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围术期护理
雷珠单抗眼内注射围手术期护理

3 . 3 术 后 护 理
3 . 3 . 1 专科护理 : 手术 当 日 患者返 回病区后 , 加强 巡视 , 保证 术眼敷料包扎 完好 , 观察渗 出液情况 , 渗出液多时应及时更换
敷料 。如果渗出液 的颜 色为鲜红色 时 , 应及 时 向医生 反映情
况, 查找原 因, 及 时妥善处理。术后第 1天晨 , 打开术 眼敷料 ,
3 . 2 术前护理
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 一【 l J , 其致 盲 的主要 机理是新 生血管 的形成 , 玻璃体 出血 ,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J 。雷珠单抗 ( r a n i b — i z u m a b , L u c e n t i s ) 是目 前 已知作用最强的抗血管 内皮生长 因子 生物制剂 l 3 J , 它可降低血管 的渗透性 , 阻止血 管渗漏 , 抑制新 生血管 的形成 。玻璃体内注射为该药 的最佳 给药方式。眼内 注射雷珠单 抗后 , 使视 网膜 的新生 血管较前 明显减 少 , 自闭 ,
例糖尿病视 网膜病患者行雷珠单抗眼 内注射术 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 分析 、 总结 , 实施最佳护理措施 。结果 : 5 5 例雷珠单抗 眼内注 射患者未发生感染及 出血 , 为择期行玻璃体切割术做好准备 。结论 : 做好雷珠单 抗眼内注射术 围手术期护理 , 为进一步治疗糖 尿
病视 网膜病打好基础。
—
1 0 d 行玻璃体切割内填充术者5 例。
眼压 、 眼底 、 泪囊 、 眼表情 况、眼底荧 光造影等 。②术 前 3 d , 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 4次/ d , 预防术 眼感染。③术前剪睫 毛, 通 泪道 , 术晨用生理盐水 冲洗结膜囊。④安全管理 : 对 自理 能力 差, 失 明或视力低下者 , 加强安全 管理 , 防止跌倒等意外 的发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观察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10-11T03:22:49.143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4期作者:彭晓丽邵瑛[导读]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彭晓丽邵瑛山西白求恩医院同济山西医院山西省 0351【摘要】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
方法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对本院收治的7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开展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
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
对比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开展全方位护理干预,利于提升疾病控制效果,确保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提升的疾病类型,分渗出型及萎缩性两种,均有致盲风险。
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以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为主,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疗效好。
目前,该方案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减少。
但作为一种风险较高的上述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辅以有效的护理进行干预。
本次研究经过深入分析,为提升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效果,采取了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
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2-74岁,平均(68.8±4.2)岁。
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53-76岁,平均(69.3±3.7)岁。
纳入标准:均明确诊断为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可正常沟通及交流;研究获患者及家属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精神疾病等不能正常沟通者;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对本研究治疗方式不耐受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
康柏西普注射液玻璃体腔内注射围手术期护理

程 中的配合 方法 ,并 耐心解 答 患者 提 出的疑 问 。指 导患者 术前 注 意休 息 ,避 免情 绪紧 张 ,用 平 和 的心态 接受 手术 ,使患 者积 极主
吸平稳,鼓励其在进针时向一个方 向固视,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切勿 猛然转 动眼球 或头 部 ,以免误 伤其 他部 位 ,如 出现 明显 疼痛
及 时告知医 生。注射 后行光 感检 查 。 n 1 . 3结果 全 组手术 过程 顺利 ,术后 无严 重并 发症 。一个 月后
2 . 3 . 3生活护理 治疗后因术眼包扎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 ,护
士 应积极 巡视 病房 ,协 助其 完成 生活 需要 。术 眼包 扎对 患者 的行
动 带来不 便 ,嘱其 活动 时需 有人 陪伴 ,避 免 患者跌 倒、摔伤 等 发
生。
2 5 例2 8眼患者视 力提高 2 4 眼, 4眼视 力不 变 。 视 力提 高 占 8 5 . 7 % 术后 2小时眼 压高 2例 ,给 予醋 甲唑胺 及甘 露醇 降眼压 后眼 压正 常 。术后 1 天 出现结 膜下 出血 3例 ,未经 处理后 自行 吸收 。患者
药后 6个 月,即术 后第 l ~ 3天 、第 7天 、第 1 4 天 、1 个 月、3 个 月应 定期 回院 复查 ,并按 医 嘱用 药 。如 出现 眼胀 、虹 视 、同侧剧
烈头 痛、恶 心 、呕吐 ,应警 惕眼 压升 高 ,及 时 回院就诊 。 参考文 献 :
2 . 1 . 1术前检 查 由于玻 璃体 腔注 药术 是进 入 眼 内的侵入 性操
抗VEGF类药物注射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抗VEGF类药物注射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抗VEGF类药物(雷珠单抗、康柏西普、艾力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护理实践的意义。
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采用抗VEGF药物注射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视野、新生血管、并发症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眼压、新生血管、并发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眼压降至(17.5±2.8)mmHg,新生血管闭塞率达60%;不良反应主要为结膜充血和眼表干燥,在治疗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这些不良反应。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抗VEGF类药物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对于降低眼压和减少新生血管数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护士在抗VEGF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抗VEGF类药物注射引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通常发生在高度近视、糖尿病和视网膜血管阻塞等患者中。
