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的低语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借助多媒体展示白桦林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片美丽的白桦林又有哪些故事呢?”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课堂知识巩固: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6.情感态度实践:结合课文所传达的环保、关爱他人等价值观,学生需在课后参与一次环保活动或关爱他人的行动,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200字。
7.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阅读下一篇文章,了解文章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鼓励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不少于300字。学生需结合课文《白桦林的低语》,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人物形象、.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或创作。
2.安排口语表达练习,如朗读、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2.强调课文中所传达的环保、关爱他人等价值观,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践行这些价值观。
3.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白桦林的低语 教案

1 自读课文
2 全班齐读课文
3 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作者一直怀念的“你”, 指的是谁?为什么怀念他?
②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是什么样的?
指名回答问题, (第一个问题鼓励学困生回答, 后面的问题中等学生回答, 第二个学生优秀生回答)
明确:①作者一直怀念的“你”, 指的是大兴安岭的一位看林人。
学习6.7段
1 快速默读课文, 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 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1)在默默的思念中, 我激励自己, 要有你那样的胸怀, 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 为了人类, 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3 指名回答, (应该可以回答出拟人, 鼓励优秀生大胆分析, 分析出摇曳身躯和手臂以及低吟浅唱即可)
4 出示句子
“银白的树干, 灰绿的树冠, 随着阵阵山风, 摇曳着身躯和手臂, 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把白桦树拟人化, 似乎树也有了感情, 也会像人一样和我们说话、低语、歌唱。白桦林的风景优美, 环境宜人。
看林人:出示林业工人的图片, 进行简单的介绍
初读课文
借助字典、词典初读课文, 不认识的字注音
课文自然段序号标注清楚
第二课时 通读课文 整体感知
导入
出示白桦林图片, 引发思考,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树么? 这些就是大兴安岭的白桦林。在那里, 还有着一群独特的人, 他们的工作就是看护着这片美丽的树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桦林的低语》这片课文。共同来领略白桦林的风景还有守林人的工作精神。
学习第4-5段
过渡: 如此美丽的白桦林, 是谁在守护它呢? 是看林人。快些读读第4段, 作者称看林人为什么?
【读后感】读《白桦林的低语》有感_900字

【读后感】读《白桦林的低语》有感_900字《白桦林的低语》是一部反映冰岛风土人情的小说,作者是科尔克·路格齐。
小说以冰岛的大自然与传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和家族关系的变化,展现了冰岛社会的变迁和冲突。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也让我对冰岛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国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白桦林的低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对大自然的描述。
在书中,作者对冰岛的自然风光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留连忘返。
书中描绘的冰岛白桦林充满了神秘和魅力,使我仿佛置身其中。
作者用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幅壮美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冰岛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这个国家的自然景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中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主人公从一个少年到成年,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也经历了家族关系的千丝万缕。
在书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冰岛社会的变迁和冲突。
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他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成长为一个坚强而有智慧的人。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故事,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冰岛社会的变迁和家族关系的重要性,这也让我对冰岛的文化和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
读完《白桦林的低语》,我对冰岛这个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冰岛是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国度,拥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
通过这本书,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它有了更多的好奇。
我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身去冰岛,感受它的神秘与魅力,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欣赏那片白桦林的风景。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部充满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冰岛社会的关怀的小说。
通过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和情感,也感受到了冰岛这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了更多对冰岛的认识,也让我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我想,这也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好书,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对自然与社会的关怀的心灵之书。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力量,也能够对冰岛这个国家有更多的了解和兴趣。
白桦林的低语资料

1、因为那里有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甘于寂寞、以苦为乐的看林人,“我”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是想再一次体会他们那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是怀念他们的那份淳朴而可爱的品质。
2、作者说与看林人的对话,挖掘了人物的内心,展现了看林人高尚的精神品质。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写看林人强忍烟
瘾、严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歌曲,展现了看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赞美之情。
写作方法:
1、用第二人称“你”
2、对话
3、拟人、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
1.3白桦林的低语

