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方式以及增压方式优化

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方式以及增压方式优化
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方式以及增压方式优化

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方式以及增压方式优化

1 概述

我国开展煤层气研究已有20年,在地面集输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地区的煤层气田已经建成地面集输系统,进入小规模商业开发阶段。截至2009年,由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山西晋城沁水盆地南部沁南煤层气端郑采气区地面工程总产量已达到40×104m3/d,于2009年12月21日成功进入西气东输管道,并于23日到达上海白鹤门站,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用户供气[1]。

在地面集输方面,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于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州西南部的圣胡安盆地煤层气田与位于美国东部密西西比州东北部的黑勇士煤层气田的地面集输工艺已经相当成熟[2]。而我国的煤层气开发较晚,地面集输工艺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煤层气田大多具有低压、低渗、低产的“三低”特点,和国外的中压、中产气田相比地面集输有很大区别,尤其表现在集输系统和增压方式的选择上。由于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的煤层气田集输的标准规范可供执行,很多单位在设计开发时,都是参照油气田集输规范,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浪费。因此,本文重点对煤层气地面集输方式以及增压系统进行优化分析,得出适合于煤层气的几种集输和增压方式。

2 集输方式的优化

煤层气田跟天然气田一样,采出气需通过集气、净化处理、增压等环节满足外输要求。一般总体工艺流程为:井场采出气通过采气支管汇集到采气干管,由采气干管到达集气站,在集气站进行初步气水分离脱水后,气体再由各集气支管通过集气干管到中央处理厂进行增压、净化(例如脱水、脱硫、脱碳、脱氧)处理,再通过外输管道外输。集气站一般设有计量分离器、气液两相分离器、供水、供电、值班用房等生产及辅助设施,有的集气站也有增压设备。

煤层气与天然气相比具有低压低产的特点,常规天然气开采中气液两相分离器放在井场的居多,在煤层气开采中考虑到经济性及气液分离的效果,这里选择把气液两相分离器放在集气站。根据SY/T 0010—1996《气田集气工程设计规范》,当分离器设在集气站时宜采用辐射一枝状组合管网。考虑以上因素,把井场到集气站管道的连接形式分为直接进站式、串接进站式和集气阀组进站式[3]。

2.1 直接进站式

直接进站式即每口气井(单井)通过各自独立的合适的采气支管直接进入集气站,见图1。这种进站方式的特点是气井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相互影响小。适合于高压高产的单井,且采气管道长,造价高,管道建设工程量大,管理困难。因此,考虑到经济性和集气方式的适应性,这种方式对低产、井距小、低压的煤层气井并不适用。

2.2 串接进站式

串接进站式即用采气支管把相邻的几口气井汇合后通过采气干管进入集气站,见图2。这种进站方式特点是简化了采气管网的建设,降低了工程造价,增加了集气站辖井数量,连接灵活,采气管道流量较大,流速较高,携液能力强,适应低压、低产气田的开发[4]。

2.3 集气阀组进站式

集气阀组进站式是指相邻的井口气直接通过采气支管进入集气阀组,在集气阀组处对气体进行初步处理,集气阀组处有气液两相分离器,重点脱除煤层气中的游离水、泥沙,减少集气过程中的压力降,再通过集气支管输送到集中增压站增压。集气阀组在煤层气集气支管与大量采气支管之间形成结点,通过这个节点将若干条采气支管中的煤层气集中到集气支管中。集中增压站到中央处理厂的管道就像是树干,集气阀组到集中增压站的集气支管就像是树枝,每一个阀组就像树枝上的结点,而所有与结点连接的采气支管就是小的树枝。集气阀组进站式见图3。这种集气方式流程简单,用集气阀组代替集气站的集气作用,集气阀组处只需设置气液两相分离器,无需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人员集中在集中增压站内。集气阀组只需定期巡检,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不需要为集气阀组建设厂房。当集气阀组处气体不能在自身压力下输送到集中增压站时,需要在集气阀组处用橇装式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增压以满足输送要求。

2.4 各种集输方式的比较分析

直接进站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煤层气集气的要求,但是由于其造价比较高,生产运行管理比较复杂,不适于低压、低产气田。

串接进站式缩短了采气管道长度,提高了采气管网布置对滚动开发的适应性,能够较大幅度节约采气管道建设成本,现场运行良好。

集气阀组进站式将井口的气体直接输送到集气阀组,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最主要的特点是集气阀组处无人值守,只需要定期巡检即可,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对处于恶劣环境的气田尤其适用。目前,串接进站和集气阀组进站已经较多地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实践证明能较好地达到集气的目的。

2.5 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办法

采用串接进站和集气阀组进站集输系统开发煤层气时,在气田开发初期同一条采气管道上的单井之间不存在由于压力不同而相互影响的问题。随着气田的开发,气井压力不断下降,后期就会存在单井压力下降速率不同导致采气管道压力不平衡而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出现[5]。

当井口压力不能达到采气干管的压力时,采气干管中的煤层气将反输到低压井,形成“倒灌”现象,造成采气干管有效输气量大大减少。针对这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强串接进站和集气阀组进站在气田的适应性,尽量使它们更加适应气田的后期开发。

① 考虑在低压单井井口设置小型橇装式增压装置进行单井增压,使压降速率较快的低压单井煤层气能够进入采气干管。

② 将具有相同压力、相同气质、同一批次气井尽量串接进同一条采气干管。

③ 在井口处设置止回阀,保证采气干管的气不倒灌至低压井。

④ 利用引射器,使高压井煤层气带动低压井煤层气,使气田的寿命延长。

⑤ 当集气阀组的压力不能达到输送压力要求时,考虑在集气阀组添加橇装式增压设备。

⑥ 如果能在集气阀组处设置引风机,集气阀组集气效果将会更好,将会延长气田的寿命和提高气井采

收率。

3 增压方式的选择

煤层气由于压力比较低,有的不能通过自身的压力输送到集气站,有的不能输送到中央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因此需要通过增压来满足输送要求。增压方式有多种,为了降低增压设施的工程造价,并使之有利于生产管理,优化选择增压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优化工作的重点是增压站的分散或集中,在此重点介绍增压的优化选择形式[6]。

