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代议制与民主

合集下载

浅析美国的代议制民主

浅析美国的代议制民主

浅析美国的代议制民主摘要:代议制民主是当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典型形式,美国作为西方代议制民主发展的典型代表,其民主制度的特征和性质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而美国民主制存在的问题和当代改革的一些思路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总结。

本文作者就美国的民主制度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对其改革思路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关键词:代议制民主美国政治制度人民主权思想的提出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继承了古希腊民主制的本质,同时又对直接民主的城邦民主制进行了突破,通过代议制这一“中介性”原则,发展了民主制度。

可以说,现代民主制度即指代议制民主。

代议制作为一种政府形式,最早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的。

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出现,直接民主赖以推行的基础消失了,代议制民主成为领土庞大和人口众多的现代民族国家实现民主制的不二选择;而市民社会的出现和普选制的逐步确立为代议制民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主得以继承和现代民主得以发展的关键。

无怪乎密尔认为它是“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现代民主制度发展最为完善和有效的国家。

研究美国的代议制民主,对于全面了解美国政治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析其代议制民主,大体可以从它的特征、性质、现存问题及其改革思路等四个方面入手。

美国的政治文化建立在“竞争性个人主义”基础之上,因此美国形成了一种“参与型”政治文化。

”1具体来说,美国的代议制民主呈现出以下特征:一、“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美国模式“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无疑是美国的一项创举。

这一模式来源于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这部著作。

美国的开国元勋按照他所构建的理论制定了宪法并且沿用至今。

根据美国宪法,“全部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不时规定和设立的下级法院。

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的比较分析

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的比较分析
LIU Y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Democracy is a core value in political arena and it is cherished by all countries. Direct and representative democracies are two main approaches to realize democracy. The crucial issue of two democracy patterns is the share of power and interest. Equality is the essence of direct democracy while the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is by nature an observed elite democracy.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2009 年 11 月 Nov. 2009
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的比较分析
刘毅
(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民主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珍视的核心政治价值和诉求之一。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是民主的两种主
代议制民主对直接民主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 面:首先,直接民主存在外部条件制约。当代国家领土大, 人口多,全民普遍参与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成本使直接民主 在制度操作上缺乏可行性;其次,直接民主之下的个人自由 受集体控制。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现代社会公众有自身关 注、谋生的特定领域,不可能对公共事务保持持久高昂的参

直接民主与代议民主,哪种更好?

直接民主与代议民主,哪种更好?

直接民主与代议民主,哪种更好?近年来,我们经常会听到与民主有关的讨论,尤其是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的比较。

但是,究竟哪种民主形式更好呢?下面,我们将分别探讨两种形式的优缺点,来看看我们应该如何抉择。

一、直接民主的优缺点直接民主是指所有公民都可以直接参与决策,通过投票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精确把握民意,实现民间自由平等的共同参与意识。

但是,这种民主形式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于产生过多的特别利益,导致社会资源浪费,而且政治程序复杂,容易耽误政府机构的运作。

另外,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它们不具备高超的政治分析能力,很可能被专业人士牵着鼻子走。

因此,直接民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前提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代议民主的优缺点代议民主则是指选举代表来行使政治权利,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过程带来的成本,更好的把控各方面的利益,可以提高政府效率来推进社会发展。

但是,这种形式的缺点是代表无法完全代表选民的利益,容易被某些特殊利益阶层牵着鼻子走。

而且,代表受到一些贡献者的影响,会影响代表的判断和决策。

另外,如果代议民主的选择机制不完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民众的公正权利。

三、选择哪种民主形式取决于具体情况无论直接民主还是代议民主,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那么,选择哪种民主形式,主要取决于当前所处的环境和状态。

如果具备良好的公民教育、广泛的参与度和健全的制度设置,直接民主可以有效促进民主政治运作;在攀缘较高的社会环境下,代议民主可能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哪种民主形式,都应该注重力量分布、信息公布和权力监督等方面的管理,以实现更加公正和民主。

四、结语总的来说,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是公正和民主的两种运作模式,每一个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限制。

因此,选择合适的民主形式需要考虑到国家及社会的整体发展需要,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在权势与公正之间寻找平衡,让民主成为一个从社会基础出发的稳定大厦,才是我们应该持续追求的目标。