授课内容《白桦林的低语》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
2、体会看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对看林人深切的赞美之情。
3、感受语言的优美,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难点目标3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交流,小组讨论,讲解
课前准备预习卡,作者简介
过程一、自主学习——出示预习卡
二、预习反馈
三、自主探究:
1、为课文划分结构。
2、课文为什么要以“白桦林的低语”为题?
3、看林人为了森林,都做出了哪些牺牲?
4、你体会到看林人的哪些高尚品质?
5、本文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描写的好处
四、合作交流,能力提升
1、讨论:
2、更正:
五、“以一带多”,阅读与训练《杨震暮夜却金》
杨震高尚的行为表现在哪里?
六、课堂小结
本文以第二人称的口吻,记叙了林业工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林业工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林业工人的无限思念和敬佩之情。
七、当堂检测
八、抽查
作业设计:
想象一下,假如没有看林人会怎样?(写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坚守岗位绝无疏漏
看林人甘于寂寞联想美好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始终如一
教后感受:。
《白桦林的低语》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9
感谢你啊,看林人!
2020年9月28日
10
感谢你啊,看林人!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 如一滴雨, 如一片雪, 充满渴望地 投向森林 和你们的胸膛!
2020年9月28日
11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2020年9月28日
12
2020年9月28日
5
怀念你啊,看林人!
2020年9月28日
6
怀念你啊,看林人!自从分别后,我又走过了 那么多地方,你却日复一日,同你的伙伴们倒 班守望在那同一塔亭上。四面风来时,塔亭里 发出轰轰的震响。你一定还在睁大双眼,警惕 着邪火出现的征象。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 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2020年9月28日
7
怀念你啊,看林人!自从分别后,我又走过了那
么多地方,你却日复一日,同你的伙伴们倒班守
望在那同一塔亭上。四面风来时,塔亭里发出轰
轰的震响。你一定还在睁大双眼,警惕着邪火出
现的征象。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
那样(
)的胸怀,你那样(
)的目
光……
2020年9月28日
8Hale Waihona Puke 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 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在白桦林 的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 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 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美的元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2.2 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学习: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对白桦树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白桦林会低语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3 讨论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3.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题目,如:“请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关于白桦林的低语的描写。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创意性。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文本。
5.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如白桦林的图片或相关文学作品。
5.3 写作练习的题目和评价标准。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文本。
白桦林的低语阅读题及答案

白桦林的低语阅读题及答案
白桦林的低语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
在白桦林的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一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低语——()倾诉——()渴望——()
2.“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中的“你”是指_________________,“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其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_,“你们”是指_____________。
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滴雨,一片雪”比喻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低吟诉说盼望
2.看林人白桦林
3.作者看林人
4.对看林人的怀念之情。
5.自己微薄的力量。
(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
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学生在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宜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从而发表个性化见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
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大兴安岭的概况和白桦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谁到过大兴安岭吗?或在电视上欣赏过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随着本文作者一起到大兴安岭,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认识这里的看林人。
(齐读课题)
2.释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效果:
(1)词语检查,读读并理解下列词语:
蜿蜒曲折倚窗外望山峦起伏浮躁狂妄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朗读检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划出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写写自己的体会。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这会儿我们已经在大兴安岭了,你们看这儿茫茫林海,
山峦起伏,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可是除了感受到美丽,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1.分析:你眼中的大兴安岭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描写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划出有关语句。
(1)学生自读,边读边划出有关描写白桦林的语句。
(2)结合文中语句讨论白桦林特点。
“一片白桦林”,“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
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3)结合文中语句理解词语:“低吟浅唱”。
(轻声地吟唱。
这是亲昵打招呼的意思。
)
(4)思考想象:作者走进白桦林,有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2.指导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大兴安岭中白桦林的美。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小结:课文的题目是《白桦林的低语》,仅仅是写白桦林吗?如果不是,还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讨论,一起交流学习。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好词好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
了淳朴而可爱的看林人,并被他的事迹所感动。
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作者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呢?这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
二、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
三、学习课文第四——六自然段,自主合作探究,引导感悟、体会。
1.问题导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你是通过那些词句体会到的?
2.自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划出含义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3.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探究,理解课文。
4.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1)理解“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说明了守林人为了保护森林,强忍烟瘾。
)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2)理解“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
指导学生体会词语“绝不违章”,让学生说从这一句话体会到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严控酒量,苛求自己。
)
(3)理解“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
体会词语“不是……而是”、“哪怕……也”,这些词语说明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瞪圆双眼,心系大地。
)
(4)“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声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体会“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拒绝歌曲,耐住寂寞。
)
5.体会感情,思考: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林,在岗位上绝不抽烟、控制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为了保护森林,守林人只剩下一颗纯洁的心;领悟默默无闻中的平凡中的伟大。
)
6.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指名说。
7.指导感情朗读第四——六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赞美之情。
四、学习课文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感情,产生共鸣。
1.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因为那里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林木工人。
作者知道有守林人的奉献,才会有大森林的安静,作者怀念守林人,他们是平凡的,而精神是伟大的。
在默默的思念中,作者激励自己,要有看林人那样的胸怀,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看林人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理想。
)
2.细细体味词语“絮絮低语”和“倾诉衷肠”所饱含的深情。
3.情感升华,理解句子:“在白桦林的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林可以作证,白桦林的低语即是回答。
这是怎样的品质呀!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
4.指导朗读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再次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五、归纳总结,感情朗读: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感受到了大兴安岭中白桦林的美,也感受到这里看林人的美。
作者通过自己在大兴安岭中白桦林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大兴安岭中看林人那不怕辛劳,默默奉献的高尚品德。
深切体会到看林人是平凡伟大而可敬可佩的,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体会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六、布置作业:
1.把你想对看林人说的话写下来。
2.查找诗人郭小川的一首赞美森林工人的诗歌,与本课进行比较阅读。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强忍烟瘾
严控酒量默默无闻
看林人为了森林瞪圆双眼无私奉献
拒听歌曲平凡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