3.1 单井增压

单井增压是指采出气在井场通过加压输送到集气站。目前这种情况仅用于老气田产气后期的改造,由于增压设备投资、管理、运行比较复杂,而且大多气井此时产量较低,这种方式不能收到很好的经济效果,对新开发的气田已经不再采用。

3.2 集中增压

集中增压是指在集中增压站设置压缩机进行增压,让集气阀组的气体通过集气支管输送至集中增压站增压,一次增压满足管道外输压力要求的方法。这种情况适用于井口压力能满足不需要加压就能达到集中增压站的气田。如晋城沁南煤层气田端郑采气区就是利用集中增压方式实现低压气田地面集输的。其布站方式为井口-集气阀组-集中增压站-LNG站。沁南煤层气田端郑采气区工艺流程见图4。

3.3 两级增压

两级增压是指在集气站和中央处理厂进行两次增压,通过优化压比,减小管道造价和能耗费用。这种工艺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在晋城潘庄煤层气开发项目和沁水煤层气田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被实践证明为一种很好的增压方式。

3.4 确定增压方式

总的来说,两级增压和集中增压在煤层气田开发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有效地满足了煤层气田地面集输的要求。与集中增压相比,两级增压在同样满足气体输送的情况下更好地利用了气体的压力,合理地选择管材,减小了管道造价,更好地节约了成本,且能更好地减少井间的影响,提高煤层气产能。集中增压管理、设计简单方便,更好地适合于大面积开发的气田。在优化选择不同增压方式时,要根据不同气田压力特点、气田地形特征、输送压力要求、外输方式和经济性分析进行综合优化选择。

确定增压方式后,根据煤层气压力低和气源不稳定的特性选取压缩机。对于气源不稳定的煤层气宜选用往复式压缩机。如果进气压力比较平稳,可以选用螺杆式压缩机。当贫气较多时,应选用喷油螺杆式压缩机。由于煤层气田多在偏远的山区,当有电网通过时,采用电动机作为驱动机。当没有电网通过时,原动机宜选用煤层气发动机[6]。

4 沁水盆地煤层气集输工艺比较

山西沁水盆地南部是一个大型整装煤层气田,总面积为3523.32km2,已探明煤层气储量面积为346.4km2,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为861×108m3。沁水盆地是目前我国煤层气开发规模最大的地区,中国石油、晋城煤业集团、亚美大陆煤炭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等进入该地区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其中尤以西安长庆科技工程公司为中国石油旗下华北煤层气公司设计的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块集输工艺和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开发的沁南煤层气端郑采气区地面集输工艺具有代表性,在此进行对比[7]。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公司在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块设计上,确定了“井口-采气管网-集气站-中央处理厂-外输”适合于煤层气的总体工艺流程。采用串接进站式集气、两级增压方式增压的煤层气地面工艺技术,见图5。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沁南煤层气端郑采气区地面集输系统采用了集气阀组进站式、集中增压流程。采用井口0.2MPa、集气阀组出口0.15MPa、集中增压站进口0.05MPa三种压力级制,一级布站,简化了工艺流程,设备集中布置,减少了运行设备数量,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便于集中管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艺流程见图4。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公司采用的串接进站式集气、两级增压形式和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采用的集气阀组进站集气、集中增压方式在满足工程应用的前提下,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形成了适合煤层气田的煤层气集输工艺技术。

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方式以及增压方式优化

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方式以及增压方式优化 1 概述 我国开展煤层气研究已有20年,在地面集输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地区的煤层气田已经建成地面集输系统,进入小规模商业开发阶段。截至2009年,由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山西晋城沁水盆地南部沁南煤层气端郑采气区地面工程总产量已达到40×104m3/d,于2009年12月21日成功进入西气东输管道,并于23日到达上海白鹤门站,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用户供气[1]。 在地面集输方面,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于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州西南部的圣胡安盆地煤层气田与位于美国东部密西西比州东北部的黑勇士煤层气田的地面集输工艺已经相当成熟[2]。而我国的煤层气开发较晚,地面集输工艺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煤层气田大多具有低压、低渗、低产的“三低”特点,和国外的中压、中产气田相比地面集输有很大区别,尤其表现在集输系统和增压方式的选择上。由于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的煤层气田集输的标准规范可供执行,很多单位在设计开发时,都是参照油气田集输规范,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浪费。因此,本文重点对煤层气地面集输方式以及增压系统进行优化分析,得出适合于煤层气的几种集输和增压方式。 2 集输方式的优化 煤层气田跟天然气田一样,采出气需通过集气、净化处理、增压等环节满足外输要求。一般总体工艺流程为:井场采出气通过采气支管汇集到采气干管,由采气干管到达集气站,在集气站进行初步气水分离脱水后,气体再由各集气支管通过集气干管到中央处理厂进行增压、净化(例如脱水、脱硫、脱碳、脱氧)处理,再通过外输管道外输。集气站一般设有计量分离器、气液两相分离器、供水、供电、值班用房等生产及辅助设施,有的集气站也有增压设备。 煤层气与天然气相比具有低压低产的特点,常规天然气开采中气液两相分离器放在井场的居多,在煤层气开采中考虑到经济性及气液分离的效果,这里选择把气液两相分离器放在集气站。根据SY/T 0010—1996《气田集气工程设计规范》,当分离器设在集气站时宜采用辐射一枝状组合管网。考虑以上因素,把井场到集气站管道的连接形式分为直接进站式、串接进站式和集气阀组进站式[3]。 2.1 直接进站式 直接进站式即每口气井(单井)通过各自独立的合适的采气支管直接进入集气站,见图1。这种进站方式的特点是气井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相互影响小。适合于高压高产的单井,且采气管道长,造价高,管道建设工程量大,管理困难。因此,考虑到经济性和集气方式的适应性,这种方式对低产、井距小、低压的煤层气井并不适用。

