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鱼糜制品
水产食品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鲁东大学

第一章测试1.近年来,我国水产加工品总量快速上升,精深加工品比重不断加大,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A:对B:错答案:A2.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A:建立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B: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逐步建立C:质量全标准体系完善D:质量追溯技术与装备取得突破E:关键危害因子控制技术取得进展答案:ABDE3.水产品中富含(),食用鲜度鲜度下降的产品时,易出现过敏和发炎。
A:苯丙氨酸B:异亮氨酸C:赖氨酸D:组氨酸答案:D4.淡水鱼耐冻性差,所以不能作为鱼糜制品的生产原料A:对B:错答案:B5.水产品易腐性的原因有()。
A:内脏和腮等部位细菌易于繁殖;B:组织、肉质的脆弱和柔软性C:鱼皮易受到机械损伤,细菌易侵入D:鱼体中酶类在常温下活性较强答案:ABCD6.()被誉为当今三大未充分利用、开发潜力巨大的渔业资源。
A:南极磷虾B:中上层鱼类C:罗非鱼D:头足类答案:ABD7.乌贼的墨囊中含有(),具有显著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A:乌贼墨黑色素B:乌贼墨蛋白C:乌贼墨多糖答案:AC8.鱼虾贝藻等加工副产物中各类功能活性因子,是开发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药物的低廉原料。
A:对B:错答案:A9.螺旋藻产品开发时不需要做破壁处理A:对B:错答案:A10.糖类是海藻的主要成分,根据海藻体内存在的位置可分为()A:细胞内贮存多糖B:细胞间质多糖C:细胞壁多糖D:细胞膜多糖答案:ABC第二章测试1.水产品同畜肉产品相比,以湿基计算,蛋白质含量相近,不同的是脂肪含量低A:对B:错答案:A2.鱼肉加工的主要成分是鱼体的()。
A:环状肌B:平滑肌C:心肌D:骨骼肌答案:D3.()是导致食用虾类、蟹类及头足类水产食品产生过敏反应的主要蛋白。
A:原肌球蛋白B:肌球蛋白C: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答案:A4.肌浆蛋白是指存在于肌细胞细胞质中()的总称A:不溶性蛋白B:盐溶性蛋白C:可溶性蛋白质答案:C5.蛋白序列中Gly-Pro-Hyp频繁出现是胶原与球状蛋白质的显著不同点A:对B:错答案:A6.鱼贝类的脂质含量,受环境条件、生理条件、食饵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即使是同一种属也因渔场和渔汛不同而有差异。
鱼糜制品生产工艺

鱼糜制品生产工艺
鱼糜是一种由鱼肉制成的食品,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材料准备:选择新鲜的鱼类作为原料,如鲤鱼、鲫鱼等。
2. 清洗和去鳞:将鱼进行清洗,并使用鱼鳞刮片工具将鱼身上的鳞片去除。
3. 剖鱼:将清洗干净的鱼进行剖开,去除内脏和骨头。
4. 剁细:将鱼肉切割成小块,并使用刀具或者绞肉机将鱼肉剁成鱼糜。
5. 调味:将鱼糜加入适量的盐、味精、淀粉、蛋清等调味料,搅拌均匀。
6. 搅拌:使用搅拌器或者搅拌机对鱼糜进行搅拌,使其产生黏性。
7. 成型:将搅拌好的鱼糜分装入模具中,按照所需的形状进行成型。
8. 蒸煮:将成型后的鱼糜放入蒸锅中,用高温蒸煮一定时间,使其熟透。
9. 冷却:将蒸煮好的鱼糜取出,放置在通风处进行冷却。
10. 包装:将冷却好的鱼糜进行包装,存放在冷藏室或者冷冻
室中,以保持其新鲜度。
以上就是常见的鱼糜制品的生产工艺。
不同地区和不同厂家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和特殊工艺。
水产品加工培训资料

第二节 鱼类的活体贮运
一、短距离的活鱼运输 帆布萎:容积0 .5—0.8m 2 ,盛水250 - 400kg ,盛 鱼50-75kg运鱼适宜水温6-15。C, 温度不能超过5。C。种类不同,盛鱼的量不同。如白 甲,易死,利用大小城市的活鱼价去补偿运价。 活鱼运输箱:若未售空可作暂养箱。 有关参数:水泵:流量 20m3/n ,扬程2 0m ,吸入 高度7m,汽油机功率4w. 鱼箱容积:4m3,载3.2吨,鱼水比:20-30。C1:2,20。 C以下1:1. 运行时间4小时,水中溶解氧(1mg/L),存活率45%.
