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车间洁净度标准

合集下载

无尘车间标准要求

无尘车间标准要求

无尘车间标准要求一、引言无尘车间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环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灰尘、微粒等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尘车间的标准要求,包括空气洁净度、温湿度控制、设备要求、人员要求等方面。

二、空气洁净度要求1. 空气洁净度等级:无尘车间的空气洁净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普通要求达到ISO 14644-1标准中的等级5或者更高等级。

2. 空气流速:无尘车间内的空气流速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普通控制在0.2-0.5m/s之间。

3. 空气负压控制:无尘车间应保持负压状态,避免污染物外泄。

三、温湿度控制要求1. 温度控制:无尘车间的温度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控制,普通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

2. 湿度控制:无尘车间的湿度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控制,普通控制在40%-60%之间。

四、设备要求1. 空气净化设备:无尘车间应配备高效过滤器、空气净化设备等,以保证空气质量。

2. 地面材料:无尘车间的地面应选择易清洁、防尘的材料,如环氧地坪等。

3. 壁面材料:无尘车间的壁面应选择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如不锈钢板等。

4. 照明设备:无尘车间的照明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证光照充足且不产生灰尘。

五、人员要求1. 培训要求:无尘车间的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无尘车间的操作规程、卫生要求等。

2. 服装要求:无尘车间的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无尘服装、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

3. 人员流动控制:无尘车间应设立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减少灰尘和污染物进入无尘区域。

六、总结无尘车间的标准要求涉及空气洁净度、温湿度控制、设备要求和人员要求等方面。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要求,可以保证无尘车间的生产环境达到预期的洁净程度,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无尘车间的标准要求,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特殊需求。

百级无尘车间的要求

百级无尘车间的要求

百级无尘车间是一种高洁净度的工作环境,主要用于对微小颗粒物的控制,常见于电子、半导体、医药等行业。

以下是百级无尘车间的一般要求:
1、空气洁净度:百级无尘车间的空气洁净度要求达到ISO 5级(按ISO 14644-1标准),即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固定颗粒物数量不超过3,520个(直径大于0.5微米的颗粒物)。

2、温度和湿度控制:百级无尘车间通常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具体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工艺流程而有所差异。

3、空气流动和过滤系统:百级无尘车间需要设计合理的空气流动和过滤系统,以保证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能够被有效地去除。

常见的系统包括高效过滤器、层流罩、排风系统等。

4、地面和墙壁材料:百级无尘车间的地面和墙壁材料通常选择易清洁、无尘埃产生的材料,如环氧地坪和不产尘的墙面板,以减少颗粒物的产生和积累。

5、人员行为控制:百级无尘车间对人员的行为有严格要求,包括穿戴洁净服、戴口罩、佩戴手套等,以防止人员带入外界的颗粒物污染车间。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百级无尘车间要求可能会因行业和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在进行无尘车间设计和建设时,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并咨询专业的无尘车间设计公司或者相关部门的意见。

无尘车间标准要求

无尘车间标准要求

无尘车间标准要求无尘车间是一种高洁净度的生产环境,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食品等行业。

为了确保无尘车间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要求是必要的。

以下是对无尘车间标准要求的详细描述。

1. 空气洁净度要求:无尘车间的空气洁净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空气洁净度分为多个等级,如ISO 14644标准中的1至9级。

对于电子行业,通常要求达到ISO 14644-1标准中的5级,即每立方米空气中的颗粒物不应超过0.5微米。

2. 温度和湿度要求:温度和湿度是无尘车间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普通来说,温度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

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对产品质量和操作人员的舒适度都有重要影响。

3. 静电控制要求:无尘车间中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会对产品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静电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如使用防静电地板、静电消除器等设备,并培训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防静电工具。

4. 照明要求:无尘车间的照明要求较高,要保证光线充足、均匀,并且不产生眩光。

常用的照明设备包括荧光灯、LED灯等。

同时,照明设备应具备防尘、防水、防爆等特性,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5. 噪声控制要求:无尘车间中的噪声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

为了控制噪声,需要采取隔音措施,如使用吸音材料、隔音门窗等。

此外,还应定期检测噪声水平,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 通风要求:无尘车间的通风系统应能有效地排除室内的污染物和异味,并保持空气流通。

