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合集下载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序“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来使大地丰产,来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残,来使幼小者降生时平平安安。

接着,他们又祈求反复无常的天神,不要降下大火与洪水的灾难;他们的烟火缭绕的祭品,在鲜血染红的祭坛上焚燃。

后来又有大胆的哲人和圣贤,制订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史芬克斯式的笑脸。

注视着好景不常的哲人和圣贤,她耐心地等了一会——他们的方案就烟消云散。

接着就来了一批热心人,地位比较卑贱,他们并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满足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只是观察。

幻想和检验。

从此,在混沌一团中,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展现;人们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

变化不已的图案在远方闪光;但它的景象不断变幻,却没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细,更没有揭示出字谜画的意义。

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她不可思议地保护着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谜。

1929年9月于多塞特郡希尔费尔德原序现代科学的巨大宏伟的大厦,或许是人类心灵的最伟大的胜利。

但是,它的起源、发展和成就的故事却是历史当中人们知道得最少的部分之一,而且我们也很难在一般文献中找到它的踪迹。

历史学家所讲的不外是战争、政治和经济;揭露原子秘密,在我们眼前揭开空间深度等活动,虽然使哲学思想起了革命并使我们有可能把物质生活提高到历代梦想不到的水平,但是关于这些活动的发展情况,大部分历史学家却没有讲到,或很少讲到。

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

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因为自然哲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动力学的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的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

不过,进化论的生物学以及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却一方面使科学思想臻于深邃,另一方面又迫使哲学家对科学不得不加以重视,因为科学现在对哲学,对神学,对宗教,又有了意义。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

世界科技发展史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

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类不断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萌芽不断成长起来。

世界文明发端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生活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名垂史册,印度数学为世界数学发展史大侠光辉的一页。

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夺目的科学奇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都是那一时期的解除代表人物。

公元前3世纪,进入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使得古代科学攀上三座高峰。

公元最初的500多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持续衰落,5世纪后进入黑暗的年代,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科学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

但是科学精神在14世纪发出自己的呐喊,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逻辑尔-培根像一颗新星,点亮了欧洲的天空。

在整个古代,技术发展的水平不高,科学也没有达到系统的程度,不同地域的人民之间还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但许多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 如阳历和阴历, 节气、月、星期和其它时间单位的划分, 恒星天区的划分和名称,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十进制记数法、印度——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杠杆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都已深深镶入了整个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分析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分析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分析【摘要】科学哲学与科学史是两个紧密相关但又独立的学科领域。

科学哲学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可以启示人们认识科学的本质与发展规律;而科学史也为科学哲学提供了大量案例和历史背景,帮助理解科学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探讨科学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影响。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如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理论启示是否偏离实践,科学史对科学哲学的理论建构是否过于历史化等。

未来,需要深入探讨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互动关系,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史、关系分析、启示、影响、相互补充、共同研究领域、争议、发展、紧密联系、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重要性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对科学活动的深入理解和反思。

科学哲学通过对科学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哲学分析,帮助我们揭示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可靠性,探索科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而科学史则通过对科学发展历程的考察和解释,揭示了科学知识的演变过程和科学家们的思想动态,帮助我们了解科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结合,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推动科学思维和方法的革新和进步。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研究不仅对科学界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广大公众和政策决策者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有助于提升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

1.2 研究背景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作为两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背景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逐渐形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开始各自发展。

科学哲学主要探讨科学的本质、方法和价值,以及科学研究的逻辑和哲学基础。

而科学史则致力于研究科学的发展过程、科学家的思想和实践,以及科学革命的历史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科学的需求不断增加,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是教育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对于科学教育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探讨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一、科学教学科学史的贡献科学教学科学史是研究科学教育发展历程、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它对于科学教育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教学科学史为科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过去科学教育实践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材体系的演变过程。

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今后的科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科学教学科学史为科学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科学教学科学史研究的对象包括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科学教学科学史为科学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实践。

科学教学科学史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教学科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探索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过去科学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措施,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二、科学哲学的贡献科学哲学是研究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哲学学科。

它对于科学教育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哲学帮助我们认识科学的本质和特点。

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科学的定义和特征。

通过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的研究,科学哲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特点,从而指导科学教育的实践。

科学哲学促进了科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科学方法的问题。

通过对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分析,科学哲学帮助我们发现科学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改进和创新科学方法的建议,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哲学为科学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科学知识的构建、验证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科学哲学为科学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实践。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科学教学中融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内容,对改进科学教学和培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认识到科学是个渐进的学习过程。

许多科学成果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积累和探索得出的,没有什么成果是突然形成的。

