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的生理功能及其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生物碱实验报告

生物碱实验报告

生物碱实验报告引言:生物碱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碱的性质和特点,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维生素B12中的生物碱,并通过实验分析其结构和化学性质。

实验方法:1. 提取维生素B12中的生物碱。

首先,将维生素B12溶于无水乙醇,并加入一定量的醋酸,使其充分溶解。

然后,用柱层析法将酸性溶液和正己烷进行分离,得到含有生物碱的正己烷溶液。

2. 生物碱的结构分析。

通过红外光谱仪对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鉴定其功能基团和分子结构。

同时,用质谱仪对提取物进行质谱分析,检测其分子量和分子离子峰,并与已知的生物碱进行对比。

3. 生物碱的化学性质研究。

将提取物转为溴化物,并进行溴化反应,观察其颜色变化和反应产物的性质。

此外,还进行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以进一步探究生物碱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行为。

结果与讨论:1. 提取维生素B12中的生物碱。

通过柱层析法和正己烷分离,成功获得了含有生物碱的正己烷溶液。

2. 生物碱的结构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提取物中存在与生物碱相关的特定吸收峰。

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物的分子离子峰与已知的生物碱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其为生物碱。

3. 生物碱的化学性质研究。

溴化反应的结果显示,提取物在溴化物的作用下产生颜色变化,表明其具有较强的亲电性。

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在还原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明显的物质转化,说明其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提取、分离和分析过程,成功获得了维生素B12中的生物碱,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结构和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显示,生物碱具有较强的亲电性、还原性和氧化性,为进一步研究生物碱的生理活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实验的局限性与改进:本实验所提取的生物碱仅限于维生素B12中的生物碱,对于其他类别的生物碱尚未进行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以获得更全面的生物碱类型和性质。

同时,实验中的确切机理和反应路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以加深对生物碱的理解。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生物碱是一类常见的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一直是药物研发和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领域。

本文将以2000字左右的篇幅,介绍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生物碱的提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溶剂提取、蒸馏提取、浸提等。

溶剂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根据目标生物碱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溶剂。

一般情况下,极性生物碱可以使用水、乙醇等极性溶剂进行提取,而非极性生物碱则需要使用乙醚、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进行提取。

溶剂提取的步骤如下:1.样品的制备:将待提取的样品粉碎成细粉,并用真空干燥或烘箱干燥去除水分。

2.样品与溶剂的混匀:将样品加入溶剂中,并使用搅拌器或超声波设备进行混匀,促使目标生物碱与溶剂充分接触。

3.提取液的分离:通过离心机或过滤器将混合溶液中的固体颗粒和溶剂分离。

4.溶剂的蒸发:通过蒸发器或旋风蒸发仪,将溶剂从提取液中去除,得到含有生物碱的浓缩提取液。

5.浓缩提取液的干燥:将浓缩提取液在真空干燥器或烘箱中干燥,得到干燥的生物碱产物。

生物碱的提取常常是复杂多样的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化合物。

为了获得纯度较高的目标生物碱,需要对提取液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

以下介绍三种常见的生物碱分离技术。

1.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离技术之一,可以根据物质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中的相互作用力的不同,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

常用的色谱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生物碱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柱,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性质和梯度来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分离。

2.结晶技术结晶技术是生物碱的常用分离纯化方法之一。

根据生物碱的溶解度差异,可以通过逐渐降低溶剂温度或加入沉淀剂来诱导生物碱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结晶工艺包括溶剂结晶、熔融结晶和慢蒸发结晶等。

结晶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生物碱,但对于结晶条件的控制要求较高。

3.萃取技术萃取技术是通过选择性的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生物碱转移到其他溶剂中,从而实现生物碱的分离。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摘要:生物碱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与纯化是生物碱制备的关键环节。

本文论述了生物碱的性质、生物碱的功效,简单介绍了生物碱的传统提取方法,着重阐述了生物碱的现代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等,从分子印迹技术、膜分离技术、有机溶剂萃取、色谱和树脂吸附等方面探讨了生物碱的纯化。

