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制取氧气课题 3制取氧气环学情预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节设学习目标要点要点 :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分解明难点反响。
确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观点的成立。
目学法联合教材和预习教案,先独立思虑,遇标指导到困难小对子及小组之间进行帮扶,达成学习任务。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波及多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响,并且这些反响很实用、很重要,要求同学们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相信自己必定能学好!定 1. 在实验室里常采纳加热、分解或加热向的方法制取氧气。
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
自(参照P40)2.什么叫催化剂?什么叫催化作用?(仔细阅读,而后学达成下面的空格的填写)在里,能其余物质的,而自己的和在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又叫)。
催化剂在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3.全部的化学反响一定都使用催化剂吗?4.分解反响:什么叫分解反响?你能用通式表示吗?5.已知以下四项反响在必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此中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水→氢气 +氧气B.氢气+氧气→水C 酒精 +氧气→水 +二氧化碳D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6.催化剂在化学反响前后:①质量变小;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能够作为各样化学反响的催化剂。
在上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①③B.②④C.②④⑤D.②③7.分别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响的文字表达式:(1)(2)这两个反响中都有二氧化锰,在反响(1)中二氧化锰是,其反质量在反响的前后;而在(2)中二氧化锰是,其质量在反响前后增大。
8.达成实验室制氧气的三个文字表达式:检自己在预习中不会的问题或感觉有困难的问题,在小组查中进行议论达成。
在小组中仍旧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是:讨论展 1、[ 演示实验 2-5]KMnO4加热制取氧气,请同学们注意操示作和装置,记录现象。
反 2、研究活动:馈实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响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由教师操作,学生记录现象,达成P38 的剖析与议论。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以旧唤新】请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填写下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编号填空)。
原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实验报告】班级小组成员日期【实验目标】1. 通过对高锰酸钾制氧气完整程序的操作,初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
2. 通过木炭、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进一步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试管、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坩埚钳、燃烧匙、镊子、高锰酸钾、细铁丝、木炭、澄清石灰水、棉花、火柴【实验过程】一、制取氧气请同组两人合作完成实验,根据“评分细则”给小组打分。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评分细则得分序号关键词第一步查 1.连接胶管和玻璃导管2.连接橡胶塞和试管1.用水润湿玻璃管后转动插入胶皮管(2分)2.慢慢转动塞紧橡胶塞(2分)检查气密性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2分)2.能根据导管口气泡的有无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2分)第二步装装药品和棉花1.在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2.连接橡胶塞和试管1.在管口放一团棉花(2分)2.慢慢转动塞紧橡胶塞(2分)第三步定固定装置,集气准备1.安装整套仪器装置2.将两个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1.按照由下到上、从左至右的顺序组装装置(2分)2.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管口略向下倾斜(2分)3.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2分)4.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帽的距离大约一横指(2分)5.集气准备时用烧杯给集气瓶装满水(2分),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2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将两瓶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2分),集气瓶中有气泡(扣2分),重新操作。
第四步点点燃酒精灯 1.灯帽正放实验台(2分)2.用过的火柴梗放在垃圾瓶中(2分)3.先来回移动酒精灯给试管预热(2分)4.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2分)第五步收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气体,一瓶装满气体,另一瓶留少量水。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导学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4、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难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氧气制取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问题解决。
三、知识回顾1、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四、实验原理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KMnO₄)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K₂MnO₄)、二氧化锰(MnO₂)和氧气(O₂),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KClO₃)在二氧化锰(MnO₂)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O₂),化学方程式为:2KClO₃ 2KCl + 3O₂↑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制取氧气过氧化氢(H₂O₂)在二氧化锰(MnO₂)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H₂O)和氧气(O₂),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 2H₂O + O₂↑五、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1)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用“固固加热型”装置,如图 1 所示。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如图 2 所示。
(2)仪器名称图 1 中: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棉花。
图 2 中: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2、收集装置(1)选择依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学案第二单元试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校:华育中学主讲人:许著审核人:王永强学习目标: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3.知道收集氧气的方法。
4.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5.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学习重点: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课前准备: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1.药品:氯酸钾(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2.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3.实验装置(同上,只少棉花)二、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1.药品:双氧水(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2.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3. 实验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不加热条件下制气体)所需仪器有:、、、、。
