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最新】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最新】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最新】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近年来,关于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如下:
1. 生物碱的化学合成:传统的生物碱提取方法受到限制,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化学合成生物碱。

近年来,许多独特和高效的化学合成方法被开发出来,并且这些方法已成功地制备出多个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碱。

2. 生物碱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生物碱在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炎症等疾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高通量筛选和分子模拟等先进技术已经用于发现新的生物碱,并且许多生物碱的药理和毒理作用已经得到了深入研究。

3. 生物碱的结构作用研究:生物碱的结构对其生物活性至关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同结构的生物碱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药理特性。

因此,通过生物碱结构的修改和优化,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药物。

4. 生物碱的生产:生物碱由于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已成为一类非常重要的天然药物资源。

为了提高生物碱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更多的研究集中于开发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策略。

综上所述,生物碱的研究进展涵盖了化学、药理、生产等多个领域。

未来,人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生物碱的特性和应用,以期开发出更多有效的药物。

海洋天然产物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海洋天然产物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化学鸟住够3終2021,-------------------------------------------------------综施专论―Chemistry&Bioengineeringdoi:10.3969/j.issn.1672-5425.2021.03.001李林拮,姚彤,毛联岗,等.海洋天然产物喳啡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21,38(3):1-5,19.LI L Z,YAO T?MAO L G,et al.Research progress in biological activity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quinoline alkaloids[J].Chemistry &-Bioengineering,2021,38(3):1-5,19.海洋天然产物瞳咻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李林詰1,姚彤3,毛联岗',顾娜笃季春伟笃张珍明2,",李树安2"(1.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2.江苏海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3.连云港杰瑞药业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6;4.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海洋天然产物摩咻类生物碱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广谱的生物活性,是多种新药开发研制的先导化合物。

对海洋天然产物喳咻类生物碱的来源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海洋天然产物;喳咻类生物碱;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06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25(2021)03-0001-05Research Progress in Biological Activity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Quinoline Alkaloids LI Linzhe1,YAO Tong3,MAO Liangang3,GU Na2,JI Chunwei2,ZHANG Zhenming24,LI Shuan24*(1.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and Fisheries^Jiangsu Ocean University^Lianyungang222005,CAzna;2.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9Jiangsu Ocean University,Lianyungang222005,C加na;3.J A RI Pharmaceutical Co.,Lul・,Lianyungang2220069China;4.Jiangsu Institute of MarineResources Development9Lianyungang222005^China)Abstract:Marine natural product quinoline alkaloids are secondary metabolites extracted from marine or­ganisms9which are the leading compoun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new drugs with novel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broad-spectrum biological activities.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sourc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quinoline alkaloids?and put forward a prospect of their development.Keywords:marine natural product;quinoline alkaloids;biological activity嗟咻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药理活性,在医药化学、农药等领域应用广泛。

海洋生物碱的合成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碱的合成研究进展

宝库 。生 长 在 海 洋 这 一 特 殊 环 境 ( 盐 、 压 、 高 高 缺
氧 、 少光 照等 ) 缺 中的 海洋 生 物 , 其 生 长 和代 谢 过 在
程 中 。 生并 积 累 了大 量 具 有 特 殊 化 学结 构 并 具 特 产
的合成 策 略 不 同 ,sb 成 步 骤 中 c 一 键合 成 由 Ioe合 c
重要 的手段 , 关这 类化 合 物合 成 方面 的研 究正 逐 步成 为合 成 化 学 的一 个 热 点 。本 文 就近 年 来 海 洋生物 碱 有
合成研 究的现状 和进 展进 行 综述 。 关键 词 海洋天 然产 物 ; 生物碱 ; 成 ; 究进展 合 研
中 图分 类 号 : 2 2 7 R 8. 7
摘要
海洋 生物碱 是 海 洋天然 产物 的一 类 重要成 分 , 结构新 颖 独特 , 其 生物活 性 广泛 , 提 取 产率 较低 , 但 限制
了相 关 产物 的临床研 究和产 业化 发展 , 中采 用化 学合 成 的 方 法进 行 化 合 物 的全 合 成是 解 决 药 源 问题 一 个 其
显著 的抗病毒 活性 , 以有 效 阻止 病 毒糖 蛋 白 gl0 可 p2
与 宿主细 胞 的 C 抗 原 分 子 选 择性 结 合 , 而 阻止 D 从 H V进入 宿主细胞 , I 抑制 H V的复制 。一直 以来 人们 I 对该类 化合物 的人工合 成抱有 极大 的兴趣 。O em n vr a 等 以酮酯 , 1 6为起 始原 料 , 通过 Bg e i 合 反应 i nl 缩 i l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0 l ( 0 8 0 0 2 0 10 1 l 2 0 ) 5— 3 7— 8

