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粤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测验卷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测验卷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测验卷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测验卷

一年级科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用哪些感觉器官观察下列物体?用线连起来。(20分)

二、你知道下图中的水果和蔬菜的名称吗?用线连一连。(24分)

三、下面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请把它们的代号写在括号里。(27分)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 【科学概念目标】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并提问:“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 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 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学生可能会说:

“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 1.提问:“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 2. 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 3. 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 4.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 允许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 四、种一棵植物 1.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些植物,例如胡萝卜、小葱、绿萝枝条、大蒜、多肉植物的叶片、小苗、种子等,并出示植物的两种种植方式(土培和水培),分别介绍这些植物适合种在土里还是种在水里。教师适当演示。 2.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种植材料,包括花盆、土、小铲子等园艺工具,让学生自主选择植物,回家种植。 3.选择的植物可以让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的“第1周”中画好,这样便于指导。学生对种植后如何照顾植物可能并不熟悉,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如土培植物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水培植物需要换水,放在家里的哪个位置更合适等,都要做详细的说明。种养活动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打印《致家长的一封信》,附上要求和种养方法, 发给学生家长,希望家长提供帮助,使学生能更好地照顾植物。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五、作业设计 塑料花是植物吗?说说理由。

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标准测试卷-直接打印)

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一年级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一年级科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 得分 【卷首语】亲爱的孩子们,人要不断地学习才有进步,在学习中不断地总结,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让我们来对本学期的知识做一个总结吧,我相信你会仔细审题,开动脑筋,认真答题,我期待你的出色表现!加油! $ 一、填空题(15分)。 ① ②③ ④ ⑤ 1.上面五种物体中,可以流动的是_______。 2.上面五种物体中,按照形状分类,_____和_____可以归为一类。 3.上面五种物体中,_____最小。 4.上面五种物体中,③和④相比,______比较轻。二、选择题(20分)。 : 1.我们可以用()感知物体的颜色。 A.眼睛 B.鼻子 C.耳朵 2.闻不明物体的正确方法是()。 A.凑近闻 B.戴口罩闻 C. 3.在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我们可以借助()来观察。 A.放大镜 B.望远镜 C.眼镜 4.玲玲将少许盐倒入水中,盐消失了,她用()的方法发现盐溶解在了水中。 《 A.搅拌 B. 观察 C.品尝 5.采用()平铺方式,能在盒子里装得更多。

A. B. 6.下面判断物体轻重最准确的是()。 A.猜想 B.用手垫 C.用天平秤 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水是()。 A.透明的 B.有颜色的 C.不会流动的 , 8.鱼在水中靠()游动。 A.鱼头 B.鱼鳍 C.鱼尾 9.蜗牛靠()运动。 A.壳 B.腹足 C.触角 10.下面属于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都有翅膀 B.都有触角 C.都能自己运动 三、判断题(20分)。 1. 乒乓球和小木块的形状是相同的。() 2. 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 3. 由于污染,我们吸入的空气有时候有些刺鼻。() 4. 把物体装进盒子,不同的平铺方法,装的数量是一样的。() 5.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他们。() 6. 我们的生活能离开水和空气。() 7. 石头能够溶解在水中。() 8. 在观察动物时,我们要注意不要伤害它们,不损坏它们的家。() 9. 鱼生活在水中,不需要呼吸。() 10.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可以对动物进行分类。() 四、连一连。 1.把谜语中所描述的特征与相应的动物连线(15分)。 。 翅膀一展亮晶晶,红眼睛,没胳膊没腿,说它是头牛,头戴大红帽,整天飞舞花丛中,白皮袍。从来不离水。不会拉犁头,身披五彩衣, 手足不闲爱劳动,短尾巴,走路不用脚,说它力气小,好像小闹钟, 酿造蜜糖好过冬。长耳朵。摇头又摆尾。却能背屋跑。清早催人起。 五、解答题。(30分)。 · 1.空气有什么特征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怎样知道的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 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 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 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7分)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1)新事实和1日理论的矛盾。 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16.简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3分) (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 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3分)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3分) (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2分) (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 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 (2分) (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2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15分)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15分)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试卷号117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2.原子核的半径约为__10 -14__m。 3.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4.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发展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 5.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 )。 A.染色体复制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C.核酸组成 D.遗传因子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 A.地貌 B.地心 C.海沟 D.内核 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B )技术。 A.超导 B.微电子 C.纳米 D.生物 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D )。 A.爱因斯坦 B.达默 C牛顿 D.诺贝尔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电力革命指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新兴的电能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 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_9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40 分钟满分100分) 题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合计 得分 一、选择(30分) 1.塑料花是植物。() A.对 B.错 2.叶子都是绿色的。() A.对 B.错 3.下面两片子是同一植物的叶吗?() A.是 B.不是 4.我想知道一株植物是什么颜色的,我需要用到() A、耳朵 B、手 C、眼睛 5.到校园里观察和认识植物,要及时进行() A、采摘 B、拔下来 C、记录 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植物?() A、大树 B、房屋 C、小草 7.下面的图中,哪个拃是不标准的() A. B. C. 8. 比一比,下面哪只恐龙最高() ① ②

