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无机化学-第19章 铜副族和锌副族

合集下载

12 过渡元素(一) 铜副族和锌副族

12 过渡元素(一) 铜副族和锌副族

Cu2+的鉴定
—— 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
用K4[Fe(CN)6]试剂 2Cu2+ +[Fe(CN)6]4- → Cu2[Fe(CN)6]
红褐色
12-2-2铜的重要化合物
Cu2O CuO 颜色 暗红色 黑色 溶解性 难溶于水,易溶于酸 热稳定性 稳定,1235 C 熔化也不分解 高 加入氨水 [Cu(NH3)2]+(无色) 微溶
12.1.4
氧化态
有多种氧化态。红色为常见的氧化态。
12.1.5 离子的颜色
Mn (Ⅱ) Fe(Ⅱ) Co(Ⅱ) Ni(Ⅱ) Cu(Ⅱ) Zn(Ⅱ)
水合离子呈现多种颜色。
12.1.6 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
同种元素,从高价到低价,碱性增强。 Mn2O7 MnO3 MnO2 Mn2O3 MnO 强酸性 酸性 两性 弱碱性 碱性 同一周期最高氧化态的氧化物及水合物, 从左到右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Sc2O3 TiO2 CrO3 Mn2O7 强碱 两性 酸性 强酸 同族同氧化态,自上而下酸性减弱,碱 性增强。
a
通性
Uuu
ds ⅠB 区 族
Cu 铜
Ag 银
Au 金 岩石 (岩脉金) 砂砾 (冲积金)
主要 矿物
辉铜矿(Cu2S) 黄铜矿(CuFeS2) 赤铜矿(Cu2O) 孔雀石 (Cu2(OH)2CO3) 蓝铜矿 (Cu3(OH)2(CO3)2
闪银矿 (Ag2S) 角银矿 (AgCl)
放 射 性 元 素
通性 ds 区
但Mn特殊, φӨ(Mn2+/Mn)< φӨ(Cr2+/Cr)
φӨ(Ni2+/Ni) =-0.26V φӨ(Pd2+/Pd) = +0.92V

第19章--铜副族和锌副族

第19章--铜副族和锌副族
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如 1 g 金能抽成长达 3 km的金 丝,或压成厚约 0.0001 mm的金箔。
容易形成合金,尤其以铜合金居多。常见的铜合金有 黄铜(锌40%),青铜(锡∼15%,锌5%),白铜(镍13%∼ 15%)。
2 化学性质
铜副族元素的氧化态有 +1,+2,+3 三种,这是 铜副族元素原子的 (n-1)d 和 ns 轨道能量相近造成的, 不仅 4s 电子能参加反应,3d 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失去 一个到两个,所以呈现变价。相比之下,碱金属 3s 与次 外层 2p 轨道能量相差很大,在一般条件下很难失去次外 层电子,通常只能为 +1价。
Cu2S 只能溶于浓、热硝酸或氰化钠(钾)溶液中:
3 Cu2S + 16 HNO3 6 Cu(NO3 )2 +3 S+4 NO+8 H2O
Cu2S + 4 CN -
2 [Cu(CN) 2]- +S2-
(4) 配位化合物
Cu+可与单齿配体形成配位数为2、3、4的配位化合
物,由于Cu+ 的价电子构型为d 10,所以配位化合物不会
Cu(NO3)2+ 2 NO2 + 2 H2O
3 Cu + 8 HNO3 (稀) 3 Cu(NO3)2 + 2 NO + 4 H2O
Cu + 2 H2SO4 (浓)
CuSO4 + SO2 + 2 H2O
金的金属活性最差,只能溶于王水中:
Au + 4 HCl + HNO3 H[AuCl4]+ NO + 2 H2O
第 19 章 铜副族和锌副族
前言
铜副族(I B): 原子核外价层电子的构型 :(n-1)d10ns1 常见氧化态:
铜 (+1,+2 ) 银 (+1) 金 (+1,+3)
铜、银、金被称为“货币金属”。 在自然界中,铜、银、金可以以单质状态、也可以以化 合态存在。

