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语文《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语文《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语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命生命》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

正确书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刻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生交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二、预习探究预习提纲1、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抢读生字,读的'好的学生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自主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考考你1、看拼音写词语:yùwàng zhuózhuàng chén wěn()()()Zhèn hàn duǎn zàn zhēn xī()()()2、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听诊(zhěn zhēn)器糟蹋(tātà)动弹(tán dàn)外壳(kéqiào)3、按课文原意填空:虽然生命_________,但是,我们却可以让_________的生命体现出_________的价值。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__________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________________。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内涵,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揣摩词语的表现力 2.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展示文字(背景音乐《命运》响):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

——杏林子[台湾]《自己创造美丽人生》 2.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别人看来,她是个很不幸的人,她不能像常人那样生活走动,她的很多时光是坐在轮椅上度过的,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

但他自己却声称“活得十分富有”,为什么呢?因为她拥有一个丰繁博大的精神天地,而构成这个天地的,是她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悟。

她并未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放弃生命,相反的,是对生命更强烈的呼唤。

她曾经在一篇文中写道“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

”她就是杏林子。

她的文章《生命,生命》就表现了她对生命的态度。

3.出示文题、学习目标: 文题:生命,生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生命的感悟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录音(或泛读、指读) 2.指读书下注释。

三.研读、赏析 1.导读:下面我们就对文章的一些精彩内容进行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加以更深的理解。

2.自读、讨论: 1)本文共写了几个事例?作者从中分别感悟出什么? 2)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 3)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4)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生命生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本质特征,了解生命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辨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讲解生命的定义、生命的特征、生命的起源、生命在地球上的分布与重要性。

2.教学难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生命的奥秘。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图片引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是什么?它起源于何地?为何生命在地球上如此广泛?2.梳理知识(15分钟)教师通过PPT、图片等形式,简要介绍生命的定义、特征、起源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

3.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案例分析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生命过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

4.探究实验(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式,了解生命的生长、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5.总结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思考和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态度。

四、教学评价1.测试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反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反馈并指导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探究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生命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教学内容有些偏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教学,需要加强实验训练。

2.学生参与度不够,需要更多的引导和互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性教学环节不够多,需要增加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1.设计更多的生活实践实验,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能力。

生命生命教案

生命生命教案

生命生命教案生命生命教案集锦八篇生命生命教案篇1一、导人新课,感知生命1、揭题,画面感知:师:今天俺们一起来学习19课。

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象,请同学们用心欣赏,看看你是否从画面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播放动画课件:小草生长、花儿绽放、蜜蜂采蜜)画外音:嫩芽从土里钻出来,绿叶舒展,在风中舞动身姿,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神奇!五彩缤纷的花儿欣然怒放,绽放的花儿似乎在向俺们展示着生命的美好!花丛中蜜蜂嗡嗡,辛勤采蜜,它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师:你是否从画面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生1:俺认为生命就像蜜蜂一样辛勤劳动。

生2:俺感觉到生命就像小草一样生机勃勃。

生3:俺感受到生命必需是坚强的,像小草一样。

2、走近作者──杏林子:师:生命神奇,生命美好!今天俺们就来学习19课《生命生命》。

作者──杏林子。

同学们,生命假如像鲜花一样美好,那当然好,是吧。

可是,课文的作者──杏林子,她的生命历程却很少鲜花相伴,更多的是曲折坎坷。

同学们了解杏林子吗?生:杏林子是一位残疾人,但是她并没有因为生命对她不公平,遇到挫折就站不起来了。

师:你们还了解到什么?(生摇头)师:那就请同学们随老师的介绍走近杏林子。

(出示幻灯片──包括文字内容及杏林子的照片)师(深情讲述):这位就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她在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大局部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

她忍着极大的痛苦,数十年坚持自学,凭着坚强的毅力,写了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

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指课题)课文的作者杏林子,她是怎样感受生命的?让俺们一同走进课文。

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翻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音读准。

(生朗读课文,个个读得很投入,师巡视,给予个别生协助)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很投入地读课文。

下面,俺们一起合作来读读课文。

男生、女生分段朗读,看看谁读得好。

《生命 生命》教案

《生命 生命》教案

生命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生命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2.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3.探究生命的结构和功能;4.认识生命的分类和多样性;5.理解生命的变异和适应;6.了解人类对生命的影响和保护。

