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1.4《 做一块卵石》习题青岛版(无答案)
青岛版科学_五年级上册基础训练答案

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地球部有什么我想研究的问题1、地球部有什么?2、我们怎么知道地球部的情况?3、地球部的结构特点。
4、地球部的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观察实验※地球部有什么?我的猜想:有石油、煤、矿产、岩石、泉水等我的交流:地球部有煤有石油;地球部有地下水;地球部有岩石;地球部有火山喷发物……我的发现:地球部有丰富的资源。
※认识地球部的结构特点。
我的交流:地球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薄,陆地处厚。
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地核由很多成分组成。
地球的核心处非常热,有4700摄氏度。
我的发现: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我的收获(1)地球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其中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火山我想研究的问题1、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2、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害处。
观察实验※对火山的了解。
我的交流:火山喷发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火山是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的岩浆;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我的发现: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火山的成因。
我的猜想:地球部的岩浆流出来了就是火山的爆发。
我的方案:做一个开啤酒瓶的模拟实验。
我的记录:啤酒瓶子代表地壳,啤酒里的泡沫代表岩浆,打开瓶盖就象地壳里有了裂缝,泡沫喷出就象火山喷发,原因是啤酒部有压力。
我的发现:地球部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
我的收获1、填一填(1)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用细线悬吊着放入水槽中的冷水中,你会发现小玻璃瓶的红墨水自下而上升上去。
(2)在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
用酒精灯加热,发现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我们可以推测火山的成因是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3)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4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4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4.做一块卵石
一、我来填一填:
1.河道里、河滩上的石块大小的分布特点是:上游大、中游次之、下游小。
石头的形状特点是:上游棱角大、中游和下游圆滑。
2.高山上的岩石,由于昼夜、夏冬冷暖反复变化,会产生裂缝。
3.植物的根伸进石缝,不断生长,这时根会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使岩缝扩大。
4.流水有力量,滚落河中的石块会被流水冲到很远的地方,这叫做流水的搬运作用。
5.石块在被流水搬运的过程中,受流水冲击,彼此相互碰撞摩擦,这叫做磨圆作用。
二、当好小法官:
1.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膨胀或收缩,常常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2.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等,也都可以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
3.风化不能将巨大的山脉剥蚀成细小的沙粒。
(×)
4.水、二氧化碳、氧气、生物有机体和酸雨也能风化岩石。
(√)5.卵石的形成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说明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
三、我来选一选:
1.渗入岩缝的水结成冰时体积会 A ,从而对岩石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A.胀大B.缩小C.不变
2. A BC 属于风化作用。
A.流水冲击B.温度变化C.生物破坏D.碰撞磨圆
3.岩石在受到烈日暴晒时,它的表层和内部受热情况是B 。
A.一样的B.不一样的
4.高山上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会变成 A 。
A.碎石B.卵石。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题及答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习、期中练习题及答案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填空: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2.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地壳由(岩石)组成,厚(5—70)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简答: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答: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千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度在1200℃到2000℃之间;地幔下面是地核,厚3400多千米,温度可达5000℃。
2课、火山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2、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
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4、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形态的变化。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火山喷发使地貌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日本的富士山、中国长白山的天池、五大连池的火山群、火山地热喷泉,景象非常壮观,还有的地区利用火山地热来发电。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选择题测试卷(打印版)

5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班级:姓名:选择题1、我国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下列属于能源矿产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B 煤、铁、石油C 铁、铜、铝D 石油、石英、石膏2、噪音对人造成危害,属于环境污染的一种。
下列哪种行为是错误的?()A乐乐的奶奶热衷于跳广场舞,她选择远离小区的公园或广场进行锻炼,并把音响的音量尽量调小。
B 乐乐乘坐爸爸的汽车去参加活动,堵车时爸爸心急得不断按喇叭。
C 乐乐的家需要进行装修,工人避开了人们的休息时间进行工作。
D 乐乐一家都很喜欢听摇滚音乐和唱歌,为了不影响邻居,他们一家选择去KTV听音乐唱歌。
