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2015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2015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送元二使安西》的评课稿

红星小学:赵玲霞《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这一节课上,苟老师通过学生课前诵读古诗引入课题、了解诗题、初读古诗、深研古诗、拓展链接其他送别诗,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以下几个亮点让我感受颇深:

一、通过直观画面,想象诗意

新课标明确指出“读诗句,想画面,是古诗文学习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在学习一二两句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 欣赏着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觉呢?”让学让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引导学生走入诗中,走入画中,提高了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注重朗读,方法多样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著名诗人,哲学家朱熹也曾说过:“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可见,朗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这一堂课,苟老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划节奏读,引

读,出示辅助画面感受着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古诗,理解古诗。

三、抓住重点,入境入情

抓住重点景物“柳”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心情,然后以抓住环境“雨后”感悟“伤心”,抓住“更”体会依依不舍。补充“安西”和“渭城”的图片资料,体会作者的担心。这让学生真正走进了诗中,走进了作者的心理。让学生在潜心涵咏中真切地体悟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情谊,以及好朋友此去安西的无奈。

教无定法,教学,是我们一边教,一边学,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不断探究的课堂。除了收获以外,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1、教师的语言应该精简准确,有些口头禅要引起注意。如“是不是呀?”“是这样的吗?”这些语言没有针对性,显得有些啰嗦。

2、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能因为赶时间而忽略了这一点。如:一学生说“友谊的情感”这个短语,这样的表达是不对的,教师应及时纠正。

3、生字教学在中年级段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分析字词时适当地对课文中的两个生字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简单的书空,这样,我们语文课的书写训练也得到了落实。

2015、11、6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雨”、“柳”、“酒”等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感受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读题解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送别诗,谁来读读题目! 2.指导学生读题、解题 指生读。 评价:读得很正确,声音很响亮。 注意听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生回答。 指读、齐读 3.你们能从古诗的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重点提醒: 谁送谁去什么地方? 元二,原名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还有一个诗人他姓董在家中排行老大,因此称为董大。使是到,出使的意思。 安西是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库车县,是唐朝设立在西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二)指导朗读,读出诗味 1.生读诗 我们学习古诗啊,第一步就是把古诗读正确。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正确。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 好自由读《送元二使安西》,开始。 (大屏幕出示古诗) 2.指导读古诗 (1)指名读 好,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来,孩子。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有几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评价:读得很正确,把好几个多音字都念准了了。比如“朝雨”的“朝”、“客舍”的“舍”、“更”字) 老师要问一下,朝雨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时候下的雨? “朝”在这里是“早上”的意思,跟“朝思暮想”“朝发夕至”的“朝”意思是一样的。“朝思暮想”的意思就是早晨晚上都想念,“朝发夕至”是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把这两个词语抄在这句话旁边,学语文要善于积累。 再来看“客舍”的舍字,另一种读音是舍,谁会组词?

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评课稿

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评课稿 《触摸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新教材。这是一个反映对生命的思考,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的课文。本课内涵深沉,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朱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分展示新课标理念:她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学生在课堂中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是一堂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了文章的内涵,以安静创造了奇迹作为切入点. 课堂一开始,朱老师老师就提出问题:“安静这位盲女孩,她创造了奇迹,她创造了什么奇迹?”随着学生与文本的不断接触,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知道盲女孩安静“走得那么流畅,没有一点点磕磕绊绊”是奇迹;她能“极其准确”地拢住花是个奇迹;她“竟然”能抓住“睁着眼睛的蝴蝶”那