珠光砂混凝土在LNG含氧煤层气液化工程中应用

·建筑材料及应用·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6-0130-02 珠光砂混凝土在LNG含氧煤层气液化工程中应用 收稿日期:2012-10-17 作者简介:宗燕(1966-),女,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宗燕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山西太原030031) 摘要:以具体工程为例,介绍了珠光砂混凝土在含氧煤层气液化工程中的应用,分别阐述了珠光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珠光砂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方法,安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本工程为山西赞扬煤层气有限公司20000t/年LNG含氧煤层气液化工程。煤层气是一种吸附在煤层中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提前将它抽排掉,否则就会对煤矿工人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同时煤层气也是一种宝贵的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采煤过程中抽放的瓦斯气压力较低,甲烷含量大约50%,采用一种低温分离的专利技术把煤层气中的甲烷和空气分离开来,然后进行提纯再将煤层气进行液化即液体煤层气(LNG),较好的解决了煤层气的运输问题。 煤气层和天然气一样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临界温度为190.7K即大约是-82.5?,如果压力是一个大气压,其液化温度则是-161.5?,煤层气液化只能在低温下实现。冷箱及膨胀机以及吸附塔是煤层气液化主要的核心设备,为了防止设备基础发生冻胀破裂,冷箱及膨胀机基础、吸附塔基础混凝土要求抗冻等级不低于F50,抗渗等级不低于P8,并且在这些设备基础上部设有一层珠光砂混凝土,要求珠光砂混凝土一个月后抗压强度不小于7.35MPa,热传导率不大于0.23W/(m·K)。 2冷箱及膨胀机基础、吸附塔基础概况 1)冷箱及膨胀机基础长34.4m,宽22.9m,高2.2m,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直径14mm双层双向。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冻等级F50,抗渗等级P8。冷箱及膨胀机基础沿南北方向设 159?6通长钢管6根,主要作用是进行通风。所有地脚螺栓均设预留孔,待设备就位后用高等级灌浆料灌实。 2)吸附塔设备基础共计4个均为圆形,直径10.32m,高2.2m,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直径14mm双层双向,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冻等级F50,抗渗等级P8。所有地脚螺栓均预埋灌浆料灌实。吸附塔防雷接地最大冲击电阻为30Ω。 3设备基础珠光砂混凝土施工 3.1珠光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珠光砂又叫膨胀珍珠岩,它是由玻璃质山岩经破碎及高温焙烧而成,呈白色圆珠状松散颗粒,无毒、无味、不燃烧、不腐蚀,具有极低的导热性和可靠的化学稳定性,珠光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SiO2含量75.42%,Al2O3含量14.26%,Fe2O3含量1.01%。珠光砂混凝土亦称膨胀珍珠岩混凝土,它是以珠光砂为主要骨料,普通水泥为胶结材料加入掺合料及外加剂拌制而成。 2)原材料的选择:a.水泥优先选用太原狮头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b.砂选用施工当地水洗砂,含泥量不大于3%;c.珠光砂选用SCP-60型松散密度50kg/m3,振实密度70kg/m3,含水率不大于0.5wt%,安息角度(堆积高度100mm时)33? 37?,导热系数(常压系数在77K 310K)为0.02W/(m·K);d.外加剂为高效减水剂,采用FND可减水18%,其技术性能符合行业一等品以上的质量要求;e.水为能引用的自来水。 3)通过容重法计算珠光砂混凝土的配合比。首先根据珠光砂混凝土拌合物和施工要求的和易性,选择坍落度为50mm 70mm,水灰比为0.5 0.70,砂率在0.33 0.36进行配合比设计,在确定配合比的过程中制作了10组不同配比的试块,然后根据7d龄期的抗压强度结果及导热系数的检测,最终确定珠光砂混凝土的配合比如表1所示。 表1配合比表 材料名称重量配合比每盘用量/kg 42.5R普硅水泥150 水洗砂0.3517.5 珠光砂0.6532.5 高效减水剂0.031.5 水0.6834 3.2珠光砂混凝土施工方法 1)珠光砂在运输及存放中应注意保护,防止挤压、受潮。各种材料的计量,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称量配料,水泥及外加剂误差控制在?1%,珠光砂及砂误差控制在?2%。 2)主要机具:滚筒式搅拌机搅拌;100kg台秤一台,10kg台秤一台;坍落度筒;外加剂计量筒;试模;温度计;卷尺;铁锹;抹子;手推车。 3)珠光砂混凝土采用滚筒式搅拌机现场搅拌,投料顺序:外加剂?水?水泥?珠光砂?水洗砂。即先将水和外加剂用计量器具按配合比称出,将计量好的水、外加剂倒入滚筒内搅拌35s 后,再将计量好的水泥倒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1min 2min至均匀,再加入计量好的珠光砂和水洗砂进行搅拌1min 2min至均匀,可以用手握成团不散并且只能挤出少量水泥浆即可出罐,出罐后用坍落度筒测试坍落度控制在50mm 70mm。出罐的珠光砂混凝土温度应在10?以上,如达不到,需将水加热,但水温不能超过80?。出罐的珠光砂混凝土要尽快施工,存放时间不要超过30min。 4)珠光砂混凝土浇筑时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那样用振捣器振实,可用铁锹和木抹子轻轻拍实,用木抹子将表面搓平。浇筑厚 · 031 ·第38卷第36期 2012年12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8No.36 Dec.2012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示范文本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 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 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 GB/T 15543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 GB/T 50183 石油天然气防火规范 SYL 04-83 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 SY/T 0076-2003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SY/T 0089-2006 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Y/T 0515-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 JJF 1059—199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增压站compressor stations 在矿场或输气管道上,用压缩机等对煤层气增压的站。 3.2 清管设施pigging systems 为提高管道输送效率而设置的清除管内凝聚物和沉积

