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苦豆子植物特性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苦豆子植物特性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杨阳;刘秉儒【摘要】为全面、深入研究和科学利用苦豆子资源,综述了苦豆子分布区及生境特点、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性、种群更新机制、繁殖扩散机理、化学成分、药用价值、饲料加工和其他资源化利用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苦豆子在生态学领域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及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To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study and scientifically utilize S.alopecuroides resourc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alopecuroides was reviewed,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area,habitat,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renewal mechanism, reproduction and spread mechanism, chemical ingredients, medicinal valu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tc.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s and noticeable problems aboutS.alopecuroides study in ecology field were proposed.【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12【总页数】6页(P4-9)【关键词】苦豆子;植物特性;荒漠区;资源化利用【作者】杨阳;刘秉儒【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7.34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为豆科槐属(Leguinosae)多年生亚灌木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痛杀虫等作用[1],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中草药之一。
苦参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类化合 物。从苦参根 、茎 、叶和花 中共分离出 23种生物碱 。苦参 生 物碱 大多数是喹诺里西 啶类,极少数为双哌 啶类 。喹诺里西 啶生 物
2.6对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研究 耿群美报道药理实验结果表 明,苦参碱与氧化苦参 碱有类似 安
碱 多数为苦 参碱型 生物碱,另有三种 金雀花碱 型,三种无 叶豆 碱型, 定作用,二药对 中枢有抑制作用,并与脑 中递质 C2氨基 丁酸和甘 氨
用定量较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 法进行含量控制 。
赖 关 系 。
制剂 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前主要采 取测 定苦参总碱或 总碱 中主 2.5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要代表 成分苦参 碱 、氧化苦参 碱 的含量 作为质量 控制标 准,主要 测 季勇报 道在离体 豚 鼠工 作心脏上 ,观察苦参 碱对 心功能 的作 定方法有酸碱滴 定法 、薄层 比色法 、酸性染料结合测定法 、双波长薄 用。研究表明:0.1,1.0,10 mo 1/L ,可浓度依赖性增 强心脏 的收缩
胞 的 免 疫 功 能 活 性 均 有 抑 制 作 用 。
【5】冯亚珍,周蓉,魏新峰 .苦参对 小鼠免疫功 能的抑制作用fJ1.河 南中
2.4 抗柯 萨奇 B病毒主要研究
医,1997,17(5):277—278.
陈婷婷[63报 道,当苦参总碱浓度 在 200 Lg/m l一3.125 Lg,m l 【6】陈婷婷,陈曙霞,刘晶星.苦参总碱有效成分对柯萨奇 B病毒感染
生 TN F以及致死性肝炎 的影响 。结果表 明可降低血清 TNF和 ALT 肝 纤 维 化 的 实验 研 究『J1.肝 脏 ,2002,7(1):2—4.
水平及 小 鼠对致死毒性 的敏感 性,并 可在体外抑制诱 导的经 PA 预 [2】蔡雄,王 国俊,瞿 瑶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 性 乙肝 l临床 疗效分析[J].