更是奇迹。这个盲女孩眼睛虽然瞎了,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是全部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所以才有文章所说的“谁都有生活是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二、营造了轻松、和谐学习氛围,提供了畅所欲言的互动空间。 整个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如朱老师在上课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让学生去自渎自悟,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教师只是随机点拨引导,课堂以“生成”新知而精彩,以学定教。老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语文教学更精!接着朱老师又抛出一个环节,她说:灵性指的是什么?你能把这灵性读出来吗?然后才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想象画面,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一环节也体现了学生是真正的主人,不再只是教师的天地。 三、注重情感体验,培养朗读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创新整合点 通过网络查找并整合信息,探究“柳”“酒”的谐音及其含义,理解送别诗中景物蕴含的深意,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意,不言可知。诗的前两句写景,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氛围。清晨、渭城客舍、驿道、柳树,勾画出一幅清新图景,为送别提供典型环境。后两句叙事,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场面。 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经不陌生。他们大多能够通过预习,按照“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的步骤把诗句读准读通,也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等初步理解诗句意思。然而,学习古诗最重要的是“体会诗情”。《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初步感知,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但从诗中描写的景物来看,诗人的情感绝非仅仅只有不舍。那么,这景物中到底还藏着哪些丰富的情感呢?仅凭借助注释对诗句的理解是无法体会到的,这便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同时,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的途径应多元化,利用网络来解决疑难也应是他们必备的本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网络查找并整合信息,探究“柳”“酒”的谐音及其含义,理解送别诗中景物蕴含的深意,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网络查找并整合信息,初步尝试利用探究谐音的方法学习其他的送别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送别诗中景物蕴含的深意,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教学环境与准备* 互动教室,无限网络畅通,ipad使用方正慧云学习平台。教学中,学生可根据需要,利用ipad进行勾画批注、完成检测、网络信息查找等。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前置性导学视频,了解“谐音”及其特点,为课堂上的聚焦重难点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诗题。 1.板书“送元二使安西”,读诗题。 2.“使”是什么意思? 指名交流,理解诗题意思。 3.展示唐朝疆域图,引导学生感知渭城至安西路途遥远。 (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检测前置性学习中对生字及多音字掌握情况。 2.利用ipad完成多音字练习并提交答案。 3.根据数据报表反馈学生答题情况。 预设:多音字“舍”“尽”错误较多,引导学生根据其在诗句中的意思做进一步辨析,明确正确读法“shè” 【设计意图】利用ipad进行测试完成情况的数据统计,获得科学而准确的反馈信息,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顺学而导。 4.朗读本诗,读准字音。 (三)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1.回顾前置性学习视频中读懂诗句意思的方法。 2.小小组合作说说诗句意思。 小小组利用ipad投屏展示,组际补充。 3.用ipad对小小组进行评分。 4.根据意思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四)聚焦谐音,体会诗情。 1. 寻找谐音字。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 学生反馈背诵。 (2)由旧知引入送别诗。 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试读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2)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3)教师总结,重点强调: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4)师指导读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积累的一系列古诗,引导学生走进美妙的古诗世界,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读清、读懂题目,为后面的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掌握大意。

《生命生命》评课稿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生命的精彩 ——聆听黎鋆赟老师授课《生命生命》案例评析 2014年11月17日,我们乌鲁木齐已经是严寒笼罩,可是在乌市15小的多功能厅内却是暖意洋洋,第一届“走进名师课堂活动”正在这里上演,来自各个区县推荐的名师们在这里汇聚一堂,为我们乌市的小学语文老师们送来一份盛宴,四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四节风格各异的《生命生命》的课堂教学,这种“同课异构”充满了挑战性,也就要求教师更要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这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我们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能够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也为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搭建了平台。 《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触摸春天》、《生命生命》,略读课文《永生的眼睛》、《花的勇气》,单元教学总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生命的权利、

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珍爱自己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2、培养关心热爱自然界一切生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态度。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生命生命》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对生活中极为普通的“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作了深深地思考,表达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因为是四年级下册的课文,而现在学生还正处于四年级上学期,四年级学生对“生命”这个沉重话题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较肤浅,学生在读通课文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关键词,需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中理解词语意思,体会作者用意,反复朗读达到感悟目的。四位老师针对学段目标和课时目标,结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设计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都十分精彩,而来自达坂城区的老师黎鋆赟的设计是我和她一起研讨的结果,作为设计者和听课者的双重身份,我想就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选取意图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谈一谈我的想法。

