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护

合集下载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是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受伤者或目击者所采取的紧急行动。

以下是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
1. 确保安全:在救援行动中,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燃气泄漏、高压电线等,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2. 停止出血:对于大量出血的创伤,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常用的方法包括用紧急止血带、加压止血等。

3. 确保呼吸通畅:对于呼吸困难的受伤者,应采取措施确保其呼吸通畅。

如果受伤者无法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 保护受伤部位:对于受伤者的外伤,应在不移动受伤部位的前提下,用固定物体进行保护,避免其再次受伤。

5. 保持体温:受伤者在接受救援之前,应保持体温。

可以使用毛毯、衣物等物品覆盖受伤者,避免其受寒。

6. 稳定情绪:在救援行动中,受伤者或目击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和恐慌。

此时,急救人员应稳定情绪,安抚受伤者和目击者,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以上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技术,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您面临紧急情况,请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进行求助。

创伤急救详细

创伤急救详细

创伤急救现场创伤急救的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注意保持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3种。

1.口对口吹气法它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只手将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使鼻孔侧漏;自己深呼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造成伤员呼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

如此有节律的、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4~16次。

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2.仰卧压胸法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伤员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内。

如此有节律的进行,要求每分钟压胸16~20次。

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或SO2、NO2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按压法同时进行。

1.俯卧压背法此法与仰卧压胸法操作大致相同,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

因为这种方法便于排出肺内水分,因而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合适。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心前区扣技术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3~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

应立即放弃,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创伤现场救护

创伤现场救护
折,转向伤侧耳上打结。)
*3、双眼包扎法
• 三角巾折三指宽 • 枕后向前 • 鼻梁上交叉 • 枕下部固定打结
4、单肩包扎法
• 一底角放对侧腋下 • 顶角盖住后肩部 • 系带绕处上臂三角肌 • 一底角上翻对侧腋下打结
*5、单胸包扎法
顶角放肩上,底边 往上翻,两底角与系 带在后背打结
*6、双胸包扎法
止血带止血法
• (2)绞紧止血法: 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
绕在加有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 筷子、笔杆”等绞紧固定。 • (3)充气止血带
止血带止血法
• (5)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 部位:要准确。 • 垫衬:以免损伤皮肤。 • 松紧度: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 • 时间要短: ≤4h。 • 定时放松:每60min放松1-2min。 • 标记:易发现部位。
• 三角巾折成燕尾式 • 围腰打结 • 上翻两个底角盖住
胸部 • 系带背后V字打结
B
A C
*7、腹部包扎法
• 三角巾折成大小燕尾式 • 大片外、小片内,大片置裆中 • 系带与底边中围腰打结 • 大燕尾穿裆与小燕尾
在大腿外侧打结。
8、单臀包扎法
• 一底角放健侧胯上
A
B
• 顶角盖住臀部
• 系带在裤袋处围绕大腿固定
•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休克 表现;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 根据伤口的部位、大小以及出血的颜色、速度,迅速判断出血的性质,决 定止血方法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
出血

外出血
{ 出

内出血
部 位
皮下出血

动脉出血
{ 损

创伤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创伤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创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立即处理伤口:对于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清洁的纱布或棉垫覆盖伤口,防止污染和感染。

如果伤口深大或出血严重,应尽快进行止血。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3. 稳定伤者的生命体征:对于严重创伤的伤者,应尽快进行心电监护、测量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及时处理。

4. 预防感染:对于开放性伤口,应及时清洁消毒,避免感染。

同时,应根据需要给予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5. 处理并发症:严重创伤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休克、内出血、骨折等,应及时诊断和处理。

6. 心理支持:创伤后的伤者往往会出现心理上的创伤,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7. 后续治疗:对于严重的创伤,需要进行后续的治疗,包括手术、康复等。

总之,创伤的急救和护理需要及时、全面、综合的处理,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和健康。