(五)乌贼类:海产。大枪乌贼。
①我国产量最大的是台湾枪乌贼(占全国产量90%)。 金乌贼、无针乌贼。 ②特性:营养价值丰富,属高蛋白食品,也是名贵的滋 补品。有养血滋阴、益胃通气。多进行干品加工。如: 枪乌贼加工的干品俗称鱿鱼干;乌贼加工的干品:墨 鱼干。(海珍品) 乌贼类的墨汁还是高级绘画的颜料。
(八)龟鳖类:爬行纲
①种类:海水中有玳瑁、绿 龟。淡水中:金龟、水龟、 中华鳖、山瑞鳖。 ③特性:加工品:冷冻制品:龟鳖粉。
二、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用于水产品加工的主要为海水藻类植物。 1) 海带:藻类植物,海藻门海带科。可供食用、药用, 并可提取海藻胶、甘露醇等工业原料。 海带多生产干品加工,也可作成各种小包装方便食品。 2) 紫菜:藻类植物的红藻门紫菜科。主要养殖种类有: 园紫菜、坛紫菜、长紫菜和甘紫菜。 特性:含蛋白质、碘、磷、钙、汞营养丰富的海产品: 干品加工、出口销售。
二、基本运输方式:
(一)开敝式运输: 1.带水运输。 优点:①对水体的水质、水温、溶解氧可进行一 定的人工调节。 ②方法简便,运输量大,存活率高,运输成本低。 ③适合大规格鱼种或成鱼运输。 2.干湿法运输(湿润法运输) 特点:鲤、鲫、草的短途运输(6小时以内)。 河蟹、甲鱼等特种水产品的长途运输。运输途中 注意通风,高温。
鱼糜制品的加工

鱼糜制品的加工摘要:鱼糜是各类鱼糜制品的主要原料,文章针对其中几个重要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案, 为获得优质鱼糜产品提供了依据。
鱼糜凝胶性能是鱼糜制品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鱼糜加工过程中影响鱼糜凝胶性能的不同因素,阐述了如何在加工过程中提高鱼糜凝胶强度的方法,提出了鱼糜制品加工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鱼糜加工;凝胶性能Surimi products processingAbstract:Surimi is raw materials of all kinds of surimi products so this essay makes a study on several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the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ocess scheme.And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good quality products of surimi.The gel properties of surimi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quality 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that effecting the gel properties in surimi processing .Describes how to improve surimi gel strength in the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Key words:Surimi processing;Gel properties一、日本鱼糜制品的加工现状概述1 鱼糕制品鱼糕制品是日本人极为嗜好的水产加工品。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烟台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海藻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A:甲藻B:硅藻C:绿藻D:金藻答案:B第一章测试1.