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合集下载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2)

某市区街坊平面图
(一)在街坊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
(二)街坊编号并计算其面积
街坊面积
街坊编号
1 2 1.70 13 1.21 24 2.20 3 2.08 14 2.28 25 2.04 4 1.98 15 1.45 26 2.40 5 2.20 16 1.70 27 6 2.20 17 2.00 7 1.43 18 1.80 8 2.21 19 1.66 9 1.96 20 1.23 10 2.04 21 1.53 11 2.40 22 1.71
管段1~2,集中流量25 管道2~3, 集中流量25, 本段流量=0.486×2.2=1.07,
1.21 1.7
1.43 转输流量=0.486 ×(1.21+1.7+1.43+ 2.21+1.21+2.28)=4.88,
2.21 2.28
合计流量=1.07+4.88=5.95,Kz=2.2,
1.21
例 3 已知L=190m,qV=66L/s,I=0.008(上端地 面高程44.50m,下端地面高程43.40m),上游沟段D= 400mm,和h/D=0.61,其下端沟底高程为43.40m,覆 土厚度0.7m。如下图所示: 求:管径与沟底高程。
解:本例的特点是地面坡度充分,偏大。上游沟 段下端覆土厚度已为最小容许值。估计设计沟段坡度 将小于地面坡度,且口径可小于上游沟段。 (1)令D=400mm,I=0.008,h/D=0.65时,计 算得qV=133L/s>66L/s。 (2)令D=350mm,I=0.008,h/D=0.65时,计 算得得qV=91L/s>66L/s。 (3)令D=300mm, I=0.008,h/D=0.55时,计 算得qV=47L/s<66L/s。

排水管网系数计算公式

排水管网系数计算公式

排水管网系数计算公式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排除雨水和污水,保障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排水管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系数计算,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城市的排水需求。

本文将介绍排水管网系数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排水管网系数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管道摩阻系数、管道内径、管道长度、流量系数等。

其中,管道摩阻系数是排水管网系数计算中最为关键的参数之一。

管道摩阻系数是指单位长度内管道对流体的阻力大小,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管道的输水能力和排水效率。

通常情况下,管道摩阻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 = 0.25 / (log10(ε/3.7D + 5.74/Re^0.9))^2。

其中,f为摩阻系数,ε为管道壁粗糙度,D为管道直径,Re为雷诺数。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不同管道在不同流速下的摩阻系数,从而为排水管网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另外,管道内径和长度也是排水管网系数计算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管道内径越大,摩阻系数越小,输水能力越强;而管道长度越长,摩阻系数越大,输水能力越弱。

因此,在排水管网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管道的内径和长度,以确保排水管网能够满足城市的排水需求。

此外,流量系数也是排水管网系数计算中不可忽视的参数。

流量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水流量,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和排水效率。

一般情况下,流量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 = A V。

其中,Q为流量,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V为水流速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不同管道在不同流速下的流量系数,从而为排水管网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排水管网系数计算公式包括管道摩阻系数、管道内径、管道长度和流量系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参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和排水效率,因此在排水管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参数数值,以确保排水管网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城市的排水需求。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某市一个区的街坊平面图。居住区街坊人口密度为 350 人/ha,居民生活污水定额为120 L/人·d。火 车站和公共浴室的污水设计流量分别为3 L/s和 4L/s。工厂甲排除的废水设计流量为25 L/s。工厂 乙排除的废水设计流量为6 L/s。生活污水和经过 局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全部送至污水厂处理。工厂 废水排出口的管底埋深为2 m,该市冰冻深度为 1.40 m。试进行该区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4)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 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Q4

kh4aiq4ai N4ai 3600T4ai

q4bi N4bi 3600

(L / s)
Q4

kh
q N 4a1 4a1 3a1 kh4a 3600T4ai
q2 4a2
N4a
2

q4b1N4b1 q4b2N4b2 3600
式中 q1 —— 设计管段的本段流量(L/s);
A —— 设计管段的本段服务面积(ha);
q 0 —— 比流量(L/s·ha)。 比流量是指 单位面积上排出的平均污水量。可用下
式计算:
q0

n
86400
或பைடு நூலகம்
式中 n —— 生活污水定额(L/cap·d)
ρ—— 人口密度(cap/ ha) Qd —— 居民平均日生活污水量(L/s)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是指居民每人每日所排出的平均污水量。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与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建筑内给排水设施水 平及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有关。
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包括公共建筑排放的污水(公共建筑用水量定
额-《建筑给水排水》)。
2)工业企业内职工生活污水和淋浴废水定额:《建筑给 水排水》。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前言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