急救培训-创伤救护课件

急救培训-创伤救护课件
*
开放伤的现场处理注意事项
1
手指离断、肢体离断:离断的肢体要用洁净的物品如毛巾、手帕等包好,外套不漏气的塑料带或玻璃瓶;再装入另一个有冰块的带子内,不要将离断的肢体直接放入水中或冰中。
2
头部外伤:若耳、鼻有清澈、粉红色、水样液体(脑脊液)流出,说明有颅底骨折,不要试图堵塞耳道和鼻孔。
3
腹部内脏脱出,不要试图回纳。
上止血带的患者,要记录上止血带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
创伤的搬运护送
搬运脊柱骨折的患者,要保持患者身体的固定。颈椎骨折的患者除了身体固定外,还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避免移动。 用担架搬运患者,一般头略高于脚,但休克患者则脚略高于头,行进时,患者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于观察患者的情况。有脑脊液耳漏、鼻漏,头部抬高30度。昏迷患者头偏于一侧。
伤口上加盖敷料,不要在伤口上应用弹力绷带。
注意松紧度,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 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除非有损伤),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01
03
02
*
现场包扎技术
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全巾、宽带、窄带
臂悬挂、头部帽式包扎、头耳部风帽式包扎、面部面具式包扎、 眼部包扎、 单側胸(背)部包扎、 双側胸(背)部包扎、 肩部燕尾巾包扎等。
用汽车运送时,床位要固定,防止颠簸、刹车时使患者再度受伤、疼痛。
01
02
*
*
202X
接下来是部分创伤 图片展示
汇报人姓名
*
现场包扎技术
包扎的目的:
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结构
保护伤口,减少感染
*
现场包扎技术
包扎材料
创口贴,纱布绷带 ,弹力绷带、尼龙网套 三角巾 其它临时代用品(毛巾、头巾、衣服等) 操作要点 自我防护;敞开衣服显露伤口;不用水冲洗;不上消炎粉、中药粉等;不要用消毒剂冲洗消毒;伤口封闭要严密,不要对有异物和外露的骨折端直接加压包扎。 动作要轻、快、部位准确、包扎牢固,松紧适宜。

创伤应急救护

创伤应急救护

创伤应急救护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创伤应急救护概述•创伤应急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同部位创伤的应急救护•特殊创伤的应急救护•创伤应急救护的常见误区与正确做法•创伤应急救护的培训与提高目录01创伤应急救护概述创伤应急救护是指对遭受创伤的患者进行紧急评估、干预和转运的一系列过程。

定义创伤应急救护强调快速、准确评估患者伤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注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

特点定义与特点1重要性23创伤应急救护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伤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存率创伤应急救护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减少并发症创伤应急救护能够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减少后期康复治疗难度。

提高救治效果国外发展情况创伤应急救护起源于美国,现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发展情况我国创伤应急救护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逐渐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的重视。

发展史02创伤应急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首先要对伤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头部、面部、四肢、胸部、腹部等部位,以确定受伤部位和程度。

检查伤势检查伤势情况在检查伤势时,要询问伤者意识情况,是否出现昏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注意伤者意识检查伤者是否有出血情况,并注意出血量和出血部位。

检查出血情况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针对不同的出血情况,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如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带等。

注意止血力度止血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伤害。

止血姿势在止血时,可以采用坐姿、卧姿等姿势,根据伤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姿势。

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根据伤者情况和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如绷带、三角巾等。

包扎方法采用正确的包扎方法,如环形包扎、螺旋包扎等,以达到止血和保护伤口的目的。

注意包扎力度包扎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紧或过松。

01020303注意固定位置固定时要注意固定位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要过度用力或固定不牢固。

创伤应急救护程序

创伤应急救护程序

创伤应急救护程序引言:创伤是指身体在外部外力作用下受到损伤或破坏,是生活中常见的突发事件。

在遭受创伤时,正确的应急救护程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伤害,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创伤应急救护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人们在遇到创伤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一、现场安全与判断1. 确保自身安全:在救护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创伤现场可能存在危险因素,如交通事故、火灾等,救援人员应注意避免进一步受伤。

2. 判断伤情:对于创伤患者,应迅速判断其伤情。

可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意识、出血等状况来初步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二、紧急救护措施1. 呼叫急救:在创伤现场,如果患者情况较为严重,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告知相关信息并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2. 控制出血:创伤常伴随出血,救援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可通过直接压迫伤口、提高患肢位置等方式来减少出血量。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可采用头后仰法或侧卧位等方法。

4. 固定骨折:在发现患者有骨折的情况下,应尽快采取固定措施。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移动造成的进一步伤害。