关键词:生物碱;提取;分离1 引言生物碱是指中药中一类含氮杂环的有机物,具有碱性和广泛的生理功能,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目前运用于临床的生物碱药品已达80种之多,相当多的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活性、低毒性和成本低之特性,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人们对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加强。

随着各类生物碱的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取分离生物碱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

2 生物碱2.1生物碱的性质生物碱是为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指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

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

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具有光学活性,但少数生物碱例外。

生物碱大多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且往往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

2.2生物碱的功效植物体内生物碱含量虽少,但与人类关系密切。

许多生物碱是治病良药,如毛莨科黄连根茎中的小蘖碱是黄连素的主要成分,有抗菌消炎作用;萝芙木中的利血平能降血压;石蒜中的加兰他敏对小儿麻痹症有疗效[1];罂粟果皮中所含的吗啡碱是著名镇痛剂;奎奎宁碱是有价值的解热药;三尖杉碱和长春花碱是治癌良药[2];秋水仙素(碱)能人工诱变产生多倍体。

有的生物碱可用来制作农业用的杀虫剂。

人们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也分离到了生物碱,其中某些动物的生物碱与它们报摄取食用的植物有关,蟾蜍、蝾螈和某些鱼类中发现的生物碱是真正的动物代谢产物。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生 物碱 分子 中氮原 子 的存 在形 式 、 性 基 团 的有 无 极
杂, 来源不同, 分类方法众多。一些生物碱因其具有 抗肿 瘤 、 炎 、 病 毒 、 血小 板凝 集 、 心律 失常 以 抗 抗 抗 抗
及 抗高 血压 等 心 血 管 疾 病 的作 用 , 此 , 它 在 卫 因 使 生、 医药 等方 面有 着 巨大 的应 用潜 力 , 近年来 成 为人 们研 究 的热点 。 随着 各 类 生 物 碱 的市 场需 求 量 的增 加 , 济 效 经
第2 9卷第 5期
21 00年 1 O月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Chn s i P r ie e W l d t tReo r e sucs
V0 . 9 No 5 12 .
Oc. 2 O t O1
di1 .99 ji n 10 o: 3 6 /. s .0 6-99 .00 0 .O 0 s 60 2 1 .50 4
t n h e osa d t p l ai f e eh o g si x at ga dp f iga a i er— i .T em t d n e api t n o n w t n l i ne t ci n u  ̄ n ll d a e o h h c o c oe r n i k o sr
( e a me t f hmir n i c n e Wet n u n esy L ’l2 7 1 , hn ) D pr n o e sya dLf S i c , s A h i i rt , u a 3 0 2 C ia t C t e e U v i l
Ab t a t Al ao d r l a i e n t g n u r a i o o n s w ih wi ey e it i h au a sr c k l i s a e ak l i o e o s o g n c c mp u d , h c d l x s n t e n t r n r l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的提取工艺与其应用进展,并对其原理及优缺点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物碱;回流;萃取;饲料
中图分类号:
S8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37(2016)05-0010-04
0
引言
碱在常温下以液体方式存在。生物碱不溶于乙醇
生物碱(alkaloid)是指存在于生物中的有机
等有机溶剂,
微溶于水,
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化合物(含氮),该类生物碱大多数都具有复杂的
环状结构,并且呈现碱性,有旋光性及生理效应,
2
生物碱的提取技术
生物碱提取方法较多,绝大多数生物碱是利
大多数药用植物中的主要成分便是生物碱,它也
用溶剂提取法进行提取。生物碱的溶解性能是
是人类最早研究的一类化合物。至今从植物以
提取与纯化的重要依据[2]。适宜的提取方法对于
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常需要
苦参制成的各种剂型也已经用于医学临床,比如
在饲料中添加,是一种使用量最大的维生素,王
从苦参中提制成的浸膏片可用于治疗急性菌
文高等通过乙醇低温提取纯化磷脂酰胆碱,优化
痢。苦参还能够提高雏鸡的生长速度、防治球虫
了碱水提取法。
感染、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在仔猪饲料中添加
易挥发有机溶剂乙醇回流提取。与传统的乙醇
学性质与一般生物碱不同,且在酸性条件或中性
直接回流提取法的提取相比,其中总生物碱的提
条件下不稳定的生物碱,
如用乙醇浸提。刘杰等[8]
取率提高约 24%,比较适用于岩黄连等总生物碱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桑叶生物
[5]
的辅助提取。郭晓雨等 用回流法也是通过正交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生物碱是一类含有碱性氮原子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是研究和开发生物碱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生物碱提取和分离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技术。

