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1.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培养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4.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中国年俗的资料。

■教学策略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引入新课,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数据和文字材料,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可以更及时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学生身边的传统节日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春节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你知道我国各地都有什么样的春节习俗吗?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寒假开学的第一节课,寒假中学生度过了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感触较多,从这一话题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体现地理就在身边的理念。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播放视频《中国年俗》。

学生:通过视频再次感受我国春节的氛围及地区的差异。

讲授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承转:中国年俗精彩纷呈,不同的区域差别很大,那么其他方面还有没有差异?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这方面的知识在上学期的地理学习中就已经接触过,学生回答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知识的再现,对现在所学知识的再理解和系统。这一环节很有必要。

教师:正像同学们所说的,我国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如果作一次穿越我国之旅,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会感受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2013年下半年很火的节

目《爸爸去哪儿》就是一次很好的展现。

教师多媒体展示:《爸爸去哪儿》的图片。

学生感受显著的地理差异。

[设计意图]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深受学生的喜爱,再有《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点很有特色,而且差异明显,在这里设计这样的环节,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点很有特色,但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气温、降水、地形等因素。

教师总结转折: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学生: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熟悉的,以小组为单位读图、讨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师: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典型景观的植被图片。

学生: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设计意图]气温、降水变化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自然景观对比更直观,学生也更容易理解,知识更容易掌握。

承转: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请你说出我国

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经济发展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刚上课的时候我们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图5.2和阅读材料,感受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差异。

[设计意图]课堂上要动静相结合,静下心来阅读,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再次理解。

总结转折: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请同学们对比图5.3和图5.4,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该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多媒体展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学生小组讨论,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内容很多,知识点较为琐碎,利用小组的交流,可以将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

教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既然存在差异,自然就会划分出一个个的区域,请你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区域划分,列出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区等。

承转: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请同学们阅读图5.5,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和范围,并且结合活动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要求: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代表在班内展示。

教师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

学生按要求完成,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这里属于旧知识穿新衣服的问题,学生能够很快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要充分读图,结合已有知识,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课堂总结: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显著,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后反思:各小组能顺利完成任务,说明学生对划分依据和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师生共同总结,较好的达到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活动方案) 老屋基中学王帮国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的第二课时的内容。由于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所以教材把交通运输业放在整个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学习,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又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这一节内容通过读图,绘图、填图,让学生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五纵三横”和一些重要的铁路枢纽,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铁路线命名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读图,学生能说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三横五纵)了解铁路干线命名的一般原则。 2、使学生知道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过程与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路线,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的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培养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的爱国热情。 三、重难点: 1、重点:能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了解铁路线命名的一般原则。 2、难点:主要的铁路干线和枢纽城市。 四、教学方法 :读图绘图法、小组合作法。 五、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天路》提出天路指的是哪条铁路?(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意义。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板书) 六、探究新知: 1、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能说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三横五纵),了解铁路干线命名的一般原则。 2、知道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路线。 3、要能对所学的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4、要有投身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的爱国热情。 2、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内容和地图3分钟完成) (1)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后,完成练习册第71页“优化作业”的3-4题。 要求:2分钟完成。 (2)读第88页图4.5,找出经过下列铁路枢纽的铁路干线: 北京、郑州、兰州、成都。要求:2分钟完成。 点评:北京:(京哈、京广、京沪、京九、京包) 郑州:京广、陇海线) 兰州:(包兰、陇海、兰新线) 成都(宝成、成昆、贵昆线) 3、合作探究 (1)绘制我国南北走向的主要铁路干线(五纵)要求: A以小组为整体,以同桌为单位,拿出一张纸,同桌之间互相合作,进行绘制。B绘出铁路线的大致走向; C、只标出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就可以: D、观察每条铁路线的名称。 E、6分钟完成。 提示:分三步完成: ①判断铁路线的走向②找出最长的铁路线③按自北到南的顺序绘制, 注意两条铁路线一定要连通。 点评:小组交换点评,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疆域(1)新人教版

xx的疆域(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xx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xx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xx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xx 【投影】“xx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xx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xx东部,xx西岸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国的铁路干线

我国的铁路干线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认识主要铁路干线:分布位置、名称、起止点、沿途经过的主要枢纽城市; 3、根据所学设计交通线路。 重点: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及分布。 难点:根据需要设计合理、经济的交通路线。 学习过程: 一、奇趣地理: 二、课题导入:复习——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特点,引出铁路运输 三、目标展示:(略) 四、学习活动: 1、自主学习,阅读P86,了解我国铁路建设发展历程。 2、自主学习、思考:读图了解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格局: ①东部和西部相比,__密集,__稀疏。 ②从地形、人口、经济方面思考:东部、西部铁路分布差异的 主要原因? 3、自主活动:阅读P88图4.5,完成以下活动: ①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三横: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 贵昆线 五纵: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 ②找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起讫点(两端点): ③你能说一说系下列铁路名称的命名方式吗?尝试归纳命名 方式。 京沪线湘黔线兰新线 ④记忆比赛活动:铁路线名称、位置及命名方式。 4、认识主要铁路枢纽:

①何谓枢纽? ②指出我国重要铁路枢纽城市:北京上海郑州兰州成都 ③指出我国重要铁路枢纽经过的铁路干线。 五、训练评价 1、填写图中铁路干线名称: ①__②__③__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铁路枢纽城市及交汇 的铁路: A是__,__与__交汇 B是__,__与__交汇 C是__,__与__交汇 3、铁路④是__铁路,从__省的格尔木到西藏的__,是我国新建成的一条举世瞩目的高原铁路。 4、从昆明到北京怎样选择铁路线路? 六、目标再现 1、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认识主要铁路干线:分布位置、名称、起止点、沿途经过的主要枢纽城市 3、根据所学设计交通线路 七、小结建构 东部 1、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格局 西部 东西干线 (三横)分布、起止点 2、主要铁路干线命名 南北干线主要枢纽城市 (五纵) 3、合理设计交通线路

【K12学习】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 源》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资源概况:陆地面积——世界第三:矿产资源总量——世界第三;耕地面积——世界第四;河流年径流量——世界第六;森林面积——世界第六)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如交通用地等) 3.土地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尤其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4.土地资源的分布: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90%以上)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该区还集中了大量的难利用和未利用土地)

耕地与水资源南北差异: 北方以旱地为主,且耕地资源比例大(60%),但水资源比例仅20% 南方以水田为主,且耕地资源比例小(40%),但水资源比例达80% 5.当前的土地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 6.土地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 全国土地日—6月25日 7.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8.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98%是冰川、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9.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六,但人均排名靠后。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至28日。 10.水资源分布特征: A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措施:兴建水库,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B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华北和西北地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第2课时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课后习题

第2课时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读图,完成第1~2题。 1.2017年6月,韩国的朴先生乘船来中国旅游,他的第一站是北京,他选择到北京最近的海港是( ) A.秦皇岛 B.大连 C.青岛 D.天津 2.朴先生还要乘火车从北京去南昌旅游,所经的铁路线是( ) A.京广线 B.京九线 C.京沪线 D.京哈线 3.我国有一条铁路东起江苏省连云港市,西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拉山口边境,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相接,该铁路是( ) A.京广铁路 B.陇海—兰新铁路 C.京九铁路 D.京包—包兰铁路 4.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之一青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5.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公路的密度远远大于西部地区。其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的铁路线密度大大低于西部地区,铁路运输十分紧张 B.东部地区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基础 C.东部地区的河流与西部地区的相比,河网密度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 D.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比西部地区丰富,需要大量的高速公路发展旅游业

读右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①铁路干线是( )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焦柳线 7.图中②铁路干线是( ) A.陇海线 B.浙赣线 C.湘黔线 D.包兰线 8.下面是小明同学从山东省淄博市乘G278次列车(青岛—广州南)到武汉所经各站及铁路线名称表,对该次列车运行过程中所经过的铁路线,说法正确的是( ) 许 昌 东 ① A.①段属于京广线 B.②段属于陇海线 C.③段属于京沪线 D.②③段属于京九线 9.下图中穿越长江的铁路线是( )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成昆线 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部分),完成第10~11题。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单元概述 本单元分为三节: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和降水,而且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呈现了以下结构特点:外部结构特点为纵向递进关系- --源流概况、影响因素、水文特征及水利水害;内部结构特点为横向平行关系。 本单元的特点有: 1.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2.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3.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力也得以提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3.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情况。

过程与方法: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 2.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形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3.通过对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本单元内容与教学思路分析 本章教材在知识结构上联系紧密,逻辑严谨,知识的学习,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都以递进的形式呈现,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本单元第一节教学内容和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这些名称不是都要求学生背下来。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以及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 3、关于本单元第三节教学内容的几点考虑:(1)以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为例,运用相关资料探究河流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方案,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河湖知识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概括归纳黄河与长江水文基本特征的地理思维能力。(3)以图像系统为依托,了解和掌握有关河湖的基础知识,为迁移应用这些知识,形成能力和价值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4)从知识方面分析,既照顾了中国河湖概况的面,又突出了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的点,做到了点面结合。(5)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01)教案

