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和DA转换器的仿真
DA、AD转换器实验及仿真

二、实验原理
图3 ADC 0809管脚分布图
四、实验内容 1.按图2连接电路;D0 ~ D7接数字实验箱上 的电平开关的输出端。输出端V0接数字电压 表。
(1)合D0 ~D7均为零。对LM741调零,调节调零 电位器,使V0=0V。(可省去) (2)在D0 ~ D7输入端依次输入数字信号,用数 字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V0,并列表记录。
四、实验内容
按图连接电路D7~D0 接电平指示, CP由信号供 1KHz的脉冲信号。 P接单次脉冲
图4 ADC 0809实验电路图
五、 实验报告
记录D/A转 换器和A/D 转换器实验 中测试的数 据,并与理 论值比较, 分析实验结 果。
A/D转换 输入模拟 量ui(v)
输入数字量 输出数字量
D7D6D5D4D3D2D1D0
D/A、A/D转换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A/D和D/A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掌握DAC0832和ADC0809的功能及其典型应用。
二、实验原理
1.A/D、D/A转换器的构成与特点 数一模转换器(D/A转换器,简称DAC)是用 来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模数转换器(A/D转 换器、简称ADC)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目 前A/D、D/A转换器较多,本实验选用大规律集成 电路DAC0832和ADC0809来分别实现D/A转换和 A/D转换。
D/A转换 输出模拟 量u0(v)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1
(Multisim数电仿真) DA转换器

实验 D/A 转换器一、实验目的:1. 熟悉D /A 转换器数字输入与模拟输出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设置D /A 转换器的输出范围。
3. 学会测量D /A 转换器的输出偏移电压。
4. 掌握测试D /A 转换器的分辩率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1. D /A 转换:我们把从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称为数/模转换或D /A 转换,把实现D /A 转换的电路称D /A 转换器,简称DAC 。
D /A 转换的过程是,先把输入数字量的每一位代码按其权的大小转换成相应的模拟量,然后将代表各位的模拟量相加,即可得到与该数字量成正比的模拟量,从而实现数字/模拟转换。
DAC 通常由译码网络、模拟开关、求和运算放大器和基准电压源等部分组成。
DAC 的满度输出电压,为全部有效数码1加到输入端时的DAC 的输出电压值。
满度输出电压决定了DAC 的输出范围。
DAC 的输出偏移电压,为全部有效数码0加到输入端时的DAC 的输出电压值。
在理想的DAC 中,输出偏移电压为0。
在实际的DAC 中,输出偏移电压不为0。
许多DAC 产品设有外部偏移电压调整端,可将输出偏移电压调为0。
DAC 的转换精度与它的分辩率有关。
分辩率是指DAC 对最小输出电压的分辩能力,可定义为输入数码只有最低有效位1时的输出电压LSB U 与输入数码为全1时的满度输出电压m U 之比,即:分辩率=121-=nmLSB U U ........................................................3.13.1 当m U 一定时,输入数字代码位数n 越多,则分辩率越小,分辩能力就越高。
图3.13.1为8位电压输出型DAC 电路,这个电路可加深我们对DAC 数字输入与模拟输出关系的理解。
DAC 满度输出电压的设定方法为,首先在DAC 数码输入端加全1(即),然后调整2k 电位器使满度输出电压值达到输出电压的要求。
图3.13.2为一个8位电压输出型DAC 与4位二进制计数器7493相连,计数器的输入时钟脉冲由1kHz 信号发生器提供。
基于OrCAD/PSpice的AD/DA转换电路的仿真实验研究

基于OrCAD/PSpice的AD/DA转换电路的仿真实验研究【摘要】分析了A/D D/A转换器的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利用OrCAD/PSpice软件所提供的脉冲信号源及瞬态分析功能,解决了以往受传统实验仪器设备限制而难以验证的问题。
结合OrCAD/PSpice软件分别对D/A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与及由A/D D/A组成的转换电路进行瞬态分析与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电路的仿真波形与理论值一致,当数字信号的转换位数越多,则转换误差越小。
【关键词】A/D D/A;OrCAD/PSpice;瞬态分析1.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在现代控制、通信及检测领域中,信号的处理无处不在。
自然界中的物理量,例如压力、温度、位移、等都是模拟量。
要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控制和检测,往往需要一种能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起转换作用的电路——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
A/D D/A转换器在电子线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沟通了整个电子领域中的模拟域和数字域。
但在A/D D/A转换器的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实验设备的限制,很难对其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分析与验证。
OrCAD/PSpice提供了一个虚拟实验平台,它克服了传统电子元器件、仪器设备的限制,包含非常丰富的电子元器件库,并且提供功能强大的多种仿真分析功能,本文利用其瞬态分析功能,在A/D和D/A 转换电路的仿真与分析中,很好地捕捉和展现出各种时域暂态的数字信号和相应模拟电压波形,能帮助学生熟悉和快速掌握先进的电路实验方法和技能。