生物碱提取的一般步骤包括采集植物材料、研磨、浸泡、提取和浓缩等几个关键步骤。

采集新鲜的植物材料,并将其处理成适合提取的形态,如干燥、粉碎或切片等。

然后,将植物材料浸泡在适当的溶剂中,例如乙醇、甲醇或水等,以提高生物碱的溶解度。

浸泡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通常为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在浸泡过程中,需反复搅拌或震荡,以促进生物碱的释放和溶解。

浸泡结束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植物材料分离出来。

接下来,将所得的提取液加热蒸发,浓缩生物碱溶液,以得到较高的生物碱浓度。

生物碱的分离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技术、凝胶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等。

色谱技术是最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之一。

色谱技术根据生物碱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等。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生物碱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流动相和固定相条件,将混合物中的生物碱分离出来,并进行定量和纯化。

凝胶电泳技术主要应用于生物碱的分子量测定和纯化。

由于生物碱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荷性质,凝胶电泳可以利用电荷的不同,将不同分子量的生物碱分离开来。

质谱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生物碱的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获得生物碱的质谱图谱,并通过与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生物碱的结构和分子量。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是研究和开发生物碱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取适当的提取步骤和选择合适的分离技术,可以高效地提取生物碱并进行纯化和分析。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物碱的性质和功能,并为药物开发和天然产物利用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生物碱是指天然产物中含有碱性官能团(如胺基)的化合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中,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

对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为了从原料中提取和纯化生物碱,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几个重要步骤:1. 原料选择:选择含有目标生物碱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并确保原料的来源和品质,以提高生物碱的产量和纯度。

2. 原料预处理:对原料进行粉碎、干燥和预处理等处理,以提高生物碱的析出率和溶出性,使其更易被提取。

3. 提取方法选择:根据生物碱的性质和目标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乙醇提取、热水提取、蒸馏提取等。

水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适用于具有稳定性的生物碱。

而乙醇提取法适用于极性生物碱的提取。

4. 提取工艺优化:通过改变提取剂的性质、浓度、温度、时间等条件,优化提取工艺,以提高生物碱的提取效果。

5. 提取液处理:对提取液进行脱色、去杂质、去溶剂等处理,以获得更纯净的生物碱。

6. 分离和纯化技术:根据生物碱的物化性质,选择适当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包括结晶法、凝胶过滤法、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序列薄层扫描法是常用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7. 结晶和晶体工艺:通过结晶和晶体工艺,进一步提高生物碱的纯度和晶体形态,以满足药物制剂的要求。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需要结合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效、低能耗的生物碱提取和分离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这将有助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和进一步探索新型天然药物。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摘要】生物碱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技术对于获取纯净的生物碱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碱的提取技术,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分离技术的发展。

其次探讨了生物碱的分离技术,如色谱法、凝胶电泳等,使得生物碱得以纯化和分离。

最后强调了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生物医药领域中的重要性,为药物研究和生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开发更多具有治疗潜力的药物,推动医药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碱,提取技术,分离技术,重要性。

1. 引言1.1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药物研究和医学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为了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和分离出生物碱,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