高中化学竞赛课件_无机化学全套_第19章_铜、锌副族111

高中化学竞赛课件_无机化学全套_第19章_铜、锌副族111
③ Cu、Ag、Au可溶于氧化性酸
Cu + 4HNO3 (浓) Cu(NO 3 ) 2 + 2NO2 +2H 2O 3Cu + 8HNO3 (稀) 3Cu(NO 3 ) 2 + 2NO + 4H 2O
Ag + 2HNO 3 (浓) AgNO 3 + NO2 + H 2 O Cu + 2H 2SO 4 (浓) CuSO 4 + SO 2 +2H 2 O 2Ag + 2H 2SO 4 (浓) Ag 2SO 4 (s) + SO 2 +2H 2 O Au + 4HCl( 浓) + HNO 3 (浓) H[AuCl 4 ] + NO + H 2 O
Cu(I) 有还原性,在空气中CuCl可被氧化 4CuCl + O2 + 4H2O = 3CuO· CuCl2· 3 H2O + 2HCl Cu(I) 也有氧化性 2CuI(白) + 2Hg = Hg2I2 ( 黄 ) + 2Cu 将涂有白色 CuI 的纸条挂在室内,若常温下3小 时白色不变, 表明空气中汞的含量不超标。 (2) Ag(I) 的氧化还原性 Ag2+ 1.980 Ag+
(2) Cu(II)的氧化-还原性
0.521 2+ 0.152 + + 0.153V 0.52V Cu Cu Cu 2+ Cu Cu Cu 0.337
I2 0.535V I
-
从以上数据上看 Cu2+不能氧化I-,实际反应是: 2Cu2+ + 4I2CuI + I2 生成CuI,[Cu+] 降低,电位升高,将 I- 氧化成 I2 。产 物是 Cu(I) 的难溶盐或稳定配离子时, Cu(II)有较好 的氧化性。又如: 2Cu2++4CN2CuCN + (CN)2 CN-既是还原剂,又是沉淀剂;若CN- 过量,则变为:

19-2锌副族元素

19-2锌副族元素

配位化合物 Hg(Ⅱ)为18电子层结构,极化能力强,变形 性大,形成配合物的倾向大。 向Hg2+中滴加KI溶液,产生沉淀: Hg2++2I-=HgI2碱性氧化物,而ZnO属两性氧化 物。ZnO在工业上主要用作橡胶及油漆颜料 的原料,在有机合成中作催化剂,在医药上 制造药膏。 锌盐和镉盐溶液中加入适量强碱,得到相 应的氢氧化物: ZnCl2+2NaOH=Zn(OH)2↓+2NaCl CdCl2+2NaOH=Cd(OH)2↓+2NaCl Zn(OH)2为两性物质,与强酸作用生成锌 盐,与强碱作用得到锌酸盐: + Zn(OH)2+2H =Zn2++2H2O Zn(OH)2+2OH =[Zn(OH)4]2-
湿法冶金:
• 将焙烧所得的氧化锌及少量硫化物 (焙砂)用稀硫酸浸取,使ZnO转化 为ZnSO4,再调节PH,使Fe,As,Sb等 杂质沉淀。加入锌粉置换Cd,Cu等进 入残渣。 最后以ZnSO4作电解液,Al为阴极,Pb 为阳极进行电解,可得到纯度为99. 99%的锌。 2ZnS+2H2SO4+O2=2ZnSO4+2H2O+2S
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 • • •
锌和镉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得到相应的氧化物。 CdO,ZnO也可由相应的碳酸盐、硝酸盐热分解而 得到: ∆ ZnCO3=ZnO+CO2↑ ∆ CdCO3=CdO+CO2↑ ZnO俗名锌白,纯ZnO为白色,加热则变为 黄色,ZnO的结构属硫化锌型。 CdO由于制备方法的不同而显不同颜色,如 镉在空气中加热生成褐色CdO,250℃氢氧化镉 分解则得到绿色CdO。CdO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 氧化物的热稳定性依ZnO,CdO,HgO次序递减, ZnO,CdO较稳定,受热升华但不分解。