阳关三叠教学反思

阳关三叠教学反思一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在音乐教室的黑板上我写下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课题,乍一看,有些像上语文课的意味,课题选用的是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的最后一句,其实不然,我是想用这句话引出今天音乐课的主题,让学生沉下心来,抛开浮躁,体味一次真正的情感之旅,对古曲《阳关三叠》的鉴赏。我想用这个课题,最能表达作品的意义,离别的惆怅顿时溢满心中。《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着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着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据说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明代李东阳评论此诗说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之外。正是怀着这份对渭城的向往,这份对阳关的憧憬,我和同学们相携走近了她,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情感体验第一步铺垫,体验别离的情绪《送别》的旋律响起来,这是学生们不反感的歌曲之一,也是学生们在合唱比赛中会选择的曲目之一,当学生们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便自然而然的哼唱起来,旋律的悠扬,节奏的平缓,幽幽的离别情绪在教室里铺散开来。学生们进入到情绪里,体验开始了。第二步引出主题,体验时空的别离对于唐诗,学生们不陌生,都能背上几首,在唐诗中,表达离别情绪的有很多,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王昌龄《芙蓉搂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等等诗句,我开了个头,学生们就帮我举了很多例子,黑板上《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当学生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今天的主题已经呈现。第三步《阳关三叠》,体验作品的别离在欣赏这首歌之前,我在课下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成一篇文章,让学生合着《阳关三叠》的二胡曲进行配乐朗诵,在二胡如泣如诉的声音中,学生们也渐入佳境,原来时空并不遥远,音乐的魅力无穷尽。三段基本相同的旋律重复三次,最后一声叹息,这就是三叠,阳关不仅仅是地名,而是别离的代名词,比如断肠声里唱阳关等等阳关的泛指。在二胡声中,学生们和我一起陶醉了,朗诵的学生,可能因为紧张,情感有些不到位,声音太小。第四步;《阳关三叠》,直观体验别离由于我是声乐专业的,遇到歌曲的鉴赏,我总会给学生范唱,直观体验比听碟的效果要更具杀伤力,这已是我课堂的特色了。当我坐到钢琴边时,学生们就笑了,老师又要演唱了,当钢琴上的第一个音响起时,我就倾注了我所有的情感,感动自己就能感动别人。古曲的旋律有别于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及韵味,在娓娓到来的旋律中,感情层次的变化犹如水彩画,明和暗的对比,细腻而分明,每一叠中,又分前段和后段,情绪的走向又不十分相同,钢琴的音色和着我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在古曲的曲调中,学生们空前的感受了不一样的离别情绪。当我弹下最后一个音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离别的忧伤,相信学生们也和我一样。第五步《阳关三叠》,亲身体验别离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诗人,解诗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20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两位同学背诵第一首送别诗。 2.揭示第二首古诗的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二首唐朝送别诗,出示课件:送元二使安西(指名读,指导好停顿:送元二/使安西) 3.解诗题。 提问:谁来解释一下题目? (使是什么意思?安西在哪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是谁送元二出使安西呢?)连起来说说意思。(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再齐读课题。(评价) 4.了解诗人。 诗题读懂了,对于诗人王维又有多少了解? (指2名学生发言,课件出示王维简介: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说: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读完苏轼的评价后,你觉得是这样的吗?我们现在就来读读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 二、读诗句,晓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

2.指名读,正音。 【读古诗,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读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注意多音字:朝舍更尽】 3.初步解释诗意。读了那么多遍古诗,能告诉我你理解了哪句诗? (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注解去理解,能说多少算多少,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 三、品诗句,明诗意。 1.诗中有画 1)默读古诗,边读边感受,如果我们为诗配上画,你觉得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从诗句中圈出来。 2)课件出示:朝雨、客舍、柳色、美洒、故人 3)品味渭城的景 ①、过渡语:是呀,品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能说说你看到的雨是怎样的吗?从哪里读出来的?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③、柳: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柳树?从哪句话读出来的?柳色为什么是新的?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⑤、雨后,让我们闭目深呼吸!有什么感觉?(清新、清爽) ⑥、指名朗读一二句诗。 ⑦、齐读一二句诗。 ⑧、好一幅朝雨客舍柳色图呀!