生物碱的提取技术是指将生物碱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和微波提取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分离出植物中的生物碱成分,提高生物碱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生物碱的分离技术则是指将提取得到的混合物中的生物碱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包括液液萃取、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通过这些分离技术,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生物碱,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是开发天然药物资源、探索药物活性成分的重要手段,对于药物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生物碱的提取技术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碱基的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对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碱的提取技术是指通过合适的方法将生物碱从天然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出来。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

溶剂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适当的有机溶剂,将其与原材料进行反应,从而将生物碱从复杂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超临界流体提取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而微波辅助提取则是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原料,促进萃取溶剂与目标组分的相互作用,加快提取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 第 10 卷 第 10 期

2 生物碱的生理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 从 石 蒜 科 的 几 种 植 物 中 分 离 可 得 到 20 余 种 生
物碱, 其中伪石蒜碱具有抗肿瘤活性, 豆科植物苦 豆 子 根 茎 中 获 得 的 槐 果 碱 也 有 抗 癌 作 用 。10! 羟 基 喜 树 碱 、 10" 甲 氧 基 喜 树 碱 、 11# 甲 氧 基 喜 树 碱 、 脱氧喜树碱和喜树次碱等, 对白血病和胃癌具有一 定的疗效。而从卵叶美登木阴、云南美登木、广西 美登木及它们的亲缘植物变叶裸实中分离得到的美 登素、美登普林和美登布丁等 3 种大环生物碱, 具 有较好的抗癌活性。掌叶半夏在民间用于治疗宫颈 癌, 其中含葫芦巴碱, 对动物肿瘤有一定的疗效。 从三尖杉、蓖子三尖杉和中国三尖杉中分离出近 20 种 生 物 碱 , 其 中 三 尖 杉 酯 碱 和 高 三 尖 杉 酯 碱 对 急 性 淋 巴 性 白 血 病 有 较 好 的 疗 效[3]。 2.2 作用于神经系统
苦豆子中所含的生物碱对治疗菌痢、肠炎具有 显著疗效; 从黄藤中得到的生物碱, 对白色念珠菌 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2.5 抗疟作用
从菊叶三七中分离得到的菊三七碱具有抗疟作 用。除此而外, 昆明山海棠所含的总碱能治疗类风 湿 性 关 节 炎[7]。
3 生物碱提取方法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较多, 按照所用溶剂或提取 条件的不同, 可分为不同的几类。 3.1 按所用溶剂的不同分类 3.1.1 水提取法
对那些化学结构非常独特、化学性质与一般生 物碱不同, 且在酸性条件或中性条件下不稳定的生 物碱来说, 可以采用此法提取。原有的以乙醇作为 溶剂的渗流提取法, 不仅成本高, 而且存在防火等 级高、提取时间长、能耗大等诸多问题, 远不如使 用稀 NaOH 溶液为好[9]。 3.1.4 有机溶剂提取法
醇提取法在生物碱的提取中应用较为普遍, 对 于游离生物碱及盐类一般采用乙醇提取法。也可根 据相似相溶原理, 对不同性质的生物碱选取最佳的 有机溶剂来进行提取。可采用单一有机溶剂进行分 步提取, 用不同溶剂提取不同成分; 也可采用混合 溶 剂 、 反 应 溶 剂 进 行 提 取[10]。 3.2 按提取条件的不同分类 3.2.1 冷浸提法
莲心中的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季胺盐有降压作 用; 马兜铃和广玉兰叶中的广玉兰碱有显著的降压 作用; 从钩藤中得到的钩藤碱, 有降血压、安神和 镇 静 的 作 用[6]。 从 小 叶 黄 杨 中 分 离 出 的 环 常 绿 黄 杨 碱, 对典型心绞痛的改善、血清中胆固醇的降低及 高血压都有较好的疗效。 2.4 抗菌作用