海洋水产品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包括()A:从废弃物中能够提取高价值产品B:日益增长的人口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增加C:经济鱼贝类资源日益衰竭D:鱼贝类加工后的下脚料逐渐增多,不加以利用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答案:ABCD2.水产品冷冻贮藏过程中质量变化包括()A:干耗B:蛋白质分解C:脂肪氧化D:蛋白质的变性答案:ACD3.水产干制品保藏过程中的劣变包括()A:制品的虫害B:制品的吸湿C:干制品的发霉D:干制品油烧答案:ABCD4.鱼类在生理状态下,水分含量与脂质含量的关系是()。
A:脂质含量多时水分含量少B:脂质含量多时水分含量多C:脂质含量和水分含量无关D:脂质含量少时水分含量少答案:A5.. 冷冻水产解冻方法不包括()。
A:淋水解冻B:空气解冻C:浸水解冻D:微波解冻答案:D6.鱼糜制品加工就是保证和突出制品的()。
A:弹性B:风味C:白度D:形状答案:A7.干制不能将微生物全部杀死,只能抑制它们的活动。
()A:错B:对答案:B8.只有鱼肉是红色的鱼才是红肉鱼()A:错B:对答案:A9.做鱼糜制品的原料,淡水鱼比海水鱼强。
()A:对B:错答案:B10.罐头食品生产的基本原理是微生物受到加热处理会死亡。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海洋活性成分研究中,通常用缩写来代表相应研究指标,模型动物的半数致死量是毒理研究中一个重要指标,其英文缩写为()。
A:ED 50B:IC 50C:LD 50D:ID 50答案:C2.第一个在海洋生物中发现并研制成功的海洋抗生素()。
A:阿糖胞苷B:苔藓虫素C:头孢菌素D:阿糖腺苷答案:C3.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类重要的海洋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英文缩写为()。
A:AAB:EPAC:PUFAD:DHA答案:D4.河豚毒素是一种()。
A:具有弱酸性的无色结晶物质B:具有弱碱性的无色结晶物质C:具有中性的无色结晶物质D:蛋白物质答案:B5.目前从海洋生物中获得的天然代谢物成分有()A:前列腺素类B:聚醚类化合物C:肽类化合物D:大环内酯类答案:ABCD6.海洋生物制药的特点有()A:药源主要来自海洋药用生物B:是新发展的药物研究领域C:容易获得新药D: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低微、结构奇特、活性显著。
鱼糜制品

(三)多聚磷酸盐的添加效果:
(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和三聚磷酸 钠等量混合)
重合磷酸盐的添加效果之一是使鱼肉PH 保持中性,还起到缓冲的效果。
漂洗除去部分无机盐离子后,使I降低, 加速了肌原纤维蛋白的变性,重合磷酸盐 的增离子强度的效果好。
四.冷冻鱼糜的生产 • 工艺流程工: 艺
原料鱼 去头去内脏 清洗 采肉 漂洗 精滤 脱水 搅拌混
•
凝胶化的形成即使在10℃以下的低
温也能缓慢进行 。
• 注:在低温下氢键结合稳定, 水不与蛋白质分离,徐徐形成的网 状结构包住自由水,所以越是低温 凝胶化的鱼糕弹性越好。
• 凝胶劣化:在凝胶化温度带中已经形成 的凝胶结构,在以60℃为中心,50-70 ℃温度带中逐渐劣化、崩溃的一种现象。
二、影响鱼肉凝胶形成特性的因素
首的研究小组以狭鳕鱼为原料研究开发了无盐冷
冻鱼糜的生产新技术,几乎在同时,京都大学的
池内氏等人也成功地开发了加盐冷冻鱼糜技术,
解决了原料鱼蛋白质冷冻变性的问题 ,使得日本
的鱼糜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其鱼糜制品一 直是水产加工品中的主导产品。