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

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

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2.1.4 配水管网布置 (7)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1)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1)2.3.4 水泵校核 (22)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4)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4)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3.4.2 控制点的确定 (25)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5)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6)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7)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7)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1)3.6.1 管道平面图的绘制 (34)3.6.2 管道剖面图的绘制 (35)结论 (35)总结与体会 (36)参考文献 (37)第一章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囊谦县香达镇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9.4污水管网水力计算

9.4污水管网水力计算

9.4污水管网水力计算一、不计算管段的设计在设计计算中,应首先考虑“不计算管段”。

按规范规定,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的最小管径为300mm,通过水力分析表明,当设计污水流量小于一定值时,已经没有管径选择的余地,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在平坦地区还可以直接采用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

=O.014时,对于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通过计算可知,当管道粗糙系数为nM径200mm,最小设计坡度为4‰,当设计流量小于9.19L/s时,可以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对于街道下的最小管径300mm,最小设计坡度为3‰,当设计流量小于14.63L/s时,可以直接采用最小管径。

二、坡度较大地区管段的设计当管段敷设地点有一定的地形坡度可以利用时,管道可以沿着地面坡度敷设。

其特点是,管段一般会具有比较大的流速,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流速一般不成问题,在选择管段直径时主要考虑满足最大充满度要求的问题,也就是说要选用满足最大充满度要求的最小直径,在同样满足最大充满度要求的情况下,选择较大的管径是没有经济意义的。

已知L = 190 m,Q = 66 L/s,I = 0.008(上端地面高程44.50 m,下端地面高程42.98 m),上游管段D=400 mm,h/D = 0.61,其下端管底高程为43.40 m,覆土厚度0.7 m。

求:管径与管底高程。

解(法一、二):本例特点是地面坡度充分,偏大。

上游管段下端覆土厚度已为最小容径可以较上游小l或2级。

下面计算管底高程。

D = 350 mm,Q = 66 L/s,I = 0.008时查图得h/D = 0.53,v ≈ 1.28 m /s,合格。

采用管底平接(为什么?)设计管段上端管底高程 = 上游管段下端管底高程 = 43.40(m)设计管段下端管底高程 = 设计管段上端管底高程43.40 - 设计管段降落量190×0.008 = 41.88(m)(5)如果采用地面坡度作为管道设计坡度时,设计流速超过最大流速,这时管道设计坡度必需减少,并且设计管段上端窨井应采用跌水井。

某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毕业设计)secret

某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毕业设计)secret

第1章 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1.1、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 1.1.1 确定城市污水的比流量:由资料可知,丁市人口为41.3万(1987年末的统计数字),属于中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取150l/cap.d 。

而污水定额一般取生活污水定额的80-90%,因此,污水定额为150l/cap.d*80%=120 l/cap.d 。

则可计算出居住区的比流量为 q 0=864*120/86400=1.20(l/s ) 1.1.2 各集中流量的确定: ○1市柴油机厂 450*103*3.0=15.624(l/s ) ○2新酒厂取用9.69(l/s ) ○3市九中取用15.68 (l/s ) ○4火车站设计流量取用6.0(l/s ) 总变化系数K Z =11.07.2Q (Q 为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

当Q<5l/s 时,K Z =2.3;当Q 〉1000l/s 时,K Z =1.3;其余见下表: 对于城市居住区面积及街坊的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污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城市污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1.2、城市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计算雨水管渠设计流量所用的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及流量公式可写成: q=167A 1(1+clgP)/(t1+mt2+b)n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a)t 1——地面集水时间(min)m——折减系数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A1﹑b ﹑c﹑n——地方系数。