3、听小骨是人耳内非常重要的构造,关于听小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听小骨位于鼓室内B 听小骨是一块体积非常小的骨头C 听小骨可以把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D 听小骨具有放大振动的作用4、老师在讲授声音时,讲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喇叭,音响在发出声音时,里面有层薄膜,都在振动,如果是你,你会A 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点,记下来B 知道就可以C 找机会把废旧音响拆下来看看到底什么构造D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就可以了5、遭遇地震时,如果室内没有可藏身的家具怎么办?( )A.应立即躲到墙根、墙角或远离窗子的室内门道里B.身体应紧贴墙根、墙角,头部尽量靠近墙面C.可随手取些被褥、枕头,掩住自己的头部D.以上都是6、现在的地球表面日益发展着巨大的变化,下列对保护地表不合理的建议是( )。
A.为了家园建设,需要大量的开山劈石B.不能过量抽取地下水C.停止毁林开荒D.要恢复天然草场7、用喷雾器制造彩虹必须选择()。
A.阴天B.晴朗天气C.下雨天气D.黑天8、以下哪种动物能发出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A.猫B.狗C.牛D.海豚9、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以下哪种物质存在热缩冷胀现象。
()A.铁B.木材C.陶瓷D.水10、以下哪项不是我们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方法?()A.钻探B.地震波C.气象卫星D. 磁力11、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以下哪种不属于地震发生前的异常现象?()A.公鸡早上打鸣B.水位突然改变C.蛇过道,鸡上树D.冬眠动物出洞12、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为()赫兹A. 2-2000B.20-20000C.200-2000D.2-20000013、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拉得越长,音调越(),拉得越短,音调越()。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至5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测试题班级等级一、查漏补缺。
14分1. 科学家是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 火山大致可分为、、三类。
3. 风化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是、、。
4.煤、石油、天然气属于矿产,铁、铜等属于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矿产。
5. 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
6.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二、明辨是非。
5分1. 地球部是平静的,地球表面也是一成不变的。
()2. 地震与火山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3. 煤可以制作燃料、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
()4. 岩石由矿物组成。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 地下储藏的能源有很多,所以人类用不着开发新的能源。
()三、拾贝。
5分1.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有()多千米。
A.3400B.2900C.8002. 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
A.一样的B.陆地部分薄海洋部分厚C.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级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7.8 B.8.0 C.8.14.()是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
A.四光 B.竺可桢 C.景润5. 卵石的形成与()有密切的关系。
A.水B.石头C.风四、我的科学研究。
12分1.如图(1),当手用力一定时,小木棍会,断裂时,手有的感觉;用力挤压毛巾的两端,毛巾会。
这两个图都是模拟形成的实验,毛巾和小木棍相当于地震中的,手用的力表示地球受到的来自的力。
2.如下图(二),将石块在火上烧,之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会发现石块,说明五.科学与生活。
14分1、地球的结构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见到的鸡蛋、荔枝,你能选择一种画出它的结构图,标出代表地球的哪一部分吗?2、这几年我国南部的部分省经常发生地震,请你给当地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根据你所学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测试题班级等级一、查漏补缺。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做一块卵石》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4 做一块卵石教学目标:1.掌握风化的科学概念,了解风化对岩石的作用;通过推理得出卵石形成的原因;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
2.用简单的材料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用简单的材料做一块卵石,进行大胆想象推理得出科学结论。
3.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卵石中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究卵石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猜想推理验证得出大自然中卵石形成原因的结论。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材料:课件、卵石学生实验材料:砖块、页岩、锤子、有盖的大口瓶、水、镊子、酒精灯、火柴教学过程描述:一、谈话导入新课(感知卵石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谈话:同学们见过卵石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展示与交流:1.学生把带来的卵石在小组内进行欣赏和观察。
2.交流卵石的样子、颜色、特点。
卵石无棱角、圆滑、有花纹、很硬……3.课件展示:美丽的卵石【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先欣赏自己带来的卵石,进行观察交流,然后从教师的课件中认识雨花石等卵石,容易激发探究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谈话:看到这些漂亮的卵石,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想说吗?(师板书:卵石)(学生提问题:卵石从哪里来的、卵石为什么这么圆、卵石是怎么形成的、是谁制作的卵石……)3.小结板书课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说明我们非常喜欢卵石,并想进一步探究卵石。
对吧?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究卵石的形成过程,自己动手做一块卵石,好吗?(板书课题:做一块卵石)二、探究卵石成因(一)认识风化作用1.引导学生猜测:形成卵石的石块是从哪里来的呢?(山上或岩石上掉落的)山上或海边巨大的岩石,是怎样变成小块石头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温度、风、植物、水等2.研究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谈话:卵石的形成真的与温度有关吗?学生设计模拟实验。