海洋生物的生物碱探索海洋天然药物

海洋生物的生物碱探索海洋天然药物

海洋生物的生物碱探索海洋天然药物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其中,海洋生物碱作为一类重要的海洋天然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对人类健康产生着巨大的潜在价值。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物碱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海洋天然药物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一、海洋生物碱的定义和特点海洋生物碱是一类来源于海洋生物体内的碱性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这些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体内,如海藻、海绵、海洋动物等。

与陆地生物碱相比,海洋生物碱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性。

研究表明,海洋生物碱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对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二、海洋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对海洋生物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通过采集海洋生物样品并进行生物筛选、化学分离和活性评价等方法,已经发现了大量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碱。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人们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认识,也为海洋天然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海洋生物碱在海洋天然药物领域中的应用前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海洋生物碱在海洋天然药物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经有多种海洋生物碱被应用于临床医学,用于治疗癌症、炎症等多种疾病。

此外,海洋生物碱还被广泛用于医药中间体合成和新药开发等领域。

未来,随着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海洋生物碱将发挥更大的潜力,并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结论海洋生物碱是海洋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其在海洋天然药物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通过对海洋生物碱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将有助于挖掘海洋生物资源中的更多宝藏,并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总结本文介绍了海洋生物碱的定义和特点,概述了其在海洋天然药物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海洋生物碱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海洋天然药物领域的更多突破和创新。

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提取及研究

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提取及研究

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提取及研究海洋是地球上最广袤的生态系统之一。

在这个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形成了一片独特的植物和动物世界。

这些生物对于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

其中,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提取及研究便是一个热门话题。

一、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种类海洋生物药用成分有很多种,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海洋生物中能够用于药物和化学品制造的物质。

如多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生物酶等。

此外,海洋生物也含有一些天然化合物,如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和龙脑醇等。

这些化合物在海洋生物中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可以用于制药及化学工业的提纯和复制。

二、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提取方法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种类多样,但是它们不像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学物质,无法采取常规的化学方法直接提取。

提取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生物方法:使用生物学技术来提取复杂的海洋生物成分,如多肽、酶及抗生素等。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复杂化合物提取的效率。

2. 化学方法:使用常规的化学法来提取海洋生物药用成分,如抽提法、溶剂沉淀法、蒸馏法、结晶法等。

3. 固相萃取法:是一种专门用于海洋生物提取的分离技术。

三、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研究领域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制药及化工等领域。

海洋生物药用成分的应用前景巨大,目前已经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1. 海洋生物酶及抗生素的应用:有些海洋生物腺体分泌的酶、抗生素,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白质腺分泌的肠溶酶、抗菌肽和鱼类的亚硝酰胺还原酶等都已经成功发现,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及防病治疗领域。

2. 碱性蓝色蛋白的应用:海洋生物中含有一种名为碱性蓝色蛋白的化合物。

该物质可以用于制药及化学工业的制造过程中,特别是在生理调节、细胞凋亡及抗氧化等领域。

3. 脑胺碱类生物碱的应用:脑胺碱类生物碱在海洋生物药用成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些物质对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对某些刺激和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海洋生物碱Pityriacitrin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海洋生物碱Pityriacitrin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海洋生物碱Pityriacitrin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张朴永,孙小飞,万升标,任素梅,江涛*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育部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青岛,中国摘要:目的本文对源自海洋细菌的β-咔啉生物碱Pityriacitrin的全合成与体外细胞毒性进行了描述,其衍生物的合成也是首次报道。