❖我国1950年以后在大连、上海等地就开始了 鱼丸、鱼香肠的工厂化生产,但真正得到较大 发展的是改革开放之后。 ❖到1997年我国已有冷冻鱼糜生产线、模拟蟹 肉等20多条生产线,鱼糜制品生产量已达5万t/ 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 鱼糜制品将会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鱼肉的化学组成和凝胶形成能
鱼种之间凝胶形成能的差异主要是肌 肉的化学组成不同所造成的,而关系最 大的成分有:肌原纤维蛋白质、肌浆蛋 白,以及因鱼种不同变动较大的脂质和 提取物成分。
1、肌原纤维蛋白
鱼糜的凝胶结构是由肌原纤维蛋白 质(肌动球蛋白、肌球蛋白)形成的网 目所致,因此,其含量和自身的凝胶形 成能力就被认为是决定鱼肉凝胶形成能 的最重要的因素,肌动球蛋白本身的凝 胶形成特性是决定鱼种的凝胶化特征的 主要因素。
冷冻鱼糜和鱼糜制品教材

第五章冷冻鱼糜和鱼糜制品将原料经采肉、漂洗、精滤、脱水搅拌冻结加工制成的产品被称之为冷冻鱼糜(鱼浆),它是进一步加工鱼糜制品的中间原料,将其解冻或直接由新鲜原料制得的鱼糜再经擂溃或斩拌、成型、加热和冷却工序制成的即为鱼糜制品。
鱼糜制品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广为流传,如我国久负盛名的福州包心鱼丸、潮州鱼丸、崇武鱼卷、台湾贡丸、深沪脆丸、山东等地的鱼肉饺子等,便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鱼糜制品,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是以手工加工为主。
作为一种工业化生产的鱼糜制品始于日本,1960年后,日本北海道水产试验场酉谷氏为首的研究小组,以研究狭鳕鱼的利用为契机,研究开发了无盐冷冻鱼糜的生产新技术,几乎在同时,京都大学的池内氏等人也成功地开发了加盐冷冻鱼糜技术,解决了原料鱼蛋白质冷冻变性的问题。
这一重大突破,使得日本的鱼糜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其鱼糜制品在60~80年代一直是水产加工品中的主导产品,产量约为100万吨。
我国于1984年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冷冻鱼糜和鱼糜制品生产线后,才开始进入较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至1999年底为止。
有冷冻鱼糜生产线26条左右,模拟冷冻鱼糜生产线28条左右,烤竹轮生产线15条左右,鱼香肠结扎生产线12条左右,油炸制品生产线10左右,研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档的鱼糜制品和冷冻调理食品,如鱼丸、鱼糕、鱼香肠、鱼卷、模拟虾肉、模拟蟹肉、模拟贝柱、鱼糕、竹轮等鱼糜制品和鱼排、虾饼、裹衣鱼糜制品等冷冻调理食品,这些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餐桌。
鱼糜制品营养价值高,携带、食用方便,原料来源丰富,不受鱼种、大小的限制,可以将商品价值低但营养价值高的鱼类资源,充分而合理地利用。
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进行不同口味的调配,形状也可任意选择,产品形状、外观、滋味与原料鱼截然不同,较其他水产食品更具灵活性及可开发性。
第一节鱼糜制品加工的基本原理一、鱼糜制品的凝胶形成能鱼肉中加入2%~3% 的食盐进行擂溃时,会产生非常黏稠状的肉糊(鱼糜)。
第五章 鱼糜制品加工

3.鱼糜制品的弹性形成机理
