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7.教学评价,促进成长: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借助多媒体展示白桦林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片美丽的白桦林又有哪些故事呢?”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课堂知识巩固: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6.情感态度实践:结合课文所传达的环保、关爱他人等价值观,学生需在课后参与一次环保活动或关爱他人的行动,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200字。
7.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阅读下一篇文章,了解文章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鼓励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不少于300字。学生需结合课文《白桦林的低语》,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人物形象、.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或创作。
2.安排口语表达练习,如朗读、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2.强调课文中所传达的环保、关爱他人等价值观,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践行这些价值观。
3.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上《白桦林的低语》教案设计篇1学情分析对于这篇语句美丽,情感炙热抒情散文,学生肯定会有朗读的爱好,完全能够通过朗读,捕获到作者对白桦林眷恋以及对看林人的崇敬赞美之情。

只是,学生对白桦林和看林人没有什么详细的相识,教学时可以通过补充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来解读。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感动自己的段落,品尝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崇敬与酷爱。

2、学习看林人胸怀崇高志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自主质疑,合作沟通,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语,细细品尝文章饱含深情的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尝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静默奉献的精神。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白桦林的低语》,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了漂亮的白桦林,现在还想去看看那漂亮的景色吗?(想),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吧!二、复习旧学问,加强巩固Media show:图片+音乐+老师的范读第3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师:同学们,白桦林的确特别漂亮,作者渴望再一次回到大森林中去,仅仅是因为这美景吗?(不是) 还有什么更重要的缘由呢?你能从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吗?预设:“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始终怀念着你”“你”指谁?(看林人),始终说明什么?(每时每刻都在怀念)板书:看林人(2)课件: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作者为什么始终怀念着看林人?学习导航:1、自读课文第2-7自然段,从文中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找出关键词,并在旁边作批注。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探讨探究,理解课文。

3、在全班汇报,沟通学习收获。

读中感悟(先总后分)1、预设:“林业工人那颗纯净的心,却恒久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傲慢。

”“在静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回到课文中,详细从哪些词句体现出来的?分:学习第五自然段:①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美的元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2.2 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学习: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对白桦树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白桦林会低语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3 讨论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3.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题目,如:“请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关于白桦林的低语的描写。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创意性。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文本。

5.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如白桦林的图片或相关文学作品。

5.3 写作练习的题目和评价标准。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文本。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案一、自学(5分钟)1、自由读课文,划出文中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理解“白桦林的低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3、“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4、文中赞美了森林工人的哪些品质。

二、量学(7分钟)1、同桌相互交流所划词语。

如: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等。

2、结合作者情感理解“白桦林的低语”的含义。

3、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事例,理解作者情感、理解森林工人的品质。

三、导学(19分钟)1、抽查词语:怒放、摇曳、涤荡、浮躁等。

2、美丽的白桦林在低吟浅唱,它会唱些什么、会有怎样的低语,在文中找出赞美森林工人的语句。

读一读,体会工人的精神。

3、具体事例:为了森林,强忍烟瘾为了森林,严控酒量为了森林,瞪圆双眼……从而理解,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里去,(是怀念守林人;还是想再一次体会他们那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是怀念他们的那份纯朴而可爱的品质。

)4、森林工人的品质5、引导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四、用学(4分钟)1、看拼音,写词语。

liàowàngshēnqūhúilǜechúnjié()()()()jìmòjǐngtìqīngsùxiōngtáng()()()()2、补充词语。

()蜒曲折山()起伏低()浅()倾诉()肠()()低语层层()()五、测学(5分钟)1、基础题:照样子写词语。

层层叠叠:()()()()絮絮低语:()()()()2、拓展题: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例:眺望3、能力题此时,你想对林业工人说些什么?4、本课收获。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白桦林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白桦林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白桦林的美丽和神秘。

(3)学会通过朗读和默读的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白桦林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全文。

2. 白桦林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白桦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白桦林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白桦林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5. 体会作者情感:(1)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感受作者对白桦林的热爱和赞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一段话描述其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白桦林的相关知识,如白桦林的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赞美白桦林?白桦林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重要性?七、课堂小结:2. 教师强调白桦林的保护意义,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八、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一段话描述其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6篇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6篇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6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

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学生在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宜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从而发表个性化见解。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思考:“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二、学习课文第四——六自然段。