三、催化剂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其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用。
四、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学习过程:一自学感悟阅读课程,初步掌握氧气的实验室之区域性质二自我探究一、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1.药品:_______________2.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⑵中所起的作用是;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过氧化氢(H2O2):颜色,状态;二氧化锰(MnO2) 颜色,状态;⑵反应原理:⑶实验装置二氧化锰在⑵中所起的作用是;三合作探究1、加药品时要先固后液。
2、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一般选用5%-10%的过氧化氢溶液。
【思考】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的作用吗?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的物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导学案第一部分

九年级化学《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案(4)班级学号姓名等第第二节制取氧气-1【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实验步骤、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2.掌握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性质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科学方法。
【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学习难点】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性质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①;②和。
2.反应的原理:(文字或符号表达式)①;②。
二、思考与交流(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3.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问题讨论: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常用的发生装置,实验室制氧气两种类型的药品分别适宜选用哪种装置,并说明你选择的依据。
A B①;②。
(2)收集装置问题讨论:又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常用的收集装置。
①指出各装置为什么收集方法,并说明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应符合的条件。
C ,;D ,;F ,。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适宜用什么装置收集?为什么?。
(3)验满方法:①排水法:当集气瓶口的边缘有时(或当集气瓶中已无水时),证明已收集满。
②向上排空气法:将放在集气瓶口,若,证明已收集满。
(4)放置方法:盖上毛玻璃片,放在桌子上。
4.如图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查:;(2)装:(在试管口放);(3)定: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先后);(5)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待气泡时再收集);(6)移:实验结束后先;(7)熄:最后。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其目的是为了。
(2)试管口应放一小团,其目的是。
(3)导气管伸入试管内部只能稍出,否则。
(4)铁夹应夹在试管的。
(5)酒精灯应用对准加热。
(6)药品应或在试管底部。
(7)实验步骤中的(6)(7)不能颠倒的原因是。
三、总结与反思1.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和。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和。
《依据特定需求制取氧气》 导学案

《依据特定需求制取氧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制取氧气的各种方法及原理。
2、掌握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取氧气方法。
3、学会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包括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和验满方法)。
(2)理解根据特定需求选择制取氧气方法的依据。
2、难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及组装。
(2)对制取氧气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及问题解决。
三、知识讲解(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还能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如与碳、硫、磷、铁等的反应。
(二)制取氧气的方法1、实验室制取氧气(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反应原理: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实验装置:“固体加热型”装置,包括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导管、水槽、集气瓶等。
收集方法: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时,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已收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②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③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药品:氯酸钾(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固体)反应原理:2KClO₃加热 2KCl + 3O₂↑(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实验装置: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中考化学:《制取氧气》第2课时导学案(解析版)

课题3制取氧气课时2过氧化氢制氧气、分解反应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2.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3.认识分解反应,并会判断分解反应。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概念和催化作用。
三、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分别写出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简要分析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装置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简述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答案】1.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所用的实验药品为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故使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使用排水法收集,另外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故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
(2)查、装、定、点、收、离、熄。
【课堂探究】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过氧化氢溶液为液态,二氧化锰为固态)实验装置:发生装置选择依据收集装置选择依据【答案】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锥形瓶或试管)选择依据实验药品有两种,过氧化氢溶液为液体,二氧化锰为粉末状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选择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2.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4)将上述实验最后溶液中的二氧化锰过滤,烘干,称量质量。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导学案

授课时间:编号:备课组长签字:班级:小组:实验室制取
课型:实验探究课
课时:2课时
