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第5篇 信息加工——意识和注意

普通心理学第5篇 信息加工——意识和注意
过滤器理论 ▪ 选择是“全或无”的过滤 ▪ 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
衰减器理论 ▪ 选择是衰减,与刺激的激活阈限有关 ▪ 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
后期选择理论 ▪ 选择依赖于记忆,有很大的主动性 ▪ 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上
多阶段选择理论
▪ 选择在几个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依赖 于当前任务
(2)资源分配理论
2、催眠状态下人的特点
脑电与清醒时一样 在催眠师引导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与受暗示难易程度有关
3、对催眠的易感性 经常做生动的白日梦 想像力丰富 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像中的场景 依赖性强, 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4、催眠诱导 5、催眠术表演 6、对催眠的不同解释
二、注意的分类
根据预先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划分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取决于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是否运动等因素; ▪ 也包括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和过去经验 等
不随意注意既可以帮助人对新异刺激进行定向,也可能干 扰人正在进行的活动
无法伪装、暴露秘密:二战中的间谍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观点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执行与监督功能
三、白日梦与幻觉——意识的自发漂移
白日梦以记忆或想象的内容为基础
第四节 注意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1、定义: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特点:
指向性:意识对某些对象的选择和对其他对象的忽略 集中性:意识在被指向对象上强度和紧张度的维持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
一、什么是意识(consciousness)
1、定义: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 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普通心理学第5章意识和注意新ppt课件ppt

普通心理学第5章意识和注意新ppt课件ppt

意识与注意的调控技术
通过调节注意来改善意识状态
通过训练和实践,个体可以学会调节自己的注意,将注意集中在积极、有益的信息上,从 而改善自己的意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冥想技术
冥想是一种常见的意识和注意调控技术。通过冥想,个体可以学会将注意集中在当前的身 体感受、思想、情绪和外部环境上,从而提高对自我和外界的觉知能力。冥想技术对于缓 解压力、改善情绪、提高注意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
针对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导致意识障碍和注意缺陷的原发疾病。
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计划,促进患者意识和注意能力的恢复。
05 意识与注意的应用
意识与注意在教育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注意力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专注度和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02 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注意是选择性地将心理资源集中于特定对象或活动的 过程。 特性 选择性:注意能够使我们选择性地关注某些刺激,而忽视其 他刺激。 有限性:注意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同时处理过多的信息。 可调性:注意的程度和焦点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调整。
注意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筛选功能: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感觉输入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针对意识和注意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 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个体的意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04 意识障碍和注意缺陷
意识障碍的种类与表现
昏迷
完全丧失意识,无法感知外界和自身状态, 无反应。
嗜睡
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难以唤醒,意识模糊 。
意识对注意的引导作用