课件出示实验提示:按照实验操作要求使用酒精灯;反复加热和冷却页岩;注意观察页岩的变化。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

五年级科学期中试题一、公正小包公1、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
()2、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3、一般情况下,海洋地壳薄,陆地部分厚。
()4、只要有震动,人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5、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6、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交谈。
()7、山川河流中的卵石表面光滑是由于水流长时间冲刷的结果。
()8、温度、水、植被等因素对地表的岩石会产生影响。
()9、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10、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二、对号入座1、地壳下面是地幔,厚约千米。
①2700 ②2800 ③29002、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①岩层变形②岩层断裂③大地震动3、“北风呼呼地刮,雪花飘飘洒洒”,请分析风声主要是由产生的。
①空气的震动②树木的摇动③天上的“风神”制造的4、声音在中的传播本领最强。
①固体②液体③气体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地表的是。
①毁林开荒②大力开发地下水③减少草原上的牛羊只数姓名等级6、地震发生时,应立即。
(多选)①切断电源②关闭可燃气源③打开逃生出口7、做一块卵石,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①把岩石打碎,用手在地面上磨擦③用手使两块岩石来回磨擦②把岩石打碎,放在盛水的杯子中摇晃④用酒精灯加热8、我们这儿就有石油,属于。
①大庆油田②胜利油田③中原油田9、敲击下列物体时,发出的声音最清亮的是。
①空玻璃瓶②装多半瓶水的玻璃瓶③装满水的玻璃瓶10、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①快②慢③一样三、我来分类:给下列物质分类:A煤B石英C天然气D铁矿石E石膏F石油G铝土矿属于能源矿产的是:。
属于金属矿产的是:。
属于非金属矿产的是:。
小学五年级科学第1 页(共2 页)小学五年级科学第2 页(共2 页)。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练习题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分别是、、;温度最高的是,密度最大的是。
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的。
4、卵石的形成过程分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高山上的卵石、;第二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矿产;铜、铁属于矿产;石墨、石英、硫磺等属于矿产。
6、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7、飞机、钢精锅、钢精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很多原料都是来源于。
8、杀虫剂、消毒剂、燃料、染料、医药、合成材料的原材料都来源于。
9、人类对矿产的开采可以采取露天开采、地下开采。
像石油这样液体性质的矿产,采取。
10、地球表面形态是的,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改变着地表形态,人类的各种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11、“世界屋脊”指的是高原,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得海洋生物的化石,证明这个地方在古代是12、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作用的产物。
1 3、岩石由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成为矿产。
1 4、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它南起、北至,全长米。
1 5、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两次最为强烈的地震:1976年的,2008年的。
二、选择题。
三、判断题四、实验探究题。
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
如图所示,用番茄酱做,用土豆泥做,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
实验时我们会看到:。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2、探究地震的形成原因。
(1)实验一:用力折木棍,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当所用的力超过木棍的承受能力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会有什么感觉?(2)实验二:用双手挤压毛巾,会有什么现象发生?(3)通过实验,从地球的内部结构方面,解释地震形成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做一块卵石》习题
一、选择题
1、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卵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A、沙化
B、石化
C、风化
2、很多卵石破裂是因为季节和昼夜的交替,温差使卵石发生了()。
A、热胀冷缩
B、热胀
C、冷缩
3、河边的卵石又光又圆,是由于()形成的。
A、热胀冷缩
B、水的冲刷
C、植物的作用
二、填空题。
1、所有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_______组成。
2、卵石的大多是经过、、等形成的。
3、流水有力量,滚落河中的石块会被流水冲到很远的地方,这叫做流水的作用。
4、石块在被流水搬运的过程中,受流水冲击,彼此相互,这叫做磨圆作用。
三、判断题
1、坚硬的石头永远都不会改变模样。
()
2、石林风貌是由于卵石的风化形成的。
()
3、植物生长也能改变卵石的模样。
()
4、人类活动不会影响卵石的变化。
()
5、风化作用是一个长期过程,因而短期内不起作用。
()
6、卵石能够在短时间内的形成。
()
7、卵石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原因。
()
8、卵石大多是光滑的。
()
9、卵石的形成需要成年累月。
()
10、卵石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什么作用。
()
11、光滑的卵石可能是有巨大的岩石形成的。
()
12、卵石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
()
13、卵石的颜色很单一。
()
14、卵石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
()
15、卵石能够用于建筑。
( )
16、水、二氧化碳、氧气、生物有机体和酸雨也能风化岩石。
()
17、卵石的形成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说明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
四、简答题
1、试描述一下卵石的主要特征。
2、说说我们生活中对卵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