4篇评课稿

《窗前的气球》评课稿 城北小学宁水美 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课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红气球是伙伴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真诚的问候……教学生阅读时,既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真挚感情的理解,又要让学生释放、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语文的美。 教学本课时,杨水梅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科里亚前后心情变化的相关句子,围绕“真没意思、高兴地笑了”这两个重点词语展开教学。先通过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体会到科里亚孤单、寂寞的心情。然后再体会他看到红气球后的心情,前后进行比较,有了自己的心得和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最后通过小练笔让学生给科里亚送去关心和祝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化认识升华情感,并有针对性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 1、教学环节设计清楚、合理。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一、二段,勾画体现病中科利亚的心情的句子,感受科利亚的“孤单、寂寞”。接着让学生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找出重点句“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通过两个问题:“科利亚的心情为什么一下子好多了?”“为什么红气球让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多了?”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 教学中注重了读写结合。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全班读一些重点句,让学生充分地通过阅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读词“可爱的”、“高兴地”,让学生用这两个词练习说话并在书中写话。最后通过读全篇课文,完成小练笔,深化情感。 教学中,如何丰富评价语,还有待去学习: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足以可见,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但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时,杨老师评价语较单调。这些单调的话语,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不能通过从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回答中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或者吸取优点,这是今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部编四年级下《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下《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教案设计 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读“芙、蓉”等7个字,会写“芙、蓉、洛”等8个字,理解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芙、蓉、洛”3个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等词语理解诗句。 4.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一、解题导入,介绍作者 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 预设:《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芙蓉楼送辛渐)

3.解题: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2】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4.作者简介:【课件出示3】 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5.写作背景:【课件出示4】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送别元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诗导入,营造氛围。 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有人说,离别是泪水。特别是古代社会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等种种原因,人们是喜欢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一旦离别,人的前途和生命安危都很难预料。所以,以送行饯别表达深情厚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行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二、理解题意,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 二、解诗题,知诗人。 1、师:元二就是姓元排行第二。排行第二的意思就是在元二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我们称为老大。如果姓董,排名第一,就叫董大。明白了吗?谁来读题?元二去干什么?生:出使安西。 2.介绍时代背景。唐朝的时候,国势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长安城经常有人被派到国外去出使。而每一次出使,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既高兴又忧伤的事情,高兴的是

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忧伤的是要和多年的老友故交分别。这一别就是海角天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 安西在哪?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附近。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谁再来读题? 3.简介作者。 谁送元二?生:王维师:谁了解王维? 4.出示王维简介。 王维(公元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山西永济人。他少年聪慧,9岁以文才出名,他通音律、绘画,长于书法,开创中国文人画画风,他的创作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他过着退隐生活。 三、初读诗歌,读准节奏。 了解了王维,咱们来读读王维的这首诗。 1、生自由反复地读。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第一,字音要读准确;第二,节奏要读清楚。 2、指名读。 3、有味道了。我请你来推荐一个你们班的朗读高手来读读看! 4、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次,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触摸春天评课稿

