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因为你
撒谎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面对撒谎的娃你可要注意了!

撒谎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面对撒谎的娃你可要注意了!其实,撒谎是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现象,当孩子在在4—5岁的尤为明显。
这个时候的撒谎不见得都是坏事,因为这也是孩子的一个成长敏感期,孩子的心智能力也是在成长。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员们发现:成功的撒谎要求孩子具有executivefunction(执行能力)。
这是一种复杂的技能集合,包括了记忆加工、自我控制和计划能力。
在撒谎敏感期,孩子尝试着如何组织更有说服力的语言,营造更自然的面部表情,编织更合理的幻境,以构造出成功谎言。
在这个阶段里,孩子的语言表达、逻辑推理、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看到这些是不是觉得撒谎对孩子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呢。
撒谎也是多样化,父母需要细心来判断随着孩子不断的长大,他们的表现欲会增强,可智力还在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有的时候孩子还不能分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所以,有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这些“大话”有可能被父母误认为是在说谎。
有些孩子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所以用说谎来遮掩。
3岁以后的孩子也会一些基础的是非判断,当自己做错事、闯了祸,尤其是一些之前做错过受过父母批评、指责的事就更加害怕又受惩罚,因此,为了避免自己遭殃就会想到用谎话来掩饰错误。
还有些孩子是为了逃避,最常见的就是过个周末或者小长假之后孩子就不想去幼儿园了,就算是给爸爸妈妈撒娇也未必能实现,所以耍个小聪明就谎称自己难受,肚子疼、头疼、甚至脚疼的理由都有可能出现哦,觉得这样就可以逃避“苦差事”。
孩子撒谎,父母该如何做呢?1、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出好榜样,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谎话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因为孩子会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
2、大多数孩子是撒谎就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所以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怕父母知道,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
另外,有的家庭教育要求比较高,有时孩子撒谎是因为他们感到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很失败,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尽力去做了,即使是错误和失败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关于儿童撒谎问题

导语:近期,哈尔滨市一所实验小学的心理辅导老师沈仲平,将“树立诚信,重建自尊”作为学生心理辅导的主旨。
因为沈老师在辅导中发现,爱说谎的孩子已经成为老师和父母的一块心病,他们编谎成性、屡教不改。
而父母在发现孩子说谎后,又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发雷霆,对孩子进行训斥和体罚。
但是,惩罚非但没有使孩子改正说谎的毛病,反而“促使”其为了“瞒天过海”,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谎的本领,迫使父母也被迫一次次提高反侦察、反识别能力,来应对孩子的“顽疾”。
一位遭遇这种情况的母亲痛心疾首地说:“孩子以骗人为乐,把说谎看作是对父母智商和忍耐力的一种挑战……”为此,沈老师组织召开了一场研讨会,让父母和孩子对“说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父母观点之一:特设“左手真话”和“右手真话”,帮助孩子区分事实和想象(颜仕杰,男,大学教师,34岁,孩子6岁)大部分父母不知道,孩子说谎可以分为无意识说谎和有意识说谎两种。
3~7岁的孩子有很强的表现欲和表达欲,因为年幼,很难分清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所以常常把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当作事实来描绘,这属于无意识说谎,是特定年龄段的孩子想像力的一种折射。
譬如我女儿上幼儿园时,经常回家跟我“报喜”,说她拍球得了第一名、种的扁豆长得最好、被选为班里的故事大王……可后来我才知道,她所说的优秀者都另有其人。
当时我很恼火,认为孩子这么小就染上了说谎的毛病,那还得了?幸好带班老师提醒我:“孩子可能把愿望当成现实了。
”经过与女儿的沟通,情况果然如此。
据我的观察,无意识说谎与有意识说谎有一个明显的区别,由于孩子被自己的想象力所迷惑,因而“说谎”时一般不会有紧张与愧疚的表情。
尽管如此,我仍然高度关注女儿这种无意识说谎的行为,因为从无意到有意是会自然过渡的,如果我和妻子能及时点醒女儿,耐心帮助她认识到“美好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就能慢慢改掉她这一毛病。
现在,我和孩子制定了一个约定:完全符合现实的发言用“右手真话”来表示,加入想象成分的发言用“左手真话”来表示。
如何纠正幼儿说谎行为

