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名人传》
名人传主要内容

名人传主要内容名人传主要内容(一):《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终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
名人传主要内容(二):《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名人传主要内容(三):名人传由三部传记组成,分别是《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以及《托尔斯泰传》。
分别讲述了三位伟人的人生经历。
其中《米开朗基罗传》分为上编战斗、下编舍弃以及尾声死。
名人传主要内容(四):《名人传》主要写了三个名人:贝多芬:一个被命运作弄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
这个表面狂傲的人,在世时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损坏了,他不敢表露出来,不敢让人明白他的弱点,只好选择离群索居。
他没有知音,甚至连朋友都没有。
可是,贝多芬理解了现实,承受了上天给予他的痛苦的命运。
所以他也成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米开朗琪罗:忧郁症患者,是一个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个舍弃欢乐,享受痛苦的英雄。
作者让我们了解到了米开朗琪罗十分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他有着对自我行为的极端厌弃,因为就连他自我都明白自我是一个十足的弱者和懦夫。
心灵的折磨和奴隶般无休止的的劳作,使他的一生饱受折磨,对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狱。
托尔斯泰:一个自我折磨,自我折腾的人,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的安宁以便安抚良心的英雄。
他很早就拥有了财富、名誉与地位,但他却像一个疯狂的`信徒一样,不断地解剖自我,不断地忏悔,以至于为了自我的信仰抛弃了家庭,抛弃了世俗的欢乐,最终做了一个离家出走的耄耋老者,客死荒郊。
名人传主要内容(五):《名人传》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学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61罗兰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英雄传记”。
《名人传》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名人传》简介 • 主要人物介绍 • 人物性格特点 • 人物经历和成就 • 人物对后世的影响
01 《名人传》简介
CHAPTER
作者介绍
罗曼·罗兰:法国著名作家、音 乐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包括 《约翰·克利斯朵夫》和《名人
传》等。
出生于1866年,逝世于1944年 。
尽管他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 成功,但米开朗基罗的个性使 他与人群保持距离,显得孤独
而内向。
贝多芬的性格特点
激情四溢
贝多芬的音乐充满激情,他的创作总 是充满力量和情感。
坚韧不拔
尽管贝多芬在音乐生涯中遭受了巨大 的挫折,如失聪,但他仍然坚持创作 ,不向命运低头。
自我中心
贝多芬的个性有时显得自我中心,他 对自己的才华和成就非常自豪。
罗曼·罗兰
总结词
法国文学的巨匠
VS
详细描述
罗曼·罗兰是法国文学的巨匠,他的小说 、戏剧和传记作品等都展现了卓越的文学 才华。他的作品关注社会问题,特别是弱 势群体的命运,呼吁人类正义和自由。他 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法 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
罗曼·罗兰
总结词
人道主义精神
详细描述
罗曼·罗兰的人道主义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他关注 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和支持。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许多人道 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基础。
贝多芬
总结词
古典音乐的巨匠
总结词
不屈不挠的精神
详细描述
贝多芬是古典音乐的巨匠,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 交响曲、钢琴曲、室内乐等多种形式。他的音乐 风格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特别是在浪漫主义音乐 的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名人传》作者资料及内容简介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名人传》作者资料及内容简介作者资料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镇克拉姆西。
人道主义家,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他从小爱好音乐,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
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罗曼与黑暗进行不屈的斗争。
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其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罗曼·罗兰早期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并于1915年因《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著作大致可以分为音乐和文学两大类,在音乐理论与音乐史方面,更重要的著作是七大卷《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
文学方面,除诗歌外,他发表了各种体裁的作品:戏剧、小说、传记、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
此外还有政论和书信。
20世纪初,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琪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
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和《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1922~1933),这两部是他的小说代表作,而其中写成十卷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则是他的成名作,也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
九部名著导读

第一部:《伊索寓言》 一、 作者简介“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 弗里吉亚人,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二、 作品内容 : 《伊索寓言》文中主角大 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 贵,揭露其残暴、肆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 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内 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 味
3、人物形象 (一)祥子 初到北平的祥子是一个勤劳、纯朴,充满青春活力的体面、要强的青年。 他有着健康的体魄,他“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 对生活具有骆驼一样的坚韧的生活耐力,他是人力车夫中的佼佼者。 他善良又正直,有着美好的内心世界。。 由于悲剧命运的接踵而至,随着他对生活的希望的破灭,他的美好的品 德、性格逐渐发生了变化。拉车虽然是他惟一的指望,此后他也不那 么热心了,开始懒惰了,脾气也大了,,这个勤俭要强的人最终堕落 了,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善良正直、吃苦耐劳的祥子,他 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愿望,被生活的现实碾成了粉末,黑暗 的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 (二)虎妞 她好逸恶劳,养尊处优,讲吃讲花,市侩气十足。但她泼辣,能办事,, 由于她长相丑陋,虎头虎脑,性格又粗暴,也无人问津,这就使她形 成了变态心理虎妞有使人厌恶的、应当批判和否定的一面,也有令人 同情、可以肯定的一面。
3、人物形象 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 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 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外公是 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 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 的讽刺意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 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 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 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
三 、作品寓意:《伊索寓言》的与众不同之 处在于,它的主角除了一般寓言中常见的 拟人化的动植物之外,有很大比例是希腊 神话人物,如爱神阿佛洛狄忒、主神宙斯、 太阳神阿波罗等等。即使是动植物,也不 全是狼和羊、狮子和狐狸、橡树和芦苇之 类人们耳熟能详的形象,而是采用了读者 比较陌生的蜣螂、银鼠、河狸、螽zhong1 斯、芥菜、刺李等一百多种形象,通过它 们的言论、举止、性格来刻画人生,这使 得寓言的内容更加丰富。
