS酶)抑 制剂
磺酰脲类 Sulfonylureas
酰嘧 磺隆amidosulfuron, 四 唑嘧磺隆azimsulfuron, 苄 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 氯嘧磺隆 chlorimuron -ethyl, 氯磺隆chlorsufuron , 醚磺隆cinosulfuron , 胺苯磺隆ethametsulfuron, ethoxysulfuron , fenpyrsulfuron, 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 , 氯吡嘧磺隆halosulfuron -methyl, 唑吡嘧磺隆imazosulfuron , 甲磺隆 metsulfuron -methyl, 烟嘧磺隆 nicosulfuron, oxasulfuron, 氟苯磺隆primisulfuron -methyl, 氟磺隆prosulfuron, 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 -ethyl, 砜嘧磺隆 rimsulfuron , 甲嘧磺隆sulfometuron -methyl, 噻吩磺隆thifensulfuron-methyl, 醚苯磺隆 triasulfuron, 苯磺 隆tribenuron-methyl, 氟 胺磺隆triflusulfuron methyl
类 , 这样同类的除草剂都对作物造成的药害 症状基本一致或相似 。因此 , 可以根据除草
防治这种抗性杂草 , 而只能从其它类别中如 光合作用抑制剂中的取代脲类等除草剂来加 以防治 。 2 .3 混剂开发中的应用 在杂草防治工作 中 , 混剂或除草剂的混用长期以来起到重要 的作用 。 但混剂的开发和应用中也出现很多 不科学的做法 。除了扩大杀草谱外 , 选择两 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进行混用或制
药害症状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 对于指导农民 法称为作用机理分类法 。
32
农药科学与管理 PESTICID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1999 , 20(1)
1 作用机理分类方法
查明造成作物药害的具体原因 。
根据这一分类方法 , 将除草剂按不同的 作用部位 和作用机理以及化学结构 进行分
根据不同的目的 , 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方 正确使用除草剂 、 鉴别由除草剂引起的作物
法将除草剂分成不同的类型 。如 :根据除草 药害症状和预防除草剂药害的产生等将有非
剂在植物体内传导能力的不同 , 可将除草剂 常的意义 。另外 , 由于杂草的抗性问题越来
分成触杀型除草剂和传导型除草剂 ;根据除 越引起杂草科学家的重视 , 杂草抗性也大大
草剂在作物和杂草间的选择性不同 , 将除草 地限制使用其他除草剂的可能 , 一旦某种杂
剂分成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 ;根据 草对某一种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 , 人们很难
使用时处理方法的不同 , 将除草剂分成土壤 根据以往的分类方法来选择替代的除草剂来
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 ;根据除草剂的化学结 防治它们 , 并避免使抗性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三氮苯类 Triazines
莠灭净ametryne , 莠去津atrazine , 氰草净cyanazin , 敌草净desmetryn , 扑草净 prometryn , 扑灭津propazine , 西玛津simazine, 特丁通terbumeton, 特丁津terbuthylazine, 特丁净terbutryne
足之处在于 :除草剂的类别与杂草或作物对 合除草剂的化学结构而对除草剂进行分类 。
它们的反应症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 而这种 因为具有相似结构的除草剂可能具有不同的
相关性在除草剂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是非常有 作用机理 , 不同化学结构的除草剂也可能具
意义的 。如果有一种分类方法能将除草剂与 有相同的作用机理 , 因而暂且把这一分类方
33
农药科学与管理 PESTICID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1999 , 20(1)
咪唑啉酮类 Imidazoli no nes
imazameth, 咪草酸imazamethabenz -methyl, imazamox, 咪唑烟酸imazapyr , 咪 唑喹啉酸imazaquin, 咪唑乙烟酸imazethapyr
构不同 , 将除草剂分成三氮苯类 、取代脲类 、 -杂草多抗性的产生 , 以及防治的失败 。
酰胺类 、...等类别 。
随着杂草科学的不断发展 , 经过杂草科
这些分类方法已经被广大杂草科学工作 学家的多年探索 , 杂草科学家已经归纳总结
者进行广泛的应用 , 并在杂草科学和除草剂 出一种除草剂的新分类方法 , 这种分类方法
2 .2 抗性杂草治理中的应用 一般地说 , 一旦某种杂草对某一除草剂产生抗性之后 , 最常用 、 最经济的治理方法就是选用其它可 用的除草剂 。 对于用于防治抗性杂草的除草 剂 , 要选择作用机制不一样的除草剂来加以 防治 , 否则将导致多抗杂草的产生 。 其他分 类方法都不能明确地表明不同除草剂之间作 用机制的区别 , 而通过查阅作用机制分类法 , 人们很容易地从不同类别中选择适当的除草 剂来进行防治 。例如 :一旦一种杂草 (如地 肤)对氯磺隆产生了抗性 , 根据作用机制分类 表 , 我们不能选用同是 ALS 酶抑制剂的结构 相似的其他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甲磺隆等 、 或
C1
光合作用 光系统 II 三嗪酮类 Triazinones 环嗪酮hexazinone , 苯嗪草酮metamitron, 嗪草酮metribuzin
抑制剂
脲嘧啶类 Uracils 除草定bromacil, 环草定lenacil, 特草定terbacil
哒嗪酮类Pridazinone 氯草敏chloridazon
的研究 、 推广和应用历史中都起到积极的作 能将作物或杂草的受害症状与除草剂类别有
用 。对于一个从事杂草科学工作者或尤其是 机地联系起来 , 又能很容易科学地选择用于
从事除草推广应用研究人员来说 , 以上分类 防治抗性杂草的替代除草剂品种 。 这种分类
方法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 其中一个最大不 方法是根据除草剂的作用位点 、作用机理 , 结
农药科学与管理 PESTICID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1999 , 20(1)
除草剂作用机理分类法及其应用
叶贵标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100026)
Classification Methold of Herbididels According to Mode of Action ant Its Application Ye Guibiao(Institud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 .R .China , Beijing 100026) Abstract :Classification of herbicides according to mode of action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lssification in diagnosis of phytotoxicity , management og weed resistance , development of herbicide combination is dissussed . Key words :classification herbicide mode of a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