如何纠正幼儿说谎行为幼儿说谎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这常常是因为幼儿正在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教导他们诚实和真实的价值观。
以下是一些纠正幼儿说谎行为的方法:1.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一个开放、亲密的关系,让孩子感到他们可以与你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而不必撒谎。
尽量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给予惩罚和严厉的批评。
2.引导思考:当幼儿说谎时,不要立即批评或质问他们,而是用温和的声音引导他们思考一下他们的言行是否真实和正确。
例如,你可以问他们:“你说的是真的吗?你真的这样做了吗?那么应该怎么做才会更好呢?”3.激发责任感:教育幼儿承担起自己的行为后果,并明确告诉他们说谎会伤害别人的感情和信任。
鼓励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诚实地承认错误并道歉。
4.给予正面激励:当幼儿表现出诚实和真实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表扬他们的勇气和诚信,让他们意识到诚实是一种积极的品质。
5.规定明确的界限:为孩子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让他们知道撒谎是不被接受的行为。
向他们解释撒谎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并明确告知他们撒谎的后果。
6.提供模仿的机会:幼儿对成人行为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给他们提供机会观察和模仿诚实行为。
成年人应该以身作则,保持自己的承诺和自己的诚实,以便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7.提供沟通渠道:创造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随时与你交流。
鼓励他们分享困惑、疑虑和问题,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8.避免过度施压:过度的压力常常会导致幼儿撒谎,因为他们害怕承担责任或受到责备。
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明白失败和错误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9.探究原因:纠正幼儿说谎行为时,了解幼儿说谎的原因也很重要。
有时孩子会因为害怕、寻求关注或尝试逃避惩罚等原因而说谎。
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父母找到更适合的方式来纠正行为。
总之,教育幼儿诚实和真实的价值观需要耐心和时间。
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引导思考,激发责任感,给予正面激励,提供模仿的机会,规定明确的界限,并提供沟通渠道,才能有效地纠正幼儿说谎行为。
孩子小不懂事,你不教他永远不懂读后感

孩子小不懂事,你不教他永远不懂读后感篇一孩子小不懂事,你不教他永远不懂最近读了一篇题为“孩子小不懂事,你不教他永远不懂”的文章,感触颇深呐!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也有过调皮捣蛋的时候。
有一次,我在小区里把别人家的花盆给打碎了,当时我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不就一个花盆嘛!可我爸妈知道后,那脸拉得老长,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还让我去给人家道歉,赔偿。
当时我心里那个不情愿啊,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犯点错咋啦?但现在回过头想想,要是当时爸妈不管我,任由我这样下去,可能我现在还不知道啥叫责任呢!也许我会变成一个自私自利、毫无担当的人。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要是不修剪,不教导,能长成参天大树吗?我觉得不能!小孩的世界单纯得很,他们可能不知道啥是对啥是错,这时候大人就得站出来,告诉他们,引导他们。
比如说,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家长要是不管,孩子能知道这样不好吗?难道要等长大了,被别人嫌弃没素质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这篇文章真的让我深刻意识到,教育孩子得趁早,得用心。
不然,孩子长大了,可能会走很多弯路,吃很多亏。
你说是不是?篇二孩子小不懂事,你不教他永远不懂读了“孩子小不懂事,你不教他永远不懂”这篇文章,我心里那是翻江倒海啊!想想我表弟,那可真是个调皮鬼。
有一回,他到我家来,把我的漫画书撕得稀巴烂,我气得火冒三丈,真想给他两巴掌。
可我姑姑在旁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哎呀,他还小,不懂事。
”我就纳闷了,小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这让我想起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从小父母就对他百依百顺,做错事也不教育。
结果呢,在学校里他经常欺负同学,老师教育他,他还振振有词:“我爸妈都不管我,你管得着吗?”瞧瞧,这得多可怕!也许有人会说,孩子嘛,长大了自然就懂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不给他画上正确的线条,他能画出美丽的图案吗?就像我邻居家的小孩,偷拿了家里的钱去买零食,他爸妈发现后,狠狠地揍了他一顿,然后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告诉他这是不对的。
为什么有些孩子没“教养”?