普通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普通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33
你看到了一位樂器演奏家或是一位女孩的臉呢?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34
如何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稳定性和人的主体状态密切相关 • 兴趣浓厚、态度积极、精力充沛、心情愉
• 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人们集中注意,只有 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减少差错或 事故。
• 注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思 维敏捷,从而使行动准确及时。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25
5、注意的功能
• 选择功能(基本功能) • 保持功能 • 调节功能 • 监督功能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9
2、睡眠障碍
❖梦游和说梦话:大多发生在深度睡眠期 ❖噩梦和梦惊: ❖发作性睡眠: ❖失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好。 ❖睡眠呼吸暂停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10
❖ 失眠症:入睡困难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对正常 生活有不良影响。
• 失眠症患者在睡眠时的脑电图常常出现α波, 还会伴随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精神失调、焦虑、抑 郁等。 • 失眠对个体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 个体在睡眠不足时记忆力会下降,感到无精打采, 脾气也会变坏。
• 在同一活动中,注意的客体和动作本身虽 然有所变化,但只要从事活动的总方向始 终未变,这也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
2020/12/13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31
• 注意的稳定性并不等于注意长时间地固定 在一个物体上,实际上人对同一事物的注 意是无法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它包 含着注意的一系列的周期性的起伏波动, 我们称为注意的起伏(fluctuation of attention)。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 注意
本章讨论意识和注意,包括其定义、特征、作用、研究方法等内容。通过深 入探讨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理解意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意识的定义与特征
多维性
意识是复杂的,包含了多个方面和层次。
变化性
意识不断变化,受到环境、情绪和认知状态等 因素的影响。
主观性
意识是个体内心体验的主观反映,无法直接被 他人感知。
有限性
意识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无法同时关注全部 信息。
意识的发展与演变
1
心理学研究
2
意识从被忽视到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
重点。
3
早期观念
古代哲学家对意识的认识,如笛卡尔提 出的“我思故我在”。
现代科学
借助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 意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意识的作用与意义
意识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自我、感知 世界,同时也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神经科学对意识的认识
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了意识与大脑的密切关系,深入研究脑活动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意识的本质。
意识异常类型与表现
昏迷
完全丧失意识和反应 能力。
催眠
通过暗示使人进入一 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意识障碍
由疾病或精神障碍引 起的意识异常。
睡眠
自然的、周期性的意 识状态。
意识的失去与恢复
1
意外事故
注意与记忆的关系
注意是有效记忆的前提,关注和筛选信息有助于形成和巩固记忆痕迹。
注意分配的模型
单一注意
一次只能关注一个任务或刺激。
分割注意
将注意力分割在多个任务或刺 激之间。
选择性注意
选择关注某些特定信息,忽略 其他信息。

普通心理学五章注意与 意识

普通心理学五章注意与   意识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的不同角度的理解•一种觉知(一种觉察);•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对身心系统管理);•一种心理状态(无意识和意识)。

☐无意识的概念•不曾察觉的心理活动。

•弗洛伊德却认为是受压抑的观念、愿望等等。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的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脑损伤造成)睡眠☐睡眠解释:灵魂离开;生理状态☐睡眠不同阶段:EEG模式☐睡眠功能:休息;避免伤害。

☐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不好。

梦弗洛伊德观点: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分析梦可以发现精神病人的问题。

心理学观点: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梦是对随机脑活动的注解。

认知观点:是对个体经验的重编码。

催眠催眠状态:不能独立思考,受催眠师的指使和引导,似乎是睡着了,但是脑电波与清醒状态相同。

容易被催眠者的特征:常白日梦;想象力丰富;容易沉浸当前情景;依赖性强;深信催眠;有经验分离的经历。

催眠的解释:社会认知和角色扮演;意识功能分离(监督和执行功能的分离)催眠的应用:治疗、侦破等。

第三节注意概述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指向性:选择、维持(方向特征)●集中性:抑制其它,聚集于特定对象(强度特征)☐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本身不是活动进行的过程。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进行时的意识状态,它伴随一定的外部表现,但有时也有假象的产生外部表现☐定向性反应☐无关行为停止☐生理变化:血液和呼吸☐假象问题:不完全对应生理机制☐觉醒机制与有机体觉醒有关的生理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网状结构的功能。

二是神经介质和觉醒因子的作用。

神经介质有儿茶酚胺和乙烯胆碱。

☐大脑皮层的作用海马等是精确行为的重要神经结构。

额叶在调节和计划行为上有重要作用。

定向性反应无关行为停止生理变化:血液和呼吸假象问题:不完全对应作用选择功能(基本功能)维持功能整合功能调节功能启动效应--前注意的作用种类☐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其本质是内部言语形式实现的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读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关于意识和注意这部分内容啊,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心理世界的新大门。

先说这意识吧,以前觉得意识就是自己脑袋里知道的那些事儿,可看了书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可深了去了。