苦参生物碱的药理研究进展

529-535.[13] BarstR J,Langleben D,FrostA,et a.l S itaxsen tan t h erapy for pu-lm onary arterialhyp ertensi on.A m JR esp ir Crit CareM ed,2004,169:441-447.[14] S i ngh TP,Roh itM,Grove A,et a.l A rand om ized,p l acebo-con-trolled.doub led -bli nd crossover to study t o eval uate the effi cacyof oral sil den afil t herapy i n severe pu l m onary artery hypert en si on.H ypertension,2006,l5l(4):851-855.[15] Sastry BK,N arasi m h an C,Roddy NK,et a.l C li n ical effi cacy o f si-lden afil i n p ri m ary p u l m on ary h ypertensi on:a rando m i zed,p lacebo-OUR-tro ll ed,double-b li nd,crossover st udy.J Am Co il Card i o,l2004,43(7):1149-1153.[16] Fu ku m ot o Y,M at ob a T,Ito A,et a.l A cute vas od il at or effect o f aRho2k inase i nh i b it or,fasudi,l i n pati en t sw it h severe pu l m onary hy-perten si on.H ear,t2005,91:391-392.[17] N is h i m ura T,Vasz at L T,Fau l J L.S i m vastati n rescues rats f ro mf atal pu l m onary hyperten si on by i nduci ng apop t osis of n eoi n ti m als m oot h m uscl e cells.C i rcu l ation,2003,108:1640-1645.[18] G irgis RE,L i D,Zhan X,et al.A ttenuati on of ch ron i c hypox i cpu l m onary hyp ertensi on by si m vast atn.Am J Physi o lH eart C ircPhysi o,l2003,285:938-945.[19] Kwak B,M u l haup tF,My itS,et a.l Stati n s as a ne w l y recogn iz edt ype of i m muno m odu l ator.N atM ed,2000,6:1399-1402.[20] Lee JH,Lee DS,K i m EK,et al.S i m vast ati n i nh i b its ci garettes-m ok i ng-i nduced e mphyse ma and pu l m onary hyp ertension i n ratl ungs.Am JR esp i r Crit Care M ed,2005,172:987-993.苦参生物碱的药理研究进展刘雪花摘要 苦参生物碱是豆科植物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碱是一类具有与苦参次碱-15-酮(m atri d i ne-15-ketone)基本化学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属于四环的喹嗪啶类(qui nolizi d i ne),分子骨架可看作二个喹嗪啶环的稠合体。
微波法提取苦豆子生物碱的研究

m )1 5 L : 。利用这种方法 生物碱 的提取效率较 高 ,生产成本较低 ,工序 较为简单 ,适 宜于工业化生产 。
关键词 :苦豆 子 ;生物碱 ;微波 ;提取
中 图分 类 号 :Q 2 .3 6 9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2 1 (0 8 5— 0 3— 4 0 6— 5 3 2 0 )0 0 7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t d ir wa e e ta t n o od r u y on m o v x r c i falalis fOm c o k
So h r lp c r i e - p o a a o e u od s J 【 .
LI Yo - hu l YE n- n ng c r , Xi ho g, SHU a Xi ng, FENG Zuo-ha s n
重点放在 了生物碱上 ,本 文对苦豆子生物碱传 统提取法和 微波辅 助提取 法进行 了试验 比较 ,在单 因素实 验 的 基础上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 ,考察微波时 间、微波 功率 、料液 比 3个 因素对 苦豆子 生物 碱提取 的影 响 ,结果
表明 :微波辅助提取生 物碱 效果较好 ,最 佳条 件是 微 波提 取 时 间为 3 S 0 、微 波 功率 为 3 0 6 W、料 液 比为 (
( ol eo odS i c ,Xni gA r utr nvri , rmq 8 0 5 ) C l g f o ce e i a gi l eU iesy U u i 3 0 2 e F n jn c u t
Ab t a t s r c :T e r s u c fS p o a a o e u od s L.whc s rc n ak l i s i v r b n a ti i a Ma y r - h e o r e o o h r l c r i e p i h i i h i l aod s ey a u d n n Chn . n e s  ̄c n t iain ae fc s d o h l ao d t r s n . T e e ta t n t c n l g fak l i sf m o h r lp — e h a d u i z t Y u e n t e ak i sa e e t h xr c i e h oo y o aod o S p o a a o e l o o l p o l r ct ig l od ¥L.w s s d e y c mp r g mir wa e a sse xr c in tc n lg i h r d t n xr ci n t c n lg r a t id b o a i c o v - sit d e t t e h oo y w t t e t i o a e t t e h o o y u n a o h a i l a o i h sp p r B s d o h i ge f co x e me t rh g n x e me tWa a r d o tt n e t ae 3 if e t l n t i a e . a e n t e sn l—a tre p r n ,o t o o a e p r n s c r e u o i v si t n u ni i l i i g l a
苦豆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和槐胺碱, 分别 占 1 3种生物碱的 3 . 3 、1. 9 、1. 2 、 2 6% 9 9% 2 5 %
9 2 % 8 4% . 6 、4 1% .5 、 . 7 、6 1% . 1 。可 以 归 结 为 5 大 类 型 :第 l
( 收稿 E期 :2 1- 4 0 , l 0 0— 1编辑:梅智胜) 0
1 6・ 0
C n e our Of nf r hi eS J na1 I o mat on i C i Ol T M
Mar 2 1 o1 1 N . 01 V . 8 o.3
并可诱导其发生凋亡, 凋亡细 胞表现 为细胞 固缩 、 核染色质 种 子中含有多种黄酮类物质。 从苦豆予种子 的水提液 中分离得 用, 到一种双黄酮的糖碳苷化合物 ;其乙醚萃取液中分离得到 5 7 一 ,一 二羟基黄酮 、7 4 二羟基 双黄酮及 具反式烯 烃 的查耳酮衍 生 ,一 物; 还有苦豆 子中新的双黄酮苷 、二苯乙烯骈 二氢 黄酮 类化合 物苫豆酮 甲一 a o e ur n ) 到分 离和鉴 定的报道 。 已(l p c o eA F 得
2 3 对 心血 管 系统 的影 响 .