二、教学内容1.生命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生命的定义–生命的基本属性:组成、结构、功能、调节和自我复制2.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人类的起源和进化3.生命的结构和功能–生命的分子基础–生命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生命的组织器官系统和功能–生命的生命周期和调节机制4.生命的分类和多样性–生命的分类–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适应和变异5.生命的变异和适应–生物变异的原因和机制–生物适应的原因和机制–生物进化的意义和方法6.人类对生命的影响和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生态平衡和生态保护–生命伦理和生命教育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来理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问题;2.研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研究来学习生命科学的知识和问题;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理解;4.实验和观测法:通过实验和观测来深入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四、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通过测验来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3.通过小组演讲和讨论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4.通过探究研究报告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生命科学课程内容的书籍和资料;2.生物类研究性教材和资料;3.科学博物馆和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参观和实习活动;4.电子资源和网络科技的应用。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

课堂表现评价标准制定
01
参与度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提问和
02
回答问题。
专注度
学生是否能够集中 注意力,认真听讲

04
创新思维
学生是否能够提出
03
新颖、有创意的观
点和想法。
表达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清晰 、准确地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想法。
作业批改及成绩记录方式
01
02
03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 业,作业是否完整、准确 。
第三课时
进行课程总结与回顾,解答学生疑问 ,布置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任务。
第二课时
深入讲解生命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细 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体的组织、 器官和系统。
第四课时
探讨生命的生长与发育,包括生物的 生长过程、遗传信息对发育的指导作 用以及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机制。
03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设计
情境导入
、基因变异等。
生命的结构与功能
详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讲解生物体的组织、 器官和系统如何协同工 作以维持生命活动。
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的前知水平,并以 此为基础展开教学。
直观教学
利用图片、视频和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 形成对生命现象的感性认识。
探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并得 出结论,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
争力。
05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
教育理念更新和知识储备
更新教育理念
关注最新教育理念,如学生中心 、全人教育等,并将其融入教学

《生命生命》教案准备

《生命生命》教案准备

《生命生命》教案准备教案名称:《生命生命》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存环境;2.掌握生命的分类和特点;3.理解生命的演化和进化过程;4.引导学生保护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特点,生命的分类和演化过程。

难点:如何理解生命的演化和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料;2.生命的图片和教具;3.实验器材和化学品;4.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1.利用图片和教学视频引入生命的主题;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让学生谈谈对生命的理解。

第二课时:生命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介绍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繁殖、代谢等;2.分类介绍生命的三个域: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古菌,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分类。

第三课时:生命的进化和演化1.介绍生命的演化和进化过程,包括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进化的种种方式等;2.通过实验和案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进化过程。

第四课时:生命的保护和珍惜1.讨论生命的保护意义,并提出保护生命的方法和途径;2.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方法:1.多媒体结合:通过教学视频和图片引入生命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互动探究:通过实验和案例让学生自主探究生命的特点和演化过程;3.启发引导: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能力;3.作业检查:布置相关作业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拓展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2.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科普活动,增加对生命科学的了解和兴趣。

小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生命的特征、分类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4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4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生命生命》教学设计4篇教师在正式授课前都会制定教学设计,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课前准备】1、搜集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

2、预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生字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1、谈话导入: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了两棵葵花秧苗。

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

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2、简介作者: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始,头不能转。

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2、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抓重点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

课前谈话。

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一、揭题导入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珍惜生命的名言,相信你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去寻求生命的真谛。

2.板书课题,齐读。

3.走进作者是啊!都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如此平凡的一事一物,在作者的眼里为什么会引发出对生命的感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杏林子。

(幻灯片第一次出示:杏林子:本名刘侠。

十二岁,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

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头也不能随意转动,就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

)看了上面的资料,我们一起读读课题:生命生命。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

1.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关于“生命”讲了哪几个事例?2.检查反馈(1)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真认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a.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动弹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鼓动跃动冲破坚硬沉稳短暂珍惜b.多音字“弹”。

(dàn、tán)(2)课文讲了几个事例呢?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板书:飞蛾求生、香瓜子生长、静听心跳(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一段话读短,短到能用几个字来概括,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阅读本领。