第3页,共10页 第4页,共10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9.为了比赛的公平,在纸青蛙跳远比赛时,我们需要将纸青蛙放 到同一起点( ) A.对 B.错 10.要测量我们的科学课本,可以利用( )来测量。 A.小棒 B.橡皮 C.扇子 D.铅笔 二、比较(20分) 以上几幅图中,数量最多的是( ),数量最少的是( ) 三、 画一画 (30分) 1、画一片叶。(15分) ③ ④

2、画一棵你喜欢的植物。(15分) 四、思维拓展你准备种一棵什么植物?怎样种植呢?用文字记录下来,或者用图画表示出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20分)

第7页,共10页 第8页,共10页 1、三人行,必有我师。20.12.1012.10.202006:4506:45:11Dec-2006:45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06:4512.10.202006:4512.10.202006:4506:45:1112.10.202006:4512.10.2020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2.10.202012.10.202006:4506:4506:45:1106:45:11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December 2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12/10/2020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6时45分6时45分10-Dec-2012.10.2020 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0.12.1020.12.1020.12.10。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06:4506:45:1112.10.202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小学科学期末测试题(卷)

小学科学期末测试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科学(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 、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二是要有。 2、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体,称为,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体称为。 3、电路连接有和两种基本的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方法连接的。 4、一朵油菜花由、、和组成。 5、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等。 6、青蛙、鸡、猫和兔这四种动物,胎生动物有,卵生动物有。 7、米饭主要含有,猪肉主要含有和。 8、我们可以从鱼肝油和黄绿色蔬菜中获取来预防干眼病。 9、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

0、地质学家根据,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花岗岩属于。 二、判断题: 、电线外面的塑料皮用时间长久会老化,可能发生漏电现象。() 2、家里和学校里的电是220v,干电池一般是,电动车的电是12v。()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可以在大树下避雨。() 4、苍耳是靠风力传播种子的。() 5、蜻蜓点水是因为蜻蜓在产卵。() 6、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但食用过多也会对人体有害。() 7、食品的保质期越长,就说明这种食品越好。() 8、我们所吃的米饭主要含有糖类。() 9、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0、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它们是取之不尽的。() 三、选择题: 、下列物体中不可以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A、钥匙 B、塑料尺c、铅笔芯 2、我们说要安全用电,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A、在户外活动时,不靠近高压线 B、遇到电器着火,要用手去拔插头 c、用湿布擦带电设备 3、两节的干电池串联,三个小灯泡并联,那么流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是()。 A、、3Vc、 4、下列植物中借助风力传播种子和果实的植物是()。 A、莲蓬和蒲公英 B、番茄和蓟c、蓟和蒲公英 5、植物的茎是由种子中的()发育而来的。 A、胚根 B、胚芽c、子叶 6、用碘酒的方法来检测食物的()含量多。 A、维生素和矿物质 B、蛋白质c、糖类 7、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A、胡萝卜 B、牛奶c、羊肉 8、在组成花岗岩的矿物中,硬度最硬的是()。 A、云母 B、石英c、金刚石 9、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作用形成的。 A、大气 B、生物c、岩石 0、实验中,反复将烧热的岩石放入冷水中,使