煤层气LNG项目合作协议 - 汇森

煤层气LNG项目合作协议 本协议由甲方、乙方于年月日在签订。 甲方:青岛汇森能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青岛崂山区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 乙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 第一章总则 为了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交通运输行业降低运输成本,城市化建设优化能源使用结构,以及改善新疆民用燃气结构是唯一的可行路线。从目前各种清洁能源推广的现状来看,LNG替代燃油和燃料应是今后几十年现实可行的方向。 双方本着诚实守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原则,合作建立煤层气LNG工厂,开发推广LNG应用市场,能够取得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的中国法律法规之规定,经平等协商,甲乙双方就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为以后具体合作项目奠定基础等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第二章协议内容 第一条为了保证煤层气LNG项目的推进,甲方和乙方签订本协议,可以保证双方按协议约定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第二条甲方出资建设万方/天LNG工厂,投资估算元人民币。乙方提供足够的气源,气价前五年按元/立方计算。五年后双方可另协调确定气价。乙方负责办理征地手续,场地由甲方租赁使用。或采用土地入股方式合作。 第三条为保证双方利益和项目进度,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在正式合同签订前均有效,任何一方不得违约,否则违约方应承担对方所有损失。 第四条双方建立联络机制,设立项目协调小组。 第三章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按合同约定完成项目建设。 2、办理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手续等;

3、甲方在乙方提供的合法场地建设LNG工厂,合法经营和销售产品。 4、本协议是排他性协议,甲方不再和其它第三方签订类似协议与合同。 第六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LNG工厂气源由乙方负责;乙方承诺提供自己自主加工生产合格的煤层气LNG气源,保证气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2、为支持甲方项目建设,帮助甲方协调处理项目建设相关事宜,在项目审批程序中实行简便快捷为甲方在当地加快规划布点和建设LNG工厂创造安全、宽松的投资环境; 3、公司成立后,乙方承诺名下土地作为项目建设用地,或者土地入股; 4. 乙方负责LNG工厂项目用电和用水的增容和配套到项目红线的建设项目。 5.乙方有义务协助甲方完成项目的立项和项目公司注册. 6、本协议是排他性协议,甲方不再和其它第三方签订类似协议与合同。 第四章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双方约定,双方共同合作承担后续LNG应用项目的开发。 双方利用自身在品牌效应,承诺将优先示范推广LNG项目. 第八条合同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合同; 第九条合同自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第十条合同一式六份,甲乙双方各执叁份。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 签订日期:年月日签订日期:年月日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 规范正式版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5543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 GB/T 50183 石油天然气防火规范 SYL 04-83 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 SY/T 0076-2003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SY/T 0089-2006 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SY/T 0515-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 JJF 1059—199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煤层气(矿井瓦斯)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建议书

目录 1概述 2资源:煤层气(矿井瓦斯) 3厂址条件 4工程方案 5环境保护 6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7节约及合理利用能源 8工程项目实施条件、轮廓进度9劳动定员 10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 11结论

1 概述 1.1 编制依据 1.1.1 项目名称 平顶山煤业集团煤层气(矿井瓦斯)综合利用工程。 1.1.2 编制依据 根据平煤集团公司的委托公函,依据现行的有关瓦斯及燃气等方面规范规程,并重点根据下述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编制。 1.1. 2.1《煤矿安全规程》 1.1. 2.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1.1. 2.3《矿井瓦斯抽放管理条例规范》 1.1. 2.4《瓦斯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 1.1. 2.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1.1. 2.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 1.1. 2.7《建筑防火规范》 1.1. 2.8《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1.2 研究范围 平煤集团四、五、六、八、十、十一、十二、十三、首山一矿的煤层气(矿井瓦斯)综合利用,通过瓦斯发动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主要技术原则:①机组选型为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500GF-RW型②十矿设5000m3储气罐③主厂房采用封闭式④设备年运行小时数:7200h。 1.3 平煤集团概况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依蜿蜒起伏的伏牛山脉,东接宽阔平坦的黄淮平原,南临南北要冲的宛襄盆地,北连逶迤磅礴的嵩箕山系。 地理坐标:北纬33°08′~34°20′,东经112°14′~113°45′之间,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中心市区位于北纬33°40′~33°49′,东经113°04′~113°26′,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以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市区距省会郑州铁路里程218公里,公路里程135公里。市党政机关驻中心市区。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是河南省省辖市之一。 平顶山市是河南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有大中型企业50家。其中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原煤2000万吨,是全国第二大统配煤矿;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尼龙六六盐两万吨,锦纶帘子布五万吨,是世界三大帘子布生产企业之一;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华中电网大型骨干火电厂之一;舞阳钢铁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特宽特后钢板的重点企业;天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生产高压电器的三大主导厂家之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平顶山市现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纺织、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等门类为主体产业的工业体系。 平顶山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横贯市区的漯宝铁路把两条大动脉相连接,货物年吞吐量 3000 余万吨,客运量 4000 余万人。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 4175 公里,铁路 409 公里。周边三个航空港,其中新郑国际机场距平顶山只有 100 公里,并有高速公路相通,可直达日本、香港和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形成空中和地上便利的交通条件。 平顶山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秋季晴朗,日照充足。

