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分离规律试验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教资分离定律教案

高中生物教资分离定律教案

高中生物教资分离定律教案教学内容:分离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分离定律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分离定律的表述和适用条件;3. 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分离定律的概念和表述;2. 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分离定律的原理和意义;2. 掌握如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概念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以及他提出的基本法则;2. 引入分离定律的概念,解释分离定律对孟德尔实验结果的解释。

二、分离定律的表述(10分钟)1. 介绍分离定律的基本表述:“在杂种后代中,每对纯合子基因组合的等位基因在生殖过程中分离,各自独立地进入配子,再结合形成新的基因型组合。

”2. 解释分离定律的含义和原理。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一个具体的遗传交配问题,让学生运用分离定律进行分析和解答;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自行解答几个与分离定律相关的遗传问题,加深对该定律的理解;2. 提出一个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分离定律推断家族成员的基因型。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强调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弥补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熟练运用分离定律,帮助他们建立对遗传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应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对分离定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

高中生物的分离技术教案

高中生物的分离技术教案

高中生物的分离技术教案
教学内容: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分离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几种常见的生物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分离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分离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几种常见的生物分离技术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分离技术原理;
2.掌握生物分离技术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材、实验器材(如离心机、电泳仪等)、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引入分离技术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相关内容;
2.提出分离技术的应用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讲解(15分钟)
1.介绍分离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详细讲解几种常见的生物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如离心法、凝胶电泳、柱层析等;
3.举例说明各种分离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老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各种分离技术的操作;
2.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体会分离技术的具体步骤和原理。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引导学生讨论分离技术的优缺点;
2.总结各种分离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分离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馈:
1.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分离技术的掌握程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室参观,了解更多现代生物分离技术的应用;
2.开展生物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高中生物《分离规律试验》学案5 中图版必修2

高中生物《分离规律试验》学案5 中图版必修2

分离规律试验一、学习目标:⒈了解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⒉掌握如何解释分离现象,掌握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⒊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⒋了解基因分离规律的应用二、重点、难点1.重点: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等位基因、基因型、纯合体、杂合体等基本概念,测交的意义和分离规律的实质。

2.难点:基本概念在实践生活中的例证分析,测交实验法在具体实例中的设计等。

3.考点与热点: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断及有关概率的计算。

三、复习巩固1.下列各项所进行的细胞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有 ( )①雄蜂产生精子的过程 ②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将柳枝扦插,长成柳树 ④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淋巴细胞融合,得到的融合细胞大量繁殖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人的同源染色体有23对。

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子细胞和异常精子细胞的比例,同时精巢中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 ( )A .1∶1,有丝分裂B .1∶2,有丝分裂C .1∶3,减数分裂D .1∶1,减数分裂3.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 .b 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 .c 过程发生细胞融合D .d 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基础梳理一、杂交试验,发现问题1.过程步骤(1)第一步: ,人工授粉进行 。

第二步:得到F1 并种植,观察F1的性状。

第三步:F1 得到F2种子并种植,观察统计F2表现出来的性状和数量2.特点(1)F 1全部表现为(2)F 2 出现 现象,分离比为3.概念:显性性状:隐性性状:P (亲本): 紫花 × 白花↓ F 1↓○×F 2 性状: 紫花∶3 ∶ 1性状分离:二、提出假说,解释现象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1)遗传性状是由控制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一个来自,一个来自(3)在子一代中一个遗传因子(基因)能够另一个遗传因子的作用。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1.1 分离定律教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1.1 分离定律教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举例说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讲出分离定律中的相关概念〔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说出遗传规律中常用符号以及概念〔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实验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2.能力与方法〔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性模拟小游戏,提高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通过疑问探究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积极思考问题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重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显性相对性5.[教学准备]塑料筒2个,四色小球各10个,多媒体课件6.[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是按科学史的发展线索来安排的,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上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论方法,能深刻体会到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某某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和推理,通过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通过讨论,明白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及相关概念,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结果。

