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疗 组 患儿 的心 肌酶 、 肌 肌钙 蛋 白 Ic n ) 降 快 于对 照组 , 电图恢 复 正 常 率 、 心 (T I下 心 总有 效 率 高 于对 照 组 , 组差 异 均 两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 .5 。结论 : P 00 ) 磷酸 肌 酸钠 治疗 婴 幼儿 轮 状病 毒 性肠 炎并 心 肌损 害 安全 有效 , 值得 临床 推广应 用 。
3 讨 论
本 组资 料 显示 , 酸氨溴 索 治疗 组 总 有效 率 明显 高 于对 盐
照组 , 且治 疗 组 肺 功 能指 标 较 对 照组 改 善 更 明 显 , 明盐 酸 说 氨 溴 索 注射 液 治疗 C P O D疗 效 确 切 、能 明显 改 善 患 者 肺 功
慢性 阻 塞性 肺疾 病 是 以气 流 限 制不 完全 可逆 为 特征 , 如
1 治 疗 方 法 . 3
,
多发于 62 ~ 4个 月 的婴 幼儿 , 易并 发脱 水 、 电解 质 紊乱 、 酸
中毒 。近年 来认 为 , 类 轮状 病毒 不 仅 引起 消化 道 症 状及 体 人 征 , 可致 其 他脏 器 受累 , 以心肌 损 害最 为 常见 , 害小 儿 还 尤 危 生命 健 康 , 来 越 引起 儿 科 医 生 的重 视 , 者 对 本 院 1 0例 越 笔 2
【 词】 酸 肌 酸钠 ; 状 病毒 肠 炎 ; 肌损 害 ; 幼儿 关键 磷 轮 心 婴 【 图分 类号 】 7 57 中 R 2. 【 标识 码】 B 文献
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观察谭启蓉【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joint ganglioside sodium phosphocreatine treatment effect of early treatment of moderately se-vere asphyxia in newborn babies.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in May 2012 to August 2013, our hospital departments of 76 severe neonatal asphyxia recovery.Before the treatment, all the children accept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 until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stable after normal, 76 children randomly divide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group.Children with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brain fuel element, cytidine diphosphate choline for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with 3 hours after birth, injection of 250 mg/(kg·d)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in parallel with 20mg/d ganglioside for treatment.Observe and recor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signs, neurobehavioral evaluation (NBNA) was performed on a regular basis, after the treatment, see the children with heart, intestines and stomach and other organs damage.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clinical signs of recovery time, faster, and neurobehavioral score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In additio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visceral injury incidenc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observation group.Conclusion Joint ganglioside sodium phos-phocreatine, early treatment of neonatal severe asphyxia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早期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窒息的治疗效果。
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本文应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8个月~14岁,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1]。
其中8个月~3岁10例,3~8岁45例,8~13岁25例。
按住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②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结核性心包炎、结缔组织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扩张型心肌病、川崎病等引起的继发性心肌损害。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卧床休息、抗病毒治疗、抗心律失常、能量合剂、钾镁极化液等)相同。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20~50mg/(kg·日)静滴,1次/日,疗程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0.5ml/(kg·日)静滴,1次/日,疗程14天。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疗程结束后主要症状消失或大部分消失,体征、心电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②有效:治疗疗程结束后主要症状部分消失,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明显改善,肌钙蛋白接近正常;③无效:治疗疗程结束后病情无明显改善。