2.A/D D/A转换电路基本原理(1)AD转换电路基本原理A/D转换器是用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一组相应的二进制数字量输出。
图1为8位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框图。
它由控制逻辑电路、数据寄存器、移位寄存器、D/A转换器及电压比较器组成。
电路启动后,第一个CP将移位寄存器置为10000000,该数字经数据寄存器送入D/A转换器。
AD和DA转换器的仿真

AD和DA转换器的仿真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姓名:班级:学号:一、设计题目:A/D和D/A转换器的仿真二、设计目的1.学习通过计算机建立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的基本技能,学会利用仿真的手段对实时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进行验证。
2.学习现在流行的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如Matlab/Simulink,System View),使用这些软件解决实际系统中的问题。
三、设计要求1.根据所选的题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从各种功能库中选取、拖动可视化图符组建系统,在Simulink的基本模块库中选取满足需要的功能模块,将其图符拖到设计窗口,按设计的系统框图组建系统。
3.设置,调整参数,实现系统模拟。
4.设置观察窗口、分析数据和波形。
四、开发环境及其介绍1.开发环境:Matlab/Simulink2.软件介绍:(1)Simulink是MATLAB提供的用于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和分析的工具。
Simulink提供了专门用于显示输出信号的模块,可以在过程中随时观察仿真的结果。
(2)通过Simulink的存储模块,仿真数据可以方便地以各种形式保存到工作空间或文件中,以供用户在仿真结束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Simulink把具有特定功能的代码组织成模块的方式,并且这些模块可以组织成具有等级结构的子系统,因此具有内在的模块化设计要求。
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作为一种通用的的仿真建模软件工具,广泛用于通信仿真、数字信号处理、模糊逻辑、神经网络、机械控制、和虚拟现实等领域中。
作为一款专业仿真软件,Simulink具有以下特点:●基于矩阵的数值计算;●高级编程语言以及可视化的图形操作界面;●包含各个领域的仿真工具,使用方便快捷并可以扩展;●丰富的数据I/O接口;●提供与其他高级语言的接口;●支持多平台(PC/UNIX)。
五、设计内容1设计原理A/D转换器负责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其转换过程为:首先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采样,所使用的的采样速率要满足采样定理要求,然后对采样结果进行幅度离散化并编码为符号串。
AD转换与DA转换实验

XX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姓名学号班级教师日期一、实验内容与要求1.1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包括A/D转换实验与D/A转换实验。
(1)A/D转换实验:编写实验程序,将ADC单元中提供的0V~5V信号源作为ADC0809的模拟输入量,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通过变量进行显示;(2)D/A转换实验:设计实验电路图实验线路并编写程序,实现 D/A 转换,要求产生锯齿波、脉冲波,自行设计波形,并用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
1.2 实验要求(1)A/D转换实验:将ADC单元中提供的0V~5V信号源作为ADC0809的模拟输入量,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通过变量进行显示。
同时可以使用万用表对比判断结果是否正确;(2)D/A转换实验:实现 D/A 转换,通过编程,自行设计一个波形,在示波器上显示并观察波形。
二、实验原理与硬件连线2.1 实验原理ADC0809 包括一个 8 位的逐次逼近型的 ADC 部分,并提供一个 8 通道的模拟多路开关和联合寻址逻辑。
用它可直接输入8个单端的模拟信号,分时进行A/D转换,在多点巡回检测、过程控制等应用领域中使用非常广泛。
ADC0809 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分辨率:8 位单电源:+5V总的不可调误差:±1LSB转换时间:取决于时钟频率模拟输入范围:单极性 0~5V时钟频率范围:10KHz~1280KHzADC0809的外部管脚如图4-1所示,地址信号与选中通道的关系如表4-1 所示。
图4-1 ADC0809外部引脚图表4-1 地址信号与选中通道的关系模/数转换单元电路图如图4-2所示:AD +5VADJ +5V图4-2 模/数转换单元电路图D/A 转换器是一种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器件,其特点是:接收、保持和转换的数字信息,不存在随温度、时间漂移的问题,其电路抗干扰性较好。
大多数的D/A 转换器接口设计主要围绕 D/A 集成芯片的使用及配置响应的外围电路。
DAC0832是8位芯片,采用CMOS 工艺和R-2RT 形电阻解码网络,转换结果为一对差动电流Iout1和Iout2输出,其主要性能参数如表4-2示,引脚如图4-3所示。
试验六AD转换实验和DA转换实验

试验六AD转换实验和DA转换实验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AD转换实验和DA转换实验。
你们知道这两个实验是干什么的吗?别着急,我会一一给大家解释的。
我们来说说AD转换实验。
AD转换实验,顾名思义,就是把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转换成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模拟信号,比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等等。