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突破显性相对性这一难点。

7.[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课题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一串的规律。

教师:同学们,谁知道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生物史上的哪一位科学家?学生回答:孟德尔。

教师:对。

这首诗里所说的遗传规律大家也应该都知道了。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高中生物教材分离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教材分离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教材分离教案设计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各种生物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1. 离心管2. 玻璃棒3. 手套4. 滤纸5. 手套6. 色谱纸7. 色素混合物三、实验步骤:1. 将色素混合物滴在色谱纸上,并用玻璃棒将其均匀涂抹。

2. 将色谱纸竖直放置在离心管中,加入适量溶剂。

3. 将离心管放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

4. 观察色素在色谱纸上的分离情况。

四、实验原理: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分布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色谱分析中,固定相起到分离作用的是色谱柱上的填料;溶剂称为流动相,流动相指进入固定相中承载需要分离的成分的液体。

不同成分对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会在固定相中呈现不同的停留时间。

通过观察分离效果可以了解各种色素的相对流动速度,从而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和分析。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需戴手套,注意实验室安全。

2.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溶剂的溅洒。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仪器和场地。

六、实验效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不同色素在色谱纸上的分离情况,了解色谱法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七、拓展延伸:1. 可以尝试利用其他分离技术,如凝胶电泳、纸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实验。

2. 可以讨论不同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领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深入了解生物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为将来的生物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 基因的分离规律 第二节 分离规律试验教案 中图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 基因的分离规律 第二节 分离规律试验教案 中图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教案中图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教案中图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教案中图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一、教学目的: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现过程2.概念的了解二、教学重难点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三、板书设计:一、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二、研究过程:1、发现问题2、设计假说,解释问题3、设计试验,验证假说4、得出结论四、教学过程: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找出以下概念,并加以比较一、基本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二、区分概念:杂交、回交、正交、反交、自交、测交、父本、母本三、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P-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F1-杂种子一代;F2—杂种第二代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找出以下概念,并加以比较阅读课本关于豌豆杂交试验的有关内容,回答: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遗传学的奠基人是谁?2.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是什么?3.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什么?为什么选用它?一、基因的分离规律1。

分离定律 (共51张PPT)

分离定律 (共51张PPT)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1.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那里?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遗 基因是什么?
3.基因的本质
传 和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4.基因的表达

化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5.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6.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 24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1 )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 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 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 2 )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 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 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 律。
Page 15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表示杂交。 ↓:表示产生下一代。 P:表示亲本。 F1:表示杂交子一代。 F2:表示杂交子二代。
:表示自交,即既做父本又做母 本 正交:高茎(母本)×矮茎(父本) 反交:高茎(父本)×矮茎(母本)
问题
1、自然状态下豌豆能否杂交,怎样让豌豆杂交?
亲本
Dd
× dd
配子 D
d
d
测交后代 Dd
高茎
dd
矮茎1 :1看视频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Page 22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测交实验验证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F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后代实际结果
性状
高茎
矮茎
数目
30
34
比例
1: 1
F1的确是杂合子(Dd)。

高中生物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验结果;
3. 了解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遗传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验结果;
2. 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结论。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
2. 理解细胞分裂和生殖细胞形成过程。

四、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软件;
2.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验材料;
3. 实验室用品。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和遗传规律。

2. 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验结果,介绍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结论。

3. 展示孟德尔实验过程,并分析实验结果。

4. 教师以绘图、实验等形式,展示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遗传中的应用。

5. 练习和讨论:学生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相关题目的练习,讨论解题方法和策略。

6. 总结与提高: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要点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生物遗传规律的理解。