为什么有些孩子没“教养”?这篇文章值得所有父母深思1.当孩子变得非常容易生气,坏脾气的时候,家长要注意了,那是因为你多她们的赞扬不够,因为只有在孩子们犯错的时候,家长们才会注意到,并且第一时间不是告诉他们为什么做错事,而是进行批评教育。
2.如果孩子产生很强烈的嫉妒心理,往往是因为父母经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作比较,把别人家的孩子常挂嘴边。
3.如果孩子总是不分场合的故意打扰你,很可能是因为你们之间缺少沟通与陪伴,孩子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你对他们的注意,希望你能过关注他们,他们也会孤独。
4.如果孩子变得爱撒谎,并且经常撒谎,家长要考虑下自己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做过一些过分的反应,例如,对孩子犯的错误反应过于激烈等等。
5.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信,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最后就会变成最容易受欺负的那个,那是因为家长没有给予他们太多正确的建议,适当的鼓励导致。
6.孩子做什么事情没主见,拿不定主意,大人不在场就会哭哭闹闹,烦躁不安,那是因为家长总是在一些公共场合或者是人多的时候训斥孩子,导致孩子乱了分寸,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家长要注意的是:即使在亲人朋友面前也不要当面批评教育孩子,如果非得教育,那么一定要委婉一点,通过讲道理的方法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7.当孩子出现抢夺其他像朋友的东西时,不是因为他故意捣乱,欺负别人,很可能是你没有给孩子选择要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权利,所以当自己拥有足够的玩具时还会拿别人的东西。
8.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完美,所以当孩子很胆小很懦弱,那是因为你太过于溺爱了,什么事情都要替他们完成,孩子成长的路上会有很多坎坎坷坷,一定要让他们自己来克服,你的溺爱终有一天会毁了孩子。
9.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不跟家长说,很可能是因为你的太多否定,给予了太多打击,久而久之,他们宁愿自己承受,自己消化,长时间下来,你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心里障碍。
10.孩子没礼貌,不懂的尊重他人,可能是因为父母总是拿命令的语气来命令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关于讽刺谎言的名言名句

关于讽刺谎言的名言名句
1、我讨厌说谎的人、如果你说了谎,下次必定会再说一个谎来圆上一个谎,是不是很辛苦?
2、用谎言去验证谎言、得到的一定是谎言。
3、看着撒谎的你,我的心一丝丝无奈。
4、你的谎言太过搞笑,我不必拆穿,只需陪笑。
5、我终于知道,你为啥老撒谎? 因为你根本就没用真心。
6、人生建议:不要说谎,一旦说谎,就要用很多的谎言去圆谎,善意的谎言是可以,
7、但要适可而止。
撒谎这件事本身就是错误的,被发现了就要勇于承认,不要把雪球越滚越大,到最后自己最难受。
8、撒谎不算本事,如果能自欺欺人就更完美了。
撒谎会变成一种习惯,所以千万不要撒谎,要不嘴里再也没有实话了9
10、如果撒谎是工作,我认识的一些人恐怕已经是亿万富翁了吧?
11、不说谎话、因为总有被拆穿的一天。
12、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孩子第一次撒谎该怎么教育?

孩子第一次撒谎该怎么教育?1、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父母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精”、“吹牛大王”等标签。
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可能会促使他今后更多地说谎。
2、站在孩子角度思考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大法宝,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应该时常换位思考。
有句话说的好,不要拿你作为父母的想法去揣测孩子的想法,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想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为什么会去撒这个谎?我是想通过撒谎保护自己吗?还是想得到什么吗?家长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孩子撒谎不是实现你目的的唯一方法。
3、弄清孩子说谎的原因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制定更实际的规则。
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
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4、给孩子补救的机会如果孩子发生行为性说谎,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会改正错误,给孩子提供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
这样,既可以让小孩自省,同时也可通过给予小孩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
孩子撒谎的后果:1、内心不安经常撒谎的人必须强迫自己时刻牢记着自己曾撒过的谎,时刻去圆谎。
所以这样的人的内心一定都是不安的,往往过得提心吊胆,生怕一个谎言圆不住上另一个谎言,露出破绽。
长此以往,性格都会受到影响。
2、失去他人的信任“人无信而不立,”都说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相处的桥梁。
相信谁都不愿意和一个成天满嘴谎言的人打交道吧?经常撒谎的人,十句话里面可能有九句话都是假的,早就失去了别人的信任。
和这样的人相处,桥梁都塌了,还有什么沟通可言?只会让人避而远之。
3、习惯性撒谎习惯成自然!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你因为某种原因而不得已撒谎,而是你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谎言就脱口而出!撒谎成性的人,有时候说的谎连自己都相信了。
孩子经常撒谎怎么办?