首先,确定暴雨强度公式:由资料可计算径流系数ψψ=5%*0.9+15%*0.9+5%*0.4+17%*0.3+13%*0.15 =0.68暴雨强度公式:参考长沙的暴雨强度公式:q=3920(1+0.68lgp)/(t+17)0.86重现期 p=1年,地面集水时间取t1=10 min,t=t1+mt2,折减系数取m=2.0,所以可以确定该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0=ψ*q=0.68*3920*(1+0.7lg1.0)/(27+2∑t2)0.86=2665.6/(27+2∑t2)0.86对于城市雨水汇水面积及其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雨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的城市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计算书

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计算书

第1章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1.1、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1.1.1确定城市污水的比流量:由资料可知,丁市人口为41.3万(1987年末的统计数字),属于中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取150l/cap.d。

而污水定额一般取生活污水定额的80-90%,因此,污水定额为150l/cap.d*80%=120 l/cap.d。

则可计算出居住区的比流量为 q0=864*120/86400=1.20(l/s)1.1.2各集中流量的确定:○1市柴油机厂450*103*3.0=15.624(l/s)○2新酒厂取用9.69(l/s)○3市九中取用15.68 (l/s)○4火车站设计流量取用6.0(l/s)总变化系数KZ =11.07.2Q(Q为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当Q<5l/s时,KZ =2.3;当Q〉1000l/s时,KZ=1.3;其余见下表:对于城市居住区面积及街坊的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污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城市污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1.2、城市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计算雨水管渠设计流量所用的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及流量公式可写成: q=167A1(1+clgP)/(t1+mt2+b)n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a)t1——地面集水时间(min)m——折减系数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A1﹑b ﹑c﹑n——地方系数。

首先,确定暴雨强度公式:由资料可计算径流系数ψψ=5%*0.9+15%*0.9+5%*0.4+17%*0.3+13%*0.15 =0.68暴雨强度公式:参考长沙的暴雨强度公式:q=3920(1+0.68lgp)/(t+17)0.86重现期 p=1年,地面集水时间取t1=10 min,t=t1+mt2,折减系数取m=2.0,所以可以确定该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0=ψ*q=0.68*3920*(1+0.7lg1.0)/(27+2∑t2)0.86=2665.6/(27+2∑t2)0.86对于城市雨水汇水面积及其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雨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的城市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合流制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合流制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合流制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首先,在设计合流制排水管网时,需要确定废水的排水量,即每个排
水点的流量。

这可以通过调查和测量得到,或者根据建筑物的设计标准来
估算。

排水量的确定对于管道的尺寸和流速的选择至关重要。

其次,需要根据排水点的位置和布局确定主管道的走向和分支点的位置。

主管道应尽量沿着地势较低的方向布置,以利于排水。

分支点的位置
应根据排水量和流速的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常见的管道材料有PVC、铸铁、玻
璃钢等。