通风系统应具备过滤、换气、调湿等功能,以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和稳定性。

7. 设备要求:无尘车间中的设备应具备防尘、防静电等功能,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设备的布局应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8. 人员要求:无尘车间中的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无尘车间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手套、面罩等防护用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和人员安全。

无尘车间的标准

无尘车间的标准

无尘车间的标准
中国标准《无尘车间技术要求》(GB/T16295-1996)规定,无尘车间应具备以下技术要求:
一、空气洁净度要求:
1.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要满足无菌状态的要求,要小于0.5μg/m3。

2.如果使用静电控制除尘,空气洁净度要求无尘级别达到1.0级,固体颗粒数量小于3500个/m3。

3.对于具有易燃易爆性的无尘车间,静电控制粉尘除尘设备应采用绝缘材料制造,空气洁净度要求达到0.5级。

二、空气流动要求:
1.空气进入应在车间内部,空气应能够快速流动,不留残留;
2.空气应经过过滤器和净化器,净化接近于自然空气;
3.空气分布均匀,不存在空气污染和湿度异常;
4.空气流量要满足设备、产品和人员的需要,一般要求每小时用空气量不低于20升/米3。

三、噪音控制要求:
1.无尘车间内的空调设备、除尘设备、洗衣机、锅炉等设备的噪音要求不超过60分贝,在人们的活动区域应不超过55分贝。

2.无尘车间与其他环境的声音屏蔽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四、温湿度控制要求:
1.温度和湿度控制要求根据设备、产品和人员的要求确定,一般应控制在10~25°C,30%~75%RH之间。

2.无尘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高。

无尘车间检测标准

无尘车间检测标准

无尘车间检测标准一、空气洁净度检测无尘车间的空气洁净度是衡量其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确保无尘车间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需要定期进行空气洁净度检测。

以下是检测标准和方法:1.检测方法:采用颗粒计数法,通过采样器从无尘车间中采集空气样本,然后使用颗粒计数器对样本中的颗粒物进行计数和分析。

2.检测标准:无尘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一般来说,无尘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分为1级、2级、3级等不同级别,其中1级为最高级别。

3.检测频率:空气洁净度检测应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以确保无尘车间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二、温度和湿度检测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无尘车间环境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无尘车间的温度和湿度符合要求,需要定期进行检测。

以下是检测标准和方法:1.温度检测:使用温度计对无尘车间的温度进行测量,一般要求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

2.湿度检测:使用湿度计对无尘车间的湿度进行测量,一般要求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3.检测频率:温度和湿度检测应至少每天进行一次,以确保无尘车间的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三、压差检测压差是衡量无尘车间密封性能的重要指标。

为了确保无尘车间的压差符合要求,需要定期进行检测。

以下是检测标准和方法:1.压差检测方法:在无尘车间的不同区域设置压差计,测量不同区域之间的压差值。

正常情况下,无尘车间内的压差应保持在5-10Pa 之间。

2.检测频率:压差检测应至少每周进行一次,以确保无尘车间的压差符合要求。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噪声检测噪声是无尘车间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无尘车间的噪声符合要求,需要定期进行检测。

以下是检测标准和方法:1.噪声检测方法:在无尘车间内选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使用声级计进行噪声测量。

记录各个位置的噪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2.检测标准:无尘车间的噪声水平应符合相应的工业噪声排放标准。

通常情况下,要求无尘车间的噪声控制在50-60分贝之间。

无尘车间洁净度等级标准

无尘车间洁净度等级标准

无尘车间洁净度等级标准
无尘车间是指将空气中的压力、湿度、温度等控制在一定指标,使空间环境符合一定的生产条件。

无尘车间按照清洁等级划分为不同标准,不同的清洁等级洁净度标准如下:
一、10级:0.1um浓度≤10,0.2um浓度≤2。

该级别属于高等级净化工程,适用于精密、微型的电子科技行业。

二、100级:0.1um浓度≤100,0.2um浓度≤24,0.3um浓度≤10,
0.5um浓度≤4,该级别为常见等级,应用于医药行业的无菌制造。

三、1000级:0.1um浓度≤1000,0.2um浓度≤237,0.3um浓度≤102,0.5um浓度≤35,1.0um浓度≤8,该级别应用于生产微型轴、光学器件。

四、10000级:0.1um浓度≤10000,0.2um浓度≤2370,0.3um 浓度≤1020,0.5um浓度≤352,1.0um浓度≤83,该级别应用于生产液压设备或食品饮料。