孩子经常撒谎怎么办?哎哟喂,孩子撒谎,真是让人头疼啊!我最近就碰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
我儿子小明,今年七岁,特别喜欢看动画片。
有一天放学,我问他:“今天老师布置什么作业了?” 他眨着眼睛,特别认真地说:“老师说今天没布置作业呢!” 我心想,这小子,估计又想看动画片了吧。
为了验证一下,我偷偷打电话问了小明的老师,老师说布置了三道数学题。
我回到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准备“审问”小明。
我故作轻松地问他:“宝贝儿,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啦?爸爸帮你检查一下。
”小明就开始支支吾吾,眼神躲闪,还一边玩着玩具。
我笑着说:“怎么,是不是不想做作业呀?别怕,爸爸陪你一起做。
”小明鼓起勇气,跟我说:“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今天跟老师说没作业,是为了多看一会儿动画片。
”哎呦,这孩子!撒谎说得这么理直气壮,我都差点被骗了。
我笑着点了点他的脑袋说:“下次不许再撒谎了,知道吗?你想看动画片,就先把作业做完,这样才能光明正大地看,是不是?”小明乖乖地点了点头,然后就认真地开始做作业了。
看着这孩子认真做作业的样子,我心里既欣慰又有点好笑。
其实,很多孩子都会撒谎,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天性好奇,也可能是为了逃避惩罚。
作为家长,遇到孩子撒谎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责怪和批评,要冷静地分析原因,并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像我,就选择用幽默的语气去跟小明沟通,让他明白撒谎的坏处,并引导他做正确的事。
有时候,孩子撒谎也可能是他们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
比如,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小朋友,因为老师批评了他,就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自己是因为生病才没有完成作业。
虽然他知道撒谎不对,但他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逃避老师的责备,表达自己内心的委屈。
所以,对于孩子的撒谎,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处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孩子撒谎,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要引导他们改正,让他们明白诚实的重要性。
毕竟,诚实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最后我想说,孩子撒谎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有撒谎的毛病,无论是恶意的撒谎,还是善意的撒谎,都是不好的。
如果养成习惯,就会害了孩子一生。
很多人认为,孩子小小的谎言没有甚么危害性,甚至还觉得他们很可爱。
事实不然。
撒谎一旦成了习惯,当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罪恶的根源。
当这种习惯形成后要想再去改变它,就十分困难了。
撒谎会腐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损坏互相信任的美德,说谎也意味着不尊重被骗对象。
与经常撒谎的人在一起生活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
孩子在2~3岁时,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育都不成熟,还不能看出自己的言行之间有甚么直接关系。
对他们来说,行为远比语言重要,而语言都是模糊的,有多重含意的。
一般来说,从4岁起,孩子便开始明白,故意说谎而误导别人是不对的。
事实上,在这个年纪或更大一点的孩子对事实的要求几近完美的程度,如果发现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或朋友说谎欺骗自己,他们会非常愤怒。
因为他们认为,真实远比说话的动机更为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孩子的EQ会逐年提高,但相反地,诚实的品德却少有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5岁时,92%的孩子认为说谎永远不对,75%的人说自己从未说过谎。
到11岁时,只有28%的人认为说谎永远不对,但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从未说过谎。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开始区分谎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他们会认为,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是最糟糕的,例如「因为我把手表弄丢了,所以早上迟到了」等等。
而为了不伤害某人的感情说谎就不会那么糟,例如「我喜欢你的新衣服,你看起来更漂亮了」等。
若是为了帮助别人而说谎,那不仅可以被原谅,而且还很高尚,例如「小如的身上脏兮兮的都是我的责任,因为是我让她走那条很泥泞的街道,我以为那条是快捷方式。
」孩子不诚实有很多种原因,幼小的孩子说谎一般是为了避免受惩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让同伴羡慕。