1、问题导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你是通过那些词句体会到的?2、自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划出含义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3、汇报交流学习收获:(1)理解“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说明了守林人为了保护森林,强忍烟瘾。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对大自然有一定的认知和感悟,但对于生态保护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2.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于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针对本节课中独特的表达手法和意境,还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引导。
3.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容易受到优美文字的感染。本节课的课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7.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8.多元评价,激励进步: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持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首描绘大自然美的诗歌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想象和向往。
作业布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作业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保护,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逐层递进,深入解读:
采用分层教学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解读课文。首先,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其次,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最后,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3.互动交流,共同探讨: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大自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优美句式以及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
4.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所传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六年级《白桦林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低语》语文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案针对六年级《白桦林低语》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这一课是一篇描述森林景观的文章,通过对白桦林的描写,帮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感知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课文《白桦林低语》的主要内容。

2.熟悉并运用文章中的一些词语和短语。

3.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准确的词语和短语描绘自然景观。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和短语进行对景物的客观描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词语。

2.墙壁上贴有一些自然风景的图片,用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想象力。

3.为学生准备课文的复印件或教科书,以便学生跟读和课后复习。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墙壁上的自然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

2.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你们最喜欢的自然景观是什么?请用词语描述一下。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步:阅读理解(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课文,并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短语。

2.教师提问:“文章的标题是什么?你们觉得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标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思考标题的含义。

3.教师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

第三步:课文理解加深(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就课文中的关键词和短语进行分组讨论。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将其含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行解释和展示。

3.教师针对展示的内容给予评价和指导,加深学生对关键词和短语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

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坚守岗位看林人无私奉献默默守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

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三、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这里的你指的是谁?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

)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2.总结启发想象。

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五、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作业布置:1、抄写好词、好句。

(必做)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选做)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

(A、B生答)(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

(必做)2、预习《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看林人……坚守岗位无私奉献默默守候教学反思:1、学习本课的重点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守林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还有更多的像守林人一样默默工作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劳动者们,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我身边的“守林人”的主题队会,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交流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感情读”,不仅体会作者对手林人的真情实感,而且掌握文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口吻,表达对一位无名看林工人无限思念的抒情散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1.查找郭小川赞美森林工人的诗。

2.查找大兴安岭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送往小木屋的信》吗?通过这封信我们了解了林业工人的艰辛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上,同样也生活着这么一群人。

听,白桦树是这样低语的。

板书:白桦树的低语二、检查预习。

1.在预习中,你遇到了那些不理解的词和不认识的字?出示词语,读一读。

蜿蜒曲折低吟浅唱瞭望狂妄絮絮低语倾诉衷肠摇曳一撮烟草(1)指名朗读齐读(2)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生字词语掌握了,相信课文读得会更流畅。

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你?(学生自学,要求在文中作批注。

)3.学生交流。

4.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板书:看林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细读课文1.出示:“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师: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作者为什么一直怀念着看林人?把从文找到的相关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做一下批注。

2.学习第五自然段:具体是从课文的哪些内容看出的?出示句子: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你也不能将他原谅!(1)指名朗读这段话,(2)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绝没有决不违章不是必须除了等词语感受林业工人甘愿奉献的精神)生活细节:强忍烟瘾,严控酒量,时刻警惕,甚至拒听自己喜爱的歌曲……看林员为什么要这样做?(3)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板书: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过渡:是啊!这些都是一些多么平凡的小事啊,在如此平凡的岗位上,守林人却认真地站好每一班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3.同学们,假如没有这些看林人,后果会怎样?(发生火灾;偷伐林木;捕杀动物)出示多媒体火灾频繁发生,大量的树木被滥砍滥伐,鸟儿也失去了家园,飞不上蓝天,森林面积锐减,随之带来的水土流失、沙漠面积增大、各种物种灭绝,大自然正向人类发出警示!小结:这些看似都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可正是这些小事真实地折射出看林人纯洁的心。

4.出示第六自然段。

师:你认为看林员寂寞吗?课文中并没有写他怎样回答的。

(1)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2)你是从那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感受林业工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3)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小结:从你爽朗豪迈的笑声中,我听到了责任,感到了希望。

5.出示:你对我说:森林是大地的绿毯,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师:森林是大地的绿毯,这厚厚的绿毯,不仅会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还会铺到哪儿?(学生交流)我想这浓浓的绿早已深深地融到了作者的血液中,再指导朗读。

6.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联想:白桦树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

白桦树会低语什么?看林员会说什么?他们之间到底在说些什么?请你们分角色写下来!一组是看林人,一组是白桦林。

7.集体交流。

四、积累句段,总结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本文文辞优美,所以将重点放在积累背诵上)2.教师总结: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树可以作证,白桦树的低语即是回答。

这是怎样的品质啊!耐住寂寞。

苛求自己,心系大地,缄言无语。

这就是看林员的写照。

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坚守岗位看林人乐观豪迈纯洁的心热爱工作默默守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