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 农民暴动
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
放农民。
农奴制改革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 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3.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38.1万 162万 300万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 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 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问题思考1从:17世纪——19世纪中期已经有哪些 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通过什么事件确立的?是 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与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模式相同吗? 俄国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
改 革
原因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废除农 开始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奴制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目的 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 1)积极:①② 2)局限性:
牛刀小试:
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C )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 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 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封建农奴制度(俄)
VS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英、法、土)
外因: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目的
二、废除农奴制

《俄国的改革》PPT优秀课件

《俄国的改革》PPT优秀课件
相同点:都是由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都从不同方面推动 了俄国社会的进步;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对外扩 张准备了条件,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不同点:背景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 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1861年改革前俄国内外交困, 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统治。改革内容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军事力量、发展经济、 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1861年改革的重点是废除农奴制 度。结果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基础梳理
4.影响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改革废除了__农__奴____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______资__本__主_的义道路。 (3)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核心突破
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1.核心解读
重点聚焦
3.(2022·广西百色)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 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 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该法令的实施( )D A.彻底改变农奴政治地位 B.完全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D.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重点聚焦
【解析】根据材料“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 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可得出是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 革的内容,改革促使俄国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项正确;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 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 权利,排除A项;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主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而不是完全维护,排除B项;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 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C项。故选D项。

人教部编版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18张PPT)

人教部编版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18张PPT)

【材料】“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 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 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
改革目的: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材料】“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 挽救统治危机
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
二、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
俄罗斯国旗、国徽
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农奴在财产、人身、司法上依附于领
农奴生活贫困,居住环境恶劣;
领主可以自由买卖农奴;
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俄国农奴制下农 政治上:受压迫,人身权利受到限制 ; 的生活状况有何特点? 经济上: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
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 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极其
一、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根本原因 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 的新思潮
直接原因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 国内矛盾激化
主观上: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
【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 改革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性质改革——亚历山大二世(185
1606 14603 9160 10065
封建农 君主立 民主共 君主立
我是一个工厂主,我有些烦……
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 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 买,社会又不太平……唉,都是那讨厌 农奴制。有啥办法搬开这块绊脚石…… 自由劳动力少 市场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Hale Waihona Puke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33张PPT).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33张PPT).ppt

国别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卢布) (万吨) (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农奴制封建专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资产阶级共和制
从表格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虽有所发展,但依然落后于西欧各国
改革后的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发展缓慢?
二、彼得一世改革 —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 政体制,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政治
加强皇权,维护 封建专制统治
创办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 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唯才是举
军事
增强军事实力, 为扩张准备条件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 整个村庄的农奴
经济
促进资本主义发 展,强化农奴制
三、废除农奴制
(一)背景
1.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 农奴暴动频繁,危及沙皇专制统治 3.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 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二、彼得一世改革
方式:向西方学习
根据材料,概括彼得一世的改革方式
彼得一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与冒险精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 险,险些坠海溺死。他假扮成水手,随 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 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 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教材P7人物扫描
虽然它对人民来说是如此巨大的痛苦。如果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PPT38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PPT38张
22.8 29.8 228.5 388.8 40.6 89.8
铁路 (公里)
1600 14603 9160
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
农奴生
工场主(资本家)的烦恼
缺乏
由劳
郁闷!工场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
销售也不好,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
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但彼得大帝则深信胡须是落后的标志。彼 得的“剪须运动”迅速波及全国,为了缓 和因此产生的冲突,彼得允许通过上缴高 额税款以保住胡须。
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说:“彼得大帝的改 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 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 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俄国VS土耳其、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
农奴制危机表现(改革的背景)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 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奴暴动频繁。
对 外——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 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史料解读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 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思考:
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5、改革的作用或影响: 性质: 地主阶级改革
①积极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 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 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性: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
改 革
原因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废除农奴 开始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性质: 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2张PPT)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1年——1860年 591次 这些数据和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思考: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家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卢布) (万吨) (公里)
俄国
71
29 (1860年)
1600 (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8 (1850年)
14603 资本主义制
法国
150
168 (1850年)
9160 资本主义制
《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早期俄国
(1)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 基辅罗斯 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
(2)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莫斯科 公国崛起,到16 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3) 治。
伊凡四世 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 ,是一个封闭落后 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 学习西方制度; B.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C.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