其特点是在虹膜根部和角膜边缘处出现大量新生血管,导致眼压升高和视力损害。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但存在一定局限性。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是一种新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本研究旨在评估抗VEGF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护理实践的意义。
通过对50例患者进行观察和比较,评估抗VEGF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符合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要求。
玻璃体腔注药术

5
结论
结论
玻璃体腔注药术 是一种有效治疗 眼部疾病的眼科
手术技术
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但在医生的指导下, 玻璃体腔注药术可以为患者提供明显的治疗效果,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 应详细了解手术的 原理、适应症和可 能的并发症,在术 后需要遵循医生的 建议进行护理和复
诊
-
THANK YOU
术后护理与并发症
4.2 并发症
玻璃体腔注药术可能存在以下并发症
眼压升高:药物注射后可能会导致眼压 升高,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眼部感染:若术后不注意卫生和使用抗 生素眼药水,可能会导致眼部感染
出血:术后可能出现小量出血,大量出 血则属于并发症,需及时处理
视力下降:术后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的情 况,需要与医生沟通并及时处理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注药术可以通过注射填充剂 来填充脱离的玻璃体腔,对视网膜进行支持,促进 视网膜复位
适应症和不适应症
3.2 不适应症
眼部感染:患有眼部感染的患者不能进 行玻璃体腔注药术,以免感染加重
严重的眼部损伤:如眼球穿孔等严重眼 部损伤的患者不适合进行玻璃体腔注药 术
无效的视网膜:如果视网膜已完全坏死 或无法修复,则无法进行玻璃体腔注药 术
4
术后护理与并发症
术后护理与并发症
4.1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眼部休息:术后一段时间内要避免用眼 过度,注意保持眼部休息
使用眼药水:按照医生嘱咐规律使用术 后所需的眼药水,以预防感染和促进康 复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 以防止出血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复诊:术后需要定期复诊,以确保 术后效果,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引言:玻璃体积血是眼睛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
玻璃体积血会导致视力模糊、眼前出现飞蚊症、光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目前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主要方法是玻璃体切割术,然而手术后易出现术后玻璃体腔内再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疗效。
近年来,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作为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新方法备受关注,但其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文将对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作用机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物活性来发挥治疗作用。
VEGF是一种具有血管生成促进作用的蛋白质,它在视网膜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雷珠单抗可以与VEGF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疾病。
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效果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主要方法,通过将玻璃体积血抽除清除,从而改善视力和症状。
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能明显改善视力和症状,手术效果较为满意。
部分患者术后易出现再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疗效,甚至导致失明。
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显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治疗玻璃体积血具有良好的疗效。
雷珠单抗可以在手术前先行注射,将玻璃体积血清除,减少手术难度和操作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而且,雷珠单抗可以减少术后再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手术疗效,提高术后视力恢复率。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治疗玻璃体积血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疗效。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摘要】玻璃体积血是眼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视力。
本文主要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通过分析雷珠单抗的基本原理和玻璃体切割术在治疗玻璃体积血中的作用,发现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研究表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的并发症具有一定影响,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论部分强调了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及对并发症的影响,同时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治疗方案的优化和并发症的进一步预防。
通过本文的研究,展望未来在治疗玻璃体积血方面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少的风险。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并发症、联合治疗、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基本原理、效果评估、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玻璃体积血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玻璃体切割术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玻璃体切割术是通过将患者眼内的混浊积血清除并填充透明液体来恢复视力,是一种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