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例如古柯碱化学的研究导 致了一些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等的合成。此外, 在研究生物碱的结构时, 往往会发现新的杂体系, 从而促进了杂环化合物化学的发展。正因为如此, 生 物 碱 一 直 是 天 然 有 机 化 学 家 的 重 要 研 究 领 域 [1]。 生物碱大多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 且往往是许多药 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生物碱的分类方法较多, 按其植物来源可分为茄科生物碱、百合科生物碱、 婴粟科生物碱等; 按其生理作用可分为降压生物 碱、驱虫生物碱、镇痛生物碱、抗疟生物碱等; 按 其性质可分为挥发碱、酚性碱、弱碱、强碱、水溶 碱等。但是, 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其化学结构进 行分类。结构已经研究清楚的生物碱可分为如下主要 类型: 吡啶类, 主要是喹喏 西 啶 类( 苦 参 所 含 生 物 碱 , 如 苦 参 碱) ; 莨 菪 烷 类( 洋 金 花 所 含 生 物 碱 , 如 莨 菪 碱) ; 异喹啉类, 主要有苄基异喹啉类( 如罂粟碱) 、双 苄基异喹啉类( 汉防己所含生物碱, 如汉防己甲素) 、 原 小 檗 碱 类( 黄 连 所 含 生 物 碱 , 如 小 檗 碱) 和 吗 啡 类 ( 如吗啡、可卡因) ; 吲哚类, 主要有色胺吲哚类( 如吴 茱 萸 碱) 、单 萜 吲 哚 类( 马 钱 子 所 含 生 物 碱 , 如 士 的 宁) 、二聚吲哚类( 如长春碱、长春新碱) ; 萜类, 如 乌头所含生物碱( 如乌头碱) 、紫杉醇; 甾体, 如贝母 碱; 有机胺类, 如麻黄所含生物碱( 如麻黄碱 、伪 麻 黄碱) [2]。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超 临 界 流 体 色 谱 法 等 方 法 。 超 临 界 流 体 萃 取 是 20 世 纪 80 年 代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项 新 的 提 取 分 离 技 术 , 即 利用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 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 待测组分[14]。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 和 液 体 之 间 的 流体, 同时具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性。利用其在 临界点附近体系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使物质溶解 度发生几个数量级的突变特性, 来实现其对物质的 提 取 分 离 。 通 过 改 变 压 力 或 温 度 来 改 变 SCF 的 性 质, 可达到选择性地提取各种类型的化合物的目 的。在繁 多 的 SCF 种 类 中 , 以 二 氧 化 碳 最 为 常 用 。 超 临 界 二 氧 化 碳( SCF- C02) 的 超 临 界 温 度 低 , 可 在 常温下操作, 对大部分物质呈化学惰性, 可有效地 防止热敏性和化学不稳定性成分被高温破坏和氧 化, 无色、无味、无毒, 不残留于萃取物上, 无溶 剂污染, 价廉易得, 且易制成高纯度气体, 不易燃 烧, 使用安全。从提取到分离可一步完成, 操作费 用低; 选择性好, 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 可有针对 性地萃取有效成分。SCF- CO2 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 分 的 超 临 界 流 体 萃 取 中 的 应 用 较 多[15]。
从防己科植物中分离出大量的生物碱, 尤其是 在千金藤属和轮环藤属植物的根部获得了几十种异 吡咯生物碱, 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多数具有镇静 和止痛作用。从山蓑若中分离得到的樟柳碱, 虽然 其抗胆碱作用比东蓑蓉碱及阿托品稍弱, 但毒性较 小, 对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视网膜血管痉挛和脑 血管意外引起的急性瘫痪都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它 还 可 用 作 中 药 复 合 麻 醉 剂 [4]。 从 乌 头 属 的 16 种 植 物 中 得 到 的 40 多 种 二 枯 生 物 碱 具 有 止 痛 作 用 。 从 蝙蝠葛中提取出的蝙蝠葛苏林碱, 其澳甲烷衍生物 具有肌肉松弛作用。从瓜叶菊中获得的瓜叶菊碱 甲、乙, 以及从猪屎豆属植物中获得的猪屎豆碱, 均具有阿托品样作用。从胡椒中分离的胡椒碱, 临 床上称为抗痛灵。另外, 从八角枫中分离得到了肌 肉松弛有效成分八角枫碱, 从延胡索中分离得到了 10 多种止痛生物碱[5]。 2.3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
S urve ys & Re vie ws
综述与述评
生物碱的生理功能及其 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耿敬章, 徐福星 (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1)
摘要: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 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综述了生物碱的分类、提取、分离与鉴别方 法及其应用, 旨在对生物碱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碱; 分类; 提取; 分离; 鉴别 中图分类号: O629.3 文献标识码: B
[基金项目] 陕西理工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SLGQD0623) 。 [收稿日期] 2007- 03- 02 [作者简介] 耿敬章( 1980- ) , 男, 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新技术与食品质量控制研究。
2007
年 第 10 卷 第 10 期