《触摸春天》评课稿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生命”这一组教学内容的开篇文章。这篇课文讲了一位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手触摸春天,无意中抓住并放飞一只蝴蝶的事。课文篇幅不长,但文字十分深刻、优美,以往常被当做朗诵的范本,对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吴老师今天上的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在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平时就听闻吴老师上课激情澎湃,今日有幸观摩学习,实在让我获益匪浅。 吴老师的课是一堂精彩的经验展示课。在她的课上,我们看到吴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上花了很大一番功夫: 一是朗读习惯。吴老师的课是“读领风骚”,她花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一) 注意指导朗读的层次性。她先带领学生从课题入手,读出“触摸”就是“轻轻的抚摸”意思;再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抓住课文大意;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她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语言,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发现,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 吴老师注重朗读形式多样性。在读中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想象读、探究品读等形式加以点拨指导、读懂文本内涵。例如在感受安静捕获蝴蝶那一刻的心情时,吴老师通过音乐、图片、动作,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也体会到安静内心的快乐。 (三) 吴老师非常关注孩子的阅读习惯。在每一次读书前,她都会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在品读课文前,她要求孩子们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在书本的旁边写批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她只挑选了几个学生做展示,但下课后我去看,每个孩子的书本都是写的满满的,有的孩子还写的特别精彩。可见吴老师平时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真是卓有成效。 二是课堂习惯。对于新教师来说,站稳讲台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课堂能力。听课时我不仅关注老师对教材的把握,还特别留心学习有经验的老师是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调控课堂的。吴老师班上的学生有几点习惯特别值得我在班上推广: 1.老师板书的时候,学生书空。这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帮助他们巩固识字能力。 2.边读书边圈画关键词的习惯。我们经常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提取信息, 但对如何提取信息缺少指引。而边读书边圈画关键词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堂主题教研课,吴老师的课为我们立足课堂,做好“问题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提供了范本,我觉得她的提问内容紧扣文本的要害,提问程序直接,提问语言简洁明了,充分体现了提问的简洁性。 (一) 吴老师的课堂提问归纳起来有三类:问在情境中;问在关键词、关键句;问在主旨处。做的特别好的是根据情境提问。她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安静的心理感受。当学生观看蝴蝶图片后,老师让他们闭上眼睛想:想象一下安静手里握着一只蝴蝶,蝴蝶在她的手心扑棱,她会想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居然回答出:“她握住了美丽的春天”。 (二) 她的提问程序直接明了。没有过多的渲染评价。整节课围绕“安静在常人看来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个大问题下找到关键句子,进行品读。品读句子时,她一般用“三步走”:找到了哪个句子?哪些词让你觉得与众不同?如何读好句子?简简单单的程序,让学生可以现学现用,回答得越来越清晰,读的越来越好。 (三) 老师的提问语言简单明了。吴老师善于用填空补白提问,把安静与众不同的地方用转折词体现出来,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词语回答,加深了对课文词语的印象,也对安静这个人物形象产生与众不同的印象。例如:“安静是如此的不幸,但她又是如此的?”,“别人用眼睛触摸春天,她却是用触摸春天?” 但这节课也有些地方有待商榷:导入时,让学生看春景图说话这一环节放在第二课时有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20课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青龙县八道河总校王厂寄宿制小学廉铁 一、课文品读 (一)作家 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原籍山西,开元进士,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也被称为王右丞。王维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更通音律。他的诗歌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的成就最高。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后人称他的诗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使在送别、纪行一类的诗中,也有写景的佳句。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二)作品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从这句诗中,我们看到的是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的渭城在朝雨乍停时现出的洁净、清爽。天空是清朗的,客舍旁的柳树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出它翠绿的本色.这是完全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中与羁愁别恨纠结在一起黯然销魂的情调,但这恰恰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特点,从晴朗的天空,到洁净的街道,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这句景物描写虽没有“千里黄云”、“北风吹雁”、“寒雨连江”那样的萧瑟.但其送别的愁思却是浸染在“柳树”——这送别诗词中别具意味的特殊意象上。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至唐朝还有“灞陵折柳”的送别典故。“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因此在很多的送别诗里都能看到柳树那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 诗的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抒情。写的是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诗人的劝酒辞。由于绝句在篇幅上受到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等都一概舍去。但酒过多巡,殷勤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2个生字,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3、了解其他送别诗,培养热爱祖国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含中国政区图、《阳关三叠》的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唐朝著名的诗人王维。(出示王维生平)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维?为什么他的这首诗流传如此之广,被世人传唱呢?让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来到1300年前的唐朝,去亲临那一个动人的场景吧! 二、整体感知 1、出示古诗,请大家放声朗读整首诗,注意把生字读准,注意诗歌的节奏与停顿。指名读。 2、指名读题。从这个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使”(出使); 解读“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3、找一找这首诗里还有哪些地方名?解读“渭城”:陕西省