己酮、苯 乙酬、3 5二 甲基一 一 ,- 4 辛酮等 。种 了中以酚类和萜类化 合物 为主要成分, 根、叶和茎都以酯类化合物 为主要成分 。
1 4 酚 类 .
王 氏等 专 门研 究了苫豆子 的酚性 成分, 用溶剂萃取和 采 各种色 谱方法对苫 豆 子 9 % 5 乙醇 提取物 的非生物碱 部分进行
基金项 目:天津 市 自然科 学基金 (1JZJ2o 0 K CDC 1o) O
苦豆子种子中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1 苦豆子生物碱类化学成分
,
及华 北地 区的一种重要 植物 资源。其发 达的地 下根
系对 于保土 固沙 、 生物 固氮起 着 重要 作用 。 近年来
对苦 豆子的研究 逐渐 增 多 , 研究 表 明 苦豆 子 中除 了
苦豆子中主要含生物碱, 据报道苦豆子地上部分
含 总生物 碱 约 6 1% ~80% , .l .3 种子 约含81% 。 .1 其结构属喹诺里西 啶( u liie类 , Q i idn) 除苦豆碱外其 nz 余生物碱都具有 A、 、 D四个 杂原 子环 , B C、 结构非 常 相似 , 苦豆碱 的结 构 与上述 不 同 , 属 苦豆碱 型。到 单 目前为止 , 共发现 了 2 0多种生物碱 J如表 1 , 。
2 苦 豆子 中生物 碱 的药 理 作 用
近来研究发 现 , 豆子 生物 碱 在抗 肿 瘤 、 菌 、 苦 抗 抗 心率失 常 、 乙肝 、 等方面具 有重要 的药理 活 抗 免疫
方 面 。苦豆 子作为 中草药在 中国西北地 区 已有 开发
产 品上市 。但 是 , 期 生产 的 苦豆 子 中草 药产 品在 早
D s2 0 1 9 4) 14 i,0 4,8 ( : 3 8~I5 33
[3 牛淑芳 , 1] 吴素慧.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的研 究进展[ ] 实用肿 J.
[6] B c , a ̄ n L w 1 ukc B Ps an o V o
第 4期
农
垦
医
学
第3 2卷
tn if tnI xa yat ew me [ ] If i,0 4,9 etne i s ul ci o n J .ne Ds20 10 co n e l v c
苦豆子类生物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苦豆子 生 物 碱 可 不 同 程 度 增 加 离 体 心 脏 、左 右 心
房 、乳 头 肌乃 至心肌 细胞 的收缩 力 。并 且 它们均 呈 剂量依 赖性 的正 性肌力 作用 。作用强 度依次 为氧 化 苦参碱 >野 靛碱 >槐定 碱 >槐果 碱 >槐 胺碱 >苦 参 碱。 唯苦 豆碱呈 负性肌 力作 用 ,加大浓 度 时收缩 力
1 对 中枢 神 经系统 的作 用
1 1 镇静 催 眠 。给 小 鼠腹 腔 注 射 或 口服不 同剂 量 . 的氧化 苦参 碱或莱 曼碱 ,均 能明显 抑制 小 鼠的 自主 活动 氧化 苦参碱 和莱 曼碱均 能增 加或加 强 阈下 催 眠量 的戊 巴比妥钠 和水 台氯 醛的作用 ,均 可对抗 皮
研究 ,迄 今从 中 已分 离 出 2 种 生 物 碱 。其 中 的 0余
8种 主 要 生 物 碱 研 究 较 多 , 它 们 是 :苦 参 碱 ( a l T ,氧化 苦参碱 (xa tn M ) m tn r eM ) o mr eO T ,槐 果 T i 碱 (oh crieS ) spoapn C ,氧化 槐 果 碱 (xspoa0 e oyoh e ̄i n O C) 槐 胺 碱 S , (s hr ie S , 槐 定 碱 o o m n A) p a
间期 。
而有 易化 作用 ,使小 鼠死 亡率 增加 j 。。 12 镇痛及 降 温 。给小 鼠腹 腔 注射 氧化苦 参碱 1 . 0 0 和 20 g k ~,明 显 抑 制 醋 酸 引 起 的 扭 体 反 应 , 0m ・g 抑制率19 0O
抑制更 为 明显
这 种正 性肌力 作用 可 能与 C a
有关 ,通 过 C ~ 道 的 开 放 、激 活腺 苷 酸环 化 酶 , a通 增 加 心肌 组织 中的 c M A P含量 。 23 降压 、降 低 心 率 的 作 用 。静 脉 注 射 氧化 苦 参 .