第25讲 铜副族和锌副族元素

第25讲 铜副族和锌副族元素

孔雀石Cu2(OH)2CO3 无机化学
辉银矿Ag2S
碲金矿AuTe2
22.1 铜副族元素
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Cu(紫红),Ag(白),Au(黄), 其固体都呈面心立方结构 熔、沸点较其它过渡金属低 Cu
导电导热性好,且Ag > Cu> Au
延展性好 铜、银、金之间以及与其他金属都易形成合金。其中铜 的合金品种最多,例如黄铜(Cu 60%, Zn 40%);青铜(Cu 80%;Sn 15%,Zn 5%);白铜(Cu 50%~70%, Ni 13%~ 15%,Zn 13%~25%)等。 无机化学
颜色:AgCl AgBr AgI Ag2O AgCrO4 Ag2S 白 浅黄 黄 褐 砖红 黑
无机化学
22.1 铜副族元素
22.1.3 铜、银、金的配合物 Cu(I)的配合物多为2配位
配合物:CuCl2-, CuBr2-, CuI2-, Cu(SCN)2-, Cu(CN)2Kf : 小 大
Cu Cu 2 4HCl( 浓) 2CuCl -2 (泥黄色)
4Cu O 2 2H 2O 8NH3 4[Cu(NH 3 ) 2 ] (无色) OH
所以不可用铜器盛氨水。 O2
[Cu(NH 3 ) 4 ]2 (蓝)
银器年久变黑。
2Ag 2H 2S O 2 2Ag 2S 2H 2 O
无机化学
22.1 铜副族元素
与X2 反应
常 见 的 铜 的 化 合 物
颜色和状态 密度(g/cm-2) 熔点/℃ 受热时的情 况
溶解度 (g/100gH2O) (无水盐)
几乎不溶于 水(2.3×103 %),易溶于 氨水

《无机化学》课件——第19章 铜副族元素和锌副族元素

《无机化学》课件——第19章 铜副族元素和锌副族元素
4 Ag + 8 CN- + 2 H2O + O2 —— 4 [ Ag(CN)2 ]- + 4 OH-
2 [ Ag(CN)2 ]- + Zn —— [ Zn(CN)4 ]2- + 2 Ag
闪银矿 Ag2S,角银矿 AgCl 的处 理就有所不同,生成 [ Ag(CN)2 ]- 的 反应如下:
Ag2S + 4 NaCN —— 2 Na [ Ag(CN)2 ] + Na2S
固态 CuCl2 具有链状结构。
每个 Cu 处于 4 个 Cl 形成的 平面正方形的中心:
在浓溶液中 CuCl2 是黄色 的,这是由于生成 [ CuCl4 ]2- 配位单元的缘故。
稀溶液中水分子多, CuCl2 变为 [ Cu(H2O)4 ] Cl2,由于水合 显蓝色。
目前这种方法已经被严令禁 止使用。
另一种方法是氰化法提金,用 NaCN 溶液浸取矿粉,将金溶出:
4 Au + 8 CN- + 2 H2O + O2 —— 4 [ Au(CN)2 ]- + 4 OH-
用 Zn 还原 [ Au(CN)2 ]- 得 Au
2 [ Au(CN)2 ]- + Zn —— [ Zn(CN)4 ]2- + 2 Au
4 Cu2++ 8 OH- + N2H4 —— 2 Cu2O + N2 + 6 H2O
Cu2O 呈弱碱性,溶于稀酸,并 立即歧化为 Cu 和 Cu2+:
Cu2O + 2H+ —— Cu + + Cu2+ + H2O
Cu2O 十分稳定,在 1235 ℃ 熔化但不分解。
Cu2O 溶于氨水,生成无色的 络离子:
2. 铜副族元素的提取

《铜锌副族教学》课件

《铜锌副族教学》课件

2
锌的应用
锌用于镀层、防腐剂和电池。它还是合金制备和冶金工艺中的重要成分。
3
铜和锌的合金
铜和锌可以形成黄铜合金,它具有抗腐蚀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广泛用于制作钟 表、乐器和装饰品等。
结语
通过本课程,您了解了铜锌副族的概述、铜和锌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希望本课程能够加深您对铜锌副 族的认识,为您学习和工作提供参考。
周期趋势
铜锌副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具有递增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以及递减的电负性。
铜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铜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 热性的金属,常见的铜的形态 包括固体、线和片。
化学性质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 铜,可以通过还原来获得纯铜。
化合物
铜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如硫 酸铜、氯化铜和氨合铜等。
锌的化学性质
《铜锌副族教学》PPT课 件
铜锌副族教学课程涵盖了铜锌副族的概述、化学性质和应用。通过本课程, 您将深入了解这两种元素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化。
铜锌副族的概述
特点
铜锌副族的特点包括高导电性、良好的韧性和电子外层的1个和2个电子结构。
元素
铜锌副族的主要元素包括铜、锌、镍和银,它们在周期表中具有相似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锌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 蓝白色金属,可以在空气 中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氧化 层。
2 化学性质3 化合物锌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 可以通过电解还原来获得 纯锌。
锌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如氯化锌、硫酸锌和氧化 锌等。
铜和锌的应用
1
铜的应用
铜广泛用于电子设备、建筑材料和制作艺术品。它还是制作导线和管道的重要材 料。