意识就像是一个超级复杂的舞台,各种想法、感觉、记忆都在上面抢着表演。

它有时候清晰得很,就像大白天看东西,你知道自己在想啥,在干啥,比如我现在清楚地知道我在写关于意识和注意的读后感。

但有时候呢,意识又变得模糊起来,就像雾里看花,像做梦的时候,那意识就像是在一片奇幻的云雾里游荡,里面的情节乱七八糟,可又觉得有那么点道理。

然后就是注意啦,这注意可真是个调皮的家伙。

它就像一个聚光灯,照到哪儿,哪儿就成了焦点。

比如说我在看一场超级精彩的球赛,我的注意力就完全被球场上那些奔跑的球员、飞来飞去的球给吸引住了,旁边有人跟我说话我都可能听不见,就好像我的注意把耳朵给堵住了,只给眼睛开了个大大的通道。

而且注意还很挑剔呢,它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不同的事物之间跳来跳去。

就像我在学习的时候,如果周围很安静,那我的注意可能就乖乖地停留在书本上;但要是突然外面有个消防车“呜呜”地开过,我的注意就像个好奇的小猫,一下子就被消防车拉走了。

书里还提到了注意的各种类型,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什么的。

无意注意就像是那些突然闯进你视线或者耳朵里的东西,不用你费劲儿就能吸引你。

就像走在路上,突然一只特别漂亮的蝴蝶飞过,你肯定会不由自主地看过去。

而有意注意呢,就像是一场需要意志力的战斗,你得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能不那么有趣,但又很重要的事情上,像做数学题,那可真得咬着牙,让自己的注意紧紧地盯着那些数字和符号。

这一章读完,我还发现意识和注意这俩家伙关系那叫一个密切啊。

意识就像是一个大容器,而注意就像是这个容器里的搅拌棒。

注意能把我们意识里的东西搅和起来,让某些东西变得更清晰,让其他东西暂时被放到一边。

比如说,当我把注意集中在回忆小时候的趣事上时,那些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就在意识里变得鲜活起来,其他那些什么明天要干的家务啊之类的事儿就被挤到角落里去了。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五章意识与注意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五章意识与注意

快速眼动睡眠的睡眠补偿—总是使人缺乏此阶段睡眠,然后使之正常化,会发现REM睡眠显著增加。(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两个特点:指向性(指人在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和集中性(当人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
B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理论
1,认知资源理论(卡尼曼提出,诺尔曼和博布罗完善):
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注意,即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注意可以看做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站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公共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同时,该理论还认为,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负责资源分配的机制,这个机制是灵活的。资源部分地决定于个体的唤起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个体的唤醒水平越高,相应的认知资源就越多;超过了这个范围,唤起水平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认知资源的减少)。分配到刺激的资源的量由认知系统的分配方略来控制。
局限性:有些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和刺激,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局限性是由感觉器官的性质决定的。另外,同一时间内进入意识范围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3.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察觉不到的心理活动,也不能调节和控制。常见的无意识包括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和盲视等。
4.睡眠与梦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篇一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嘿,读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我这心里头啊,真是五味杂陈!你说这意识,它就像个神秘的小精灵,在我们脑子里蹦跶来蹦跶去。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能完全掌控它,想干啥就干啥,可也许,这只是一种错觉?可能我们自以为的“自由意志”,不过是被各种因素暗暗牵着鼻子走罢了。

再说说注意,这玩意儿可太重要啦!就像我上课的时候,要是注意力不集中,那老师讲的东西简直就是左耳进右耳出。

我自己也纳闷儿,为啥有时候我能全神贯注,有时候又像个没头的苍蝇,东瞅瞅西看看?我记得有一次考试,那题目本来我都会,可就是因为注意力不飘走了,结果考得一塌糊涂。

这能怪谁?也许只能怪我自己没管好那“乱跑”的注意力!不过话说回来,这一章也让我想到,我们生活中那些所谓的“灵光一闪”,是不是就是意识和注意在某个奇妙的瞬间碰撞出的火花呢?这真的很难说清楚。

你们说,我们能不能通过训练,让自己的意识和注意力变得超级强大?我觉得有可能,但又不太确定。

毕竟,人的大脑太复杂啦,谁知道呢?总之,这一章读下来,让我对自己的大脑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更想搞清楚这里头的奥秘!篇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我这脑袋瓜子都快炸啦!你瞧,这意识,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它是不是就像个隐形的导演,指挥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清醒得很,啥都明白,可也许那只是表面现象,说不定我潜意识里还藏着一堆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想法呢!说到注意,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