青少年说谎则多是为了保护隐私、考验权威或避免丢脸。
虽然说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孩子养成习惯性说谎或对重大的事件也不说实话,那问题就严重了。
正如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所说:「对重要问题撒谎,让爸爸妈妈处理起来更困难,那么撒谎本身就成了更严重的问题。
撒谎会腐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损毁彼此的信任关系。
」当我们发现孩子说谎时,很多家长会反射性地以为是孩子的品行出了问题,总认为孩子会做出其它偏差行为。
许多时候,爸爸妈妈的这些不自觉的想法,反而是造就孩子行为偏差的推力,因为孩子心想:「反正你们都认为我是这种人了,干脆不做白不做….」,于是孩子就真的按照大人们的「期待」,继续偏差下去。
根据研究显示,经常说谎的孩子往往出自于经常说谎的原生家庭。
缺乏管教子女、或完全放任子女的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容易成为不诚实的孩子。
尽管人人都曾经有过说谎的经验,但当父母亲自己也撒谎时,对孩子来说,直接、间接都会造成难以抹灭的影响。
这不是说你应该把所有事情都告诉孩子,有许多事情是他们不必知道的,例如你的隐私或超过孩子所能理解的事情。
但是,如果有一天,孩子询问你有关这些事情,你也应该坦承对他们说明,千万不要说谎。
欺骗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在课堂上撒谎的学生将来就会对同事、上司或妻子、丈夫撒谎,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诚实,把品德看做无足轻重的小事,我们的社会将变得多么可怕!真实案例:俄国领导人列宁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经常把家里的东西弄坏。
他8岁的时候,母亲带他到姑妈阿尼亚家中做客。
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小心,把姑妈的一只花瓶打破了,只是当时没有人看见。
很快姑妈发现了碎花瓶,便问孩子们:「谁把花瓶打破了?」孩子们都说:「不是我。
」小列宁因为在姑妈家做客,怕说出实话会遭到姑妈的责备,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可是,小列宁的表情没逃过母亲的眼睛,母亲断定花瓶是小列宁打碎的,因为小列宁特别调皮,在家里也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
但即便如此,每一次小列宁都会主动承认错误,从不撒谎。
列宁的妈妈在想:这不是一件小事,该怎样处理小列宁撒谎这件事呢?当然,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严厉地处罚他是最省事的办法,但是列宁的妈妈没有这么做,她要想办法教育列宁犯错后要勇于承认,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但是她却运用讲故事给列宁听的机会,讲述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故事,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等待着儿子自己良心发现,并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羞愧。
从那件事情之后,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列宁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活泼了,似乎有什么事情在折磨着他。
这天晚上,妈妈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摸着小列宁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
不料小列宁突然哽噎地大哭起来,伤心地告诉妈妈:「我撒了谎,并且欺骗了阿尼亚姑妈,姑妈家的花瓶是我打碎的,但是我没有承认是我做的。
」听着儿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劝慰他,说:「好孩子,你做得很好,能够承认错误,勇于悔过就是好孩子,赶快给阿尼亚姑妈写封信,向她坦承事实,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于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小列宁给姑妈写了一封信,向姑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花瓶是自己打破的,并恳请姑妈原谅。
没过几天,小列宁收到了阿尼亚姑妈的回信,在信中,姑妈不但表示原谅小列宁,还称赞小列宁是个诚实懂事的好孩子。
小列宁得到姑妈的原谅后,自然十分高兴,又像以前一样活泼开心了。
他还悄悄地对妈妈说:「做诚实的人真好,心里踏实,也不用有心理负担了。
」妈妈看着儿子开心地笑了。
解决方法:孩子说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孩子说谎时,爸爸妈妈没有做正确的处理。
专家们建议,若要防止孩子说谎,并培养诚实的美德,家长们可参考以下步骤:1. 分辨孩子的谎言当警告孩子不要说谎时,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恐吓孩子,不能对他说「如果你说谎就把你的舌头割下来」,因为爸爸妈妈根本不会真的割他的舌头,这只会让孩子认为爸爸妈妈自己也在说谎。
而面对爱幻想的孩子时,爸爸妈妈所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
爸爸妈妈不应阻止孩子发挥他的想象力,而是要帮助孩子分辨甚么是现实、甚么是幻想。