咸阳市东北,“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在古代是出塞必经的关口。(课件出示地图明确地点)那你知道从渭城经阳关到安西有多远吗?没有便利的交通,相隔这么遥远的路程,要再相聚谈何容易!因此,当元二将要远赴安西,王维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送行。 三、领会诗意 1、苏东坡说过,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大家再读一读,想象一下在你面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1)雨: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朝:早晨;浥:沾湿)板书:雨 (2)客舍(旅店)。板书:客舍 (3)柳:怎样的柳?(清新的、绿绿的……)“柳”是“留”的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板书:柳 2、这些景物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看到的?(一、二两句)我们来读一读诗中的这幅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空气变得洁净清凉;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一片生机盎然。)如此的美景,王维有心去欣赏吗?这细雨似乎也在暗中酝酿着离别的气氛呢。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读诗句。) 3、王维和元二是什么关系?从诗歌哪个词中可以看出?(板书:故人) 4、诗中哪几句能让你感受到元二和王维确实是好朋友?

《触摸春天》评课稿范文

《触摸春天》评课稿范文 《触摸春天》评课稿范文 海涅曾经说过:“每一时代都有它的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再向前推进一步。”在新“课改”的语境里,语文课堂正从由教师主宰,以“讲问”为基本特点的“全盘授与”,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探究交流的生本课堂转轨。于是“学生交流”也就自然地生成于孩子的语文实践之中,成为课堂的一道新风景。 听王雷英老师的语文课,一个基本特点是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诵读、交流、写作总是贯彻课堂始末,而老师的“教”则随机地潜入于其中,少见所谓的“深度开掘”和一厢情愿的“精彩讲说”,学生的学习实践反而被边缘化的那种状态。这是她的教学风格,也是她坚守课堂教学主流价值观是为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和人格力量。 本案《触摸春天》的教学,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便是自始至终的学生的诵读交流,不禁使我们感受到“交流好,才是真的好”! “交流”不是一个新名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直就存在着精神或物质层面的种种交流活动,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现代汉语词典》对“交流”一词的解释便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然而,“课堂交流”却有着特定的含义,在这里应指生生之间、师生

之间为着明确的目的而进行的口头讨论商量、研究等的学习认识活动。在王雷英老师的课堂里这种交流往往是贯彻始终的,成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的重要方面。在本案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点。 一堂语文课的开讲十分重要。在王老师的课堂里,开讲往往不 是由老师一个人来启动、定调,而是一开始就进入由孩子参与的语文实践,交流便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触摸春天》教师不从“解题”入手,这不仅是因为课题的意象性太强,不易理解,更是因为由老师“解题”不利于放手让学生参与。于是,便从播放两首为孩子们所熟悉,关于春天的歌曲入手,先用动听的音乐放松一下学生的紧张情绪。这样,“交流”也就进入了课始阶段,围绕着“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这样一个很生活化、儿童化的话题,展开了学生人人能够参与,也乐于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的引导、定向便自 然地融入交流之中。显然,这种隐性的引领是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 在本案中学生的初读课文,教师不仅有明确的要求(如教师“范读”引路,有读后的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学生分层初读的要求,“第一遍出声读”,“第二遍默读,划下有关词句”)而且有读后的交流“还能从课文的哪里感受到奇”。虽然在交流中一个学生找到的只是一处“奇迹”,但是各自不同发现的迭加交叉,且能让学生获得清晰的整体感知。这正是“交流”的多向交互性之优势所在。教师既是初读交流的组织者,又在学生的初读交流中了解学生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采薇、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