三、精读课文,感悟生命(一)自读“飞蛾求生”事例1.请同学们自由读“ 飞蛾求生”部分,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思考:你感悟到了什么?可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学生反馈,体会情感。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1)学生汇报,读句子,说原因。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挣扎、极力、鼓动、跃动)(3)换词比较:a.“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

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的幅度更大,更能表现出飞蛾奋力挣扎的情景,表达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强大的生命力。

)b.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生读)(4)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就是这只握在作者手里的飞蛾,你会怎么想?预设1: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逃出去。

预设2:再加把劲,我马上要逃脱了!我不能够在这里丧失自己的生命!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预设3:我还要为这个世界多做点贡献,所以,我必须要逃出去。

(5)指导朗读。

a.(承接上面)师引读,学生齐读。

b.刚才我们从关键词中读懂了内容,体会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

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从这三个感叹号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谁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指名读评议,齐读)3.回扣课题。

小结:是啊,作者被这个小生灵顽强的求生欲所震撼,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二)合作学习“瓜子生长”事例过渡:平均寿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飞蛾,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那普通的香瓜子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1.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要求:(1)运用刚才的方法,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写写自己的体会。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句1:“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1)学生读句子,说原因。

(2)从哪些词语感受香瓜子生命力的强?(掉、竟然、冒出)(3)竟然是什么意思?(没有想到的、出乎意料、不可思议的奇迹、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命力的顽强)(4)为什么作者不用“生”或“长”,要用“冒”?(“冒”字体现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5)指导朗读。

多么顽强的香瓜子呀!谁来读?过渡:你还从哪里体会到它的顽强的生命力?句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学生读句子,说说原因。

(2)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3)理解“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a.从“它只活了几天”,你体会到了什么?(时间短)b.从“仅仅”呢?(生活的时间更短)c.“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体会体会。

(引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7天,它会冲破—(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5天,它要冲破—(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2天,它也一定能冲破—(生接读)d.此刻,“即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赞美、敬佩、崇敬)3.指导朗读。

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男女比赛读,齐读)4.回扣课题。

小结:环境恶劣,困难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就是——(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三)学习“心脏跳动”事例过渡: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呀!更何况我们人类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个事例,想想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震惊?1.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1)令“我”震撼的是什么?(心脏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2)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用手摸着你的心,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

你感受到什么呢?(心跳)你想说些什么?用文中的话说说。

(出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4)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名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2.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糟蹋”是什么意思?(浪费、不珍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说现象)(2)怎样叫“好好使用生命”呢?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

(3)比较句子: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要对自己负责。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第二句写得好,因为“必须”突出作者对生命负责的坚定的态度。

)(4)我们看看杏林子是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出示杏林子的资料: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非常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

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都是在轮椅中度过。

但是坚强的杏林子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凭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用这样的双手(出示图片)写下了80多部文学作品,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台湾100多万残疾人作出了贡献。

她离世之后,家人根据其生前遗愿把躯体捐给医院供医学研究。

(5)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6)是呀,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要向杏林子学习,必须对自己负责。

这就是——生命生命三、感悟生命,升华情感过渡: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杏林子写下了了这样一段话。

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齐读,谈体会。

2.理解:“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

a.“有限的生命”:为什么说生命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人的寿命再长,不过七八十年光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短暂。

所以,生命是有限的。

)b.“无限的价值”:你知道哪些人也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来举例说一说。

(炸碉堡的董存瑞,被火烧的邱少云,为人民服务的雷锋……)3.朗读。

这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了无限的价值。

让我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4.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让有限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呢?生结合实际谈体会。

5.小结学法:我们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这个句子的含义。

通过同学的交流,相信同学们一定不会白白浪费、糟蹋自己的生命,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我们都将活得──光彩有力。

我把最后一段变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我们对生命的热爱、珍惜。

四、回归课题,拓展升华1.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许多的感悟,现在请拿起你的笔,写下生命的感言吧!出示:生命是______________。

2.抒写生命感言,交流汇报。

(板书:珍爱生命)3.作者用两个“生命”作题目,她在告诉我们什么?(生命宝贵,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短暂,要珍惜生命,使自己的一生活得光彩有力。

)4.小结:是的,生命是有限的,珍贵的,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热爱,再次呼唤——(生接)《生命生命》。

五、布置作业:(任选两个)1.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再体会体会。

2.把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3.课外阅读:杏林子《和命运较量》,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