代议制民主的缺陷与人民主权的维护

代议制民主的缺陷与人民主权的维护

代议制民主的缺陷与人民主权的维护2009-07-09何深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这一制度的建制原则。

当然,在大国众民的中国,多数国民并不直接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而是通过选举能够代表自己意愿的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来间接行使主人翁的权力,这就是代议制民主。

代议制民主有其独特的优势:由于管理决策国家公共事务的现场只有限量的人大代表参与,因此,可以做到:第一,议事过程相对集中高效,有利于充分讨论、统一意见;第二,有利于及时跟踪处置各种事务,实现决策的及时快捷;第三,有利于降低议事成本,减轻公众税赋。

此外,在人大代表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还可以使管理决策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正是因为拥有这些优势,才使得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普遍选择了代议制民主形式。

然而,代议制民主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就是代议中委托人权利的流失,这也正是代议制民主的常态性风险。

从原理上讲,当一个人的意愿由另一个人代为表达和行使时,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和偏差,必须进行制度性补救和修正。

不幸的是,在众多委托人的意愿交由一个人代理、且无法完全杜绝代理者失职的现实条件下,委托人权利流失的风险几乎在所难免。

这一弱点和风险是代议制民主的硬伤,在没有其他更好替代形式的当下,将这种风险化为最小是各国政体试图解决的共同难题。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权利高于一切是我们的制度基础和制宪原则。

代议过程中委托人权利的流失,意味着人民的权利受到损害,这不但有违我们的建制初衷,也是对国家制度的一种否定。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实现人民民主提升到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高度,以优越的制度设计确保人民的利益,应该成为人大制度创新的使命和追求。

从总体思路上讲,抑制代议过程的权利流失,必须从代议权交接的源头抓起。

代议过程始于政治权利的委托代理过程,在中国,委托人是广大人民群众,代理人是当选的人大代表。

未?人民正式授权,任何代表均无公权可行。

直接制民主与代议制民主比较分析

直接制民主与代议制民主比较分析

上有诸多不同。 代议制民主较之直接制民主,更适于现代社会的实施,具有更大的优势。 当 在 代社 会中, 代议制民主表现为不同形式特点, 国需结合本国具体 国情具体分析。 各 现实情况表 明, 如果 盲 目照搬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形式, 往往会对一个国家造成严重灾难。 [ 关键词 ] 直接制 民主 ; 代议制民主 ; 民主政治 ; 国际政治 [ 中图分类号 ]D 2 5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 . 8(0 1 2 040 043 9 1) — 1— 4 2 00 4
因 为 “ 可 以假 借 大 多数 人 的 意 志所 形 成 的 道 义 它 的 力 量 ,坚 定 地 、迅 速 地 和 顽 固地 去 实 现 独 夫 的 意 志 。 3l 苏 格 拉 底 式 悲 剧 的发 生 是 最 好 的 证 ”fP 】2 (
主新论 》中提 出的概念 ,指不借 助 中介 或代表 ,
般 认 为是 希 罗多 德首 次 说 出 。随着 时 间 的推 移 ,
民 主 的 内涵 和外 延 都 发 生 了变 化 。今 天 的代 议 制
民主概念 与古希腊城邦 的直接制 民主概念,即便 还有什么相似之处 ,也只是极其微小的相似。
贡斯 当。贡斯 当从法 国大革命实践 中认识 到,主
被证 明是 非常脆 弱 的 。
是近代思想家卢梭。他在 《 社会契约论 》中指出,
人 民主权在本质上 由公意构成 ,它只能 由人 民直 接去表达而不能被代表。卢梭将人 民直接参与公 共事务视为追求真正 自由的前提 ,“ 一旦公共服务 不再成为公 民的重要事情 ,并且公 民宁愿掏 自己 的口袋而不愿本人来服务的时候 ,国家就 已经濒
权 在 民 的原 则 也 有 可 能被 用 来 论 证 某 种 前 所 未 有

代议制民主——精选推荐

代议制民主——精选推荐

现代民主是代议制民主。

代议制原则基于委托—代理关系。

人们期望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缺乏能力和技术,或者在一个大规模的社会中无法直接参与决策,需要一种中介途径。

这种中介途径就是以契约的方式通过委托—代理过程实现。

经过社会成员之间的协商,人们达成一种契约,契约规定:每一个成员即委托人把自己的全部或部分权利转让给集体或被委托者即代理人,代理人从事活动以实现委托人的利益,并对委托人负责。