我就想啊,为啥我看电视的时候能目不转睛,一到学习就容易走神?难道是学习太枯燥,吸引不了我的注意?还是我自己太没定力?有一回,我在路上走,突然看到一只特别可爱的小狗,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它吸引过去了,差点撞树上!这注意力啊,真的是说跑就跑,拉都拉不住。

我在想,那些注意力特别集中的人,是不是有什么秘诀?难道他们脑袋里装了个“注意力控制器”?我觉得有可能,但又不太敢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官活动 当人们专注地观察事物时,其感官就会朝向相应的对 象,表现为感官趋向活动,如凝神聚目或侧耳倾听;当人们陷入 沉思或浮想联篇时,就会表现为感官回避活动,对周围一切视而 不见,充耳不闻。当人们注意不集中时,就会目光呆滞,不能随 老师的活动而活动。
身体动作 当人们集中注意时,与活动无关的身体动作就停止了, 常常表现为静止状态。如学生在认真听课时,其目光注视着老师, 而其他动作都停止了。当学生做出多项与学习活动无关的身体动 作时,可大致判断其走神了。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个体的主观状态
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刺激之间的对比关系:颜色、大小、形状、
强度、持续时间。 如绿草和红花、绿草和 青蛙 刺激的活动和变化 活动的、变化的刺激物易引起注意,如霓 虹灯、活动玩具、教师讲课声调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四、意识的水平
无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自我意识和对外周的意识
五、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行为 对刺激的无意识 盲视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睡眠与梦 催眠 白日梦和幻想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
注意的概念 什么是注意 注意和意识 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分类
一、注意的概念
黑色圆点 8~9个;
外文字母 4~6个;
几何图形 3~4个;
汉字
3~4个。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主观因素:各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 识经验
客观因素: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TCI G AHNE
图1
TEACHING 图2
2.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
(一) 注意的含义
❖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 中。
❖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 立的心理过程。
注意的特点
❖ 指向性 ❖ 集中性
指向性
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 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 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
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 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 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 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 活动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 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它的本质就是人类心 理机能的整体活动。
意识的成分:语言和思维是核心因素;情感和 意志是必要组成部分。
意识和认识的关系:意识包含认识,是其核心 成分,还包含人的体验,如爱、满意。
不同角度对意识的理解
意识是一种觉知;
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二、意识的产生
(一)意识与劳动 (二)意识与语言
三、意识的特征
1、意识的觉知性 2、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3)意识的前进性 3、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需要
高级、 学习、听课 自觉的
不需要
最高级、 电脑打字
自觉性 “盲打”,
程度很 打毛衣不用


三、注意的品质
1.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 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 对象的数量。
哈密尔顿(Hamilton,1859)的研究 耶文斯(W.S.Jevons)的研究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三)注意和意识
注意不等同于意识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 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心理体验。
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请大家找出一些形容注意的词语并表演。
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注意状态下,不仅其心理活动更为集中地指向一定的对象, 而且其外部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 生的外部表现,推测其注意状态,以实现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监控。 通常,人在集中注意时,其感官活动、身体动作和生理活动均有 相应的外部表现。
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 你看到了什么?
注意的起伏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 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 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生理活动 人在集中注意时,其肢体血管收缩,头部的血管舒 张。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吸气愈加短暂,而呼气则愈加延长。 在注意高度紧张时,还会出现“屏住呼吸”这样的呼吸暂停止的 现象。
二、 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1)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 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3. 有意后注意
(1)什么是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
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 活动的自动化
注意的种类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性质
例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有
不需要 低级、 窗外的歌声 自发的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 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 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 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 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7
5
3
9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二)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2.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
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 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 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2. 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 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 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 调节功能
个体的主观状态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精神与机体状态 知识经验
2. 有意注意
(1)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原因)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 对注意目的和任务的依从性 • 对兴趣依从性 •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 对过去经验的依存性 • 对人格的依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