综述与述评
S urve ys & Re vie ws
网状结构和较大的表面积, 可通过物理吸附从水溶 液中选择性地吸附有机物。与传统方法相比, 大孔 树脂分离法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体积小、 产品质量稳定且有良好的生理活性等特点。 4.4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
离子交换树脂对吸附质的作用主要通过静电引 力和范德华力, 以达到分离纯化化合物的目的。该 技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能耗低、 产品纯度高、不吸潮、不加辅料就可成型, 它的应 用将日益广泛。 4.5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
对于不宜热浸, 特别是从含淀粉较多的物质中 提取生物碱, 一般采用冷浸取法, 如从苦豆子种子 中提取生物碱, 就是在冷的稀盐酸水中浸出的。 3.2.2 回流提取法
加热回流是提取生物碱的一种方法。使用的回 流溶剂一般有水、醇及混合溶剂。此法操作简便, 但效率不够高, 有时可能不能一次完全提取生物 碱, 要反复回流提取[11]。 3.2.3 索氏提取法
膜提取分离是一门高新技术, 在对中草药的提
2007
S urve ys & Re vie ws
综述与述评
取浓缩、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其他有效成分的提取 分离中, 具有不存在相转换、操作条件温和、提取 分离效率高、不必添加化学试剂、不损坏热敏感物 质、可极大地简化提取工艺等优点, 具有传统方法 无 可 比 拟 的 优 势[13]。 3.2.6 超临界提取法
直接以水作为溶剂, 采用最佳的提取工艺来提 取 生 物 碱[8]。 此 法 操 作 简 便 , 成 本 较 低 , 但 提 取 次 数较多, 水用量大。 3.1.2 酸性水溶液提取法
对于那些碱性较弱不能直接溶解于水的生物碱 的提取, 可采用偏酸性的水溶液, 使生溶液提取法
1 生物碱的概述
生物碱( Alkaloids) 一 般 指 存 在 于 生 物 体 内 的 碱 性含氮化合物, 多数具有复杂的含氮杂环, 有光学 活 性 和 显 著 的 生 理 效 应 。 生 物 碱 的 发 现 始 于 19 世 纪初, 是人们研究得最早、最多的一类天然有机化 合物。据统计, 1952 年以前共发 现 生 物 碱 950 种 , 到 1962 年 达 到 2107 种 , 1972 年 又 上 升 到 了 3443 种 , 目 前 已 发 现 生 物 碱 约 6000 种 , 并 且 仍 以 每 年 约 100 种的速度递增。多数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理 活性, 如黄连中的小聚碱( 黄连素) 具有抗菌消炎作 用; 罗芙木中的利血平具有降压作用; 长春花中的 长春新碱具有抗癌活性; 婴粟中的吗啡具有镇痛作 用; 延胡索中的去氢紫碱具有抗血栓的作用; 包公 藤中的包公藤甲素具有缩小瞳孔、降低眼压的作 用, 可用以治疗青光眼; 海洋生物海绵中的抗体生 物碱具有抗菌的作用。生物碱化学的研究, 为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