汽轮机配汽设计的优化分析

汽轮机配汽设计的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9-10-28T15:49:56.8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作者:陈亮 [导读] 摘要:汽轮机的配汽方式影响着整个机组的稳定性、可控性和经济性。 (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原平市 034100) 摘要:汽轮机的配汽方式影响着整个机组的稳定性、可控性和经济性。本文主要针对汽轮机配汽的问题进行阐述,通过多种方法提出解决方案,为后续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汽轮机;配汽方式;优化分析 一般而言,大型的汽轮机包含三种蒸汽分配方式,节流、喷嘴以及混合三种配汽方式。节流配汽也叫单阀配汽,简而言之即汽轮机的所有调节阀都是通过相同的开口来调节蒸汽的流量。喷嘴配汽也叫顺序阀配汽,顾名思义即汽轮机中的调节阀按照安装的先后顺序来对蒸汽的流量进行调节。混合配齐则是两种方式的组合,负荷较低的过程中各个汽轮机的调节阀按照节流配器的方式,同时对蒸汽流量进行控制。当负载上升到一定的控制点时,其中某些控制阀关闭,再随着负载的逐渐增加,关闭的控制阀再次打开来调节蒸汽流量。 一、配汽方式对汽轮机的影响 1.1不平衡汽流力 当蒸汽通过调节控制阀门时,调节阀的机翼产生汽流力。汽轮机中调节级主要分为几个喷嘴组。当调蒸汽均匀进入时,处于对角两个位置的喷嘴组将会产生相反方向的汽流力。如果两个喷嘴组具有相同的面积,则调节级的汽流力不仅可以用来驱动转子之间的扭,将会产生轴向汽流力和经过转轴中心的力,汽流力将直接切向二者之间的整个圆周中,实现完全自平衡。如果出现在调节级的部分进汽时,不通过蒸汽的喷嘴组则不会产生相应的汽流力。如果进汽的方向不是对角时,汽轮机无法实现自平衡,从而出现调节级蒸汽分布不够平衡的情况,进而产生增加轴承负荷的汽流力。 1.2大容量高参数机组之间的不平衡汽流力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研究可知,主蒸汽压力的调整会直接影响调节级蒸汽分配不平衡而产生的汽流力大小。如果主蒸汽压力不断增加,调节剂蒸汽分配将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导致汽流力不断增大。若单元机组的容量不断增加,该单元机组的参数也将不断接近超临界,主蒸汽的压力也不断攀升。通过对调节级的可变工作情况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在全部负荷变化的情况中,额定主蒸汽参数下,调节级产生的不平衡汽流力对不同轴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产生的附加负荷。在汽轮机负荷变化的过程中,调节级蒸汽分配不平衡所产生的汽流力最高接近150KN。而密封间隙内部,存在转子之间径向不平衡和压力径向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汽流激振的主要原因是汽缸中又不对称的位置和轴承不稳定。调节级蒸汽分配不平衡将会产生汽流力,从而进一步导致转子的抬升和轴心的偏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轴承整体的稳定。 二、汽轮机配汽设计的优化 2.1顺序阀投运试验 想要实现顺序阀成功投运,需要保证汽轮机轴承的振动与温度等参数在限定范围内。随着主蒸汽参数不断提升,轴系便会逐渐变得轻盈,不断显现对汽轮机转子的影响。如果汽轮机的调节阀之间存在开度的差异,在内部负荷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调节剂的蒸汽流动情况也将随之改变,尤其引起高压转子的受力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汽轮机振动、金属温度以及轴向位移,严重时会影响整个汽轮机的顺利运行。通过顺序阀方式的投运实验能够避免出现以上情况,该试验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2.1.1阀门关闭 通过该实验,针对各个情况制定可行的顺序阀顺序。如果转子出现振动较大的情况,选择上部喷嘴组优先出汽的方式。在轴承温度较高时,选用下方喷嘴组优先出汽的方法。如果设备允许,可以优先选择调节级对角喷嘴。通过这项实验,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来寻找合适的顺序。在阀门顺序确认之后可以进行切换实验,可以直接观察该顺序情况下个主要参数的实际运行情况,将不同负荷情况下的参数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1.2配汽方式的切换 一般而言,配汽方式的切换主要包含了两种,即单阀与顺序阀之间的互相切换,这种试验可以观察不同机组负荷情况下,主蒸汽压力等参数的变化。如果出现不正常的变动,说明需要再次整理配汽曲线用以反映机组实际的流量特性。 2.1.3负荷变动试验 一般而言,负荷的变动主要观察整理机组的协调能力。如果汽轮机内部各个机组在同一配汽方式,相异负荷阶段的协调能力相差较远,或者在不同的配汽方式下差别明显,就说明需要重新整理配汽曲线。 2.2流量特性试验 汽轮机流量特性主要是用以描述流量与调节阀开度之间的关系。流量特性一般需要通过现场测试记录的方式得到。测试汽轮机的流量特性主要为了更好地整理配汽函数,而不同配汽函数的流量特性在实验过程中基本表现相同,但是数据处理过程略有不同。 2.3整理配汽函数 一般而言,汽轮机的配汽函数曲线主要用以描述调节阀开度及流量二者指令之间的关系。如果二者之间的表现一致,那么汽轮机将会体现较好的控制性能,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根据汽轮机的流量特性可以将配汽函数整理出来。 2.4 滑压曲线优化 通过上述两种试验可以进一步确保喷嘴控制的安全性,但是想要实现这种方式的经济型,还需要对滑压曲线进行优化。滑压优化常通过现场实验或者理论推算的方式得出。理论的推算主要是在确定可行压的范围之后,通过改变主蒸汽的压力来计算变工况,从而获取在不同负载情况下,耗电耗能最低的主蒸汽压力,并将其作为最优蒸汽压力,由此得出汽轮机的滑压曲线。而现场实验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分别是比较法和耗差分析法。前者主要是指在汽轮机正常运行的参数范围内,选取其中的典型负荷带你,并设置不同的压力来对比调节阀的开度。后者则是通过机组的耗能的差异程度,将耗能最小的作为节点完成最优的滑压曲线。 2.5混合配汽方式的优化 混合配汽的方式是将节流配汽和喷嘴配汽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兼顾二者之间的经济性,比较实用某些带基本负荷的机组,如果机组需进行调峰运行的过程,就会产生较大的损失。同时,混合配汽的方式一般只能运行于某个单一的阀点下滑压,目前大部分采用三阀点滑