(部编)《俄国的改革》ppt优质课件

(部编)《俄国的改革》ppt优质课件

影响
性质: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由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
(1)积极性( (12))是废俄除国了历农史奴上制的,一推个动重俄要国转走折上点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资本
(2)局限性: 改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获得解放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资本 ①根本原因: ________制严重
(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
4军.官俄也国利1用86战1 年乱积改侵革吞极没公有款性改、变贪::污军需跃物品成。 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当时的俄国:农奴制盛行,教育落后
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2.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英美法等欧美各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力迅速上涨,大肆进行殖民扩张。
局限性: ②直接原因: 俄国在________中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
(2)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
西欧国家: 资本主义 迅速发展
当时的俄 国:农奴 制盛行, 教育落后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 其缓慢。
改革的目的和学习对象
1861年改革有哪些影响?
1861年改革有哪些影响?
改革目的: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C.增加对外扩张的力量 D.发展资本主义
改革的内容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17张PPT)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 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 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 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 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大国崛起》
资本主 义迅 速发 展
农奴制 封闭落 后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改革目的
人均
铁(万吨)
铁路
(卢布) 1850年 1860年 (公里)
俄 71 22.8 29.8 1600 英 323 228.5 388.8 14603 法 150 40.6 89.8 9160
国内政治形势
• “大家好,我叫尤里,现在是1861年的俄国。我是安德 烈公爵家的农奴,整个俄国90%以上的人口都是像我这样的 农奴。我们穷苦,一年到头也无法给自己买点商品。公爵老 爷挣到钱之后又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和农奴。我们夜以继日工 作却依旧贫困潦倒,想要另谋生路又无法自由选择。家里已 经断粮了,而公爵依然把我们当奴隶一样对待。
社会习俗;
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亚历山大二世 改革
(1861年改革)
农奴制严重 制约了俄国 的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
废除农奴制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 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
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 周边农奴起义的频率不断提高,看来我也得为了全家 的生存做些什么了!”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市 场
资 金
劳 动 力
政治: 农奴暴动频繁,
阶级矛盾激化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1.根本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强迫农民服役
B.强制推行农奴劳动
C.加强中央集权
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
2.“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把握这一命脉,彼得一世( )
A.重视大力发展海军
B.征收新税,重农抑商
C.禁止工场主使用农奴
D.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3.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他用一只专制的手,勇敢地播下启蒙
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俄国农奴制盛行 俄国封建落后
彼得一世改革, 农奴制强化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废除农奴制
一、彼得一世改革
改革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巩固封建统治
改革方向:向西方学习
政治上 加强沙皇专制权力 军事上 创建新式常备军
改革措施: 经济上 鼓励手工工场,允许购买农奴
文化上 派留学、办科学院,开学校 社会生活上 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
改革成果: 成为军事强国,营建圣彼得堡
改革意义: 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改革局限: 强化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障碍
材料:“鼓励和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 一世去世时, 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 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中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 基础?由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17世纪的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处于康乾盛世时期, 国力强盛 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率先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确立君主立宪制
17世纪的俄国:
农奴制盛行,封闭落 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 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 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 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 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 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 层,实际上是农奴。早在11~12 世纪,在基辅罗斯时代,王公、 大贵族拥有大量世袭领地,强迫 穷人服劳役。14~15世纪,莫斯 科公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发展 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被奴 役的地位。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他是俄罗斯近代化的先驱,在 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 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 了农奴制,为俄罗斯19世纪后半期 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 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 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计划。
1858至1864年之间,通过与中 国清朝签订《瑷珲条约》、《中俄 北京条约》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 记》,使中国失去了150万平方公里 的领土,同时,他还将远东总督府设 在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使中国完全丧 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亚历山大二世
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 历史转折点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 削得一干二净。
2、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列宁

探究: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 相同点: • ①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 • ②结果:都推动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 不同点:内容不同 • 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
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影响不同:前者强化农奴制,使俄国走上扩张侵略道路,开启了俄国 近代化的进程;后者虽然很不彻底,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
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
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 )
我不能亲手建成和看到一个强大的俄国,但我的
继承者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直到目标的
实现
——彼得一世
两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在彼得大帝身上兼而有之:急躁和冷静;挥金如土 和锱铢必较;残忍成性与慈悲为怀;既好吹毛求疵,又能事事迁就;既 粗暴生硬,同时又温存体贴;既小心谨慎,又莽撞轻率。
——一位俄国历史学家
一、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1、解释材料一中两个“野
——马克思
蛮”的含义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一反映彼得一世哪方面的 改革措施?图二是中国哪次革命的产物?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 一世改革的影响
图一
图二
材料三:课本P7“俄国疆域扩张图”和 P8“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3、结合材料三,说说彼得一世 改革的影响
俄国工业远远落后西欧国家
俄国
英国
德国
铁路 1500俄里 15000俄 10000俄里
农奴制导致对外战争失利
材料四:克里米亚里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列宁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俄国画家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 俄国工业什么特点? 工业发展落后,缺乏蒸汽动力
改革的原因:
1、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 资本主义发展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野蛮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4.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农奴制得到强化
材料一: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颁布《法律大全》,取消了农 奴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
农奴暴动威胁沙皇统治
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
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385万吨 1/15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油画)
那里, 在寥廓的海波之旁; 他站着, 充满了伟大的思想, 向远方凝视…… ——普希金《青铜骑士》
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一世雕像
古罗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大都稳稳站着,三 条腿着地,一条腿提起来。唯独这尊雕像的坐骑 一双前蹄高高扬起,以调整奔跑的姿态,奔向远 方。这座雕像塑造的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彼 得大帝。彼得大帝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 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农奴暴动加剧沙皇统 治危机
3、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 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改革目的
摆脱农奴制危机, 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改革特点 自上而下,对农民的掠夺
改革内容 废除农奴制 农奴的人身 农民的土地
改革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影响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 措施,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