1.采薇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师板书课题:采薇<节选>)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xī)矣(yǐ)依(yī)雨(yù)霏(fēi) 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冬天,雨雪天气。) 2.理解“往”和“来”的意思,谈谈从这一“来”一“往”中自己读出了什么。(读出了作者<即诗歌中的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之情。) 3.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是描写,“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触摸春天》评课稿

《触摸春天》评课 稿 《触摸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新教材。这是一个反映对生命的思考,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蕴含着丰富的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本课内涵深沉,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乔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分展示新课标理念: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在课堂中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个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张扬。以生为本、朗读感悟。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自主、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好、真实的学习氛围,提供了畅所欲言的互动空间。整个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如乔在上课开始就与学生商量怎么读文,读后怎么评价,师生共同理清课文脉络,请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含义最深刻的词句,这些教学环节,让学生去自渎自悟,想说哪句,想感悟哪句,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教师仅仅随机点拨引导,课堂以“生成”新知而精彩,以学定教。如乔老师让学生读第一篇课文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只有几个学生举手时,乔老师没有把答案抛给学生而是请学生在读读课文,后来学生们就都读懂了。教室里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这意味着学生学习要摆脱“他主”的束缚,老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语文教学更精!接着乔老师又抛出一个环节,她说:我相信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后,会读得更精彩!请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实行品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个环节体现了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再是书本的奴隶,不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的火”,是真正的主人。课堂不再仅仅教材的天下,不再仅仅教师满堂灌的天地。而是“大语文观”的具体体现,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了生活。 二、注重情感体验,培养朗读水平,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感水平。”朱作仁先生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出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朗读就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乔老师的课“读领风骚”。1、带领学生走近课文初步略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实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领悟中国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在读中步渐提升语文素养。在读中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想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编者:柯冬青 一、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评价、研读赏析。本课旨在古诗教学中尝试主题性阅读,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揣摩,让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更为厚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二、教材分析 1.《别董大》这首诗是高适有名的送别诗。董大,即董庭兰,著名琴师。送别诗大都凄清低回,这首诗一反悲酸之态,显出豪健之神。 一、二句写送别暗淡景色,黄云密布,天地昏暗,朔风怒吼,群雁乱飞。三、四句忽然一转,“莫愁~~~识君”,词意慷慨,既使人快慰,又使人鼓舞,于送别诗中独具一格。比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有感人力量。诗中表现出来的昂扬、豪壮的气概是现代学生所缺失的。因此,这是一篇“以诗育德,健全人格”的好教材。 2.《送元二使安西》是《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

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曛、知己、君、浥”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懂得两首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境,体会诗情。 难点: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想象当时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 1.诵读法2.品味法3.讨论与点拨相结合4、合作探讨。 六、教学策略 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评价、研读赏析。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20.送元二使安西 教案(公开课)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育英二小张慧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读通并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拓展送别诗。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诗仙李白写的一首有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谁能来给大家背一背?(指名2-3人背诵,正音)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用朗读将自己再次带到那江边依依惜别的场景中去!(生配乐齐读) 2.师:这首送别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带着这份感动,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第二首送别诗。 二、学习古诗 (一)解诗题 1.师:同学们伸出小手指,跟我一起写诗题(停顿板书),我先写一个字“送”,大家猜猜接下来我会写几个字?为什么?(指名2-3人回答,从中理解“使”、“元二”、“安西”) 元二:诗人的朋友,元常,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做元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朝设置在西北的最高军事机构,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 2.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再说一说诗题的含义?(指名1-2人回答,王维送元二出使到安西去任职。)齐读诗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