这可以培养学生进行长期持续学习的态度,也可以减少对科学研究结果的过于理想化看法。

科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中常有假设被推翻,新的理论取代旧理论的历史事实。

这可以培养学生开放和宽容的心态,不对现有科学成果极度绝对化。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科学哲学也可以提醒学生注意研究中的思想偏差和误区。

例如过于注重实验而忽略理论抽象、把个案当成普遍规律等问题。

这有助于学生养成以理性和审慎的态度研究问题的好习惯。

科学教学中融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精神,为今后成为一名负责任的科学工作者奠定良好基础。

这对深入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方法也都很重要。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也成为了人们尤其是学者们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

下面我将从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三个角度来探讨它们对于科学研究的贡献。

一、科学教学的贡献科学教学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是现代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人才的关键环节。

科学教学包括教育实践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

在教育实践方面,科学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理论,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科学教学强调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式自主探索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二、科学史的贡献科学史是研究科学发展历史的学科,它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参考。

科学史具有以下的贡献:1、帮助科学家了解科学发展历程和科学家发现的科学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和未来的科学趋势。

2、帮助科学家意识到科学研究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并且能够对于科学进步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3、科学史不仅记录了科学家的贡献和事迹,还对于科学研究的社会背景、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因素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三、科学哲学的贡献科学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探讨的是科学研究的本质和方法,尤其是揭示科学发现和知识的真相和合理性。

科学哲学具有以下的贡献:1、科学哲学帮助科学家了解科学知识背后的哲学思想和奥秘,从而加深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科学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包括对于知识、真实性、可靠性等问题的探索,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实践和进步。

3、科学哲学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加深入地思考科学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可持续性,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对于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贡献,它们在不同方面和角度上提供了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和思维支撑。

未来,人们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科学教育、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SCI、SSCI、CSSCI分别是什么?

SCI、SSCI、CSSCI分别是什么?

SCI、SSCI、CSSCI分别是什么?SCI是科学检索,理⼯科⼀般看重这个,SSCI是经济等社会科学。

前⾯两个被看做是国际最顶级的检索数据库,全⽂⼀般是⽤英⽂书写。

CSSCI是属于国内的,是中国社会科学类的数据库,重要程度⼀般认为低于SSCI。

⽬前,⼀个国家的科技论⽂被SCI、SSCI收录的多寡已被看作衡量该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平、科技实⼒和科技论⽂⽔平⾼低的重要评价指标,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也引起学术界越来越⼴泛的关注。

⼀、究竟什么是SCI、SSCI以及CSSCI呢?1.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献的作者、题⽬、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献引证的⾓度评估⽂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献⽹络。

SCI创刊于1961年,SCI(科学引⽂索引 )、EI(⼯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科技⽂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的电⼦化、集成化、⽹络化的⼤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的被引⽤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多⽅位的评价研究,从⽽评判⼀个国家、⼀个科学研究机构、⼀所⾼等学校、⼀本期刊,乃⾄⼀个研究⼈员学术⽔平的重要指标之⼀。

由于SCI收录的论⽂主要是⾃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

所以,如何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简化为如何评价论⽂所承载的内容对科学知识进展的影响。

因此,SCI是⽬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献检索⼯具。

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字,其中主要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本、加拿⼤等,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

HPS科学教育思想的起源及其历史沿革

HPS科学教育思想的起源及其历史沿革

HPS科学教育思想的起源及其历史沿革HP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育思想,指的是将科学领域的历史与哲学知识融合到科学教育中,既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又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产生机制。

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其中包括一系列学者的构想和实践,下面将对此进行梳理和回顾。

一、起源19世纪末,科学研究经历了一次革命,从传统的实证主义发展到了新实证主义,后者提倡将历史和哲学融入科学研究中,使科学发展更为系统和完整。

此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不断发展起来,成为了研究科学本质和科学历史的重要工具。

20世纪初,科学研究形式不断变化,科学教育开始重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想,从而引起了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关注。

此时,HPS教育思想逐渐形成,由于它的价值逐渐被认识和认可,HPS教育思想开始扎根于各个教育机构中。

二、历史沿革(一)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HPS教育思想逐渐流行于欧洲和美国,成为高校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20年代,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等著名哲学家成为HPS教育思想推广的倡导者。

他们认为,科学的发展过程与社会、历史、哲学都有关联,只有通过它们的综合解析,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

20世纪30年代,莫里斯·舒弗勒(Morris Shapira)等学者从历史和哲学角度重视科学方法,认为科学的历史和哲学因素是制定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基础,因此,将HPS教育思想引入科学教育可以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20世纪40年代,因二战的爆发造成对人类的巨大威胁,科学贡献变得更加明显,因而HPS教育思想退出了高校教学范畴,成为了一种普及的科普教育思想,致力于普及科学思想,加深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PS)理论综述摘要:综合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HPS)是科学哲学沉寂近三十年来科学哲学界诸多核心人物共同关心的主题,代表了科学哲学的一种突破。