科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科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找一找。 1.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重②三角形③光滑④流动⑤透明 (1)金属螺母用手掂着比较________。 (2)玻璃珠摸起来比较________。 (3)牛奶是可以________的。 二、判一判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认识物体的特征。() 3.由于污染,我们吸入的空气有时候有些刺鼻。() 4.把物体装进盒子,不同的平铺方法,装的数量是一样的。() 5.观察动物时,我们借助工具可以观察到更多。() 6.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可以对动物进行分类。() 三、连一连 7.把谜语中所描述的特征与相应的动物连线。

8.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水的特征?把观察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特征连起来吧。 颜色气味光滑度形状 无色光滑无固定形状无味 四、选一选 9.采用( )平铺方式,能在盒子里装得更多。 A. B. 10.( )测量物体的重量更准确。 A. B. 11.当用棉签轻轻碰触蜗牛身体时,蜗牛( )。

A.缩进壳里 B.没有反应 五、想一想、答一答 12.空气有什么特征?你是怎样知道的? 13.画一种你知道的动物,确保你的图画能回答这些问题:你所画的动物需要怎样的生存条件?它属于哪一种类的动物? 14.导盲犬可以帮助盲人安全地走路、乘车和传递物品;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利于植物的生长;蜣螂以粪便为食,它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想一想,你能为动物做些什么呢?写出来吧。

答案与解析 一、找一找。 1.【答案】(1)① (2)③ (3)④ 【解析】 二、判一判 2.【答案】正确 【解析】 3.【答案】正确 【解析】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正确 【解析】 6.【答案】正确 【解析】 三、连一连 7.【答案】 【解析】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水”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 “空气”单元: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7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天气”单元: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比如下雨天为什么有时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契机。 二、教材分析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试题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 等。 2. 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这就是液体的性质。但是,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反而会。 3.最早的雨量器是记载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我国东汉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 4. 磁铁不同的部位吸铁的本领不同,磁铁的两端磁力,中间磁力。 5. 刚出生的蚕宝宝是色的,还长着很多,大小和差不多,叫。 6.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传播的,《墨经》中记载的“”活动就很好地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7.放大镜有改变光的和的作用。 8.磁铁指向北的磁极叫,用“”表示;指向南的磁极叫做,用“S”表示。 二、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27分) 1. 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的是()。 A.夏天电线变长 B.用烤火炉烤火 C.安装地板时留缝隙 2..()是观测风向的仪器。 A.风仪标 B.风标 C.风向标 3. 下列材料中传热最快的是() A. 木棒 B. 铁棒 C.塑料棒 4. ()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写出了《物候学》一书。 A. 竺可桢 B. 李淳风 C.沈括5. 下列图标表示阵雨的是() A. B. C. 6.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卵生的是() A. 羊 B. 鲫鱼 C. 蜜蜂 7.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 橡皮 B. 塑料尺 C. 回形针 8.下列哪种动物是昆虫() A. B. C. 9.自制指南针时,经常用磁铁的磁极去摩擦钢针的方法,那么我们要用磁铁怎样去摩擦钢针?() A. 沿一个方向摩擦 B. 来回摩擦 C. 上下摩擦 三、我会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到眼睛里,我们才能看见它。()2.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 在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应该用内焰加热。() 4. 热不能穿过真空传递。() 5. 月亮能自己发光,所以它是一种光源。() 6. 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7. 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用途。() 8. 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点燃火柴。() 9. 用悬挂的方法可以找出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10. 风向标箭头所指的反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11.风力不可以用来发电。() 1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7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三年级科学(大象版)试卷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白云淡,蓝天高,菊花开,落叶飘”,这句话说的是_____的景色。 2、人的五官是指___、鼻、___、___、___。 3、空气的温度叫___,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用符号 “___”表示。 4、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里面都由_____和_____组成。 5、蚂蚁是群居的昆虫,它们喜欢甜味,用___进行交流。 6、猫走路没有声音是因为猫爪上有厚厚的_____。 7、鲁班发现有一种草叶子的边缘长者许多小齿,并且会把手划破,受此启发发明___。 二、慧眼巧分辨。(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下面是昆虫的是:() A、蚯蚓 B、蜗牛 C、蜈蚣 D、蜻蜓 2、下列四位朋友中,不能参加过是大会的是:() A、西瓜 B、葡萄 C、土豆 D、辣椒 3、以下动物不喜欢夜间活动的是:()