五、100000级:0.1um浓度≤100000,0.2um浓度≤23700,0.3um 浓度≤10200,0.5um浓度≤3520,1.0um浓度≤832,5.0um浓度≤29,该级别应用于很多工业领域。

六、1000000级:0.1um浓度≤1000000,0.2um浓度≤237000,
0.3um浓度≤102000,0.5um浓度≤35200,1.0um浓度≤8320,5.0um浓度≤293,该级别净化程度较低,主要应用于印刷厂、包装厂等对洁净度要求不高的行业。

无尘车间参数标准

无尘车间参数标准

无尘车间参数标准引言概述:无尘车间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无尘车间需要满足一定的参数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尘车间的参数标准,包括空气洁净度、温度、湿度、气压和照明等五个方面。

一、空气洁净度:1.1 空气洁净度等级:无尘车间的空气洁净度通常按照ISO标准来划分,常见的等级有ISO 5、ISO 6、ISO 7和ISO 8等。

ISO 5级别的无尘车间要求每立方米空气中的颗粒物不超过0.1微米。

1.2 过滤器效率:无尘车间的过滤器是确保空气洁净度的重要设备,其效率通常采用HEPA(高效颗粒空气过滤器)来衡量,常见的效率等级有H13和H14等。

1.3 空气流速:无尘车间中的空气流速需要根据具体工艺要求来确定,一般要求在0.2-0.5米/秒之间,以确保颗粒物不会停留在空气中。

二、温度:2.1 温度范围:无尘车间的温度范围通常在20-25摄氏度之间,这个范围可以满足大部分生产工艺的要求。

2.2 温度均匀性:无尘车间中的温度分布应尽量均匀,避免温度差异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2.3 温度控制:无尘车间应配备恒温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温度,确保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三、湿度:3.1 湿度范围:无尘车间的湿度范围通常在40-60%RH之间,这个范围可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并保持产品的稳定性。

3.2 湿度均匀性:无尘车间中的湿度分布应尽量均匀,避免湿度差异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3.3 湿度控制:无尘车间应配备湿度控制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湿度,确保湿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四、气压:4.1 气压要求:无尘车间的气压通常要求稍高于大气压,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车间。

一般要求为5-15帕斯卡(Pa)。

4.2 气压均匀性:无尘车间中的气压分布应尽量均匀,避免气压差异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4.3 气压控制:无尘车间应配备气压控制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气压,确保气压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五、照明:5.1 照明强度:无尘车间的照明强度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在500-1000勒克斯(lx)之间,以确保工人能够清晰地看到操作区域。

无尘车间等级标准

无尘车间等级标准

无尘车间等级标准无尘车间,又称洁净车间,是一种具有特殊环境要求的生产场所,主要用于生产对环境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如电子产品、医药产品、食品等。

为了确保无尘车间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无尘车间等级标准。

无尘车间等级标准主要包括空气洁净度等级、洁净区域分类、洁净区域的压力等级、洁净区域的温湿度等级等内容。

首先,无尘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是衡量无尘车间洁净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际标准ISO14644-1,空气洁净度等级分为等级1至等级9共10个等级,等级1表示空气洁净度最高,等级9表示空气洁净度最低。

不同的生产需要对应不同的空气洁净度等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根据洁净区域的不同,无尘车间可以分为不同的洁净区域分类。

常见的洁净区域分类包括A、B、C、D四个等级。

A级洁净区域要求最高,适用于对洁净度要求非常高的生产环境,如医药生产。

D级洁净区域要求相对较低,适用于对洁净度要求不是很高的生产环境,如一般电子产品生产。

此外,洁净区域的压力等级也是无尘车间等级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国际标准ISO14644-1,洁净区域的压力等级分为正压、负压和平衡压三种。

不同的生产需要对应不同的压力等级,以确保洁净区域内外空气流动的合理性,避免外界空气污染进入洁净区域。

最后,洁净区域的温湿度等级也是无尘车间等级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洁净区域的温湿度对产品的生产和贮存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对洁净区域的温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无尘车间等级标准是保障无尘车间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各项标准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生产环境的需要而制定的。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和产品要求,合理制定无尘车间等级标准,并严格执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尘车间洁净度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无尘车间洁净度如何确定详细分析
一、净化车间的规格
净化车间的规格一般适用于美国联邦规格。