其意在将科学哲学中的哲学分析与科学史所提供的历史解释结合起来,立足于相关科学史材料和当代科学哲学中所广泛讨论的问题,通过自然主义路径、科学思想史路径、科学知识社会学路径、补充科学路径,以及整体概念路径达到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相综合的目的。

对国外的研究现状加以梳理、分析与整合,而且也是对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空缺的弥补,有助于丰富国内科学哲学理论。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史;综合;多元路径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7)05-0069-0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历史资料在规范性的哲学分析中的身份问题;科学哲学是否真的是一种规范性事业;如何很好地对待科学史以及哲学可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如何定义哲学分析的本质等等[1]。

就此,学者们对HPS的相关主题展开了讨论和探索,或是“出于理性考虑的婚姻”等。

20 世纪90 年代早期,这一话题引起了热议,科学哲学协会(PSA于1992年和1994年分别以题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对彼此有什么要说的话”和“会话,实践,语境:从HPS到多学科的科学研究” 展开讨论。

在20世纪最后的十年间,关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关系问题的讨论逐渐形成了一种势头。

21 世纪初,许多出版物和大事记见证了由此而兴起的运动”,其中包括:2002 年创办关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专门刊物把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关系视为“权宜联姻” “亲密关系”《科学展望》;2006 年出版关于发现的语境和辩护的语境之间差异的发展历史的卷集;2007 年于匹兹堡大学召开第一届“综合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PS1)大会,正式提出了以“ & H P S”( integrated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为名的研究命题;同年,赖因贝格尔出版了《历史化的认识论》;2008年,柏林普朗克研究所(MPI)就科学史这一学科召开了“何为历史的认识论”会议,爱西斯(Isis)刊载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中的转向”一文,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召开题为“历史的认识论” 会议;2009 年,圣母大学召开第二届“综合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PS2)大会;2010年,印第安纳大学召开第三届“ &HPS”会议,Domski和Dickson出版了关于一种新方法的讨论:复兴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密切结合》专集;2012年,希腊雅典大学召开第四届“ &HPS”会文集。

2014年,维也纳大学召开第五届“&HPS”会议。

2015 年,&HPS委员会正式成立,哈索克?张(Hasok Chang)担任主席。

述内容表明了关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综合的研究视角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对&HPS研究现状、研究路径及其理论蕴意作进一步介绍。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HPS的学者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扬?戈林斯基,大卫?米勒,肯尼斯?卡内瓦,罗纳德?吉尔,彼得?迪尔,沃尔夫冈?皮奇,哈索克?张,西摩?茅斯科普夫,泰德?施马尔茨,以及希欧多尔?阿巴兹斯和尤塔?石克尔等。

这些学者共议,同年出版了《综合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问题与展望》同的观点是:基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不能在彼此领域中同时满足方法论标准,并且其主题与研究路径有明显分歧,但仍要面对这一问题努力寻求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结合点,提出&HPS “历史的认识论”等新术语。

针对&HPS虽然诸多学者对其共同目标达成一致,但就具体方法而言却是多元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及其代表人物的具体观点。

第一,从整体概念上主张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综合起来的观点。

尤塔?石克尔在其题为“关于HPS的更多想法:另个20 年后”的文章中概述了自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备受热议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发展状况,以及到21 世纪初所逐渐形成以“ &HPS”为号召的学术活动[2]。

他主张,对于科学知识的历史主义分析应当建立在精通当前科学哲学的基础之上,以确保我们的行为始于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概念分析。

石克尔提出,对科学哲学历史主义的反思应当进入两种历史图景之中,分别是关于科学的、方法论的和认识论概念的历史,以及将元科学分析的作为概念工具的历史。

其后,石克尔与希欧多尔?阿巴兹斯共同提出了结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两条主要途径:一种是将历史研究与哲学视角相结合,认为解决科学哲学中突出的问题主要在于对其历史记录进行解释;另一种途径则是在强调概念、实践,或方法论与认识论的信条的同时,要对这些概念、实践或者信条是如何而来的问题加以认识和理解[3]。

第二,“自然化”(自然主义)路径。

罗纳德?吉尔对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结合的观点经历了从“权宜联姻”[4]到自然主义的转变,他否认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本身具有“亲密联系”,主张存在一种自然化的科学哲学的可能性,即从历史性的科学实践中得出规范性的结论,他认为自然化的科学哲学本质上是对过去科学和科学家本身的研究,这与科学史具有一致性。