当鱼体肌肉经绞碎后肌纤维受到破坏,在鱼肉中添 加2%~3%的食盐进行擂溃。由于擂溃的机械作用( 搅拌和研磨),肌纤维进一步被破坏,并促进了鱼肉 中盐溶性蛋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溶解,它与水 混合发生水化作用并聚合成黏性很强的肌动中,大部 分呈现长纤维的肌动球蛋白溶胶发生凝固收缩并相互 连结成网状结构固定下来,球蛋白溶胶,然后根据产 品的需求加工成一定的形状。把已成型的鱼糜进行加 热,在加热其中包含与肌球蛋白结合的水分,加热后 的鱼糜便失去了黏性和可塑性,而成为橡皮般的凝胶 体,因而富有弹性 。
鱼糜从溶胶体转变为凝胶化过程中包含两种 反应:一个是在50℃以下进行的网状结构形 成过程,称为凝胶化;一个是在 50~70℃ (60℃)发生的构造劣化反应,称为凝胶劣 化。
即使最终温度相同,并且达到最终温度的时 间相同,但制品弹性的强度也会不同,所形 成的凝胶物性亦不同,这是鱼糜凝胶化的重 要特征。
二、影响鱼糜制品弹性质量的因素
(一)鱼种对弹性强弱的影响
1、不同鱼种鱼糜制品在弹性上的强弱与鱼类 肌肉中所含盐溶性蛋白,尤其是肌球蛋白的含 量直接有关。
一般来讲,白色 肉鱼类肌球蛋白 的含量较红色肉 鱼类的含量高, 所以制品的弹性 也就强些,如带 鱼、马面豚等。
几种常用鱼类肌肉中肌球蛋白含量
鳕鱼盐溶性蛋白、ATPase与弹性的关 系
热稳定性就是指鱼体死后在加工或贮藏中肌原 纤维蛋白质变性的难易和快慢而言,稳定性好 表明蛋白质变性速度慢,Ca-ATPase失活少。
工 业 利用
各种鱼类肌动球蛋白Ca-ATPase的温度稳定性(35℃)
非洲鲫鱼>鳗鲡>鲤鱼>鰤鱼>虹鳟>鲈鲉>狭鳕的顺序减弱
工 业 利用
保藏温度(20℃)对3种鱼类肉浆凝胶形成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0/9
38
糖类对鱼肉蛋白质的变性防止效果与悬 浊液的蛋白质质量没有关系,只决定于添 加糖类的摩尔浓度,即如果与蛋白质共存 的水中的糖类摩尔浓度一样,防止冷冻变 性的效果就一样。因此,水分含量多的鱼 糜,糖类的添加量就大一些,否则就可以 少添加。在同一鱼糜中,糖类的添加量越 多,对防止变性的效果就越好。
2019/10/9
16
各鱼种的差异性主要依存于30~40℃肉糊的凝胶化 速度 (凝胶化难易度)和50~70℃温度域的凝胶劣化 速度 (凝胶劣化难易度)的不同。根据其难易度的不 同可将其分为4种类型:
(1)难疑胶化、难凝胶劣化的类型:包括畜肉、鲨 鱼类、旗鱼类等;
(2)难凝胶化、易凝胶劣化的类型:以鲐为典型;
2019/10/9
8
这种溶胶在低温中缓慢地失去可塑性, 而在高温中却迅速地形成富有弹性的凝胶 体,即鱼糜制品。鱼肉的这种能力叫做凝 胶形成能,由于生产鱼糕的鱼肉都要具有 很强的凝胶形成能力,所以也叫鱼糕生成 能力,在日本又称 “足” 形成能力,这是 衡量原料鱼是否适宜做鱼糜制品的一个重 要标志。
2019/10/9
13
凝胶劣化
在凝胶化温度带中已形成的凝胶结构,在 70℃以下温度域中逐渐劣化、崩溃的一种 现象。60℃附近最易发生,即使在50℃以 下,如放置时间长,也同样发生。
其发生机制有蛋白酶的分解学说和凝胶劣 化诱发性蛋白质学说,但尚未有确定的说 法。
2019/10/9
14
鱼糜凝胶劣化的原因
酶活性、温度、凝胶强度关系图
2019/10/9
20
高弹性鱼种:凝胶形成能数值1000以上, 飞鱼、蛇鲻、带鱼、牙鲆、竹荚鱼。
普通弹性鱼种:凝胶形成能数值500~1000, 大部分红肉鱼(鲣、鲐、秋刀鱼、黄肌金枪 鱼、黑鲔、圆舵鲣、远东拟沙丁鱼)
弱弹性鱼种:凝胶形成能数值500以下,鲨 鱼、乌贼、大多数淡水鱼。
2019/10/9
2019/10/9
34
冷冻变性的机理
关于蛋白质的冷冻变性机制有多种学说,但目 前较有说服力的有三种:
①结合水的脱离学说:水分子的冻结引起的;
②细胞液浓缩学说:冻结导致细胞液的离子浓 度上升,pH值发生变化而引起蛋白质的盐析 变性;
③水化作用学说:认为水和结合水的相互作用 引起蛋白质变性。
2019/10/9
23
肌原纤维蛋白浓度和鱼糜弹性的关系图
2019/10/9
24
肌浆蛋白质
肌浆蛋白是弹性阻害因子,可能的原因有 两个:
一是肌动球蛋白和肌浆蛋白之间的热凝固 相互作用;