由于行动的不可分割性,原则上,被委托人活动的范围仅仅是委托人进行委托的权利范围,被委托人服从委托人的指令,委托人通过定期重新订立契约以及其他的措施行使监督控制权。

当契约订立的一方是政府或国家时,便产生了政治生活的代议制。

代议制通过人民选举出一群人来管理政府,后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对人民负责。

代议制在原则上保留了社会成员对公共生活的决定权,使人们仍然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只不过,它把民主由直接变为了间接,但这种代议制是大规模的民主社会的必然结果。

代议制民主下的决策规则主要采取了多数决定的规则。

多数原则至少包括三个涵义:①充分多数,往往是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多数;②简单多数或绝对多数,超过50%的多数;③相对多数,或得票多数,即主要的少数派,一般不到50%的多数。

这些规则运用于选举过程时,还必须考虑到三种可能,即实际参加投票的多数、有权参加投票的多数以及全体成员的多数。

由于个人的一票影响微乎其微,导致政治功效感低弱,有时候参加投票的人数不到有权投票者的一半, 多数决定实际上变成了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少数人作出决定。

尽管存在这种少数人统治的情况,但现代政治民主还是以代议制形式为政治统治的主要形式。

在极少数情况下,一些国家也采用直接民主的形式以作为代议制民主的补充,如瑞士比较频繁运用“全民公决”,以及一些国家直接选举总统。

代议制民主是指“一国统治阶级从各阶级、阶层、集团中, 选举一定数量能够反映其利益、意志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 并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重大事务的制度”。

试论代议制原则的内涵

试论代议制原则的内涵

试论代议制原则的内涵、意义与局限性历史2班马晔筠1511021419 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密尔曾说:“代议制乃是这样一种政体, 在这种政体下, 全体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西方国家精英贵族为了排斥大众对政治的参与,以异化了的民主即代议制民主取代民主本身,这种所谓的“民主”并没有造就一个人民掌权的政府揭露当代西方代议制的伪民主性。

一、代议制的内涵代议民主制是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制度,它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以人人平等的政治权利为基石,以间接民主和严格复杂的民主程序为特征。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共同体是政治权力的最终;王权源于人民权力的转让,但人民仍保留着对它的所有权和终极控制权;公共权力的使用应以社会共同体的同意为基础,“关涉大家的事需得到大家的同意”应成为立法、建立政府及其他政治决策的基本原则;由各等级或社会团体选派的代表组成的机构能够行使共同体的政治权力,特别是立法权和征税权。

代议制度是一个大的制度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构成。

首先,选举制度是代议制度的基础。

近代早期西方著名政治学家潘恩认为,代议制是代表制和民主制的结合。

人民(公民)推出代表(常用“议员”等称呼),组成代议机关(常用“议会”等名称),是代议制度的必备要素。

而代表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代议民主制理论中有主权在民、个人价值、政治职业主义、全民利益等主要原则。

西方代议民主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演进历程,并且伴随着实践不断丰富与创新。

代议制理论是17世纪发展起来的。

自由主义思想家洛克第一次明确进行阐述的个人自由、分权学说、议会主权学说等理论,为代议民主制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法国的哲学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国家的三种权力互相制约、彼此制衡,更加明确了议会行使的立法权和政府行使行政权以及法院的权力之间的划分,为美国宪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有什么区别?

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有什么区别?

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有什么区别?随着全球民主化浪潮的兴起,如何有效地实现民主成为了各个国家及地区关注的话题。

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成为了讨论的主要方向之一。

那么,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直接民主1. 定义直接民主是指政治权力的行使直接由民众来决定,而非由选举出的代表或者是政府官员来代表民众行使政治权力的一种民主方式。

2. 实现方式直接民主实现的方式非常多样,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式是公民投票。

公民投票是指公民在特定的政治议题上,直接行使其选举权及法定的决策权,各自做出一个决定。

同时,直接民主也可能通过平民会议、网络投票等方式实现。

3. 优缺点直接民主最大的优点是,能够确保公民对于政治决策的直接参与。

这使得反对者可以亲眼见到民主程序的效果,也使得公众的表达和批评更有效率。

同时,直接民主能够促进先进的技术和政策发展。

但是,直接民主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过程繁琐不便捷、体制不稳定等。

二、代议制民主1. 定义代议制民主是指公民通过选举来选举代表,由代表行使他们的政治权力的一种民主方式。

2. 实现方式代议制民主是通过选举来实现的。

公民通过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代表在各种政治议题上代表选民行使权力,包括制定政策和法律,行使立法权等。