心电图疗效:心律失常或ST-T改变恢复50%以上为有效,50%以下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X2检验。
结果治疗组40例中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40例中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检查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讨论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见致病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其次为埃可病毒。
磷酸钠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1 对象 .1 依据虞 人杰等 提 出的窒息并心肌损害参考依 1 据 ,将我科 20 年 l 月至 2 0 年 5 05 2 08 月收治的诊断为新生儿窒息
有效:7 天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 消失 ;C K、C MB明显 K— 降低,但未完全恢复正常 。 无效: 天 以上病情 仍无 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 ,自动 出院 、 7 死 亡 为无效 。
Al ec l e r e td a c r i h y t m s b sd st o ei ete t n r u r d iitae t ita no sy a d7 d y s l h drn weet ae c o dngt tes mp o , e ie h s nt r ame tg o p weea m n sr tdwi CP rve u l , n a sa h t i r o h h n
ac u s . ec a g so y o re Th h n e fs mptm s p ysc l i n n r ai ekia ewe eo s r e u n ram e tRe ut et t fe tv aewa . 4 o , h ia g sa d ce tn n s r b e v dd r gt te t n. s lsTh oa e fci ert s93 5 % s i he l
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评价

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评价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心脏疾病,常见于病毒感染后。
病毒性心肌炎会导致心肌损伤和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是以控制病毒感染和减轻心肌损伤为主,其中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作为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进行评价。
磷酸肌酸钠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能量物质,可以增加心肌细胞对氧气的利用率,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排出量,对心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心肌的损害。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因此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的组合可以通过提高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和减轻氧化应激来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着理论上的合理性。
1.临床观察一项由国内一家儿童医院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 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较好。
在该研究中,共有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被纳入观察对象,其中5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50例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 治疗,治疗周期为14天。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心功能恢复速度较快,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的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心电图改善心电图是评价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另一项研究显示,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心电图改善明显。
结果显示,治疗后患儿的心电图异常改善率达到8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心电图的改善表明心肌损害得到缓解,心功能得到改善,这对于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疗效明显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对心肌的损害,加快心肌损伤的修复,有着明显的疗效。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43例疗效观察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o 1 . 1 1 , No . 3
肾脏病动态血压监测发现 ,2 4 h 血压高者其病死率及第一次心血
管 病 发 病 率 ,均 高 于 2 4 h 血 压 偏 低者 。特 别 是 5 0 岁 以下 ,舒 张压 <1 6 . 0 k P a ( 1 0 5 mm Hg ) ,而 以往无心 血管病 发作者 ,测量动 态血压 更 有 意义 经过此次分析 ,I  ̄ I V 期 的所有 患者 ,在2 4 h 动态血压 数据 特 点的指导下 ,合 理地应用治疗药物 ,整体治疗 的有效人数2 3 例 ,总有 效率达7 6 . 7 %。除此之外 ,根据2 4 h 动 态血压数据 的变化 ,也可预测 出
成 2组,磷酸肌酸钠治疗组 4 3 例,果糖,能量合剂常规组为对照组,观察・ l 每 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 均高于后者,而且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 P < 0 . 0 1 ) 。结论 磷酸肌酸钠是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 害安 全有