方法使用色氨酸或五位被取代的色氨酸与5-取代吲哚作为起始原料,通过改进的Pictet–Spengler反应合成了Pityriacitrin及其衍生物。

结果所有化合物均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

对肿瘤细胞MDA-231进行了体外的细胞毒性测试,其中化合物5显示对MDA-231具有高活性(IC50 = 0.08 uM)。

结论β-咔啉生物碱Pityriacitrin是一个结构新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所使用的全合成的反应路线为以后类似物的合成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Pityriacitrin;β-咔啉;抗肿瘤;全合成;海洋生物碱;Pictet–Spengler反应Synthesis and Bioactivity of the Marine Alkaloid Pityriacitrin and ItsDerivativesPuyong Zhang, Xiaofei Sun, Sumei Ren, Shengbiao Wan, Tao Jiang*, College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Drugs,Ministry of Education, Ocean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tal chemical synthesis and in vitr o cytotoxic evaluation of β-carboline alkaloid pityriacitrin, originally isolated from a marine bacterium, and its derivatives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METHODS Using tryptophan or 5-hydroxyl tryptophan and 5-substituted indole as starting materials, via the modified Pictet–Spengler reaction, pityriacitrin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RESULTS All compound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IR, NMR and mass spectrometry. All the compounds were tested for in vitro cytotoxicity against MDA-231. Compound 5 exhibited high cytotoxicity (IC50 = 0.08 uM) against MDA-231 cell line. CONCLUSION β-carboline alkaloid pityriacitrin was a lead compound of antitumor, the route of synthesis may be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synthesis of anologues.KEY WORDS:Pityriacitrin; β-carboline; antitumor; totalsynthesis; marine alkaloid; Pictet–Spengler reactionβ-咔啉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吲哚生物碱,由于其生物活性广泛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海洋生物碱的一般提取方法

海洋生物碱的一般提取方法

海洋生物碱的一般提取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海洋生物碱是从海洋生物体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碱性化合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海洋生物碱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由于其多样的结构和潜在的药理学活性,海洋生物碱成为了药物研发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海洋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涉及到从海洋生物体中分离和纯化目标化合物的过程。

由于不同海洋生物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特性各异,提取方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一般而言,海洋生物碱的提取过程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收集和处理海洋生物样品、溶剂浸提、溶剂分配、色谱分离和纯化、化学和物理分析等。

在收集和处理海洋生物样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生物样品的正确采集和保存,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质量。

溶剂浸提是将生物样品与合适的溶剂接触,以促使目标化合物从生物组织中释放出来。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氯仿、二甲基亚砜等。

提取后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溶剂分配技术进行初步分离。

溶剂分配是利用不同溶剂间的亲和性差异,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配到不同的溶剂层中。

这种分离方法可以快速地提供目标化合物的粗略纯化。

为了进一步纯化目标化合物,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海洋生物碱的提取过程中。

常用的色谱分离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化合物的特性,如极性、分子量和结构等,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最后,化学和物理分析技术用于对纯化后的目标化合物进行鉴定和表征。

例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可以帮助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总之,海洋生物碱的一般提取方法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技术。

这些提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对于有效地获得纯化的海洋生物碱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海洋生物碱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基础。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分章节的解释。

具体如下所示: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呈现内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题。

本篇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引言部分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的介绍,为读者提供对海洋生物碱的一般提取方法的背景和重要性的基本认识。

毕业论文:海洋吡咯生物碱——片螺素结构简化物的合成

毕业论文:海洋吡咯生物碱——片螺素结构简化物的合成

Marine Alkaloids—Synthesis of the simplified analogues of LamellarinsA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Applied Chemical摘要以廉价易得的醛、酮、α-氨基酸等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高效合成了一系列海洋吡咯生物碱——片螺素结构简化物。

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工艺过程进行了优化。

合成反应物通过重结晶分离纯化后,用TLC、IR、1HNMR、熔点仪、显微镜等仪器检测和鉴定结构。

结果表明:采用的合成方法能够高效合成原料中间体以及片螺素结构简化物,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放大和工业化生产。

研究工作的意义在于探索吡咯生物碱的有效合成方法以及为药物筛选提供新的化学实体。

论文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文献综述,系统介绍了海洋吡咯生物碱生物活性,以及海洋吡咯生物碱的发展、研究现状与合成情况。

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与科学依据,设计了获得目标产物合成路线。

第二章制作了简易微管连续流反应器。

在40KHz的超声波作用下,反应温度在26-38˚C之间,使用该反应器合成12种α,β不饱和酮,且产率分别达80~90%。

与传统的烧瓶反应相比较,反应时间由原来的1-6h缩短到10min左右。

该法不但具有反应产率高、反应时间短等优点,而且可以连续、大规模地合成α,β不饱和酮(查尔酮)化合物。

第三章由实验制备的α,β不饱和酮为原料,与对甲苯磺酰甲基异氰(TosMIC)反应,合成了芳香酮类片螺素结构简化物。

采用传统van Leusen方法对芳香酮类片螺素结构简化物进行合成。

研究过程中发现,以NaH为催化剂在乙醚中进行反应,由于NaH一般需要在无水无氧溶剂中进行,存在NaH价格昂贵和乙醚闪点低,极易着火等缺点,很难放大合成以及工业化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1那广水1 2,叶亮2,奚涛,姚子伟1,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2.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E-mail:gsna@摘 要:本文概述了2000年以来海洋生物碱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绵和微生物中新发现的海洋生物碱及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海洋生物碱,抗肿瘤,抗菌,抗病毒 生物碱是一类生物体中一种含氮化合物,它不仅存在于植物中,而且也存在于动物、微生 物和海洋生物中,人们已经发现很多的有活性的生物碱且用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生物碱类药物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近些年来,海洋药物研究日益 受到专家学者关注。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由于生活在高盐、高压、低 温、缺氧等极端环境中,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结构独特而又有显著药理作用的次级代谢 产物,其在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