5. 保暖与安抚:创伤患者往往处于紧张和恐慌状态,应及时给予安抚与心理支持,并保持患者体温,防止其出现低体温等并发症。

三、后续处理与送医1. 清洁伤口:在创伤处理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伤口清洁。

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并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2. 监测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应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提供必要信息: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应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伤情描述,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做出判断和处理。

4. 送医就诊:根据患者的伤情和需要,及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四、创伤应急救护的注意事项1. 不移动严重受伤的患者:对于严重受伤的患者,应尽量避免移动其身体,以免加重伤势。

创伤救护四大技术

创伤救护四大技术

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创伤救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突发事故或意外事件中,对伤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抢救和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伤亡,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创伤救护包括许多技术和方法,其中最为核心的技术,就是创伤救护四大技术。

什么是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也叫做生命救护四步法,它是指止血、固定、包扎、转运四种救护技术。

这四项技术的运用可以清晰准确地描述、分析和判断创伤的情况,并及时有序地处理,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多年来,医学界对这四项技术不断加强和改进,其中含有许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

创伤救护四大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止血止血是创伤救护的第一步。

大量失血会导致休克和生命危险。

因此,制止失血是非常重要的。

有许多止血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 直接按压止血法该方法适合小型创口或者血管的裂口处止血。

首先应该用洁净的毛巾或手帕一类的物品,将伤口覆盖,然后用手指施力在血管的上方压迫,直到止血。

2. 扭转绷带止血法该方法适用于四肢的止血。

将绷带捆扎在血管的上方,然后用绷带逆时针扭转,直到止血。

需要注意的是,在绑扎时要倍加小心,避免绑得太紧导致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固定固定是用来固定伤患的骨头或者肢体的,避免因进一步移动而引起更多的损伤。

固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 半硬固定这种固定方式适合肢体的骨折。

用沙袋、棉被或书等物品来固定肢体,然后用绷带固定住。

这样可以避免肢体进一步移动,防止骨折处增加更多的伤害。

2. 硬固定这种固定方式适合严重的骨折,创伤性松动的关节,以及椎骨骨折。

处理时首先需要固定住颈部或背部,然后将患者捆绑到平板上,使患者的身体不动。

这一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骨折及其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包扎包扎是创伤救护的第三步。

当进行了初步的止血和固定后,需要对创口进行包扎以防止感染。

常用的包扎方式有以下两种:1. 简易包扎这种包扎方式适合的是少量出血的小伤口,可以用干净的徒手或者纱布、绷带等物品包扎止血。

2. 复杂包扎这种包扎方式适用于大面积的创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巾包扎(头顶帽式包扎)
• • • •
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成约两横指宽,边缘置于伤员前额齐眉,顶 角向后位于脑后。 三角巾的两底边经两耳上方拉向头后部交叉并压住顶角。 再绕回前额相遇时打结。 顶角拉紧,掖入头后部交叉处内。
46
三角巾包扎(肩部包扎)
• • • •
三角巾折成燕尾式,燕尾夹角约90度,大片在后压小片,放于肩 上。 燕尾夹角对准颈部。 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部并打结。 拉紧两燕尾夹角,分别经胸、背部至对侧腋下打结。
9
检查胸部:询问疼痛的部位,观察胸廓的呼吸 运动、形状。救护人员双手放在伤员的胸部两侧, 然后稍微用力挤压伤员胸部,如有疼痛考虑肋骨骨 折。
10
检查腹部:观察有无伤口,内脏脱出及腹部压 痛部位。
11
检查骨盆:询问疼痛部位,双手挤压伤员的骨 盆两侧,如有疼痛,则可能有骨折。
12
检查四肢:询问疼痛 部位,观察是否有肿胀、 畸形,如有则可能有骨 折。手腕部或踝部轻动, 观察是否有异常活动, 如有则考虑骨折。
34
尽可能应用医用手套
检查伤口,查出出血部位 敷料或干净的布置于伤口上 伤口上方直接施加压力,如有异物嵌入者间接压迫
出 血 救 治 要 点 流 程 图