A、公鸡 B、猫 C、蝙蝠 D、猫头鹰 4、下面哪种方法是读气温计的正确方法?() 5、同一棵树上的树叶被风吹落时,()叶片会落得慢一些。 A、大的 B、中等的 C、小的 6、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土壤不会造成破坏的是()。 A、喷洒农药 B、砍伐森林 C、施用有机肥 7、青蛙过冬的方式是:() A、冬眠 B、迁徙 C、换毛 D、备粮 8、下面哪个因素不影响自转旋翼的下降速度?() A、翅膀大小 B、下落高度 C、翅膀形状 D、自身重量 9、小明同学在观察裁员土壤时,不可能发现的物质是()。 A 、小虫 B 、沙子 C 、蚊子 D 、枯树叶 10、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三、我当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 1、在每组对比试验中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带答案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合计30分 1、要测出水桶一圈的长度我们应该选择()来测量更方便。 A 小棒 B 测量纸带 C 小立方体 2、松树的叶子是() A 细长的 B 爱心形 C 圆形的 3、下面选项中哪一项是不是植物() A 柳树 B 蒲公英 C 蚂蚁 4、下面哪一项是牵牛花的叶子() A B C 5、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一般要测量()。 A 1次 B 2次 C 3次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题,每题6分,合计30分 1、我们在做比较时要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比较。() 2、一拃是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 3、塑料花是植物。() 4、我们吃的蔬菜、水果和鸡肉都是植物。() 5、我们在校园里观察植物时可以将我们喜欢的花摘下来。() 三、连线题。(将叶子和对应的植物用直线“—”连起来)合计8分 A B C D 杨树柳树法国梧桐(悬铃木)松树 四、下面是制作纸带的过程,请将正确图片下的字母填到括号里合计8分 A B C D )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五、画图题(合计8分) 六、这些工具你认识吗、选择正确的名字填上吧(填字母即可)合计8分

2/ 3 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6分,共5题,合计30分) 1、 B 2、 A 3、 C 4、 C 5、 C 二、判断(每题6分,共5题,合计30分) 1、√ 2、√ 3、× 4、× 5、× 三、连线题(4题,每连对一题2分,合计8) A B C D 杨树柳树法国梧桐(悬铃木)松树 四、下面是制作纸带的过程(合计8) 五、画图题(合计8分) 画出的植物有根、茎、叶三部分,同时还要有地面,正确标出三部分的名称即可给8分 六、这些工具你认识吗、选择正确的名字填上吧(填字母即可)合计8分 A卷尺B测距车C软尺D卡尺E折叠尺 名称(E )名称( C ) 名称( D )名称(A ) 第 3 页共3 页