19.铜锌副族

19.铜锌副族
cadmium Hg
mercury, hydrargyrum
货币金属
铜、锌分族通性
同周期,IB ~ IA,IIB ~ IIA的比较:
性质 价电子构型 次外层电子构型
Z* 原子半径r
有效离子势*
金属活泼性 化合物键型 形成配合物倾向
IB、IIB
(n-1)d10ns1~2
18e
(n-1)s2(n-1)p6(n-1)d10
铜族元素-铜
硫酸铜 CuSO4·5H2O 胆矾或蓝矾,蓝色斜方晶体。制法: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2Cu + 2H2SO4(稀) + O2 == 2CuSO4 + 2H2O
375K
CuSO4·5H2O
CuSO4·3H2O 386K
CuSO4·H2O531K
CuS,黑色,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但溶于热稀硝 酸,也溶于KCN溶液:
3CuS + 8HNO3 = 3Cu(NO3)2 + 2NO↑ + 3S↓ + 4H2O 2CuS + 10CN‾ = 2[Cu(CN)4]3‾ + (CN)2↑ + 2S2‾ ➢ 配合物 Cu2+为d9型,可形成配位数2、4、6的络离子 Cu(Ⅱ)络离子有变形八面体或平面正方形,变形八面体 有时也用平面正方形描述。如
铜族元素-铜
1 铜的化合物 (1) Cu(Ⅰ) 的化合物
➢ 氧化物 ----Cu2O(黄色, 红色, 深棕色), 不溶于水, 有毒 2Cu(OH)42‾ +CH2OH(CHOH)4CHO = Cu2O(红色) + 4OH‾ + CH2OH(CHOH)4COOH + 2H2O --------糖尿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Cu2O对热稳定,溶于稀硫酸,并立即歧化 Cu2O + H2SO4 = Cu2SO4 + H2O Cu2SO4 = CuSO4 + Cu Cu2O溶于氨水和氢卤酸,生成[Cu(NH3)2]+和[CuCl3]2Cu2O + 4NH3H2O == [Cu(NH3)2]++OH- + 3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 与含有 CO2 的潮湿的空气反应,
生成绿色 Cu(OH)2 • CuCO3。
2 Cu + O2 + H2O + CO2
—— Cu(OH)2 • CuCO3
空气中若含有 H2S 气体,与银接触后, 银的表面很快会生成一层 Ag2S 黑色薄膜 而使银失去银白色光泽。
铜、银、金都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 作用而放出氢气。
阳极反应: Cu (粗铜)—— Cu2+ +2e―
阴极反应: Cu2+ +2e― —— Cu (精铜,99.95%)
(2)银和金的提取
以游离态和以化合态的银都可以用氰化 钠浸取:
4 Ag + 8 NaCN + 2 H2O + O2
—— 4 Na[Ag(CN)2] + 4 NaOH
Ag2S + 4 NaCN ——
Cu(Ⅱ)化合物得到。
均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1 g 金可抽成 3 km 长的丝或压成厚度约为 0.0001 mm 的金箔。
铜副族元素之间、铜副族元素与其他 金属都很容易形成合金,例如:
黄铜 白铜 青铜
Cu - Zn Cu - Ni Cu - Zn - Sn
合金 合金 合金
(2)化学性质
铜副族元素的金属性远比碱金属的弱, 且其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
Cu 与配位能力较弱的配体作用时,要在 氧气存在下方能进行:
2 Cu + 8 NH3+O2 +2 H2O ——
2 [C(u NH3)4]2+ + 4 OH-
Ag,Au 也可以在有氧气存在下,与强 配体作用:
4 Ag + 8 CN―+O2 +2 H2O
—— 4 [Ag(CN)2]― + 4 OH-
4 Au + 8 CN―+O2 +2 H2O
金 Au 单质金,以极分散形式分布于岩石中。 金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1.1 10-7 %。
锌副族 ( ⅡB): Zn Cd Hg
原子核外价层电子的构型 :(n-1)d10 ns2
常见氧化态:
锌和镉 汞
+2
+2 、+1(Hg22+)
锌 Zn 闪锌矿 ZnS,菱锌矿 ZnCO3,锌在地壳中 的质量分数为0.0075 %。
[Au(CN)2]― + e― —— Au + 2CN―
