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己亥杂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己亥杂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己亥杂诗体裁:诗题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作者:名字:龚自珍年代:清代描述:辛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

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翻译: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原文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龚自珍所处时代是封建主义腐朽没落的时代。

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己亥)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这即是其中一首。

赏析二:艺术特色“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到处是一种沉闷气氛。

这里用典。

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

”“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结束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

“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

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译文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译文

《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译文
摘要:
一、《己亥杂诗》背景介绍
二、诗文主题阐述
三、诗句解析
四、诗人龚自珍及其创作风格简介
五、诗歌译文展示
正文:
《己亥杂诗》是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部诗歌集。

己亥年,即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归乡,途中历经世态炎凉,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感慨。

这部诗集以揭露时弊、抨击官场黑暗为主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诗文主题阐述:
《己亥杂诗》中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

其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以自然现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改革的渴望。

诗句解析:
诗中的“九州生气恃风雷”,意指只有风雷激荡,才能唤醒沉睡的九州大地,焕发生机。

诗人以风雷为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诗人龚自珍及其创作风格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号定庵,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他的
诗歌以揭露时弊、抨击官场黑暗为主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他的创作风格独特,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比喻,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歌译文展示:
现在展示《九州生气恃风雷》的译文,以供读者参考: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以自然现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改革的渴望。

诗人认为,只有风雷激荡,才能唤醒沉睡的九州大地,焕发生机。

龚自珍《己亥杂诗》拼音版及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拼音版及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拼音版及赏析《己亥杂诗》是清代时期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自叙诗,本文就来分享一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拼音版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jiǔ zhōu shēng qì shì fēng léi九州生气恃风雷,wàn mǎ qí yīn jiū kě āi万马齐喑究可哀。

wǒ quàn tiān gōng chóng dǒu sǒu我劝天公重抖擞,bù jū yī gé jiàng rén cái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本文选自《龚自珍全集》.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赏析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

是年,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

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很生动,极富有艺术魅力。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诗,他们一方面是诗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原文、注释及译文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原文、注释及译文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己亥(hài)杂诗:清己亥年间龚自珍辞官南归,在回家途中写成了短诗三百一十五首,题为《己亥杂诗》。

己亥,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年)。

浩荡: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

白日:阳光。

吟鞭:诗人自己的马鞭。

这里指马鞭所指的方向,即诗人所去的方向。

天涯:天边,形容很远的地方。

落红:落花。

护:培育,养护。

更:反而。

【大意】
夕阳西下,我带着无尽的离愁,挥鞭向东离去,从此就要浪迹天涯了。

落花不是无情的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培育下一代的花朵。

《已亥杂诗》赏析

《已亥杂诗》赏析

《已亥杂诗》赏析《已亥杂诗》赏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我奉劝天帝(这里是指朝庭)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作者采取对天公拟人化的方法,用“劝”与天公对话,强烈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希望有救国救民的人才出现的希冀。

出自已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己亥杂诗:己亥,即道光19年(公元1839年)。

龚自珍在这一年写了一组杂诗,共315首,这是其中一首。

九州:中国。

传说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译文】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已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现状,作诗315首表达他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在这首绝句中,诗人对清朝末年那种扼杀生机、窒息思想,导致万马齐喑的局面,十分痛惜。

同时他还大声疾呼:若想振兴国家,挽救危亡,就需要涌现出大批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

这首出色的政治小诗是其中的一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究可哀”,是在告诉人们:要想让中国大地焕发生机,必须要“恃风雷”,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荡涤一切陈腐的东西,诗人在这里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可是整个朝野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确实令人觉得悲哀。

《已亥杂诗》意思与注释

《已亥杂诗》意思与注释

《已亥杂诗》意思与注释1. 《己亥杂诗》里好多诗句含义可深啦!就说“九州生气恃风雷”这句吧,意思就是整个国家要焕发生机就得靠疾风迅雷般的力量呀!就像一场及时雨能让干涸的大地重新焕发生机一样。

注释呢,就是详细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呀。

你想想,要是不理解注释,咱能真正懂诗吗?2. “浩荡离愁白日斜”,这句说的是那离愁啊浩浩荡荡,太阳都快西斜啦!注释就是帮助我们搞清楚“浩荡离愁”具体是啥样的感觉。

这就好比你面对一大堆要做的事情,那种压力山大的感觉,懂了吧?3. “吟鞭东指即天涯”,哇,诗人挥着鞭子指向东方,就感觉像到了天涯一样呢!注释会告诉你“吟鞭”是什么,“天涯”在这里又代表着什么。

这就好像你站在山顶,一下子觉得视野好开阔,仿佛能看到世界的尽头呀!4. “落红不是无情物”,哎呀呀,飘落的花儿并不是无情的呀!注释会细致地讲解这里的“落红”有着怎样的寓意。

