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环境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峡一高教学设计第二节人类与环境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2)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3)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2.能力目标

了解世界的基本概况,加强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正确的分析当今国际局势。

3.德育目标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

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与分布。各大洲地形基本特点;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2、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难点: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设疑自探

1、自探提纲(预设)

设疑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设疑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设疑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内合作交流,完善课堂目标

(二)展示、评价,要求

(三)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后,进行补充和讲解。

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类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到两个方面:

1.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

2.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补充修改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认识乙图中人地关系模式图,结合人类历史不同阶段生产活动分析相关

问题。

【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

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

境造成负面影响。

(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经历的四个阶段

文明类型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

对自然态度

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善待自然

环境问题

部分生物资

源破坏

少数地区的问

区域性问

全球性问题

人类行为听天由命大规模改造

事后的环

境保护补

谋求可持续发展

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一)尊重和善待自然

自然生态的价值

①维持生命的价值②经济上的价值③娱乐和美感上的价值④历史和文

化价值⑤科学研究与塑造性格的价值

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四.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1)资源为了保证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正常需要,就必须对自然资源进

行理的开发利用和养护。但是人口的激增、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刺激了对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