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物质颜色
九年级化学__常见物质的颜色(整理)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气体的颜色】1、红棕色气体:NO22、黄绿色气体:Cl23、无色气体:O2,N2,H2,CO2,CO ,SO2,HCl 气体等大多数气体【二液体的颜色】4、无色液体:水,双氧水5、蓝色溶液:CuSO4溶液,CuCl溶液,CuNO3溶液,(石蕊遇碱)6、浅绿色溶液:FeSO4溶液,FeCl2溶液,Fe(NO3)2溶液7、黄色溶液:Fe2 (SO4) 3溶液,FeCl3溶液,Fe(NO3)3溶液8、紫红色溶液:KMnO4溶液9、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固体的颜色】10、红色固体:Cu,Fe2O3,P(红磷)11、黑色固体:Fe ,CuO ,MnO2,Fe3O4,C12、蓝色固体:Cu(OH)2,CuSO4·5H2O13、紫黑色固体:KMnO414、红褐色固体:Fe(OH)315、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16、淡黄色固体:S17、绿色固体:Cu2 (OH)2CO3(碱式碳酸铜)18、银白色固体:Ag ,Fe ,Mg ,Al ,Hg 等金属19、白色固体:NaCl,NaCO3,NaOH,Ca(OH)2,CaCO3,CaCl2,CuSO4,P2O5,MgCl2【四沉淀的颜色】20、白色沉淀:AgCl 、Ag2SO4、BaSO4、BaCO3、BaSO3、CaSO4、CaCO3、CaSO3、Mg(OH)2、MgCO3、Al(OH)3、Fe(OH)2、PbCl2、ZnCO3、Zn(OH)2、ZnS21、红褐色沉淀:Fe(OH)322、蓝色沉淀:Cu(OH)223、红色沉淀:HgS红色MnS肉红色24、黄色沉淀:AgBr(浅黄色)、AgI 、Ag3PO4、CdS 、Ag2CO3(浅黄色)FeS225、黑色沉淀:PbS 、CuS 、Ag2S 、FeS 、Fe2S3、Hg2S。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颜色

初中化学物质颜色总结一、固体颜色1.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四氧化三铁(Fe3O4)二氧化锰(MnO2)铁粉(Fe)氧化亚铁(FeO)2.红色固体:紫红色:铜(Cu)红棕色:氧化铁(Fe2O3)氧化汞(HgO)红磷(P)红褐色:氢氧化铁(Fe(OH)3)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Cu(OH)2)五水硫酸铜(CuSO4·5H2O)4.银白色固体:金属一般为银白色固体带有金属光泽,除有色金属铜、金等除外二、液体颜色1.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2.紫色溶液:石蕊溶液3.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例如,氯化铁溶液,硫酸铁溶液,硝酸铁溶液4.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例如,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溶液5.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例如,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滴加有紫色石蕊试剂的碱性溶液6.红色溶液:滴加有无色酚酞的碱性溶液或滴加有紫色石蕊的酸性溶液7.银白色液体:汞(Hg)三、初中化学常见沉淀物质: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白色沉淀: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氯化银(AgCl)氢氧化镁(Mg(OH)2)、硫酸钡(BaSO4)、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铝(Al(OH)3)(其中BaSO4,AgCl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Mg(OH)2、CaCO3、BaCO3、Fe(OH)2、Al(OH)3是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四、重要实验现象:(1)硬质玻璃管中现象:红色固体变黑(2)硬质玻璃管中现象:黑色固体变红(1) (2)注: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成五水硫酸铜(变蓝),可以检验水的生成。
初中常见物质颜色

初中常见物质颜色初中常见物质颜色一、概述颜色是物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常见物质,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
本文将介绍初中常见物质的颜色。
二、无机化合物1. 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是指由金属离子和氧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鲜明的颜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金属氧化物:(1)铁三氧化物(Fe2O3):红色(2)铬酸盐(CrO4^2-):黄色(3)二氧化钛(TiO2):白色2.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通常具有较深的颜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非金属氧化物:(1)二氧化硫(SO2):无色或淡黄色(2)三氧化硫(SO3):白色或无色(3)四氯化碳(CCl4):无色或淡黄色3. 酸和碱酸和碱的颜色通常较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酸和碱:(1)盐酸(HCl):无色(2)硫酸(H2SO4):无色(3)氢氧化钠(NaOH):无色三、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由碳、氢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多种颜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1. 烷烃烷烃是一类只含碳和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它们通常无色或带有淡黄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烷烃:(1)甲烷(CH4):无色(2)乙烷(C2H6):无色2. 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也是一类只含碳和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多种颜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碳氢化合物:(1)苯乙烯(C8H8):无色或淡黄色(2)丙酮(C3H6O):无色或淡黄色3. 醇类醇类是一类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淡黄色或无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醇类:(1)乙醇(C2H5OH):无色或淡黄色(2)丙醇(C3H8O):无色或淡黄色四、总结初中常见物质的颜色多种多样,从金属氧化物到有机化合物,每一类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
通过学习这些颜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初中化学考试常考知识点汇总大全