效 的药物 。
转 ,C K,C K - MB 无改善 ,症状无减轻 。
新 生儿窒息后 的心肌 损害是常见 的并发症 ,我 院将2 0 0 5 至2 0 1 0 年 收治的 的窒 息后心肌损 害的患) L 4 3 例采用磷 酸肌酸钠治疗 新生J L , 1 6 肌 损害 ,观察疗效 ,并与果糖 ,能量合剂常规组做对照 ,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慢 性 肾脏 病 是 一 种 多 发 的 中老 年疾 病 ,如 果 患者 未 能 及 时 接 受治 疗 ,则 会 对 患者 的身 心健 康 造成 巨大 的伤 害 。此 次3 0 例 慢 性
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对心肌损伤安全性的研究

表 2摇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2 指标检验值(x依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2 周后
参照组
31
试验组
31
t值
P值
0 425 0郾 159
0郾 61依0郾 04 0郾 30依0郾 02
38郾 594 0郾 000
·1644·
2郾 3 摇 两组肌钙蛋白 I 指标检验值比较:用药治疗前,参照组、 试验组 肌 钙 蛋 白 依 次 为 ( 599郾 35 依 42郾 50 ) pg / ml、 ( 598郾 40 依 41郾 26) pg /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郾 089,P = 0郾 929>0郾 05) ; 用药 治 疗 2 周 之 后, 参 照 组、 试 验 组 依 次 为 ( 465郾 30 依 31郾 64) pg / ml、(358郾 47依22郾 10) pg / ml,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15郾 411,P = 0郾 000<0郾 05) 。 2郾 4 摇 两组白细胞介素-6 指标检验值比较:用药治疗前,参照 组、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 依次为(79郾 63依5郾 30) ng / L、(79郾 50依 5郾 26) ng /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郾 096,P = 0郾 923>0郾 05) ,用 药治疗两 周 后, 参 照 组、 试 验 组 依 次 为 ( 50郾 20 依 4郾 22 ) ng / L、 (26郾 34依3郾 10 ) ng / L, 试 验 组 低 于 参 照 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t = 25郾 370,P = 0郾 000<0郾 05) 。 2郾 5 摇 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状况:两组均无严重用药不良反应 状况。
果糖二磷酸钠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60例中的疗效观察

肿 ,保护血 肿周围脑组 织 ,降低颅 内压 ,是挽救生命 、恢 复神 经功能
的关键 。微创 钻颅血肿抽 吸引流术能迅速 清除血肿 ,减轻脑 水肿的发
参考 文献
[ 1 ] 范元 , 梁健 . 病 灶 侧局 部亚低 温治疗 急性脑 出血临 床研 究【 J 】 . 中国 实用神经疾 病杂志 , 2 0 1 1 , 1 4 ( 1 1 ) : 7 . 1 0 .
生 ,且创伤 小、费用低 、疗 效确切 、简便 易行、病死率低 。亚低温是
采用 冰帽 或局部 贴敷 式方 法 ,能有 效改善 脑灌 注 ,促 进神 经功 能恢 复 ,防止继续出血 ,并降低脑组织氧耗量 、保护血脑屏 障的通透性 、
[ 2 ] 孙兴元 , 杨 子超 . 微创 钻颅 联 合病灶 中心亚低 温与病 灶 外侧 局部
亚低 温治 疗 高 血压 脑 出血 疗 效 对 比 [ J ] . 齐 齐 哈尔 医学 院学 报 ,
2 0 0 7 , 2 8 ( 6 ) : 6 5 5 - 6 5 7 .
减轻局 部损伤脑 组织的炎 症反应等” 】 。由于脑 内存在 温度梯度 差 ,病
灶外侧局 部亚低温作用 于脑表面 ,所 以病灶及周 围脑组 织仍未真正达
3讨 论 脑 出血是指非 外伤性脑实质 出血 ,脑 出血 发生后 ,会继 发血肿周 围脑组 织缺血 。脑 出血 常于发病后 1 O ~2 0 m i n 内达 到最高 ,出血 时间 越长 ,血肿 越大 ,对周 围组织造成的不 可逆 损害越严重 。尽快 清除血
织能真正达到 低温标准 ,更有利于减轻脑 水肿 。本研究 中,观察 组患 者治疗 总有 效率8 2 . 6 0 % 明显高于对 照组6 0 . 8 6 %,神 经功能恢复 亦优 于对 照组P <0 . 0 1 ,提示病 灶中心亚低 温治疗 方法能使颅内病灶中心及 周围达到亚低 温标 准 ,从而有效清 除血 肿,降低了脑 出血 的病死 率和 致残 率 ,,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5-13T08:41:27.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5期供稿作者:马凤霞褚景芝赵宏静李咏曲琳琳刘淑贤[导读] 新生儿窒息后可引起多脏器的损害,如脑、心脏、肝脏、肺等
马凤霞褚景芝赵宏静李咏曲琳琳刘淑贤(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儿科 158100)
【摘要】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科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化验心肌酶CK、CK-MB、查心脏彩超、心电图,经检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用口服果糖、静点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等常规治疗。
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心肌酶CK、CK-MB、心电图的好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磷酸肌酸钠使用方便、见效快、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新生儿心肌损害心肌酶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106-02
新生儿窒息后可引起多脏器的损害,如脑、心脏、肝脏、肺等,在这里主要研究窒息后对心脏的损害。
由于缺氧时影响传导系统和心肌,轻症时房室传导延长,T波变平或倒置,重症时心律不齐或缓慢,常能听到收缩期杂音。