而数字信号呢,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信号。
那么,为什么要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数字信号可以更方便地存储、传输和处理。
而且,数字信号还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和分析,这对于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现在,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AD转换实验的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模拟信号,它的频率是50Hz,振幅是100V,采样频率是1000Hz。
我们要把这个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分辨率,也就是每个采样点代表的电压值。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2V作为每个采样点的电压值。
然后,我们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也就是在每个时间点上测量一下电压值。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数字信号。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对这个数字信号进行量化,也就是把连续的电压值离散成一系列的数字。
我们还需要对这个数字信号进行编码,以便于存储和传输。
好了,现在我们来说说DA转换实验。
DA转换实验,顾名思义,就是把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转换成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
这个过程其实和AD转换实验相反。
我们需要先确定一个分辨率,然后对数字信号进行采样,接着对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和编码,最后再把这些数据还原成模拟信号。
DA转换实验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音频处理、图像处理、通信系统等等。
特别是在音频处理方面,DA转换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把数字音频文件转换成模拟音频设备可以播放的格式。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播放高保真的音乐了!AD转换实验和DA转换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实验一 AD和DA转换

实验一A/D与D/A转换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实验系统的结构与使用方法;2.通过实验了解模拟量通道中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设备1.THTJ-1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2.THBXD数据采集卡一块(含37芯通信线、16芯排线和USB电缆线各1根)3.PC机1台(含上位机软件“THTJ-1”)三、实验内容1.输入一定值的电压,测取模数转换的特性,并分析之;2.在上位机输入一十进制代码,完成通道的数模转换实验。
四、实验步骤1. 启动实验台的“电源总开关”,打开±5、±15V电源。
将“阶跃信号发生器”单元输出端连接到“数据采集接口单元“的“AD1”通道,同时将采集接口单元的“DA1”输出端连接到接口单元的“AD2”输入端;2、将“阶跃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电压调节为1V;3. 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THTJ-1”软件,在打开的软件界面上点击“开始采集”按钮;4. 点击软件“系统”菜单下的“AD/DA实验”,在AD/DA实验界面上点击“开始/停止”按钮,观测采集卡上AD转换器的转换结果,在输入电压为1V时应为0000001100011101(其中后几位将处于实时刷新状态)。
调节阶跃信号的大小,然后继续观AD 转换器的转换结果,并与理论值(详见本实验附录)进行比较;5. 根据DA转换器的转换规律(详见本实验附录),在DA部分的编辑框中输入一个10进制或16进制数据,然后虚拟示波器上观测DA转换值的大小;6 实验结束后,关闭脚本编辑器窗口,退出实验软件。
五、附录1.数据采集卡本实验台采用了THBXD数据采集卡。
它是一种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卡,卡上装有14Bit分辨率的A/D转换器和12Bit分辨率的D/A转换器,其转换器的输入量程均为±10V、输出量程均为±5V。
该采集卡为用户提供4路模拟量输入通道和2路模拟量输出通道。
其主要特点有:1) 支持USB1.1协议,真正实现即插即用2) 400KHz14位A/D转换器,通过率为350K,12位D/A转换器,建立时间10μs3) 4通道模拟量输入和2通道模拟量输出4) 8k深度的FIFO保证数据的完整性5) 8路开关量输入,8路开关量输出2. AD/DA转换原理数据采集卡采用“THBXD”USB卡,该卡在进行A/D转换实验时,输入电压与二进制的对应关系为:-10~10V对应为0~16383(A/D转换为14位)。
试验六AD转换实验和DA转换实验

试验六AD转换实验和DA转换实验试验六:AD 转换实验和 DA 转换实验在电子技术的世界里,AD 转换和 DA 转换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实验。
它们就像是电子信号世界的“翻译官”,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相互转换,为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处理提供了关键的支持。
AD 转换,也就是模拟数字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其作用是把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声音、光线、温度等各种物理量都是模拟信号,它们的变化是连续且平滑的。