名著导读《名人传》精品复习资料

夏镇一中西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主稿人:宋伟使用时间:6月25日名著导读《名人传》复习资料【作者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写作背景】《名人传》创作于二十世纪前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名著简介】《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传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在这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这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伸展开的。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语文名著导读·课件:名人传 (共70张PPT)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传》 1475年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 罗伦萨出生。六岁时母亲去世,便寄养在一个石匠家 中。从小迷恋绘画,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他 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1494年米开朗 琪罗先后去了威尼斯和罗马,完成了雕塑作品《哀悼 基督》,一举成名。1501年开始他著名的雕塑作品 《大卫》的创作,却遭到当时群众的误解。1505年米开 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召赴罗马,从此开始了他 生涯中的英雄时代。教皇要他造一个能够和古罗马相 称的陵墓,由于米开朗琪罗的仇敌的挑唆,教皇突然 放弃建造陵墓的计划,而决定重建圣彼得教堂。米开 朗琪罗为此债台高筑,离开罗马。尤利乌斯二世死后, 大主教梅迪契不久成为教皇克雷芒七世。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传》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出生在 俄国。两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离世。父亲的死 让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 托尔斯泰的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姑母虔诚而富有爱 心,这些卑微的心灵帮助他认识到爱以及爱所带来的 快乐,对托尔斯泰的一生影响巨大。1844年,托尔斯 泰进入喀山大学读书。由于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他自 动退学回家进行农庄改革。1851年,托尔斯泰去高加 索服兵役。1855年底,他回到彼得堡,重新开始农事 改革,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提高农民的觉悟,促进社 会进步。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 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 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 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 罗兰所著,它包括《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三部“英雄传记”。
罗曼·罗兰(1866-1944) 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1915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题思想
《名人传》 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 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作者罗 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 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 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表现了他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 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 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赞美他们的高尚 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名著导读《名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2、《名人传》主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答案】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
3、《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写到雕塑家完成的许多雕塑,可看出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特征?【答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男性的雄伟和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新鲜感,因而备受世人的尊崇。
4、读《名人传》,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答案】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为音乐家、作曲家却耳朵失聪;最大的幸福是他战胜痛苦,创造出拥抱欢乐的《第九交响乐》。
5、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增加传记“引文”的真实性,同时也是贝多芬痛苦生活和读者心灵的一次撞击。
6、《贝多芬》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答案】作者紧扣“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气息。
”7、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答案】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从历史事实中吸收来的,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全部伟大之处得以显示出来,其感染力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是以痛苦为情节的目的所在。
8、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答案】一是痛苦和磨难——时代与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苦痛;二是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他的短暂的狂欢。
9、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
【答案】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不是一个阶级的所有物;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艺术应当铲除强暴,它的使命是要用爱来统治一切;只有为了团结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10、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答案】他反对现代的女权主义,称赞贤妻良母,认为勇敢的妻子应该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碍。
11、《托尔斯泰传》的立意是什么?作者的着眼点在哪儿?【答案】立意是歌颂英雄主义;着眼于评论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是一部文学创作评传。
名著导读之《名人传》

《名人传》作者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他出生于一个中产者家庭,自幼喜欢音乐,1882年考入大路易中学,1886年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攻文学,后攻历史。
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最伟大的作品,他因此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罗曼·罗兰积极反对战争,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二战时声援中国,对中国人民寄予同情,被称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士”。
内容简介《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一、《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
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
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
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
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
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
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
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
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传》主要阐 述了什么哲理?