第2课时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数据等资料,比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根据地图说出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要的铁路干线名称、分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教学难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名称。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中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教学重点,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总结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课堂上多用实例练习加以巩固。“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需要给学生提供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以及充足的练习,帮助他们去理解和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和分布。例如,可以设计虚拟旅行,让学生在模拟旅行中掌握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也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铁路干线空白图让学生填图。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老师:播放音乐“我要去西藏”,同时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青藏高原上的铁路、当地的特有动物──藏羚羊、牦牛,以及拉萨布达拉宫。【设计意图:音乐轻松、优美、欢快,可以舒缓情绪,放松心情。这些音乐、图片,为进入新课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后面的一个教学环节的完成埋下了伏笔。】 引入新课 老师:我们现在去西藏拉萨困难吗?都有哪些交通方式呢?在众多的交通运输方式中,我们如何做好最佳选择和线路换乘呢?为什么青藏铁路修了那么久?铁路的修建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交通运输”这一节。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例子形象地告诉学生,西藏那么遥远的地方,那么难修的路段,不仅路通了,而且交通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说明我国的交通运输也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完善。】 讲授新课 老师:大家想一想,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管道 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老师:你出去旅行时,经常选择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说一下你选择这种交通工具所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八年级中国地理下知识梳理(背诵)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自然地理差异显著: (1)自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逐渐下降,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北部的黑龙江长冬无夏。(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来远,降水越来越少。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我国的人文差异也很显著:(1)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 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 区D西北地区。 4、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 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接近,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界线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6、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是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的东端)。此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7、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北方地区位于A.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B.秦岭—C.淮河以北,东临①渤海和②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广阔的 D.东北平原和 E.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F.黄土高原。 3、河流:③黑龙江④黄河⑤京杭运河 4、气候: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部分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把黄土高原和 华北平原称为“黄土地”。 6、农业条件: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 地,气候雨热同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7、北方地区的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8、自然灾害: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降水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 重。措施:目前为缓解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 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9、读淄博(华北地区)各月气温和降水图,说明下面问题。 (1)淄博春季气温和降水特点:气温回升快,3-5月降水少。 (2)春季淄博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春旱。 (3)写出三条以上淄博农民应对该季节自然灾害(春旱)的措施。 ①节约用水,②跨流域调水,③修建水库,④防治污染,⑤发展节水农 业(种耐旱作物,培育抗旱新品种),⑥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蒸发。 第六章第二节东北三省 1、位置和范围: 东北三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重要港口:大连)南临C.渤海和D.黄海。 2、地形和河流: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③长白山, 山地的东南方有④图们江和⑤鸭绿江,这两条河是中国和B 朝鲜的界河。 北部为②小兴安岭,西倚①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⑥黑龙江, 这是中国和A俄罗斯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 (该平原又包括了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甲:三江平原)因此人们常用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形容东北的山河大势。 3、气候: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高,紧临冬季风源地,东北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4、农业:(不利或有利条件) (1)不利条件: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一年一熟;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 B.青藏“高寒”的自然特征,多大河发源地 C.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 D.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2.跨经度最广的地理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长城 C.太行山 D.贺兰山 4.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A.秦岭—淮河 B.南岭—长江 C.秦岭—黄河 D.南岭—珠江 5.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大致吻合的是()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6.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7.如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A—B—C—D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甲: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 B.乙: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 C.丙: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 D.丁: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 8.下列地理界线,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 1月0℃等温线 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界线 D.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9.我国的某山,山北冬季河流结冰,山南相反;山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山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培养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 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4.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中国年俗的资料。 ■教学策略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引入新课,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数据和文字材料,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可以更及时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学生身边的传统节日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春节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你知道我国各地都有什么样的春节习俗吗?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寒假开学的第一节课,寒假中学生度过了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 节日──春节,感触较多,从这一话题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体现地理就在身边的理念。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播放视频《中国年俗》。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主要铁路枢纽

第二节《中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的铁路枢纽。 2.通过讨论我国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重要铁路线及铁路枢纽的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重要铁路线及铁路枢纽的分布 ■教学方法 【教法】 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含义,详细了解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交通实际情况和我们的需要进行选择。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本节课我们将以铁路干线分布为例,探讨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 讲授新课

主要的铁路干线 1、我国南北的主要铁路干线: 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我国东西的铁路干线 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一、主要铁路干线 二、中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北京:京哈、京九、京沪、京包、京广的交点 北京

徐州:京沪线和陇海线的交点 郑州: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点 株洲:京广、湘黔、浙赣