主备:WM
复备: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2、我能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3、我能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
(3)、氧气的检验方法:将伸入,木条说明。
(4)、氧气的验满方法:放在,木条,说明。
5反应原理:
药品
文字表达式
化学反应式
过氧化氢
氯酸钾
高锰酸钾
分解反应:由反应物生成其它物质的反应。
6.区别两种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反应物的种类
生成物的种类
表达式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7.工业制氧的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不同,离。
都的物质(也叫触媒)。要点:一个改变两个不变;催化作用:催化剂在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4、制取氧气(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和;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和。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和
(2)、制取氧气:实验前应首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末端应,导管即可,取出后的集气瓶应放;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导气管口应,试管口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必先再,否则。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先加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教师寄语:一切现成的方法都是通过尝试和探究得到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能运用元素守恒的观念,选择适
合制取氧气的药品。
⑵.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感受气体制
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⑶.认识催化剂和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
用。
⑷.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的选择,增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并学习对比实验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制取氧气方案的比较、鉴别,学会选择最佳的原料、条件、原
理、装置,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实验装置及催化剂的探究,培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
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体会一切现成的方法都是通过尝试和探究得
到的。
【学习准备】
1.向同一仪器中加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时,先加后加。
2.仪器的连接及气密性检验
3.氧气的用途
4.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参考课本及学案组内自主探究】
1.若让你在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认为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2.说一说你知道产生氧气的途径有哪些?这些途径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吗?为什么?3.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
①水(H2O)②二氧化碳(CO2)③氧化汞(HgO)
④高锰酸钾(KMnO4)⑤氯酸钾(KClO3)⑥过氧化氢(H2O2)
过氧化氢(H2O2)〈无色液体〉俗称双氧水,易分解,高纯度的双氧水的基本形
态是稳定的,当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很快分解氧
气(O2)和水(H2O)
4.反应原理确定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⑴过氧化氢(H2O2)当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很快分解产生氧气(O2)和水(H2O)。
其他物质是粉笔头吗?是碎瓷片吗?是土豆片吗?是……? 为什么最后选定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锰(MnO2)在反应中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
操作现象结论
向试管内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向试管内加入放置两天的5﹪的过氧化氢溶
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向试管甲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试管内
倒掉试管甲中的废液,重新加过氧化氢溶液
后,伸入带火星木条
探究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是否改变
总结:1)实验室制氧气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2)催化剂:
⑵若用这些物质制取氧气,该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依据是什么?
双孔塞
单孔塞
[挑战自我]1.我来设计装置图
总结:气体发生装置选择依据:
(3)依据该方法制备气体,该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依据是什么?
总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4)我来设计制取流程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知识支持]假如制取过程分为以下几步,你能合理的排出顺序吗? (1)装固体药品;(2)选择、组装仪器;(3)加液体药品,收集气体;(4)集气瓶里装满水,倒置于水槽;(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6)收集满后,在水下盖好玻片,拿出集气瓶,正放于桌面上;
[问题发现](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什么要等气泡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怎样检查集气瓶已经充满氧气?
(3)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检查集气瓶已经充满氧气
(4)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怎样放于桌面上呢?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自主建网】
1.在知识方面,本节课我收获: 。
我需加强: 。
2.在方法上: 。
3.在观念上: 。
4.未解决的问题: 。
【课堂展示、互动探究】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A B
C D
E H
【效果检测】
1.证明某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是氧气,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插入镁条
B.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在瓶口闻一闻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
A.产生更多的氧气 B.使过氧化氢受热均匀 C.防止试管爆炸 D.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实验室中,用 和 制取O 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若想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
(2)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到液面以下,原因_____ 。
(3)实验室里可用锌粒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来制取H 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 是 ,收集装置是 。
(友情提示:H 2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知者加速】
学校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以二氧化碳为课题展开探究,他们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物质。
他们很想在实验室中自己动手制取一瓶二氧化碳,他们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需要老师协助他们提供哪些信息呢?
A B C D E
制汽水 “干冰”营造舞台烟幕 参与光合作用
【自主建网】
1.在知识方面,本节课我收获:。
我需加强:。
2.在方法上:。
3.在观念上:。
4.未解决的问题:。
【因人作业】
一层配套P88 7 P90 11、12 // 二层新课堂相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