山西沁水煤层气田地质特征

沁水煤层气田地质特征 1 自然地理环境 沁水煤层气田位于沁水盆地南部北纬36°以南,行政区划隶属于省市,包括、高平、沁水、阳城等县市。区地形为丘陵山地,沟谷发育,切割较深,地面海拔580m~1300m。较大的河流为沁河,其它有固县河等支流常年有水,大多汇入沁河。气候为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 2 构造特征 里必区地形为山地地形,地表条件复杂,山体陡峭,沟谷切割,基岩出露,地表高差大,海拔高度700-1200m,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北西倾斜坡带,地层平缓,地层倾角一般2°~7°,平均4°。断层不发育,断距大于20m 的断层仅在西南部分布,主要有寺头断层以及与之伴生的次一级断层,呈一组北东向—东西向正断层组成的弧形断裂带。区低缓、平行褶皱普遍发育,呈近南北和北北东向,褶皱的面积和幅度都很小,背斜幅度一般小于50m,延伸长度5km~10km,呈典型的长轴线性褶皱。 3 含煤层简况 沁水区块地层由老至新包括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上古生界石炭系中统组(C2b)、上统组(C3t)、二叠系下统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石千峰组(P2sh)、中生界三叠系T、新生界第三系(N)、第四系(Q),其中主要含煤地层石炭系上统组和二叠系下统组,在盆地广泛分布,是本区煤层气勘探主要目的层。 组:为三角洲沉积,一般有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支流间湾逐渐过渡到三角洲平原相。地层厚度8m~90m,一般60m左右,岩性为灰、深灰

色砂泥岩互层夹煤层。本组一般含煤2层~4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4#,其中3#煤单层厚度大,全区分布稳定,总体具有东北厚西南薄的趋势,为组主要煤层。沁水地区为3#煤层发育区,厚度3m~8m,局部夹炭质泥岩和泥岩夹矸1~2层。3#煤层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底板主要为粉砂岩和泥岩。泥岩作为煤层顶、底板封盖层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和集聚。 该组底部的K7砂岩,为本组底部的分界标志层,厚度最大可达10m,一般5m左右,以灰、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可相变为粉砂岩。 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复合沉积地层,厚度59m~125m,一般大于70m,岩性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灰岩和煤互层,由5个从碎屑岩到石灰岩沉积的垂向层序构成,体现了海退-海进沉积旋回过程。本组含煤层6层~12层,自上而下编号为5#~16#,其中底部15#煤层单层厚度大、分布稳定,是本区主力煤层,厚度5.2m~6.65m。15#直接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或含钙泥岩,底板主要为泥岩。K2石灰岩常常成为15#煤层的直接顶板,造成煤层气运移逸散,使煤层气井产水量增加。 该组底部普遍发育的K1砂岩及中上部数层浅海相石灰岩为其重要的区域对比标志层。 3.1 K1砂岩。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00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 规范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详细 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5543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 GB/T 50183 石油天然气防火规范 SYL 04-83 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 SY/T 0076-2003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SY/T 0089-2006 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SY/T 0515-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 JJF 1059—199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增压站compressor stations 在矿场或输气管道上,用压缩机等对煤层气增压

含氧煤层气提纯制取LNG及其关键技术

含氧煤层气提纯制取LNG及其关键技术 介绍了一种含氧煤层气直接液化分离提纯制取LNG的工艺流程,解决了煤层气中甲烷浓度低、含氧、在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爆炸等关键难题。利用该工艺方法研制了撬装化的液化装置,煤矿抽采出甲烷含量在30%左右的低浓度煤层气通过深冷液化与分离,生产出纯度为98%以上的合格产品。 标签:煤层气;液化分离;液化天然气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它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化工、民用、发电。但是煤层气资源地处偏远,分布较广,单井产量不高,无法形成大规模的集中开采;由于远离城市管网,煤层气的无法集输供给要求气源稳定的大型发电厂及化工厂,而建设专用的煤层气输送管网投资成本较大[1]。因此煤层气的高效远距离输送是限制其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将煤层气中的甲烷提纯制取LNG产品,能使甲烷体积减少为原来的1/625,极大的方便了产品的运输,是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2]。 我国煤层气抽采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地面抽采,这种煤层气中甲烷浓度达到80%以上,可以直接加以利用;另外一种是井下抽采,它是利用水环式真空泵将煤层间及空隙内的煤层气抽放出来,这种煤层气作为开采煤炭的副产品,甲烷浓度只有25%~50%,常年以来一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针对此种情况,贵州盘江煤层气公司利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含氧煤层气深冷液化提纯技术在贵州省盘州市建立了工业化示范基地,可将煤矿抽采的浓度在25%以上的低浓度煤层气通过深冷液化与精馏,生产出纯度为95%以上的合格的液化天然气产品,解决了煤矿开采安全问题的同时,也为煤矿从黑金经济转化至绿色经济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一、工艺流程 从煤矿抽采出来的瓦斯气经过输送管道首先进入进气缓冲罐,然后经过喷水螺杆压缩机压缩增压后,送入MDEA脱碳系统净化除去CO2等酸性气体,进入干燥系统将原料气露点将至-60℃,满足液化分离装置的要求。干燥后的含氧煤层气通过主换热器换热降温,并经过节流阀节流后形成汽液两相的混合物送入精馏塔,在精馏塔内甲烷分离液化形成LNG产品从塔底输出,空气从塔顶抽采并经过主换热器复温至常温后排入大气。 二、低浓度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 1.移动式撬装设备 我国煤矿抽排的煤层气分布于各个矿井,分布比较分散且抽采量有限。结合贵州山地多、道路复杂的特点,煤层气处理设备及最终产品的运输是一个需加以解决的问题。煤层气液化分离系统按照压缩、净化、干燥等模块设计成撬块化设