代议制民主也可以通过不同级别的选举实现,包括总统、国家议会、地方议会等。

3. 优缺点代议制民主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确保政治权力在政府和选民中间的有效代表。

同时,代表能够迅速地、有效地处理政策和法律问题,使决策更加专业化和深入。

但是,代议制民主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政治腐败和代表失去联系等问题。

三、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的区别1. 政治权力的行使方式不同。

直接民主是由公民直接行使政治权力,而代议制民主则是通过选民选举代表来行使权力。

2. 实现方式不同。

直接民主主要通过公民投票等直接方式实现,而代议制民主则是通过选举来实现的。

3. 优缺点不同。

直接民主能够确保公民对于政治决策的直接参与,但是存在过程繁琐不便捷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代议制与民主
司酉杰贵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近代以来,自由、平等和民主成为人们追求的普遍价值。

现代国家都以民主国家为标榜。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民主构想似乎成为了国家成立的一个标准。

但是在今天,科技已经超越了先哲们的想象,面对着现代资讯爆棚、人人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资讯的社会,启蒙思想家们设计的民主构建理论是否还能适用?代表着民主的代议制对国家和政治是否还在起着推动作用?本文就试对当代代议制和民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出讨论。

【关键词】代议制代议制政府民主政党政治
一、代议制概述所谓代议制度就是指一国统治阶级从各阶级、阶层、集团中选举一定数量能够反映其利益、意志的优秀分子,组成代议机关,并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重大事务的制度。

代议制度最早形成于英国,出现于17世纪末l8世纪初,历经300多年的历史过程,发展为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一种政治制度。

作为代议民主制的理论奠基者,洛克强调,“人的自然自由,就是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就是除经人们同意在国家内所建立的立法权以外,不受其他任何立法权的支配;除了立法机关根据对它的委托所制定的法律以外,不受任何意志的统辖或任何法律的约束。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所著的《代议制政府》无疑是代议民主制政治理论发展历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他认为只代表多数的民主制
还不能算作真正的民主制度,制度的设计应当要让全社会的智力和利益两方面因素都能得到全面的代表。

二、代议制在当今遇到的问题1.政治高度娱乐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开始走入每一个人的家庭,并且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2010年的英国首相选举后,新闻首先播报的不是当选首相卡梅伦的政绩和政治主张,而是这位首相的着装,然后接着介绍首相的夫人,连着切换了好几张首相夫人着不同衣服显示品味不俗的照片。

连入住唐宁街的镜头,也像极了好莱坞走红地毯,一辆捷豹开过来,车门打开,新的首相下车后向民众挥手致意。

日本自2006年至2010年菅直人当选首相之前,没有一任首相任职时间超过一年,第93任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位259天,连“一年首相”也评不上。

虽然政权频繁交替,但日本政治生态没有变化,都是处于被动位置。

政党之间互挖丑闻,政治高度娱乐化,没有实质性内容,老百姓也不爱看。

所以没有赢家,都是输家。

代议制的民主就是要求选民相信他们所选出的是优秀的人,能代表所选他的人的权益而发声和行政,但是,在这个人们能看到财务部长的露出的脚趾头的时代,人们还能相信他们是代表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吗?而那些有心从政的人,为了考虑选票不能畅所欲言,不是考虑他们的竞选所需的政策,而是那些必须考虑他们在镜头下的着装、苦练演讲的才能和挖空心思的发掘竞选对手的丑闻。

这样的人组成的政府怎么可能成为能达到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对基本的要求
即政府得以维持的条件呢?我在这里并不是要求否定人民要求对政治情况的了解的要求,但是,娱乐化的政治制度,必须得到遏制,否则民主政治就和情景喜剧没有区别了。

2.政党政治对民主的倾轧。

自政党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诸多的责难,嘘声远大于喝彩声。

可以说,正是民主政治这个母体催生了政党,政党是为了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转而建立的,但是随着政党组织的发展,政党日益吞噬民主,上演“子吞母”的神话。