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减弱而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进一步影响了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灌注,最后出现心力衰竭,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生报告窒息后心衰发生率达22.5%。
心脏彩超见到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者是窒息后心衰的重要依据。
多普勒测定心输出量则可观察心功能损害程度及其恢复情况。
心肌损害是临床上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单发、也可合并其他疾病。
如窒息、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吸入性肺炎等。
本试验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的心肌损害,观察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用果糖、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等常规治疗组做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
诊断参照文献相关标准[1]。
全部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0分钟~3天。
两组病例治疗前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常规检查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吸氧、保温、预防感染、心电监护、脑细胞营养、一般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
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0.5g+5%或10%葡萄糖20 ml每天1次静滴,连用7天;对照组加用二磷酸果糖、ATP、维生素C等治疗。
治疗前后做CK、CK-MB、心电图、心脏彩超对比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主要是CK、CK-MB、心率、心电图、心脏彩超的变化,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心肌酶、电解质、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心率>110次/min,心电图正常,心脏彩超无异常、CK、CK-MB正常,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症状部分减轻或消失、心电图好转、心率相对稳定>100次/min,CK、CK-MB好转、心脏彩超较前好转;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心电图无好转、心率无好转、CK、CK-MB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量资料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 28 14(50%) 11(39.3%) 3(10.7%) 89.3%
对照组 28 11(39.3%) 9(32.1%) 8(28.6%) 71.4%
两组疗效比较P<0.05。
2 结果
2.1 一般状态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心率、血压、心电图、心脏彩超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无明显变化、肝肾功能正常者也无变化、异常者均有所好转。
在治疗期间两组病例未出现发热。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2.2 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后者,而且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上表。
3 讨论
磷酸肌酸能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将其磷酸基转移到ADP分子中。
当一些ATP用于肌肉收缩,就会产生ADP。
这时,通过肌酸激酶的作用,磷酸肌酸很快供给ADP以磷酸基,从而恢复正常的ATP高水平。
由于肌肉细胞的磷酸肌酸含量是其ATP含量的3~4倍,前者可贮存供短期活动用的、足够的磷酸基团。
在活动后的恢复期中,积累的肌酸又可被ATP磷酸化,重新生成磷酸肌酸,这是同一个酶催化的相反的反应。
因为细胞中没有其他合成和分解磷酸肌酸的代谢途径,此化合物很适合完成这种暂时贮存的功能。
磷酸肌酸钠是一种细胞内的能量补充剂,磷酸肌酸在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氧化代谢减慢导致的能量供给不足是心肌细胞损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磷酸肌酸水平不足在心收缩力和功能恢复能力的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实际上,在心肌损伤中,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数量,与细胞的存活和收缩功能恢复能力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所以保持高能磷酸合成物的水平成为各种限制心肌损伤方法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心脏代谢保护的基础。
动物实验和人体的心脏停搏实验显示了磷酸肌酸钠的作用和其保护心肌的可能性。
各种缺氧所致的新生儿的心肌损害相当常见,类似婴幼儿、儿童、成人的心肌炎。
对患者病情的恢复以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均有影响。
在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治疗新生儿心肌损害,使心肌功能恢复同样重要。
较之传统上用果糖、ATP等治疗,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临床效果更显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各种缺氧所致的新生儿的心肌损害相当常见。
磷酸肌酸钠使用方便、见效快、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灵敏,张展,贾莉婷,等.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2):1566-1567.
[2]李芳.磷酸肌酸对大鼠心肌缺氧、复氧心肌线粒体肌酸激酶肌膜型亚基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16(2):143-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