兰州:陇海—兰新、包兰 成都:宝成、成昆 三、板书 一、主要的铁路干线 我国南北的主要铁路干线: 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我国东西的铁路干线 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二、主要的铁路枢纽 北京、徐州、郑州、株洲、兰州、成都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地理区域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结合已有知识,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 3、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 4、通过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在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地理的衔接点,在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 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在课堂教学中,可按照“感受区域的存在”、“认识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区域”和“尝试划分区域”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区域的认识;第二是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可按照区域名称、区域位置范围、区域划分依据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四大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用具: 反映不同地区特色的景观图或录象资料 中国地理总论部分不同类型的区域地图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同学们,在假期里,大家有没有出去旅游或者随家长到外地探亲?你所去的地方与扬州有什么不同?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不同? (挂出中国地图,作为学生谈论不同区域的背景) 大家所说的外地与扬州的不同,归根到底是因为外地与扬州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学习完中国地理总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中国的区域地理,以加深对我们国家的了解。 (板书)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同步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能够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以下哪个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 2、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亚热 C、温带 D、寒带 3、我国东北三省包括哪三省() A、黑、吉、辽 B、吉、豫、黑 C、吉、辽、粤 D、冀、辽、黑 5、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说 B、地震说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6、北京的气候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7、北京民居的代表建筑是( A、四合院 B、窑洞 C、竹楼 D、蒙古包 9、春联“林海雪原,沃野千里麦浪滔”,“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应的省区分别是 A、黑龙江、海南B河南、江西 C辽宁、江苏 D、陕西、云南 11、北方地区最大的工业区是() A、珠三角工业区 B、长三角工业区 C、京津唐工业区 D、辽中南工业区 12. 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A. 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13.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准确的是( A、气候冷湿 B、雪期自北向南越来越长 C、冬短夏长 D、降水集中于秋季14.东北三省气候寒冷,却是我国生产商品粮最多的农业基地, 以下东北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机械化水准高 C、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 D、农作物一年一熟 15、东北三省的东部属于( A、半湿润地区 B、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16、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主要是() A、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B、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C、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D、降水集中,多暴雨 19、北京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下列名胜古迹中不属于北京的是( ) A、十三陵、故宫博物馆 B、周口店猿人遗址、八达岭长城 C、秦陵兵马俑、布达拉宫 D、天坛、中南海 20、现在的北京,城市道路宽阔,修建了立交桥、地铁等,这些建筑有利于( ) A、对北京旧城的改造 B、改善北京的交通 C、对古建筑的保护 D、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 2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是( A、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B、更新设备、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C、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增大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保障工业持续发展 23、关于北京的地理位置,叙述准确的是 ( )

八年级下册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1.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培养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4.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中国年俗的资料。