这个规格对净化间的环境要素即空气洁净度、温湿度、室内压等都进行了规格化规定。

但是,伴随着洁净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美国联邦规格进行了改版,其内容主要是以洁净度进行分类。

最新版已成为
No209E,名称也进行了变更。

的级别表示是把以上的颗粒数为10x个/m3,把X表示成级别,同时加上米制M的意思,表示成等等。

在表7里表示的是美国联邦规格,表8表示的是美国联邦规格。

在日本,相应的规格是JIS B9920。

JIS9920的级别表示是把以上的颗粒数规定为10X个,用Y表示级别。

表9、图2表示了JIS B 9920的级别的主要内容。

表8, 美国联邦规格的洁净度级别分类
* 上表中表示的级别上限值仅仅是为了级别分类而定义的,并不表示实际的粒径分布值。

** 针对中间级别的浓度上限值,用如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粒子直径/m3=10M d),其中,M : SI单位里的级别名称,D : 粒径(um)
***国际单位(Systeme International d’Unites的缩写)
图1 ,209E的洁净度级别(图略)图中的●标记表示评价洁净度级别用的对象粒子。

()内数值是用English unit 表示级别。

图2 ,JIS B 9920的洁净度级别的上限浓度
表9
三、不同用途所要求的洁净度
如前所述,净化间的级别一般分成(100)、(1000)、(10000)、(100000)4个级别。

但根据各产业领域的作业工序不同,形成必要的级别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半导体制造工厂等里边,根据作业内容,要求有M1(10)—(1000)的净化间。


且,在制药工厂里,根据产品的纯度、作业工序,需有从到(100,000)范围广泛的级别不等净化间。

因此说,各种产业所需要的净化间,其要求的洁净度是不同的。

就一般级别而言,表11可以作为参考。

三、净化间的形式分类
作为净化间的分类方法,一般都是根据室内气流形状来划分的。

按这个方法,净化间可大致分为如下三大类。

1,垂直层流型(降下流方式)
这是一种将HEPA或ULPA过滤器安装在天花板上,从顶板上往下直对地面,能以同样的速度向净化间提供洁净空气的方式。

这种设备体积庞大,造价也很昂贵,但作为净化间的性能,无论是从什么方面讲,它都是最好的。

2,水平层流型(交叉流方式)
这是将HEPA或ULPA过滤器安装在壁板上,从墙壁上向对面墙壁以同样的速度提供洁净空气的一种方式。

由于是水平层流,所以,与气流的上流侧相比,下流侧的洁净程度要低一些。

但它与垂直层流方式相比的话,具有设备较小,费用较低的特点。

3,非层流型(常规型)
与上述几种层流形式相比,其设备费用要低廉很多,但由于出现了非层流部
分,室
内气流发生紊乱,微粒子浮游在空中,很难保证高的洁净度。

级(100)及级(1000)的场合
在洁净度要求达到级及级的场合,其大部分都能达到层流型。

垂直层流型(降下气流方式)范例图3
HEPA
2,水平层流型(交叉流方式)范例图4
图注:活性炭过滤器在外气被气体污染的场合下使用。

在净化间里湿度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建议使用可实施严格控制的阿姆斯特龙公司产的干蒸汽式加湿器。

表12 垂直层流型的概要及特点

对于级(10,000)及级(100,000)的净化间,从设备费的角度上考虑,不
大使用完全的层流型,而大部分是非层流型。

无论是级(10,000)还是级(100,000),在设计上没有根本变化,而是根据单位时间内的换气次数,使其发生变化的。

非层流型(常规型)范例图5
*
外气
图6
*
图中注解:
* 活性炭过滤器在受到别的气体污染的时候使用。

** 在净化间里,温度控制也非常重要。

建议使用可实施严格控制的阿姆斯特龙公司的干蒸汽式加湿器。

四、净化车间设计上的留意点
1,净化车间的构成
为确保室内的洁净度,把使用条件、空调的条件等作为最为基本的内容,在考虑到作业性和气流状况后再予以确定。

在构造上要有准备室、更衣室、清洗室、休息室、管理室等。

2,清洗方法
作为室内的洁净化气流方式,有垂直层流式、水平层流式、非层流式。

其中,到底使用哪一种方式,要根据洁净度的级别及使用条件来决定。

3,洁净度和气流方式
洁净度可通过气流方式和换气次数改变。

因而,要根据室内的作业内容、人员及产品的动向决定气流方式。

起尘性高的作业,不得将其置于气流的上侧。

而且,根据场合的不同,必须设置排气。

4,构造
净化间的构造具有气密性、发尘、尘埃堆积少,不易发生振动等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尽可能地不产生乱流。