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15% 1、蚕蛾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部分,从蚕的形态变成 蚕蛾的形态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是______________,我们常用 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 3、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4、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____________互相排斥,____________互相吸引。 5、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利用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制成的。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___________,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就是________现象变干的。 二、判断题:24% 1、风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相同的。----------------------( ) 2、8摄氏度可以写成8℃-------------------------------------------( ) 3、磁铁能隔着其它物体吸铁----------------------------------------( ) 4、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5、一块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仍有两个磁极--------------------------( ) 6、被磁化了的小铁钉不能做成指南针--------------------------------( ) 7、只有加热的方法才能加快水的蒸发--------------------------------( ) 8、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9、在使用温度计测水温时,手应该拿住温度计的上端------------------( ) 10、蚕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 11、植物种子萌发时,它的根和茎是同时长出来的---------------------( ) 12、茎具有运输作用,主要是因为茎内有许多小管子-------------------( ) 三、选择题:24% 1、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在观测时要( )。 A、平视 B、俯视 C、仰视 2、使用指南针观测方向时,应该( )放置指南针。 A、垂直 B、倾斜 C、水平 3、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用风吹 B、使空气湿润 C、给水加热 4、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一元硬币 B、铁钉 C、五角硬币 5、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 ) A、减弱 B、增强 C、不变 6、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 A、水分温度空气 B、阳光土壤 C、肥料温度 7、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是( ) A、自己制造的 B、从土壤中吸收的 C、从空气中吸收的 8、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 A、蚁蚕 B、蚕蛾 C、卵 9、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 ) A、金鱼 B、猫 C、蚊子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卷班级姓名得分 一、我会选 1.下面两种叶子是同一种植物的叶子吗?() A.是 B.不是 2.银杏叶像() A.手掌 B.爱心 C.扇子 3.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来自于植物?() A.玉米 B.黄瓜 C.猪肉 4.下面的拃(zhǎ)哪个不标准?() A B C 5.到校园里观察植物,要及时() A.记录 B.摘下来 C.拔出来

6.下面四只恐龙,哪只最高?() A B C D 7.为了公平,在塑料青蛙跳远比赛时,我们要将青蛙放在同一() A.起点 B.终点 C.距离 二、我会连 1.我知道每一周的植物生长情况。 第二周第三周第一周 2.我知道一株植物的根、茎、叶、花。 花 叶 茎 根

3.看一看,连一连。(8分) 冬 春 夏 秋

4.我知道大蒜的生长情况。 第七天第一天第十天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塑料花不是植物。() 2.叶子都是绿色的。() 3.小明说:“跳远比赛,我们必须在同一起点线起跳。”() 4.植物的生长只需要水分。 5.在生活中,只能用尺子充当测量工具。() 6.植物对人类很重要,有的植物可以吃,有的植物可以建房屋,有的植物可以当药材。() 7.同一种植物的叶子颜色可能不一样。() 8.观察一颗植物不可以用嘴巴尝。() 9.松树的叶子是心形的。() 10.我要观察植物的颜色,我需要用到眼睛。()

1、三人行,必有我师。20.12.1012.10.202006:5606:56:29Dec -2006:56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06:5612.10.202006:5612.10.202006:5606:56:2912.10.202006:5612.10.2020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2.10.202012.10.202006:5606:5606:56:2906:56:29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December 2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12/10/2020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6时56分6时56分10-Dec -2012.10.2020 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0.12.1020.12.1020.12.10。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06:5606:56:2912.10.202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下科学期末测试卷B

七年级科学(下)期末试卷 期末复习卷B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自转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下列新增的法定节假日中,哪一个属于阳历成分的节假日()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除夕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4.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 5.如图所示,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花盆表面的 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 下列有关该小花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小花将动能转化为化学能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7.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 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 N、0 B.0、1N C.2N、1N D.1N、1N 8.科技馆有一个磁悬浮地球仪,当它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地球仪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不计空气浮力)正确的是() A.不受外力 B.重力与磁力平衡 C.磁力大于重力 D.只受磁力 9.温州的乌牛早茶享誉全国,其春茶的开采时间一般是3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过赤道,上述春茶开采时间在哪个节气前后?()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D.大寒 10.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目的是让全社会理解母乳喂养的价值和意义,使更多的婴儿能得到母乳喂养,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提倡母乳喂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婴儿喜欢喝母乳 B. 母乳喂养简单.方便 C. 母乳喂养可以少花钱 D.母乳营养丰富,并含抗病物质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带答案

