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的低语导学案
白桦林的低语 教案

1 自读课文
2 全班齐读课文
3 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作者一直怀念的“你”, 指的是谁?为什么怀念他?
②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是什么样的?
指名回答问题, (第一个问题鼓励学困生回答, 后面的问题中等学生回答, 第二个学生优秀生回答)
明确:①作者一直怀念的“你”, 指的是大兴安岭的一位看林人。
学习6.7段
1 快速默读课文, 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 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1)在默默的思念中, 我激励自己, 要有你那样的胸怀, 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 为了人类, 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3 指名回答, (应该可以回答出拟人, 鼓励优秀生大胆分析, 分析出摇曳身躯和手臂以及低吟浅唱即可)
4 出示句子
“银白的树干, 灰绿的树冠, 随着阵阵山风, 摇曳着身躯和手臂, 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把白桦树拟人化, 似乎树也有了感情, 也会像人一样和我们说话、低语、歌唱。白桦林的风景优美, 环境宜人。
看林人:出示林业工人的图片, 进行简单的介绍
初读课文
借助字典、词典初读课文, 不认识的字注音
课文自然段序号标注清楚
第二课时 通读课文 整体感知
导入
出示白桦林图片, 引发思考,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树么? 这些就是大兴安岭的白桦林。在那里, 还有着一群独特的人, 他们的工作就是看护着这片美丽的树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桦林的低语》这片课文。共同来领略白桦林的风景还有守林人的工作精神。
学习第4-5段
过渡: 如此美丽的白桦林, 是谁在守护它呢? 是看林人。快些读读第4段, 作者称看林人为什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白桦林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白桦林的特点。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的美。
(3)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描绘美、创造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的美,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白桦林图片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桦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简介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3)引导学生齐读课文《白桦林的低语》。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特别是生字词的发音。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讨论,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举例示范,运用生字词造句。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主题。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品析课文:(1)学生欣赏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的美。
(2)学生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白桦林的低语。
五、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描绘一幅自己喜欢的树林景象,并附上林中动物或人物的故事。
3. 写一段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白桦林形象的认识。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
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三、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这里的“你”指的是谁?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美的元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2.2 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学习: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对白桦树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白桦林会低语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3 讨论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3.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题目,如:“请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关于白桦林的低语的描写。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创意性。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文本。
5.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如白桦林的图片或相关文学作品。
5.3 写作练习的题目和评价标准。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文本。
第一单元《白桦林的低语》第2课时教学导案

课题第一单元《白桦林的低语》课时第 2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难点:感受语言的优美,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次备课记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复习导入,明确目的.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 "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学生交流后作出回答)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五,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坚守岗位看林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作业布置1、练习册2、课外资料搜集3、预习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白桦林的低语》第1课时教学导案

课题第一单元《白桦林的低语》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难点:感受语言的优美,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次备课记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基础知识筛查:瞭()纯()揣()捕()撩()吨()湍()辅()燎()炖()喘()铺()缭()钝()踹()浦()3出示本课词语注音并理解词义白桦林牡丹山峦起伏摇曳纯洁涤荡狂妄忽略寂寞爽朗警惕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4、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学生交流后回答。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2、讨论。
汇报第一部分(1~2):“我”一直怀念看林人。
第二部分(3~6):“我”回忆起与无名看林人相处的所见所闻。
第三部分(7~8)照应开头,对守林工人的怀念、赞美之情。
四、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学习第三段。
1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作业布置:1、抄写好词、好句。
(必做)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选做)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坚守岗位看林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作业布置1、练习册2、课外资料搜集3、预习教学反思。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白桦林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白桦林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白桦林的美丽和神秘。
(3)学会通过朗读和默读的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白桦林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全文。
2. 白桦林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白桦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白桦林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白桦林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5. 体会作者情感:(1)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感受作者对白桦林的热爱和赞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一段话描述其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白桦林的相关知识,如白桦林的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赞美白桦林?白桦林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重要性?七、课堂小结:2. 教师强调白桦林的保护意义,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八、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一段话描述其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白桦林的低语北师大版]白桦林的低语,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白桦林的低语北师大版]白桦林的低语,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8457c4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5.png)
[白桦林的低语北师大版]白桦林的低语,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预习问题生成单:1。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归纳各部分段意。
3.摘录文章的优美词句,想想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4、标自然段,初步体会散文文体“形散神聚”的特点。
5. 在自己喜欢的,感受深的地方做批注。
6.通过网络,查找刘心武的其他作品。
7、自读《一双手》,初步感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解课题,出示学习目标(3分钟)(一)、学生理解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
(可以先把问题放在一边,一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字生字个,写字几个,写摘录笔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二、板书课题,预习反馈(15分钟)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白桦林的低语》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
1、出示部分字词,指名读,生纠错。
2、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指名释义。
(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和补充,老师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字面义、近义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听写文章中的重点生字词,同桌互改。
4、指名回答,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多引导学生去说,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指名回答,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讲了谁?讲了谁的什么事?表现了谁的什么品质?)三、初读课文,扫除字词(6分钟)师:怎样实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一):1、请同学们轮流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有错即停,同学更正,老师板书易错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桦林的低语》复习案
审核人:毛广民编写人:姚瑞
复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识记作者简介及资料介绍。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课文相关语段
一、复习提纲
1、认读并识记本课生字词语。
2、识记作者简介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是从哪些具体事例赞美了守林工人的工作情况的,明白守林工人是怎样的一群人。
4、背诵课文相关语段,体会作者的抒发的情感。
二、课堂训练
1、注音、释义
思念摇曳低吟浅唱涤荡忽略警惕激励絮絮低语
倾诉衷肠
2、本文作者是,代表作有。
3、课文主要写了。
4、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5、我”为什么渴望再次见到大兴安岭的守林人?
堂清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wān yán qūzhéxùxùdīyǔqīng sùzhōng cháng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2. 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①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厉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
②窗下是芒芒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
()
③因为从童年到老年,经过慢长的岁月,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应该尊敬普通人。
()
④相信有真情,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甚至上当受骗,也从不思诲改的人。
()
3. 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山峦浮躁一小撮摇曳
()()()()
绿毯范晔栎树谒见
()()()()
二、按原文填空。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在低语?他在低
语?
2、白桦林该还在___________________,你该还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在白桦林的低语中,原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__________ ,___________,充满_____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______。
六、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你带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1)说说看林人为了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
2)这样牺牲表现了看林人的什么品质?
3)从看林人的品质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