海洋生物碱作为海洋生物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同样具有以上的生物学活性,它们有很多 可能成为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1. 抗肿瘤生物碱抗肿瘤是海洋生物碱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主要来自海绵,其次是海鞘、海洋微生物 等。

Aoki S等人[1]研究一种海绵中的五环胍类生物碱 crambescidin 800对慢性骨髓瘤细胞K562的 影响,发现它在细胞周期S期发挥作用,0.15-1µmol•ml-1时增加了 K562细胞血红素的量,当治 疗24小时时有p21蛋白表达,(p21蛋白是p53蛋白诱导的WAF1基因表达产物,与肿瘤增殖细胞 核抗原结合,阻抑DNA多聚酶delta的功能,从而抑制DNA复制;p21蛋白也抑制细胞周期素/细 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的底物磷酸化,阻止细胞周期从G1到S期,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 在48小时表达量增加,而对p27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27蛋白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 激酶抑制蛋白,在哺乳动物有丝分裂G1期转化到S期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在恶性肿瘤中都存 在p27的降低)。

从Kuchinoerabu-jima岛附近捕获的海绵(Neopetrosia sp)中,Oku N等人提取出来一种新 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Renieramycin J,在86nmol•ml-1对3Y1细胞作用6小时发现细胞核萎缩或消 失,同时明显抑制伪足生长,当处理12小时时细胞界限模糊,细胞开始死亡,这种现象在用放 线菌素D(RNA合成抑制剂)和放线菌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此细胞系时也观察到。

另 外,Renieramycin J对宫颈癌细胞和P338癌细胞也有细胞毒作用[2]。

Warabi K等人从日本Nagashima岛采集的海绵(Dictyodendrilla verongiformis)中分离出5种 新的生物碱dictyodendrins A-E(图1),它们在50µg•ml-1时完全抑制端粒酶活性,这时首次从 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天然产物,因为90%的癌症病人都表现为端粒酶活性1本课题得到国家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06)的资助。

-1-增强,所以它们能够抗癌[3]。

肿瘤病人都表现为内生拓扑异构酶 Ι 活性升高,它的的作用是介导 DNA 分子的切割。

Lamellarin D(图 2)是从海洋软体动物(Lamellaria sp.)中提取的六环吡咯生物碱,Facompre M 在探索它治疗肿瘤的机制时发现它是一种新的拓扑异构酶 Ι 抑制剂,可以插入到 DNA 双螺 旋分子之间,稳定拓扑异构酶 Ι 和 DNA 分子的共价复合体,捕获拓扑异构酶 Ι,强烈刺激超螺 旋 DNA 分子向缺刻 DNA 分子转换,促进拓扑异构酶 Ι 介导 DNA 分子的切割,对一些顽固性 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成为以拓扑异构酶 Ι 为靶标的治疗肿瘤的一个先导化合物,但是它对 于切割位点没有选择性,这极有可能限制它的使用[4]。

图1 dictyodendrins A图2 Lamellarin DAoki S 等人从印度尼西亚的海绵(Biemna fortis)中分离到了一种新的吡哆吖啶生物碱 labuanine A 和三种已知的吡哆吖啶生物碱(图 3),研究了它们对鼠神经细胞瘤系神经 2A 细 胞的影响,它们在 0.03-3 µmol•ml-1 时诱导 50%的神经细胞多极化,其中化合物 3 显示了较强 的活性,同时它也诱导了神经 2A 细胞乙酰胆碱酯酶的增加,使细胞停留在 G2/M 期[5]。

图 3 labuanine A 和三个已知的生物碱日本北海道大学Endo T等人从海绵(Agelas sp. )中分离出溴代吡咯生物碱nagelamides AH(图4),其中A、G和H能够抑制蛋白磷酸酶A2活性(它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参与癌症的发 生),可能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6]。

Fujita M等人从海绵(Agelas nakamurai)中提到一种荧光 生物碱ageladine A(图5),它是MMP-2(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 制剂,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所以它可能有抗肿瘤的作用[7]。

Jongheon Shin从Jaeju岛海绵 (Sarcotragus sp.)中提取到两种酯化萜类生物碱Sarcotragins A和 B (图6),包含这两种物质的-2-粗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系有细胞毒性,其LD50是207µmol•ml -1[8]。