这就好像一个人虽然离开了某个地方,但他的心还在那里呀!5. “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儿落了会变成春泥来滋养花朵呢!注释会让你更清楚“春泥”“护花”的意义。

这就跟父母对孩子的爱一样,无私地守护着呀!6. “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要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呀!注释会解释“不拘一格”具体是怎么个不拘法。

这就好像一场比赛,不能只看一种标准,要多方面考量选手,对吧?7. “万马齐喑究可哀”,所有的马都沉默了,这多可悲啊!注释会让你明白“万马齐喑”所营造的氛围。

这就好像一个原本热闹的地方突然变得安静无声,多让人难受呀!8. “我劝天公重抖擞”,我都想劝老天爷重新振作精神呢!注释会解读这里的“天公”代表着什么。

这就像我们希望某个重要的人能打起精神来做事一样。

9. “风雷”在诗里可不简单呀,代表着强大的力量呢!注释会详细说清楚“风雷”的象征意义。

就好比一阵强风可以吹走乌云,带来光明呀!10. “生气”也不是咱平常说的生气哦,是生机、活力的意思呢!注释会仔细解释。

这就好像一个地方有了生气,就变得充满希望啦!我觉得呀,理解《己亥杂诗》的意思和注释真的超重要,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大门,能看到好多精彩的东西呢!。

己亥杂诗全文-315首

己亥杂诗全文-315首

己亥杂诗全文-315首拼音:[jǐ hài zá shī]《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共315首。

《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220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收录,五年级上册有另一首,八年级下册还有一首。

基本信息•作品出处:龚自珍全集•文学体裁:七言绝句•创作年代:乙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全诗数量:共315首作品原文(共315首)1.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2.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余不携眷属仆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5.浩荡离愁白日斜⑵,吟鞭东指即天涯⑶。

落红不是无情物⑷,化作春泥更护花⑸。

6.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7.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8.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别西山)9.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

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别翠微山)10.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岁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11.祖父头衔旧颎光,祠曹我亦试为郎。

《己亥杂诗》的意思

《己亥杂诗》的意思

《己亥杂诗》的意思《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

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下面是关于的内容,欢迎阅读!组诗名。

清代龚自珍作。

指1839年作者辞官回乡途中所作的诗。

均为七言绝句,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政府腐败、国家衰亡、社会的黑暗的深切担忧与强烈不满,诗作大多感情沉郁、气势恢宏。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等名句,历来被人传诵。

《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

龚自珍生活在鸦x战争前夕。

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己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己亥杂诗·其五(作者)龚自珍(朝代)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己亥杂诗·其五鉴赏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的是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面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与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 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 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 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 更多的人才。
己亥杂诗
己亥年。 组诗。 写于己亥年的组诗。
hài

shì
sǒu
风雷 抖

hài shì
āi

己亥 恃风雷 可哀 不拘一格
yīn

易读错
不要读成“ān”。
sǒu

“女”横不露头 抖擞:振作精神,
多音字
jiàng
不拘一格降人才。
降 xiáng
投降派是没有好下场的。
天公:自然界的主宰者,这里指皇帝。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 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 不敢发表意见。
龚自珍 号定庵。近
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 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 48岁愤然辞官南归。有《龚 定庵全集》。
有一天,诗人龚自珍路过镇江, 见郊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原来是 人们在虔诚地祭拜玉帝、风神、雷神 等天神。一位道士认出了龚自珍这位 大文豪,忙恳请他为天神写篇祭文, 龚自珍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不朽的 诗作。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 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 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 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当时执政的是道 光皇帝。他成天守在深宫里,足不出户, 只凭大臣们的汇报、自己的想象来施政。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在京城 做过二十年礼部主事等小官。主张革除弊政,抵 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因遭 到权贵排挤和打击,辞官回乡。回乡后在杭州主 掌书院,聚徒讲学,后来又到江苏丹阳书院执教。 因病逝世于丹阳书院,年仅49岁。己亥杂诗这一 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 想记录成315首诗,像日记一样。因为都写于己 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 是历代儒客学子研学的核心书经,也好科举考 试的内容。四书名单:《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名单:《诗 经》、《尚书》、《礼记》、《周易》、《春 秋》五部作品。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 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 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 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清实行八股取士,从 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 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 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 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满清独一人,文采冠京华。 三百年来第一流。
《己亥杂诗》通过创设情境,表达了作 者期盼_社__会__变__革__,呼唤__人__才____的心情。
九州
风雷
己 亥
万马齐喑

杂 诗
天公 朝廷 变
人才 不拘一格
渴望变革 呼唤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