阳极主要反应: CN― + 2OH―― 2e―
—— CNO― + H2O 2CNO― + 4OH― ― 6e―
—— 2CO2 + N2 + 2H2O
19 - 1 - 2 铜的化合物
1 氧化数为 +1 的化合物
(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氧化亚铜可以通过在碱性介质中还原
铜和银可溶于硝酸或热的浓硫酸:
Cu + 4 HNO3(浓)——
Cu(NO3)2 + 2 NO2 ↑ + 2 H2O
3 Cu + 8 HNO3(稀)——
3 Cu(NO3)2 + 2 NO↑ + 4 H2O
Cu + 2 H2SO4(浓)—— CuSO4 + SO2 ↑ + 2 H2O
金的金属活性最差,只能溶于王水中:
2 Na[Ag(CN)2] + Na2S
再用锌等较活泼的金属还原即可得到 单质银:
2 [A(g CN)2]-+ Zn —— [Z(n CN)4]2-+ 2 Ag
从矿石中炼金的方法有两种,即汞齐 法和氰化法。
汞齐法将矿石粉与汞混合生成金汞齐,加 热时汞挥发掉即得到单质金。
氰化法提金首先用氰化钠浸取矿粉,将金 溶出:
将冰铜放入转炉熔炼,鼓入大量的空气, 得到大约含铜 98% 的粗铜。
2 Cu2S + 3 O2 —— 2 Cu2O + 2SO2 2 Cu2O + Cu2S —— 6 Cu + SO2 ↑
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将粗铜精炼以除去杂 质。在一个盛有 CuSO4 和 H2SO4 混合物溶 液的电解槽中,以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 进行电解:
4 Au + 8 CN- + 2 H2O + O2 ——
4 [ Au(CN)2 ]- + 4 OH-
再用锌还原 [ Au(CN)2 ]- 得单质金:
2 [ Au(CN)2 ]- + Zn —— [ Zn(CN)4 ]2- + 2 Au
或者电解 Na[Au(eS + 3O2 —— FeO + 2 SO2
将焙烧过的矿石与沙子混合,在反射炉 中加热到 1273 K 左右,FeS 进一步氧化为 FeO,大部分 FeO 与 SiO2 形成熔渣 FeSiO3 ,浮于上层:
FeO + SiO2 —— FeSiO3
Cu2S 和剩余的 FeS 熔融在一起形成所谓 “冰铜”,冰铜较重,沉于下层。
Au + 4 HCl + HNO3 —— H[AuCl4] + NO↑+ 2 H2O
铜在红热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氧化铜,在高温下又分解为 Cu2O。
银和金没有铜活泼,高温下在空气中 也是稳定的。
Cu 与一些强配体作用放出 H2,如 CN-:
2Cu + 8 CN- + 2H2O ——
2Cu(CN)43- + 2OH- + H2↑
第 19 章 铜副族和锌副族
主要内容
1
铜副族元素
2
锌副族元素
铜副族(ⅠB):
原子核外价层电子的构型 : (n-1)d10 ns1
常见氧化态:
铜 (+1,+2 ) 银 (+1) 金 (+1,+3)
铜 Cu 单质铜,黄铜矿 CuFeS2,辉铜矿 Cu2S 铜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0.005 %。
银 Ag 单质银,闪银矿 Ag2S,角银矿 AgCl 银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7 10-6 % 。
—— 4 [Au(CN)2]― + 4 OH-
2 铜副族元素的提取
(1)铜的冶炼
将矿石粉碎,以增大接触面积, 采用 “浮选法” 将 Cu 富集到 15 ~ 20%。
将得到的精矿焙烧,除去部分的硫和 挥发性杂质,并使部分硫化物氧化成氧化 物:
2 CuFeS2 + O2 —— Cu2S + 2 FeS + SO2
镉 Cd 极少单独存在,以 CdS 形式混生于闪锌矿 中,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1.1 10-5 %。
汞 Hg
辰砂,又名朱砂, HgS, 在地壳中的质量 分数为 5 10-6 %。
19 - 1 铜副族元素
19 - 1 - 1 铜副族元素单质
1 铜副族元素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铜副族元素属于重金属,导电性和 导热性在所有金属中是最好的,银占首 位,铜次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