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治疗方式,通过注射抗体来减少血管生长因子的水平,从而减少积血的形成。
关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中的作用,分析其联合治疗的效果,评估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其联合治疗的优势和安全性。
具体包括评估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在治疗玻璃体积血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单独应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效果,研究联合治疗的优势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玻璃体腔注药术方法及护理

玻璃体腔注药术方法及护理玻璃体腔注药术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到玻璃体腔内来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将药物送达到眼球深层组织,并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疗效。
玻璃体腔注药术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黄斑疾病以及其他眼部疾病。
玻璃体腔注药术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术前准备: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视力测试等。
患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等情况。
2.麻醉:术前医生会对眼部进行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
麻醉后,患者会感到眼部局部麻木,不会感到疼痛。
3.注药:医生会使用特殊的注射器将药物注入到玻璃体腔内。
一般情况下,需要穿透眼球的硬脑膜和玻璃体腔壁。
医生会在眼球后部进行注射,以避免损伤到正常结构。
4.结束手术:注药完成后,医生会移除注射器,并对眼部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玻璃体腔注药术后的护理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1.眼压监测: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眼压,以防止发生眼内压力升高引发的并发症。
如果眼压异常,应及时就医并治疗。
2.防止感染:术后患者需要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感染的发生。
手术后一般会给患者开具一些抗生素眼药水,并告知患者正确使用方法。
3.休息与注意眼部保护:术后患者应尽量减少视力负荷,避免长时间看电视、使用手机等。
同时,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眼球受到不必要的震动和损伤。
4.规范用药: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规范使用药物,并按时复诊。
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者疗效不佳,应及时告知医生。
5.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眼底情况,以了解治疗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玻璃体腔注药术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眼部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用药,以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围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9-02-21T11:00:05.68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0期作者:吕琴
[导读]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眼科646000
[摘要]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围术期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入住本医院的100例眼底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他们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根据接受的护理条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研究组实施围术护理,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视力恢复程度、并发症(眼内炎、视网膜脱落、晶状体损伤或玻璃体积血)发生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好,视力恢复程度更高,并发症(现眼内炎、视网膜
脱落、晶状体损伤或玻璃体积血)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围术期护理
眼底疾病目前常见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光动力学疗法、激光疗法、玻璃体切除手术等。
随着医学的发展,眼底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抗VEGF药物应运而生,为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开辟了新的方向[1]。
VEGF全称是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中文名称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它与眼底新生血管性眼病密切相关,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由新生血管所带来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渗出、出血、牵拉、机化等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
雷珠单抗是一种新型的抗VEGF药物,它可以与VEGF结合,阻止新生血管的生长,减少异常血管的出血和渗漏,缓解水肿,从而稳定或提高视力[2]。
本研究主要探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围术期护理的效果。
1 一般资料和方法学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入住本医院的100例眼底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入组的患者均满足纳排标准,纳入标准:1)经诊断均可确诊为患有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患者,2)无其他先天性疾病例如心脏病等,也没有其他眼部疾病;排除标准:1)眼部新生血管增生严重,已经不适合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者,2)诊断不符合眼底新生血管疾病者。
选取的100例患者中有110个患病眼,研究组50例患者中54个患病眼,男性23例(24眼),女性27例(30眼);对照组50例患者中56个患病眼,男性24例(26眼),女性26例(30眼)。
一般资料包括性年龄、患病眼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一般资料见表1.