六、作业
1. 完成基因分离定律相关题目的练习;
2.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历程和发展。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验结果,掌握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结论,提高了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验和综合训练,加深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培养其对生物遗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1配子
Aa
A
a
F2基因型
表现型
AA
Aa
1 :2
aa
:1
紫花:白花=3 :1
遗传图解相关问题
• ①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 • ②F2基因型种类和比例? • ③F2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 ④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⑤F2中显性性状所占的比例为? • ⑥F2中显性性状的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⑦F2显性性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一、杂交实验,发现现问象题
1.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2.F2出现了性状分离 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二、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自主学习(2min)
★阅读课本30--31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如何存在?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有何行为? 4、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有无规律?
填空
两只黑毛牛交配,生了一只棕毛小牛,推断这两只黑毛
小牛和棕毛小牛的基因型 Aa
、Aa
、 aa
学习目标
重点
1、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
2、通过分离规律发现的过程,体验科学探
究的历程,养成质疑、求实的科学精神。
3、通过分离规律试验,学习如何提出假说、
验证假说,理解假说演绎方法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
难点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孟德尔在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 离定律。下列几组比例,最能表明分离定律实质 C

两杂合黄色子粒豌豆杂交产生杂合黄色种子 120粒,其中纯合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C )
A.0粒 B.30粒 C.60粒 D.90粒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显性性状 B.显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纯合子 C.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通常是杂合子 D.后代全为显性,则其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
假说内容:
显性基因(A)
(1)遗传因子 =基因 隐性基因(a)
显性性状 表 现
隐性性状 型
(2)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纯合子(AA、aa) 基因型
杂合子(Aa )
(3)子一代形成时,这对遗传因子相互分开,随配子独 立遗传给后代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实验:F2性状分离比的模 拟
小 组 实 验 结 果 统 计 表 展 示
思考:
为什么孩子有些地方长得像自己 的父母呢?
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 分离规律试验
学习目标
重点
1、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
2、通过分离规律发现的过程,体验科学探
究的历程,养成质疑、求实的科学精神。
3、通过分离规律试验,学习如何提出假说、
验证假说,理解假说演绎方法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
难点
例 1:11:1
四、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一一对对等等位位基基因因在在杂杂合合体体中中保保持持相相对对的的 独独立立性性,,在在进进行行减减数数分分裂裂形形成成配配子子时时,,等等位位 基基因因随随着着同同源源染染色色体体的的分分开开而而分分离离,,分分别别进进 入入到到两两个个配配子子中中,,独独立立地地随随配配子子遗遗传传给给后后代代。。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研究
一、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人工杂交(异花传粉)
P ♀母本 去雄 套袋
授粉
♂父本 F1子一代
套袋
杂 交P 实 F1 验 观 察 现 F2 象
紫花♀ × ♂
白花♂ (正交) ♀ (反交)
紫花 显性性状
×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紫花 705株 : 白花224株 3 :1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老师解说微课
提出假说, 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
杂交实验, 发现问题
假说演 绎法
归纳综合, 总结规律
当堂检测
学 以 致用

1、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不正确的叙 述是( B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选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2、家兔的黑毛对褐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
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B )
A、纯种黑毛兔 B、褐毛兔 C、杂种黑毛兔 D、A、B、C都不对
孟德尔假说合理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 状杂交实验中出现的性状分离问题
j
进一步实验验证
三、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
演绎推理
紫花 白花
(纸上谈兵结)果测 子测杂交交:,F豌1与8豆5隐株性纯豌合8豆1株
与期预相是交用来检假测说F1的成遗立传!
符 因后子的组A成: 。a
a
实验验证
代 Aa
aa
比 紫紫花花:白花白≈花






误差分析!





小 组 实 验 结 果 统 计 表 展 示
要求:
1、根据孟德尔假说,在白板上写出紫花和白花杂交实验 的遗传图解。并做好展示准备(紫花用A,白花用a) 2、写完图解思考学案相关问题。 3、时间:5分钟。
P
紫花 AA
P配子
A
F1
×
aa 白花
a
Aa 紫花 × Aa 紫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