2017—2018学年度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合计30分 1、要测出水桶一圈的长度我们应该选择( )来测量更方便。 A 小棒 B 测量纸带 C 小立方体 2、松树的叶子是( ) A 细长的 B 爱心形 C 圆形的 3、下面选项中哪一项是不是植物( ) A 柳树 B 蒲公英 C 蚂蚁 4、下面哪一项是牵牛花的叶子( ) A B C 5、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一般要测量( )。 A 1次 B 2次 C 3次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题,每题6分,合计30分 1、我们在做比较时要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比较。 () 2、一拃是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 () 3、塑料花是植物。 () 4、我们吃的蔬菜、水果和鸡肉都是植物。 () 5、我们在校园里观察植物时可以将我们喜欢的花摘下来。 () 三、连线题。(将叶子和对应的植物用直线“—”连起来)合计8分 A B C D 杨树 柳树 法国梧桐(悬铃木) 松树 四、下面是制作纸带的过程,请将正确图片下的字母填到括号里合计8分 A B C D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五、画图题(合计8分)

2/ 3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六、这些工具你认识吗、选择正确的名字填上吧(填字母即可)合计8分 名称( ) 名称( ) 名称( ) 名称(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6分,共5题,合计30分) 1、 B 2、 A 3、 C 4、 C 5、 C 二、判断(每题6分,共5题,合计30分) 1、√ 2、√ 3、× 4、× 5、× 三、连线题(4题,每连对一题2分,合计8) A B C D 杨树柳树法国梧桐(悬铃木)松树 四、下面是制作纸带的过程(合计8) A D 五、画图题(合计8分) 画出的植物有根、茎、叶三部分,同时还要有地面,正确标出三部分的名称即可给8分 六、这些工具你认识吗、选择正确的名字填上吧(填字母即可)合计8分 A卷尺B测距车C软尺D卡尺E折叠尺 名称(E )名称( C ) 名称( D )名称(A ) 第3页共3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 二、按轮子出现的先后顺序,在 里填序号。 (10分)

三、判断题。(20分) 1、古时候人们吃肉可以生吃,而现代人都要把肉做熟吃。 ( ) 2、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常常利用自然材料制造物品。 ( ) 3、人们可以借用轮子来搬动较重的物体,使物体轻松移动。 ( ) 4、所有的树木冬天都会落叶子。 ( ) 5、小明用放大镜看太阳。 ( ) 6、世界上还有许多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能够找到答案。 ( ) 7、我就用眼睛看看,就可以全面认识一个事物了。 ( ) 8、在生活中,不知道的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尝。 ( ) 9、使用放大镜时,要来回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 ) 10、建筑物、纺织品、交通工具都是自然的。 ( ) 四、让小球从1点和2点滚下来,标出它停止的位置。(4分) 木片轮 滚木 铁皮轮 橡胶轮 空心轮 1 2

五、将下列观察工具图片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10分) 显微镜 后视镜 单筒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 放大镜 六、把下列指纹图片与名称连起来。(6分) 斗形纹 弓形纹 箕形纹 七、 给古代人要用的生活用品打“√”。(16分)

八、 这些自然材料可以制造成什么物品,请在空白处写上或画出来。(12分) 皮毛 皮衣 连衣裙 草裙 生肉 粥 馒头 野果 山洞 别墅 茅草屋 楼房 骑马 开车 木舟 游艇

小学一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工程师的杰作有: 轮船、航天飞机、机器人、电脑、高铁、冰箱、飞机、 中国体育馆鸟巢 二、按轮子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 滚木1、木片轮2、空心轮3、铁皮轮4、橡胶轮5. 三、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画出1号球比2号球滚得远就正确。 五:略 六、把下列指纹图片与名称连起来 斗形纹弓形纹箕形纹 七、古代人用的生活用品: 1、衣:皮毛、草裙 2、食:生肉、野果 3、住:山洞、茅草屋 4、行:骑马、木舟。 八、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