但计算机和数字系统只能处理数字信号,所以就需要 AD 转换器来把这些模拟量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的数字形式。
AD 转换的过程通常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采样就像是在连续的信号流中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抓取”瞬间的值;量化则是把采样得到的值划分到有限的离散级别中;最后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级别用数字代码表示出来。
在进行 AD 转换实验时,我们会用到专门的 AD 转换芯片,比如常见的 ADC0809 。
以 ADC0809 为例,它是 8 位逐次逼近型的 AD 转换器。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给它提供合适的输入模拟信号,设置好时钟频率、参考电压等参数,然后通过读取转换后的数字输出,来验证转换的准确性和精度。
比如说,我们要测量一个 0 5V 的模拟电压信号,将其输入到ADC0809 中。
通过设置合适的时钟和参考电压,当模拟电压为 25V 时,理想情况下转换后的数字输出应该接近 128(因为 25V 是 5V 的一半,8 位数字量的中间值就是 128)。
但实际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误差的来源,是由于芯片的精度限制,还是输入信号的噪声干扰,或者是电路设计的不合理。
DA 转换,即数字模拟转换(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则是与AD 转换相反的过程,它把数字信号转换回模拟信号。
DA 转换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比如音频播放、自动控制、通信系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姓名:班级:学号:一、设计题目:A/D和D/A转换器的仿真二、设计目的1.学习通过计算机建立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的基本技能,学会利用仿真的手段对实时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进行验证。
2.学习现在流行的通信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如Matlab/Simulink,System View),使用这些软件解决实际系统中的问题。
三、设计要求1.根据所选的题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从各种功能库中选取、拖动可视化图符组建系统,在Simulink的基本模块库中选取满足需要的功能模块,将其图符拖到设计窗口,按设计的系统框图组建系统。
3.设置,调整参数,实现系统模拟。
4.设置观察窗口、分析数据和波形。
四、开发环境及其介绍1.开发环境:Matlab/Simulink2.软件介绍:(1)Simulink是MATLAB提供的用于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和分析的工具。
Simulink提供了专门用于显示输出信号的模块,可以在过程中随时观察仿真的结果。
(2)通过Simulink的存储模块,仿真数据可以方便地以各种形式保存到工作空间或文件中,以供用户在仿真结束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Simulink把具有特定功能的代码组织成模块的方式,并且这些模块可以组织成具有等级结构的子系统,因此具有内在的模块化设计要求。
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作为一种通用的的仿真建模软件工具,广泛用于通信仿真、数字信号处理、模糊逻辑、神经网络、机械控制、和虚拟现实等领域中。
作为一款专业仿真软件,Simulink具有以下特点:●基于矩阵的数值计算;●高级编程语言以及可视化的图形操作界面;●包含各个领域的仿真工具,使用方便快捷并可以扩展;●丰富的数据I/O接口;●提供与其他高级语言的接口;●支持多平台(PC/UNIX)。
五、设计内容1设计原理A/D转换器负责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其转换过程为:首先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采样,所使用的的采样速率要满足采样定理要求,然后对采样结果进行幅度离散化并编码为符号串。
D/A转换器的将输入的数字信号序列转换为模拟信号,其转换过程为:将输入的数字序列恢复为相同电平的采样值序列,然后通过满足采样定理要求的低通滤波器恢复模拟信号。
2.设计模型Simulink的通信模块库提供了Integer to Bit Converter模块可以将0~2M-1之间的整数转换为长度为M个比特的二进制数据输出,同时也提供了反向转换模块Bit to Integer Converter将比特数据转换为整数值。
利用这两个模块,结合零阶保持器模块作为采样保持模型,量化器模块Quantizer作为量化模型,就可对A/D和D/A过程进行建模。
其仿真电路原理图如下:3.模块说明及参数设置模块1:Constant说明:该模块在仿真时间段上始终输出一个常数和常向量,相当于电系统中的直流信号源,在该系统中作为AD转换的输入源。
输入的常数范围为0~255。
模块2:Zero-Order Hold说明:在设定的取样间隔上对输入信号进行取样,并在下一个取样到来之前保持信号的值并输出。
在本系统中作为取样保持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取样保持,取样时间间隔设置为1s.参数设置:Sample time=1s模块3:Quantizer说明:该模块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离散化,量化时间间隔为1s。
参数设置:Quantization interval=1Sample time=-1模块4:Integer to Bit Converter说明:该模块将量化后的信号进行二进制转换,转换比特数设置为8位。
参数设置:Number of bits per integer=8输出二进制的尾数为8;Treat input values as=Unsigned输入数据的类型Unsigned;Output bit order=MSB first输出二进制数的方式为MSB first;Output data type=Inherit viainternal rule输出数据类型为Inherit via internal rule 模块5:Frame Status Conversion说明:该模块将二进制编码器输出的八位并行数据视为一个数据帧,将其打包为帧存储格式。