超声波提取苦豆子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超 声波提取苦豆子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余 永 婷
( 新疆 化学 工业 学校 ,乌鲁木 齐
摘
802 ) 3 0 1
要 :本 文对超声 波方 法和传 统回流方法提取苦豆子 中生物碱进行 试验 比较 ,同时对超声波 影响苦 豆
子生物碱率 的多个 因素进行均匀 实验分 析。结果 表明 :超声提取 总苦豆子 生物碱效果较 好 ;超声波 法提取 的 最佳方法条件为 :乙醇浓度 6 % ,提取剂 p = . ,超声 提取频率 2 I 5 H 05 8kh,超声提取时 间 2 n - 0mi,生物碱 的
生 物碱 含量 一致 。 国外 对 于超 声 提 取 生物 碱 也 有
研究 , . jai A Di n 等 利用超声技术在不同溶剂系 l 统 中提 取 阿托 品 ( t p e 。所 以本 文 选 择 该 方 ar i ) on
法 来进行 生 物碱 的提 取 ,以新 疆 苦 豆 子 的 籽 为主
郭孝武对超声在提取 中药材 的应用作了专 门研究 说明超声提取 可以明显 提高生物碱 的提取 率 。 J 且金丽霞等人从苦参 中提取抗癌作用的苦参碱和 氧化苦参碱 , 用超声提取 3 0和浸泡 2 所测得 的4
的研究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与参考。
要原料 ,考察 了超声辅助技术对苦豆籽中苦豆子 生 物碱提 取 效果 的 影 响 ,优 化 了提 取 苦豆 子 生 物 碱 的工艺流程 ,提 高效 率及提取率 ,降低 成本 ;
这 些研 究将 为今 后从 苦 豆 子 中 获得 苦 豆 子 生物 碱
业的广泛应用 ,也逐步进人 了 中药材 的提 取 中。
提取率为 7 .6 。 57% 关键词 :苦豆子 ;生物碱 ;超声提取 ; 中图分 类号 :' 2 5 3 1 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2 1 (0 8 3— 09— 4 0 6— 53 20 )0 0 6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豆子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4-01-14T11:36:51.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作者:韩玉刚张浩
[导读] 此外,苦参碱还试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
韩玉刚张浩(解放军第206医院临床药学科吉林通化 134000)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豆科槐属植物,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豆根、苦豆草、欧苦参等,我国西北省区及中亚细亚一带均有分布。
药用根、根茎、全草及种子,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风燥热、止痛杀虫等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还有抗癌、抗炎、抗菌的作用。
关于化学成分的研究的研究已有报道,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该资源,我们对其种子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和药理作用的研究。
已有报道鉴定的生物碱有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T)、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 OSC)、苦参碱(matrine MT)、槐果碱(sophocarpine SC)、槐定碱(sophoridine SRI)和槐胺碱(sophoramine SA)、莱曼碱(lehmannine LEH)、苦豆碱(aloperine ALC)。
现将近几年苦豆子类生物碱在抗炎方面的资料进行综述如下。
杨志伟等发现苦参总碱、苦豆总碱具有明显而独特的抗柯萨基B3组病毒(CVB3)的作用,通过对(CVB3)与各个药物在37℃作用2小时,然后测定病毒的TCID50。
结果提示苦参总碱和苦豆总碱能有效的抑制CVB3繁殖,两总碱主要效应可能是直接灭活游离病毒以及进入细胞内发挥抗病毒作用。
而且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此外,苦参碱还试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
李凡等的研究发现苦豆碱对多种致炎剂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和Ⅲ,Ⅳ型变态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从免疫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苦豆碱有抑制巨噬细胞产生包细胞介毒1(IL-2)的作用(p<0.01),并能直接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同时能抑制脾细胞对豆蛋白A(CorA)诱导的T细胞增殖反应(p<0.01),对多种致炎剂诱发的动物炎症有拮抗作用。
魏立民等指出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料性细胞因素的产生有关,有学者的系列报道提出,苦参碱是一种新的有希望的眼炎药物,能够对抗晶状体蛋白诱发的家兔虹膜炎、睫状体炎,但是它不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链,而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抗炎机制,何丽华等在临床采用苦参碱制成阴道栓剂治疗慢性宫颈炎。
有效率达95.9%,治愈率为49.78%,治疗宫颈糜烂有效率为97.33%,并无腹痛、出血、感染、复发等副作用,可弥补物理治疗的不足。