■教学策略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引入新课,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数据和文字材料,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可以更及时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学生身边的传统节日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春节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你知道我国各地都有什么样的春节习俗吗?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寒假开学的第一节课,寒假中学生度过了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感触较多,从这一话题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体现地理就在身边的理念。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播放视频《中国年俗》。 学生:通过视频再次感受我国春节的氛围及地区的差异。 讲授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承转:中国年俗精彩纷呈,不同的区域差别很大,那么其他方面还有没有差异?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这方面的知识在上学期的地理学习中就已经接触过,学生回答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知识的再现,对现在所学知识的再理解和系统。这一环节很有必要。 教师:正像同学们所说的,我国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如果作一次穿越我国之旅,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会感受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2013年下半年很火的节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会在“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上确定中国的位置 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陆地面积 3、借助地图,能找出我国各个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借助地图,能算出我国东西跨度距离和南北跨度距离 5、通过对中国地图的运用,形成地图表象,在应用过程中形成地图观念 【情感目标】 1、通过读图培养地图情感 2、通过学习有关国土、主权的知识,意识到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公民神圣的职责 3、通过学习,了解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对外开放,并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特点,进一步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位置的办法 教学难点 课本所涉及的地名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具准备 中国政区图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探究法 教学要点 解决2个问题:中国在哪,中国有多大 一.中国在哪: 1、纬度位置: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处在热带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二.中国有多大 (一)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 1、最东:乌苏里江和松花江的交汇处(约135°E) 2、最西:帕米尔高原(约73°E) 3、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约54°N) 4、最南:曾母暗沙(约4°N) 区分:“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与“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延伸:①我国东西、南北的跨度和距离 ②我国东南、西北的景观差异。(东南:气候差异;西北:时区差异) (二)漫长的海岸线(长18000万千米) ①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介绍海域界线) ②我国领海宽度:12海里(介绍领海的界定方法) ③岛屿:6500多个(最大:台湾岛,第二:海南岛,第三:崇明岛) ④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解释:什么是内海) (三)漫长的疆界:2万多千米 (四)众多的邻国(21个) 1、海上邻国:6个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海陆因素)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分界线要清楚)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 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疆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中国的疆域》 这个学期学习中国地理,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意义。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我对学生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1、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让学生在图上找到赤道圈,复习纬线圈的特点。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从而学生能得出结论:中国位于北半球。接着让学生找到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oW、160oE,并复习东经与西经的替变规律,得到结论:中国位于东半球。 2、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地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让学生在图上找到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复习有关五带的知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与极点之间为寒带。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3、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地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复习七大洲与四大洋与方位知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提问:北冰洋被哪几个大洲包围?南极洲被哪几个大洋包围?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直接通过活动材料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通过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国家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的理解,并为今后教学对外贸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做好必要的铺垫。评价“位置优越”时,还可以将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或讨论:如果我国不具备东临大洋的海陆位置,而是深居内陆,就会对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和现在十分不同的影响。展示我国地形图,启发学生,在相同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如果东高西低,会对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评价问题的方法。通过复习旧知识、读图分析,能使学生温故知新,也教给了学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根 据各地 的地 理位 置、 自然和 人文 地理特 点的不 同,可 以将我 国划分 为四大区域即_A北方地区__、B南方地区__、C西北地区___、D、青藏地区__。 (2)A北方地区与B南方地区界线a大体经过_秦岭_——_淮河一线,大体与一月_00C_等温线和_800mm_年降水量线吻合,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气候;A北方地区与C西北地区界线b大体与_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或400mm 年降水量线基本吻合,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c大体与_地势第一、二阶梯界线_基本吻和,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西北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北方和南方以种植业为主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干旱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高寒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是_秦岭_——_淮河一线,它有哪些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⑷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8)水田与旱地分界线、(9)南方与北方分界线(10)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列举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差异 b c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①地形—以 高原、 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新疆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 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主。冬冷夏热,降水少。 ③河湖:多为内流河、湖;最长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④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__、_荒漠草原__、_荒漠___。原因: 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 原来越少减少(P11图5.14)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第2课时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2.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及主要铁路枢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我国铁路建设成就,培养自豪感。 重点 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东西铁路干线及主要铁路枢纽。 难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具有什么特点?在什么情形下适合采用铁路运输? 学生:铁路运输运量大,适合长途运输。 教师: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铁路运输。 二、讲授新课 教师:铁路线、公路线、水运航线及航空线,就像人体中的血管一样,遍布祖国母亲的肌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这些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教师:请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一下我国铁路运输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学生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铁路里程短,分布零散。现在,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铁路运输网络。 学生2:铁路建设速度快,连通了全部省级行政中心,部分城市还有高速铁路连接。 学生3:铁路线路分布日趋合理,东部建设早,铁路网密集,西部大开发后西部铁路网络不断完善。 教师:是啊,我国铁路建设成就很大。各种运输方式日趋合理,现在我国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陆、海、空通道日益畅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过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在铁路干线交会处,多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

八年级地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

第四册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教案 知识点: 1、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记住:南北干线(5条),东西干线(3条),铁路枢纽(6个)。 能力目标: 1、学会在填充图中准确地填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 2、应用全国铁路网的知识,结合地图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 教学重点: 记住南北、东西干线及铁路枢纽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铁路干线填充图 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看到画面,就知道了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和什么有关?(火车运行画面配 以音乐)

2、师:前面我们了解到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大陆上除西藏外,已经形成 了连通祖国各地的铁路网。 3、师:同学们肯定乘火车去过祖国的不少地方,谁来说说你都到过哪?(学生发言) 4、师:同学们去的地方可真多,可是你们想过是沿哪条铁路线去的,途中经过了哪些重要 城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铁路干线。 屏幕显示板书:中国主要铁路干线 5、请同学们看这一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屏幕显示目标,一生读) 二、达标活动 (一)学习南北干线 1、师:我国幅员辽阔,铁路线纵横交错。我们按方向分为南北和东西干线。我们先来学习 南北干线,一共有五条。 2、师:第一条南北干线是由两条铁路构成,(电脑演示,学生看屏幕)我们以首都北京为起 点,到达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这条铁路称作什么?(京哈线)大家再看,还是从北京出发一直南下到广东省省会广州市,这条铁路叫什么?(京广线) (1)京哈线和京广线两条铁路形成了一条贯通祖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电脑演示,铁路线闪动) (2)请大家找一找,京哈线和京广线途中经过哪些城市?(提示可以看地图册5页图找。)3、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我国建成了一条连通首都和港澳地区的南北大干线,是什么铁 路?(京九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