参数设置:Sampling mode of output signal=Frame-based模块6:Buffer说明:Buffer模块将帧存储格式的数据串行化输出,Buffer的大小设置为1。
参数设置:Output buffer size=8Buffer overlap=0Initial conditions=0模块7:Buffer1说明:该模块将串行数据恢复为8位并行数据,Buffer大小设置为8。
参数设置:Output buffer size=8Buffer overlap=0Initial conditions=0模块8:Reshape说明:因为Buffer2输出的8位并行数据是帧格式的,数据要传给Bit to Integer Converter就需Reshape模块将数据转换为数组格式的。
参数设置:Output dimensionality=1—D array模块9:Bit to Integer Converter说明:该模块将二进制序列转换为对应电平的采样序列,这里也要将转换比特数设置为8位。
参数设置:Number of bits per integer=8Input bit order=MSB firstAfter bit packing,treat resulting integer valuesas=UnsignedOutput data type=Inherit via internal rule模块10:Scope和Display说明:示波器用来显示传输数据的波形图,Disply用来显示最终的转换结果和显示从并串转换模块输出的比特序列。
参数设置:Format=shortDecimation=14.仿真结果分析例如输入常数17.5,因量化间隔为1,量化器将量化结果四舍五入,所以输出为18。
示波器显示经过A/D变换和并串转换之后的波形如下:实际未经过串并转换的二进制码显示如下:六、设计总结经过一周的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让我受益菲浅。
在课程设计报告即将完成之际,我愿意对在这一周来的学习进行一下总结,理清这一周来的得与失。
取之长、补之短,使我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改正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办事效率,最终取得成功。
首先,我必须承认,在这两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中,让我得到了该有的教训,通过这个过程,我也收获了许多。
尽管刚开始态度很不端正,在思想上并没有给予重视,甚至有敷衍了事的念头,但随着自己步入进程,体味到了一点成功的喜悦感之后,立刻就丢弃了先前那种先入为主的危险想法。
我意识到,做任何事,首先要有端正的心态,如果仅仅想完成任务,敷衍自己,很难有所收获。
即使最终完成了任务,也没有那任务本该带来的意义,是失败的。
课题布置下来后,我就一直很犯愁。
因为要用Matlab仿真,自己知道虽然早就接触到过Matlab这一软件,但它能实现什么功能,有什么作用,怎么用,几乎是一无所知。
先前敷衍对待的学习态度直接导致了我现在的窘境。
追悔也没有用,自己马上去图书馆借到了相关仿真书籍,从零开始学起。
弄不懂的就百度或是请教同学,终于自己努力是自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勉强能够应对课程设计。
在学习软件操作的过程中我意识到Matlab功能确实强大,一定要好好学习,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化抽象无具体,使通信原理这类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有了实践依托,学起来更加轻松。
如果我有机会,我一定会劝诫我身边那些沉溺游戏,沉迷电影的同学,玩游戏、看电影不如学外语,而学外语则不如学习Matlab。
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先前模模糊糊的知识得以清晰。
也许,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唯有经过实践检验,一切都变得清清楚楚。
先前不求甚解,抱着侥幸心理想蒙混过关的东西,在实际运用时逼着自己不得不去查阅资料,否则就将因为自己的模棱两可造成失误。
实验的目的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在检验理论真伪。
“实验就是为了让你动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东西。
”每个步骤我都亲自去做,不放弃每次锻炼的机会。
即使不懂的求教了同学,也一定要自己重新操作一遍,以使自己留下深刻印象。
在探索中求得真知识是最牢固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利用实验证明了他们的伟大。
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为了要使你的理论被人接受,你必须用事实(实验)来证明,让那些怀疑的人哑口无言。
虽说我们的通信原理实验只是对前人的经典实验的重复,但是对于一个知识尚浅、探索能力还不够的人来说,这些探索也非一件易事。
通信原理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给人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便利与财富。
对于这些实验,我在探索中学习、在模仿中理解、在实践中掌握。
通信原理实验让我慢慢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学习就是为了能自我学习,这正是实验课的核心,它让我在探索、自我学习中获得知识。
此次通信原理Matlab仿真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希望我们学会用软件仿真的方法来分析通信系统中的问题,对层次较高、接收能力较强的学生起到拓展视野提高钻研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利用已仿真好的软件来验证理论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同学的大力帮助下都顺利得到了解决,在这里我对在课设过程中对我提供帮助的同学表示最诚挚的谢意!。