二是肌浆蛋白中存在一种于60℃附近为最 适活性的蛋白酶(碱性组织蛋白酸, cathepsin),鱼糜加热至该最适温度时,发 生凝胶劣化的现象。
5
鱼糜制品
2019/10/9
62019/10/97 Nhomakorabea第一节 凝胶形成能
一、鱼糜(肉糊)的形成
鱼肉中加入2~3%的食盐进行擂溃时,会 产生非常粘稠状的肉糊。原因是构成肌原 纤维的肌蛋白丝(细丝和粗丝)中的F-肌动 蛋白与肌球蛋白由于食盐的盐溶作用而溶 解,在溶解中二者吸收大量水分并结合形 成肌动球蛋白的溶胶。
第十一章 鱼糜制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凝胶形成能 冷冻鱼糜 鱼糜制品加工的基本原理 鱼糜制品的辅料及添加剂 鱼糜制品的主要品种及生产工艺 水产模拟食品 鱼糜制品的质量评定 鱼糜制品生产新技术
2019/10/9
1
本章重点
1、简述冷冻鱼糜与鱼糜制品的异同. 2、何谓潜在凝胶形成能和表现凝胶形成能? 3、试述冷冻鱼糜的生产过程及关键步骤. 4、鱼糜凝胶形成的定义? 5、鱼糜制品弹性形成机理? 6、用原料鱼制造冷冻鱼糜怎样提高凝胶强度? 7、用冷冻鱼糜制造鱼糜制品、怎样保证鱼糜制
2019/10/9
28
鱼糜pH和凝胶形成能关系图
2019/10/9
29
(三)耐冻性
原料在冻结贮藏时,由于肌原纤维蛋白质 的冷冻变性,凝胶形成能下降,但其下降 速度固鱼种而各异。金枪鱼、鲨鱼等耐冻 性强,狭鳕、鳕鱼、鲽、小黄鱼等耐冻性 差。在仍然尚未完全弄清蛋白质变性机制 的情况下,这种鱼种特异性是何起固亦不 明确,但鱼肉的水分和脂肪量的多少被认 为是其影响因素。
2019/10/9
35
目前,比较认同的是水化作用学说。即在 冻结时,由于冰晶的生成引起结合水和蛋 白质分子的结合状态被破坏,使蛋白质分 子内部有些键发生变化,有些键又重新结 合,这种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然涉 及蛋白质分子的内部结构,从而导致蛋白 质的变性。
2019/10/9
36
(二)防止蛋白质冷冻变性的方法
9
二、凝胶化及凝胶劣化
从熔胶的肉糊(塑性)到凝胶的鱼糕(弹性)的 变化包含了二个反应,它以肌动球蛋白的热凝固 温度(约50 ℃)为界:
一是通过50℃以下的温度域时进行的凝胶结构形 成的反应,称为凝胶化(suwari);另一是以60℃ 为中心的50~70℃温度带所发生的凝胶结构劣化 的反应,称为凝胶劣化(modori) 。
品的凝胶强度?
2019/10/9
2
鱼糜及鱼糜制品的概念
鱼糜(鱼肉泥):
将原料鱼洗净,去头、内脏,采鱼肉, 加入2%-3%的食盐进行擂溃或者斩拌所得到 得非常粘稠状的肉糊。
冷冻鱼糜(生鱼糜):
将原料鱼经采肉、漂洗、精滤、脱水、 搅拌和冷冻加工制成的糜状产品被称为冷冻 鱼糜。
2019/10/9
3
冷冻鱼糜
(3)易凝胶化、易凝胶劣化的类型:以沙丁鱼类为 代表;
(4)易凝胶化、难凝胶劣化的类型:以飞鱼代表。
2019/10/9
17
2019/10/9
18
2019/10/9
19
三、潜在凝胶形成能和表观凝胶形成能
鱼肉的凝胶形成能一般是将在一定条件下调制而 成的鱼糜,经80~90℃加热后,测定其弹性的。 对于易凝胶劣化的鱼种而言,会因其通过凝胶劣 化温度带速度的快慢而很大程度影响弹性测定结 果。通过时间越快,弹性越强,反之越弱。可见 90℃的凝胶显示的只不过是一种表观的凝胶形成 能,并没有显示其真实的能力,要知道其潜在的 能力应该在60℃、20min加热条件下测定其凝胶 强度(易凝胶劣化的鱼种为50℃,20min)。
架桥与疏水基和S-S基有关,特别是前者。 凝胶化的形成,即使在室温下也能发生, 而温度越高,其凝胶化的速度也越快。
2019/10/9
11
凝胶化的形成,即使在室温下也能发生,而
温度越高,其凝胶化的速度也越快。
低温凝胶化:温度5℃~10℃凝胶化时间18~42h 中温凝胶化:温度15℃~20℃凝胶化时间18h 高温凝胶化:温度35℃~45℃凝胶化时间30~
2019/10/9
27
(二) 肌肉pH和凝胶形成能
鱼糜的pH是左右凝胶化的重要因素,达到 鱼糕状的凝胶强度必须在pH6~8范围(最适 范围为6.5~7.0).
