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责任心是一个人保持承诺、尽职尽责、愿意承担责任的内在品质,它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充满竞争和变革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建议。
一、身教重于言教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身教是最为重要的。
父母和老师要以身作则,对于自己的承诺和责任要尽职尽责。
只有成年人自己能够做到对自己的责任负责,孩子才能够受到榜样的影响。
孩子们会模仿成年人的行为,所以身教是培养责任心的重要环节。
二、鼓励孩子承担家庭和学校的责任父母和老师应该给孩子适当的责任,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在家庭中,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务,照顾小动物或者养一盆花草等;在学校中,可以让孩子管理小组任务或者班级事务。
通过这些任务,可以让孩子明白责任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做出一些决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当孩子从小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他们会慎重考虑每一个决定的后果,对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会更加明晰。
四、适当的激励与惩罚激励和惩罚都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手段。
适当的激励可以增强孩子对责任的认识和重视,让他们明白承担责任的好处;而惩罚则可以教育孩子,让他们明白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激励和惩罚都要适度,不能过于严厉或者放任。
五、给孩子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培养孩子责任心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更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只有在孩子遇到问题或者困难的时候,家长老师才能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孩子明白如何去承担责任,并且能够克服困难。
同时也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的责任认知,适时进行相关引导和教育。
六、培养孩子做事公正、公平的品质教育孩子做事公正、公平,对于培养责任心也很重要。
父母和老师要教育孩子,在对待责任的过程中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人,要对待每一个人一视同仁,理性明辨事情的是非,做到秉公办理每一件事情。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程速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责任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一、家庭培养责任感1.树立榜样。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必须自己身体力行地展示责任感。
他们应该按时完成家务、工作和其他义务,不迟到不早退,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是责任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责任观念。
2.给予适当的责任。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予他们一些合适的责任。
例如,让他们负责喂猫、整理房间、和同学一起完成小组作业等。
通过承担这些责任,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形成对责任的认识。
3.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父母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例如,让孩子自己决定参加哪些课外活动,对于选择的活动,他们需要承担参与的责任。
这样的经历有助于他们发展独立思考和责任感。
二、学校培养责任感1.制定明确的规则。
学校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规则和制度,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例如,规定学生按时到校、认真完成作业、遵守校规等。
这些规则的存在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违反规定会带来什么后果,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2.开展志愿者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感。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帮助贫困学生等活动,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设立班级职务。
学校可以设立一些班级职务,让学生担任班长、纪律委员等职位。
通过这些职务,学生需要负责完成一些与班级管理相关的任务,并帮助老师维护秩序。
这样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培养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是一个全社会的任务。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给予孩子适当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上,家庭和学校都起到重要作用。
责任心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对于小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
1. 营造积极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家庭价值观。
通过制定一系列合理的规则和价值观,如家务分工、时间管理等,让孩子知道对于大家庭的运转和和谐生活来说,责任意味着更多的自主和付出。
其次,给孩子一定的责任。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予他们一些家务或者简单任务,如整理自己的房间、照顾宠物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动对他人和环境都有影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最后,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
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做出决策。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识,并激发他们更多的责任感。
2.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孩子的第二课堂,老师和同学对于培养责任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学校教育中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方法:首先,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通过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团队活动,如小组研究、合作项目等,鼓励他们共同努力,分担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学会理解他人的需求、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事务。
学校可以设置学生议会或者志愿者组织,让学生们能够参与决策和组织活动。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对学校和社区的责任心,并让他们学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这包括在安排作业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鼓励学生承担班级的一些工作,如操场卫生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会逐渐明白责任对于个人和集体都是非常重要的。
3.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的其他方法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也可以帮助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首先,树立榜样。
将那些具有责任感、乐于助人的人作为榜样,让孩子们看到他们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并鼓励他们学习榜样的品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行为和责任时所产生的一种压力感和使命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既有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1.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基础。
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孩子的行为和责任给予适当的认可和鼓励。
同时,也要设立合理的家庭规则和家务分工,让孩子从小懂得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2. 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家长可以要求孩子负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完成作业、整理书包、清理房间等。
同时,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义务劳动等,让他们感受到责任与奉献的意义。
3.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家长可以适度地给予孩子自主的机会,让他们有独立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让孩子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选择课外活动等。
这样,孩子将懂得自己的选择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责任。
4.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有助于他们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如班级、社团等,让他们体验到在团队中共同努力、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同时,在团队中担任一定的职责和角色,也能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
5. 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和责任感是密不可分的。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
通过故事、名人事迹等方式,向孩子传递正气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责任感是一种道德责任。
6. 鼓励孩子设立目标设立目标有助于激发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行动步骤。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责任感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7. 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及时、积极的反馈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关键。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关键。
它不仅能帮助他们成为自律和独立的个体,还能促进他们在学业和社交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然而,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并非易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1. 给予适当的责任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我们首先需要给他们适当的责任。