管道的选择应考虑到排水量、流速、耐腐蚀性、施工难度等因素。

接下来,需要计算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的尺寸。

根据排水量和流速的要求,可以使用伯努利方程、曼宁公式等方法进行计算。

此外,还需考虑管
道的斜率,根据流量和管道材料等因素来确定。

最后,需要考虑系统的排气和消声问题。

在设计合流制排水管网时,
要合理设置排气阀和消声器,以避免管道系统内部产生负压和噪音。

综上所述,合流制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多
个因素,并进行合理选择和计算。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计算,可以确保排水
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排水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量按有关规定协调。 工业企业废水量根据工艺特点确定
2.2 污水量的变化
污水量变化可以用变化系数和变化曲线来描述。
Kd——日变化系数,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
量的比值
Kh——时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最大
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KZ ————总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污水管网设计的主要任务
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及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管网各管段直径、埋深、衔接设计与水
力计算; 污水提升泵站设计与设计; 污水管网施工图绘制等。
1 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
布置原则: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进 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 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布置;
1 2
3
4
5 6 河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 主干管 5.污水厂 6.出水口
支管定线
街坊狭长或地形有倾斜时:低侧式 地形平坦且面积较大:围坊式 建筑已定和街坊管道自成体系:穿坊式
低侧式
围坊式
穿 坊 式
排水泵站的布置
中途泵站:位置根据沟道的最大合理埋深决定 终点泵站:一般设在污水厂内处理构筑物之前
2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2.1 设计污水量定额
污水量定额与城市用水量定额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称为排放系数。 一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约为用水量60~80%。但由于地下水和地面 雨水从接口、裂隙进入,使实际污水量增大。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用水定额,结 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
位置。
雨水管渠系统布置考虑因素
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 结合街区及道路规划布置。 雨水管渠采用明确和暗管相结合的形式。 雨水出口的设置。 调蓄水体的布置。 考虑设置排洪沟。
废水综合治理和区域排水系统
废水综合治理应当对废水进行全面规划和综 合治理。和许多因素有关: 合理的生产布局和城市区域功能规划 合理利用水头、土壤等自然环境的自净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严格控制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做好区域性综合治理及建立区域排水系统
排水区界是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
排水流域是指在排水区界内,按照一定要求所划分的 不同排水区域。(通常根据等高线划分排水区域,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照面积的大小进行划分。)
每一个排水流域应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干管。
II I
IV
III
(2)选择污水厂出水口的位置
城市的下风向


水体的下游
离开居住区和工业区
局部泵站:比较低洼地区,高楼地下室,地下 铁道和其他地下建筑物中




中途泵站
局部泵站


终点泵站
雨水管渠布置
雨水管渠系统组成:雨水口、雨水管渠、检 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
城市雨水管渠规划布置得主要内容: 确定排水流域和排水方式; 进行雨水管渠定线; 确定雨水泵房、雨水调节池、雨水排放口的
(3)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 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 (5)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6)近远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考虑分期实施的可
能性。
排水管网布置形式——正交式
排水干管与等高线垂直相交,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 铺设。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正交式
1 2
3
3
3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正交式(干管与河流垂直)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截流式
1 2
3
3
3
4
5

6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主干管 5.污水厂 6.出水口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平行式
1
2
2
2
3
4
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KZ=Kd Kh
(1)居民生活污水量变化系数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污水平均日流量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L/s)
总变化系数 (KZ)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2.3
Qd 5
Kz
2.7 Q 0.11
1 2
8
3
3
7
4
6 35
1.支管 2.干管 3.支干管 4.主干管 5.泵站 6.污水厂 7.污水灌溉田 8.河流
污水管网布置
主要内容: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选择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 拟订污水干管和总干管的路线; 确定需要提升的排水区域和设置泵站的位

(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充分利用地形,使污水自流接入; 地下复杂易布置成几个独立的排水系统; 地势起伏大易布置成高低区排水系统; 个别低洼地区应局部提升。
2. 污水主干管的走向与数目取决于污水 厂和出水口的位置和数目
3. 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通常设 在污水量较大或地下管线较少的一侧人 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 道路超过40m,可考虑在道路两侧各设 一条污水管。
(3)干管布置和定线
影响污水管平面布置的主要因素:
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 城市总体规划、竖向规划和分期建设情况; 排水体制、线路数目; 污水处理利用情况、处理厂和排放口的位置; 排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和公建情况; 道路和交通情况; 地下管线和构筑物分布情况。
1. 地形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

5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污水厂 5.出水口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分区式
1
3 2
3
5
河 4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泵站 5.污水厂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分散式
灌溉
1
4
2
3 河
灌溉


1.城市边界 2.干管 3.主干管 4.污水厂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适应于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地区。
51.0
1 2
8
50.0
4
3
5
9
7 6
1.支管 2.干管 3.主干管 4.溢流口 5.泵站 6.出口渠渠头 7.污水厂8.污水灌溉田 9.河流
排水管网布置形式——平行式
排水干管与等高线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基本垂直。 适应于地形坡度很大的地区。
34.0 32.0 30.0 28.0
d
5
Qd
1000
1.3
Qd 1000
(2)工业废水量变化系数 和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