煤层气合同

彬长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合同书 甲方:彬县招商局(彬县公刘街西城拐角政府大楼) 乙方:陕西亿通能源有限公司(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331号)为了有效推进彬长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顺利实施,推动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企地双赢目标,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真诚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就项目建设有关事宜具体如下: 第一条项目概况 1、彬长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1.8亿元,由乙方全额投资。 2、项目选址位于彬县韩家镇马家斜村,属非耕地,占地约43亩(以实际测绘点测绘面积和城建定点为准)。投产后可实现税前利润4000万元,年均所得税1000万元。 3、该项目工艺是亿通能源公司采用世界先进的撬装式设备对矿井内煤气层进行排采--收集--净化--液化,最后形成成品天然气;项目主要工程系统包括管网系统、净化装置、液化系统、储运站、供气系统等。除网管系统外,项目厂区计划占地43亩,为非固定型厂区(活动板房),项目厂址可复耕利用。 第二条立项规划 1、本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分别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

组,代表各自行使各项权利、履行各项义务,共同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30个工作日内完成好工商注册、项目可行性论证和立项审批。 2、本项目的投资建设方案,由乙方进行规划设计,报甲方相关职能部门审批。 第三条项目土地出让与付款方式 1、本合同签订30个工作日内,甲方协助乙方办理完项目用地相关手续。 2、土地性质保持不变,使用年限15年。 第四条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协助乙方办理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及报建、环评、消防等相关手续和执照。 2、甲方负责对乙方提供的申请报告、平面设计图、初步设计方案、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查和申报。 3、甲方可随时监督检查乙方项目建设方案、进度、质量及项目建设资金落实等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矛盾和纠纷,确保项目建设按期竣工、顺利运营。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公司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并聘请国内优秀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人才组成专业团队,负责该项目建设工作。 2、乙方负责承担项目建设的全部投资。 3、乙方负责聘请有一定资质机构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汽轮机的配汽方式及优化

汽轮机的配汽方式及优化 【摘要】总结了汽轮机的经济中配汽方式。通过对现有的汽轮机的配汽方式考察,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综合分析配汽方式对汽轮机经济性和安性的影响,提出了汽轮机配汽的综合优化设计方法,为汽轮机配汽改造和新机组的配汽设计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配汽;优化设计;不平衡汽流力 1.目前国内的配汽方式及利弊 汽轮机的配汽方式对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汽轮机流通部分是按经济功率设计的。运行中,外界负荷不断改变,为了保证机组出力与用户所需要的功率相适应,必须利用配汽机构来改变汽轮机组的出力。由汽轮机功率的方程式可以知道,为了调节出力,可以调节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也可以调节蒸汽在汽轮机中的做工能力。不同的配汽方式可以实现蒸汽量和做工能力的改变。常用的配汽方式有:喷嘴配汽、节流配汽、旁通配汽。 1.1喷嘴配汽 汽轮机的第一级设为调节级,并将调节级的喷嘴分成4个组或更多组。每一喷嘴组都有1个独立的调节汽门供汽。根据机组负荷和运行方式不同,各调门可顺序开启或同时开启。 顺序开启时,蒸汽从锅炉中出来后首先经过全开的自动主汽门,而后经由一次开启的几个调节汽门进入汽轮机的第一级即调节级。当负荷很小时,只开启一个调节汽门,部分进汽度最小,随着负荷的增大,第一个调节汽门的开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当它接近全开时,打开第二个调节汽门,部分进气度增大,依次类推,直到所有汽门全开时,汽轮机接近满负荷运行(由于存在进汽损失,各汽门已全开时也是部分进汽)。 同时开启时,同时调节各个汽门的开放大小,可以理解为是节流调节。 喷嘴配汽的特点是通过多个调节汽门的顺序开启,减小部分负荷时调节汽门的节流损失;调节级结构变化,但调节级后结构不变。只有部分开启的那个调节汽门的蒸汽节流较大,而其余全部开启的汽门已经减到最小。由此可以看出在部分载荷工作时,喷嘴调节的经济性较好。 1.2节流配汽 节流配汽是进入汽轮机的所有蒸汽都通过一个调节汽门(在大容量机组上为了防止汽门的尺寸过大,可能用几个同时启闭的汽门来代替),对蒸汽进行调节,然后进入汽轮机。利用调节汽门的节流、等焓过程,由一个或多个调节汽门同时