例如,可以给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如整理书包、洗碗、打扫房间等。
这些简单的责任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让他们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
2. 设定明确的目标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责任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设定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是在学习上的,比如完成作业、提高成绩等;也可以是在生活上的,比如每天按时完成早起、做家务等。
通过追求这些目标,小学生将学会承担责任并愿意为之努力。
3. 培养自律习惯自律是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自律习惯,家长和老师可以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按时就寝、定期运动等。
同时,要引导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帮助他们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4. 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责任感不仅表现在个人的事务上,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上。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小学生懂得照顾他人、关心周围的人,并乐于帮助他人。
可以鼓励小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捐赠物品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重要性。
5.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激励小学生在努力培养责任感的道路上需要得到支持和鼓励。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激励,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同时,也要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帮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6.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场所,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家长和老师要保持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小学生的责任培养。
他们可以分享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表现出的责任感,商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和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任务感到责任,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品质。
养成良好的责任心不仅有益于小学生的个人成长,还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社交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育者应该教导他们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懂得负责任的行为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
可以通过讨论真实的案例和事例,引导他们思考和判断,明确责任和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责任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事务入手,如自己的学习、个人卫生和时间管理等。
父母和老师可以给予适度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自己制定计划、安排时间和完成任务。
同时,要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还需要注重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游戏和团队项目等,让孩子们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和责任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使他们体会到责任心对于团队的成就和成功的重要性。
四、设立目标和奖惩机制设立明确的目标和奖惩机制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责任心。
目标可以是个人的学习成绩、行为规范或特定任务的完成等。
教育者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目标,并设立相应的奖励措施,以鼓励他们对目标的努力和责任的承担。
同时,对于未能完成任务或违反规定的行为,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惩罚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责任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五、鼓励并认可鼓励和认可是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重要手段。
教育者应该积极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对他们积极参与、承担责任的行为给予肯定和赞扬。
这种正面的激励和认可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也能促使他们形成更积极的责任心。
六、提供榜样和引导提供榜样和引导也是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重要方法。
浅谈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负责的一种自觉和意识。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还能为他们的人格健康和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呢?以下将从教育者、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
一、教育者的责任作为小学生的教育者,老师在课堂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
以下是一些教育者可以采取的策略:1. 清晰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将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负责,老师可以在班级里设立一些明确的规则和制度,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并且,明确违反规定的后果,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2. 培养集体责任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班级管理等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对集体的责任。
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时到场、尊重他人、服从指挥等,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责任担当的意识。
3. 案例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些责任意识强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明白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也可以通过案例对一些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负责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家庭的责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在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家长可以采取的策略:1. 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面前应该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的榜样。
父母在言传身教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从他们身上学到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
2. 给孩子适当的自主和责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决定,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范围。
3. 家庭教育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一些深入沟通,让他们明白责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家规、家训的方式,让孩子在家中学会遵守规则和承担责任。
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责任心

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责任心责任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协作以及积极参与的动力源泉。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师如何通过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树立榜样,自身具备责任心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具备责任心,并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的教育责任重大,要以身作则,自己要有素质高尚、敬业爱生的品质,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榜样,激发他们的责任心。
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在学生参与课堂管理中,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小学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管理权限,例如让学生轮流担任课堂小组长、记者等职务,让他们负责课堂纪律、值日等事务。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责任心。
三、设立团队合作活动通过团队合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小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分工,互相合作,共同承担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关键。
小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整理课堂笔记、管理学习资源等,让学生主动承担起管理自己学习的责任。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学习目标和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估,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情感发展对于责任心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困惑。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举办班级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与周围人的情感交流,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对他人的关爱意识。
六、提供有效的奖励和激励学生在付出努力并且取得成果时,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奖励。