初中化学考试常考知识点汇总大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初中化学常用“题眼”归纳总结一、物质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常见沉淀及颜色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浅绿色沉淀-----Fe(OH)2蓝色絮状沉淀----Cu(OH)2白色沉淀--- CaCO3,BaCO3,AgCl,BaSO4,(其中BaSO4、AgCl是不溶HNO3的白色沉淀,CaCO3、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Mg(OH)2.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S微溶于水------Ca(OH)2,CaSO4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溶液颜色蓝色:CuSO4、Cu(NO3)2等含Cu2+的溶液浅绿色:FeCl2、Fe(NO3)2、FeSO4 等含Fe2+的溶液黄色:FeCl3、Fe(NO3)3、Fe2(SO4)3等含Fe3+溶液紫红色|KMnO4溶液火焰颜色淡蓝色:H2、S(空气中)蓝色:CO、CH4蓝紫色:S(氧气中)常见气体无色无味:O2、N2、H2、CO、CO2、CH4有刺激性气味:SO2、NH3、HCl常见固体黄色:硫磺(S)暗紫色:高锰酸钾(KMnO4)、碘(I2)绿色:Cu2(OH)2CO3(铜绿)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红色:Cu、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Fe2O3)、红磷(P)黑色:Fe3O4、CuO、MnO2、C粉、Fe粉白色沉淀(可溶于酸):CaCO3、BaCO3、Mg(OH)2白色沉淀(不溶于酸):BaSO4、AgCl元素之最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其它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但通入CO2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因为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因为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经由过程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若何检验NaOH是不是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中考必备】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颜色总结(含固体、液体、气体)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颜色总结(含固体、液体、气体)一、固体颜色1、红色固体铜(Cu)、氧化铁(Fe2O3)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Cu(OH)2 )、硫酸铜晶体(CuSO4)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5、淡黄色固体硫磺(S)6、黑色固体铁粉(Fe)、木炭,碳黑,活性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7、无色固体冰(H2O)、干冰(CO2)、金刚石(C)8、白色固体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钙(CaCO3)、氧化钙(CaO)、硫酸铜(CuSO4)、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镁(MgO)9、银白色固体大部分金属如银(Ag)、铁(Fe)、镁(Mg)、铝(Al)、汞(Hg)等10、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Fe(OH)3)二、液体颜色1、无色液体:水(H2O),双氧水(H2O2)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CuSO4)、氯化铜溶液(CuCl2)、硝酸铜溶液(Cu(NO3)) 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FeSO4)、氯化亚铁溶液(FeSO4)、硝酸亚铁溶液(Fe(NO3)3)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Fe2SO4)、氯化铁溶液(FeCl3)、硝酸铁溶液(Fe(NO3)3)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KMnO4)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颜色1、无色气体:(1)单质:氧气(O2)、氢气(H2)、氮气(N2)(2)化合物: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氯化氢(HCl)、二氧化硫(SO2)2、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NO2)3、黄绿色气体:氯气(Cl2)。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元素汇总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2)黄绿色气体:氯气3)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四、元素1、元素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素: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适用范围: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原子: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适用范围: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3、元素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4、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5、元素符号: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一,固体颜色
1,黑色固体:木炭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
2,红色固体紫红色(红色)三氧化二铁红色(红棕色)
3: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4: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例如氯化铜溶液
5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二,液体颜色
1,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3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例如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4,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例如,氯化亚铁,硫酸亚铁三,初中化学常见沉淀物质: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浅绿色沉淀:氢氧化亚铁()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氯化银()
氢氧化镁(),硫酸钡( )
(其中BaSO4 ,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Mg(OH)2,CaCO3,BaCO3是溶于HNO3的白色沉)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