Romila D等人从海绵 (Thorectandra sp.)分离到一种六环β-咔啉生物碱thorectandramine(图7),它对于NCI提供的 60株肿瘤菌株有细胞毒性[9]。

Keiko Hirano从Okinawan岛海绵(Suberea sp.)中分离到两种新的 溴代酪氨酸生物碱ma'edamines A和 B(图8),它们对肿瘤细胞也有细胞毒性 [10]。

图 4 nagelamides A-H图 5 ageladine A图 6 Sarcotragins A 和 B-3-A: R=CH3 图7 thorectandramineB: R=H图8 ma'edamines A和 BBing-Nan Zhou等人从海绵中提取生物碱N-methyl-epi-manzamine D 1 和 epi-manzamine D 2 (图9),它们对HeLa 和B16F10细胞系有细胞毒作用[11]。

Tabudravu JN等人从Fijian海绵 (Druinella sp.)分离到两种溴代酪氨酸生物碱Purealidin S 和purpuramine J(图10-1,10-2),对 肿瘤细胞有中度的细胞毒作用[12]。

Urban S从新西兰the Three Kings岛的海鞘中提取一种生物碱 Coproverdine(图11),实验发现它对鼠和人的多种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13]。

R=CH3 :N-methyl-epi-manzamine D 1 R=H : epi-manzamine D 2 图9图11 Coproverdine图 10-1 Purealidin S图 10-2 purpuramine JUddin Mj海鞘(Lissoclinum sp.)中分离到五个双氯二萜生物碱haterumaimides A-E和四个 单氯的二萜生物碱haterumaimides F-I(图12),它们对P338癌细胞有较弱的细胞毒作用,它们 有可能成为抗肿瘤的辅助药物[14,15]。

Rashid MA等人从海鞘(Eudistoma gilboverde)中提取出 三种N-甲基化的β咔啉生物碱2-methyleudistomin D ,2-methyleudistomin J和 14--4-methyleudistomidin C(图13),其中14-methyleudistomidin C对人的四种癌细胞有较大的细胞毒 作用,IC50小于1.0mg•ml-1[16]。

Makarieva TN等人从海鞘(Eudistoma sp.)中分离到第一个典型 得N-O甲基吲哚生物碱Pibocin B(图14),它对小鼠埃希氏肿瘤细胞有温和的细胞毒作用[17]。

Williams PG等人在太平洋关岛的一株篮细菌(Symploca)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两种新的生物 碱micromide 和guamamide(图15),它们是细胞毒素,这两个生物碱对KB癌细胞的IC50分别 为260nmol•ml-1和1200nmol•ml-1 [18]。

AB: R=Cl G: R=HC: R=Cl I: R=HD: R=Cl H: R=HE: R=Cl F: R=H图 12 haterumaimides A-I2-methyleudistomin D: R1=Br, R2=H 2-methyleudistomin J: R1=H, R2=Br 图 1314-methyleudistomidin Cpibocin B 图 14-5-图 15micromide 和 guamamideAngelo Fontana等人从太平洋裸鳃亚目动物(Jorunna funebris)分离到一种新型的二聚异 喹啉生物碱jorumycin(图16),它对各种人类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IC50为12.5ng/ml[19]。

Torres YR等人海绵(Arenosclera brasiliensis)分离出四种新的四环烷基哌啶生物碱Arenosclerins A-C 和 haliclonacyclamine E(图19),用MTT方法检测四种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发现它们1.57.0mg/ml范围对人 L929 、 B16 和U138 癌细胞有细胞毒性[20]。

David R等人从新西兰海鞘 (Lissoclinum notti)中分离到吡哆吖啶生物碱isodiplamine 、cystodytin K 和 lissoclinidine(图 17,18) , isodiplamine 和cystodytin K表现出抗P388 、HCT-116 和BSC-1等肿瘤细胞的活性, 而lissoclinidine抗肿瘤作用温和且有选择性[21]。

图 16 jorumycin图 17 isodiplamine R1=H, R2=SCH3, R3=H cystodytin R1=H, R2= H, R3= OCH3图 18 K lissoclinidine图 19Arenosclerins A-C 和 haliclonacyclamine E-6-Yao B 等人从新西兰海洋苔藓虫中(Pterocella vesiculosa)提取到两种新的生物碱 pterocellins A 和 B,它们对鼠白血病癌细胞的 IC50 分别是 447ng•ml -1 和 323ng•ml -1;在抗病毒 和细胞毒试验中,它们对 BSC-11 细胞系有很强的毒性;同时发现它们对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提供的 60 株癌细胞系都表现较好的抗癌活性,但是在体内抗癌活性较差[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