就此,吉尔提出了两条途径:认知科学进路和科学社会学进路,前者包含两个具体方面,即表达和判断,表达方面强调模型的使用,判断方面则强调科学的推理与决策[5]。

他希望通过对科学哲学进行更为彻底的自然化而试图与科学史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科学思想史路径。

肯尼斯 ?卡内瓦的观点与大卫 ?米勒的观点相似,虽然强调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差异,但其 采用的二分法是介于史学家的“时限的细节”和哲学家的抽 象而普遍的“不受时间影响的真相”之间的。

他在“事实上 是什么将科学史家与科学哲学家分开?”一文中提出了科学 史与科学哲学在各自解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时有一定的关 联性,并试图在这一领域内寻求二者的结合。

他批评了库恩 之后试图将科学哲学从科学历史的具体细节中脱离出来的 观点,主张在进行哲学研究的同时应将自身与实际的历史进 程联系起来,消除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中的历史无关 联性,并借用历史学家所使用的合适的语言、合适的概念工 具与知识产生的背景联系起来, 从而产生“互补性” 的效果 在具?w 层面,肯尼斯?卡内瓦提出了借用科学哲学家与科学史家在各自共同体所认可的术语的含义和意义所处的真实” ( complementary science )的观 点,上述学者们都是将“科学”作为连接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桥梁,而他把目光从科学转向自然,关注对科学家活动的 论转向了科学发明的实践活动, 主张用一种动态的、 历史的、 语境的与时间中生成与突现的历史主义观点去重审科学实语境中进行有效互动。

补充科学”路径。

哈索克 ?张提出了“补充科学践,跨越了传统的历史、哲学与科学的学科界限,提出了与描述模式和规范模式相对的扩展自然知识的新方法,即补充科学。

延续,从“辩护的逻辑”转向了“发现的语境”,从科学理、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对&HPS的研究主要是南京大学石诚和蔡仲的论文“补充科学:HPS的另一定位”与“复制科学实验,实践‘补充科学’”,前一篇比较详尽地介绍了&HPS中补充科学这种进路的定义与方法,而后一篇文章则转向了实践哲学,强调实验复制的方法。

这与&HPS的整体理论有所不同,作者首先没有从总体的角度把握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二者综合的蕴意,而只是对其中小部分进行了初步介绍,其次补充科学这一部分没有反映出综合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全部面貌,缺少其他对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进行综合的进路阐释,诸如自然主义路径、科学思想史、科学知识社会学等方面,所以目前国内对于&HPS的研究相对不足。

三、&HPS的意义关于“ &HPS”这一议题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宣言来理解[6] :&HPS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兼具了历史和哲学两个方面。

好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不仅仅是科学史进入某些科学哲学可以进入的领域,或科学哲学进入某些科学史可以进入的领域,而且是二者兼具历史性和哲学性的事业。

HPS作为现代学科而创立的洞见在于历史与哲学具有?N 特殊的关系,且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能够共同前进。

使HPS与众不同的是这样一个信念: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共同目标就是理解科学,这个共同目标能够通过两个学科相互依赖的方式得以实现……对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做的所有工作最终都能致力于实现共同目标的期望,有助于把这两个学科各自的学术研究统一于HPS共同体之中好的科学史所陈述的内容在恰当的资源中有坚实的基础,并处于相关的语境内;好的科学哲学对现代科学哲学文献持审慎态度,它所陈述的内容简明扼要,且有令人信服的论据做支撑。

上述宣言清楚表明了参与&HPS 的学者们的立场,他们主张把科学哲学中的哲学分析与科学史所提供的历史解释相结合,立足于相关历史材料和当代科学哲学中所广泛讨论的问题,通过多元化的进路达到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综合的目的。

&HPS是科学哲学沉寂近三十年来科学哲学界诸多核心人物共同关心的主题,代表了科学哲学的某种突破。

对&HPS 这一理论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明确这一理论的研究方法、目标与定位,对国外的研究现状加以梳理、分析与整合,而且也是对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空缺的弥补,有助于丰富国内科学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1]Jutta Schickore. (Ab)Using the Past forPresentPurposes:Exposing Contextual and Trans-Contextual Features of Error[J]. Perspectives on Science,2002.[2]Jutta Schickore. More Thoughts on HPS:Another 20Years Later[J].Perspectives on Science,2011.[3]Arabatzis ,T& J,Schickore. Introduction :Ways ofIntegrating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J]. Perspectives on Science,2012.[4]Ronald Gie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Science :Intimate Relationship or Marriage of Convenience ?[J]. British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73.[5]Ronald N.Gie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Science :Thirty-Five Years Later[A]. Mauskopf ,S&TSchmaltz. Integrating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roblems and Prospects[C].Dordrecht :Springer,2012.[6]Arabatzis ,T& D,Howard. Introduction :Integrated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Practice[J]. Studies in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