5,使用材料
作为内装修材料,须是无缝隙、裂痕,表面不易粘尘,且无磨损、无表面剥离的材料。

除此之外,热贯流率、透湿性小、吸音性好,与其他材料接合等加工性能良好也是必不可少的。

6,室内正压
为确保室内的洁净度,防止来自外部的污染粒子进入室内,室内必须保持在正压状态。

要想维持室内总是处于正压的状态,就要有能充分的新风,来补足因局部排气、自然泄漏而损失的压力。

7,关联设备
根据需要,净化间里要在入口处设置风淋室,壁板墙上设置物流用的传递箱,以及既能保证正压又能排气的安全风阀挡板等。

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些设备的选定,必须适合净化间。

8,消音装置
由于净化间是密闭的空间,对声音比较敏感,所以,对空气供给系统发生的噪音要实施有效地控制,以改善净化间的作业环境。

9,加湿设备
湿度的调整,在防止静电的影响、创造舒适的作业环境方面,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是在医院、研究室里,保持难以产生微生物的湿度是至关重要的。

10,使用方面的管理
作为净化间内的发尘源,主要是作业人员、带入室内的物品引起的。

因而,对这些要予以充分的注意。

除此之外,对各房间的压力平衡、室内墙壁的污染等细微之处也要实施管理。

11,所需设备
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净化间内还要设置相应的给排水、电气、气体设备。

这些设备设置要便于使用,而且,由于净化间是密闭的空间,所以必须有火灾、停电等非常状态下的紧急对策。

五、洁净度的计算方法范例
在净化间的设计上,要计算出为确保所要求的洁净度的风量和温湿度调整所需的风量。

这里,只是把确保室内洁净度的计算方法列举出来。

将室内的发尘量、新风的含尘两量作出假定,根据使用的空气过滤器效率,用下列公式通过换气风量等求出洁净度。

CoQoP + M
C=
(1-P)Qr + Qe
CsQs + M = (CoQo + CQr)P + M 流入粉尘量
Cqe + CQr 流出粉尘量
CoQoPf1Pf2 + M
C=
{1-(Pf1Pf2)}Qr+Qe
P= Pf 1Pf 2
Qr=房间的体积x 1小时的换气次数
C : 室内粉尘浓度(个/m3) Qe :排气风量(m3/h)
Co: 外气粉尘浓度(个/m3) M :室内发尘量(个/h ) Cs :供风粉尘浓度(个/m3) Pt : 粉尘穿透率(%) Qr :换气风量(m3/h ) Pf1: 预过滤器穿透率(%) Qo: 新风风量(m3/h ) Pf2: 主过滤器的穿透率(%) Qs: 給气风量(m3/h )
● Co 的外气粉尘浓度采用前面的表2或表3的的粒子数。

● P 的粉尘穿透率是采用JIS Z8901试验用粉尘13—14种的DOP 气溶胶形成的穿过率,用(P=1-捕集率)表示。

● Qo 外气风量,要考虑环境卫生环境上规定的、针对给气量及有害物质的局部排气。

为使室内形成正压,其所需的风量,由下列公式求出。

Qo = Q1+Q2+Q3+Q4
Q1:人所需要的新鲜空气量(30-35m3/人/h) Q2:房间的泄漏量(m3/h ) Q3:门的关闭产生的泄漏量 Q4:局部强制排气量
Q 2
= EA 2g △P/j × 3600
△P:=室内外的压力差Pa(mmH 2O)…….表16 j: 空气密度(Kg/m 3) A: 缝隙面积(m 2) E: 流量系数(—) g: S 2
Q 3= tNEA 2g △P/j A: 门的面积
N: 打开次数(次/h ) t: 一次的开放时间 E: 流量系数(—1)
● Qr 的换气风量是根据洁净度的级别,在表15中考虑作业内容后再作决定。

● 由于M 的室内发尘量,根据作业内容的不同而异,所以,在参考表5或表6的作业员发尘量后再作决定。

● 为了对室内的正压进行调整,要安装安全风阀挡板,当压力上升时,使其能排放出去。

* 2:试验用尘埃颗粒 JIS14种的效率()表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