含氧煤层气的压缩过程

含氧煤层气的压缩过程① 甘海龙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瓦斯研究分院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针对干式螺杆压缩机压缩后煤层气超温有爆炸风险的问题,采用喷水螺杆压缩机,压缩含氧煤层气过程中不断被水冷却降温,确保了压缩过程的安全,为以后煤层气制LNG的工艺提供了新的压缩机选型方案三 关键词干式螺杆压缩机喷水螺杆压缩机活塞压缩机含氧煤层气LNG 压缩过程排气温度中图分类号TQ0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0254-6094(2018)03-0333-03 在含氧煤层气制LNG工艺流程中[1],混合冷剂制冷流程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的工艺[2],在该工艺中含氧煤层气需要由压缩机将压力从常压提高到0.4MPa(G),然后进入后端的脱酸单元三煤层气被压缩后,温度会显著升高三如果采用多级活塞压缩机[3],可以设置中间冷却器进行降温,压缩温度一般不超过90?,但是活塞压缩机泄漏量较大三如果采用干式螺杆压缩机[4],可以减少煤层气的泄漏量,但是由于干式螺杆压缩机没有中间冷却,煤层气的温度会达到250?左右三由于含氧煤层气中含有氧气和甲烷,在高温和一定压力下,甲烷的爆炸极限将会扩大,当甲烷的实际含量进入爆炸极限时,如果压缩过程中产生火花,就会引起爆炸三因此需要设计开发一种适用于含氧煤层气增压的压缩机,该压缩机要求泄漏量小,并且压缩过程中温度升高值小,喷水螺杆压缩机就是一种满足含氧煤层气压缩工艺要求的设备三1 干式螺杆压缩机压缩过程 干式螺杆压缩机是最常用的螺杆压缩机,主要用于压缩空气,其过程相对简单,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信号线三进气S1首先进入缓冲罐,然后通过过滤器将气体中的杂质过滤掉,进入双螺杆压缩机三经过螺杆压缩机压缩后,气体的压力和温度都会升高,所以需要将气体通入冷却器中,在雨水充足的地方,冷却器通常选择水冷三经过冷却器将气体冷却到设计温度后,由于压力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气体中的气态水会凝结成液态水,气水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器,液态水在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聚集,经排污口排出三气体部分则从气液分离器顶部排出三排出的气体分为3股流路排走,在正常工况下,气体经过排气口S2进入后端工序;如果气体压力超过安全阀的整定压力,那么气体就会通过安全阀经S3放空;如果压缩机排气和进气压力过低,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送给进气回流阀,控制系统控制进气回流阀开度,调节压缩机入口的进气量,维持压缩机进气和排气的压力平衡三 干式螺杆压缩机的一对阴阳转子通过同步齿轮带动,阴转子和阳转子不接触,相互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三在压缩过程中气体完全不与油或水接触,即压缩机的压缩腔和转子之间没有润滑剂,只在压缩机轴承二齿轮等处需要润滑,这些润滑部位不与压缩气体接触三由于压缩过程极短,气体被压缩后产生的热量来不及和周围腔体换热,因此可以将干式螺杆压缩机的压缩过程近似看做是绝热过程三干式压缩机的排气温度T d计算式为: T d=T sεm-1m 式中m 多变指数; T s 压缩机进气温度,K; ε 压力比(采用绝对压力)三 333 第45卷第3期化工机械 ①基金项目: 十三五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45-006-003)三 作者简介:甘海龙(1986-),工程师,从事煤层气利用研究,421363267@https://www.360docs.net/doc/4c13371608.html,三万方数据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实用版

YF-ED-J579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 规范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实 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和 施工的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的 设计、施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5543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 GB/T 50183 石油天然气防火规范 SYL 04-83 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 SY/T 0076-2003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SY/T 0089-2006 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SY/T 0515-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 JJF 1059—199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煤层气管道输送项目(案例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项目论证与评估》 实践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考核号:________________ 考核教师:________________ 煤层气管道输送项目 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一般均为从气田直接连到各个用户,而跨省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尚未形成。从总体上看,中国绝大多数高瓦斯矿区都缺乏完整的天然气管道系统。目前主要通过短距离煤气管道供给附近用户,开滦的唐山矿则已将煤层气并入城市煤气系统。

因此,中国煤层气开发适合于建设地方性管道系统。将煤层气供给居民、附近的工厂和公用事业单位,从而实现矿区的煤气化,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在建造管道运输工程时,应考虑煤层气的输送成本、产地与市场的距离以及资源的开采年限。 煤层气管道输送项目是本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又是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该区域能源供应状况,使其结构趋于合理,缓解供需矛盾,而且对改善大气环境,方便具名生活,增加政府亲和力和优化城市整体形象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问题一.由经济指标评价煤层气管道输送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试根据经济指标评价该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 经济指标是经济研究、分析、计划和统计以及各种经济工作所通用的工具。随着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国际经济联系的扩展,新的经济范畴和经济指标不断涌现,使经济指标更加系统化、程序化,以同现代计算技术相适应。对于经济指标的计算范围、口径、方法、计量单位等,要有统一规定,并逐步达到标准化和通用化,以立法方式固定下来。 经济指标反映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项目的经济指标高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就高。反之,项目的经济指标低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就低。 在行业内基准折线率12%。行业基准回收期10年,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10%,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12%。 在该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中显示:投资回收期(单位:年):7(含建设期1年)而行业基准回收期10年。投资利润率(单位:%):17.9(平均年),而行业平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 有关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瓦斯防治(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中央企业: 为贯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精神,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煤层气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了《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能源局 2015年2月3日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 煤层气也称煤矿瓦斯,热值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是优质清洁能源。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促进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力推进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煤层气地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模逐年快速增长,为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煤层气产业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利用率低,部分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为科学高效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加快培育和发展煤层气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年)》,坚持煤层气地面开发与煤矿瓦斯抽采并举,以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和煤矿瓦斯规模化矿区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布局,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攻关,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突破发展瓶颈,推动煤层气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二、发展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