是否止血 是
将伤口抬高并持续伤口加压
是否止血


指压止血,保持伤口的直接 压迫加垫屈肢止血、填塞
否 是否止血 是
止血带止血
包扎伤口,专业处理
35
第三节
40
绷带包扎(回反法)
• • • • 用于头部或断肢伤口包扎。 用敷料覆盖伤口。 先作环形固定两圈。 左手持绷带一端于头后中部, 右手持绷带卷,从头后方向 前到前额。 • 然后再固定前额处绷带向后 反折。 • 反复呈放射状反折,直至将 敷料完全覆盖。 • 最后环形缠绕两圈,将上述反折绷带端固定。
41
13
五、现场救护程序
1. 了解致伤原因,如交通伤、突发事件, 判断危险是否已经解除。 2. 及时呼救,拨打急救电话。 3. 观察救护环境,选择就近、安全、平坦 的救护场地。 4. 按正确的搬运方法使伤病员脱离现场和 危险环境。
14
5. 置伤病员于合适体位。 6. 迅速判断病情,首先判断神志、呼吸、 心跳、脉搏是否正常,是否有大出血, 然后按刚才讲到的检查顺序和方法进行 判断受伤的部位、伤口的大小、出血的 多少、是否有骨折。如同时有多个伤员, 要做基础的检伤分类,分清轻伤、重伤。 7. 有呼吸、心跳停止时,先抢救生命,立 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创伤现场救护
1
一、常见的原因
• 交通伤 • 坠落伤 • 机械伤
•锐器伤 •跌 伤 •火器伤
2
二、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
• 抢救、延长伤员生命 • 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 保护伤口 • 固定骨折 • 防止并发症 • 快速转运
3
三、创伤现场救护的原则
• 树立整体意识,重点全面了解伤情,避


免遗漏,注意保护自身和伤员的安全。 先抢救生命,重点判断是否有意识、呼 吸、心跳。如果呼吸、心跳骤停,首先 进行心肺复苏术。 检查伤情,快速、有效止血。
绷带包扎(“8”字法)
• 使用于手掌、踝部和其他关节处伤口,要选用弹力绷带。 • 伤口加盖敷料,“8”字形缠绕。 • 最后胶布固定。
42
绷带包扎(螺旋法)
• • • • •
适用于上肢、躯干的伤口包扎。 用敷料覆盖伤口。 先做环形缠绕两圈。 从第三圈开始,环绕时压住上圈的1/2或1/3。 最后用胶布固定。

• •
37
三、伤口判断
• • • • •
伤口深,出血多,可能有血管损伤。 胸部伤口可能有气胸。 腹部伤口可能有肝脾或胃肠的损伤。 肢体畸形可能有骨折。 异物扎入人体可能损伤大血管、神经或重要脏器。
38
四、包扎方法

• • • • • • •
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用敷料、干净布片、塑 料袋、餐巾纸为隔离层。 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情。 伤口封闭要严密,防止伤口污染。 动作要轻巧而迅速,部位要准确,伤口包扎要牢固, 松紧适宜。 不要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包扎。 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消炎粉。 处理完伤口后,用肥皂清洗手。
17
二、外出血的类别
出血类别
动脉出血
判断
动脉血管压力较高,出血时血液自 伤口向外喷射或一股一股地冒出。 血液为鲜红色,速度快,量多,人 在短期内大量失血,危及生命。 血液暗红色,出血时血液呈涌出或 徐徐外流,速度稍缓慢,量中等。 微小的血管出血,血液象水珠样流 出或渗出,血液由鲜红变为暗红色, 量少,多能自行凝固止血。
一、概述
• •
现场包扎
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门户,如果伤口被细菌污染, 就可能引起化脓或并发败血症、气性坏疽、破伤风, 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包扎的目的: 1、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少感染机会。 2、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3、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
36
二、伤口种类

6
5.检查的顺序和方法。
头部 四肢
颈部
骨盆
脊柱
腹部
胸部
7
检查头部,用手轻摸头颅,检查有否出血、骨 折、肿胀;注意检查耳道、鼻孔,有无血液或清亮 液体流出,如有则考虑颅骨骨折。
8
检查脊柱:保持脊柱轴线位侧翻伤员,用手指从 上到下沿后正中线按压,询问是否有疼痛,如有则 考虑脊柱骨折可能。还要检查病人的手指和脚趾, 如无反应要想到瘫痪。