人生常遇患难,伟人产生于 患难,形成于超人的奋斗;而 善良的心境、高尚的品格与顽 强的毅力又是进行超人奋斗的 前提。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 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 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 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 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 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 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 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 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 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 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列夫·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托尔斯泰的庄园
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城市贫 民的凄惨处境感到镇静,为农民的生活贫 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质富有, 生活优裕而内疚,为自己不忍心摆脱家庭 羁绊去过苦行生活而苦恼……总之,他的 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 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 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热爱艺术、 执著、真诚善良、博爱、同情人民群众)
有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 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只要给自己 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 败。
作者为什么把英雄的首 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 多芬?
因为贝多芬最符合罗曼·罗兰的 英雄观,符合他给英雄所下的定义: 作为音乐家贝多芬他仁慈,有大的 人格魅力,面对命运的磨难,面对 人生的重大打击,他选择了坚强, 把悲观深藏心底,以坚忍不拔的毅 力创造了奇迹,给世人带来精神上 的鼓舞和指引。
踏 着 伟 人 的 足迹
三、美文阅读理解与拓展延伸 ——《贝多芬传》节选
• 1、第一段中“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 雨的日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请说说这句话的具体含义。 • 2、说说最后一句“用痛苦换来的欢 乐”的深刻含义。 • 3、拓展延伸:想一想,该怎样去面 对自己或别人的苦难?
参考答案
贝多芬有怎样的性格?
有着坚强的毅力,不屈不 挠的斗争精神、为人真诚善良、 对事业有着执著的精神,性格 激昂,有着伟大的人格。
贝多芬: 被命运捉弄 的人,最终 耳聋的音乐 家,一个用 痛苦换来欢 乐的英雄。
(1)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多少首曲子?最出名 是哪首?
100多部《第九交响曲》
(2)从贝多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自我折磨也自 我折腾的人, 离家出走的老 翁,一个打破 生活的安宁以 便安抚良心的 英雄。
黑色的头发乱蓬蓬地 结着,凄惨的目光引起人 们的同情。因为劳作过度, 身体变了形,背佝偻着。 他要雕琢整个山峰,几乎 没有用餐的时间,他生过 十四或十五次大病,几乎 死去。但他内心有一种疯 狂的求生的力量,求生, 为的要继续工作、继续受 苦。他认为,愈使我受苦 的我愈欢喜。
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 度,就会极大的改变自己的处境,甚至会得 到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但他们没有这样做。 贝多芬为了人格的独立与资助他的朋友绝交, 使自己陷入困境;米开朗基罗只知道工作, 却不肯改善一下生活;托尔斯泰放着舒适的 日子不过,想到 森林中修行。同学们,他们 的这些做法你觉得值吗? 是不是自讨苦吃?
• 1、修辞方法:比喻;含义“一天雷雨的日 子”,指的是他一生屡遭挫折,大起大落, 比如贫困、残疾与孤独等不幸相继发生, 使他的人生经历了很多风雨和磨难。 • 2、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痛苦,但是 他战胜了痛苦,以顽强的意志和执着的努 力,创造了大量充满希望和欢乐的乐章, 给自己带来了欢乐,更给一切不幸的人们 带来了快乐。
•
•
一、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筛选信息
一、阅读课文,筛选信息
• 1、《名人传》是法国作家 的作品。它 叙述了贝多芬、 、 的苦难坎坷的 一生,赞美了他们 的精神。 •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名人传》? • 3、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二、研读人物概述
感悟英雄形象
猜名人,论英雄
他如猴子一般丑陋,粗 犷的脸,宽阔的耳朵,又坦 白又犀利又悲哀的眼睛。他 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救治心 魂,《战争与和平》是他天 才的最高期,笼罩了整个人 类的境界。但他常常为良心 的责备所苦,他认为,幸福 是为别人生活,牺牲自己。
罗曼· 罗兰
教学目标
•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要求筛选相关信 息概括要点。了解罗曼· 罗兰及他的《名 人传》。了解和领悟罗曼· 罗兰的英雄观, 写作《名人传》的目的。 2、学会研读人物概述,感悟英雄形象。 阅读理解文段——《贝多芬传》节选。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学习名人们不畏困苦,自强不息的精 神。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米开朗琪罗有什么样的性格?
米开朗基罗的性格是骄傲自信而 且固执,对艺术执著,追求尽善尽美 他的弱点:软弱,多疑,优柔寡 断,做事常有始无终,不止一次 屈服于强权……
米开朗琪罗: 恨不得把整 座山岩都雕 出生命的工 作狂,一个 享受痛苦、 舍弃欢乐的 英雄。
பைடு நூலகம்
鼻子短又方,酷似狮子 的相貌,他常用忧郁的目光 向天空凝视。有着对音乐超 常的天赋。童年生活悲惨, 二十六岁开始接受耳聋的酷 刑,晚年差不多到了行乞的 地步。世界不给他欢乐,他 却创造了优美动听的音乐给 予世界。 贝多芬(德国伟大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