著名的政治社会学家米歇尔斯在政党政治学的里程碑的著作《政党:现代民主制度中寡头倾向的社会学研究》中,通过分析德国社会民主党以及其他党派,他认为,民主的发展呈现一种抛物线的形状:组织越强大,领袖的作用也就越大。

领袖的作用越大,意味着民主的地位就越低下。

因此,从政党组织的不可避免出发,得出的结论是,“当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为了伟大的原则(民主)而斗争就变得不可能。

”不可否认的是,政党这个民主政治的产物自身孕育着反民主的因素。

这主要体现在政党的官僚化和寡头化发展趋势上。

随着政党组织的扩大和纪律的加强,必然会发展出一套专业化的政党官僚来主管党务,而且领袖在政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越来越得到加强,政党的发展目标也发生相应的蜕化,把自身的生存当作第一需要,而最初服务于选民的目标则被放弃,加上政党在政治过程中掌握的政治资源要远胜于选民,政党对政治过程的影响力大大超过选民等因素,造成选民对政党和政治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结果。

于是,代议制成为国家政治层面上政党政治的牺牲品。

公民亲身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就被无形剥夺了,一旦选出领导人,投票人就被撇在一边,政府的官僚机器就会自行运转,公民参与政治的范围被代议制限定在投票环节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在“主权在民”的伟大理念下,名义上拥有自主权利的公民,按照“统治要征得被统治者的同意”的社会契约论原则,通过权利“让渡”的方式,实质上却剥夺了自己的权力。

公民的权力不能通过“让渡”的方式被剥夺,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基于代议制的“民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三、如何解决上述两个问题1.以宪政保护代议制民主。

宪政通过依一定原则,通过宪法将权力在各国家机关之间及不同层次之间进行划分,限定权力行使的范围,即对权力进行合理配置是宪政的首要任务。

而在民主社会强调宪政意味着:第一,宪法是权力合法化的渊源和手段。

宪政内在的要将权力来源及运行过程置于宪法之下,宪法未明确授予的权力不得行使。

第二,权力必须分立,但各种权力须组成一个完整、合理并体现民主精神的动态运行体系。

西方国家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既相互独立,有相互制衡。

加强国家的宪政保护,使国家不论为某一政党或者某一政党所操作的议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手。

使宪法高于普通民主,而又在绝对民主的范围内。

让代议制和民主不被政党所玩弄,使他们能够所代表选举他们的人民的真正的意愿,使国家机器不再沦为单一政党的玩物。

2.加强人们的民主力量和锻炼。

社会和政治学家福莱特按照自
己所信仰的集体原则,提出了关于民主的一种新概念:“民主是一种从人发展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民主利用每一个人,把所有的人在多成员的社会中交织在一起,而使个人的不完整性得以补足,而这个多成员的社会生活才是真正的上帝的显现。

”真正的民主,是从小的临近地段的团体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地区团体、州团体、全国团体,以至成为国际性的‘意志’”。

概括地说,就是自下而上,从基层建构民主社会的坚实根基。

福莱特受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也比较大,她曾说:“世界性问题的解决,最终必然建立在人们在各个地方进行的、自觉努力解决关系问题的一点细小的经验的基础上。

并且,这种尝试在企业组织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进行得更为自觉、更为彻底。

”综上所述,只有在集体中的不断的磨练着人们的政治思维,才不会被政党一时所左右,而在人们融入了集体的环境中,才会更有力量。

这样,使人们有力量和头脑对抗左右民主的政党政治,为代议制留下在新时代的希望。

四、结语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中,从启蒙思想中诞生的近现代民主和代议制受到新的严峻考验,不过在人类没有思考出新的政治制度取代它们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它们还是最能体现自由、平等的政治制度。

所以,不能因为我们看到了它的弊端,就否定这一经历过考验的制度,而应该多多思考,完善这一制度。

为社会科学能追上自然科学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吴庆华,浅议代议制的普适性与民族性[J].法制与社会,2
009(2).
边沁,道德与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乔贵平,激进的多元主义民主观-墨菲对自由主义民主观的批判及建构[J];学术探索;2007年02期.
梁科,从“公意”解读卢梭的人民主权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8期.
杨姗姗,雅典民主的极端及其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陈志英,主权原则与人权原则[J];社会科学家;2007年05期.
刘依平,钟小涛.完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若干思考[J];学术探索;2005年04期.165理论探讨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