小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适当的奖励机制,如表扬信、荣誉称号、奖状等,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时代的步伐在快速地更替着,学生责任心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社会中更加需要有责任心的人才,小学生便就是这个社会的接班者和继承人。
小学的孩子是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个阶段的孩子发展空间极大,所以在小学期间最适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小学生责任心淡薄的现象仍然存在。
所以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任务势在必行了。
我便以它为研究课题,并以社会、教育以及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
学生责任心淡薄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目前,如何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已经成为很多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心头大患。
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生责任心不容乐观的现状并就其现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责任心现状提出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心;培养AbstractThe pace of the times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t present, the society needs more responsible people, and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the successo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societ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a special group, good plasticity, strong ability to accept, this period is the key period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However, in the real life, 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weak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till exist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 take this as the research topic, is based on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needsof students'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 weak sense of responsibilityof students not only affects their own development, but also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At present,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has become a great concern to many parents, teachers and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not optimistic and puts forward thetraining strategy for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cultiv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一、绪论 1(一)问题的提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4.研究方法 35.相关概念界定 3二、目前小学生责任心的现状 3(一)自我责任意识 3(二)家庭责任意识 4(三)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4(四)对集体的责任意识 4(五)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5三、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方案 5(一)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51.低年级小学生的学情分析 52.低年级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方案 6(二)对于中年级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71.中年级小学生的学情分析 72.中年级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方案 8(三)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91.高年级小学生的学情分析 92.高年级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方案 9小结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一、绪论(一)问题的提出1.研究的背景2011年9月19日,九江市庐山区三名10岁左右的女生因在家中写了一天的作业,还是没有完成教师的要求,因此相约自杀。
有一位女孩子对记者说:“如果我死了,我就再也不需要每天去上学了。
”目前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因为学习压力放弃生命的比比皆是,令人唏嘘的同时不得不让我们认真的深思,他们为何对自己的生命如此的不在乎?他们是怎样变得如此不堪一击?人们常说,医生的职责是将病人的疼痛消除;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对国家未来发展有帮助的杰出人才;家长的责任是养育自己的子女;公民的职责是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普通人。
似乎一个人不管他担任什么样的职务,都会有一定的责任要承担。
那么孩子的责任呢?有的人说,孩子还小,没有所谓的责任。
不,孩子他也是有责任的,一个人的责任心主要是在小学阶段产生的,而且此阶段的责任心对其以后的责任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责任心不是通过一朝一夕的上课来获得的,而是一项从小就该着手培养的道德品质。
2.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本研究试图对小学高年级、中年级、低年级的小学生的责任心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责任心现况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相关案例来了解目前小学生责任心的近况,找出小学生责任心培育方面拥有的问题,从而为小学生责任心的培育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以利于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2)研究意义研究责任教育的意义是想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责任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很重要且不可忽视,所以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都应该高度重视对孩子的责任教育。
通过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和期刊发现,我国学者对小学生责任教育的研究不多。
初级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速度极快,这时期的儿童发展空间特别大。
小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外界集体,所以对学生性格的发展很重要。
因此,加强小学生的责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通过本文可以让更多的社会人士注意到小学生的责任教育,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小学生的责任教育营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小学生的责任心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文也会对当前教育实践中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比如,关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道德教育等。
3.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通过搜集了大量文献、期刊发现,国内对学生责任研究的著作很少。
在知网上,笔者发现,关于大学生责任感的文献很多,而关于小学生责任感的文献却很少。
目前,对小学生责任心的研究更多的关注责任心的淡薄。
刘世保教授认为“从总体上看,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也在随着增长,三年级以后逐步王晓燕在对北京市小学生的责任感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小学生责任感认知任认知差序格局;小学生责任感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存在落在年级上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发展趋势,低年级总体水平较低,中年级徐立明老师认为“小学生对自己、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发展相对滞后,难以认清的责任意识缺失;缺乏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漠;缺乏对大程东峰对我国青少年责任意识形成研究中,得到的调查结果如下“我国青少年可信赖的一代;在就业、承担责任等问题上往往具有恐惧心理;我国青少年缺乏其应有的豪气和浪漫”[4]。
(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进行了研究,Bryan 等人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五占萍在研究《美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研究》中指出,“美国通过趣的课堂教学、丰富的学校活动、参与社会和生活、注重经验学习、解决实际各个国家都特别重视责任教育。
如美国,责任教育是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重要组任公民”教育、“过负责的生活”教育,到今天的“国家责任”教育的过程规定初级中学的教育目的,其中第二、三项就是:“鼓励儿童对文明的兴趣和关心,帮助儿童树立责任感,启发他们的理想,培养他们的情操,使其能理解并效法生活中最优秀的范例 [15]。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人们越来越注重责任教育,不管是它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活动,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钻研,最后将研究的深度和高度逐渐提升。
4.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对文章、期刊和杂志对国内外研究学生责任心的文献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探索、选择和整理,并分享了前任的经验,认真地分析和整理了有关小学生责任心的资料,从多种角度出发来收集、筛选有效信息,肯定本课题的研究思绪。
(2)访谈法通过一些家长和学生的交谈来了解目前小学生的责任心现状,同时也能够了解到目前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状况,从而找出在小学生责任心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
(3)观察法主要是对小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现场观察和现场记录。
5.相关概念界定(1)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