另外它对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氧化苦参碱iv和im治疗各型湿疹皮炎,取得明显效果,有效率为84.8%,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变异性接触性皮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苦豆子碱片(每片重0sg,含生物碱30mg)通过临床证明可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
黄秀梅等对四种苦豆子生物碱抗炎的考察,通过用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之剂理依赖性地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观察对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结果这四种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和槐果碱都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有LPS诱导产生地TNFa,并有明显地剂量反应关系,进一步证实了此类生物碱的抗炎作用与其直接抑制TNFa的分泌有关。
给大鼠灌胃苦豆碱可明显抑制组胺、PGE25-HT和角叉莱胶引起的组肿胀,苦豆碱还能抑制霉菌素引起的足肿胀,对大鼠PCA反应、Arthus反应、可逆性被动Arthus反应以及结核菌素引起的大鼠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游走于体外,对红细胞膜也有明显稳定作用。
以上表明,苦豆碱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主要与其抑制白细胞游走,稳定溶酶体膜,抑制PG、组胺等炎症介质的合成释放有关。
甘乐文等的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的研究发现苦参碱能显著减轻大鼠肝细胞变形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降低升高的ALT、HA。
氧化苦参碱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氨基个乳糖所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抑制肝组织内炎症活动度,下调血清TNFa水平,且在大剂量治疗组抑制的效果更好,下调幅度更大。
陈伟忠等对苦参碱对大鼠试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乐血清中ALT,降低血清HA的含量。
降低Hyp的含量,能显著减少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病理结果显示治疗肝细胞变性坏死较模型组轻,结缔组织形成减少,说明苦参碱有抗纤维化作用,推测苦参碱可能通过保护肝细胞,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枯否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而达到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苦豆子生物碱在抗炎,抗过敏有着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在肝炎,肝硬化这些疑难杂症,博尔泰力就是用苦豆子生物碱做的制剂,治疗肝炎效果显著,得开发。
豆子生物碱在妇科炎症也有广阔天地。
为了更好的开发中药的苦豆子,对苦豆子生物碱的药理作用考察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抗病毒方面,有待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一步密切合作。
参考文献
[1].杨志伟,周娅,曹秀琴等。
苦豆总碱、苦参总碱体外抗柯萨B3病毒的作用,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2):707-710.
[2].魏立民,张兴荣,马述春等。
生长抑素及氧化苦参碱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的试验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20(9):633-635.
[3].黄秀梅,李波,沈连忠等。
四种苦豆子生物碱对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a的影响。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3):12-14.
[4].韩春雷,陈学荣,马俊江等。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药效学作用。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1):59-61.
[5].何丽华,刘世连,杨丽楠等。
中药苦豆子治疗宫颈糜烂75例。
中国民间疗法,2000,8,(10):32.
[6].彭建华,于华等。
博尔泰力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1,6,(3):30.
[7].陈伟忠,张俊平,许青等。
苦参碱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6,17(5):424-426.
[8].周清荣,张园梅,申悦平等。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3):174-176.
[9].李凡,石艳春,黄红兰等。
苦豆碱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23(6):603-605.
[10].甘乐文,王国俊,李玉莉等。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120(7):44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