pH6.0以下酸性区域,蛋白质加热时容易发 生脱水凝固,而使凝胶劣化.这是进入僵 硬期的红肉鱼和软骨鱼类难以形成鱼糕弹 性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使pH低的红肉鱼 发挥其弹性,往往可通过提高pH至中性附 近来实现。
2019/10/9
4
将鱼肉绞碎,经加盐擂溃,成为粘稠的鱼 浆(鱼糜),再经调味混匀,做成一定形状 后,进行水煮、油炸、焙烤、烘干等加热 或干燥处理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水产 食品,称为鱼糜制品.
鱼糜制品的生产主要分为二个阶段,即冷 冻鱼糜的生产和以冷冻鱼糜为原料的鱼糜 制品生产。
2019/10/9
加热同样的肉糊,让其慢慢通过30~40℃温度带, 可促进凝胶化的进行,同时使其迅速通过60℃附 近,防止凝胶劣化的进行,可以得到较强的弹性, 相反则弹性差。
2019/10/9
10
凝胶化现象
是指肌动球蛋白被加热时,其高级结构发 生松散,分子间产生架桥形成了三维的网 状结构。由于热的作用,网状结构中的自 由水被封锁在网目中不能流动,从而形成 了具有弹性的凝胶状物。
2019/10/9
39
2019/10/9
40
冷冻鱼糜中加糖量一般为脱水肉的5%8%,如果以鱼肉的水分含量为基准进行换 算,这个浓度相当于0.3-0.5mol/L,此时, 冷冻鱼糜的pH值为中性,正是蛋白质最稳 定的时候,从而起到防止蛋白质冷冻变性 的效果。
鱼糜的长时间冷冻贮藏,必须使鱼肉保 持pH中性,同时尽可能脱水,在许可范围 内混合高浓度的糖。
(一)鱼种不同的差异
红肉鱼种死后变化非常快,远东拟沙丁鱼、鲐鱼 等在解硬后,其凝胶形成能几乎全部丧失。而相 对地,白肉鱼大体都比较稳定,小黄鱼类即便是 闻到腐臭味,仍能保持较高的凝胶形成能。但白 肉鱼或相近的鱼种中,如鳕鱼、带鱼、蛇鲻类等 的变化之快也早已为人所知。这种因鱼种不同造 成的凝胶形成能的死后变化不同的原因,一方面 是肌原纤维蛋白的稳定性差,另一方面同肌肉pH 死后变动模式的不同有关。
21
四、鱼肉的化学组成和凝胶形成能
鱼种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凝胶形成能差异, 主要是肌肉的化学组成不同所造成的,而 关系最深的成分有:肌原纤维蛋白质、肌 浆蛋白,以及因鱼种不同变动较大的脂质 和提取物成分。
2019/10/9
22
肌原纤维蛋白质
肌原纤维蛋白质的含有量和自身的凝胶形 成能力就被认为是决定鱼肉凝胶形成能的 最重要的因素,肌动球蛋白本身的凝胶形 成特性,是决定鱼种的凝胶化特征(凝胶化 的速度和凝胶劣化速度)的主要因素。
冷冻鱼糜生产技术的开发,就是使鱼肉的冷冻变性 防止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鱼糜 制品的原料形态。
201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