割伤:被刀、玻璃等锋利的物品将组织整齐切开,如 伤及大血管,伤口内大量出血。 淤伤:由于受硬物撞击或压伤、钝器击伤,使皮肤内 层组织出血,伤处淤肿。 刺伤:被尖锐的小刀、针、钉子等扎伤,伤口小而深, 易引起内层组织受损。 枪伤:子弹可穿过身体而出,或停留体内,因此,身 体可见1-2个伤口。体内组织、脏器受损。 挫裂伤:伤口表面参差不齐,血管撕裂出血,并黏附污 物。
侧耳前,对准耳屏上前方 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
压迫颞浅动脉
26
•用于手指出血的临时止血。 •在指根部两侧施压。
压迫指动脉
27
•用于前臂及手严重出血时。 •在上臂中段的内侧摸到肱
动脉搏动后,用拇指按压。
压迫肱动脉
28
•用于下肢的大出血。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偏内侧的下方能摸到股动脉强大的搏动,
至少3厘米。
管和毛细血管、出血少者。
•现场急救时,应就地取材,选用三角巾、手绢、纸巾、
清洁布料等包扎止血。
21
2. 加压包扎止血
敷料盖伤口
绷带包扎
检查血运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 •包扎前抬高伤肢(骨折除外)。 •伤口覆盖敷料要超过伤口3厘米,包扎后应检查血运。 •加压包扎前应检查伤口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不能直接
43
绷带包扎(螺旋反折法)
• 用于粗细不等部位的包 扎,如小腿、前臂等。 • 先用环形法固定始端。 • 螺旋方法每圈反折一次, 反折时,以左手拇指按 住绷带上面的正中处, 右手将带向下反折,向 后绕并拉紧。 • 反折处不要在伤口上。 • 最后胶布固定。
44
三角巾包扎
三角巾在创伤包扎中作用很广泛,几乎任何部位的伤口都可用, 而且取材方便,特别适合现场急救。 45
4
• 先包扎头部、胸部、腹部伤口以保护内 • • •
脏,然后包扎四肢伤口。 先固定颈部,然后固定四肢。 操作迅速、平稳,防止损伤加重。 尽可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戴上医用手 套或用几层纱布、干净布片、塑料袋。
5
四、现场检查
1. 检查伤员的意识。 2. 伤员平卧位,救护人员双腿跪于伤员右 侧。 3. 检查呼吸、心跳。 4. 检查伤口,观察伤口部位、大小、出血 多少。
39
绷带包扎(环形法)
• 绷带包扎中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肢体粗细较均匀处伤口的包扎。 • 伤口用敷料覆盖,用左手将绷带固定在敷料上,右手持绷带卷绕肢 体紧密缠绕。 • 将绷带打开一端稍作斜状环绕第一圈,将第一圈斜出一角压入环形 圈内,环绕第二圈。 • 加压绕肢体环形缠绕4-5层,每圈盖住前一圈,绷带缠绕范围要超 过敷料边缘。 • 最后用胶布固定,或将绷带尾从中央纵形剪开形成两个布条,打结 固定。
49
三角巾包扎(手足包扎)
• • • • • • •
三角巾展开。 手指或足趾尖对向三角巾的顶角。 手掌或足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 指缝或足缝间插入敷料。 将顶角折回,盖于手背或足背。 两底角分别围绕到手背或足背交叉。 再在腕部或踝部围绕一圈后在手背 或足背打结。
50
三角巾包扎(膝部包扎)
• • •
15
8. 有大血管损伤时,立即止血。 9. 包扎伤口。优先包扎头部、胸腹部的伤 口,然后包扎四肢。 10. 有四肢瘫痪,考虑有颈椎骨折、脱位, 先固定颈部。 11. 固定四肢。 12. 安全、有监护地迅速转运。
16
第二节
现场止血
一、概述 •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 •
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即一个60公 斤体重的人,全身血液只有不到5公斤。 失血的速度和数量是影响伤病人健康和生命的 重要因素。 出血的类型有皮下出血、内出血和外出血。
18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三、失血时的表现
•面色苍白 •口 渴 •冷汗淋漓 •手足发凉 •软弱无力 •呼吸紧迫 •心慌气短 •脉快而弱
突然失血占全身血容量的20%(约800毫升)以上时 ,可造成轻度休克,脉搏增快达每分钟100次;失血20 -40%(800-1600毫升)时,可造成中度休克,脉搏 每分钟100-120次以上;失血40%(1600毫升)以上 时,可造成重度休克,脉搏细弱、摸不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