孩子在想象与谎言之间,往往仅是一步之遥,这完全得靠爸爸妈妈正确地引导。
孩子拥有想象力是天性,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的想象力一味地赞许,很可能会养成他说谎的习惯。
但如果爸爸妈妈们一味反对孩子的想象力,又会扼杀了孩子天生的能力。
举例:3岁的乐乐不愿意上幼儿园,只要一进幼儿园大门,他就哭闹不停,说里面有大老虎。
「幼儿园怎么会有老虎?」张妈妈觉得儿子在撒谎,于是大声地斥责他一番,但乐乐仍在幼儿园里哭闹不停,说害怕大老虎。
老师看他的样子不像是在“说谎”,可是幼儿园里哪里有老虎呢?后来,仔细寻找才发现,原来有一个小朋友穿了一件有老虎图样的上衣,那就是乐乐口中的老虎。
专家们分析,处于幻想期的孩子会把书本上看到的或很久以前做过的某件事和现实混肴,分不清现实和幻想。
当乐乐看到老虎图样的上衣时,只想到和老虎的相似处,却分辨不出不同,才会出现幻想型说谎,并不是有意说谎。
越是年龄小、想象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越容易发生幻想型说谎。
解决方法: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千万不能随便给孩子扣帽子,这样反而会扼杀了孩子想象力。
不妨告诉孩子甚么是事实,甚么是想象的,让他逐渐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
同时,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想象,比如「我以为…..」、「我希望…..」。
2. 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说谎的孩子,威胁或强迫他承认自己的谎言都不是正确的方法,爸爸妈妈最好能用一定的时间,冷静、严肃地与孩子谈谈。
当孩子承认错误以后,爸爸妈妈一定要肯定孩子的行为并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
爸爸妈妈是孩子来到人世间的第一位老师,爸爸妈妈的言行也是影响孩子最深远的,所以请家长们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即使是善意的欺骗,也要避免。
诚实,是做人之本。
爸爸妈妈要做到不论对人、对事都真心诚意,这样孩子才能坦诚做人。
3. 要找出孩子说谎的原因如果孩子到了能够分辨是非的年龄仍然说谎,爸爸妈妈应找出原因。
孩子说谎的原因,许多心理学家都给出了答案。
概括起来有下列几种:a. 怕被处罚。
大多数爸爸妈妈认为,孩子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撒谎的严重后果才说谎的。
事实上,孩子说谎有时是因为说了真话反而会受到惩罚。
b. 出于无奈。
许多爸爸妈妈可能无法想象,孩子撒谎有时是被爸爸妈妈逼的。
爸爸妈妈应该知道孩子也有沉默的权利。
许多成年人在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时,也经常保持沉默。
如果非要逼孩子说出真相,孩子就只能说谎了。
有鉴于此,建议家长不妨给孩子一段时间缓冲,等大家都心平气和了,再让孩子主动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c. 为了讨爸爸妈妈欢心。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博士发现,4岁以下的孩子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的标准,通常是看爸爸妈妈脸上的表情。
为了不让爸爸妈妈生气,他们最本能的反应就是不承认自己所做过的错事。
4. 给孩子安全感。
所有的孩子说谎都是因为需要安全,如果爸爸妈妈能够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就会诚实以对。
5. 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爸爸妈妈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增加压力,才导致孩子说谎。
因此,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不要奢望他们做出超出自身能力的事。
爸爸妈妈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经常与孩子倾心交流,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思想单纯,做错了事以后怕受惩罚,往往会采取说谎或推卸责任的方式逃避惩罚,久而久之就养成爱撒谎的不良恶习。
例如:女儿将牛奶洒在地上,当妈妈问起这件事,女儿却矢口否认,说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做的。
解决方法:对于逃避责任的孩子,父母应明确态度,告诉孩子自己喜欢诚实的人,鼓励他们说出真相。
当孩子说出事实后,千万要注意,绝对不可以责备他,或一直问他为什么。
在此时,应该要教他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例如:教她拿抹布把牛奶擦干净,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避免以后再犯错,还可防止孩子因害怕责骂而说谎。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质量,做优秀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要不断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才能让善良在他们心中永存。
总之,面对孩子的谎言,一定要去分析、研究,找出孩子说谎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