1.2方法学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术前进行消毒、清洁等操作,并进行各项全身检查和眼科检查等。
眼部的术前消毒方法主要是:在术前3天,每天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睛4次,术前时冲洗泪道并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10min ,共进行4次。
1.2.2 围术期全方位护理
研究组实施围术期全方位护理。
除了进行以上的常规护理以外,还应该进行心理护理。
接受眼底治疗的患者大部分由于初次进行此类手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这种心理和行为反应会影响机体生理状态,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术后康复和术后结果。
因此,安抚患者的消极情绪十分必要,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将简单介绍下操作医生,让患者对医生充分信任。
研究组均可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手术过程在眼科手术室进行,术前20-30min内使用0.4%苯佐卡因滴眼液进行眼球表面麻醉,使用无菌氯化钠注射液(含有16万U庆大霉素)冲洗结膜囊,络合碘睑缘消毒,常规消毒铺巾,眼局部皮肤0.5%吉尔碘消毒[3]。
用1ml注射器吸取雷珠单抗,进针部位在鼻上或颞上象限角膜缘后3.5-3.9mm睫状体平坦部垂直于巩膜表面,在玻璃体内部进针深度为5mm,推进注射器,注入0.05ml雷珠单抗。
注射完成后,用无菌棉签压紧进针部位后拔针,按压30s才能松开以防止药物流出。
注射完成后询问患者有无光感并检查视力眼前手动是否存在。
术后30分钟测一次眼压,以后每次再隔1h测眼压,共测4次,若眼压高于34mmHg,则及时进行20%甘露醇静脉滴注,若只有稍微升高,则给予降压滴眼液即可。
若眼压正常,则涂抹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眼高于结膜囊处,用无菌敷料遮盖1天。
嘱托患者术后用每天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4次,坚持一周。
注射当天不能洗脸,注射一周内不能揉眼,以防感染。
有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持续使用原有疾病的药物以防合并感染。
并嘱咐患者注意多休息,少看手机、电脑等,保证眼部得到充分的休息[4]。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ASS18.0软件进行分析,实行t检验,计算其P值,当p<0.05时,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好,视力恢复程度更高,并发症(眼内炎、视网膜脱落、晶状体损伤或玻璃体积血)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见表2。
3 结论
玻璃腔注射抗VEGF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眼底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因此,研究出一套合适的护理方法对于术后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表明,对进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比只进行常规护理来说,治疗效果大大提升,恢复时间缩短,恢复程度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且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科学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是保障围术期安全的重要手段,细致到位的围术期护理[5],大大降低了术后炎症的风险,也安抚了患者情绪,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下一步应该严格规范雷珠单抗注射的注意事项和应用规范,严格的执行规范有助于临床上患者的治疗与恢复。
参考文献
[1]刘姝林,陈有信.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的Meta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32(1):56-61.
[2]白蓉,哈少平,盛迅伦,等.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2):146-150.
[3]余雨枫,关锦英.玻璃体腔注射随胺奈德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5):455-456.
[4]单俊杰,袁志兰,曹国平.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Avastin后糖尿病视网膜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的变化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4,22(4):333-335.
[5]Kim JE,MantravadiA V,HurEY,eta1.Short-term intraocular pressure changes immediately after intravitreal injections of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gents[J].Am JOphthalmol,2008,146(6):93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